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南瓜新品种满堂红(F1)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
板栗南瓜种植技术与管理

板栗南瓜种植技术与管理
1、选择田块
板栗南瓜适宜在耕翻后的肥沃土壤上种植,要求土壤温暖、排水良好、平整易耕。
此外,田块两年内不可重复种植南瓜。
2、田间管理
(1)耕种前先用一定量的有机肥施入土壤,促进植物生长;
(2)施氮肥:播种30天左右,按每亩60-70克施用氮肥;
(3)施磷肥:出苗2-3叶期,按每亩120-140克施用磷肥;
(4)施钾肥:开花结果前,按每亩60-80克施用钾肥,有助于结果。
3、灌溉
板栗南瓜属深根性作物,需储存大量的水分,因此要注意灌溉,白天可每隔4-5天灌
溉一次。
4、防病虫害
(1)磷酸铵+吡虫啉杂剂混合防治绿肥虫等和南瓜疫病;
(2)表面处理湿法:夜间用淡茶精水浸湿植株,可预防瓜虫及晚疫病;
(3)甲基氯苯水剂混合物:用于混合防治粘粉虱等虫害。
1、编制和执行良好的施肥方案,及时施加有机、氮、磷、钾肥,保证植株营养平衡;
2、定期整地,拔草打药,清除杂草,加强田间管理;
3、定期施用农残类药剂,有效防治传染性病害,减少南瓜枯萎病、南瓜褐斑病及角
斑病等病害;
4、防治田间虫害,如采用有机菌类防治,减少农药使用;
5、注意深耕放置,限制南瓜的茎叶蔓延,避免涝积影响前次植株的发芽,提高收获率;
6、收获靠近时,茎叶杆拔除,及时施用磷酸铵提高果实发色,保持品质色泽,及时
进行收获并及时运往市场,以保证南瓜新鲜收获,提高市场抢购热情。
红板栗南瓜种种植技术

红板栗南瓜种种植技术红板栗南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其种植技术对于获得高产量和优质产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红板栗南瓜的种植技术,包括选址、土壤准备、肥料施用、播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以帮助种植者获得丰收的好成果。
一、选址红板栗南瓜喜欢温暖、湿润和光照充足的环境,因此选址时应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方。
同时,应尽可能避免在同一地方连续种植,以防病虫害滋生和土壤疲劳。
二、土壤准备红板栗南瓜对土壤的要求较高,应选择肥沃、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土壤。
在种植前应进行彻底的耕作,使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系的生长。
同时,在耕作过程中应添加适量的有机肥料,以提高土壤肥力。
三、肥料施用红板栗南瓜对肥料的需求量较大,应及时施用充足的肥料。
在种植前应根据土壤的肥力情况和红板栗南瓜的需求量进行施肥。
一般来说,每亩应施用有机肥2000-3000公斤,磷酸二铵、尿素、钾肥等化肥也应适量施用。
四、播种红板栗南瓜的播种时间一般在4-5月份,播种前应浸泡种子24小时,以提高发芽率。
在播种前应在种子上喷洒适量的杀菌剂,以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播种时应将种子均匀撒在沟内,沟深应控制在2-3厘米左右,并覆盖一定厚度的土壤,以保持土壤湿润。
五、管理在红板栗南瓜生长期间,应及时进行浇水和松土,以保持土壤湿润和疏松。
同时,应及时除草、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并进行必要的施肥。
在秋季丰收前,应及时将藤蔓剪短,并在果实成熟前进行采收。
六、病虫害防治红板栗南瓜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常见的病虫害有白粉病、霜霉病、瓢虫等害虫。
防治措施包括使用杀菌剂进行喷洒、采用生物防治等方法。
总之,红板栗南瓜的种植技术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选址、土壤准备、肥料施用、播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只有全面掌握这些技术,才能够获得高产量和优质产量的红板栗南瓜。
新疆板栗南瓜种植管理技术

一、种植准备1. 选地: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偏酸性砂壤土种植,前茬作物以玉米、小麦为好,一般不用甜菜茬,更应避免重茬和迎茬。
2. 土壤处理:深耕细作,起垄栽培。
为防治南瓜疫病,可采用宽行平台栽培,垄宽65~70厘米,株距50~60厘米,隔行播种。
3. 施肥:亩施1500kg左右厩肥作底肥。
底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的氮、磷、钾肥。
二、播种与育苗1. 播种时间:5月中旬播种,暖地及地膜覆盖可在5月初播种。
2. 播种量:每亩1.0~1.5kg。
3. 育苗: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大约7天左右出苗。
出苗后,及时进行间苗、定苗,每埯留一株健壮、位正的壮苗。
三、田间管理1. 定苗、铲趟与追肥:瓜苗长齐后,每埯留一株壮苗,其余拔掉或移栽缺苗处。
同时,瓜地要做到无杂草、勤铲勤趟,并用土部瓜根,瓜蔓30厘米左右进行追肥。
追肥用量总的是前轻后重,前期追施尿素或硝铵,但不易过多,以免贪青徒长,后期当瓜长到苹果大时施用400倍液富尔655液肥,以促果实肥大。
2. 压蔓、掐尖、授粉、去主根瓜:蔓长到70厘米左右时进行压蔓,将瓜蔓向顺风或旁风方向压,以压在节上为佳,将瓜蔓挨地压土即可,促使不定根生长。
掐尖要在开花期,瓜秧150厘米左右进行,一株保留1~2个侧蔓。
授粉可采取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坐果率。
去主根瓜,留侧蔓结瓜。
3. 水分管理:根据土壤水分状况,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开花期和坐果期需水量较大,要适当增加浇水次数。
4. 病虫害防治:注意观察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治。
可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防治。
四、收获与储存1. 收获时间:新疆板栗南瓜一般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成熟,可根据市场需求提前或延后收获。
2. 收获方法:采用人工采收,注意轻拿轻放,防止损伤。
3. 储存:将收获的南瓜放在通风、干燥、阴凉处储存,可延长储存时间。
总之,新疆板栗南瓜种植管理技术包括选地、土壤处理、播种与育苗、田间管理、收获与储存等环节。
通过科学的管理,提高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板栗南瓜高产栽培技术

板栗南瓜高产栽培技术板栗南瓜是小瓜型早熟南瓜新品种,果实呈扁球形,重约1~1.5公斤,果皮浓绿色、有纵向花纹,肉厚、呈橙黄色。
该品种风味独特,肉质致密,口感细腻,味如板栗,适合于炒、炸、蒸等各种烹调方法,是宾馆、酒店的高级菜肴;适应性强,生长旺盛,病虫害少,产量高,亩产达2000~2500公斤,亩产值在2000元以上。
一、播种育苗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适播期,春播为2月中旬至3月中旬,秋播为8月中旬至9月上旬。
春播一般采用保护地育苗,秋播可直播。
将种子先晒2~3小时,然后放在55℃温水中消毒15分钟,再用清水浸泡3~4小时,洗去种子上的粘液,用湿布包好置于25~30℃下催芽,待大部分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苗期要注意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如出现猝倒病,可撒施木灰,也可用多菌灵等拌沙进行撒施。
幼苗长出第一片真叶后及时进行间苗,剔除病弱苗,且每隔7~10天喷一次叶面肥。
待幼苗长至2~3片真叶时即可定植。
二、整地、定植板栗南瓜应选择光照充足、不易积水、土壤肥沃的地块进行种植。
在定植前平整土地,挖种植沟,沟宽、深各60厘米,相邻两条种植沟距1.4米。
在种植沟中施足基肥,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50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草木灰1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石灰50公斤。
在种植沟中定植瓜苗,株距1.2米,亩植约400株。
定植后淋足定根水。
三、田间管理1肥水管理:定植成活后,每隔7天浇施1次0.5%尿素液,做到勤施薄施。
在果实膨大期扩穴每亩追施复合肥50公斤,每隔7天用0.2%磷酸二氢钾液进行叶面追肥,促进果实生长。
水分管理除在果实生长中后期要保持田面湿润之外,其余时期应保持干燥。
2瓜蔓管理:每株选留主蔓及3~4条侧蔓留果,摘除其余侧枝。
侧枝长到1.5米时打顶并摘除二次分枝。
每条蔓留一个果。
每隔4~5节瓜蔓压土一次,防止跑藤和促发不定根,避免瓜蔓之间互相遮蔽。
果实长到鸡蛋大小时用白色有孔尼龙薄膜袋进行套袋,并用草将瓜垫起,防止烂瓜。
红板栗南瓜种种植技术

红板栗南瓜种种植技术红板栗南瓜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农作物,它不仅口感鲜美,而且富含营养。
在种植红板栗南瓜时,需要注意许多技术细节,以确保高产和优质的收成。
本文将详细介绍种植红板栗南瓜的技术要点。
一、品种选择红板栗南瓜有许多品种可选,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品种的耐病性和适应性也不同。
因此,在选择品种时,应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以及病虫害的情况,选择适合的品种。
如“新金瓜”、“秋月”等品种适宜北方地区种植,而“巨无霸”、“金瓜王”等品种适宜南方地区种植。
二、土壤准备红板栗南瓜喜欢生长在肥沃、排水良好、土壤深厚的土地上。
因此,在种植前,应将土地耕翻深松,加入有机肥料,以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
同时,应注意避免连作,避免土壤疲劳和病虫害的滋生。
三、播种和育苗红板栗南瓜一般在春季或夏季播种,播种前要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约12小时,然后晾干。
播种前应将土地平整,留下适当的行距和株距,以便于管理和喷药。
种子的深度应为2-3厘米,每个孔位可播3-4粒种子,发芽后保留1-2个壮苗。
育苗时,应注意保持温度和湿度,以促进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四、田间管理红板栗南瓜生长迅速,需要充足的光照和水分。
在生长初期,应注意浇水和施肥,以促进根系的发育和生长。
同时,应及时除草和松土,保持土壤的透气性和肥力。
在生长中期,应注意修剪和控制枝条生长,以便于通风和光照。
在果实成熟期,应注意采收和保鲜,以避免果实腐烂和损失。
五、病虫害防治红板栗南瓜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如白粉病、霉病、蚜虫、斑点病等。
因此,在种植过程中,应注意病虫害防治。
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以保证产量和质量。
六、收获和储存红板栗南瓜一般在果实成熟后进行采收,采收时应注意不要损伤果实。
采收后应将果实清洗干净,晾干后储存。
储存时应注意保持温度和湿度,以避免果实腐烂和损失。
总之,种植红板栗南瓜需要注意许多技术要点,只有做到细致入微,才能获得高产和优质的收成。
希望本文能够对广大农民朋友有所帮助。
红板栗南瓜种种植技术

红板栗南瓜种种植技术红板栗南瓜是一种美味营养的蔬菜,深受人们的喜爱。
想要获得优质的红板栗南瓜,需要掌握一些种植技术。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红板栗南瓜的种植技术。
一、土壤条件红板栗南瓜喜欢温暖、湿润、透气、肥沃的土壤。
土壤必须离山水较近,排水良好并且富含有机质,因为这有助于红板栗南瓜的生长和发育。
在去除杂草之后,将土壤用犁和耙子平整。
二、育苗1、播种时间一般在3月初到4月中旬进行种植,具体时间要视气温而定。
2、播种方法选择优质种子,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催芽,再进行播种。
播种时,将种子间距约2-3厘米,深度为1-2厘米。
一般情况下,播种后5-7天就可见到幼苗发芽。
3、育苗技巧红板栗南瓜幼苗需定时补充养分和水分,注意避免过度浇水和过度阳光。
同时,及时消灭病虫害,以保证幼苗正常成长。
三、移栽从育苗到移栽,一般需要30-35天。
当幼苗长到4-5片叶时,就可以进行移栽。
移栽的时间一般选择在4月下旬至5月初,这个时候天气适宜,有利于南瓜的生长。
四、施肥红板栗南瓜在生长期需要施肥,以保证其正常生长和发育。
一般建议在移栽后1周左右,进行第一次施肥,之后每隔10天到2周再次施肥。
施肥时,可以使用有机肥或者复合肥。
五、病虫害防治红板栗南瓜生长期间会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
常见的病虫有白粉病、炭疽、蚜虫、飞虱、叶螨等等。
要做好防治工作,及时喷洒杀虫剂和杀菌剂,以减少病虫害对红板栗南瓜的危害。
六、收获红板栗南瓜的生长期一般在75-90天左右,当果实表面变硬、颜色加深、抛硬度提高的时候,就可以开始采摘了。
收获时,要用刀切断果实,避免造成伤害,影响保鲜效果。
以上就是红板栗南瓜的种植技术介绍。
希望能对您的种植工作有所帮助。
红栗南瓜如何种植与管理

红栗南⽠如何种植与管理 种植南⽠当南⽠蔓长到2⽶时,摘去主蔓上的⽣长点,使主蔓长出3—4个⽀蔓,并开花结果。
种植红栗南⽠需要定时管理与施肥。
现在就跟着店铺⼀起来了解⼀下红栗南⽠种植与管理的⽅法吧。
红栗南⽠种植与管理的⽅法 红栗南⽠即可种植⾷⽤,调节蔬菜市场品种的多样性,也可以在主要场所作为观赏绿化植物进⾏栽培。
栽培⽅法参考如下: 1 红栗南⽠特征 幼⽠呈浅黄⽩⾊,随着⽠龄的增加逐渐变深,成熟⽼⽠表⽪呈橘红⾊,果⾁呈橙红⾊。
幼⽠直径5cm时,就能看到10条浅⽩⾊的纵线,将整个南⽠匀称地分成10等份,随着⽠龄的增加,纵线加宽并更加明显。
成熟⽠扁圆形,横径多在20cm,⾼12~16cm,外形美观艳丽。
种腔不⼤,种⽪黄⾊,⽐其它南⽠种⼦都⼩。
成熟⽠单重1~2kg左右。
在⾃然条件下,可存放80天以上。
植株匍匐⽣长,茎蔓圆形粗壮,因⼟壤肥⼒⾼低不⼀,叶⽚颜⾊或深或浅。
叶圆形,直径多在25cm,最⼤直径40cm。
⽠秧节间长15~25cm。
2 ⽣物学特性 红栗南⽠抗病性、抗逆性、适应性均强,在⿊⼟、黄⼟、黄⼭沙⼟、草甸⼟等多种⼟壤种植均⽣长较好。
⼟壤地⼒均匀肥沃时,⽠的⼤⼩⽐较均匀。
秧蔓长2.5m~6m,在地⼒肥沃,只有⼀条主蔓时长度能超过10m。
每⼀主蔓在⽣长过程中可长出1~5条侧蔓(秧),主蔓、侧蔓都有结⽠的能⼒。
每株结⽠1~3个。
红栗南⽠是杂交⼀代种⼦,原则上种植后收获的种⼦下年不宜再⽤。
2 栽培⽅式 红栗南⽠可⼤⾯积种植。
亦可间作⽟⽶、⾼梁或向⽇葵等⾼秆作物,⾏距4~5m,还可在4年、5年、8年⽣果树地⾏间种植。
红栗南⽠可在冷凉露地种植,可进⾏种⼦直播或育苗移栽,覆盖地膜栽培管理,也可在保护地进⾏种植。
2.1育苗覆盖地膜栽培 育苗覆盖地膜栽培是获得⾼产的重要措施。
根据当地晚霜终⽌⽇期,提前在温室或⼩塑料拱棚内育苗,待晚霜过后⽴即露地定植。
育苗前,要准备好育苗⽤⼟,将⽥⼟6份与充分腐熟的农家粪肥4份,混合过筛后使⽤,或⽤腐殖⼭⼟以及栽培⽊⽿、蘑菇的废弃料或腐烂的酒糟剩余物拌⼊⽥⼟过筛后⽤做育苗培养⼟,这些混合后的杂合⼟能使幼苗⽣长健壮、根系发达。
板栗南瓜种植技术

板栗南瓜种植技术
板栗南瓜是一种口感鲜美、富含营养的农作物,是许多人喜爱的蔬菜之一。
种植板栗南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土壤选择:板栗南瓜适宜在肥沃、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地上种植。
如果土壤酸性过高,则需要进行石灰化处理。
2. 播种时间:板栗南瓜适宜在春季3月中旬至4月上旬进行播种,这样可保证在生长季节内得到足够的阳光和水分。
3. 口径选择:选择口径适中、表皮光滑、无疤痕、无裂痕的板栗南瓜进行种植,以保证产量和品质。
4. 灌溉:板栗南瓜需要充足的水分,但也需要避免过度灌溉。
一般情况下,每周需进行一次浇水,要等到土壤表层土壤干燥后再进行下一次浇水。
5. 施肥:板栗南瓜的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可以在播种前进行底施肥,也可以在生长季节中适时进行追肥。
6. 病虫害防治:板栗南瓜容易受到蚜虫、红蜘蛛、白粉病等病虫害的侵袭,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7. 采摘时间:板栗南瓜需要在果实完全成熟后进行采摘,可以通过敲击果实听声判断是否成熟。
以上是板栗南瓜种植的一些技术要点,希望可以对想要种植板栗南瓜的人们有所帮助。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艺学现代农业科技2019年第5期南瓜是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大多数为蔓性,少数为半短蔓,其种类繁多,果实形状、大小各异,果皮颜色多种多样[1]。
南瓜花、果实、种子、茎、叶皆可食用,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作物。
南瓜栽培简单、管理粗放、抗病性强、产量高,具有省时省工、耐储运、食用安全等特点,其品种较多,资源丰富[2]。
目前,我国主栽的为中国南瓜(C.moschata )、印度南瓜(C.maxima )和美洲南瓜(C.pepo )3种[3],而海南栽培的南瓜品种单一,主栽品种仅为属于中国南瓜的蜜本南瓜品种,该品种虽然生长势旺、产量高,但坐果节位及雌花节位高、坐瓜迟、肉质粗糙、风味差。
为此,我们将选育一种坐瓜容易、适应海南反季节栽培、好吃又好看的优质栗南瓜新品种作为目标,开展本项试验。
1亲本选择及育种经过栗南瓜满堂红是以J306为母本、J311为父本育成的杂种一代南瓜新品种。
母本J306属于印度南瓜,由西瓜甜瓜育种家林德佩教授于1998年从美国国家种质资源库NSSL 引进,主蔓第一雌花节位6~8节,瓜扁圆形,黄皮,花痕大,外壳硬,肉橙色,白籽。
父本J311亦属于印度南瓜,为作者已育成的育自交系,圆果形,红皮,果肉味甜,质地细、面。
2015年11月至次年3月,在三亚市吉阳区新村田洋基地,用11个亲本自交系,配制出18个F 1杂交组合。
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进行18个南瓜F 1组合的配合力测定。
2017年11月,配合力测定试验中表现接近和符合育种目标的8个F 1代组合,进入F 1品种比较试验。
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南瓜F 1品比试验在三亚市吉阳区新村田洋基地进行,每个F 1组合种植150株,按每小区50株、3次重复设计,8个F 1组合占地约1333m 2;匍地栽培,行株距2.0m ×0.5m ,常规施肥、浇水、整枝管理,3月底果实采收、鉴定和室内成分分析。
根据2017—2018年南瓜8个F 1组合品比试验和品尝的结果,选出坐瓜早、产量高、品质好、味甘甜爽口且瓜面着色艳丽、美观的组合J360,并命名为满堂红。
该组合适宜在海南反季节种植。
2品种特征特性植株蔓长3~4m ,长势旺,叶片直立,全生育期为90~105d ,抗逆性强,较抗白粉病;主蔓第1朵雌花在6~8节,坐果性好,单株结瓜1~2个,主蔓结果;瓜形扁圆,横径19~21cm ,纵径8~11cm ,单瓜重2.5~3.5kg ;皮色艳橘红,肉橙色,果肉味甜、质地细面,品质优良;V C 含量132.3mg/kg ,蛋白含量2990mg/kg ,可溶性糖含量7.30%,干物质含量16%。
适合海南冬季种植。
从表1可以看出,新品种满堂红单瓜重较母本J306、父本J311分别高227.10%和118.75%,说明其杂种优势明显、增产潜力大;干物质含量及营养品质均优于市场上同类型的红栗南瓜和海南本地蜜本南瓜,其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V C 含量分别较海南本地蜜本南瓜高119.85%、38.78%和173.91%。
3栽培技术要点满堂红喜冷凉,不耐高温,适合海南冬季种植,采用育苗或者直播皆可。
推荐育苗栽培,不仅可以保证苗的数量,同时还能提高苗的整齐度。
育苗前用水浸种2~3h 后,放入光照培养箱30~32℃催芽,待种子露白即可播种,2~3片真摘要南瓜新品种满堂红是以自交系J306为母本、J311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杂种一代新品种。
该品种植株抗逆性强,坐果性好;单瓜重2.5~3.5kg ,瓜形扁圆,皮色全果面橘红,外形美观;肉橙色,果肉味甜,质地细面,品质优良,适合在海南反季节栽培。
本文介绍了南瓜新品种满堂红的选育经过、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栗南瓜;新品种;满堂红;选育经过;特征特性;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64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9)05-0076-02Breeding Process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a New Chestnut Pumpkin Variety Mantanghong (F 1)ZHANG Xue-bin 1LIN De-pei 2*CAO Ming 1YANG Xiao-feng 1TAO Kai 1(1Sanya Academy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rop Winter Multiplication ,Sanya Hainan 572000;2Institute of Horticulture ,SAAS )Abstract Mantanghong pumpkin is a new hybrid breed with inbred line J306as female parent and J311as male parent.This variety has strong resistance ,and good fruit setting.Its single fruit weight 2.5-3.5kg ,melon shape is oblate ,the appearance of the fruit looks good ,and the skin color is orange.And the new pumpkin variety has good quality and is suitable for cultivation in Hainan Province out of season for its characteristics of orange and sweet pulp ,fine texture.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breeding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new pumpkin variety Mantanghong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is variety.Key words chestnut pumpkin ;new variety ;Mantanghong ;breeding process ;characteristic ;cultivation technique栗南瓜新品种满堂红(F 1)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张雪彬1林德佩2*曹明1杨小锋1陶凯1(1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海南三亚572000;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基金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旅融合下海南食用兼观赏型南瓜的新品种选育”(317208)。
作者简介张雪彬(1989-),男,海南三亚人,助理研究员,从事南瓜育种与西甜瓜设施栽培方面的研究工作。
*通信作者收稿日期2018-11-23表1新品种满堂红的单果重及品质分析供试材料单瓜重kg果实品质分析干物质含量/%蛋白质含量mg ·g -1可溶性糖含量/%V C 含量mg ·(100g )-1满堂红 3.5016 2.997.3013.23J306母本 1.0716 2.54 4.737.71J311父本 1.6024 4.417.5624.02红栗(CK-1) 1.5711 2.63 5.1320.12蜜本(CK-2) 2.6816 1.36 5.26 4.8376(上接第74页)7.3温湿度管理大棚设施栽培扣棚时间以夜间气温降至8~10℃为宜,扣棚后即可覆上地膜。
一般通过通风和覆盖草帘或遮阳网来调节大棚温度,采取高畦覆膜、沟渠排水、及时灌溉等措施确保土壤湿润,以此保持草莓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
此外,在草莓整个生长期,大棚内都要尽可能保持较低的湿度,尤其是开花期,白天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5%左右。
7.4植株管理大棚栽培草莓生长期,应及时清理老叶、枯叶、病叶,疏除花序、劣枝、病果,并清除田边腐烂枝叶,带到棚外无害化处理,减少病虫来源;整个生长期要及时人工除草,及时捕捉地下害虫或结合施药治理,以提高优质果产出。
8病虫害防治草莓为鲜食水果,常发病害以白粉病、根腐病、灰霉病、病毒病、芽枯病、炭疽病和芽线虫等为主,虫害以螨类、蚜虫、白粉虱为主。
调查发现,在平畦种植、多肥密植、湿度过大、雨水过多和管理粗放等条件下易发生病害。
设施草莓病虫害防治应按照无公害草莓生产技术标准严格施药,并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8.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虫性强的品种;使用脱毒无病种苗,培育壮苗;及时清除病株、老叶、病果,远离园区进行烧毁、深埋等无害化处理,每次清理后及时喷药保护;合理轮作。
8.2物理防治收获后深翻,结合太阳能高温消毒处理,杀死一部分土传病菌;开花和结果期,可以加大通风,降低棚内湿度至50%以下,同时提高棚室温度至35℃,闷棚2h,再放风降温,连续重复2~3次,可有效防治灰霉病;选用商品化或自制黄板诱杀白粉虱和蚜虫,悬挂450~600块/hm2,均匀分布;黄板粘满害虫后需及时更换;可采用覆盖黑色或银灰色地膜或在棚室放风口处挂银灰色地膜的方式驱避害虫;亦可在棚室放风口和门口处设防虫网预防蚊、蝇、虫飞入产卵,该防治方法简单有效,可相应减轻农药对果实的污染,保障草莓质量安全。
8.3生物防治扣棚后,每隔5d、每株释放3头丽蚜小蜂成虫,共释放3次,可有效防治白粉虱;在开花结果期,按照益害比1∶10~ 30释放捕食螨,可防治红蜘蛛等害虫;同时,可在草莓田间挂设性诱剂诱捕斜纹叶蛾等害虫,一般性诱剂放置密度为15~30个/hm2,最佳挂设高度在1.2m左右,每2~3d清理1次诱捕的蛾子。
8.4化学防治按照《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285)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8321),推荐使用高效、低毒和低残留的农药,保护地优先使用烟熏法、粉尘法进行防治,在干燥晴朗天气亦可喷雾防治。
灰霉病选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6%多抗霉素可溶粒剂、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12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
防治灰霉病时重点对叶背面喷雾,也可在大棚内使用烟雾剂或粉尘剂、烟熏过夜。
对于白粉病,选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25%醚菌酯悬浮剂2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24%嘧菌·己唑醇悬浮剂3000倍液等药剂在早春开花前及时喷雾防治。
黄萎病为高温型土壤病害,高温25~30℃、土壤过干过温时会加重病害发生,可灌药预防传染。
移栽时,可顺行开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200倍液灌垄、灌根或覆土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