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语文复习点对点24 仿写、对联与句子排序
中考语文复习--对联仿写

3.同音异字间用 天心阁,阁落鸽,鸽飞阁未飞;
水陆洲,洲停舟,舟行洲不行。 这副楹联中的“阁”与“鸽”、“洲”与“舟”同音异字相间 使用,使楹联产生回环反复的妙趣。
一些传统对联的主要制作方法,摘录如下:
十、转类
是利用汉字一字多音多义、词义通假的特点,造成同一个字在联 中的音调变化,给人以奇诡绝妙之感。
以上介绍的是传统楹联的作法及程式,随着对联艺术的 逐步成熟和发展,各种新奇的作法跟句式也不断出现,还出 现了所谓非正宗楹联,是指不过分强调平仄、工仗、用韵的 楹联。我们应该予以充分肯定和推荐,也应该提倡用灵活的 格式撰写传统的楹联。 比如我们现在在许多学校常见到这样 一副联语: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这是1944年12月郭沫若为南京晓庄师范校园内陶行知先 生墓门所题写的楹联。再如,1930年12月,红军总前委在宁 都县召开军民誓师大会时,毛泽东在主席台两旁亲撰一联: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 操胜算; 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 歼敌人。
对联和律诗中间的对仗有继承演进的关系,律诗的平仄格律 和“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也适用于 对联。至于每副对联的字数,并无限制,由四字、五字、六 字、七字、八字、九字到几十字、几百字,只要有话可说, 能成对偶就行。下面举例以见一斑: 祖国山河壮;人民岁月新。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上联的“祖国”、“山河”和下联的“人民”、“岁月” 都是名词,上联的末字“壮”和下联的末字“新”,都是形 容词,上下相对,平仄协调,内容与形式都与上述的五条规 律符合。 我们可以把以上内容归结为“四讲”,即“字数讲相等, 字音讲平仄,词语讲对仗,句法讲对称”。同时,上下联内 容要有一定的联系,但不能雷同或重复,雷同的对句俗称为 “合掌对”,如“新年迎五福,春节接三多”,其中的“新 年”和“春节”、“迎”和“接”都同意,传统上认为这样 的楹联犯制作楹联的大忌。
中考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技巧小结及练习题

一、中考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训练1.今年,为了庆祝我国建国七十周年,凉山州各中小学校开展了“中华文学经典诵读写演系列活动”。
西昌市某中学在一次诵读写活动中,语文老师写了上联,请你为他补出下联。
上联:诵读文学经典传承优秀文化下联:________【答案】书写人生精采弘扬高雅艺术【解析】【分析】仔细分析上联,上联由“诵读文学经典”“传承优秀文化”两个短语组成,这两个短语都是动宾短语,因此所拟写的下联也要有这些特点,除了形式符合要求之外,内容也必须符合要求。
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形式和内容符合要求即可。
故答案为:书写人生精采弘扬高雅艺术【点评】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
拟写对联的基本原则有:①对偶原则,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②内容相关原则,要求上下联必须围绕同一话题,内容上或互补,或对立,或承接;③避免重复原则,避免上下联同一位置出现同一词语,也避免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④上仄下平原则,即上联末字押仄声韵,下联末字押平声韵,这个原则在考题中一般放得较宽。
2.请从下面给出的四个语句中,选择合适的句子,将四副对联补充完整,使之符合节日和对联的特点。
只填序号即可。
①银花火树开元夜②避恶遍插茱萸枝③几处笙歌留朗月④角粽投江祭诗魂(1)元宵节:上联:________下联:紫气丹光拥玉台(2)端午节:上联:龙舟竞技怀屈子下联:________(3)中秋节:上联:________下联:万家萧管乐中秋(4)重阳节:上联:延年畅饮菊花酒下联:________【答案】(1)①(2)④(3)③(4)②【解析】【分析】(1)“银花火树”指的是元宵节的烟火。
(2)“角粽投江”是为了凭吊屈原,指的是端午节。
(3)“几处笙歌”对“万家箫管”。
(4)“插茱萸枝”是重阳节的习俗。
故答案为:(1)①;(2)④;(3)③;(4)②。
【点评】本题考查补写对联的能力。
对联一般分上下两联,补写时注意上下联字数要相同,相对应的词语词性相同,语义必须相关。
《点拨中考语文复习》专题 句子的仿写、排序、衔接、修辞及对联

第二部分 知识积累与运用
4.(•滦南一模•2分)下面句子的排序,与上文衔接最紧密的一项是
(
D)
我们吸收前人的经验卧床,假寐,静待五更。当表针一指到四点
的时候,我们就赶忙起床,________
①晨寒凛冽,我们踏着如霜似雪的月光走上了卢沟桥。
②抬头望月,看得出这时的月与桥的距离是最近的;晓月的亮度
比初升和正处中天时,都亮得多。
返回
第二部分 知识积累与运用
学 中考高频考点例析——揭秘河北真题
考点二 句子排序
典例2(2014·河北·3分) 将下列句子排列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由于“这一代网络”中,各网络之间相互独立,导致网络 间的消息传递变得非常麻烦。 ②这就是NGN中最重要的“多网融合”思想。 ③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中文名字被称为“下一 代网络”。
第二部分 知识积累与运用
④把这些内容都融合到一个网络,也便于集中控制管理,促进
不同信息流间的协同合作。
⑤而在NGN里,人们可以传递语音、数据、媒体流等多种类型的
信息。
⑥所谓“下一代网络”,是针对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这一代网
络”而言的。
A.③①⑥⑤④②
B.⑥③①⑤②④
C.③⑥①⑤④②
D.⑥①③⑤②④
C
方法点拨
语句排列“三抓”法 一抓中心。浏览各句,看是围绕什么来说的,这样就可以根据“中心 句”“总领句”或“总结句”来确定首句或尾句。 二抓思路。从文体来说,记叙文常以时间变化、事情发展为序;议论 文常把观点句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中间,把总结句放在后面;说 明文往往把事理句放在前面,后面的材料句用来说明事理,而材料内 部又往往遵循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 三抓标志。在句子或语段中有一些词语往往会体现出句子之间的关系。 这些词语多是一些暗示性的词语:如“换句话说”,表示等同关系, 位置在后;“同时”,表示并列关系,位置在后;“反过来说”表示 相反的关系,位置在后;“首先”“其次”“再次”,表示主次轻重 的顺序,不可倒置;“先前”与“后来”,“过去”“现在”与“将 来”,表示时间的先后。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解析--句子排序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考点汇总--句子排序1.【2018年广西桂林市中考】5.下面语句的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显然过于狭隘和短视,不宜提倡。
②这样的立志,既有利于社会进步,又可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与特长,值得大力倡导。
③何谓立志,如何立志?答案见仁见智,人言人殊。
④在这个大前提下寻找个人的兴趣点,然后确定志向。
⑤一些人立志只注重个人利益,或者纯凭个人志趣。
⑥一些人在立志时则首先考虑国家和人民的需要。
A.③⑤①⑥④②B.③⑥④②⑤①C.⑤④①⑥②③D.⑤①④⑥②③【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认真阅读所给的6个句子可知,此语段属于议论文,论题是“何谓立志,如何立志?”,中心论点是“考虑国家和人民需要的立志值得大力倡导”,论证方法是正反对比论证,结构是:引论---本轮---结论。
据此,可以看出首句是③引论,⑥④②⑤组成本论(其中:⑥④是反面论证,②⑤是正面论证),②是结论。
所以正确的语序是:何谓立志,如何立志?答案见仁见智,人言人殊。
一些人立志只注重个人利益,或者纯凭个人志趣。
显然过于狭隘和短视,不宜提倡。
一些人在立志时则首先考虑国家和人民的需要。
在这个大前提下寻找个人的兴趣点,然后确定志向。
这样的立志,既有利于社会进步,又可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与特长,值得大力倡导。
一道小小的排序题,几乎考察了议论文所有的重要知识点,给出题人点赞!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议论文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
又可分为三部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论题是有待于证明的命题。
做句子排序题的方法步骤如下:第一步,研读材料。
解答句子排序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所给的句子;第二步,理清思路。
不同体裁的文章,结构也会有所不同:记叙文的句序常常以时间空;第三步,抓住标志。
抓住语言标志,如呼应的关联词语、暗示性词语,有指代意义的词;第四步,语感检验。
通过前面三步,最后将初步拍成的段落连起来读一读,看语意是否通畅。
中考语文 仿写、对联与句子排序

仿写、对联与句子排序(含修辞)一、仿写、补写、修辞1.根据画线句子仿写。
成语是民间口语的浓缩,是文学经典的传承,是历史故事的再现。
它像一幅画,用彩笔描绘着自然的花红柳绿;它像一首诗,用文字吟诵着人生的悲欢离合。
2.读下面语段,在横线上补写一个与画线句子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
岁月更迭,四季交替,我却偏爱冬季。
没有冬的肃杀,或许我们永远感受不出春的温柔妩媚;没有冬的单调,或许我们永远欣赏不到夏的多姿多彩;没有冬的真实,或许我们永远摆脱不了秋的虚无怅然。
冬,就像一杯浓浓的苦咖啡,虽苦却芳香撩人,让人留恋。
3.请仿照下面画波浪线句子的内容和结构仿写两个句子。
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
读艾青的诗歌,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史铁生的散文,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勇气;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充满了对精神家园的憧憬……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
读冰心的诗歌,我感悟了纯真细腻的情感;读培根的随笔,我体会到了透彻深邃的哲理。
读傅雷的家书,我学到了谦虚严谨、积极向上的做人道理;读高尔基的小说,我拥有了战胜坎坷命运的力量;读鲁迅的诗集,我获得了生命不止、战斗不息的坚韧意志;读陆游的诗词,我树立了忠诚爱国、抗敌立功的志向。
4.依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再写一句话。
要求句式、结构相同,上下文意连贯,并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
人在生命的旅途中,不能没有朋友的祝福。
你的祝福如久旱时的一场甘霖,为我送来凉爽;如沙漠里的一片绿洲,为我带来希望;如春天里的一缕清风,为我送来芬芳。
我将带着你的祝福,去搏击人生的风雨,拥抱绚丽的彩虹。
如寒夜里的一团火,为我送来温暖。
5.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也应该学会欣赏别人。
欣赏是一缕春风,染绿荒芜的山岗;欣赏是一抹阳光,催开含苞的花蕾;欣赏是一汪甘泉,浇灌枯竭的希望。
示例:欣赏是一盏明灯,照亮前进的方向。
中考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训练1.请依据上联对出下联,并用楷体将上联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上联:忆往昔,革命前辈开天辟地创伟业下联:________。
【答案】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解析】【分析】此题已给出备选词语,根据上联,选择合适的写出下联即可。
如:“忆往昔”可以用“看今朝”与之相对;“革命前辈”可以用“时代先锋”与之相对;“开天辟地”用“继往开来”与之相对;“创伟业”用“谱新篇”与之相对。
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点评】补充对联时,要看一下上联或者下联此位置的相关字词、根据词性和词义来确定此位置的词语,一般的原则是:相同位置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者相对、字数相等。
2.综合性学习。
班级正在开展“心怀善意,共创美好”的主题活动,根据要求逐项完成以下任务。
(1)(观点论述)活动中,同学们观看了“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其中马旭夫妇的清苦节俭和无言大爱深深感动了同学们。
马旭夫妇生活极为简朴,穿着15元买的鞋,破了再粘,粘了再穿,盖着很旧很薄的被褥,这样一分一厘省下来的积蓄,加上做科研获得的报酬,他们全部捐给了远方的家乡。
观影结束后,“如何看待善行”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请围绕话题,发表议论,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
(80字以内)(2)(故事链接)下图与教材内容有关,讲述了封建社会时期,一位老人在严冬时节被宫使掠夺的故事。
请根据提示,简要叙写这个故事。
(60字以内)(3)(对联续写)下面有两副未完成的对联,请选择其中的一副,围绕活动主题,续写下联。
①上联:行善不问男女老少下联:________②上联:贫困儿童雪中得炭下联:________【答案】(1)示例:善行是一个人良好素养的体现。
心存善良的人,总是对世界怀有悲悯之心;施行善行的人,总是能够平等对待每个人。
因此,我们多做善事。
(2)示例:一个卖炭的老人辛苦烧制了一车炭,只盼天再冷些,原本希望炭卖个好价钱,可以添置些过冬的衣物和粮食,可谁曾想刚到集市上,竟被宫廷里的太监抢了去。
专题复习三 句子连贯与仿写

①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
的回廊。
②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
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③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④这是为什么?
A.④②①③ B.③④②①
C.③①④② D.④①②③
【解析】③句紧承题干部分,概括了苏州园林的特点,是总领句, 排除A、D两项。①句是苏州园林故意避免对称的具体表现,应该放 在③句后面;④②两句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说明了原因。故选C项。
⑤要让世界了解我们的音乐,首先要解决好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音乐创作的
问题。
A.①③⑤②④
B.⑤②④③①
C.②④③⑤①
D.⑤③①④②
【解析】通读五个句子,讲述的是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音乐创作的问题。⑤ 句是总起句,应是第一句,排除A、C项;①句为总结性的句子,点明了怎样才能 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音乐创作,应是最后一句,排除D项。故选B项。
④宽容是一种美好的品行仇恨,与怀着向往、宽容,其心灵空间截然不同。
A.④③②①⑤
B.①⑤②③④ C.④②①⑤③
D.①②⑤④③
【解析】④句表明作者的观点,应为首句,②句紧随④句阐述心灵空间的大 小,①句引用哲人的话解释何为心大心小,⑤句是对①句的进一步说明,③ 句“因此”为语段的总结。
12.下面是《做人》小诗的第一节,请根据诗意仿写一节。(4分) 做人
做花一样的人 不一定艳丽娇艳 但必须芬芳四溢 __示__例__一__:__做__树__一__样__的__人__/_不__一__定___枝__繁__叶__茂__/_但__必__须__挺__拔__秀__颀____________________ __示__例__二__:__做__山__一__样__的__人__/_不__一__定___高__大__巍__峨__/_但__必__须__端__庄__挺__立____________________ __示__例__三__:__做__水__一__样__的__人__/_不__一__定___波__澜__壮__阔__/_但__必__须__清__澈__明__净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语文备战策略五 句子衔接、排序、仿写与对联(含修辞)

)(3 分)
宇轩图书
⑤其兼备象形和表意的特点及蕴含的思想和文化 内涵是任何科技也无法模拟和取代的。 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 A.③⑥①⑤④② B.③⑤④②⑥① C.⑥①②③④⑤ D.⑥②①④③⑤
典例剖析 方法点拨 即学即练 考点训练
宇轩图书
【解析】此题考查对句子的排序能力。通读语段,可 以确定语段的主题是从汉字重要性出发谈到目前为止 出现的“提笔忘字”的现象。根据这个主题,可以判 断出首句为③,⑤紧承其后,介绍汉字的特点,④接 着引出专家的观点来说明汉字对智力开发的作用。② 中 “ 但是 ” 转换话题,介绍了当今社会上 “ 提笔忘 字”的现象,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考。 ⑥①总结这种 现象。 答案:B
宇轩图书
4.对联解题依据。 对联题的关键是在熟知对联基本特点的 基础上,分析给出的上联或下联的特点,进行 选择或拟写。
典例剖析
方法点拨
即学即练
考点训练
宇轩图书
典例剖析
方法点拨
即学即练
考点训练
宇轩图书
1.填入下面文字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 业上许多有成就的人,学习探索往往到达废寝忘食的 地步。这与其说是“苦”,倒不如说是“乐”。 __________。 A. 由于把求知当成人生乐事, 他们才会做出成就。
典例剖析 方法点拨 即学即练 考点训练
宇轩图书
A.无水之山少了情韵,无山之水少了风骨;无日 之月少了温柔,无月之日少了热烈 B.无水之山少了情韵,无山之水少了风骨;无月 之日少了温柔,无日之月少了热烈 C.无月之日少了温柔,无日之月少了热烈;无水 之山少了情韵,无山之水少了风骨 D.无月之日少了温柔,无日之月少了热烈;无山 之水少了风骨,无水之山少了情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对点24仿写、对联与句子排序(含修辞)
(见学生用书第221页)
一、仿写、补写、修辞
1.(2015·黔南州)根据画线句子仿写。
成语是民间口语的浓缩,是文学经典的传承,是历史故事的再现。
它像一幅画,用彩笔描绘着自然的花红柳绿;它像一首诗,用文字吟诵着人生的悲欢离合。
2.(2015·营口)读下面语段,在横线上补写一个与画线句子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
岁月更迭,四季交替,我却偏爱冬季。
没有冬的肃杀,或许我们永远感受不出春的温柔妩媚;没有冬的单调,或许我们永远欣赏不到夏的多姿多彩;没有冬的真实,或许我们永远摆脱不了秋的虚无怅然。
冬,就像一杯浓浓的苦咖啡,虽苦却芳香撩人,让人留恋。
3.(2015·黄冈市)请仿照下面画波浪线句子的内容和结构仿写两个句子。
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
读艾青的诗歌,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史铁生的散文,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勇气;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充满了对精神家园的憧憬……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
读冰心的诗歌,我感悟了纯真细腻的情感;读培根的随笔,我体会到了透彻深邃的哲理。
读傅雷的家书,我学到了谦虚严谨、积极向上的做人道理;读高尔基的小说,我拥有了战胜坎坷命运的力量;读鲁迅的诗集,我获得了生命不止、战斗不息的坚韧意志;读陆游的诗词,我树立了忠诚爱国、抗敌立功的志向。
4.(2015·丹东二模)依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再写一句话。
要求句式、结构相同,上下文意连贯,并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
人在生命的旅途中,不能没有朋友的祝福。
你的祝福如久旱时的一场甘霖,为我送来凉爽;如沙漠里的一片绿洲,为我带来希望;如春天里的一缕清风,为我送来芬芳。
我将带着你的祝福,去搏击人生的风雨,拥抱绚丽的彩虹。
如寒夜里的一团火,为我送来温暖。
5.(2015·鞍山一模)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也应该学会欣赏别人。
欣赏是一缕春风,染绿
荒芜的山岗;欣赏是一抹阳光,催开含苞的花蕾;欣赏是一汪甘泉,浇灌枯竭的希望。
示例:欣赏是一盏明灯,照亮前进的方向。
6.(2015·汕尾)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习俗丰富多彩,请仿照例句,在传统的元宵、
清明、端午、中秋、除夕等节日中选择两个进行仿写,使仿写的两个句子与例句构成排比句。
例句:春节贴对联放鞭炮,寄意生活红火吉祥如意;清明上坟墓拜祖先,缅怀先辈恩德激励后人;中秋吃月饼赏明月,祝福家人平安幸福。
(前半句应点明季节及主要活动,后半句说明该节日的意义,句式可从宽)
7.(2015·本溪二模)请你仿照画波浪线的例句,在横线上补写三个句子。
要求内容相近,句式相同。
读书是一个奇妙的过程,可以使软弱的性格变得坚强,可以使卑微的生命变得高尚,可
以使单调的生活变得多彩,可以使浮躁的心态变得平和。
8.(2015·辽阳二模)在横线上仿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人的一生不能没有朋友,更不能没有朋友的祝福。
你的祝福如春天里的一缕春风,为我送来芬芳;如寒夜里的一团火焰,为我送来温暖;如久旱时的一场甘霖,为我送来凉爽;
如沙漠中的一片绿洲,为我送来希望。
示例:如饥渴中的一泓清流,为我送来甘甜;如黑夜中的一抹流星,为我送来光明。
9.(2015·阜新一模)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文构成一组排比句。
年轻的我们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摆脱束缚。
然而青春的岁月不会一帆风顺,或许青春的道路常遇荆棘,但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或许青春的航船历经风浪,但我们有足够的力量驶向理想的彼岸;或许青春的天空时有阴霾,但我们有足够的勇气追求自己的一片蓝天。
年轻的我们相信只要拥有一副轻灵的翅膀,就能在无际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10. (2016·预测)请根据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传承文明,营造书香社会。
下联:弘扬大爱,建成福瑞神州。
11.(2015·连云港)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
2015年5月,《西游记》特种邮票在连云港首发。
自1979年以来,《西游记》系列邮票一直深受国内外广大集邮爱好者的青睐和好评。
每一张邮票,都讲述一个脍炙人口、扣人心弦的故事,带我们重温那些经典的艺术形象:矢志不渝的唐三藏,明察秋毫的孙悟空,憨态可掬的猪八戒,任劳任怨的沙和尚……此次发行的《西游记》特种邮票图案内容分别为
自封齐天大圣、佛祖收悟空、发愿取真经、悟空收心,小型张图案内容为大闹天宫。
邮票按照小说的故事情节进行遴选,再现了《西游记》的精彩内容。
首发式上,一位资深邮票藏友当场写下一副对联,上联是:弘扬佛法师徒历经磨难,下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所给上联,补出下联。
示例一:再现经典邮票首发港城__示例二:传承文化藏友汇聚港城__示例三:求取真经藏友笑谈变革__示例四:首发邮票大圣荣归故里__示例五:自封大圣猴王比肩天庭__示例六:蔑视权威猴王大闹天宫__示例七:普度众生三藏愿取真经__示例八:沐浴慈悲猴王不绝善根
12.(2015·莆田)学校准备举行读书报告会,会场上要悬挂一副对联,上联已拟好,请你
补写出下联,使之与上联构成对偶。
上联:学习成就人生路
下联:阅读助推中国梦__铸造正气魂
13.(2016·预测)请你拟写一条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的公益广告词。
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语言简明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字数在18字以内。
示例:关爱留守儿童,浇灌祖国幼苗;留守一份真情,奉献一片爱心。
14.(2016·预测)“节俭过年,杜绝浪费”成了春节的关键词。
为倡导人们度过一个幸福、节俭、平安、和谐的春节,东方热线向广大市民征集春节宣传标语。
请你试着写一条。
示例一:提倡节约过年,营造祥和气氛。
示例二:不铺张,不浪费,节俭过个实在年。
二、排序
15.(2015·广西柳州)根据上下文的衔接,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如何建设“生态乡村”?社会各界的观点和见解不尽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也就是说,“生态乡村”应当是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经济生态综合协调发展和整体优化的乡村。
①也有人认为应当建立一套普遍适用的生态乡村规划建设标准
②有的人认为“生态乡村”就是植树种草,引水修路
③然而,乡村是一个复杂、开放的庞大系统,必须用“符合生态理念”来认识“生态乡村”
④依照这些观点,“生态乡村”似乎有一个共同的形象,那就是“屋舍整齐、绿树成阴、处处美景”的现代化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