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阅读VS传统阅读
电子阅读与传统纸质阅读的比较

电子阅读与传统纸质阅读的比较在现代科技的高度发展下,电子阅读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阅读的主要方式之一。
与此同时,传统的纸质阅读也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
本文将就电子阅读与传统纸质阅读进行比较,并分析两者各自的优缺点。
1. 方便性电子阅读因其便携性而备受人们青睐。
借助电子阅读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轻松获取大量电子书籍。
相比之下,纸质书籍需要占用较多的空间,并在携带时较为不便。
2. 可读性电子阅读器的良好亮度和对比度调整功能使得用户可以根据环境调整文字显示效果,提高了阅读的舒适度。
另一方面,纸质书籍的字体大小和颜色无法随意调整,有时可能造成阅读困难。
3. 阅读体验虽然电子阅读提供了一些便利的功能,比如搜索和书签,但有些人认为电子阅读无法取代传统纸质阅读所带来的亲身感受。
纸质书籍的翻页感和纸张质感给人们带来独特的阅读享受,这些无法被电子阅读器所替代。
4. 生态环保纸质书籍的生产和分发需要大量的纸张、水和能源资源,同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废气。
相比之下,电子阅读无需纸张,并且可以通过下载书籍而减少物流成本,这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5. 减少阅读习惯电子阅读的普及使得人们更倾向于快速浏览和表面阅读。
相较之下,传统纸质阅读更注重细节和深度阅读,这对于培养阅读习惯和理解能力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电子阅读和传统纸质阅读各有其优势和不足。
电子阅读在方便性和可读性方面更具优势,而纸质阅读能够给人们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和深度阅读。
无论是选择电子阅读还是传统纸质阅读,重要的是培养持续的阅读习惯,并以此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情感世界。
传统阅读优于网络阅读

正方:网络阅读优于传统阅读1、问题:网络阅读时效性强,能在第一时间传递世界上任何角落发生的时事新闻,而传统阅读只能回顾以往的事物。
这难道不能说明网络阅读必将取代传统阅读?答案:对于网络阅读,记得的是一瞬间的事物,看过就算了,而传统阅读,哪怕过了几十年,你还是可以把书找出来查看,并且传统阅读很有收藏价值。
2、问题:对于收藏价值,网络阅读更有优势,直接点击“收藏”就好了,但书可能遇到火灾和潮湿等情况导致资料而受到损害,网络却网络能永久保存,不会发生变化。
而且网络阅读较传统阅读便宜,甚至是免费的,请问对方辩友,你现在手上的资料,你敢说你不是从网络上搜索下来的?答:对,无法否认是有部分是从网上得来。
但是网上的内容良莠不齐,甚至可以说糟粕铺天盖地,那么网络上的内容又如何能保证它的准确性呢?所以想要得到真正可靠的资料还是需要到图书馆翻阅文献等。
可反驳:你能保证书本就一定是百分百准确?它的准确性就一定优于网络吗?3、问:根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开展了第五次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互联网阅读率为36.5﹪,比05年提高了8.7﹪,而图书阅读率为34.7﹪,比05年降低了14﹪,这难道不能说明网络阅读优于(取代)传统阅读吗?请对方辩友回答答:当广播普遍时,人们开始相信广播终将取代书本;当电视普遍时,人们有相信电视终将取代广播;当网络普遍时,人们相信网络终将取代电视.结果怎样?4、问题:网络阅读更方便,更快捷,没有了传统书的厚重感,更加简易且内容丰富,这些对方辩友能否认吗?答案:虽然网络阅读很方便,但是日本联合国大学的一份调查报告说,生产一台电脑需要耗费大约1.8吨资源,这包括燃料、水和化学物质等,这对环境造成很大的伤害,而且在使用过程中,还会继续消耗电能,我们怎么可以因为图一时之快就损害环境呢?5、问:网络阅读环保、降低出版成本、有才华的作者更容易得到的机会、更丰富了读者阅读、阅读的人会更多,而传统阅读却没有这些优点,这难道不能说明网络阅读优于(取代)传统阅读吗?答:但是网络阅读会造成辐射污染,而且网上信息的发布并无严格的管理与控制, 内容也未经过严格的筛选与过滤, 虚假低劣信息泛滥, 一些低级趣味, 色情、暴力等内容充斥, 使自控能力有限的青少年受到误导, 甚至不能自拔, 误入歧途。
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对比研究

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对比研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学逐渐崛起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与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以其即时性、互动性和创新性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
本文将对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进行对比研究。
一、创作方式与传播渠道的差异传统文学作品多是由作者通过出版社等传统渠道发表,然后通过实体书籍销售的方式传播。
而网络文学作品则可以由任何人创作,并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传播。
网络文学的创作门槛较低,作家可以更加直接地与读者进行互动,大大丰富了文学创作的参与度。
二、受众群体的差异传统文学作品通常有严格的出版流程和市场筛选,因此相对较为精英化,面向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受众群体。
而网络文学的传播渠道更多样化,面向的受众更加广泛,不受时间、空间和文化背景的限制,更容易吸引年轻一代的读者。
三、内容特点的差异网络文学作品多以快速节奏、紧凑的叙事和多样的题材吸引读者。
其创新性和变革性使得作品往往充满活力、充满悬念、充满幻想。
传统文学则注重文学语言的运用,以深度思考和情感表达为主要特点。
两者在叙事方式、故事结构和表达手法上各有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审美风格。
四、读者参与度的差异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文学提高了读者的参与度,通过评论、点赞、分享等互动方式,读者能够更直接地与作家和其他读者进行交流,形成一个文学社区。
传统文学则相对独立,读者参与度较低。
网络文学以读者参与为核心,更加注重读者的需求和反馈,更有利于作家与读者间的互动。
五、传世价值的差异传统文学作品往往有更加广泛和持久的影响力,具有较高的传世价值。
经典的传统文学作品能够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瑰宝,经久不衰。
而网络文学的传世性相对较低,大部分作品以快速更新为特点,更加注重时效性和流行性。
六、融合与发展的趋势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并不是对立的关系,二者是可以相互融合发展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文学将与传统文学相互影响、交流,逐渐形成新的创作风格和阅读方式。
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的比较研究

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的比较研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阅读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选择的阅读方式。
相比传统阅读方式,网络阅读有着很多优点和不足,本文将探讨这些方面,并比较两者的异同。
一、便利性网络阅读相对传统阅读更具有便利性。
网络上的内容十分丰富,不同的网站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文学、科技、财经等方面的内容,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阅读内容。
网络阅读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只需一部电子设备和网络连接即可,可以随时随地轻松获取信息。
传统阅读需要到书店或图书馆借取或购买书籍,不能及时获得最新的信息。
在阅读时,需要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借助灯光等设备来保证充足的阅读环境。
传统阅读虽然更有质感,但却要花费更多的努力和时间。
二、阅读体验无论是网络阅读还是传统阅读,它们所带来的阅读体验是不同的。
网络阅读的体验与传统阅读截然不同。
网络阅读能够提供更为丰富的内容,且由于内容的呈现形式不同,与传统阅读的体验也有很大的区别。
网络阅读能够利用视觉、听觉等多种媒介来为读者呈现内容,包括视频、音频等等,对于人们视听感受的满意度自然更高。
传统阅读是由书籍等文字材料来呈现内容,阅读时只要看到书中的文字即可。
传统阅读更多依赖读者自身的想象和精神感受,对于读者的思考和想象也有更高的要求。
三、信息真实性传统阅读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能够在阅读时更好地分辨出信息的真实性。
传统阅读中的信息都是由作者编写,由出版社进行总编,因此更能够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在传统阅读中,经典书籍更是被广泛阅读并作为知识形态的标志之一,其内容不会受到假新闻和谣言的侵扰,这在网络阅读上难以实现。
在网络阅读中,由于信息的来源广泛,难以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过滤,其中存在着大量的假新闻和谣言,很容易误导读者。
读者需要在网络阅读中保持较高的警惕性,以确保所获得的信息的真实性。
四、阅读方式阅读方式也是网络阅读和传统阅读的显著区别之一。
网络阅读的阅读方式更为灵活多样,读者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或社交媒体等方式来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文章,也可以通过点赞、转发等方式来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想法。
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对比

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对比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之后,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与此同时,文学也不例外,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文学逐渐崭露头角,与传统文学形成鲜明的对比。
本文将对两者进行比较,探讨其特点与影响。
一、文学形式的改变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文学以其便捷与互动性的特点吸引了大量的读者。
与传统文学不同,网络文学采用了更为灵活的表达形式,如微小说、微信公众号以及博客等各种文学形态。
传统文学更多地依赖于纸媒的出版发行,而网络文学则可以通过网络随时发布,更加便于传播和获取。
二、读者参与度的提高传统文学是单向的传播,作家创作,读者阅读。
而网络文学则具有互动性,读者可以直接与作家进行交流和反馈。
网络文学作品的评论区让读者可以畅所欲言地表达对作品的喜好和看法,甚至还有机会与作家进行面对面的实时互动。
这种双向的沟通形式使得网络文学成为了一种更加广泛参与的文化娱乐形式。
三、创作风格的多样化由于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文学更多地面向年轻人,其创作风格比传统文学更加大胆、活泼。
网络文学中涌现出许多轻松幽默、搞笑诙谐的作品,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欢乐。
相反,传统文学比较注重文化传承和深度思考,更偏向于文学的艺术性和纯粹性。
因此,两者在创作风格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四、传播与影响力的扩大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文学作品的传播速度和范围。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网络文学可以快速传播到世界各地。
这也使得网络文学在一些读者群体中具有了广泛的影响力。
然而,传统文学继承了历史文化积淀,具有更深远的思想内涵和底蕴,对于文化的传承和积累有着重要的作用。
五、文学消费习惯的变化传统文学更多地依赖于实体书店的销售,而网络文学则通过网络平台供大家免费获取或按需付费。
这种免费或低成本的获取方式使得网络文学更加受到年轻读者的欢迎,年轻人也更容易接触到各种类型的文学作品。
传统文学的销售模式受到了互联网的冲击,必须通过创新来适应市场需求。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在形式、读者参与度、创作风格、传播与影响力以及文学消费习惯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传统读书和网络学习的比较分析

传统读书和网络学习的比较分析随着互联网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能够从互联网上获取海量的知识和信息,从而深入学习各种领域的知识。
然而,传统的读书方式和在线学习方式之间存在着一些差异,本文将从学习的速度,学习的质量,学习的体验以及学习的社交等四个方面对传统读书和网络学习进行比较分析。
1.学习的速度:传统读书是一种相对缓慢的学习方式,需要逐字逐句仔细阅读,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思想,反复揣摩。
虽然阅读的速度也会因个人的阅读能力和刻意练习减速,但是其效率始终是固定的。
因此,传统读书需要花费相对较长的时间来掌握知识和信息。
相比之下,网络学习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
网络学习通常通过视频、文章、PPT、公开课等多种形式的资料来传递知识和信息。
学习者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自由地浏览和学习这些资料,也可以选择跳过一些熟悉的内容。
这使得网络学习相对快速,同时也更加高效。
2.学习的质量:传统读书强调精读,通过深入的阅读理解知识和思想。
然而,这种方式也可能局限于个人的认知和经验,而对于新领域的知识可能会显得不够深入。
另外,传统读书缺乏与其他人交流的机会,因此缺少了多角度了解问题和分享学习经验的平台,这种学习方式可能难以激发相互之间的探讨和思考。
相对来说,网络学习的优点在于其可跨越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许多著名大学和机构都提供了免费的在线课程任何人都可以参加,这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广泛的学习机会。
同时,网络学习中也提供了互动交流的机会,学习者可以在课程论坛上与其他学习者分享体验,互相之间讨论和解决问题。
这可以增强学习者的知识储备和思考能力,使学习更加全面和系统。
3.学习的体验:传统读书是一种相对宁静的学习方式,它需要学生独自安静地阅读和思考。
然而,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中,许多人不喜欢被封闭在封闭的空间里,阅读纸质的书籍,这可能会使一些学生感到单调和乏味。
相比之下,网络学习拥有更大的学习自由度。
它不仅让人们在家中就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同时也使学习过程更加轻松,有趣。
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的比较研究

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的比较研究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是当今社会中两种常见的阅读方式。
传统阅读是指通过纸质书籍、报纸、杂志等阅读材料获取信息。
而网络阅读则是指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的方式。
虽然这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但它们在功能上有着共通之处,都是为了满足人们获取信息、增长知识的需求。
本文将比较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在阅读体验上的不同,并且探讨一下网络时代对传统阅读带来的影响。
一、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的比较1. 信息获取速度传统阅读需要我们到阅读材料所在的现场,且需要不断翻开书页来获取所需信息。
而网络阅读则通过互联网在短时间内获取各种资讯。
网络阅读因为互联网的强大,我们可以轻松获取前沿资讯,新闻,科技等丰富的信息。
然而,由于其强大的获取速度,很难保证资讯的真实性。
而传统阅读则一般都由作者写出,审核通过的内容,可靠性更高。
2. 阅读方式传统阅读需要我们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翻阅,解读信息。
网络阅读则往往是通过视觉媒介,即文字和图片建立信息交流的。
考虑到人们在网络时代生活节奏紧张的现状,阅读方式的差异反映出了我们对于信息获取的需求差异。
3. 阅读体验在传统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书籍的纸质质感和书香气息,也可以感受到冥思苦想的惬意和静心阅读的体验。
在网络阅读过程中,我们不需要担心环境噪音,可进行即时评论交流,还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和在线工具来获得更多关于某一特定内容的相关资讯。
缺点在于缺少传统阅读的心流体验。
二、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的互补虽然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有许多的不同点,但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文化知识和艺术品味的追求。
虽然网络阅读速度快,获取信息多,但在阅读体验和质量方面却有很大的欠缺。
传统阅读则可以满足人们对于心流和阅读深度的追求,但信息获取速度缓慢,且过时的信息也有可能影响最终结果。
因此,网络阅读和传统阅读两者不是矛盾的关系,而是可以互补的。
网络阅读的大量信息可以为我们提供意想不到的创意和启发。
辩题:网络阅读可以取代纸质阅读

辩题:网络阅读可以取代纸质阅读网络阅读可以取代纸质阅读。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在发生改变。
传统的纸质阅读方式渐渐被数字化的网络阅读所取代。
这引发了一个争论,网络阅读是否可以完全取代纸质阅读?在我看来,网络阅读可以取代纸质阅读,因为它具有更多的优势。
首先,网络阅读具有更广泛的获取渠道。
通过互联网,读者可以轻松获取到世界各地的书籍、文章和资讯,而不再受限于当地的书店或图书馆的资源。
这使得读者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提高了阅读的便利性和多样性。
其次,网络阅读具有更大的互动性。
在纸质阅读中,读者只能被动地接受作者的观点和信息,而在网络阅读中,读者可以通过评论、分享和讨论等方式与作者和其他读者进行互动,形成更加丰富和立体的阅读体验。
这种互动性可以激发读者的思考和创造力,使阅读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意义。
此外,网络阅读还具有更好的保存和分享功能。
纸质书籍一旦损坏或丢失,就很难再找到原版,而网络上的内容可以通过云存储和分享功能永久保存并传播,使得知识和信息得以更广泛地传播和利用。
当然,纸质阅读也有它的优点,比如纸质书籍的触感和香味会给人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而且纸质书籍不需要依赖电子设备,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阅读。
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设备的便携性和舒适性也在不断提高,这些优点也在逐渐被弱化。
综上所述,网络阅读具有更广泛的获取渠道、更大的互动性和更好的保存和分享功能,因此可以取代纸质阅读。
当然,纸质阅读仍然有它独特的魅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两者也可以相辅相成。
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阅读的优势将会越来越明显,逐渐成为人们主要的阅读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阅读VS传统阅读
发布时间:2008-01-13 00:45:48 星期日责任编辑:诸葛淼来源:金华日报打印
书店是读书人永久的乐园。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电子图书、数字杂志、手机报纸等新的阅读方式不断冲击人们的传统阅读习惯,尤其是年轻读者,几乎无人不接触网络,对传统阅读的兴趣也日渐淡化。
现如今,有一台PDA(掌上电脑)、一个MP4或者一台手机,你就可以随时随地阅读电子书。
而据调查,近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有近1/4的读者表示,他们花在读书上的时间正在逐年锐减。
对此,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前不久发出呼吁:“在电脑高度普及的情况下,应呼吁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要注重阅读,尤其是朗读。
过去我们经常用书声琅琅来形容我们的校园,现在我们的校园变得沉寂起来了,读书声越来越少了。
其实,手指是代替不了我们的喉咙的。
”
当然,网络阅读并非洪水猛兽,某种意义上说它只是代表了阅读的另一种姿态。
如何看待网络阅读,传统阅读在网络时代又将何去何从,我们对此进行了采访。
我们正站在一个崭新的阅读时代的门槛上
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在获奖致辞中写道:“因特网用其虚无引诱了整整一代人,理性的人们即使承认他们为此而上钩,但却难以再得到自由。
比如,他们可能发现一整天都在阅览博客中过去了。
”
莱辛曾将津巴布韦的学生与英国北部的学生进行横向比较,发现在发达国家,电视与网络对人们的思考能力带来极大的影响,而在条件简陋的津巴布韦,孩子们对书本的渴望却是极其强烈。
因此,莱辛呼吁人们不要沉溺于电视和网络,因为作家“不会从没有书的房子里突然冒出”。
莱辛对传统阅读日渐式微的焦虑,也正说明在互联网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后,崇尚传统阅读习惯的人们内心的困惑和不安。
浙师大人文学院的常立博士告诉记者:“我们所说的传统阅读就是基于书籍的阅读,而网络阅读是基于网络的阅读。
网络阅读若想完全取代传统阅读是不可能的,我们知道电视的出现没有取代报纸,同样网络的出现也不会取代书籍,但此消彼长却是极有可能的。
我们正站在一个崭新的阅读时代的门槛上,在人类的阅读史上,此前的任何一次技术性革命都不容置疑地推动了阅读的发展。
而互联网的出现,再次更新了我们的阅读方式。
”
常立用“更新”一词对网络阅读的新兴作出了较好的解释,他认为,任何一种新的阅读方式的诞生,都并不在于要取代前一种阅读方式。
但他指出,如果一味地沉迷于网络作品,肯定会导致在阅读上的弱化,他说:“网络阅读,本身是技术和欲望的合谋,为争夺眼球而不是心灵,阅读成了到身体为止的一次性消费。
”
传统阅读魅力非网络阅读可比
对于汹涌而来的网络文学作品,很多人无动于衷。
尤其是到书店里,这种感觉会更强烈一些。
传统阅读的最后阵地,或许就在书店的坐椅、地板上,在这里我们能看到无数双沉浸在书本中的眼睛,男女老少,或坐或倚,正在享受传统阅读带给他们的持久、有力的愉悦感。
坐在传记类书柜边上,翻看《中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评传》的吴昊告诉记者:“我到高一时才接触网络,接下来的两年又都忙于高考,根本没觉得网络对我有什么影响,还不如到书店里看本书来得实在。
”在金华路政部门上班的郑泽华,一有空就跑到新华书店购书中心看书,时间最长的一次,他吃完中饭就跑到书店里看,一直看到吃晚饭为止。
郑泽华说:“我看书的时间要比上网多得多,在网上看书太吃力,在书店看书比较随意,更能静下心来看。
”
作为传统阅读爱好者的诗歌爱好者欧良,同时也是一位精通电脑的高手,他们经常是抽出一部分时间看书,然后借助电脑来抒写感想,电脑只是代替纸张来呈现他们的所思所感,并借此与朋友交流看法,开博客、播客,上QQ、论坛,都是为了沟通的目的而存在,而并非沉迷于网络不可自拔。
常立博士说:“传统阅读中的书籍有着百炼钢化作绕指柔的文化积淀,在经典性、阅读习惯、格调三方面,非网络阅读朝夕之间可与之相提并论。
尤其是阅读经典更多地需要一种笨重的态度。
那是一个巨大的,需要你一点一点吃力进入的世界,你必须把阅读放慢,在一些奇妙的细部停留,感受那种丰富的精微,在这种阅读中,你根本没办法偷懒。
而这与网络阅读所要求的恰恰相悖。
”
只要还在阅读就是好的
中国公民的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取而代之的是网络阅读率的飙升。
更有人甚至大胆的预言:不久的将来,图书将会只能在博物馆才能看到。
对此,你有什么高见?你是支持网络阅读还是传统的阅读方式?
去年,一本名为《阅读改变人生》的书不仅在网络上非常火,在书店里也很是畅销。
书中,30余位中国文化名人同心共做一件事:为孩子们做读书的礼赞。
这本书在互联网上广为传播,人们把这本书制作成下载版、朗诵版、节选版、格言版,甚至用了“有孩子的一定要下载”的标题。
“阅读改变人生”这个意味深长的人生警言,在网上悄悄地蔓延。
该书主编巴丹写的前言,为众多网友所喜爱:“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阅读让人生永不听任命运的摆布,把握自己,执著地走向梦想的极地;不论出身高贵与卑贱,阅读可以改变人生的坐标和轨迹,奏响人生的乐章。
”是网络让这样动人的文字传遍了每一个角落,也是网络让阅读的呼声传得更广。
不管莱辛多么反对互联网,她的获奖致辞也只能通过网络传播到世界各地,在读者的心中或是引起共鸣,或是嗤之以鼻。
重要的是我们是否仍在阅读;通过什么媒介阅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读的内容是什么。
退休在家的朱老师说起读书,深有感触:“易中天说读书是一种生活,只要是于生活有益,读得快乐,我想即使是网络阅读,也是可以的。
”常立博士对此深表赞同:“不管怎么说,网络阅读也好,传统阅读也好,读总比不读更有益处。
”
我国网络阅读率6年增6.5倍
据新闻出版总署披露,我国国民传统介质阅读率持续六年下滑,网络阅读率6年增加了6.5倍。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今年最新发布的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报告
显示:我国国民传统介质阅读率持续6年下滑,网络阅读率6年来增加了6.5倍。
随着互联网和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包括书籍、报纸、杂志、音像制品在内的传统出版物,近年来在不少国家都出现了经营滑坡的趋势。
而互联网媒体则出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由于世界范围内数字时代的到来,大众的阅读方式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质媒体。
新型的数字媒体,比如新闻网站、电子图书、数字杂志、在线音乐、网络游戏,还有以手机为载体的手机报纸、手机小说、手机音乐等众多新的阅读方式和阅读载体正在悄然兴起,不断地对传统的生活提起挑战,不断地冲击人们的听觉、视觉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