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过敏性紫癜尿微量蛋白检测对肾损伤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合集下载

尿蛋白不同检测方法对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伤的诊断意义

尿蛋白不同检测方法对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伤的诊断意义

3 Mc atyJ C rh D,S u zAl, l a J ta .Tu rc l Ad eie meh i k t P i ,e 1 d mo el h sv c a s n ms
a d t err lt n hp t t a i .S mi n C c rBil l 9 , 1 5 I 7. n h i eai s i ome ̄t s e n i a e o , 9 1 2: 5 . 6 o s n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7 B o e E.Gi c o e G. 1 oe o e g ns i e t ame t f o —mal r k rL a c n 1 1 rl fn w a e t n t r t n n s l e h e on
步研究 。 参 考 文 献
cl ln a crEu n e 。0 2。 8 2 4 —3 . el u gc e. rJCa cr2 0 3 : 3 72 61 n
4 N e a asK,Veb k n E, D n fe G,e .He a a u ft r to lc ake re e ee ta 1 p r n s l e p oe gy a a n
epeso n h ma n —a crc l .n a cr l9 . 4:3 —4 x rsin i u n u gcl e el It C n e, 9 7 7 3 53 5. l s J 5 K ye a srK,Ga isH ,GalS,e 1Al rt n nHu n u gP rn hma bu J r ta. t ai si ma L n ae cy e o
mo n r e i malc l l n a c r l ia v l ain a d b oo ia y rra k  ̄ n s l e l u g c e :c i c le au t ilgc l . n n o n h

尿转铁蛋白、α1-微球蛋白、微量清蛋白在儿童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尿转铁蛋白、α1-微球蛋白、微量清蛋白在儿童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过 敏 性 紫 癜 ( n c —h ne up r , P He o hs o 1i p r ua HS ) n
15 方法 .
两 组 均 于 3d内 留 取 新 鲜 中 段 晨 尿 , 离
是 儿童 时 期 最 常见 的系统 性血 管 性 病 变 , 多见 于 4 周 岁左右 儿童 , 病 理 改 变 以微 血 管 炎症 反 应 为 特 其 征, 病变 累及皮 肤 、 道 、 节 和肾脏 等多脏器 组织 。 肠 关
肾损 伤 是 HS P的 基 本 表 现 之 一 , 是 影 响 预 后 的关 也 键 因 素 E 。 尿 转 铁 蛋 白 ( R 、 l微 球 蛋 白 ( l T F) a 一 a-
心后 取 上 清 液 , 用 日本 OL mp s 6 0型 自动 采 Y aAu 4 生化 分析仪 及配 套试剂 盒 检测 T F、 1MG、 b R a一 ml。 1 6 统计 方法 采 用 S S 1 0软 件进 行 统计 学 . P S1.
统 计 学 意义 ( < O 0 ) P .5 。结 论 T 、1MG、 b3 指 标 联 合 检 测 是 诊 断 HS RF a 一 ml 项 P早 期 肾 损 伤 的 灵 敏 指 标 ,
可 作 为 临床 早 期 诊 断 、 预 治 疗 的 依 据 。 干 【 键 词 】 紫癜 , 敏性 / 断 ; 肾损 伤 ; 尿 转 铁 蛋 白 ; a - 球 蛋 白 ; 微 清 蛋 白 ; 儿 童 关 过 诊 l微
注 : 对 照 组 比 较 ,f 1 1 ,. 3 50 , 与 一1 . 7 2 6 ,. 8 P<O 0 。 . 5
表 l结 果 显 示 , 察 组 尿 T F、 lM G、 b均 观 R a— ml
高 于对 照组 , 差异 有统计 学意义 ( P<O 0 ) .5 。 2 2 观察组患儿 各型之间尿 3项指标 比较 . 见表 2 。

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尿β2-微球蛋白等肾早期损伤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和参考值

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尿β2-微球蛋白等肾早期损伤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和参考值

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尿β2-微球蛋白等肾早期损伤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和参考值传统肾功能检查项目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变化,且只有当GFR下降到正常的1/2—1/3时才有病理性的升高。

一旦血浆尿素、肌酐水平升高,肾脏病变多进入不可逆期。

项目组成肾早期损伤检测项目1、尿微量白蛋白;2、尿β2-微球蛋白(β2-m);3、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4、尿肌酐。

标本及要求标本类型:晨尿、随意尿或24h尿,最好用晨尿。

临床意义一、尿微量白蛋白1、糖尿病肾病:mAlb是肾小球滤过膜电荷选择性屏障损伤的重要标志蛋白质,其测定的应用被称为80年代对糖尿病学的两大贡献之一。

随着糖尿病病程的进展,糖尿病人的慢性并发症特别是血管并发症,已成为糖尿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DN没有特殊的临床和实验室表现,尿蛋白仍是诊断DN的主要线索。

尿蛋白排出率<20ug/min,为正常白蛋白尿期;若尿蛋白排出率20~200ug/min,为微量蛋白尿期,临床诊断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目前主张用晨尿标本,测定时至少应在6个月内连续查2—3次尿,取平均值达到20~200ug/min方可诊断;当尿蛋白排出率持续>200ug/min或常规尿蛋白定量>0.5g/24h,即可诊断DN。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大量蛋白尿,对DN也不具有特异性。

临床诊断DN必须仔细排除其它引起蛋白尿的原因。

2、高血压肾病:研究表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定期进行尿mAlb 测定,有助于及早发现高血压肾病,尿mAlb测定可用于判断高血压肾病的病情和预后。

mAlb尿是特发性高血压病人心血管危险综合指标。

3、其它疾病:mAlb升高也见于其它情况如外伤、烧伤、急性胰腺炎和大手术后,其值与病情程度呈正比。

肾外恶性肿瘤患者也有mAlb升高。

二、尿β2-微球蛋白β2-m是由100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多肽,作为HLA的轻链存在于除红细胞和胎盘滋养层细胞以外的所有有核细胞,尤其在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存在丰富。

过敏性紫癜患儿尿液、血清NGAL的表达及意义

过敏性紫癜患儿尿液、血清NGAL的表达及意义

过敏性紫癜患儿尿液、血清NGAL的表达及意义邓美慧;傅睿;郑卫民;陶珊珊;李群【摘要】目的检测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oura,HSP)患儿尿液、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的水平,进一步探讨其在肾小管间质损伤中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2月首次住院的过敏性紫癜患儿40例,分为尿检正常组及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oura nephri-tis,HSPN)组,同时选取20例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门诊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检测尿液及血清NGAL,紫癜性肾炎组完善肾小管间质病理分级,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紫癜性肾炎组及尿检正常组尿液NGAL、血清NGAL、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及尿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紫癜性肾炎组尿液NGAL、血清NGAL、尿RBP及尿CysC高于尿检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尿液NGAL与尿CysC呈正相关(r=0.702,P=0.041),紫癜性肾炎组尿液NGAL与肾小管间质病理级别呈正相关(r=0.720,P=0.036).结论 NGAL可能参与过敏性紫癜的发病,尿液NGAL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HSP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可作为新型的有用的标记物.【期刊名称】《江西医药》【年(卷),期】2017(052)011【总页数】4页(P1120-1123)【关键词】儿童;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肾小管间质损伤;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作者】邓美慧;傅睿;郑卫民;陶珊珊;李群【作者单位】江西省儿童医院肾内科,南昌 330006;江西省儿童医院肾内科,南昌330006;江西省儿童医院肾内科,南昌 330006;江西省儿童医院肾内科,南昌330006;江西省儿童医院肾内科,南昌 3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9HSP是儿童常见的系统性小血管炎,主要表现为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节肿痛、血尿、蛋白尿、腹痛及消化道出血,其中肾脏受累最常见,直接影响HSP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1]。

儿童过敏性紫癜肾损伤期血清IgE、C3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变化及意义

儿童过敏性紫癜肾损伤期血清IgE、C3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变化及意义

儿童过敏性紫癜肾损伤期血清IgE、C3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变化及意义本研究通过检测单纯性过敏性紫癜(HSP)及过敏性紫癜肾损伤期(HSPN)血清中IgE、C3和尿微量白蛋白的含量变化,并与正常儿童组进行对照,分析了血清IgE、C3及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变化,从而研究其在儿童过敏性紫癜中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意义。

标签:过敏性紫癜;IgE C3;尿微量白蛋白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purpura,HSP)是以全身小血管炎症为主要特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好发于秋冬季,以学龄期儿童多见,且男孩多于女孩。

临床上以非血小板减少性出血点、腹痛、血便、关节痛等为表现,病变也易累及肾脏,甚至大脑。

近年来研究发现过敏性紫癜发病率有所增高[1]。

HSP当前还没有明确治疗方案,临床一般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多数患儿经治疗后恢复良好,但仍有部分患儿较病情迁延,反复发作,影响学习及生活质量,严重时对患儿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purpuranephritis,HSPN)的发生率约30%~60%,肾损伤的程度是过敏性紫癜预后的决定因素。

儿童过敏性紫癜极易并发肾损伤,且紫癜性肾炎为儿童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

早期肾损伤临床上不易有症状,因此儿童紫癜性肾炎的早期发现、诊断及干预,对于防止肾损伤进展,改善预后,减少终末期肾病发生率等有重要意义[2]。

本研究通过对郑州市儿童医院2014年8月20日-2014年12月31日收治的54例过敏性紫癜进行对比分析,来研究儿童过敏性紫癜肾损伤期血清IgE、C3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1研究对象搜集2014年8月20日-2014年12月31日郑州市儿童医院肾脏风湿科初诊为过敏性紫癜的住院患儿54例,男30例,女24例。

男女比例:1.25:1,平均年龄5.6岁。

其中单纯性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即A组28例。

男16例,女12例。

过敏性紫癜伴肾损伤患儿(HSPN)即B组26例,男14例,女12例。

过敏性紫癜检测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与尿微量清蛋白的意义

过敏性紫癜检测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与尿微量清蛋白的意义

过敏性紫癜检测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与尿微量清蛋白的意义目的:通过检测过敏性紫癜患儿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压积与尿微量清蛋白,初步探讨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与肾脏损害的关系。

方法:用凝固法检测纤维蛋白原,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清蛋白。

结果:过敏性紫癜患儿易发生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红细胞压积增高,有肾脏早期损伤者更明显。

结论: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增高参与了紫癜性肾炎的发病过程,与尿微量清蛋白形成密切相关。

标签:过敏性紫癜;纤维蛋白原;尿微量清蛋白;红细胞压积过敏性紫癜又称亨-舒综合征(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系统性血管炎。

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紫癜、黏膜出血,可伴有皮疹、关节痛、腹痛及肾损害。

紫癜性肾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为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压积与紫癜性肾炎的关系,对在我院就诊的126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2005~2006年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126例中,检测尿分析及尿微量清蛋白均为正常者62例,设为尿微量清蛋白正常组,其中,男32例,女30例;年龄3~8岁;单纯型15例,关节型17例,腹型12例,混合型18例。

12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中,检测尿分析正常、尿微量清蛋白增高者53例及紫癜性肾炎11例为尿微量清蛋白增高组,其中,男26例,女38例;年龄3~14岁;单纯型11例,关节型12例,腹型14例,混合型16例,紫癜性肾炎11例。

对照组为同期正常体检儿童50例,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3~11岁;无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及其他血栓性、出血性疾病,检测尿常规及尿微量清蛋白均为正常。

1.2 方法1.2.1 标本采集过敏性紫癜患儿于发病5~10 d检测纤维蛋白原﹙FIB﹚、尿微量清蛋白、红细胞压积,正常体检儿童亦测定FIB、尿微量清蛋白、红细胞压积。

FIB测定于清晨空腹取静脉血,用109 mmol/L枸橼酸钠1∶9抗凝, 3 000 r/min离心15 min,尿微量清蛋白测定用清晨空腹1 h尿液,2 h内检测。

过敏性紫癜患儿不同时间尿微量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过敏性紫癜患儿不同时间尿微量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无 显著 性差 异 , 其他 指标 与正 常儿 童 比较 , 差异 均有 极 显著 性 意义 (P < . 1 , 0 0 ) 结果 表 明 H P患儿 在发 S
1 2 排除 病例 .
物性 紫癜 。
泌 尿 系感 染 、 狼疮 。 IA 肾病 、 肾、g 药
病 初 至半年 尿微 量蛋 白都 高 于正常 儿童 。 20 08年 1 _2 1 月 00年 2月 我科 住
6 .4 ; 发病 例 3 2 1 )d初 1例 , 发 1 复 5例 ; 中皮 肤 型 其 2 例 , 节 型 8例 , 型 1 l 关 腹 2例 , 合 型 5例 。另 取 混
对 照组 4 0例 为 我 院 体 检 的 健 康 儿 童 , 2 男 3例 , 女 1 7例 , 年龄 6~1 4岁 , 均 ( O 1 2 3 ) 。两 组 平 1 .2± . 4 岁 入选 对象 家属 均知 情并 同意 。
滨 州 医 学 院 学报 2 1 00年 1 O月第 3 3卷 第 5期
B o m ̄, c.0 0 V 13 N . MUJu O t2 1 , o.3, o5

3 93 ・
过 敏 性 紫 癜 患 儿 不 同 时 间尿 微 量 蛋 白检 测 的 临床 意 义
张 国华 罗明 芹 中兆 文
敏性 紫癜 的病理 性 改 变 以微 血 管 炎 症 反 应 为特 征 , 病 变 累及皮 肤 、 肠管 、 关节 和 肾脏等 多器 官组织 。早 期 肾脏 损伤 轻微 , 少 出现临 床症状 , 规 的检查 手 很 常
段 不能 及早 发现 , 早期 诊 断 H P肾损 伤对 于早 期 药 S 物 干 预和改 善预 后十 分重要 。而尿 系列微 量蛋 白检
测 可 以灵敏 地 反 映 H P早期 的 肾 损 害 。本 文 通 过 S

尿微量蛋白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尿微量蛋白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L H无显著 性差异 ( D P>O O ) .5 。表 2所示 , 结核组 的胸 腔积
液/ 血清 A I 工A比值 明显 高于恶性组 ( P<0 0 ) 恶 性组 的胸 .1 ; 腔积液/ 清 c A比值 、JH 比值 、 e 比值均明显高 于结 核 血 E I) Fr
组 ( 00 ) P< .1 。我院开展胸腔积液 C A F rA A、 D 四项 E 、 e、 D L H
胞的激活和分化有关 。A A广泛分布于人 体组织 中 , D 在淋 巴
仪测定 , 原配套进 口试 剂 。Fr e 参考值 <32 L c A参考 2 ; E 值 <1n l D L H采 用 Oy ps1o O m 。A A、 D 1 nl o O全 自动生 化 分 I l 析仪测定 。A A试剂为浙江夸克生物科技有 限公司生产 , D 参 考值 < 6 / ; D 试 剂 为上 海 复星 长征 医学 有 限公 司 提 2ULLH 供, 参考值 <2o / 。 2 U L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 s S 1 . 计软件进 行统计 学处 . P s O O统
岁 ,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关 于“ 按 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
而通过临床确诊 。 12 方法 . c A、e 采用 A S J0 E全 自动化学发光分析 E Fr c :8s
酶类 , 它能够催化腺苷水解 生成肌 苷和氨 , 是前 T淋 巴细胞 分化为淋 巴细胞过程中不可 缺少 的酶 , D A A活性与 T淋 巴细


6】 一 0
生: 量

』c J】 些
虫g ) : (三 c 】
分为二组 。恶性胸腔积液 组患者 6 O例 ( 2 , 3 ) 年 龄 男 8女 2 , (6— 6 岁 , 2 7 ) 平均 4 。其 中肺癌 2 7岁 8例 , 肝癌 2 3例 , 胃癌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过敏性紫癜尿微量蛋白检测对肾损伤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通过98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尿微量蛋白变化的分析,探讨尿微量蛋白在HSPN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98例HSP患儿急性期分别做尿常规、尿微量蛋白并尿常规检查随访6个月,据尿常规检查结果分为单纯过敏性紫癜和紫癜性肾炎组,对照组为体检的健康儿童20例,统计分析三组间急性期尿微量蛋白表达差异。

结果:HSPN组及HSP组尿β2-MG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尿微量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HSPN组及HSP组均较正常组增高(P<0.05),HSPN组较HSP组明显增高(P<0.05)。

结论:尿微量蛋白的检测具有无创和简单易行的特点,作为紫癜性肾炎的早期预测指标具有临床价值。

[关键词]尿微量蛋白;紫癜;过敏性;早期肾损伤;儿童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由免疫复合物介导的全身中小血管炎,是全身性疾患累及肾脏的常见原因之,紫癜肾炎(henoch-schonleinpurpurane-phritis,HSPN)是儿科最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其严重程度直接影响过敏性紫癜的预后。

早期发现并进行干预或治疗,将延缓疾病进展,改善疾病预后,但是肾脏具有强大储备功能,同时过敏性紫癜肾脏损伤症状出现的滞后性、隐匿性以及肾脏活检的有创性给紫癜性肾炎的早期诊断带来困难,本文分析并评价了98例HSP患儿肾脏受累的情况及与尿液系列蛋白变化的相关性,旨在探讨尿液系列蛋白在HSPN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1 对象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05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确诊的HSP患儿98例为研究对象,随访6个月。

HSP确诊均有典型的HSP出血性皮疹,符合《实用儿科学》第7版HSP诊断标准[1]。

尿常规蛋白定性阳性和(或)红细胞﹥3/高倍视野诊断为紫癜性肾炎[2]。

本组病例中男62例,女36例,年龄2~14岁,平均8.2岁;病程1d~2月。

98例HSP患儿急性期(皮肤紫癜出现)分别做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M-Alb)、免疫球蛋白G(U-IgG)、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

并尿常规检查随访6个月,据尿常规检查结果分为单纯过敏性紫癜和紫癜性肾炎组,对照组随机抽取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20例,年龄性别与研究组无统计学差异。

统计分析三组间急性期尿微量蛋白表达差异。

1.2 方法:取患儿晨起新鲜中段尿10ml,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尿微量M-Alb、U-IgG、β2-MG含量。

1.3 统计学方法:数据均用x±s表示,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作LSD-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病例确诊紫癜性肾炎者有40例(40.8%),起病至尿检异常时间1~52d,其中单纯血尿27例,单纯蛋白尿4例,蛋白尿血尿6例,肾病综合症3例。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HSPN组及HSP组尿β2-MG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尿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HSPN组及HSP组均较正常组增高,(P<0.05),HSPN组较HSP组明显增高(P<0.05)。

见表1。

3 讨论
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童最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之一,是由含IgA的免疫复合物引起的一种免疫损伤性疾病,可累及多个系统,目前多以出现肾脏受损的临床出现作为HSPN的诊断依据,即出现水肿、高血压、尿常规及肾功能异常等。

研究显示HSN患儿在急性期或无明显体征和常规实验室检查无异常的情况下,已有很大一部分发生了早期的肾损害[3],其中部分病例随着病程进展出现明显的临床表现,探讨该类病人的早期检测指标极具临床价值。

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基底膜的沉积可导致滤过膜损伤,此外肾脏小血管炎,局部微血栓形成而影响肾脏的血液供应可能也参与了HSPN的发病。

肾小球及肾小管损伤,微量蛋白从尿液中排出,因此通过检测尿液微量蛋白可间接反映HSPN肾脏损伤的程度和部位[4]。

β2-MG是小分子蛋白,可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然后几乎全部被肾小管重吸收,其在尿中排出增多,反映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

尿Alb 为中分子量蛋白,分子量在60000~90000KD,带负电荷,在正常情况下由于滤过膜上
电荷选择性屏障的静电同性排斥作用,绝大部分的Alb不能通过滤膜,当肾小球滤过膜上电荷选择性屏障受损,尿中Alb排出增多。

IgG分子量为150000~170000KD高分子量蛋白,肾小球损伤加重,滤过屏障受损才会出现较大分子量的血浆蛋白,即测定从尿中肾脏来源的蛋白有可能提示肾脏病变的特征。

本研究结果显示急性期HSP组及HSPN组尿β2-MG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提示均存在肾小管功能障碍,尿Alb和免疫球蛋白IgG在HSP组及HSPN组均较正常组增高,
且HSPN组较HSP组明显增高,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肾小球滤过功能在HSPN患者中受损明显。

总之,过敏性紫癜肾受累患儿早期出现临床症状者甚少,出现明显肾脏形态改变和肾功能异常亦不多见,尿常规异常的百分率也较低,这些指标均不能早期提示肾脏受累情况,尿微量蛋白的检测具有无创和简单易行的特点,作为紫癜性肾炎的早期预测指标具有临床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