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教案】最新幼儿教育-古诗主题江南春(四篇)
2024年幼儿园江南春古诗教案

2024年幼儿园江南春古诗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古诗精选》教材中的《江南春》一首。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学习生字词,如“江南”、“鸟啼”、“绿映红”等;分析古诗描绘的景象,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朗读《江南春》,并能背诵。
2. 理解古诗内容,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3. 学习生字词,提高幼儿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古诗的意境。
教学重点:朗读和背诵古诗,学习生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古诗挂图、字卡。
学具:幼儿用书、画笔、彩纸。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春天的江南美景,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自己看到的景象。
2. 新课导入(10分钟)(1)出示古诗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图画内容。
(2)教师带领幼儿朗读《江南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逐句解释诗句,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内容。
3. 例题讲解(10分钟)(1)分析诗句中的生字词,如“江南”、“鸟啼”、“绿映红”等。
(2)通过字卡游戏,帮助幼儿巩固生字词。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自主朗读古诗,体会古诗的意境。
(2)分组进行朗读比赛,提高幼儿的朗读兴趣。
(2)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中的景象。
六、板书设计1. 《江南春》2. 内容:诗句、生字词、图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图画和文字描述你心中的江南春景。
2. 答案:示例:春天来了,江南的景色真美!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绿树成荫,红花映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课件、挂图、字卡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内容,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进行评价和指导。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幼儿欣赏其他描绘春天景色的古诗,提高幼儿的文学素养。
同时,鼓励幼儿走进大自然,观察春天的变化,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古诗的意境。
古诗《江南春》教案

古诗《江南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江南春》。
(2)理解古诗《江南春》的内容,把握其主题思想。
(3)了解作者杜牧及其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朗读,感受古诗的音韵美。
(2)分析古诗中的意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3)学会欣赏古诗,提高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珍惜美好时光,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准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江南春》。
2. 理解古诗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古诗中意象的理解。
2. 古典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古诗《江南春》的文本。
2. 相关背景资料(作者杜牧的生平介绍等)。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杜牧及其创作背景。
(2)提问:同学们对古诗《江南春》有哪些了解?2. 朗读感悟(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古诗《江南春》,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学生自主朗读,体会古诗的音韵美。
3. 解析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古诗《江南春》的意象,如“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等。
(2)学生讨论,分享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4. 欣赏评价(1)教师引导学生从审美角度欣赏古诗《江南春》。
(2)学生发言,表达自己对古诗的喜爱之情。
5. 背诵巩固(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江南春》的背诵。
(2)学生互查,确保背诵准确无误。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1)熟读并背诵古诗《江南春》。
(2)结合课后注释,深入理解古诗内容。
(3)写一篇关于古诗《江南春》的鉴赏心得。
六、教学拓展:1. 比较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将《江南春》与杜牧的其他诗作进行比较,如《清明》、《赤壁》等。
(2)学生分析不同诗作的主题、意象及艺术风格,提高鉴赏能力。
2. 课外阅读教师推荐与《江南春》风格相近的古代诗词,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知识面。
《江南春》教案

《江南春》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江南春》为本课所选教材,出自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
本节课详细内容为学习《江南春》这首古诗,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分析和欣赏,使学生掌握其文学意蕴及审美特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江南春》,理解诗句的含义,把握古诗的韵律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江南春》,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和文学素养,掌握阅读和分析古诗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句的理解和欣赏,古诗韵律的掌握。
2.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江南春》,体会古诗的意境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江南春景的图片,引出本课主题《江南春》。
2. 朗读课文: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
3. 理解诗句:学生自主阅读诗句,讨论诗句的含义,教师进行讲解。
4. 欣赏古诗:分析诗句的意境美,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诗句填空、翻译等练习。
6. 例题讲解:以课文中的重点诗句为例,进行详细讲解和分析。
六、板书设计1. 《江南春》2. 内容:a. 诗句原文b. 诗句含义c. 意境美分析d. 韵律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背诵《江南春》。
b. 仿写一首以春天为主题的诗。
c. 分析《江南春》的韵律美,写出自己的体会。
答案:1. a. 学生自行完成。
b. 示例:春风拂面花千树,绿柳垂丝水自流。
c. 学生自行完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其他关于春天的古诗,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理解诗句的含义。
2. 欣赏古诗的意境美和韵律美。
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
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性。
一、理解诗句的含义1. 生僻字的解释:如“莺”、“燕”、“蓑”等字,需要解释其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诗句。
幼儿园江南春古诗教案

幼儿园江南春古诗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江南春》这首古诗。
该诗选自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
《江南春》描绘了江南地区春天的美丽景色,诗中融入了丰富的想象和深远的寓意,是一首富有音乐美和画面感的佳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江南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 使学生理解诗中的景物描绘和寓意,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3. 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时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诗中的寓意和情感。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古诗,体会古诗的韵律美和画面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江南春天的美景,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激发他们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 学习古诗(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江南春》,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学生自读古诗,理解诗中的景物描绘。
(3)教师讲解诗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3. 例题讲解(10分钟)(1)分析诗句“千里莺啼绿映红”,引导学生想象江南春天的美景。
(2)解释“水村山郭酒旗风”的含义,让学生体会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根据诗句描绘的画面,动手绘制一幅江南春天的画作。
(1)学生分享自己对本节课的收获。
六、板书设计1. 《江南春》2. 内容: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根据《江南春》的诗意,写一篇描绘江南春天美景的短文。
2. 答案:示例:春天来到了江南,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南朝时期的古寺,在烟雨中若隐若现,让人陶醉其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江南春》,让学生感受到了古诗的魅力,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古诗的理解程度,鼓励他们多读多背,提高语文素养。
《江南春》教案

《江南春》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江南春》。
(2)理解《江南春》的意境和主题,了解作者杜牧及其创作背景。
(3)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江南春》。
(2)学会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体会诗词的韵律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江南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江南春》。
(2)理解《江南春》的意境和主题。
2. 教学难点:(1)把握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
(2)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简要介绍作者杜牧及其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词的,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江南春》,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词的意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江南美景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2)引导学生抒发自己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5. 课堂小结: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江南春》。
2. 写一篇关于《江南春》的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在课堂讨论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加大教学难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词背后的含义。
2.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体验诗中的意境。
3. 利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了解《江南春》与其他诗词的异同,提高鉴赏能力。
4.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幼儿园江南春古诗教案

幼儿园江南春古诗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幼儿古诗启蒙》,具体章节为“江南春”。
详细内容包括:1. 江南春的古诗朗读与背诵;2. 江南春诗句中的意境描绘;3. 江南春诗句中的生字词学习;4. 江南春诗句的绘画表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熟练朗读和背诵江南春古诗;2. 使学生理解江南春诗句的意境,培养审美情趣;3. 帮助学生掌握诗句中的生字词,提高词汇量;4. 培养学生的绘画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江南春诗句的意境理解和生字词掌握。
教学重点:古诗朗读与背诵,以及绘画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录音机、古诗挂图、画纸、画笔;2. 学具:古诗课本、画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江南春的风景视频,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学习兴趣;2. 新课:出示古诗挂图,引导学生跟读,注意字音、节奏;3. 讲解:详细讲解诗句中的意境,让学生理解诗句描绘的景象;4.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读准字音,理解字义;5. 绘画表现:分发画纸、画笔,让学生根据诗句描绘的意境进行绘画;6. 随堂练习:让学生自主朗读古诗,进行背诵比赛;六、板书设计1. 《江南春》2. 内容:a. 古诗全文;b. 生字词;c. 意境描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江南春的意境,并尝试用画笔表现出来。
答案:示例描述:“春天来了,江南的景色真美啊!柳树绿了,桃花红了,江水碧波荡漾。
我画了一幅画,表现了这样的美景。
”2. 课后作业:背诵江南春古诗,并将绘画作品带回家与家长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视频导入、挂图展示、绘画表现等多种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但在生字词学习环节,部分学生掌握不扎实,需要加强个别辅导;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其他关于春天的古诗,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同时,组织一次春游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创作灵感。
幼儿园大班古诗《江南春》优秀语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感受作者笔下典型的“江南”春景
2、品味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两句虚实结合的写法,和诗作中流露出的历史沧桑感
三、教学过程:
1、解读“江南”春:
回顾课内外涉及“江南”春景的诗词作品,在意象上大都逃不开“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影子、加上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这一切构成了这首《江南春》的意象群、“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加上风中飘动的“酒旗”,一连串最具代表性的“江南”春景如画卷一般展开、千里江南,风光无限。
2、解读“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有别于前两首写“春”的诗歌,这首《江南春》的最后两句,对学生而言,理解起来颇有难度、教师应在讲解时,简单铺垫相关历史信息:南朝时期,社会动乱,统治者和普通民众笃信佛教的不在少数,南朝梁武帝为其中代表、六下的学生接触到的诗歌多为写景状物类,对于诗歌中“抚今追昔”的情感尚无接触、因此,诗歌后两句,教师应加以细解: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里有过渡到江南风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寺庙,揉进了沧桑之感,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佛教
建筑物在春风春雨中若隐若现,更增添扑朔迷离之美、仿佛时光倒转,历史的画面逐渐清晰,楼台寺庙隐隐而来,又在烟雨中隐隐而逝,令人遐思无尽、将“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发挥到极致。
教师点拨:
1、明确诗词作品中“虚”的表现手法,诗词不是写“实”,需要艺术加工。
2、明确诗作后两句所承载的历史沧桑感,唯“千里”二字,方有与后两句相配的分量。
中班古诗江南春教案

中班古诗江南春教案
【篇一:描写江南春古诗】
咏鹅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作者: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
江
南?
江南逢李龟年
作者:杜甫
岐王宅
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
逢君。
江南
作者:佚名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篇二:古诗江南春的赏析】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阅读答案
⑴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
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答: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
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
一一在望。
⑵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或答“表达了诗
人对风景依旧,物是人非的感慨。”)
3.对于诗的后两句,有人认为是表达诗人对江南景物的神往,有
人认为是借古讽今。你赞同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答: 赞同前者:后两句写出了深邃悠远、朦胧迷离的江南景色,与
前两句的明朗绚丽相映衬,使江南春的图画更加丰富多彩。 赞同后
者:后两句写出了南朝笃信佛教造成寺庙的恶性发展,引发作者的
慨叹,表达对唐朝推崇佛教的现实的不满。
【篇三:幼儿园中班《唐诗》】
中班《古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古诗主题江南春(四篇)目录:
古诗主题江南春一
古诗主题清明二
古诗主题陶者三
大班古诗主题江南四
- 1 -
古诗主题江南春
活动目标
了解春天的景色特征。
了解古诗内容,能正确、流利、有韵味地熟读并背诵古诗。
想像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美。
培养幼儿对古诗的学习兴趣。
活动准备
板书、课件、江南春天的画、《高山流水》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提问幼儿,寒冷的冬天已经离我们而去,现在到了什么季节?(回答:春天)
2、春天来了,小朋友想一想,春天是什么样子呢?(引导幼儿从气候、动物、植物、人们的衣着变化等几方面说一说)
3、小朋友说的是北方的春天,你们知道南方的春天是什么样吗?有一位名字叫杜牧的人写了一首诗,诗的名字叫《江南春》,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二、古诗学习
1、老师介绍作者
2、老师美读古诗。
老师读诗的前两句,请小朋友说说诗里有什么?
3、教师小结:诗的前两句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画面。
4、出示画面,帮助幼儿理解古诗。
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
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
5、学习诗的后两句,请幼儿说说诗里有什么?老师讲解后两句。
6、南朝统治者当时广建佛寺,希望江山稳固。
可是时移世易,当年的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楼台意境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了呢?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7、请幼儿看电脑课件。
8、领读古诗。
(两遍)
9、幼儿有韵味地朗读、背诵古诗。
(配乐朗诵)
活动延伸
到大自然中去看春天,画一幅春天的画。
>>古诗主题教案《江南春》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