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兰花头香化学成分的研究
GC-O和GC-MS结合鉴定白兰花挥发油中的特征香气组分及应用

山东化工SHANDONG CHEMIPAL INDUSTRY ・104・2021年第50卷分析与测试?GC-O 和GC-MS 结 鉴定白兰 发油中的特征香气组分及应用张伟,林德洪,林伟锋,王延平(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641)摘要:主要是从水蒸汽蒸馆法(HD )(有机溶剂(石油醞)提取法(SE )与超临界超临界流体(C°2)萃取(SFE )三种方法提取白兰花挥发 油,分别为HD-挥发油、SE-挥发油、SFE-挥发油,然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和气相色谱- 联用(GC-O )对法提取的白兰花挥发油进行分析研究,确 白兰花挥发油中的关键香气 $ 白 花挥发油在烟 香 上的研究’得到SFE -挥发油的香气清新,有的白兰花香气; 香 HD-挥发油、SE-挥发油的甜润感更足、清香更突出°通过对挥发油 比 析发现$SFE-挥发油的 香味物质为5种,它们分别为芳樟醇、 醛、苯乙醇、香叶醇和反式-橙花叔醇,即挥发油的关键致香 °添 在卷烟中,挥发油均有提高卷烟的清甜花香感、 烟气、提高烟气 性等作用’其中$SFE-挥发油的评高,更地提升了烟气 清新感、甜润感°关键词:白兰花;提取;挥发油% GC-MS % GC-O %香气组分;加香中图分类号:0657.63 % 065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21X ( 2021) 03-0104-05Combination of GC-O and GC-MS to Identify Characteristic Aroma Componentrin Volatile Oil of White Orchil and Itr ApplicationZhang Wei , Lin Dehong , Lin Weifeng , Wang Yanpdg(School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Guangzhou 510640,China )Abstract : The content O this research is mainly O extract the vvlati / oil O white orchid from three methods : hydro d i s —Cation(HD) , organic solvent ( petroleum ether) extraction ( SE) , and supercri/cai supercT/cai Ouid ( C°2) extraction ( SFE) . They are HD- essential oil , SE- essential oil , SFE- essential oil , Then , gas chromatoy/phy -mass spectwmet/ ( GC-MS ) and gas chromatoy/phy -eTcOonic nose ( GC-O)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componenO of white orchid volatile oil extracted by these three mFthods , and dFteminFthFkFyaeomageoupsin whit oechid eoeatieoie , and esFaech on thFappeication oowhitoechid eoeatieoiein tobaccooeaeoeing.ThFoeageancFooSFE-eoeatieoieisoeFsh and natueae , with obeiouswhit oechid chaeacteisticaeoma % thFsmF e ooscFntismoe swFFtand moe peominFntthan HD-eoeatie oieand SE-eoeatie oie.Theough compaeatieFanaeysisoothF eoeatie oiecomponFnts , itisoound thatSFE-eoeatie oiehasoieFchaeacteisticaeomasubstancFs , which aeFeinaeooe , citeae ,phFnFthyeaecohoe , gFeanioe , and teans-nFeoeidoe , which ae thFkFyaeomacomponFntsooeoeatie oie.WhFn addFd tocigae t s ,thFeoeatie oiehasthFF o ctsooimpeoeingthFswFFtand oeoeaeaeomaoocigae t s , oinFsmokF , and inceasingthFeichnFssoosmokF.AmongthFm , SFE-eoeatieoiehasthFhighFstscoe , which bF t eFnhancFsthFnatueaeoeshnF s and swFFtnF s oosmokF. Key wordt : white orchid % extract % vvlati / oil % GC-MS % GC-O % aroma components %fwa/nce application白兰花(White orchid ),品种来源是M/he/a alUa DC.,其植 物科属是木兰科含笑属。
基于弱极性溶剂萃取的白兰花开花过程7个阶段风味物质的成分分析

基于弱极性溶剂萃取的白兰花开花过程7个阶段风味物质的成分分析胡荣锁;卢少芳;徐飞;刘红;谷风林【摘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经弱极性溶剂二氯甲烷萃取白兰花开花过程7个不同阶段的花被片中的风味物质,并使用保留指数和NIST谱库对化合物进行定性验证.结果表明:共检出化合物54种,以醇类和烷类为主,相同化合物27种,醇类化合物含量占总含量的84.72%~70.30%;所检化合物中含量最高的为芳樟醇,其含量为82.09%~61.82%,在开花阶段的含量呈逐渐降低趋势;除芳樟醇外,化合物数量和含量在开花阶段呈正态分布,含量变化趋势主要为减少-增加-减少和增加-减少2种.【期刊名称】《热带作物学报》【年(卷),期】2015(036)009【总页数】7页(P1707-1713)【关键词】白兰花;开花阶段;风味物质;成分分析;GC-MS【作者】胡荣锁;卢少芳;徐飞;刘红;谷风林【作者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国家热带重要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万宁57153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国家热带重要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万宁57153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国家热带重要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万宁57153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国家热带重要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万宁57153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国家热带重要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万宁5715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9.747.1doi 10.3969/j.issn.1000-2561.2015.09.026白兰花(Michelia alba)又名黄桷兰、白缅桂、白兰、把兰等,为木兰科含笑属植物。
白兰的花性温,味苦辛,具止咳、化浊之功。
其挥发油成分(叶蒸馏水溶液)对慢性支气管炎有较好的疗效,有效率达81.9%[1-2]。
白兰花是中国熏制花茶的重要原料,可用于提取香精。
国内外学者先后对白兰花挥发油成分进行了研究[3-8],主要是利用各种溶剂萃取和固相微萃取,并采用GC-MS分析白兰花挥发油,同时研究了白兰花的药理作用[9]。
花卉的花香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

花卉的花香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花卉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喜爱的装饰品和赏花植物。
而花香则成为花卉的独特之处,各种不同的花朵都散发出独特的香气,给人们带来愉悦的感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开始探索花卉花香背后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
本文将介绍花卉的花香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一、花香化学成分的研究花香来自于花卉中的挥发性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通常以微量的形式存在于花瓣、花蕊、花萼等花部组织中。
为了研究花香的化学成分,科学家们运用了多种技术手段,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气相色谱-嗅觉法(GC-O)等。
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地分离和鉴定花卉中的挥发性化合物。
研究发现,花香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在不同的花卉品种之间存在差异。
每种花卉都含有多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主要成分通常占比较大。
例如,蔷薇花中的主要香气成分是玫瑰醇,其它成分还包括香叶醇和香台醇等。
百合花中的主要香气成分是麝香醇和乙酸己酯。
迷迭香花中的主要香气成分是樟脑和茴香醛等。
通过研究花香化学成分,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花卉的气味特征,进一步挖掘其潜在的价值。
二、花香化学成分的生物活性研究除了味道之外,花香还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研究表明,花卉中的挥发性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菌、抑制肿瘤细胞等多种生物活性。
这些活性对人类健康和医药领域可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花香中的挥发性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抗氧化活性是指化合物具有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能够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多项研究表明,薰衣草花中的薰衣草醇对抗氧化物质有很好的活性,能够保护人体免受氧化应激引起的伤害。
其次,花香中的挥发性化合物具有抗菌活性。
研究发现,一些花香成分能够有效杀灭细菌和真菌。
例如,茉莉花中的茉莉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多种致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此外,花香成分还可对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
科学家们发现,一些花香成分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对于肿瘤的预防和治疗具有潜在的意义。
白兰花:天然的居室芳香剂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白兰花的简介 • 白兰花的芳香成分和提取方法 • 白兰花在居室芳香中的应用 • 白兰花芳香的科学依据和安全性 • 白兰花的其他用途和跨界合作
01
白兰花的简介
白兰花的植物学特征
常绿乔木
白兰花是一种常绿乔木,生长 高度通常在10-20米之间。
02
白兰花的芳香成分和提取方法
白兰花的主要芳香成分
醇类
白兰花花香的主要成分,包括芳樟 醇、苯甲醇、苯乙醇等。
酯类
包括乙酸苄酯、邻氨基苯甲酸甲酯 等,是白兰花芳香成分的重要组成 之一。
醛类
如苯甲醛、香豆
包括茉莉酮、甲基茉莉酮等,赋予 白兰花独特的香气。
白兰花的栽培和繁殖
栽培方法
白兰花的栽培需要提供充足的阳 光和水分,适宜的土壤为肥沃、 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
繁殖方式
白兰花的繁殖可以通过播种、嫁 接、扦插等方式进行,其中播种 繁殖最为常用。
养护技巧
在白兰花的养护过程中,需要合 理控制水分,避免过度浇水导致 根部腐烂;同时,要注意施肥, 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避免使用 过量的化肥导致烧伤。
04
白兰花芳香的科学依据和安全性
白兰花芳香的科学研究
01
02
03
提神醒脑
白兰花的花香能够刺激大 脑皮层,提高人们的注意 力和警觉性,同时也有助 于减轻疲劳和焦虑。
抗抑郁作用
白兰花的香味可以促进脑 内多巴胺的分泌,调节情 绪,缓解抑郁和焦虑。
抗菌抗病毒
白兰花含有丰富的挥发油 ,具有广谱抗菌和抗病毒 作用,可用于预防和治疗 呼吸道疾病。
白兰花芳香成分的提取方法
蒸馏法
不同种兰花香气成分分析

不同种兰花香气成分分析张莹;王雁;田敏;周伟伟【期刊名称】《分析科学学报》【年(卷),期】2012(28)4【摘要】利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了5种兰花的香气成分。
结果表明,5种兰花香气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存在明显差异。
绿苹果(Den.LittleGreen Apples)主要由反-2-己烯醛、己醛、丁羟甲苯、乙酸乙酯和3-己烯-1-醇等化合物构成,其中乙酸乙酯和反-2-己烯醛可能是花朵中苹果香的主要来源。
香水文心兰(Onc.Sharry Baby)的主要香气化合物是顺-3,7-二甲基-1,3,6-辛三烯、3,7-二甲基-2,6-辛二烯-1-醇和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三者的相对含量总和为84.57%。
台北小姐(Cym.Miss Taipei)香气成分的主要特征不明显,除4-甲基苯酚和2-乙基丁醛外,其他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均低于5%。
夕阳红(Phal.Taida Salu)有香气成分50种,相对含量为87.01%,主要成分为柯巴烯、正己烷、甲酸己酯和3-己烯-1-醇。
绿世界(Blc.Sung Ya Green‘green world’)有香气成分37种,主要由丙基环丙烷、2-(4-甲氧基苯基)乙醇、反-2-己烯-1-醇、3-己烯-1-醇、反-2-己烯醛、丁基呋喃和3,7,11-三甲基-1,6,10-十二碳三烯-3-醇等组成。
【总页数】5页(P502-506)【关键词】兰花;香气成分;气相色谱-质谱法【作者】张莹;王雁;田敏;周伟伟【作者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中国花卉园艺杂志社【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63【相关文献】1.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白兰花的香气成分 [J], 刘扬岷;王利平;袁身淑;汤坚2.HS-SPME-GC-MS联用分析3种兰花鲜花的香气成分 [J], 魏丹;李祖光;徐心怡;聂晶;邓丰涛;向林;孙崇波3.顶空进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玉兰花香气成分 [J], 李晓颍;武军凯;刘建珍;王子华4.不同温度条件下香水文心兰花香气的成分分析及感官评定 [J], 张莹;田敏;王彩霞;陈胜5.贵州产春兰花香气成分分析 [J], 方永杰;王道平;白新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玉兰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玉兰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李云贵;徐望龙;刘奕训;孙林军;郭玉【摘要】对玉兰的化学成分及主要成分的提取分离、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及开发利用概况进行了综述.对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概述了玉兰的化学成分及药理功效的研究进展.通过查阅国内外最近几年的文献资料,从化学成分类型,药理作用方面综述其研究进展情况,分析表明玉兰植物主要含有挥发油、黄酮类、木脂素、脂肪酸、香豆素等多种药学成分;玉兰具有抗炎、抗过敏、降血压、抗氧化等作用.玉兰植物更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药用价值.【期刊名称】《广州化工》【年(卷),期】2013(041)003【总页数】3页(P28-29,47)【关键词】玉兰;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作者】李云贵;徐望龙;刘奕训;孙林军;郭玉【作者单位】长沙医学院药学系,湖南长沙410219;南华大学药理研究所,湖南衡阳421001;南华大学药理研究所,湖南衡阳421001;南华大学药理研究所,湖南衡阳421001;南华大学药理研究所,湖南衡阳42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1玉兰 (M agnolia denudata Desr),又名白玉兰、玉堂春、望春花、白兰花等。
为木兰科木兰属植物[1]。
主产于我国四川、河南、湖南等省,作为观赏植物用于庭院、公园及行道绿化等。
玉兰花不仅是名贵的观赏花卉,而且是一味良药。
在2010年版的《药典》中将望春玉兰、玉兰或武当玉兰的干燥花蕾称为辛夷[2]。
有祛风发散,通鼻窍之功效,主要用于风寒头痛、鼻塞、鼻渊、鼻流、浊涕等[3]。
近年来。
对玉兰的作用活性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兴趣,作者对近载年来玉兰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等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综述如下:1 化学成分1.1 挥发油类中药的挥发油往往是由数十种乃至数百种成分组成[4]。
据文献报道玉兰挥发油主要由萜类化合物组成,其主要是单萜、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此外,还含有少量的烃类、酯类及醛酮类化合物[5]。
白兰花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抑菌拒食活性研究

白兰花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抑菌拒食活性研究侯冠雄;王永江;张周鑫;颜一军;马亚团;朱艳玲;黄胜雄【期刊名称】《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8(030)012【摘要】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兰花中的挥发性成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并结合计算机分析鉴定提取物中挥发油芳香成分,共鉴定出76个化合物,其中有37个萜类化合物、17个醇类化合物、6个烷烃类化合物和其它类型化合物.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挥发油中各种成分的相对含量,合计占总峰面积的93.292%.同时对不同菌株进行抑菌实验,并探究不同浓度挥发油对粘虫的拒食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用水蒸气蒸馏提取白兰花挥发油时,提取率为4.18%,其最主要成分为芳樟醇;该方法提取的白兰花挥发油对水稻黄单胞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抑制作用最好,并且对粘虫幼虫有很好拒食活性.【总页数】7页(P2063-2069)【作者】侯冠雄;王永江;张周鑫;颜一军;马亚团;朱艳玲;黄胜雄【作者单位】云南中医学院中药学院,昆明650500;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01;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01;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01;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01;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01;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昆明650106;云南中医学院中药学院,昆明650500;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2;Q961【相关文献】1.香青菜挥发油提取及化学成分和抑菌活性研究 [J], 王桃云;蒋伟娜;胡翠英;李倩;沈雪林;吕海超2.红豆树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和抑菌活性研究 [J], 翟大才;姚建林;王文娟;尹霞;李继;奚晓飞;任梦强;柏晓辉3.湘西山莓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抑菌活性研究 [J], 张敏4.GC-MS法分析甘松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J], 董岩;祁伟;5.龙脑樟挥发油化学成分、抗烟草花叶病毒及抑菌活性研究 [J], 杨鹏飞;卢慧;王新峰;陈芝飞;席高磊;万帅;马飞;王正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静态顶空进样气质联用法测定白玉兰花和紫玉兰花的头香成分

*
谱联用仪测定 , 采用计算机检 索和人工 解析各 峰相应 的质谱 图 , 从 白 玉 兰 花 中 鉴 定 出 26 种 化 合 物 , 占 挥 发 性 成 分 总 量 的 94. 90% , 从紫玉兰花中鉴定 出 25 种化 合物 , 占 挥发性 成分 总量 的 87. 62% 。见表 1 。
表 1 白玉兰花和紫玉兰花挥发性成分鉴定结果及各化合物的质量分数 峰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化合物名称 甲氧基乙酸甲酯 3 - 甲 基 - 4 - 氧代 戊 酸 乙酸正丁酯 己烯醛 莰烯 1 - 已醇 - 月桂烯 ( 1S) - 2 , 2 - 二甲基 3 - 亚 甲基 二环 [ 3 . 1. 1 ]庚烷 - 松油烯 - 崖柏烯 - 蒎烯 - 侧柏烯 - 蒎烯 2- 甲基 - 5- ( 1- 甲 乙基 ) - 1, 3 - 环己 二 烯 3, 3, 5, 5 - 四甲 基环戊 烯 - 香叶烯 - 水芹烯 3 - 蒈烯 2 - 蒈烯 ( + ) - 4- 蒈烯 1 - 异丙基 - 2- 甲苯 萘 桉油精 顺 - - 罗勒烯 海茴香烯 顺 - - 菘油醇 异松油烯 1 - 亚甲基 - 1- 氢茚 萘 1 - 对盖烯 - 8- 醇 分子式 C4 H 8 O 3 C6 H 10 O4 C6 H 12 O2 C 6 H 10 O C 10 H 16 C 6 H 14 O C 10 H 16 C 10 H 16 C 10 H 16 C 10 H 16 C 10 H 16 C 10 H 16 C 10 H 16 C 9 H 12 C 9 H 16 C 10 H 16 C 10 H 16 C 10 H 16 C 10 H 16 C 10 H 16 C 10 H 14 C 10 H 8 C 10 H 18 O C 10 H 16 C 10 H 16 C 10 H 18 O C 10 H 16 C 10 H 9 C 10 H 8 C 10 H 18 O w (% ) 相对分子 质量 白玉兰 紫玉兰 104 0. 08 1 . 10 146 116 98 136 102 136 136 136 136 136 136 136 120 124 136 136 136 136 136 134 128 144 136 136 154 136 129 128 154 0. 0. 2. 0. 23 11 61 21 1 . 84 0 . 76 0 . 99 4 . 66 0 . 89 5 . 87 3 . 99 16 . 06 3 . 77 0 . 28 0 . 45 13 . 24 2 . 84 0 . 63 1 . 24 10 . 18 0 . 95 0 . 40 0 . 59 0 . 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