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土栽培技术文献综述
花卉无土栽培技术论文(2)

花卉无土栽培技术论文(2)花卉无土栽培技术论文篇二浅述花卉无土栽培技术摘要:花卉无土栽培技术因其具有的病虫害少、污染率低、节约人力物力资源、以及产量高、品质好、易于控制等优点,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文重点分析了不同类型基质的特点与选择方法,介绍了营养液的配置要求,并对花卉无土栽培技术的具体操作方法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花卉;无土栽培;基质;营养液1 花卉无土栽培技术的特点花卉无土栽培技术是指不使用天然土壤,而利用固体基质与营养液来培植花卉的先进栽培技术。
目前无土栽培技术已在很多发达国家得到了普及,我国对无土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但由于其与传统的土壤栽培相比,具有洁净、高产、适应性强等明显优势,因此,近年来无土栽培技术在我国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作为一项值得大力推广的新兴农业技术,无土栽培技术主要具有以下特点:①病虫害少、污染率低。
无土栽培中基质卫生无菌,并可避免土壤的连作障碍,使各种土传病虫害的发病率大大降低。
而与土壤相比,基质和营养液更加清洁且不易产生异味,更有利于保持花卉陈设房间的室内卫生。
②节约人力物力资源。
研究显示,土壤栽培中氮、磷、钾等养分的损失通常高于50%,其水分消耗量与无土栽培相比,也高出7倍左右。
而封闭式无土栽培中,各种养分的损失量非常小,并降低了种植人员的劳动强度。
③花卉生长易于控制。
无土栽培技术具有透气性高、营养充足均衡的优点,因此更利于花卉的生长发育。
由于根系再生能力的提高,花卉生长速度普遍加快,花朵产量和品质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2 花卉无土栽培的类型与基质的选择无土栽培一般有水培和固体基质培育等两种形式。
水培过程中对技术的要求较高,投资较大,常用于耐湿花卉的盆栽与重要切花的生产中。
固体基质培对技术的要求不高,初期的投资少,因此在切花生产、草坪繁育、盆花及苗木的生产中广泛应用。
2.1 水培水培是无土栽培中最早采用的方式,指将花卉的根系连续或不连续地浸于营养液中的栽培方法。
无土栽培论文

无土栽培的技术和使用无土栽培是以草炭或森林腐叶土、蛭石等轻质材料做育苗基质固定植株,让植物根系直接接触营养液,采用机械化精量播种一次成苗的现代化育苗技术。
选用苗盘是分格室的,播种一格一粒,成苗一室一株,成苗的根系与基质互相缠绕在一起,根坨呈上大下小的塞子形,一般叫穴盘无土育苗。
我国面临着严重的资源和能源短缺问题,人均耕地面积和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3和1/4,并呈进一步减少的趋势。
而我国的盐碱地面积有3300多万公顷,并以每年6000多公顷的速度在增加。
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已成为阻碍农业持续发展和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面对这一现实,我国农业必须选择一条资源高效利用的集约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无土栽培是世界设施农业中广泛采用的先进技术,具有避免土传病虫害及连作障碍、肥料利用率高、节约用水以及生产的可控性等诸多优点,已成为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的可靠途径。
利用无土栽培可以在传统农业无法利用的盐碱地、戈壁、沙漠等非可耕地上进行蔬菜生产,同时无土栽培也是解决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的有效方法。
因此,开发无土栽培技术是实现蔬菜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途径,也是蔬菜生产由传统农业生产向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转化的新型栽培方式。
近年来设施内土壤次生盐渍化和连作障碍日益严重,已成为限制我国蔬菜作物优质高效生产的主要因素,诸多学者曾对设施蔬菜连作障碍机制及蔬菜品质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
无土栽培是世界设施农业中广泛采用的先进技术,无土育苗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利用蛭石、泥炭、珍珠岩、岩棉等天然或人工合成基质及营养液,或者利用水配及雾培进行育苗的方法,有的也称营养液育苗。
无土穴盘育苗,多采用有机或者无机基质,浇灌清水或者营养液进行栽培。
无土育苗具有以下优点:节能,生产效率高,秧苗素质好,缓苗快,成活率高,成苗小型化、轻量化、适于长距离运输和机械化移栽。
同时,工厂化育苗可以使育苗方式机械化、工厂化、集约化,大大减少劳动强度,并且能够不受季节限制,周年育苗。
无土栽培论文——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基质性质对绿叶蔬菜生长发育的影响引言无土栽培有着悠久的历史。
古代的巴比伦、墨西哥、埃及等国早在公元前数百年就已出现了原始的水耕栽培。
20世纪60至70年代,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技术发达国家,如荷兰、日本、英国、美国等国家,先后建立了无土栽培基地进行技术究和作物生产,但由于技术上不完善,这一时期尚属于生产的起步阶段。
80年代无土栽培进入了迅速发展及应用阶段,到80年代后期,不少发达国家的无土栽培技术己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20世纪90年代,欧共体己经规定,到该世纪末全部温室作物生产必须实现无土栽培。
基质栽培最早可能始于1960年日本静岗兴津的农林省园艺实验场,由山崎肯哉等人进行砾培研究,但由于研究的营养液成分易于被石砾吸附,并且每次收获后残根处理困难和没有适宜的消毒方法等问题,始终未能普及;1963年丹麦古罗太公司开发了岩棉栽培,它与传统的水培相比具有定植和移栽简单、气相比例大、保水性能好、质地轻、易于操作、用后易进行蒸汽消毒等优点,因此发展很快,目前荷兰温室约75%采用岩棉栽培,但岩棉栽培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一是用后不能自行分解、处理成本高;二是营养液排入土壤,造成地下水污染;三是岩棉中游离的酚在栽培过程中可直接进入果菜中对人体造成危害。
无土栽培中的基质是一种用于固定作物,提高根系营养的基础物质,基质理化性质的优劣和应用技术是无土栽培的关键之一,将直接影响着栽培效果和收益效果。
因此有关基质方面的研究已成为无土栽培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无土栽培的营养源,对于有机基质栽培与传统无土栽培来说,有着不同的认识。
传统无土栽培认为营养液(施肥)是唯一的营养来源;而有机基质栽培则认为除施肥外,用农业副产品如秸秆等配成的固体栽培基质也是重要的营养来源之一。
有机基质栽培除具有一般无土栽培的特点外,如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减少农药用量、产品清洁卫生、节水、节肥、省工、利用非可耕地生产蔬菜外,还具有以下特点:用有机固态肥取代传统的营养液;操作管理简单;幅度降低无土栽培设施系统的一次性投资;大量节省生产费用;对环境无污染;产品品质可达“绿色食品”标准等.无土栽培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的新型栽培方式之一,是近年来在农业发展中应用最快的高新技术,以其高产、优质和能克服土传病害和连作障碍而在世界范围内得以迅速发展。
园艺植物无土栽培课程论文-现状及发展趋势

园艺植物无土栽培课程论文——无土栽培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摘要:无土栽培技术是用营养液代替天然土壤作为基质的栽培技术,这种营养液可满足作物的整个生命周期对水分、养分、氧气及温度的需求。
本文阐述了国内外无土栽培的概况,并介绍了我国无土栽培的发展现状,并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为推动我国无土栽培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无土栽培现状发展趋势无土栽培是以人工制造的作物根系环境取代了土壤环境,可有效解决传统土壤栽培中难以解决的水分、空气、养分的供应矛盾,使作物根系处于最适宜的生长环境,从而充分发挥作物的增产潜力。
目前,世界上应用无土栽培技术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00多个,由于其栽培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发展,应用范围和栽培面积也不断扩大,经营与技术管理水平空前提高,实现了集约化、工厂化生产,达到了优质、高产、高效和低耗的目的。
1.现无土栽培的发展概况在设施农业中,无土栽培正在改变着传统种植方式,成为飞速发展的新兴学科。
实践证明,无土栽培具有节水、节能、省工、省肥、减少环境污染、防止连作障碍、产品无污染及高产高效等一系列特点。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国家就应用无土栽培技术生产蔬菜供应部队。
到20世纪60年代无土栽培技术在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
70年代后,出现了营养液膜技术,生产成本有所下降,后来又出现多种人工基质,其中岩棉的应用较广,发展迅速。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无土栽培商业化生产的国家,主要集中在干旱、沙漠地区,主要栽培作物有黄瓜、番茄等蔬菜,无土栽培面积超过2000公顷。
荷兰是无土栽培最发达的国家,其无土栽培面积达4000公顷,有64%的温室都采用无土栽培技术。
现在世界上商业性无土栽培是以基质栽培为主。
世界各国采用无土栽培主要生产蔬菜、花卉和水果。
产量高是无土栽培的最大特点,世界上先进的无土栽培技术其番茄产量可以达到45~55kg/ m2,黄瓜产量达到50~70kg/ m2为此,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采用计算机实施自动测量和自动控制,先进的无土栽培技术可以较好的保护环境,生产出绿色食品。
无土栽培技术的发展状况

商业种植
在商业种植领域,无土栽培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蔬菜、水果 、草药等作物的种植。由于无土栽培可以精确控制植物所 需的养分、水分、光照等环境因素,因此可以大大提高作 物的产量和质量。
维护成本
无土栽培技术的设施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效果。这包括检查设备故障 、更换破损部件、清洗种植容器等,以确保植物生长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植物生长环境调控
环境监测
通过安装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植物生长 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等参数 ,以便及时调整环境条件,满足植物生长的 需求。
特点
基质培技术中,基质可以为植物 提供稳定的支撑和良好的水分、 空气条件。同时,基质可以重复 使用,降低成本。
应用
基质培技术在蔬菜、水果和草药 等作物的生产中广泛应用,尤其 适合在传统土壤质量不佳的地区 使用。
气雾培技术
定义
气雾培技术是一种将营养液雾化后直 接喷洒到植物根系上的无土栽培方式 。
特点
新型基质的研究与应用
探索新型基质材料,如椰糠、蛭石、珍珠岩等,替代传统 土壤,提高保水性、透气性和养分供应能力,为植物提供 更好的生长环境。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无土栽培中的应用,通过调节植物 生长代谢,提高抗逆性和产量,进一步优化无土栽培技术 。
降低成本与提高效益
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化生产,降低无土栽培 的生产成本,包括基质、营养液、设施等方 面的投入,提高经济效益。
无土栽培技术文献综述

无土栽培技术文献综述第一篇:无土栽培技术文献综述无土栽培技术【摘要】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和市场的需求,无土栽培作为一种高效、节能、无污染的规范化生产模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不同基质和基质配方对生长和营养价值有显著差异,选择合适的基质配方相当重要。
无土栽培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强、品质好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简述了国内外无土栽培的概况,介绍了我国无土栽培的发展现状、优点、存在的问题和展望等,为推进我国无土栽培技术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无土栽培1.无土栽培的定义万军在科技创新导报上提出:无土栽培是指不用天然土壤栽培作物,而将作物栽培在营养液中,这种营养液可以代替天然土壤向作物提供水分、养分、氧气、温度,使作物能够正常生长并完成其整个生命周期。
无土栽培技术从出现至今1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特别是近几十年的发展速度非常迅速,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我国无土栽培技术在研究应用起步较晚,但较原始的无土栽培技术却有悠久历史。
近几年我国无土栽培进入迅速发展阶段,无土栽培的面积和栽培技术水平都得到空前的提高。
[1]魏明丽与王野在学术园地上提出:无土栽培学是研究无土栽培技术原理、栽培方式和管理技术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
所谓无土栽培就是完全摆脱对土壤的依赖,根据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养分配置成营养液,供植物直接吸收利用。
无土栽培以人为创造的作物根系环境取代了土壤环境,有效的解决了传统土壤栽培中难以解决的水分、空气、养分供应的矛盾,使作物根系处于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
[2] 王桂云在科技信息上提出:无土栽培根据所用基质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砂培和水培。
无土栽培是近百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栽培技术。
使用天然基质(如砂、碎秸秆、锯末、草炭等)或人工基质(如岩棉、珍珠岩等)代替土壤.甚至不使用任何基质。
运用营养液直接浸、喷植物根部。
又称之为营养液栽培。
无土蔬菜栽培不仅能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而且不占耕地,节省肥水,简化工序,有利蔬菜生产的现代化和自动化,目前,我国目前耕地面积约为18.26亿亩,相比1997年的19.49亿亩减少1.23亿亩。
无土栽培论文3000字

无土栽培论文3000字篇一:无土栽培论文无土栽培技术及其发展前景摘要:无土栽培技术是一种用营养液代替天然土壤作基质的栽培新技术,这种营养液可满足作物整个生命周期对水分、养分、氧气及温度的需求。
简述了无土栽培的概念、无土栽培的类型、无土栽培的特点及主要应用范围、无土栽培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无土栽培技术; 概念; 类型 ;特点; 前景国际无土栽培学会定义, 凡是不用天然土壤而用基质或仅育苗时用基质,在定植以后不用基质而用营养液进行灌溉的栽培方法, 统称为“ 无土栽培”与传统的土壤栽培相比,无土栽培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目前世界上应用无土栽培技术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00 多个, 其栽培技术也日趋成熟和完善, 无土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农业、园艺和林业生产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1.无土栽培的概念无土栽培是指不用天然土壤栽培作物,而将作物栽培在营养液中,这种营养液可以代替天然土壤向作物提供水分、养分、氧气、温度,使作物能够正常生长并完成其整个生命周期。
无土栽培无须依赖土壤,它是将蔬菜等作物种植在装有营养液的一定栽培装置中,或是在充满营养液的砂、砾石、蛭石、珍珠岩、稻壳、炉渣、岩棉、蔗渣等非天然土壤基质材料作成的种植床上,因其不用土壤,故称无土壤栽培,而且由于它不用一般的有机肥和无机肥,而是依靠提供营养液来代替传统的农业施肥技术,所以无土栽培又被称为营养液栽培,即简称水培、水耕栽培技术。
无土栽培由于不用土壤,在技术上是一重大突破,同时,由于技术的不断完善、先进设施,新型的基质材料的应用,无土栽培已完全可以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发育需要进行温、水、光、肥、气等的自动调节与控制,实行工厂化生产。
因此,无土栽培是当代现代化农业的高新技术,是现代设施栽培的新技术。
2.无土栽培的类型无土栽培的设施形式有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现在还在不断发生变化 ,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基质栽塔法 :此法是在一定的容器内,填充一定基质,定时定量供应营养液,进行作物的栽培。
无土栽培概论范文

无土栽培概论范文无土栽培(soilless cultivation)是一种在没有土壤的环境中进行植物种植的方法,它通过利用营养液和人工介质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和水分。
无土栽培技术的出现,为城市农业和特殊环境下的农业种植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本文将从无土栽培的定义、发展历程、工作原理以及优势和应用场景等方面进行讨论。
无土栽培是指在没有土壤的情况下进行植物种植的一种方法。
它可以应用于各种环境,包括城市屋顶、室内、温室和垂直农业等。
无土栽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例如埃及的河流农业和中国的水稻种植。
然而,现代无土栽培技术的发展始于20世纪,当时人们开始研究植物的营养需求,并通过调整水和养分的供应来优化植物生长。
目前,无土栽培已成为现代农业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无土栽培的工作原理基于植物对水和养分的需求。
在无土栽培系统中,植物的根系悬浮在介质中,进行水和养分的吸收。
营养液通过循环系统被送到植物的根系附近,植物通过吸收根系周围的水和养分来满足生长所需。
在无土栽培系统中,常见的介质包括石膏颗粒、泡沫塑料、岩棉和藻杓等,它们可以提供支撑和保水的功能。
与传统的土壤种植相比,无土栽培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
首先,它可以减少土壤污染和土壤病害的风险。
由于无土栽培不使用土壤作为种植介质,可以避免土壤中可能存在的病原体和有害物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其次,无土栽培可以节约水资源。
在传统土壤种植中,大量的水分会被土壤吸收或挥发,而在无土栽培系统中,水可以循环使用,减少了水的消耗。
此外,无土栽培还具有节约土地、灵活布局和高产量的优势。
由于无土栽培不依赖于土地,可以在城市中进行农业种植,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同时,由于无土栽培采用垂直种植的方式,可以在有限的空间中增加种植密度,提高产量。
无土栽培的应用场景包括城市农业、垂直农业和室内农业等。
在城市中,土地资源短缺,无土栽培可以通过在屋顶和室内进行种植,解决城市居民的食物供应问题。
在垂直农业中,无土栽培的垂直种植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土栽培技术【摘要】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和市场的需求,无土栽培作为一种高效、节能、无污染的规范化生产模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不同基质和基质配方对生长和营养价值有显著差异,选择合适的基质配方相当重要。
无土栽培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强、品质好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简述了国内外无土栽培的概况,介绍了我国无土栽培的发展现状、优点、存在的问题和展望等,为推进我国无土栽培技术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无土栽培1.无土栽培的定义万军在科技创新导报上提出:无土栽培是指不用天然土壤栽培作物,而将作物栽培在营养液中,这种营养液可以代替天然土壤向作物提供水分、养分、氧气、温度,使作物能够正常生长并完成其整个生命周期。
无土栽培技术从出现至今1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特别是近几十年的发展速度非常迅速,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我国无土栽培技术在研究应用起步较晚,但较原始的无土栽培技术却有悠久历史。
近几年我国无土栽培进入迅速发展阶段,无土栽培的面积和栽培技术水平都得到空前的提高。
[1]魏明丽与王野在学术园地上提出:无土栽培学是研究无土栽培技术原理、栽培方式和管理技术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
所谓无土栽培就是完全摆脱对土壤的依赖,根据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养分配置成营养液,供植物直接吸收利用。
无土栽培以人为创造的作物根系环境取代了土壤环境,有效的解决了传统土壤栽培中难以解决的水分、空气、养分供应的矛盾,使作物根系处于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
[2]王桂云在科技信息上提出:无土栽培根据所用基质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砂培和水培。
无土栽培是近百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栽培技术。
使用天然基质(如砂、碎秸秆、锯末、草炭等)或人工基质(如岩棉、珍珠岩等)代替土壤.甚至不使用任何基质。
运用营养液直接浸、喷植物根部。
又称之为营养液栽培。
无土蔬菜栽培不仅能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而且不占耕地,节省肥水,简化工序,有利蔬菜生产的现代化和自动化,目前,我国目前耕地面积约为18.26亿亩,相比1997年的19.49亿亩减少1.23亿亩。
在我国当前人均耕地面积相对少、人口密度大、农产品需求旺盛的情况下,无土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利用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3]2.无土栽培的特点无土栽培技术的核心是用基质和营养液代替土壤,因此,利用无土栽培可以有效地克服设施栽培中土壤泛盐,土传病虫害和连作障碍,可以在不适于耕作的地方(如盐碱地、沙漠、海岛、阳台、屋顶等)周年栽培,较有土栽培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无土栽培不但可使地球上许多荒漠变成绿洲,而且在不久的将来,海洋、太空也将成为新的开发利用领域。
其作为一项新的现代化农业技术,具备以下优点:科学调控,品质优良;吸收充分,操作简便;清洁卫生,病虫害少;栽培灵活,美化生活。
无土栽培的优越性归根结底在于无土栽培所提供的营养的优越性,与土壤栽培相比,无土栽培以营养液的方式向植物提供的营养要比土壤提供的优越得多,其表现为:营养全面而均衡,营养的有效性高,供应充分、迅速等。
[2]无土栽培都是在温室、大棚内进行的。
温室、大棚内的环境条件主要有光照、温湿度和气体等,与外界自然条件不同,需要人工加以调节,以适应园艺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这是无土栽培成败的主要技术环节。
[4]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农业也在不断的加快发展步伐,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蔬菜无土栽培育苗技术也在日臻完善,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一大趋势。
蔬菜的无土育苗技术是一种新型育苗技术,它是一种通过用水和化肥以及固体材料相结合,不需要土壤的新型培养方式,蔬菜的无土育苗技术显著的缩短了蔬菜的育苗期,并且在提高蔬菜幼苗生长质量的同时减少了幼苗期的病害,还可降低育苗期的成本。
[5]鉴于以上的种种优点,蔬菜无土育苗技术,受到广大农商的青睐。
综上所述,蔬菜无土育苗在我国发展仍然是比较初级的水平,但这种方法明显能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效益,在21世纪的今天,我想蔬菜无土育苗技术将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越来越为大众接受,越来越走向“平民化”,走进每一个农民的家庭。
无土栽培作物生长快、生育期短,可实现作物的早熟高产,全年都可以栽培,节约土地,不受环境制约,可在沙漠、戈壁、海岛等不毛之地进行种植,甚至在宇宙飞船和潜艇中都能种植植物。
[3]随着人们对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意识的加强,有机绿色农业生产模式逐渐成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因其栽培基质来源广泛,操作管理简单,产品洁净卫生,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逐步成为无土栽培推广的首选技术。
[6]无土栽培技术具有许多优点,但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无土栽培具有以下主要缺点:与土壤栽培相比投资较大、且运行成本比较高;对技术方面要求较为严格;对管理方面要求最为严格,一旦管理不当,易发生某些病害的迅速传播,造成损失严重。
[2]无土栽培技术发展潜力巨大,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只有正确评价无土栽培技术,充分认识其特点,才能对其应用范围和价值有所把握。
3.无土栽培的应用李凌、孙兆法、宋朝玉等人[7]于2009年秋季在连栋温室内进行了樱桃番茄的袋栽试验,整个生长过程中病害发生轻,用药少,樱桃番茄果实色泽鲜艳,风味纯正,品质优于土壤栽培的同类品种,节水节肥效果明显,操作简单易行。
姜国利和张淑波[8]在2010年针对设施番茄生产中由于连作造成的问题,通过多年对有机态番茄生产技术的研究.总结出适合我国北方番茄有机态无土栽培技术,收到了良好经济效益。
陈永顺、张伟兵、李敏侠等人[9]在现代农业科技中发表论文,总结了大棚早春茬番茄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产地环境条件要求、品种选择与茬口安排、穴盘育苗、苗期管理、合理定植、温湿度与光照调控、土水肥管理、植株调整、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广大菜农提供技术参考。
董文恒、石振飞、张文川[10]近年来尝试在Et光温室内进行番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试验,并取得了成功,单株挂果300多穗,单株产量约为400kg。
由于是通过可控环境条件来最大限度地满足其生长发育需要,因此通过这项研究可以探索番茄的极限遗传生产潜力,对进一步提高蔬菜的产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赵爱芬[11]2011年介绍了越冬茬西红柿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樱桃番茄大大降低了青枯病的发生率, 适合在土传病害严重的樱桃番茄种植区推广。
李英、唐懋华、赵俊杰等人[12]通过10个新品种的比较试验得知, 金妃的品质最好,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10%以上, 且耐贮运,粉娘为深粉红色扁圆形果, 抗病性好, 产量高达80200 kg /hm2, 均为值得推广的优良品种。
康瑞芳[13]介绍了西红柿栽培技术。
水培花卉是用营养液栽培植物的一种形式。
用水做植物的培:养基质,可以有准备的避免和预防很多根部的病虫害发生。
水培花卉以无土清洁、见花见叶见根(水中可养鱼)、养护方便等特点赢得了众多家庭的青昧,成为市内养花的时尚。
孙志成、杜姝茵、孙雅娟等人[14]从水培花卉的基本材质、基本方法、主要品种等几方面介绍了水培花卉的栽培技术及养护要点。
刘军、肖更生、孙映波等人[15]概述了花卉栽培基质的分类情况,介绍了广东省花卉产业基质的使用现状、市场走向及发展规划,并探讨了目前花卉栽培基质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对策。
刘长华[16]分析了花卉无土栽培技术的优缺点及其发展趋势,阐述了花卉无土栽培的依据,探讨了花卉无土栽培技术中基质和营养液两方面的问题。
陈平[17]综述了我国花卉无土栽培的发展概况,对制约花卉无土栽培的重要因素———基质和营养液的研究现状与技术要点进行阐述,并对我国花卉无土栽培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孟力力、闻婧、张俊等人[18]从植物学特性和食用药用价值两方面介绍了芳香蔬菜罗勒,并介绍了罗勒的高效无土栽培技术。
任淑梅、林沛林、谢河山等人[19]从深液流(DFT)设施的主要构成特点、巨型南瓜的品种选择和种植季节、营养液配方及管理、主要栽培技术措施等力面介绍了巨型南瓜的深液流无土栽培技术。
李英唐、懋华[20]介绍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巨型南瓜的相关技术,包括无土栽培设施结构、品种选择、播种育苗、苗期管理及相应的温光、水肥、整枝、坐瓜、采收、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此项技术可以降低土传病害的发生率,建议在连年种植巨型南瓜的观光温室内大力推广。
温春爽[21]介绍了种芽菜多层立体、苗盘纸床、无土免营养液集约化生产的栽培管理技术。
柴再生、张国森、余宏军[22]介绍了茄果类蔬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
石祥芹、石耀[23]介绍塑料大棚无公害茄子春早熟栽培技术,包括种植地选择、品种选择、育苗、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黄瓜是华池县日光温室的主栽品种,近年来,由于常年大面积种植,连作障碍及土传病害日益严重,导致黄瓜产量、品质逐年下降。
为从根本上解决土壤栽培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自2009年起,何树珍、朱海艳、高方等人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花卉蔬菜研究所成功引进了日光温室黄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经2009—2010年在华池县的悦乐、城壕等四乡镇示范,黄瓜平均产量为68 700 kg/hm2,收入27.48万元/hm2,较常规种植增产25 950 kg/hm2,增收10.38万元/hm2,且所生产的黄瓜品质好、效益佳。
[24]马桂花[6]根据西宁地区实际情况,利用草炭、菇渣、小麦秸秆等原材料,辅之以少量炉渣、珍珠岩进行黄瓜生产,667 m2平均产量达到4 500 kg,为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在西宁市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型黄瓜深受宾馆、饭店等消费者欢迎。
陆志健[25]利用温室,采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种植黄瓜,克服了蔬菜生产不利因素,使黄瓜生产取得了显著效果,每平方米产量可达38公斤以上。
张艳梅[26]从品种选择、播种期选择、播种育苗、苗期管理、定植等方面,详细介绍温室无公害黄瓜栽培技术。
目前,辽宁省彰武地区保护地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其中温室黄瓜的生产栽培较为普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黄瓜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生产无公害黄瓜势在必行。
近年来,辣椒疫病等土传病害发生越来越严重,极大的影响了日光温室生产的效益。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是克服土壤连作障碍最有效的途径,不仅可以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减少农药用量,而且比传统耕作减少了中耕、除草、土壤消毒等环节。
应用滴灌可节水节肥,基质一次投入可连续使用4—5d。
2011年古浪县园艺技术工作站张学良在永丰滩乡新河村和三墩村引进示范了辣椒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深受广大农户欢迎。
[27]张军拾[28]结合甘肃兰州地区的气候特征和生产实践,介绍了彩色甜椒温室无土栽培技术。
陈建伟、张艳春、康晓梅等人[29]采用3种营养液(MS、园试配方、霍格氏配方)对三色堇进行无土栽培试验,结果说明园试配方更适宜三色堇的无土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