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如何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

生态环境保护如何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在当今时代,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成为了全球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过去,我们或许曾为了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
如今,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源、肥沃的土地,这些都是我们生活所必需的。
如果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我们的健康将受到威胁,生活质量也会大幅下降。
其次,生态环境本身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比如,美丽的自然景观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丰富的生态资源可以为相关产业提供原材料。
此外,一个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还能提升其吸引力,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投资,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然而,在现实中,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常常存在矛盾。
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选择粗放式的生产方式,排放大量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破坏。
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在追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可能会忽视环境保护,导致生态失衡。
这些行为虽然在短期内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但从长远来看,却会给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阻碍。
那么,如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呢?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
我们不能再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视为对立的两端,而应该认识到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政府和企业都应该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中,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多赢。
其次,加强制度建设是关键。
政府应建立健全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同时,要完善环境监管机制,加强对企业的环境监管,确保企业严格遵守环保标准。
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让那些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的地区和个人得到合理的补偿。
科技创新也是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的重要力量。
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的问题。
保护生态环境已经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然而,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常常被认为是一对矛盾的关系。
然而,这种看法并不完全正确。
本文将探讨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提出一些解决办法。
首先,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生态环境的破坏会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健康。
当空气污染严重时,人们的呼吸系统会受到伤害;当水资源被破坏时,人们的生活将受到严重限制。
同样,经济的发展也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支撑。
没有清洁的环境,没有稳定的生态系统,经济无法持续发展。
因此,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是为了人类的生存,也是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必然需要生态环境的保护。
只有建立在生态环境健康的基础上,经济的发展才能长久持续。
否则,一味地追求经济增长,不顾生态环境,只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过度放任经济发展,导致了水资源的枯竭、大气污染严重、土壤退化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威胁到人民的生活,也严重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需要建立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
然而,要实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不容易。
政府、企业和个人都需要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政策和法律来规范经济发展,并强制执行这些法律和政策。
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和支持,提供相关的绿色技术和设备。
其次,企业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通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此外,个人也应该从自身做起,减少能源的浪费,鼓励低碳生活方式。
除了大家的共同努力,教育也是实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了解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出绿色意识和行为习惯。
学校应该将环境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增强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生态环境保护和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生态环境保护和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一、介绍在当今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热点问题。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开始吸纳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满足人们对环保的日益增长需求。
本文将深入探讨生态环境保护和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之间的关联。
二、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环境保护是指通过各种手段,保护自然环境并维持生态平衡的过程。
这不仅可以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也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通过平衡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实现长期繁荣和稳定。
这种发展方式可以使得经济的增长不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也能够使得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三、生态环境保护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1. 推动技术创新为了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企业必须不断创新,开发新的科技和工艺方案。
这些新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更高效的能源利用和更少的废弃物产生,在未来几十年内确保企业的发展可持续性。
2. 提升企业品牌形象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议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经将环保作为购物决策因素之一。
由此,相应的,企业应该开展全面的环保工作,通过企业可持续战略的实施来增加自身的品牌形象。
3. 降低成本通过执行环保策略,企业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和浪费,缩减能源和资源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无谓的成本费用和改善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满意度,从而获得更高的竞争力。
4. 适应市场需求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普及,消费者们的对环保的意识也在不断升级。
企业应回应社会需求,根据市场需求来制定并推行可持续发展策略,以满足人民的需求和适应市场的变化。
四、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如何支持生态环境保护1. 优化能源架构企业可以在生产过程和日常生活中优化能源架构,确保更加高效的能源利用。
例如,应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设计有效能源管理方案,并根据能源需求调节生产计划。
2. 降低农业和工业化对环境的危害农业和工业化是对生态环境最具有颠覆性的产业之一。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前言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愈发严重。
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造成了威胁,更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围绕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从多个角度探讨其重要性、现状和对策。
重要性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
第一个重要性在于,生态环境健康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生态环境提供了人类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能源资源,而社会经济活动则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若不能保护好生态环境,那么对社会经济的稳定运行和人类的健康生存都造成了威胁。
因此,从长远角度考虑,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个重要性在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
如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对于国家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各级政府和社会机构都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以保障生态环境的健康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现状当前,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水质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随着环保问题的凸显,人们对环保的意识逐渐增强,社会上出现了关注环保的各种组织和机构。
在政策和法律法规上,也有一系列的环保法律法规被出台。
然而,社会环保意识存在差异且自觉程度不高,环保行动存在盲目等问题。
加之有些行业环保治理难度较大,环保问题也相对较多。
虽然目前我国的环保形式存在一定问题,但是中国政府和民众意识上高度重视并逐渐推出了一系列环保计划,环保意识逐渐透彻每个层面。
对策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和配合。
政府应加强管理与监测体系建设,强化环保执法,并且全面支付环保水平。
同时应大力支持和鼓励环保产业的发展,吸引投资,解决发展和环境的矛盾。
而公众也应该增强环保意识,如采取低碳生活方式,减少能源消耗和垃圾排放等。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协调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协调在当今时代,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
我们生活在一个资源有限、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的地球上,如何在追求经济繁荣的同时,守护好我们的生态家园,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重大挑战。
曾经,为了快速推动经济发展,我们采取了粗放式的发展模式,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忽视了环境的承受能力。
大规模的森林砍伐、矿产开采以及工业排放,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河流被污染,空气变得浑浊,生物多样性锐减,自然灾害频发。
这些问题不仅威胁着我们的生存环境,也给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并非相互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源、优美的自然景观,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投资,促进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同时,健康的生态系统能够提供丰富的生态服务,如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气候调节等,为农业、工业等生产活动创造有利条件。
相反,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短期内或许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增长,但从长远来看,必然会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恶化,进而制约经济的发展。
例如,一些资源型城市在过度开采后,面临着资源枯竭、经济衰退、生态修复困难等一系列问题。
那么,如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呢?首先,需要转变发展理念。
摒弃过去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观念,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中,在制定政策、规划项目时,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影响。
其次,加强科技创新。
通过科技手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
例如,发展清洁能源技术,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提高工业生产的绿色化水平。
同时,利用科技手段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和保护,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再者,完善政策法规。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制定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到环保产业中。
2023年17 个可持续发展目标

2023年17 个可持续发展目标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是由联合国成员国在2015年通过的一项全球发展议程,旨在推动社会、经济、环境和全球治理的可持续发展。
此次议程的核心是17个目标,各目标涵盖了从消除贫困到保护环境的各个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1.消除贫困(No Poverty)目标是到2030年,消除世界各地所有形式的极端贫困和饥饿。
2.零饥饿(Zero Hunger)目标是到2030年,在全球范围内实现食物安全,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
3.良好健康与福祉(Good Health and Well-being)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全球人口的健康和福祉,包括消除各种疾病,提供全面的医疗保健服务。
4.优质教育(Quality Education)目标是到2030年,确保所有儿童能够获得公平、质量和终身学习的机会,促进普及教育。
5.性别平等(Gender Equality)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性别平等和促进所有妇女和女童的权利,包括消除性别歧视和暴力。
6.活力水域(Clean Water and Sanitation)目标是到2030年,确保所有人都能够获得清洁的饮用水和适当的卫生设施,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7.可持续能源(Affordable and Clean Energy)目标是到2030年,确保可持续使用和可再生能源的普及,提供可负担得起的清洁能源。
8.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Decent Work and Economic Growth)目标是到2030年,促进有尊严的工作机会,实现包容性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9.工业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Industry, Innovation and Infrastructure)目标是到2030年,促进可持续工业化和创新,构建健全的基础设施。
10.减少不平等(Reduced Inequalities)目标是到2030年,减少国家与国家之间、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不平等,推动社会包容性。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政策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政策随着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化,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全球的焦点。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政策不仅是对我们生存环境的保护,也是对未来世代的责任。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政策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以推动这些政策的实施。
一、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保护是我们对地球生态系统保护的责任。
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这些环境问题不仅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也威胁到了我们的未来。
因此,环境保护政策是必要的,以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并保护我们的生态系统。
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人类的需求,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政策旨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平衡发展,以确保我们的社会能够长期繁荣和稳定。
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实施1、强化法律法规:政府应制定严格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法律法规,以确保企业和个人遵守这些政策。
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应予以严厉的惩罚。
2、提高公众意识:政府应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让人们认识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同时,政府应鼓励公众参与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减少能源消耗等。
3、促进绿色经济:政府应鼓励和支持绿色经济的发展,如可再生能源、环保产业等。
这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也可以降低环境污染。
4、国际合作:全球环境问题需要全球合作来解决。
各国应共同制定并实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政策,以应对全球环境问题。
四、结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政策是我们对未来世代的责任。
只有通过实施这些政策,我们才能保护我们的地球,确保我们的经济和社会能够长期繁荣和稳定。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我们的后代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们日益的重要问题。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两个独立的概念,更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
在探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时,我们需要两者的内在,及其对人类社会未来的影响。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精选文档】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一是在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改善方面的目标:1)强调了国家经济总量的提高,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2)强调了完成工业化的任务,提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3)强调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提出“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4)强调与人民生活质量有关的收入、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提出“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二是在政治文明建设方面的目标,提出“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三是在精神文明建设和科教文化发展方面的目标,提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
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是在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目标,提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十个基本标准国家有关部门参照国际上常用的衡量现代化的指标体系,考虑我国国情,从十个方面形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
这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标志。
200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854美元。
按照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发展速度测算,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3000美元(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8年中国人均GDP确实已经超过3000美元了),达到当时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多样性 Genetic diversity
广义: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 总和。通常谈及生态系统多样性或物种多样性 时也就包含了各自的遗传多样性。 狭义:主要指种内不同群体间(两个隔离地理 种群间)及单个群体(种群)内个体间的遗传 变异总和,即基因多样性(Gene diversity) 各种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及其地方品种、野生 近缘种都拥有异常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Chapter 5 Ec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ANG Jian-jun, D. Sc. Secretary General
Ecological Society of Zhejiang Province Research Center of Environ. Sci., ZJU
Albert Schweistzer says,
Man has lost the capacity to foresee and to forestall. He will end by destroying the earth.
伟大革命家恩格斯说
不要过分地陶醉于人类对自然 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 胜利
20世纪90年代地球变暖导致的异常气候和天气 灾害在全球夺走了33万人的生命,经济损失6252亿 $; 20世纪90年代是1000年来最热的10年; 20世纪90年代发生的高温、干旱、水灾和厄尔 尼诺现象等造成的重大自然灾害比20世纪50年代 多4倍,经济损失多9倍; 1999年,全球因气候和天气灾害死亡5.2万人, 经济损失680亿美元; 气候灾害导致美国3997人死亡,经济损失1976亿 $
荒漠化
麋鹿、美洲野牛、蒙古野马、蓝鲸、华 南虎和东北虎等的厄运 很多中国起源的植物,由于人类的过度 开发,竟然也成了濒危保护对象,如香 樟、榉树、绞股蓝、中华猕猴桃、兰科 植物已列为我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植物资源过度开发实例
红豆杉又名紫杉、赤柏松,为紫杉科紫杉属长绿 针叶乔木,是世界珍稀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 植物。因其药用价值巨大,世界各国将其列为 “国宝”,素有“植物黄金”之称。从红豆杉树根、 树皮、树叶中提的紫杉醇,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 抗癌药物之一,是国际市场最畅销、最热门的抗 癌新药。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早在1992年12月 就正式批准杉醇应用于临床。美国专家认为,紫 杉醇是人类未来20年最有效的抗癌药物。
Sigmund Freud (1865-1939) , a Psychologist 在过去的日子里,科学之手对于人类朴 实的自恋有过两次沉重的打击:第一次是 认识到我们的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而 是大得难以想象的宇宙体系中的一粒尘 埃 ......第二次是生物学的研究剥夺了人 类是万物之灵长的优越感,而将其废黜为动 物的后裔。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Biodiversity or Biological diversity:所有来源 的形形色色的生物体,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 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 体;这包括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 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公约) 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之间的 多样性和变异性,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 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
气候趋势相关报导
热浪逼人 全球变暖速度比过去预期还要快 中国气候可能继续变暖 2050年将上升2.2℃ 北极温度快速升高 《后天》可怕预言将成真 南极冰样证实气温升速加快 万年后冰川期将到来 《自然》:地球未来1.5万年将越来越热 地球受光照量呈下降趋势 可能影响全球气候变化
中国气候可能继续变暖!
Global warming up: possible causes
研究:5500万年前温室气体爆发致地球变暖 NASA最新发现:飞机尾气导致美国气候变暖 地球变暖新证据: 二氧化碳是罪魁祸首 发现:飞机“拉烟”加速全球气候变暖 美国政府首次承认全球变暖与人类活动有关 过度使用化肥可能是全球变暖的重要因素 科学家指出,绵羊和奶牛打嗝导致全球变暖
诱因二:外来种入侵
(Biological Invasion)
外来种(Exotic species)分三类:
有益。如玉米、小麦、大麦、马铃薯、辣椒、 番茄、棉花、花生、番薯。又称引进种。 中性。在一定的条件下维持相对稳定。如广 玉兰、桉树属植物等。 有害。外来有害种,入侵种。如喜旱莲子草、 凤眼莲、微甘菊、松材线虫、美洲斑潜蝇、紫 茎泽兰、互花米草等。
Russia and Europe
Cleared
Non Frontier Forest
Frontier Forest
(millions of square kilometers)
Asia
North & South America
South America
Africa
Oceania
热带雨林每年被砍伐达17km2
物种多样性 Species diversity
指生命的有机体即动物、植物、微生物物 种的多样化; 现已定名或描述的物种仅有150万或170万 种。但科学家们认为,这些数据均不是精 确的估计,其变化幅度为500万至5000万 种,甚至可多达1亿种。
生态系统多样性 Ecosystem diversity
生物多样性的危机及其原因
现状: 物种灭绝加速 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下降 森林、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面积缩减 生态系统健康日趋恶化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逐渐丧失
物种绝灭预测
大部分森林已被砍伐或退化
18,000,000 16,000,000 14,000,000 12,000,000 10,000,000 8,000,000 6,000,000 4,000,000 2,000,000 0
E-mail: chandt851106@
美国“负责任的基因学家” 联合会 费尔.布里诺指出:
正象许许多多的古希腊悲剧 所寓示的哲理那样 :人类并不 是总能够预知未来,而我们的自 大和骄傲却往往导致灾难。
美国医学家刘易斯.托马斯
二十世纪科学所取得的一切成就 中,最伟大的成就莫过于发现了人类的 愚昧与无知 : 我们对大自然,对宇宙, 尤其对我们人类自身,比任何时候都感 到茫然不解。
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多样 性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 惊人的多样性. 在地球上不同的地理环境中,由于太阳辐射、 降水、氧分压、蒸发强度等因素的差异,发育 着不同的生态系统:如冻原、针叶林、落叶阔 叶林、常绿阔叶林、雨林、草原和荒漠等。
景观多样性 Landscape diversity
?造成生物多样性危机的原因
诱因四管齐下 生境的破坏和片断化。(highway) 外来种入侵。(Salidago canadensis) 资源过度开发。(Taxus media ) 环境质量恶化。(暴乱事件)
诱因一:生境的破坏和片断化
这是生物受胁和灭绝的首要原因。机 理是,生境退化和片断化使许多生物 尤其是核心种的无法生存。 典例:大熊猫,冷杉属(Abies)植物 问题: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高速公路 的危害
外来种入侵,连同全球变化、生境破坏 和片断化,被认为是新千年三个最棘手 的问题 入侵种的特点:传播能力强(关键)、对 环境的适应性强、生命力强 损失:美国每年直接和间接用于控制入 侵种的费用高达1366亿美元/年,我国几 种主要入侵种造成的损失达574亿人民币
诱因三:资源过度开发
沙尘暴:草原过牧
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院士指出
气候变化引发的全球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气候 变暖会导致生物减少,极端天气事件增加,水资 源缺乏,感染疾病人口增多,农作物减产,海平面上 升. 到2050年,寒温带针叶林面积可能会显著减少, 温带草原北移,荒漠化进一步向东扩展;再过50 年,中国冰川还要减少27%;到2100年,中国海平面 要上升26-28厘米;近50年来,海平面平均上升速 率为每年2.6毫米,近几年上升加快,海平面上升 后,珠江三角洲一些地区可能被淹没。
20世纪末期以来,中国已经连续经历了20个暖 冬,而且气候将继续变暖; 2020年至2030年,全国平均气温将上升1.7℃; 到2050年,全国平均气温将上升2.2℃。华北和 东北南部等一些地区将出现继续变干的趋势, 西北干旱地区降水增加。
Global warming up: impacts
温室效应加剧,拉美最著名雪峰几年后将消失 专家:全球变暖致夜温升高引起水稻减产 英气象局新分析表明:全球变暖城市更热 全球变暖严重冲击北极 预示灾难性后果 澳大利亚科学家:全球变暖同时还变暗 气候变暖殃及池鱼,北极因纽特人临绝境 全球变暖比恐怖主义更危险,英国面临洪水威胁 五角大楼绝密报告称“气候变暖将摧毁我们”
全球气候异常变暖
温室效应是一个自然过程,如果没有它,地球表面 的温度将不是现在的15℃,而是-18℃, 问题是大气 中温室气体异常地增加了,效应增强了,因而导致 了全球变暖。 根据预测,到21世纪中叶,全球人口将达90亿,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将达560ppmv,气温以 0.3℃/年的速度上升。到2100年,全球大气中二 氧化碳浓度将升到700ppm。
Dr. TANG Jian-jun addresses
有人问我,未来的世界如何?未来将会是什么 样的?我回答不出来。是啊,今天的人类是多 么的强大,人类的作用已经为地球上任何的其 他生物种类所无法比拟的了。人类可以改造山 河,可以制造自然界没有的东西,包括一些新 种类。借助于工具,人类可以荡平高山、洞穿 岩石、填平湖泊、坝截江河,穿行无际太空, 深潜深邃大洋。原子弹、机器人、计算机…… 我隐约觉得,将来这世界一定会毁在我们人类 手中!
警示
98长江洪水 06川渝大旱 十六年连续暖冬 06欧洲气候异常
伦理价值
每一物种都有生存的权力,所有物种均相互依 存 人类必须和其他物种一样生活在同一个生态范 畴之内,人们必须对他们的行为负责任 资源不应浪费 尊重人类生活和人类多样性与尊重生物多样性 相一致 自然具有超越经济价值的精神和美学价值 生物多样性对确定生命的起源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