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竞赛试卷_7
2024年济南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3月份)(含答案)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试题(2024.03)(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一.语言运用(16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汉字,是中华先民的肌肤,温润丰盈;是中华文化的血脉,温馨情浓;是中华文明的河流,磅.磷浑厚。
眺望千古江流,邀远的繁华也好,萧瑟的春秋也罢,它们早已随着滔滔的江水向东逝去,唯有汉字里始终珍藏着星火(liáo yuán ) 的奋进、坚韧不拔的意志,还有丰富深邃的(rén qínɡshìɡù).....令人叹为观止。
汉字,永远屹.立于中华儿女的灵魂深处。
汉字,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幸运礼物,也是民族文化经过重重劫难.后留下来的宝贵薪火。
即使人类已经步入电子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的发明不断(yǒnɡxiàn ) ,依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为什么只有中国永不衰竭?就是因为中华民族有悠久深邃的汉字承载,有儒道思想和龙的精神:"白强不息""厚德载.物"国的新时代拉开(wéi mù)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3分)A.磅.礴(pánɡ)屹.立(yì)劫.难(nàn)厚德载.物(zài)B.磅.礴(bánɡ)屹.立(qì)劫.难(nán)厚德载.物(zài)C.磅.礴(pánɡ)屹.立(yì)劫.难(nàn)厚德载.物(zǎi)D.磅.礴(bánɡ)屹.立(qì)劫.难(nán)厚德载.物(zǎi)2.在上面语段中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燎原人情事故踊现帷幕B.缭原人情世故涌现维幕C.燎原人情世故涌现帷幕D.燎原人情事故踊现维幕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初夏的济南将会柳绿荷红、草长莺飞....。
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八年级下学期名著阅读竞赛语文试卷

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八年级下学期名著阅读竞赛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名著导读 (共39题;共207分)1. (2分)(2014·漳州) 请补全《西游记》的两个回目。
第二十五回镇元仙赶捉取经僧孙行者大闹________第五十九回路阻火焰山________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2. (7分) (2019八下·江北期中)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1956年2月29日夜亲爱的孩子: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
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
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
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
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傅雷家书》节选)(1)《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________的,“书”指的是________。
(2)在这封家书中,傅雷为什么多次提到莫扎特?3. (7分) (2019七上·富阳期中) 名著阅读(1)在《二十四孝图》这篇文章里,作者重点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和《卧冰求鲤》等故事,形象的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本质。
(2)读了《朝花夕拾》之后,相信你们对鲁迅的童年有了一定的了解吧!前段时间,针对鲁迅童年经历,老师对同学们进行了一次采访:有同学说,鲁迅的童年是快乐的;还有人说,鲁迅的童年并不快乐;当然还有人说,鲁迅的童年是两者兼而有之,痛并快乐着。
你认为呢,请结合《朝花夕拾》里的相关情节加以说明。
4. (4分) (2017八下·郑州月考) 根据名著填空。
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3.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1——4题21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每小题2分,共6分)2月4日是立春。
在这个春意涌动、希望萌生的日子,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二十四节气的四季流转中拉开(wéi mù)。
二十四节气名称可以追.溯.到《淮南子·天文训》,是中国农耕(lǐng yù)的精髓,代表着一年的时光轮转。
而且众多节气还分别配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古老诗文。
这种诗意(呈现/表现)的倒计时方式,将中国人独有的浪漫传达给全世界。
开幕式上,所有入场运动员走过冰雪雕刻的“中国门”和“中国窗”,这样的设计别出心裁。
中国结是古老的手工艺品,寓意团结吉祥。
闭幕式上,巨大的七彩“中国结”,(蕴含/包含)了世界大同的美好寓意。
《折柳寄情》的环节,代表着“每日不变的缅怀..与思念”。
这样的设计理念,把中华传统文化传递到全世界。
(1)根据上面文字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①(wéi mù)②(lǐng yù)(2)给上面文字中加点的词语注音。
(2分)①追溯②缅怀(3)从括号内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分别填入空缺处。
(2分)2.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每空1分,共8分)(1),君子好逑。
(《关睢》)(2)夜来城外一尺雪,。
(白居易《卖炭翁》)(3)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的两句是:,!(5)《马说》一文中“食马者”不识马的具体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1659d2b284ac850ac024229.png)
八 年 级 下 学 期 期 末 测 试语 文 试 卷第 一 部 分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____________,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_____。
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2)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
夜来城外一尺雪,__________。
____________,市南门外泥中歇。
(白居易《卖炭翁》)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最使我彷徨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B. 2017年“中国品牌日”的主题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开启自主品牌发展新时”。
C. 他看上去三、四十岁,苹果脸,短发,一副菜农打扮。
D. 对于校园暴力事件,我们既要反思发生暴力事件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还要反思暴力事件发生之前管理者都做了什么?3.下面的词语,从词性上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管理 ②治理 ③昨天 ④推测 ⑤汉语 ⑥应该 ⑦清楚 ⑧宽阔 ⑨减少 ⑩懒惰A. ①②⑤/③⑥⑦⑧/④⑨/⑩B. ③⑤/①②④⑥⑨/⑦⑧⑩C. ①③⑤⑦/②④⑥⑧/⑨⑩D. ①②⑤⑥⑨/③⑦⑧/④⑩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 )A. 在同学的帮助下,我改正并认识了自己的错误。
B. 同学的帮助,使我认识并改正了自己的错误。
C. 在同学的帮助下,使我认识并改正了自己的错误。
D. 同学的帮助,使我改正并认识了自己的错误。
5.选出对下边句子成分分析正确的一项。
( )十几年来,延安机场上送行的情景时时出现在眼前。
A. 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情景”,谓语中心语是“出现”,宾语是“在眼前”。
B. 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延安机场”,谓语中心语是“出现”,补语是“在眼前”。
C. 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情景”,谓语中心语是“出现”,补语是“在眼前”。
四川省成都七中学育才中学2024届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七中学育才中学2024届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决择乌托邦轻歌曼舞目眩神迷B.追遡鉴定会相辅相承销声匿迹C.辐射茂腾腾世外桃源格物致志D.震撼寒武纪夜深星阑行将就木2.(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年来在教育部门大力扶持下,使得中小学书法教育蓬勃发展,学生书写水平大幅提高。
B.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勤俭节约、踏实肯干、意志坚定、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使之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C.《朗读者》开播后,许多广电名嘴、企业职工、机关干部、退休教师、留学生吟诵社等朗读爱好者,纷纷加入文化经典诵读的行列。
D.五一期间,曲阜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合理安排部署警力,认真负责突发交通事故现场的快速处置、快速反应工作。
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思念是萦绕..的花香,漫过山野,飘往天际;祝福是无边的关注,溢出眼睛,直达心底。
B.进博会、“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世园会接踵而至....,中国正一步步走向世界舞台的最中央。
C.苏迪曼杯羽毛球赛冠军争夺战紧张激烈,扣人心弦,数万名观众屏息凝神,袖手旁观....。
D.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事的发生都有其潜在的因素,不是突然之间就可以形成的。
4.(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理论再好,只有被我们掌握、接受和理解,才能成为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B.首届“读书之星”颁奖典礼,是设在学校礼堂举行的,当场告诉了获奖名单。
C.二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
阚疃中学2013-1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竞赛试卷

阚疃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竞赛试卷亲爱的同学,本学期以来,你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进步,请你将自己的收获记录在这张试卷上吧!在这个小小的考场里,你就是主人,只要你细心认真地阅读、思考,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请相信自己。
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全卷满分150分,其中卷面分5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3一、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加点字字音字形都无误的一项是()(3分)A、解剖.(pōu)长髭.(zī)锃.亮(zhâng)风雨如磐.(pán)B、匿.名(lì)鬈.发(juǎn)掠.起(lüâ)目光灼.灼(zhuó)C、号.叫(háo)脂粉奁.(lián)蜿.蜒(wān)罄.竹难书(qìng)D、尴.尬(gàn)酒肄.(sì)宽恕.(shù)暗.然失色(à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粗制滥造正经危坐头晕目炫剽悍B、冥思暇想甜言密语鞠躬尽瘁矍铄C、长吁短叹眼花僚乱迫不急待斑斓D、黯然失色明知故犯喧宾夺主窥伺3、选出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托辞(借口)不辍(不停)禁锢(束缚,限制)犹豫(拿不定主意)B.标致(漂亮)客死(死在异国他乡)瞩目(注目)适值(正好遇到)C.器宇(气概,风度)诘责(询问)绯红(鲜红)匿名(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D.不逊(无礼)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凄然(形容悲伤难过)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走4、下面句子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老人步履艰难地翻过一个山头,狂风吹得他有些摇晃,使他越发显得老气横秋。
B.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C.西部大开发既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程,不可能一挥而就。
只有长期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D.这家伙明知罪行严重,却在从容不迫地抹桌子,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八年级下学期名著阅读竞赛语文试卷

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八年级下学期名著阅读竞赛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名著导读 (共39题;共230分)1. (4分) (2017七上·宁波期中) 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①读《朝花夕拾》,严谨治学的日本老师________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朝花夕拾》,我走进了鲁迅先生童年生活过的百草园和________。
②《西游记》中孙悟空从________处学得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等神通。
③唐僧师徒西行到达________(国家名称),见五百佛教徒被道众暴力驱使,鬼哭狼嚎。
悟空化为道徒,打探情况后劝慰众僧人,说圣僧唐僧将取经路过,唐僧大徒弟孙悟空法力无边,能救众僧出苦难。
2. (12分) (2020七下·温州期中) 学习小组要刊出一期以“祥子的悲剧”为主题的手抄报,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作为手抄报【名著推介语】栏目素材,合适的一项是()。
A . 家业使兄弟们分裂,劳动把一村人团结起来。
B . 人在黑暗的社会生存,需要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坚如磐石的理想与信念。
C . 人的道路是由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他所属的社会地位,他与社会的各种联系决定的。
(2)作为手抄报【悲剧制造者】栏目素材,你会选择下列哪个人物?结合人物事迹,简述理由。
A.虎妞B.小福子(3)作为手抄报的“插图”,应选择下列哪幅图?结合图片内容,简要说明。
3. (12分) (2017七上·盐城月考) 《朝花夕拾》是教材推荐给大家的课外阅读名著之一,我们相信你一定读过这部散文集,喜欢当中的人物和故事,请你回答下面问题。
(1)《朝花夕拾》又名________,作者________。
(2)下面这段文字出自《朝花夕拾》中的哪篇文章?促使“我的意见”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语文试题

序号西岗区期末质量抽测试卷八年级语文 2024年7月注意事项1.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 120分。
考试时间 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组是( )。
(2分)A.浮燥(zào) 眺望(tiào) 家眷(juàn) 漫不经心(màn)B.驰骋(chí) 蛮横(héng) 缄默(jiān)平易近人(jìn)C.悬殊(shū)绚丽(xuàn) 卑鄙(bì) 怒不可遏(è)D.抉择 (jué) 告诫(jiè) 严峻(jùn) 纷至沓来(tà)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虫儿飞,花儿睡,一双又一对才美。
不怕天黑,只怕心碎,不管累不累,也不管东南西北。
”孩子们稚嫩的声音,似清晨的露。
又恰似一雏鸟,在夏日翠绿的枝头。
,早已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A.纯净只旋转光阴似箭B.纯洁只婉转流年似水C.纯净群婉转流年似水D.纯洁群旋转光阴似箭3.下列各项中语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①青年练好干事的“内功”,便不乏人生出彩。
②练好内功,需重视修德与增才并重。
③以德润身,才华方能适得其用;以才为辅,德便能更好发挥成效。
④德与才有机统一,德始终发扬统帅作用。
⑤锤炼品德修为,始终应将爱国作为青年立身之本、成才之基。
A.第①句,应在句末加“的机会”B.第②句,把“重视”一词删掉。
C.第③句,把分号前后的内容调换位置。
D.第④句, 应把“发扬”改为“发挥”。
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
(5分)(1)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A.杜甫和白居易都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
B.阿西莫夫,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
我们学过他的短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C.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散发着那个传奇时代疾风暴雨的气息,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再现了当时的战斗、痛苦和希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善矿中学2007年学科竞赛八年级语文试卷命题人:王志前考试时间:2007.06.04班级姓名得分【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这张考卷是你全面展示学识与才华的平台,相信你独特的思考、个性化的体验、富有创意的表达一定是最好的。
本试题分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大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40分)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
(5分)①销声()迹②以偏()全③()意妄为④草()人命⑤声名()起⑥一()千金⑦一()莫展⑧趋之若()⑨不落()臼⑩目不()接2、《孙权劝学》中有两个成语被后人常引用,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 (2分)3、古诗名句默写:《渡荆门送别》的颈联,(2分)4、古诗名句默写:,中间小谢又清发。
(1分)5、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叙述了、和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
(3分)6、文天祥是我国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名句‚,‛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保家卫国而勇于献身。
(2分)7、《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第三部是。
(2分)8、‚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这是我国古典名著《》的开篇词。
(1分)9、‚文房四宝‛指、、、。
(1分)10、对对子:上联:绿草青青重环保,下联:(1分)11、花盆里长的是仙人球,这是一种喜阳耐旱的植物,可主人偏偏用一把伞给它遮挡阳光.这种呵护太过分了吧!由此你联想到:(不超过15字)(2分)12、《水浒》写武松打虎之前,有这么一段话:‚当日晌午时分,走得肚中饥饿,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大旗在门前,上面写着五个大字:‘三碗不过岗。
’‛从现代商品经济观点来看,‚三碗不过岗‛是绝妙的广告词。
它究竟蕴含了酒店主人怎样的用心?请回答两点。
(4分)(1)(2)13、《人民日报》曾举办过征集‚献给母亲的一句话‛活动,请欣赏下面两则获奖作品,并完成后面的两道题。
(4分)A 母亲是月台,儿子是那挂长长的列车。
B 慈母手中那根为游子缝补衣衫的线,是世界上最长的线。
①上述两句话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 和________ (1分)②请你也参与这项活动,为母亲献上一句话,并在括号里指出所用修辞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分)14、著名的法国幽默作家贝尔纳有一天去一家饭店吃饭,他对那里的服务很不满意。
付账时,他对饭店的经理说:‚请拥抱我。
‛‚什么?‛经理不解地问。
‚请拥抱我。
‛‚到底是怎么回事?先生。
‛‚永别了,以后你再也见不到我了。
‛(1)贝尔纳要求饭店经理拥抱他的用意是什么?(2分)(2)贝尔纳说的‚永别了‛的言外之意是什么?(2分)15.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丁亥年公祭黄帝祭文惟公元二零零七年四月五日,岁逢丁亥,大地回春;节届清明,万象更新。
中华儿女,炎黄子孙,高奏钟鼓雅乐,敬献醴酒清醇,抒爱国之情,壮民族之魂。
谨致祭于我人文初祖轩辕黄帝之陵。
……神州绵绵,日升月恒;中华巍巍,万里鹏程。
大江南北,开放之花竞艳;长城内外,改革之果映红。
国泰民安,伟业兴隆,欣逢盛世,告慰圣灵:炎黄儿女,开启新程,高举旗帜,更创新功。
科学发展,务实求真;惟人为本,本固邦宁;关注民生,情倾百姓;构建和谐,社会鼎兴。
励志守节,树立荣辱新风;协调统筹,发展全面推进;昌盛经济,共绘小康美景。
看紫荆怒放十载,白莲八度春风。
愿宝岛统一,两岸携手,秉承光祖绪业,共图民族复兴;和平发展,致力和谐世界,促进五洲大同。
……①文中“紫荆怒放十载,白莲八度春风”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②干支(甲子)纪年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
干支是天干(十个)和地支(十二个)的合称,拿天干和地支相配,配成六十组,用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现在农历的年份仍用干支。
认真阅读上文,回答:(2分)今年是丁亥年,去年是________年,明年是________年;③过春节贴对联是我国城乡的习俗,请仿照文中“大江南北,开放之花竞艳;长城内外,改革之果映红”的写法为2008年写一副对联(字数可以与例句不相同)。
(2分)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40分)(一)阅读下文,回答16—20题。
(20分)14岁的高占喜,青海农家子弟,一度成为热门话题。
因为一次电视节目的策划,他和城市的一个富家少年互换了七天人生,节目打出的议题是:“七天之后,高占喜还愿意回到农村吗?”七成观众都预测,高占喜难以抵挡城市诱惑,不会愿意回去。
第一天,占喜在机场被新爸新妈接进了豪华的宝马车,他害羞地靠在真皮座椅上,不说话,认真地望着窗外闪过的高楼大厦。
忽然,他泪水盈眶。
这个之前在山沟里疯跑疯玩、开朗活泼的孩子,对城市也有着自己的梦想。
他的哥哥初中毕业就去西藏打工,他虽然成绩不错,但是父母也为是否供他继续读书而争吵过多次。
他曾经在作文里写道:“我想考上大学,在城里生活。
”可是他知道,他更可能中途辍学,流浪在城市某条喧嚣的马路上。
这次机缘巧合,他提前进入了城市,小小的心里波澜万千,何况现实的城市,比那个瑰丽的梦,仿佛还要精彩。
占喜住进了一栋“豪华如天堂”的复式公寓,拥有一间无比舒适的大卧室。
面对丰盛的晚餐,他无所适从,紧张得五次掉了筷子。
接着,新爸新妈一次给了他200元零花钱——从前,他一个月只有一元的零花钱。
在气派的理发店理发时,占喜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又一次流了眼泪。
之后,他完全忘记了看书,迅速适应了这种新生活。
白天,他靠在松软的巨大沙发里,茶几上是他以前从未见过的零食,譬如品客薯片,美国芭蕉,灯影牛肉(此前,他只吃过哥哥带回来的三个苹果和一块糖),面前是超大尺寸的液晶电视。
他自在地享受这一切,除了脸颊上两抹褪不掉的高原红之外,就像在这里长大的一样。
很快,他接触到了网络游戏,在新表弟的指引下,他第一次控制鼠标来攻城陷阵,杀敌救友,忙得不亦乐乎。
晚上他请表弟表妹吃夜宵,扔掉自己不爱吃的臭豆腐,只吃爱吃的凉菜,兴致勃勃。
次日,占喜在超市买了一大堆零食,去逛公园。
从过山车上下来,他赞叹道:这个够刺激啊;在吊床上晃荡,他再赞叹:这个够舒服啊;看见游览车,他问明3元钱游一圈,立刻豪爽地掏出零花钱……当占喜尽情享受新生活时,观众们忧心忡忡——这个孩子会丧失本性,沉迷于吃喝玩乐吗?某天,占喜被安排去卖报。
报童里有个8岁的男孩,圆脸蛋,稚气未脱,但是业务非常熟练。
他告诉占喜,他的妈妈生病了,他要为妈妈挣钱治病,再辛苦也不怕!那天分别时,占喜用力揽了揽小男孩的肩膀。
归途中,占喜变得少言寡语。
他看到城里人行色匆匆,在马路之间穿梭,犹如他在稻田之间穿梭;也看见天桥下的乞丐,衣衫褴褛地等待施舍……那天,他对记者说:城里也有穷人,生活也不容易。
记者问:那你同情他们吗?占喜说,不,每个人都有一双手,幸福要靠自己,乞讨的人,为什么不学学那个8岁的小弟弟?说话时,他分明又是那个崇尚奋斗、一直努力的高原孩子。
当晚的短信预测,大多数观众仍然觉得占喜不愿回乡。
谜底提前揭晓——当得知自己的阿大不慎扭伤脚的消息,占喜立刻要求赶回家乡。
“为什么要急着走?阿大的脚伤不是大事。
难得来一次城里。
”记者问。
占喜只说了一句:“我的麦子熟了。
”阿大很早就眼盲了,哥哥在外打工,弟弟尚且年幼,14岁的占喜已经成为家里的主劳力。
他难以不被城市吸引,这无可厚非,但同时,他也眷恋自己贫穷的家、艰辛的父母、几亩薄田和已经成熟的麦子。
城市是他的梦,贫穷的家,却是他的血脉之源。
临行前,占喜脱下了新爸新妈买的运动鞋,穿上了自己的旧布鞋,旧布鞋是阿妈亲手缝制的。
他说,还是这个舒服,在田里劳动方便。
回到农村之后,占喜仍然五点半钟去上学,啃小半个馍馍当午饭,学习之余割麦挑水;仍然是补丁长裤配布鞋,刻苦读书不改初衷:“只有考上大学,才能真正走出大山,改变命运。
”……——摘自《人生与伴侣》 2007年1月16文中两次写高占喜流泪,你知道他为什么流泪吗?请写出来。
(4分)17文中哪些描写体现了高占喜“迅速适应了这种新生活”?(4分)18联系上下文,回答下面问题。
(4分)①“那天分别时,占喜用力揽了揽小男孩的肩膀。
”“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小孩?“揽了揽”这个动作体现了占喜什么样的思想感情?②“当得知自己的阿大不慎扭伤脚的消息,占喜立刻要求赶回家乡。
……占喜只说了一句:‘我的麦子熟了。
’”“我的麦子熟了”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体现了占喜是一个怎样的人?19.上文结尾省略处是一段评论的话,请联系全文,按照提供的格式,补写完整。
(4分)占喜见识了……享受了……却始终未曾忘记……未曾忘记……20.为上文拟一个标题并说明拟题的理由。
(4分)(二)阅读文本,回答问题(20分)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6分)走.送之未尝稍降辞色..援.疑质理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俟.其欣悦22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②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23、请找出本句使用的通假字,并解释。
(2分)①四支僵劲不能动②同舍生皆被绮绣24、对“以”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无从致书以观②计日以还③以是人多以书假余④以衾拥覆⑤以中有足乐者A.①②句中的“以”用法相同,表示“(用)来……”之意。
B.③句中的两个“以”用法相同,都是“因为”的意思。
C.④句中的“以”是介词,不同于③句中的第二个“以”的用法。
D.⑤句中的“以”与③句中的两个“以”用法相同,有“因为”之意。
25、与“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B.录毕,走送之C.益慕圣贤之道 D.当余之从师也26、文中“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的原因是什么?(2分)27、作者详尽地写了自己“勤且艰”的求学经历的目的是什么?(2分)三、作文(20分)亲爱的同学,你平时留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吗?这些人和事在你心灵深处留下过美好的印记吗?请以“你轻轻地拨动了我的心弦”为题设计一篇记叙抒情文的开头段和结尾段,要求: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合计不少于8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