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清对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合集下载

血小板聚集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胱抑素C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合并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

血小板聚集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胱抑素C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合并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23年12月第26卷第6期 ChinJClinHealthc,December2023,Vol.26,No.6·论著·血小板聚集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胱抑素C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合并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李悦,韦新法,李冲,崔红霞,孙志明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应急总医院耳鼻喉科,北京100028[摘要] 目的 探讨血小板聚集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胱抑素C(CysC)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合并心血管疾病(CVD)风险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在应急总医院治疗的OSA患者74例,根据是否合并CVD分为单纯OSA组(48例)和OSA合并CVD组(26例);对比2组患者临床特征和血清中血小板聚集率、CIMT、CysC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OSA合并CVD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血小板聚集率、CIMT、CysC对OSA患者合并CVD的预测价值。

结果 74例OSA患者中有26例发生CVD,其中:冠心病4例、高血压14例、心力衰竭5例、心律失常3例;48例患者为单纯OSA,OSA合并CVD发生率为35.14%;单纯OSA组和OSA合并CVD组患者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体重指数、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SA合并CVD组60岁以上患者占比、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血小板聚集率、CIMT及CysC均高于单纯OSA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LDL C、血小板聚集率、CIMT、CysC均为OSA患者合并CV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小板聚集率、CIMT及CysC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AUC)为0.962,高于单独检测的0.810、0.839、0.901,且联合检测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单独检测。

高血压和高血脂的相关性分析

高血压和高血脂的相关性分析

Proceeding of Clinical Medicine,Feb. 2010,V ol 19 No. 2B ·154·而增高。

我们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胃内Hp感染的范围扩大且部位上移。

这可能与随着年龄的增长幽门腺出现的部位也上移有关[6]。

而窦体交界是幽门腺和胃底腺的迁移区,所以窦体交界也具有随年龄增长向胃近段迁移的趋势。

作者进一步分析[6],发现实验中不同年龄组各部位间Hp感染率和幽门腺出现率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可以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Hp 感染的近端迁移趋势和窦体交界的近端迁移趋势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首先,Hp感染本身可以通过加重胃黏膜萎缩,由幽门腺黏液分泌细胞取代萎缩的胃体腺壁细胞和主细胞而导致窦体交界近端迁移。

同时,幽门腺组织具有适宜Hp定植的pH条件,并且其主要构成细胞黏液分泌细胞高表达Hp黏附素相关受体及信号转导分子[7]。

所以随着窦体交界近端迁移,也就是幽门腺上移,Hp感染部位上移。

此外,由于窦体交界的特殊解剖位置和病理类型,其存在的酸性梯度,使其成为Hp定植复发的最好的庇护所。

因此向近端迁移了的窦体交界可以引起其近旁部位Hp感染程度加重或者Hp不易根除。

最终导致Hp感染部位上移。

从我们的结果和相关文献报道的结果可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Hp感染部位和窦体交界区均具有向近端迁移的趋势,并且两者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以认为是Hp和胃生理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综上所述,正常人群存有大量的Hp感染患者,其感染率及其程度随年龄增大而增加。

在胃内的感染部位有从胃窦、胃角到胃体逐步上升的趋势。

幽门螺杆菌是胃内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病因,特别是胃癌。

预防和治疗幽门螺杆菌对于胃癌的早期防治有重要意义,特别是中、老年人群,定期胃镜对胃幽门螺杆菌进行普查有临床意义。

对于胃镜的取材部位,胃镜常规应包括胃体、胃窦和胃角。

胃体取材对中、老年人和年轻人有胃窦、角有治疗史的病例和有肠腺组织转化及异型增生的病例意义重大。

老年病人胱抑素C、血尿酸、总胆红素与最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老年病人胱抑素C、血尿酸、总胆红素与最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老年病人胱抑素C、血尿酸、总胆红素与最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研究刘颖;牟世伟;高金娥【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病人胱抑素C、血尿酸(SUA)、总胆红素与最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关系。

方法:选取2016-07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的306例60岁以上老年病人。

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查测定病人最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将病人分为cIMT正常组(A组)和cIMT增厚组(B组)。

比较两组病人胱抑素C、血尿酸、总胆红素、年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危险因素,并分析上述因素对最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结果:(1)A组胱抑素C、血尿酸、总胆红素低于B 组(P<0.05)。

(2)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IMT与年龄、总胆固醇、胱抑素C、血尿酸正相关相关(r=0.189,0.198,0476,0.236),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红素负相关(r=-0.190,-0.256)。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IMT与年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胱抑素C、血尿酸、总胆红素相关(P<0.05),cIMT与年龄、总胆固醇、胱抑素C、血尿酸正相关相关,与HDL、总胆红素负相关。

结论:除年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肌酐外,胱抑素C、血尿酸、总胆红素也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

【期刊名称】《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00)002【总页数】5页(P133-136,140)【关键词】老年;胱抑素C;血尿酸;总胆红素;动脉粥样硬化【作者】刘颖;牟世伟;高金娥【作者单位】包头医学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老年医学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各脏器功能增龄性减退,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是人体老化的显著表现之一。

2023年新员工培训产品测试题补考

2023年新员工培训产品测试题补考

2023年新员工培训产品测试题补考1-14为单选题,每题3分,共42分;15-24为多选题:每题4分,共40分;25-30为判断题:每题3分,共18分,总分100分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城市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区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力清之的优势目标患者是() [单选题] *A. PCI(支架植入术)患者B. 血脂异常或伴有糖代谢紊乱患者(正确答案)C. 卒中患者D. 血脂异常合并CKD患者2. 力清之药代动力学优势明显,部分得益于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其区别于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的化学基团是() [单选题] *A. 氟苯基B. 环丙基(正确答案)C. 二羟戊酸D. 含氮杂环3. 从药代动力学角度分析,力清之消除半衰期较长和生物利用度高的原因在于()[单选题] *A. 在肝脏内经过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催化生成内酯体B. 力清之®在肝脏内不通过CYP 3A4代谢,极少部分经过CYP 2C9代谢C. 力清之®原型及其内酯代谢物均通过胆汁排入小肠,大部分通过粪便排出体外,部分可被重吸收,即存在肠肝循环(正确答案)D. 仅低于2%经肾脏排泄4. 力清之作为最后一个上市的他汀类药物,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以及药物相互作用少等特点。

其药物相互作用少的原因是:() [单选题] *A. 力清之2mg即可强效降低LDL-CB. 早期逆转斑块,减少心血管事件C. 对血糖影响小,长期服用更安全D. 绝少通过肝脏CYP系统代谢(正确答案)5. 力清之的产品优势是() [单选题] *A. 强效他汀,中国剂量B. 超级他汀,全能冠军C. 唯一不增加新发糖尿病风险的强效他汀(正确答案)D. 更大剂量,更高舞台6. 当前二级预防他汀领域的最新、样本量最大的临床研究是() [单选题] *A. LIVES Extension研究B. PATROL研究C. CIRCLE研究D. REAL-CAD研究(正确答案)E. JAPAN-ACS 研究7. 关于力清之对血糖影响小的描述,不正确的表述有() [单选题] *A. 力清之长期使用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HbA1cB. 力清之是唯一获得说明书修改,提示产品对血糖影响小的他汀类药物C. 力清之无论是在上市后研究或者前瞻性研究中,都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其有新发糖尿病风险D. 力清之不同剂量对糖代谢异常患者的血糖影响呈剂量相关性,剂量越高,新发糖尿病风险越大(正确答案)8. 根据可利美特中国多中心IV期临床数据结果,可利美特15g每天的治疗剂量,1天和7天后血钾下降的均值分别是() [单选题] *A. 0.492、0.953mmol/LB. 0.692、1.183mmol/L(正确答案)C. 0.492、1.030mmol/LD. 0.692、0.953mmol/L9. 可利美特发生离子置换的部位是() [单选题] *A. 结肠(正确答案)B. 空肠C. 回肠D. 胃10. 可利美特用法用量的描述,正确的是:C [单选题] *A. 日治疗剂量15-30g,单次剂量混悬于50-100ml水中服用B. 日治疗剂量15-30g,单次剂量混悬于30-50ml果汁中服用C. 日治疗剂量15-30g,单次剂量混悬于30-50ml水中服用(正确答案)D. 日治疗剂量20-40g,单次剂量混悬于30-50ml水中服用11.钙型钾结合剂相比于钠型钾结合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不能用于水钠潴留患者B.不能用于高血压患者C.适用患者更广泛(正确答案)D.不能用于心衰患者12. 可利美特在日本进行的119例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急性及慢性肾功能障碍伴随的高钾血症的总有效率,口服给药时为() [单选题] *A.95%B.96%C.97%(正确答案)D.98%13.关于“可利美特长期治疗CKD高钾血症患者的回顾性研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聚苯乙烯磺酸钙日治疗剂量越低,血钾水平降低越显著B.无论是否使用ACEI/ARB,聚苯乙烯磺酸钙均有效降低血钾水平(正确答案) C.患者使用CPS的剂量分布10g/天的居多D.不同治疗时间CKD患者的血钾水平均下降,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14. 关于“聚苯乙烯磺酸钙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高钾血症的研究”,说法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与对照组相比,CPS治疗未显著影响患者透析前血钙或血钠水平B.与对照组相比,CPS治疗未显著影响患者透析前血磷水平(正确答案)C.与对照组相比,CPS治疗未显著影响患者透析前血压水平D.与对照组相比,CPS治疗显著降低患者透析前血磷水平15. 力清之和立普妥(阿托伐他汀)都属于强效他汀,力清之主要有哪几方面优势?() *A.全面调脂(↓LDL-C的同时,↑HDL-C, ↓TG)(正确答案)B.对血糖影响小;(正确答案)C.对肾功能影响小D.更少的药物相互作用(正确答案)16.从药物作用机理分析,力清之降低血液胆固醇水平的环节有() *A. 通过拮抗性抑制合成胆固醇途径所必须的限速酶—HMG-CoA还原酶,继而阻断胆固醇合成中从HMG-CoA生成甲羟戊酸(正确答案)B. 促进肝细胞表达LDL-C受体增多,增加与循环中的LDL-C的结合和摄取,促进从循环中吞噬LDL-C(正确答案)C. VLDL合成抑制,肝脏分泌VLDL-C降低,LDL-C的原料减少后,循环中的LDL-C减少(正确答案)17.如何理解力清之是超级他汀() *A. 全面调脂(正确答案)B. 兼顾疗效与安全性(正确答案)C. 各血脂管理指南推荐力清之D. 力清之2-4mg剂量即可有效降低LDL-C水平18.力清之对血糖影响小,优势何在?() *A. 对于血脂异常伴糖代谢紊乱患者,力清之可全面调脂,且有效降低sd LDL-C 水平B. 对于血脂异常伴糖尿病患者,力清之是唯一不增加新发糖尿病风险的强效他汀C. 对于血脂异常伴糖代谢紊乱患者,力清之是唯一不增加新发糖尿病风险的强效他汀(正确答案)D. 对于血脂异常伴糖尿病患者,力清之可全面调脂,且有效降低sd LDL-C 水平(正确答案)19. 关于REAL CAD研究,如下应用于临床推广正确的是() *A. 增加了力清之在极高危人群中使用的证据(正确答案)B. 临床研究没有表述其全面调脂的特征C. 力清之4mg规格与1mg规格相比,剂量增加,同样安全(正确答案)D. 该研究是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领域他汀药物最新的、样本量最大的临床研究(正确答案)20. 与聚苯乙烯磺酸钠不同,肾功能障碍患者使用可利美特®不会引起以下哪些() *A.血清钠水平的升高(正确答案)B.血清磷水平的升高(正确答案)C.血清钙水平的降低(正确答案)D.血清钾水平的升高21.可利美特®是钙型树脂,可用于限制钠摄入量的患者。

高血压病患者血尿酸、血脂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分析

高血压病患者血尿酸、血脂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分析

注: 与对照组 比较 , P< . 5 与血脂正常者 比较 , 00 ; P< .5 0 0
4 讨 论
高血 压 病患者 大 动脉 的 主要 特 征 性表 现 是顺 应 性 改变 , 原 因是 动 脉 硬 化 , 括 管壁 增 厚 、 原 增 其 包 胶 生、 弹性纤 维 减少 或撕 裂 , 壁 钙 化 以及 动 脉 内皮功 管 能异 常 等 。IT增 加 为预 测 心 血 管疾 病患 病 率 与病 M 死率 的独 立 危 险 因 素 , 是 反 映早 期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亦
维普资讯
山东 医药 2 0 0 8年第 4 8卷第 2期
高 血 压病 患 者 血 尿 酸 、 脂 水 平 与 颈 动 脉 血 内膜一 中层 厚度 的相关 性 分 析
常 程 赵莘 瑜 。
( 1开封 市第一 人 民 医院 , 南开封 450 ; 州大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 河 700 2郑
[ 摘要 ] 对 14 3 例高血压病患者 ( 观察组 ) 5 例体检健康血压正常者 ( 及 5 对照组) 进行血尿酸 ( A 、 u )血脂 T 、 C
HD . L LC T LC、D . 、 G及颈动脉 内膜一 中层厚度 (M ) I T 检测 。结果观察组 u T 、 D — 、 G均 显著高 于对照组 ( A、 C L LC T P< 00 ) 观察组 血脂异常者 (6例 ) A显 著高于血脂 正常者 .5 ; 7 u ( 0 0 ) HD - P< .5 , LC明显低于血脂正常者与对照 组 ( 0 0 ) 直线相关分析显示 , P< .5 ; I MT与 u A、L L C与 T D- c呈正相关 。认 为 I T可作为预测动脉粥样硬化病情的一 M 个重要指标 , 血清 u A测定有助 于反 映高血压病患 者 I T的增厚程度 。 M [ 关键词 ] 高血压病 ; 颈动脉厚度 ; 尿酸 ; 血脂

立普妥不同剂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脂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立普妥不同剂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脂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立普妥不同剂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脂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摘要目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口服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分析在临床治疗中对患者血脂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

方法120例老年高血压伴高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配法分为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每组60例。

两组采用不同浓度的立普妥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脂指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结果治疗前,高剂量组内膜-中层厚度(1.26±0.14)mm与低剂量组内膜-中层厚度(1.23±0.15)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低剂量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为(0.89±0.12)mm,高剂量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为(0.60±0.13)mm,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治疗前比较均呈下降趋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患者的TC、TG、LDL-C均呈明显降低,HDL-C大幅增加,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高剂量立普妥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诊断治疗,效果可靠,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钙片;老年高血压;血脂;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高血压、高血脂均为增加心血管风险的因素,若患者长期处于失调状态,致机体微循环发生障碍,进而发生高血压。

高血压及糖尿病属同源性疾病,同步发作,患者易产生心脑肾器质性病变,发生血压、血糖及血脂代谢紊乱[1],极大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

高血压也是发生外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一种主要的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可靠指标为颈动脉的管径扩大与增厚,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时主要特点为动脉管壁非炎症性、退行性及增生性病[2,3]。

高血压中医证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血清Hcy、CRP及LDL-C水平的关系

高血压中医证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血清Hcy、CRP及LDL-C水平的关系

高血压中医证型㊁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血清Hcy㊁CRP及LDL-C水平的关系卓剑丰,张熹煜,钟言,李新梅摘要目的:探索老年高血压中医证型㊁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㊁C反应蛋白(CRP)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关系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 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133例老年高血压病人的临床数据,进行IMT检查㊁中医辨证分型㊂根据IMT值分为斑块形成组(31例,IMTȡ1.5mm)㊁IMT增厚组(60例,1.0mmɤIMT<1.5mm)㊁IMT正常组(42例,IMT<1.0mm);按中医证型分为气虚痰瘀证㊁气虚痰湿证㊁气阴两虚证㊁脾虚湿瘀证㊁气虚血瘀证㊁肺脾两虚证㊁脾肾气虚证㊂比较各组血清Hcy㊁CRP及LDL-C水平㊂分析高血压中医证型㊁IMT与LDL-C㊁CRP㊁Hcy的关系㊂结果:与IMT正常组比较, IMT增厚组㊁斑块形成组LDL-C㊁CRP㊁Hcy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T增厚组比较,斑块形成组LDL-C㊁CRP㊁Hcy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气虚痰湿证高血压病人血清CRP㊁Hcy㊁LDL-C水平高于其他证型(P<0.05)㊂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IMT与Hcy㊁CRP㊁LDL-C均呈正相关(P<0.05)㊂结论:不同中医证型及IMT值的高血压病人血清CRP㊁Hcy㊁LDL-C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气虚痰湿证病人血清CRP㊁Hcy㊁LDL-C呈高表达状态,且IMT与Hcy㊁CRP㊁LDL-C均呈正相关,可为高血压病人辨证施治提供参考㊂关键词高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d o i:10.12102/j.i s s n.1672-1349.2024.09.019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多见于中老年人,在我国发病率可高达40%,并且每年都有增加的趋势[1-2]㊂该病是一种慢性病,虽然不会对病人造成很大的伤害,但如果不及时㊁有效地处理,可造成瘫痪或死亡[3-5]㊂动脉粥样硬化是许多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其可造成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增加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指标之一[6-7]㊂研究表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还与机体炎症反应等因素相关[8-9]㊂目前,中医辨证疗法在针对高血压治疗方面取得了广泛应用,其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促进病人康复㊂因此,本研究通过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清学指标与颈动脉IMT㊁中医证型的关系,进一步探索高血压病人辨证施治的有效疗法㊂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 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133例老年高血压病人的临床数据,其中,男72例,女61例;年龄60~94(76.85ʃ8.10)岁㊂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10];年龄ȡ60岁;病人入院时意识清楚,生活能自理;已通过电话随访争取病人病历资料使用同意权㊂排除标准:合并凝血障碍者;继发高血压者;合并恶性肿瘤者;合并重要器官障碍者;精神障碍者㊂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基金项目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No.20202084)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医院(广州510000),E-mail:************************引用信息卓剑丰,张熹煜,钟言,等.高血压中医证型㊁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血清Hcy㊁CRP及LDL-C水平的关系[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4,22(9):1639-1641.准,且病人已签署知情同意书㊂1.3中医证型辨证标准中医证型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1]将病人分为气虚痰瘀证(79例)㊁气虚痰湿证(21例)㊁气阴两虚证(11例)㊁脾虚湿瘀证(8例)㊁气虚血瘀证(5例)㊁肺脾两虚证(5例)㊁脾肾气虚证(4例)㊂1)气虚痰瘀证:疲乏乏力,少气懒散,脸色苍白或暗淡,胸胁常有固定的痛点,痛似针,痛不能移,不动则不动,舌质淡或有瘀点,脉象沉迟;2)气虚痰湿证:头晕乏力㊁身体困倦㊁形体肥胖㊁面色黄暗㊁口中黏腻㊁容易出汗㊁胸闷痰多甚至肌肤麻木,舌淡边齿印苔白腻㊁脉象濡滑;3)气阴两虚证:虚劳㊁虚汗㊁咳嗽㊁无痰㊁纳呆㊁口干咽痛㊁心悸㊁头晕㊁午后潮热㊁手足心热㊁腰酸㊁耳鸣㊁小便少,舌淡,脉细而不精;4)脾虚湿瘀证:皮肤生疮㊁口干口臭㊁舌苔发厚㊁大便黏腻;5)气虚血瘀证:面色萎黄或者面色暗黑,有乏力㊁气短,四肢或躯干有固定的肿块或疼痛,有午后发热或夜间发热;6)肺脾两虚证:身低懒言㊁神疲乏力㊁久咳不止等表现,从望诊来看面白无华㊁食欲不振㊁食少纳呆同时有腹胀或者便溏;7)脾肾气虚证:面色日光白㊁食欲下降㊁腹痛腹泻㊁肢体怕冷㊁精力下降㊁反应迟钝㊁腰膝酸软㊁情绪低落㊂中医证型评估过程中,由2名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主治中医医师共同评定,对于评估意见不一致的病人,组织科室全体医师开研讨会共同商定病人所属中医证型㊂1.4颈动脉IMT值检测病人取仰卧位,裸露颈部,用西门子公司AUCUSONS2000彩色超声进行双侧颈动脉IMT检查,设定10MHz的探针频率,并由有经验的超声诊断医生进行诊断,每例病人都有3个诊断周期,将平均值记为颈动脉IMT值㊂根据IMT值分为斑块形成组(31例,IMTȡ1.5mm)㊁IMT增厚组(60例,1.0mmɤIMT<㊃9361㊃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4年5月第22卷第9期1.5mm)㊁IMT正常组(42例,IMT<1.0mm)㊂1.5观察指标采集所有受试者空腹状态下静脉血4mL,并经离心之后分离出血清,通过MODULARP8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罗氏公司)检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㊁C反应蛋白(CRP)㊁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㊂Hcy㊁CRP通过免疫比浊法测定㊂采用全Cobas8000c701型自动生化分析仪(罗氏公司)检测LDL-C水平㊂1.6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㊂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以均数ʃ标准差(xʃ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㊂定性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IMT与血清Hcy㊁CRP及LDL-C水平的相关性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2.1各组血清指标相关性与IMT正常组比较,IMT增厚组㊁斑块形成组LDL-C㊁CRP㊁Hcy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IMT增厚组比较,斑块形成组LDL-C㊁CRP㊁Hcy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详见表1㊂表1各组血清指标比较(xʃs)组别例数Hcy(μmol/L)CRP(mg/L)LDL-C(mmol/L)斑块形成组3117.10ʃ2.72①②8.00ʃ7.61①② 3.41ʃ0.86①②IMT增厚组6014.86ʃ3.67① 5.97ʃ9.69① 2.57ʃ0.91①IMT正常组4210.50ʃ1.86 2.49ʃ2.40 1.54ʃ0.32注:与IMT正常组比较,①P<0.05;与IMT增厚组比较,②P<0.05㊂2.2IMT与LDL-C㊁CRP㊁Hcy水平的相关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MT与LDL-C㊁CRP㊁Hcy 水平呈正相关(P<0.05)㊂详见表2㊂2.3各中医证候分型病人血清CRP㊁Hcy㊁LDL-C水平比较气虚痰湿证高血压病人血清CRP㊁Hcy㊁LDL-C水平高于其他证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详见表3㊂表2老年高血压病人IMT与LDL-C㊁CRP㊁Hcy水平的相关性项目r值P Hcy0.602<0.001 CRP0.2620.002 LDL-C0.601<0.001表3各中医证候分型病人血清CRP㊁Hcy㊁LDL-C水平比较(xʃs)中医证型例数Hcy(μmol/L)CRP(mg/L)LDL-C(mmol/L)气虚痰瘀证7912.92ʃ3.15① 3.08ʃ3.21① 2.13ʃ0.79①气虚痰湿证2119.08ʃ0.9814.53ʃ7.05 3.91ʃ0.44气阴两虚证1113.69ʃ3.97① 3.51ʃ3.32① 2.36ʃ1.05①脾虚湿瘀证813.58ʃ4.42① 3.59ʃ3.06① 2.06ʃ0.74①气虚血瘀证512.76ʃ2.57① 2.76ʃ2.46① 2.07ʃ0.62①肺脾两虚证511.10ʃ3.28① 3.06ʃ3.28① 2.16ʃ1.38①脾肾气虚证414.10ʃ5.24① 1.85ʃ1.35① 2.37ʃ0.67①注:与气虚痰湿证比较,①P<0.05㊂3讨论原发性高血压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病,对老年人的身体造成了较大的伤害,并且常伴有急性脑梗死㊁脑卒中㊁急性冠脉综合征等,其致残率和死亡率都较高[12]㊂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是以上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13-14]㊂老年高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内在原因目前尚不明确,但有研究指出其与血管损伤及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15-16]㊂本研究结果显示,斑块形成组和IMT增厚病人血清LDL-C表达明显高于IMT 正常组,而在斑块形成组的病人中,LDL-C表达增高最为显著(P<0.05),说明IMT增厚组和斑块形成组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机体脂代谢异常可能与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特别是IMT值高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其血管粥样硬化的程度更高,体内的血脂水平也会出现明显的变化[17]㊂本研究结果显示,斑块形成组和IMT增厚组血清CRP㊁Hcy水平较IMT正常组高,且㊃0461㊃C H I N E S EJ O U R N A L O FI N T E G R A T I V E M E D I C I N E O N C A R D I O-C E R E B R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M a y2024 V o l.22 N o.9斑块形成组血清CRP㊁Hcy水平较IMT增厚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说明Hcy㊁CRP可能参与了原发性高血压的发展,与既往研究结果相似[18]㊂此外,本研究相关性分析显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IMT与CRP㊁Hcy及LDL-C均呈正相关,这可能与以上各项指标从动脉粥样硬化或机体的炎症反应等方面参与了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IMT的改变㊂现代客观化指标是高血压病中医证型研究的重要内容㊂通过探讨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的关系,有助于提高高血压病的现代中医诊疗水平㊂目前,随着中医学的发展,很多疾病治疗中应用中医主治或辅助西医治疗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中医学将高血压归属于 眩晕 头痛 范畴,认为其病因位在脏腑,属于本虚标实之证,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明确病人的中医证候,是确保治疗方案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条件[9]㊂本研结果显示,133例老年高血压病人中气虚痰瘀证79例,占59.40%,表明本地区老年高血压病人中气虚痰瘀证居多㊂CRP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炎性因子,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可以作为高血压诊断和评估预后的客观指标,其不但能促进炎性因子的释放,还可增强与内皮细胞相关的黏附因子的表达,引起血管炎症反应,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9]㊂Hcy是一种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的含硫氨基酸,能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是一种与心血管系统有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可以扰乱纤溶和凝血平衡,导致血液流变性改变并增加血液黏度,并可引起体内过氧化物的生成,促进血小板的凝聚,并对内皮细胞产生损伤[10]㊂随着CRP㊁Hcy的增高,会使机体产生炎症反应,血管受到损害,从而引发凝血机制,促进血栓的生成,进而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加快疾病的发展㊂本研究结果发现,气虚痰湿证高血压病人血清CRP㊁Hcy㊁LDL-C水平高于其他证型,这与周正等[8]的研究结果一致㊂有研究显示,血清CRP㊁Hcy㊁LDL-C相互影响,气虚痰湿证与饮食不节有密切关系,常因饮食过度㊁喜好油腻食物,饥饱无常,暴饮暴食且缺乏有效的运动,引起机体肥胖,肥人多湿伤脾, 脾为生痰之源 ,水液代谢发生障碍,水津不能四散,则湿气为痰,且在肥胖个体中,脂肪组织过度分泌各种有害的细胞因子,导致血脂异常并损害血管内皮功能,破坏一氧化氮的产生[19]㊂另外本研究还显示,血清CRP㊁Hcy㊁LDL-C的水平在指导老年高血压病人的中医证候分类上有重要意义,可以作为临床上气虚痰湿证的一个客观指标[8]㊂综上所述,老年高血压病人血清CRP㊁Hcy㊁LDL-C水平与中医体质分型㊁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有关,对老年高血压病人进行中医体质分型及颈动IMT的监测,能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临床治疗㊂参考文献:[1]SIGMUND C D,CAREY R M,APPEL L J,et al.Report of thenational heart,lung,and blood institute working group onhypertension:barriers to translation[J].Hypertension,2020,75(4):902-917.[2]MANOSROI W,WILLIAMS G H.Genetics of human primaryhypertension:focus on hormonal mechanisms[J].EndocrineReviews,2019,40(3):825-856.[3]CHAKRABORTY S,MANDAL J,YANG T,et al.Metabolites andhypertension:insights into hypertension as a metabolic disorder:2019harriet dustan award[J].Hypertension,2020,75(6):1386-1396.[4]张波,叶丛.H型高血压合并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病人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18(20):3475-3478.[5]FORDE A T,SIMS M,MUNTNER P,et al.Discrimination andhypertension risk among African Americans in the Jackson heartstudy[J].Hypertension,2020,76(3):715-723.[6]陈冰莹,李烈友,周国祥,等.高血压患者脉压㊁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关系[J].中华高血压杂志,2020,28(3):243-250.[7]钱辉,丁春娜,景江.高血压患者血清Semaphorin3A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J].中华高血压杂志,2020,28(2):175-178.[8]周正,王鹏,方芳,等.高血压病人中医证型与眼血流动力学及血清hs-CRP㊁Hcy水平的关系[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1,19(21):3711-3714.[9]杨爽,白莎,王恒,等.老年高血压患者心功能㊁外周血管阻力与血清Hcy㊁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1,13(1):47-50.[10]陈建华,宋和平,陆瑾.国内外高血压诊断标准比较[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5):527-528.[1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3-77.[12]BUHNERKEMPE M G,PRAKASH V,BOTCHWAY A,et al.Adversehealth outcomes associated with refractory and treatment-resistant hypertension in the chronic renal insufficiency cohort[J].Hypertension,2021,77(1):72-81.[13]齐炳才,靳琦文,胡杰,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杂志,2021,29(4):359-362. [14]谭玉婷,聂芳,郭方舟,等.颈动脉斑块CEUS分级联合脑白质病变Fazekas分级预测脑卒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20,36(12):1067-1070.[15]景德龙,姜秋燕,肖园园,等.特洛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小鼠颈动脉血管损伤修复中的变化[J].山东医药,2020,60(35):42-45. [16]杨荣来,王凤荣,史海蛟,等.以 痰瘀毒 立论探讨大柴胡汤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22(8):94-96.[17]刘东亮,高素颖,颜应琳,等.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因素分析[J].心肺血管病杂志,2020,39(8):936-941. [18]梁蕴瑜,谢平畅,钟言,等.外周血HCY㊁PLR及hs-CRP预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效能[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1,21(16):3110-3114.[19]邵明晶,徐慧,杜金行.原发性高血压病HRV与ACE基因I/D多态性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6):2356-2359.(收稿日期:2022-05-24)(本文编辑邹丽)㊃1461㊃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4年5月第22卷第9期。

400例老年人颈动脉内膜中膜层厚度与血脂代谢

400例老年人颈动脉内膜中膜层厚度与血脂代谢

400例老年人颈动脉内膜中膜层厚度与血脂代谢苏雯娟【期刊名称】《陕西中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4(27)6【摘要】目的比较老年人颈动脉内膜中膜层厚度与血脂的代谢情况,探讨两者之间的临床意义。

方法应用多普勒超声仪测定300例心血管病,100例非心血管病的老年人颈动脉内膜中膜层厚度,同时检测其血脂进行分析对照。

结果血脂异常的老年人颈动脉内膜中膜层厚度明显超过血脂正常者(p<0.001)OR2.2。

心血管病患者,这种正相关性更加明显(p<0.001),OR3.1。

按血脂异常类型划分,高TC,高LDL-c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层厚度呈正相关,低高密度脂蛋白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层增厚呈负相关,高甘油三脂部分相关。

结论老年人颈动脉内膜中膜层厚度与血脂代谢密切相关。

【总页数】3页(P41-43)【关键词】老年病;颈动脉内膜中膜层厚度;血脂【作者】苏雯娟【作者单位】上海市黄浦区肿瘤防治院洪山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64.3【相关文献】1.阿托伐他汀钙对血脂异常高血压患者血脂及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影响 [J], 赵旭;郑英姿;朱虹2.血脂康联合别嘌醇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的颈动脉内膜厚度、血脂及血尿酸影响 [J], 杨玫;丁小亮;徐建鑫;叶引娣;胡立江3.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在老年人群心血管事件中的评估价值 [J], 刘贤铭;夏碧桦;杨菲;冉群钗;韩克跃4.糖代谢异常和代谢综合征组分数量对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影响 [J], 肖文华;邓正照;苗立英;葛辉玉;周玲5.血脂清对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J], 陈文鑫;刘德桓;苏齐;叶靖;欧凌君;吴志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脂清对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血脂清对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阿托伐他汀组、血脂清组及联合治疗组,每组各30例。

阿托伐他汀组予阿托伐他汀10 mg,每晚1次;血脂清组予血脂清1包,3次/d;联合治疗组予阿托伐他汀10 mg,每晚1次+血脂清1包,3次/d;疗程均为8周。

测定3组治疗前后血脂、肝功能及imt 的变化,并计算imt与颈总动脉管腔内径的比率。

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组tc、ldl-c、imt均降低,血脂清组及联合治疗组tg降低,hdl-c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c降低,阿托伐他汀组、联合治疗组均优于血脂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升高,3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期间,阿托伐他汀组肝功能轻度升高3例,血脂清组及联合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

结论血脂清可以有效调脂,与西药阿托伐他汀联合使用疗效更佳,并可以显著降低imt,是治疗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一种有效方案。

[关键词] 高血压;代谢综合征;血脂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中图分类号] r54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0616(2012)21-21-03influence of xuezhiqing on blood lipid and carotidintima-media thickness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with metabolic syndromechen?wenxin1,2??liu?dehuan2??su?qi1??ye?jing2??ou?lingjun2??wu?zhiyang 21.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institute of quanzhou city in fujian province, quanzhou 362000, china;2.first department of interna1 medicine, the quanzho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affiliated of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quanzhou 362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influence of xuezhiqing on blood lipid and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methods 9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 of which each group got 30 patients for this study project including atorvastatin group (atorvastatin 10 mg qn), xzq group (xzq 1 bag tid) and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atorvastatin 10 mg qn+xzq 1 bag tid). the treatment course of 3 groups was 8 weeks. the blood lipid, hepatic function and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were determin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3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c,ldl-c and imt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3 groups, tg decreased and hdl-c increased in xzq group and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as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 (p0.05).the atorvastatin group and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were both superior to xzq group in decreasing effect of tc (p0.05). the increasing effect of hdl-c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s in the pair wise comparison among the three groups (p[key words] hypertension; metabolic syndrome;xuezhiqing;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高血压病(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在eh患者中,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患病率占到47%以上[1],其造成的心、脑、肾、血管等靶器官损害也越来越复杂和严重,由此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近期致残和病死的重要病因,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2]。

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稳定斑块、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已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疾病的一级、二级预防及代谢综合征患者,最新研究也表明在降压基础上加用“他汀”能进一步降低高血压的心脑血管事件。

但他汀药物不能全面降低甘油三酯(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且随着剂量增大,肝脏、肌肉副作用明显增加[3]。

因此寻找一种能降脂、保肝护肝的中药,与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以达到全面调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并降低肝脏副作用,是一种科学合理的选择。

本研究旨在以中药血脂清加西药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为手段,观察联合治疗方案对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并最终为治疗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脂代谢紊乱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提供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案和途径。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7月~2011年3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符合诊断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90例,其中男52例,女38例,年龄38~70岁,平均(50.2±7.5)岁。

将90例患者按数字表法及随机数余数法分为3组,即阿托伐他汀组、血脂清组及联合治疗组,每组各30例。

3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治疗前的血压、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入选标准:(1)高血压病诊断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第3版)[4],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2)代谢综合征诊断参照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制定的ms诊断标准(cds,2004)[5];(3)所有入选者均排除冠心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障碍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或精神病患者。

1.2?方法1.2.1?一般治疗?对所有患者均常规给予降压、降糖治疗,且保持各组一致性。

并严格执行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包括维持正常体重,制定饮食计划等。

1.2.2?分组治疗?阿托伐他汀组(n=30):阿托伐他汀(立普妥,辉瑞制药有限公司,j20030047)10 mg,每晚1次;血脂清组(n=30):血脂清1包,每日3次;联合治疗组(n=30):立普妥10 mg,每晚1次+血脂清1包,每日3次。

血脂清(颗粒剂,三九制药现代有限公司)中药组成:山楂12 g,莱菔子15 g,丹参15 g,葛根15 g,内金20 g,天竺黄12 g,黄芪12 g。

1.3?观察指标各组患者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脂成分、肝功能及imt 的变化。

1.4?颈动脉超声检查imt测量采用西门子acuson sequoia-512型彩超机,7.0 mhz高频探头。

患者采取仰卧位,头偏向检查对侧,充分暴露颈部,在双侧颈总动脉(距颈动脉球部膨大起始处10 mm内)及颈内动脉(距颈动脉球部分叉处10 mm内)等处沿血管长轴进行测量。

管腔内膜交界面到中膜与外膜交界面之间垂直距离即为内膜中层厚度。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与检验。

计量资料用()表示,治疗前后及组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多组计量资料的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两两比较的lsd-t检验,p0.05),其余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c降低,阿托伐他汀组、联合治疗组均优于血脂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升高在3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mt/d比较,阿托伐他汀组与血脂清组、阿托伐他汀组与联合治疗组、联合治疗组与血脂清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见表2。

2.3?不良反应治疗期间,阿托伐他汀组肝功能轻度升高3例,血脂清组及联合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

3?讨论ms是一组以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引起血管结构和功能异常的临床综合征。

高血压合并m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靶器官损害明显加重,与非代谢综合征相比,合并ms的心血管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危险明显增多,近年来已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6]。

因此,ms的治疗强化调脂,药物首选他汀类药物,但是大剂量的他汀类药物易引起肝、肌肉毒副作用,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寻找一种能降脂,保肝护肝的中药,与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以达到全面调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并降低肝脏副作用,是一种科学合理的选择[7]。

现代中医理论认为,过食和少动是代谢综合征形成的两大主因,其病机为郁、热、虚、损4个方面[8]。

本研究根据中医理论,制备血脂清颗粒制剂,其中药组成主要有:山楂、莱菔子、丹参、葛根、内金、天竺黄、黄芪。

方中山楂、莱菔子、内金消食化积,丹参活血化瘀,天竺黄清热化痰;葛根升阳解痉,现代研究还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黄芪补中益气,还有降血糖的功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血脂清可以有效降低tg、tc、ldl-c及升高hdl-c,且其降低ldl-c的效果与阿托伐他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其降tc的效果不如阿托伐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联合治疗时降tc的作用没有减弱,与阿托伐他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