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婴幼儿心脏术后循环监测与处理
小儿心脏术后护理要点

小儿心脏术后护理要点
小儿心脏术后护理的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定期观察患儿的呼吸、心率和体温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向医生报告。
2. 注意监测患儿的血氧饱和度和血压,确保患儿的氧供和血液循环正常,防止低氧血症和低血压。
3. 在术后的早期,密切观察患儿的伤口情况,注意是否有渗液、红肿、发热等异常,及时处理。
4. 防止患儿感染。
保持患儿术后的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并避免患儿接触病原体。
5. 给予患儿充足的液体和营养,保证患儿术后正常的代谢需求,防止脱水和营养不良。
6. 减轻患儿的疼痛和不适感。
根据医嘱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帮助患儿舒缓疼痛。
7. 提供患儿适宜的环境和心理支持。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患儿接触过多的刺激和噪音,同时给予患儿安全感和关怀。
8. 进行康复训练。
根据患儿术后情况,安排适当的康复训练,帮助患儿恢复身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9. 定期复查。
定期带患儿去医院复查,监测患儿的心脏功能和伤口愈合情况,保障患儿的术后康复。
请注意,以上是一般性的小儿心脏术后护理要点,具体的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还需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
2024年度婴幼儿心肺复苏术CPR课件

3
定义与目的
定义
婴幼儿心肺复苏术(CPR)是指在婴幼儿心跳、呼吸骤停或濒临停止时,通过 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等方式,迅速恢复其自主呼吸和循环的一系列急救措施。
目的
CPR的主要目的是尽快恢复婴幼儿的心跳和呼吸,维持其生命体征,为后续治 疗创造条件,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
2024/2/2
4
适用范围及对象
呼救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通知专业医护人员前来救援。
准备急救设备
在等待医护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准备好急救设备,如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等 ,以便及时进行急救。
2024/2/2
13
胸外按压操作方法
定位
将两手掌根重叠,置于婴幼儿胸 骨中下1/3交界处。
2024/2/2
姿势
保持双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 下压,使胸骨下陷至少5cm(对于 儿童和婴儿,下陷深度应适当减小 )。
施,如降颅压、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等。
22
后期康复治疗建议
早期康复介入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尽早进行 康复评估和治疗,以促进患者
功能恢复。
2024/2/2
综合康复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综 合康复治疗方案,包括物理治 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多 种手段。
心理康复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心 理康复支持和干预,帮助患者 度过心理难关。
2024/2/2
10
03
心肺复苏术基本步骤与操作方法
2024/2/2
11
判断意识与呼吸情况
2024/2/2
判断意识
轻拍或轻摇婴幼儿肩膀,并大声呼喊其名字,观察是否有反 应。
判断呼吸
观察婴幼儿胸廓是否有起伏,同时倾听是否有呼吸声,判断 呼吸是否正常。若呼吸异常或无呼吸,则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
CICU手册

第二节
CICU 床单位基本设置
CICU收治的对象为心脏手术后需要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和各种参数的患者, 因此 CICU 床 单位所占面积比普通病房要大 , 每张床位约 16m2 左右 , 每床间距 1.5m,以便放置必要的呼吸机和操作台及书写台,完成各项监护、抢救、治疗等操 作性工作。床与床之间有可移动围帘,可使每床处于相对独立状态,方便抢救和 保护病人隐私。有规模的CICU应设立独立的新生儿暖床区域。CICU应配备层流 或新风空气净化设备,室温保持在 22~25℃,相对湿度保持在 50%~60%。 1. 病床:配多功能电动或手动病床,能调节不同体位并能使床头、床尾或整体 升降,每床有输液架,轮子以橡胶轮为好,方便手术床移动于 CICU 和手术 室之间运送病人。 2. 中心管道和供电系统:每床单位应配有以下中心管道和电源插座。 (1) 二条中心供氧管道:分别接呼吸机、面罩吸氧和氧气雾化吸入。 (2) 中心压缩空气源接呼吸机。 (3) 中心负压吸引:供病人分泌物吸引时使用。 (4) 2 个稳压电源和 8~12 个电源插座。 3. 中心监护站:位于护士站中心监测处,通过监护处可看到所有监护病人的病 情资料。 4. CICU 床单位: (1) 根据不同病种和年龄配备呼吸机、湿化罐和管道。 (2) 低负压吸引器。 (3) 吸痰瓶和管道、负压吸引表头。 (4) 呼吸球囊和氧气面罩、加压面罩、氧气导管、湿化瓶、氧气表头。 (5) 多功能监护仪:可测心率、呼吸、有创和无创血压、心内测压管( LA、 PA、RA、CVP 等) 、经皮氧饱和度、体温等。 5. 其他: CICU 应配有床边心电图机、腹透加热器、变温毯、暖风机、除颤器、 抢救车、微量输液泵、血气分析仪、临时起搏器、持续心排量测定仪、婴儿 专用型呼吸机、带 NO 的呼吸机、无创通气呼吸机、B 超机等。 (何萍萍)
《婴幼儿常见病识别与应对》12循环系统常见病防治与护理

模块3 婴幼儿常见病防治与护理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
1. 熟悉婴幼儿循环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2. 熟悉常见几种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和主要表现。 3. 掌握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家庭护理的要点。
技能目标
1. 能识别几种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症状,为婴幼儿照护人员提出就医建议。 2. 能根据婴幼儿所患先天性心脏病,为婴幼儿照护人员提供家庭护理指导。 3. 能评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喂养和家庭照护等相关情况,为婴幼儿家庭预防先天性心脏
知识链接
四 家庭护理指导
1. 一般护理
2. 饮食护理
患儿居住的生活环境应安静、光线充足。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患儿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根据病情安排适当的活动量,减少患儿的心脏负担。 避免患儿情绪激动或大哭大闹。 病情严重的患儿应卧床休息。 注意观察患儿的病情,防止出现并发症。
注意患儿饮食的营养搭配,保证充足的能量、蛋白 质和维生素。
青紫
缺氧 发作
蹲踞
杵状指 (趾)
小提示
蹲踞时,下肢屈曲受压,体循环阻力增加,使右向左分流减少,可使肺血流量增加,同时下肢屈曲 可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减轻右心室负荷,从而缺氧症状可暂时得以缓解。
知识链接
三 家庭护理指导
家庭护理基本措施和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基本一致,但要注意以下两点:
患儿蹲踞时切勿强行拉起,一旦发生应将患儿置于膝胸卧位,此体位可增加体循环阻力,使右向左分 流减少,必要时给予吸氧,并及时就医。
五 预防措施
加强孕妇的保健,特别是在妊娠早期适量补充叶酸,积极预防风疹、流感等病毒性疾病,以及 避免与发病有关的因素接触,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都对预防先天性心脏病具有积极的意义。
婴幼儿心肺复苏ppt课件

普及急救知识
应对突发状况
让更多人了解并掌握婴幼儿CPR技能,能在关键时刻提供及时援助。
婴幼儿可能因窒息、溺水、心脏骤停等突发状况导致生命危险,CPR是有效的应急措施。
03
02
01
4
2024/1/26
主要针对0-6岁婴幼儿,此阶段儿童生理特征与成人差异较大,需要特别的急救措施。
适用年龄范围
3. 如无反应且无呼吸或仅有濒死叹息样呼吸,立即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并开始胸外按压。
4. 按压深度为胸廓前后径的1/3至1/2,频率至少100次/分钟。
5. 按压30次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循环进行直至专业救援人员到达或患者恢复自主循环和呼吸。
14
2024/1/26
03
CHAPTER
现场评估与初步处理
15
29
2024/1/26
脑损伤
心肺复苏后,患儿可能出现脑损伤,应密切监测神经系统症状,及时采取降颅压、营养神经等治疗措施。
肺部感染
复苏过程中可能导致肺部感染,应加强呼吸道管理,常,应持续心电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心律失常。
多器官功能障碍
长时间的心肺复苏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应加强对各器官功能的监测与支持治疗。
减少并发症
对于已经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的婴幼儿,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可以促进其身体机能的恢复,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促进康复
33
2024/1/26
社会参与
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婴幼儿急救事业,如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共同推动婴幼儿急救事业的发展。
技术创新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加先进的心肺复苏技术和设备,如自动化胸外按压装置、便携式呼吸机等。
人工呼吸
心脏外科术后监护

在心脏外科手术后,进行良好的术后监护至关重要,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并发 症风险和提高治愈率。
术后监护的重要性
1 提供安全保障
术后监护是对患者安全 的最大保障,可以及时 发现并处理术后可能出 现的问题。
2 精细护理
术后监护提供的护理可 以有效减少患者不适和 疼痛,帮助患者更好地 康复。
3 促进团队合作
常见的术后监护指标和方法
心电图监测
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心电图监测,及时发现心脏 问题。
血氧饱和度监测
观察患者的血氧饱和度,防止缺氧情况发生。
伤口护理
伤口是感染的重点部位,需要进行定期观察和 处理。
体位调整
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情况,需要进行相关的体 位调整。
术后监护中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失血
术后失血是常见的并发症,及时补充生命体 征稳定的止血药,避免患者贫血。
术后监护需要专业团队 合作,可以促进团队的 协作和沟通,提高病
恢复期监护
术后24小时内应该有专人持续监测病人的意识、心率、呼吸、血压、伤口渗液 等情况。
2
加强期监护
根据患者情况,了解相关信息,监测病人的心电图、血氧饱和度、胸痛、血压、 血糖等。
3
恢复期康复
术后的随访和康复也需要有专业的医护团队进行跟进,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出现 的问题。
3 疼痛管理
针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疼痛治疗和缓解,让患者舒服安心。
心脏外科术后监护的未来发展方向
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智能化、个性化、精准化、高端化四个方向,医疗设备和管理技术的不断进步,将会 完善术后监护的全部流程和环节。
肾功能异常
术后患者肾脏功能常常受到损害,需要根据 患者情况进行及时的肾脏保护。
小婴儿先天性心脏病40例手术后监护治疗_孙佳

护理论著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先天性心脏病是最常见的一类先天性畸形[1],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由于婴幼儿特殊的生理解剖特点,手术治疗监护难度增加[2]。
为总结小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监护经验,进一步提高监护质量,本文总结先天性心脏病患儿40例术后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1月收治先天性心脏病患儿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1个月~3岁,平均年龄(1.6±0.5)岁,体重3.5~12kg,平均体重(8.2±2.5)kg。
疾病类型:法洛氏四联症和五联症5例,法洛三联症1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3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5例,肺动脉瓣狭窄2例,室间隔缺损26例,其中合并房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4例,合并房间隔缺损7例,合并右室双腔心2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7例。
方法:所有患儿均采用静脉复合麻醉,行气管插管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
监护措施:①循环系统监护:婴幼儿心脏手术术后监护的重点是循环系统的监护,掌握循环功能监测指标,正常情况下1个月~1岁儿童动脉压75.2~100.2mmHg,心率120~140次/min,中心静脉压7.4~9.6mmHg,尿量120~240mL/24h;外周循环状况:皮肤温暖,色泽红润。
1~3岁儿童动脉压80.2~110.3mmHg,心率100~120次/min,中心静脉压7.4~9.6mmHg,尿量240~350mL/24h;外周循环状况:皮肤温暖,色泽红润。
术后常规监测患儿心率、血压、呼吸及尿量的变化,并做好记录,术后当日应适当补液,术后第1天补液量4mL/(kg ·h),注意观察患儿液体的出量和入量。
观察尿液颜色、尿量,警惕肾功能不全的发生。
严密监护心电,监测电解质,防止低血钾的发生。
一旦发现患儿出现血压降低、心率加快、四肢湿冷、尿量少等症状,要及时输全血、血浆等扩充。
对于血压升高的患儿,要及时应用血管扩张剂,如硝普钠、酚妥拉明等,以维持血压的稳定。
婴幼儿循环系统卫生及保健

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特点及保健内容摘要一、循环系统概述(一)血液循环系统(二)淋巴循环系统二、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特点三、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卫生保健一、循环系统概述血液心脏血管收集和输送组织液回心脏;具有防御机能淋巴液淋巴管道淋巴器官运输各种物质;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免疫和体温的恒定血液循环系统淋巴系统(一)血液循环系统1、心脏—输送血液的泵结构名称位置或连接关系功能心壁心包膜心内膜心肌内腔心房心室瓣膜房室瓣动脉瓣包膜和内膜之间心壁外层保护心脏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心房和心室之间防止血液倒流推动血液循环流动心室和动脉之间心壁内层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肺静脉肺动脉上下腔静脉主动脉(一)血液循环系统2、血管—血流的管道种类概念结构特点分布是血液从心脏流向全身的管道是血液流回心脏的管道是连接微动脉和微静脉的血管管壁厚、管腔小、弹性大,血流速度快身体较深的部位管壁薄、管腔大、弹性小,血流慢。
管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位置较浅或与动脉平行管壁极薄,管径极小,血流速度极慢分布广,在组织内反复分支成网动脉静脉毛细血管血管的种类和特点成分正常值特征功能血浆55%血细胞5%水分91-92%血蛋白7%葡萄糖0.1%无机盐0.9%红细胞男500万个女420万个白细胞0.5-1万个血小板10-30万个圆饼状,两面凹,无核,由于血红蛋白而呈红色形态多样,比红细胞大,有核,数量少个体最小,形状不规则,无核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
除去纤维蛋白原,剩余的黄色透明液体叫血清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运输氧和二氧化碳吞食病菌,有防御和保护作用加速凝血和止血血液的成分和功能(一)血液循环系统3、血液—流动的组织(一)血液循环系统4、血液循环途径肺循环:在心脏和肺之间循环以摄取氧气体循环:在心脏和身体其它部分之间循环以运输氧气和养分两种循环同时进行,并在心脏处汇合在一起,共同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二)淋巴循环系统淋巴循环是血液循环的辅助装置1、淋巴液在淋巴管道内流动的无色透明液体细胞代谢的废物及细胞间的水分,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2、淋巴管道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9条)淋巴导管(2条)与静脉伴行(二)淋巴循环系统输入淋巴管输出淋巴管淋巴结具有造血、过滤、参与免疫等功能脾是人体中最大的淋巴器官,具有过滤血液、造血、参与免疫、储存血细胞等功能胸腺是一个淋巴器官,兼有内分泌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右室限制性生理
右室收缩、舒张功能障
判断:
心超检查-心房收缩期有无前向舒张 期肺动脉血流 右室僵硬、舒张充盈受损,心排指数 降低
右室限制性生理
右室限制性生理
表现:
右室高压累及左室灌注及顺应性 依赖右房收缩(右室功能下降) 对胸内压变化所致的静脉回流极其敏感 心功能恢复慢,需长时间强心药物 ICU滞留时间延长
术后血清乳酸变化率与转归
>0.75 mmol/L/hr w/ death or ECMO
89% Sensitivity 100% Specificity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2000;119:155-62
持续高乳酸血症
新生儿、小婴儿乳酸独特来源是脑和内脏 组织,持续高乳酸血症也提示组织损伤 严重肝损和内脏组织缺血,乳酸代谢清除 延迟 监测乳酸浓度变化追踪治疗效果!
奈西立肽(Nesiritide) 卡培立肽(carperitide) 降低PCWP和SVR 增加CO/CI/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 用于CHF治疗
药物 :
脑钠肽(BNP)
精氨酸血管加压素
(arginine vasopressin)
儿茶酚胺类耐药的低血压
在受体位点增加儿茶酚胺类药物的反应
血管内皮素拮抗剂—波生坦
PAH治疗策略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
INO/PDE5抑制剂/ 钙离子拮抗剂/前列环素/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 … ACEI/β-block/ 术后/… … 长期吸氧
Pulmonary Venous Hypertension
Pulmonary Hypertension associated with hypoxemia
Pulmonary Hypertension due to chronic thrombotic and/or embolic disease
Miscellaneous
内膜剥离术 治疗同PAH
新生儿、婴幼儿心脏术 后循环监测与处理
史珍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 2010.7.12
1 2
背景 心功能监测与评估 心功能不全处理
3
一、背景
ATS 2007;83:1438
SCMC 新生儿术后并发症
1.40% 2.10% 4.20% 7.70% 19%
N=276
12%
PiCCO从中心静脉注射 室温水或冰水,在大动 脉内测量温度-时间变 化曲线,测量全心相关 参数、血管阻力变化
PICCO
混合脑氧饱和度
近远红外光谱仪 (NIRS) 评估脑氧输送和消 耗之间的平衡 无创心输出量的指 标
INVOS脑氧仪
INVOS脑氧仪
乳酸监测
高乳酸血症可能心输出量不足,全身血 流灌注不足 血中乳酸含量 ≤1.5 mmol/L 组织灌注指标,与低心排相关 乳酸变化趋势能预测病人预后 (变化率> 0.75 mmol/L.h )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
SvO2
< 50%, 提示CO下降 < 30%, 提示CO下降和组织氧输送不足 血清乳酸水平升高
SaO2-SvO2 > 40%提示CO下降,组织氧输送不足
(SaO2S- SvO2)/SaO2
) 氧摄取率
反映氧输送和氧需求的关系 >50%死亡率
CI与SvO2的关系
Tibby SM, et al. Arch Dis Child 2003;88:46
Rashid A, et al. Arch Dis Child 2005;90;92-98
肺血管阻力增高的影响因素
肺泡低氧 血PH值 血管活性物质 体外循环
神经系统的调控 肺实质和胸廓疾病 机械通气 原发疾病
肺动脉高压治疗进展:
前列环素及其类似物 依前列醇,Epoprostenol(静脉) 贝前列素,Beraprost(口服) 依洛前列素,Iloprost(吸入) 内皮素双重受体阻滞剂(A,B受体) 波生坦, Bocentan(口服) 磷酸酯酶抑制剂 III、V、 氨力农 米力农 西地那(Sildenafil) 钙离子拮抗剂 INO
(Prophylactic Intravenous use of Milrinone After Cardiac Operations in Pediatrics,PRIMACORP)
低心排治疗进展
钙增敏剂(左西孟旦)
增加心肌收缩蛋白对Ca++敏感性 促进钙与心肌肌钙蛋白C的结合 不增加心肌耗氧量、钙超负荷 不导致心律失常、细胞损伤 不损害舒张功能、不延长舒张期时间 具有PDE抑制作用、改善前后负荷
手术、心肺转流
心肌保护欠佳、右心室切开、异常肌束切除、 心肌水肿、缺血
残余容量负荷 肺动脉瓣/三尖瓣重度返流、残余分流 残余压力负荷 肺动脉高压、流出道梗阻 心律失常 失去窦性心律
右心功能不全
诱发因素 心肌保护欠佳、右心室切开、异常肌 束切除、肺动脉瓣和三尖瓣重度返流 解剖结构形成复杂的几何形态,难以用 传统的方法监测右心功能 急性右心室限制性生理状况
超声心动图
评估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 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 心排量计算和热稀释法结果相近 组织 Doppler 分析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三、心功能不全处理
1
低心排处理原则 治疗药物进展
右心功能不全 肺动脉高压
2
3
心律失常
低心排综合症(LCOS)
定义: 由于组织灌注不足所引起的综合症 CI < 2.0 L / min.m2 ↑PCWP →↓SV、↑HR CO、↑SVR →↓BP
利尿措施
速尿 布美它尼 托拉塞米 氨苯喋啶,DCT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Fenoldopam
腹膜透析、血液透析
非诺多泮-Fenoldopam
作用于肾脏
扩张血管
作用于体循环
舒张肾小球膜细胞
利尿,
扩张冠状血管 扩张肠系膜动脉
排钠 减少肾素释放
右心功能不全因素
脑钠肽-Natriuretic Peptides
松弛静脉和动脉平滑肌 利尿作用 阻断心脏交感神经兴奋性 疾病的诊断和预后的生化指标 治疗药物
脑钠肽(BNP)
Plasma NT-proBNP levels higher than 115 pg/ml can be used as a marker of RV dilatation and dysfunction.
CI≥2.0 L/min*m2
心率以155次/min聚集
CI、SvO2、Lac相关性
CI与SvO2、血清Lactate的相关性:
两组的CI与SvO2相关性有统计学 意义(P<0.05), 与血清Lac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二、心功能监测与评估
1 ABP、LAP、 RAP、 CVP、PAP、
心排血量测定方法
Fick’s 法 稀释法 (热稀释) Doppler 超声法 生物阻抗法 动脉脉冲轮廓分析法(PiCCO)
17
PICCO导管
脉搏曲线分析
利用动脉压力曲线、 心率、顺应性和曲线 的形状分析 需要中心静脉导管和 置于大动脉的导管
Picco采用热稀释技术
测定心排量,通过分析动脉压力波形曲线下面积与CO存在的一 定关系,获得连续心排量(PCCO)
100
80
60
Cardiac output
Blood pressure
经胸置管监测
PRA:
右心容量指标/TV
69.1 - 81.4% (78.4%)
SaO2
PLA:
左心循环容量指标/MV PLA 6~8 mmHg
PPA:
肺动脉压力变化/PVR
75~80%
SmvO2
术后左房压升高的原因
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升高
措施
心房水平创建右 左分流 维持左室心排出量及氧输送 磷酸二酯酶Ⅲ抑制剂有益 减容手术 (Glenn术) ECMO
肺动脉高压
占左向右分流 69% 、瓣膜病 74% 术后肺血管阻力增高的危险因素:
.生后1-2天的新生儿 .肺静脉高压的婴儿和大龄儿童 .合并PVR增高的婴儿和大龄儿童 .心导管资料提示器质性肺高压 .机械性梗阻 .肺实质病变,左房压增高,血粘度增高
PDE III 抑制剂
PDE III 抑制剂 正性肌力作用兼具扩血管功能 对心率影响小,心律失常发生率低 可预防 LCOS 的发生 负荷量可导致低血压
米力农对新生儿、小婴儿
防治术后低心排有效且安全性较好 明显降低低心排的发生率 相对危险性下降 55%(P=0.023) 新生儿应用米力农需复查肌酐清除率 以避免过度和过久的血管扩张
轻度低温、镇静、肌松,降低氧耗
合理使用改善心功能的药物
正性肌力药物的推荐剂量
Dopamine 5 mcg/kg/min Dopamine 3-5 mcg/kg/min with milrinone 0.5mcg/kg/min Milrinone 0.5 mcg/kg/min , 负荷量 50 mcg/kg Epinephrine 0.02-0.05 mcg/kg/min Vasopressin 0.02-0.05 units/kg/hr * 0-3 months 婴儿:CaCl2 10 mg/kg/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