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质及化合物颜色
高中阶段化合物,离子,单质的颜色大全

蓝CuO、CuS 黑FeSCN2+血红Fe(OH)3红褐Mn2+水红Cu2O红Fe(CN)64- 黄Fe(OH)2白Cr3+绿Cu(NH3)42+ 深蓝Fe(CN)63- 红MnS粉红Cr2+蓝白CrO42-黄KMnO4紫Fe3+浅黄CuSO4.5H2O 蓝Cr2O72-橙K2MnO4绿Fe2+绿Cu(OH)2蓝Cr2O3绿Ag2CrO4砖红Co2+无色Cu2[Fe(CN)6] 红蓝MnO2黑褐Cu+无色Zn3[Fe(CN)6]2白Co(H2O)62+红AgCl白1、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2、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黑色:MnO2、CuO、Fe3O4、C、FeS(硫化亚铁)蓝色:CuSO4•5H2O、Cu(OH)2、CuCO3、含Cu2+ 溶液、液态固态O2(淡蓝色)红色: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黄色:硫磺(单质S)、含Fe3+ 的溶液(棕黄色)绿色:FeSO4•7H2O、含Fe2+ 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试纸变蓝色)、SO2有臭鸡蛋气味:H2S3、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①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4、AgCl(就这两种物质)②蓝色沉淀:Cu(OH)2、CuCO3③红褐色沉淀:Fe(OH)3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但在空气中很快变成灰绿色沉淀,再变成Fe(OH)3红褐色沉淀④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⑤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另外有一个较系统的中学常见物质颜色说明:①元素基本上按周期表的族序数排列;②物质基本上按单质、氢化物、氧化物及其水化物、盐、有机物的顺序排列;③许多物质晶状为无色,粉末状为白色,晶型不同可能有不同颜色;④硫化物和过渡元素化合物颜色较丰富。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一)、固体的颜色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5、淡黄色固体:硫磺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二)、液体的颜色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三)、气体的颜色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18、黄绿色气体:氯气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一、中考复习要求1、会用实验方法鉴别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以及盐酸、硫酸和碳酸盐。
2、会使用指示剂和PH试纸鉴别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3、会根据实验步骤和现象以及常见物质的其它特征判断物质的存在。
二、基础知识回顾1、常见气体的检验:气体检验方法实验现象O2将木条伸入到集气瓶内木条。
2、酸、碱、盐的检验取少量待检验溶液或固体于试管①紫色石蕊试液②BaCl2(或Ba(NO3)2)溶液和稀硝酸取少量待检验溶液或固体于试管①紫色石蕊试液②AgNO3溶液和稀硝酸3、物质的鉴别和推断(1)物质的鉴别:根据几种物质的不同性质,用实验的方法逐一区别的过程。
如果只有两种物质,只要确定了一种,余下的就是另一种物质。
(2)物质的推断:根据实验内容、步骤、现象以及物质的其它特征,通过推理确定未知物的成分。
请归纳初中学到的常见物质的特征。
①、具有唯一性的物质、元素、相对分子质量最轻的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单质。
卤素单质水溶液的颜色和有机溶剂的颜色

卤素单质水溶液的颜色和有机溶剂的颜色随着化学知识的普及和深入,我们对于化学元素的性质和特点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
其中,卤素单质作为化学元素中的一种,其水溶液和有机溶剂中的颜色表现引起了我们的广泛关注。
在本文中,将深入探讨卤素单质在水溶液和有机溶剂中的颜色表现,带领读者全面了解这一化学现象。
1. 氯素单质水溶液的颜色首先让我们来探讨氯素单质在水溶液中的颜色表现。
一般情况下,氯素单质溶解于水中会生成氯离子,而氯离子在水中呈现淡黄绿色的颜色。
这种颜色对于氯素单质在水溶液中的特征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也是我们在实验室中常见的化学现象之一。
2. 氟素单质水溶液的颜色我们来探讨氟素单质在水溶液中的颜色表现。
与氯素单质不同,氟素单质在水中溶解后并不会显现出明显的颜色。
这是由于氟离子在水中呈现无色的特点所决定的。
在实验操作中,我们往往需要通过其他检测方法来确认氟素单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
3. 溴素单质有机溶剂的颜色除了在水溶液中的颜色表现,我们还需要了解溴素单质在有机溶剂中的颜色变化。
一般情况下,溴素单质在有机溶剂中会呈现出深红色或红棕色的颜色。
这种颜色的呈现是由于溴素单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导致的,也是我们在化学实验中常见的观察结果之一。
4. 碘素单质有机溶剂的颜色让我们来探讨碘素单质在有机溶剂中的颜色表现。
一般来说,碘素单质在有机溶剂中会呈现出紫色或紫黑色的颜色。
这种颜色的呈现也是由于碘素单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同时也是我们在化学实验中观察到的有机溶剂中的颜色现象之一。
从以上对于卤素单质在水溶液和有机溶剂中的颜色表现的探讨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卤素单质在不同溶剂中呈现出的独特颜色,这为我们对于这一化学现象的理解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对于这一现象的深入探讨也有助于我们在实验操作中准确把握颜色指示的特点,从而更好地完成化学实验。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化学领域的一部分,我对于卤素单质在水溶液和有机溶剂中的颜色表现十分感兴趣。
这一化学现象不仅反映了卤素单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特点,也为化学实验操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高中化学物质颜色大全

高中化学物质颜色大全一、气体:1、氢气:无色透明、无臭无味且难溶于水的气体2、氧气:无色无味气体,不易溶于水,1 L水中溶解约30 mL氧气。
液氧为天蓝色。
固氧为蓝色晶体。
3、氯气: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可溶于水和碱溶液,易溶于有机溶剂(如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4、硫化氢:无色,低浓度时有臭鸡蛋气味,浓度极低时便有硫磺味,能溶于水,易溶于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
5、二氧化硫: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6、三氧化硫:无色,常温下是液体,标准状况下是固体,加热后是气体。
7、氯化氢: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其水溶液俗称盐酸。
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在0 ℃时,1体积的水大约能溶解500体积的氯化氢。
8、一氧化碳:通常状况下为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
难溶于水。
9、二氧化碳: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或无色无嗅(嗅不出味道)而略有酸味的气体,溶于水。
10、氮气:无色气体。
有强烈的刺激气味。
易被液化成无色的液体。
也易被固化成雪状固体。
溶于水、乙醇和乙醚。
11、一氧化氮: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的有毒气体。
12、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是指高温下棕红色有毒气体。
在常温下(0~21.5 ℃)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混合而共存。
与水作用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与碱作用生成硝酸盐。
能与许多有机化合物起激烈反应。
13、四氧化二氮:在常温下时无色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状态是无色液体。
14、氟化硅:无色、有毒、有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易潮解,在潮湿空气中可产生浓烟雾。
二、固体单质:1、锂:银白色固体,是密度最小的金属,存放于固体石蜡或者白凡士林中(在液体石蜡中锂也会浮起)。
2、钠:银白色有金属光泽固体,保存在煤油或者石蜡中。
3、铍:灰白色的碱土金属4、镁:银白色的轻质碱土金属5、钙:常温下呈银白色晶体6、碳:黑色粉状或颗粒状多孔结晶。
7、硅:有无定形硅和晶体硅两种同素异形体,晶体硅为灰黑色,无定形硅为黑色,极少以单质的形式在自然界出现,8、硫:黄色的晶体,又称作硫磺。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颜色归纳和组合化合物类型

1、性质特征:(1)物质的颜色:有色气体单质: F2、Cl23其它有色单质: Br2( 深棕红色液体 )、I2(紫黑色固体) 、S (淡黄色固体) 、Cu (红色固体) 、Au (金黄色固体) 、P (白磷是白色固体,红磷是赤红色固体) 、Si (灰黑色晶体) 、C (黑色粉未) 无色气体单质: N2、O2、H2有色气体化合物: NO2黄色固体: S 、Na2O2、AgBr 、AgI 、FeS2黑色固体: FeO 、Fe3O4、MnO2 、 C 、CuS 、 PbS 、 CuO红色固体: Fe(OH)3、Fe2O3、 Cu2O 、Cu蓝色固体:五水硫酸铜(胆矾或蓝矾) ;绿色固体:七水硫酸亚铁(绿矾) ;紫黑色固体: KMnO4 、碘单质。
白色 [Fe(0H)2 、CaCO3、 BaSO4、AgCl 、BaSO3]有色离子(溶液) Cu2+、Fe2+、Fe3+、MnO4 -不溶于稀酸的白色沉淀: AgCl 、 BaSO4不溶于稀酸的黄色沉淀: S 、AgBr 、AgI全部颜色分类:红色 :Fe2O3 红棕色; Fe(OH)3 红褐色; [Fe(SCN)]2+ 红色 (或血红色 );Cu2O 红色 (或砖红色 );被 氧化的苯酚 (即苯醌)粉红色; 石蕊在 pH<5 的溶液中呈红色; 酚酞在 pH8~10 的溶液中呈浅红色; NO2 红棕色;红磷暗红色; Br2 深棕红色;品红溶液红色;充氦气、氖气的灯管红色;Cu 紫红色;甲基橙在 pH<3.1 的溶液中显红色。
紫色 :MnO4- 紫红色; [Fe(C6H5O)6]3 — 紫色; I2 紫黑色; I2 蒸汽紫色; I2 的 CCl4 或苯或汽油等 溶液紫红色 (碘酒褐色 );石蕊在 pH5~8 的溶液中呈紫色。
橙色 :溴水橙色;溴溶于有机溶剂中橙色或橙红色;甲基橙在 pH3.1~4.4 的溶液中呈橙色。
灰色 : Fe(OH)2 变成F e(OH)3 的中间产物灰绿色。
无机化合物颜色大全(按族分类)

LiF Li2CO3 Li3PO4 LiKFeIO6 Na[Sb(OH)6] NaZn(UO2)3(Ac)9•6H2O 黄绿;M=K,Rb,C s M3[Co(NO2)6] 亮黄;MBPh4 MClO4 M2PtCl6 淡黄;CsAuCl4.
铜副族(英IB): 单质:Cu 紫红或暗红;Ag 银白;Au 金黄. 铜化合物:焰色 绿;CuF 红;CuCl 白↓;CuBr黄↓;CuI 棕黄↓;CuC
白,可溶;ZnS 白↓;MnS 肉红↓;FeS 黑↓;PbS 黑↓;CdS 黄↓;Sb2S3 橘红 ↓;SnS 褐色↓;HgS 黑(沉淀),红(朱砂);Ag2S 黑↓;CuS 黑↓;Na2S2O3 白; Na2S2O4 白; SeO2 白,易挥发;SeBr2 红;SeBr4 黄;TeO2 白(加热变黄);H2TeO3 白;TeBr2 棕;TeBr4 橙;TeI4 灰黑;PoO2 低温黄(面心立方),高温红(四方);S O3 无色;SeO3 无色易潮解;TeO3 橙色;H6TeO6 无色.
碱金属(英IA): 单质:银白 焰色:Li 红;Na 黄;K 紫;Rb 紫红;Cs 紫红. 氧化物、过氧化物、超氧化物、臭氧化物:Li2O 白;Na2O 白;K2O 淡黄;
Rb2O 亮黄;Cs2O 橙红;Na2O2 淡黄;KO2橙黄;RbO2深棕;CsO2 深黄;KO3 橘红. 氢氧化物:白色,LiOH白↓. 盐:多为无色或白色晶体且易溶于水. 不溶盐↓(未注明者皆为白色晶体):
红,黑;P2O3 白;P2O5 白;PBr3 黄;PI3 红;PCl5 无色;P4Sx 黄;P2S3 灰黄;P2S 5 淡黄;H4P2O7 无色玻璃状;H3PO2 白;As 灰;As2O3 白;As2O5 白;AsI3 红;As 4S4 红(雄黄);As4S6 黄(雌黄);As2S5 淡黄;Sb 银白;Sb(OH)3 白↓;Sb2O3 白(锑 白,颜料);Sb2O5 淡黄;SbX3(X<>I) 白;SbI3 红;Sb2S3 橘红↓;Sb2S5 橙黄;B i 银白略显红;Bi2O3 淡黄;Bi2O5 红棕;BiF3 灰白;BiCl3 白;BiBr3 黄;BiI3 黑↓;Bi2S3 棕黑.
常见金属离子配位数及颜色总结自动保存的

[Cu(NH3)4]2+绛蓝[Fe(SCN)6]3-血红[Pt(NH3)4}2+顺式绿色反式黄色Fe3+与苯酚的配合物紫色Fe3+与CO的配合物血红二茂铁橙黄色铝与铝试剂的配合物玫瑰色1.红色Fe(SCN)]2+(血红色);Cu2O(砖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红棕色);液溴(深红棕色);Fe(OH)3(红褐色);I2的CCl4溶液(紫红色);MnO4-(紫红色);Cu(紫红色);在空气中久置的苯酚(粉红色).2.橙色:溴水;K2Cr2O7溶液.3.黄色:AgI(黄色);AgBr(浅黄色);K2CrO4(黄色);Na2O2(淡黄色);S(黄色);FeS2(黄色);久置浓HNO3(溶有NO2);工业浓盐酸(含Fe3+);Fe3+水溶液(黄色);久置的KI溶液(被氧化I2)4.绿色:Cu2(OH)CO3;Fe2+的水溶液;FeSO4.7H2O;Cl2(黄绿色);F2(淡黄绿色);Cr2O35.蓝色:Cu(OH)2;CuSO4.5H2O;Cu2+的水溶液;I2与淀粉的混合物.6.紫色:KMnO4(紫黑色);I2(紫黑色);石蕊(pH=8--10);Fe3+与苯酚的混合物.7.黑色:FeO,Fe3O4,FeS,CuS,Cu2S,Ag2S,PbS,CuO,MnO2,C粉.8.白色:Fe(OH)2,AgOH,无水CuSO4,Na2O,Na2CO3,NaHCO3,AgCl,BaSO4,CaCO3,CaSO3,Mg(OH)2,Al(OH)3,三溴苯酚,MgO,MgCO3,绝大部分金属等.一、单质绝大多数单质:银白色。
Cu紫红O2无Au黄S黄B黄或黑F2淡黄绿C(石墨黑Cl2黄绿C(金刚石)无Br2红棕Si 灰黑I2紫黑H2无稀有气体无P白、黄、红棕。
二、氢化物LiH等金属氢化物:白NH3等非金属氢化物:无三、氧化物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无主要例外:NO2棕红N2O5和P2O5白N2O3暗蓝ClO2黄大多数主族金属的氧化物:白主要例外:Na2O2浅黄PbO黄K2O黄Pb3O4红K2O2橙Rb2O亮黄Rb2O2棕Cs2O橙红Cs2O2黄大多数过渡元素氧化物有颜色MnO绿CuO黑MnO2黑Ag2O棕黑FeO黑ZnO白Fe3O4黑Hg2O黑Fe2O3红棕HgO红或黄Cu2O红V2O5橙四、氧化物的水化物大多数:白色或无色其中酸:无色为主碱:白色为主主要例外:CsOH 亮黄Fe(OH)3红褐HNO2溶液亮蓝Cu(OH)2蓝Hg(OH)2桔红五、盐大多数白色或无色主要例外:K2S棕黄CuFeS2黄KHS黄ZnS白Al2S3黄Ag2S黑MnS 浅红CdS黄FeS黑棕SnS棕FeS2黄Sb2S3黑或橙红CoS黑HgS红NiS黑PbS黑CuS、Cu2S 黑Bi2S3黑FeCl3·6H2O棕黄Na3P红FeSO4·9H2O蓝绿NaBiO3黄Fe2(SO4)3·9H2O棕黄MnCl2粉红Fe3C灰MnSO4淡红FeCO3灰Ag2CO3黄Fe(SCN)3暗红Ag3PO4黄CuCl2棕黄AgF黄CuCl2·7H2O蓝绿AgCl白CuSO4白AgBr浅黄CuSO4·5H2O蓝AgI黄Cu2(OH)2CO3暗绿盐溶液中离子特色:NO2-浅黄Cu2+或[Cu(H2O)4]2+蓝MnO4-紫红[CuCl4]2-黄MnO42-绿[Cu(NH3)4]2+深蓝Cr2O72-橙红Fe2+浅绿CrO42-黄Fe3+棕黄非金属互化物PCl3无XeF2、XeF4、XeF6无PCl5浅黄氯水黄绿CCl4无溴水黄—橙CS2无碘水黄褐SiC无或黑溴的有机溶液橙红—红棕SiF4无I2的有机溶液紫红六.其它甲基橙橙CXHY(烃)、CXHYOZ无(有些固体白色)石蕊试液紫大多数卤代烃无(有些固体白色)石蕊试纸蓝或红果糖无石蕊遇酸变红葡萄糖白石蕊遇碱变蓝蔗糖无酚酞无麦芽糖白酚酞遇碱红淀粉白蛋白质遇浓HNO3变黄纤维素白I2遇淀粉变蓝TNT淡黄Fe3+遇酚酞溶液紫焰色反应Li紫红Ca砖红Na黄Sr洋红K浅紫(通过蓝色钴玻璃)Ba黄绿Rb紫Cu绿稀有气体放电颜色He粉红Ne鲜红Ar紫V ,Ti 及其化合物:黄色的CrO 42-,紫色的MnO 4-.二氧化钛(金红石),TiCl 3紫色粉末状固体,V 2O 5砖红色或橙黄色粉末,淡黄色的钒二氧基VO 2+,VO 2+蓝色,黄色的二过氧钒酸根阴离子[VO 2(O 2)2]3-,红棕色的过氧钒阳离子[V(O 2)]3+,Cr,Mo,W:Cr 2O 3绿色固体,Cr(OH)3灰蓝色胶状沉淀,Cr 3+紫色,CrO 2?绿色,CrO 42?黄色 硫酸铬因含结晶水数量不同而有不同颜色:Cr 2(SO 4)3·18H 2O 紫色,Cr 2(SO 4)3·6H 2O 绿色,Cr 2(SO 4)3棕红。
常见物质颜色特征反应

•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黑色固体:MnO2、CuO、Fe3O4、C粉、铁粉(Fe)活性炭•蓝色固体:CuSO4·5H2O(胆矾)、Cu(OH)2(氢氧化铜)、CuCO3(碳酸铜)•红色固体:Cu(紫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P(暗红色)、Fe(OH)3(红褐色)I2碘(紫红色)•黄色固体:硫磺(单质S)•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铜绿)[Cu2(OH)2CO3]•蓝色溶液:含Cu2+溶液:CuSO4(硫酸铜溶液)、CuCl2(氯化铜溶液)Cu(NO3)2(硝酸铜溶液)•黄色溶液:含Fe3+的溶液(棕黄色):FeCl3(氯化铁溶液)、Fe2(SO4)3(硫酸铁溶液)Fe(NO3)3(硝酸铁溶液)•浅绿色溶液:含Fe2+的溶液:FeCl2(氯化亚铁)FeSO4(硫酸亚铁)Fe(NO3)2(硝酸亚铁)•其他溶液:石蕊试液(紫色)、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SO2、HCl(氯化氢)•有臭鸡蛋气味:H2S硫化氢气体的特征:①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Cl、SO2、NH3•②有颜色的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③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CO2。
特征反应:特征反应常见反应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的反应双氧水或氯酸钾分解通电发生的反应电解水产生大量白烟的燃烧磷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的燃烧镁带在空气中燃烧,铝箔在O2中燃烧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且罩在火焰上方的小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的燃烧CO和CH4在空气中燃烧有火星四射的燃烧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蓝色沉淀的反应可溶性碱+可溶性铜盐生成红褐色沉淀的反应可溶性碱+可溶性铁盐溶液加酸放出CO2气体碳酸盐(或碳酸氢盐)+酸固体加酸放出气体氢前金属或碳酸盐+酸•推断题的解题步骤及突破口的选择:•1.解题步骤•(1)审题:认真审读原题,弄清文意和图意,理出题给条件,深挖细找.反复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