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花边饺子里的爱教案

合集下载

花边饺子里的爱教案

花边饺子里的爱教案
读课文,找出自己喜爱的词语抄写下来
回忆,讲自己的感受。
由课题质疑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谈自己的体会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人间真情




(可附页)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课文,找出并摘抄自己喜爱的语句。
3、小练笔:写一写自己和母亲之间发生的一个故事。
课题
14花边饺子里的爱
课时
1课时
二次备课
年级
六年级
学校
备课人






这是本册书第三单元课文的第一篇略读课文。《花边饺子里的爱》讲的是作者童年时,妈妈的花边饺子给了他难忘的记忆,成年后,给妈妈过生日时,他也包了一个带糖馅儿的花边饺子,讨得年迈的母亲的快乐与开心。文章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的孝顺、敬爱母亲之情。选编本篇课文,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感情母子之间诚挚的爱,教育学生尊敬、热爱父母、长辈,以此落实本单元“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品味文章的精彩语句,揣摩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的训练项目。
教学设计思路︵含教法设计、学法
指导
本篇课文,通过几件小事,表现了母子之间诚挚的爱。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将读、思、议相结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入体会母子是花边饺子的用意;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搜集肖复兴的其他作品,读一读。




14花边饺子里的爱
妈妈儿子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4 花边饺子里的爱|语文S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4 花边饺子里的爱|语文S版
从这个糖馅儿的花边饺子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默读全文,然后出示句子:
(1)花边饺子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乐趣,我们却不知道妈妈是耍了个小小的花招儿:她把肉馅儿的饺子都捏上了花边,让我和弟弟连看带玩儿地吞进肚里,自己和爸爸吃那些素馅儿的饺子。
(2)她不知道我也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把糖馅儿包到了花边饺子里。思考:这花边饺子里到底包的什么?(小结文章表达方式:前后呼应、托物寄情。)
2.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初步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这种花边饺子是妈妈教会我包的。
思考:妈妈教会的仅仅是包花边饺子吗?(小小花边水饺,浸满浓郁情思:艰苦岁月里的肉馅水饺,蕴涵着妈妈对儿子的体贴与疼爱;幸福时光中的糖馅水饺,倾注着赤子报恩的深情。作者采用对比手法,将相隔数十年的两种水饺,用“情感”之线编织在文章中。没有豪言壮语,但是最朴实的语言抒发了最真挚的情感。)
14《花边饺子里的爱》导学案
课题:《花边饺子里的爱》
课型:略读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主备人:
审核:六年级语文组
小主人:
编号: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读准儿化音。正确认读多音字“和、调、系”。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抓关键词句进行朗读,感悟“我”与母亲之间深沉的亲情,懂得回报亲情,学会感恩。
2.分段朗读课文,交流阅读成果。
(1)花边饺子是什么样的呢?(找出句子读一读)
(2)我和妈妈之间围绕花边饺子发生了哪些事情?
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把课文分成小时候、长大后两部分。引导学生借助课题和人物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思路,概括主要内容。
三、走进童年,体会母爱
1.默读课文1至3自然段,思考:花边饺子为何能给小时候的我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你能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出来?

14《花边饺子里的爱》上课课件

14《花边饺子里的爱》上课课件

花边饺里浸满浓浓的母爱。
默读课文4—9自然段, 思考:“我”为什么也给 母亲包花边饺子?
花边饺里浸满浓浓的母爱,如 今,我谨以花边饺讨得年迈母亲的 快乐和开心。
她不知道我耍了一个小 小的花招,用糖馅儿包了 一个有记号的花边饺。
阅读短文《妈妈喜欢吃鱼头》,思考:
1、短文写了几件事?分别是什么? 2、从文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从哪些 句子体会到的?
自由读课文1—2自然段,思考:妈 妈的花边饺子是怎样做成的?用“﹏” 划出来。
妈妈把包好的饺子沿着边儿 用手轻轻地一捏一捏,便捏出了 一圈穗状的花边儿,像小姑娘头 上戴了一圈花环,煞是好看。
我们却不知道妈妈是耍了一个小小 的花招儿,她把肉馅的饺子都捏上了花 边儿,让我和弟弟连吃带玩儿地吞进肚 里,自己和爸爸吃那些素馅儿的饺子。
我手写我心
回忆你和母亲在一起的点点滴滴,用 心感受母亲对你的爱。请把你记忆中清晰 的,并触动你内心的一件事情记录下来。

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 “花边饺子”重点写了哪几件事?
读准下词语
拮据
破天荒
肉馅 清晰 花招 威风凛凛 雷打不动
说说课文围绕“花边饺子”重 点写了哪几件事? 1、小时候,妈妈把肉馅饺子 都捏上花边让我和弟弟吃。 2、长大后,我包了带糖馅儿 的花边饺子,讨得年迈母亲的快乐 和开心。
那艰苦的岁月,妈妈的花边饺,给 了我们难忘的记忆。但是,这些记忆, 都是到了自己做父亲的时候,才开始清 晰起来,仿佛一直沉睡着,需要我们必 须用经历的代价才能把它唤醒。

最新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4 花边饺子里的爱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4 花边饺子里的爱教案(教学设计)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1
语文(S)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4* 花边饺子里的爱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一、深情叙述,谈话导入
爱是伟大的,能给人无穷的力量;
紧扣课题中的文眼“爱”,铺设“爱”
爱又是平凡的,它就在我们的身边。今 的氛围,以情促情。围绕课题,引导学生
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花边饺子里的 质疑。
②“她不知道我耍了一个小小的花 招,用糖馅儿包了一个有记号的花边 饺。”
你从中可以读出“我”与妈妈之间 的什么感情?(感受母亲对儿子的疼爱 和儿子孝顺敬爱母亲的深情。)
(2)品读中心句。(相机展示课件第 五屏)
“花边饺里浸满浓浓的母爱,如今, 我谨以花边饺讨得年迈母亲的快乐和开 心。”
体味“浸”和“讨”的妙用,感悟 母子之间诚挚的爱。思考:课文为什么 用“花边饺子里的爱”做题目?
五、拓展升华,快乐积累 (展示课件第七屏)出示拓展练习
题:
1. 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有什么类似 “花边饺子里的爱”的感受,再写下来。 (点拨:用具体事例来表现爱) 2. 把自己喜爱的词语和句子抄写 在 采集本上。 3. 课外实践:向自己的父母或长辈 献 一份爱。
3
语文(S)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4* 花边饺子里的爱
3. 前两句写花,后两句写什么?(蝴蝶, 的内化,润物细无声。 黄莺)它们在花丛中干什么?(板书:翩翩起
舞 放声歌唱)
想象:如果你是美丽的蝴蝶,可爱的黄莺, 游戏在这美景中,会有什么感觉?怎么读? (读,评)
让我们一起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齐读) 春天在你们的朗读中变得更美了,此刻你
有机的延伸进一步帮助学
想,精巧的构思,精练的语言,含蓄的表达, 博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 绘大自然美丽景色的古诗,齐读课题。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14 花边饺子里的爱|语文S版 (10)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14 花边饺子里的爱|语文S版 (10)

《花边饺子里的爱》教学设计一课时教学目标1.自学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自学能力。

2.引导朗读,感悟浓浓的母爱和作者的孝心。

3.读懂课文,唤起自己关爱母亲的感情,可在熟读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加以感悟理解。

教具准备作者资料;相关语句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课文题目)同学们,今天大家一起来学习《花边饺子里的爱》。

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2.学生质疑:(1)花边饺子是什么?(2)为什么以“花边饺子里的爱”作题目?(3)花边饺子如何体现爱?体现的是什么样的爱?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自由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2.自学生字词,结合工具书自主学习,同学间交流学习。

3.理解本课的词语。

拮据:指缺少钱,境况窘迫。

破天荒:比喻事情第一次出现。

雷打不动:形容坚定,不可动摇。

威风凛凛:使人敬畏的声势和气派。

本文指妈妈很威风、使人敬畏的样子。

4.想一想,课文围绕“花边饺子里的爱”写了哪几件事。

写了三件事情:(1)小时候,包饺子是“我”家的一桩大事,如同过节一样。

妈妈把肉馅儿包进花边饺子让“我们”吃,她和爸爸吃素馅儿的。

(2)家境好转后,妈妈依然爱吃饺子,每当包饺子时,她便很兴奋。

(3)“我”为了讨老母亲的欢心包花边饺子。

三再读课文,感悟理解1.妈妈为什么要包花边饺子?出示:我们却不知道妈妈是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她把肉馅儿的饺子都捏上了花边儿,让我和弟弟连吃带玩儿地吞进肚里,自己和爸爸吃那些素馅儿的饺子。

从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文中是怎样描写包饺子、煮饺子的场景的?出示语句:(1)这时候,妈妈威风凛凛,最为得意。

一个人又和面,又调馅儿,馅儿调得又香又绵,面和得软硬适度,最后盆手两净,不沾一点儿面粉。

然后妈妈指挥爸爸、弟弟和我,看火的看火,擀皮的擀皮,送皮的送皮,颇似沙场点兵。

(2)圆圆的盖帘儿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儿的饺子,像是两军对阵,隔着楚河汉界。

(3)妈妈把包好的饺子沿着边儿用手轻轻地一捏一捏,便捏出一圈穗状的花边儿,像小姑娘头上戴了一圈花环,煞是好看。

《花边饺子里的爱 》教学教案

《花边饺子里的爱 》教学教案

《花边饺子里的爱》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花边饺子里的爱》的大意,掌握生词和重点句子。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和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学习制作花边饺子的基本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

学生感受亲情和家庭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和表达爱意。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花边饺子里的爱》的阅读与理解。

2. 生词和重点句子的学习。

3. 制作花边饺子的动手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和重点句子。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学生能够学习制作花边饺子的基本技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和亲情的表达。

2. 阅读理解: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花边饺子里的爱》。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生词和重点句子学习:教师解释生词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句子的用法。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练习使用生词和重点句子进行对话。

4. 口语表达: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家庭和亲情的看法。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用所学知识表演课文内容。

5. 动手实践:教师示范制作花边饺子的基本技巧。

学生动手实践,学习制作花边饺子。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和制作花边饺子的经验。

学生反思自己对家庭和亲情的理解和表达。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口语表达和动手实践中的表现。

3. 学生对家庭和亲情的理解和表达。

教学资源:课文《花边饺子里的爱》,生词和重点句子列表,制作花边饺子的材料和工具。

教学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和亲情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动手实践。

(小学教育)2019年六年级上册第14课《花边饺子里的爱》word教案

(小学教育)2019年六年级上册第14课《花边饺子里的爱》word教案

2019年六年级上册第14课《花边饺子里的爱》word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认识六个生字,读读记记“威风凛凛、破天荒、大吉大利”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朗读课文,通过课文具体细节理解文章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的伟大,学会感恩母亲。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悟母子之间真挚的爱。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题,可进行如下谈话:同学们,今天大家一起来学习《花边饺子里的爱》,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由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画出本课要求认识的字,想一想,怎样记住这些字?
2、课文围绕“花边饺子里的爱”写了哪几件事?
三、再读课文,感悟理解。

1、妈妈为什么要包花边饺子?
2、“我”为什么要包花边饺子?
3、课文为什么用“花边饺子里的爱”做题目?
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有什么感受?
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五、巩固练习。

1、读课文,找出自己喜爱的词语抄写下来。

2、在实际生活中,你有过类似的感受吗?讲讲你自己的故事。

小学教育资料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第2 页共2 页。

14 花边饺子里的爱 1

14  花边饺子里的爱 1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有感情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理解课文重点语句的意思。体会文章表 达的感情。 4.培养关爱,孝顺父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 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
作 者 介 绍
肖复兴是北京人,于1947年生。1966年高 中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1968年到北大荒 插队;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当过 大中小学教师,曾任《小说选刊》副主编。 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已出版 50余种书,曾多次获全国及北京、上海地 区优秀文学奖。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我们曾经相爱》、 《早恋》、《青春梦幻曲》,中短篇小说 集《四月的归来》、《北大荒奇遇》,报 告文学集《国际大师和他的妻子》、《多 梦时节——肖复兴报告文学集》等。报告 文学《海河边的一间小屋》、《生当作人 杰》分别获全国第二、三届优秀报告文学 奖。他还写过一篇文章,名为《到天堂的 距离》。
拓展与延伸
本文表现了感人的母爱之情,我们还 学过很多有关“母爱”的文章或诗词, 你能说出其中一些吗?
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在童年时,妈 妈的花边饺子给了他难忘的记忆;成年 后,给妈妈过生日,他也包了一个带花 边的饺子,讨得年迈的母亲对儿子的疼 爱。
理解感悟
1.妈妈为什么要包花边饺子? 2.“我”为什么要包花边饺子? 3.课文为什么用“花边饺子里的爱” 做题目? 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有什么感 受?
花边饺子
我会读:
• • • • • 饺子 调馅儿 擀皮 破天荒 热腾腾 拮据 威风凛凛 荤的 清晰 筷子 沙场点兵 楚河汉界 名目繁多 花样翻新Fra bibliotek比一比组词
饺( 子) 较(量 ) 快(速) 筷(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花边饺子里的爱》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理解“拮据、破天荒、花招、
威风凛凛、大吉大利、头头是道”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抓关键词句进行朗读,感悟“我”与
母亲之间真挚的爱,懂得回报亲情,学会感恩。
教学重、难点:
体会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感悟“我”与母亲之间真挚的爱。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题质疑
1、板书:爱
看到这个熟悉的字眼,你最先想到的是谁?的确,母爱是世间最伟大、
最无私的爱。
2、出示“爱”的繁体字。
通过繁体字的爱,你领会爱的含义吗?爱要用心感悟,爱更要用心表
达。所以我们常用“心”来表示爱。板书爱心
3、我国著名作家肖复兴说过: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写不完的,那便
是母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肖复兴的名篇:《花边饺子里的爱》。看看
作者和他的母亲是怎样“用心”来表达爱的。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
(1)花边饺子是什么样子的?
(2)为什么花边饺子里有爱?花边饺子里有什么样的爱?
(3)花边饺子里的爱,母子的“用心”体现在哪儿?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认识多音字:看火中的“看”(kān)、和面中的“和”(huó)、系上围
裙中的“系”(jì)。
2、完成阅读检测,交流阅读成果:
(1)把花边饺子的样子打上横线。
(2课文按顺序写的,围绕“花边饺子里的爱”写了件事情:
小时候;长大后,。
(3)把中心句打上波浪线,它在文中起的作用是:
三、提问质疑,研读课文
每个同学提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不许重复,看谁的问题与老师的不谋
而合?
预设:
1、全文分几部分?(谁来帮忙?)
2、过渡句有什么作用?(你想叫谁来回答呢?)
3、我们该怎样对待父母?(有点意思,每个同学都该好好思考。)
4、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母子俩是在“用心”表达爱?(师生所见略
同,这正是老师要提的问题。)
[通过学生认真思考,自己提问,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巧妙引出课
文的重难点。]
四、走进童年,体会母爱
1、思考:童年的花边饺子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你能从哪个词
语中感受到妈妈的良苦用心?
2、交流后出示课件:
花边饺子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乐趣,我们却不知道妈妈是耍了个小小的
花招儿:她把肉馅儿的饺子都捏上了花边,让我和弟弟连看带玩儿地
吞进肚里,自己和爸爸吃那些素馅儿的饺子。
(1)理解“花招”是什么意思?(花招:原意是欺骗人的狡猾手段、
计策,本课中的“花招”是指巧妙的办法。)妈妈的“花招”是什么?
(2)妈妈为什么要耍这个小花招儿?(那时,家里生活拮据,吃饺子当
然只能挨到年节;平常的日子,破天荒包上一顿饺子,自然就成了全
家的节日。)
体会当时生活的拮据。“拮据”“挨”可换为什么词?(拮据;缺少钱,
景况窘迫。破天荒:比喻事情第一次出现。)
3、在妈妈的“花招”里,你感受到花边饺子里,包的不仅是肉馅儿,
还包了什么?(浓浓的母爱,全家人的快乐和幸福。)猜猜妈妈当时
心里是怎样想的?(宁愿委屈自己,也要让孩子快乐成长。)
浓浓的母爱,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蕴含在字里行间。此刻你对那一
个个花边饺子有了什么新的感受?带着这种感受再来读读句子。让我
们通过自己的朗读来表现这一份浓浓的爱。
4、有感情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正是这浓浓的母爱,才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乐趣。虽然生活艰难,可有
妈妈的呵护,我们依然快乐成长。
[紧紧围绕“用心”一词层层展开,体会浓浓的母爱。通过转变角色、
朗读感悟等让孩子们用真实的心灵去触摸妈妈那颗心,让学生从品读
词句中感知课文的情感。在思想的交流中,思维的碰撞中感受伟大而
又无私的母爱。]
五、走进成年,感受孝心
小时候,妈妈的花招儿,让“我”感受到了那份无声的浓浓的母爱。
时光悄然流逝,乌鸦反哺,人之常情。长大以后,“我”又是怎样回
报的呢?我们认真读读课文4至8自然段。
1、默读课文4~8自然段,想想“我”的用心体现在什么地方?你能
通过哪个词感受到?(常包饺子,花招)
2、反馈交流。
她不知道我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用糖馅儿包了一个花边饺子。
3、“我”为什么耍这个花招? (要给妈妈一个意外的惊喜。)
4、妈妈的花招给我的童年带来了乐趣,那我的花招给妈妈带来的是
什么?(快乐、惊喜) 你能从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
5、在“我”的“花招”里,你感受到花边饺子里到底包的是什么? (儿
子对母亲拳拳的孝心)
6、分角色朗读生日这天的对话,我们一起来感受“我”对母亲的爱。
六、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出示课件:
那曾是她老人家教我包过的花边饺。
思考:妈妈教会的仅仅是包花边饺子吗?(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
教会“我”懂得关爱他人,教会“我”懂得感恩。我用相同的方式表
达了对母亲的爱。也教会了我们:要感恩母亲。)
2、课堂小结:
小小花边饺子,浸满浓浓真情,它是爱的象征:艰苦岁月里的肉馅饺
子,蕴涵着浓浓的母爱;幸福时光中的糖馅饺子,倾注着拳拳的孝心。
作者用“爱”的情感之线手法,将相隔数十年的两种花边饺子,编织
在文中。没有精彩片段,没有华丽词语,但是作者通过最平凡的生活、
最朴实的语言,抒发了最真挚的情感。这种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值得
我们学习。
[还是从“用心”入手,通过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感受花边
饺子给母亲带来的无比惊喜,体会作者的拳拳的孝心。引领学生体验
我利用妈妈教会我包的花边饺子报答了无私的母爱,再次认识文中的
“花边饺子”的内涵:爱的象征。]
七、拓展延伸,感受母爱
1、伴随歌曲《烛光里的妈妈》,欣赏一组有关母爱的图片,勾起我们
爱的回忆。
2、有时候,爱在轰轰烈烈的壮举里;更多的时候,爱在平平淡淡的
细节中。无论时光怎样流逝,唯有不变的,是点点滴滴爱的回忆。欣
赏了这些图片,想想自己的母亲,再想想我们自己,此时此刻,你内
心是什么滋味?
预设:
(1)感动,为什么?(懂事的你感受到了爱的温暖,你因爱而感动。)
(2)伤心内疚,什么地方让你伤心内疚?(幼稚的你,认为一切都
是理所当然,却从没想到过如何去回报父母。及时弥补,不要让人生
再有遗憾。)
(3)甜蜜欣慰,哪一件事让你感到欣慰?(你的孝心让老师感动,
更让老师欣慰。)
3、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爱要用心感悟,爱要用心表达。伴我们一
路走来的是——母亲,温暖我们一生的是——母爱。有一个人,一生
一世值得你去爱,那人是——母亲;有一种爱,一生一世不求回报,
那爱叫——母爱。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最美的语言,用最真
的情感来表达我们的心声吧!
4、播放《感恩的心》,让学生上黑板写。
八、布置作业,感恩母亲
享受爱是一种幸福,付出爱更是一种幸福。要用心地感受爱,更要用
心地奉献爱。回家,让我们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孝心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