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军政府私人住所

合集下载

关于中国在缅军事基地的谣传

关于中国在缅军事基地的谣传

2010年第1期 南洋问题研究 N o .12010 (总第141期) SOUTHEA ST A SI AN A FFA I R S G eneral Serial N o .141关于中国在缅军事基地的谣传❋[澳]安德鲁·塞尔斯(格里菲斯大学,澳大利亚)⏤⏤⏤⏤⏤⏤⏤⏤⏤⏤⏤⏤⏤⏤⏤⏤⏤⏤⏤⏤⏤⏤⏤⏤⏤⏤⏤⏤⏤⏤⏤⏤⏤⏤⏤⏤⏤摘 要:近15年来,涉及中国在缅军事基地的报道和论著源源不断。

虽未获得证实,但中国对北印度洋的渗透的传闻已深刻影响缅甸邻国,尤其是印度的战略思维。

安达曼海大椰子树岛的大型情报站和伊洛瓦底江三角洲海基岛海军基地的报告,已被作为缅甸沦为中国附属国的佐证。

在其他观察家看来,这些基地的存在,明确显示就是中国在印度洋进行扩张的计划,甚至是它的全球野心。

然而,印度政要于2005年承认,关于中国在大椰子树岛设置情报站的报告有假,并承认缅甸并无中国海军基地。

因此彻底改变印度国防计划人员10多年来关注的两大焦点,导致人们怀疑有关缅甸存在其他“中国基地”的说法,进而引起对中缅关系现状及中国在北印度洋的战略利益的思考。

①关键词:军事基地;缅甸;印度洋中图分类号:E 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856(2010)01-0001-18⏤⏤⏤⏤⏤⏤⏤⏤⏤⏤⏤⏤⏤⏤⏤⏤⏤⏤⏤⏤⏤⏤⏤⏤⏤⏤⏤⏤⏤⏤⏤⏤⏤⏤⏤⏤⏤15年来,关于中国在缅军事基地的报道和论著源源不断。

②中国对北印度洋的明显介入业已深刻影响邻国缅甸,特别是印度的战略思维和安全政策,增加人们对中国扩张计划的关注。

而仰光(2005年缅甸政府所在地从仰光搬迁到内比都)和北京的否认,却遭到忽略。

印度海军参谋长却于2005年中期宣布,有关中国在安达曼海(the Andam an Sea)某岛设置情报站的报道不实。

他宣布,缅甸并无中国海军基地。

由此彻底改变印度国防计划人员10多年来跟踪的两大焦点,并引起人们对·1·❋收稿日期:2010-01-27作者简介:安德鲁·塞尔斯,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亚洲研究所研究员。

缅甸国家制度

缅甸国家制度

缅甸国家制度
缅甸是一个共和国,采取总统制。

根据2010年通过的宪法,缅甸总统是国家领导人,由
全国性选举选出。

缅甸国家政府由总统、副总统、国家议会和其他机构组成。

总统是国家的最高行政长官,负责国家事务的管理和执行。

总统任期为5年,可以连任一次。

他任命政府的部长和高级行政官员,并主持政府会议。

总统还具有一定的立法权和决策权。

副总统作为总统的副手,协助总统履行职责。

副总统由总统任命,并在总统离任或无法履职时代行总统职责。

缅甸国家议会由两院组成:缅甸众议院和缅甸少数民族民主联盟议会。

众议院有440个席位,
成员由普选产生,任期为5年。

少数民族民主联盟议会有224个席位,由少数民族普选产生。

议会的职责包括通过法律和政策,监督政府的运作,以及代表人民发表意见。

缅甸的司法系统独立于行政和立法机构,并由法官和法律专家组成。

最高法院是最高审判机构,负责处理重大案件和宪法争议。

然而,缅甸的政治体系在过去几十年中受到了严重批评。

军方长期以来一直在国家政治中扮演重要角色,制约了国家向真正的民主制度演进。

近年来,缅甸政府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但仍然面临民主发展和人权保护等诸多挑战。

缅甸的水上生活船屋和漂浮市场的奇妙景象

缅甸的水上生活船屋和漂浮市场的奇妙景象

缅甸的水上生活船屋和漂浮市场的奇妙景象缅甸,这个东南亚的国家,以其独特的文化和壮丽的自然景观而闻名于世。

而在缅甸的河流和湖泊中,有着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奇妙景象,那就是水上生活船屋和漂浮市场。

这些船屋和市场成为了缅甸这个国家独特的一部分,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

水上生活船屋,顾名思义,就是建在水上的居住和生活空间。

在缅甸的水域中,许多人选择住在这些船屋中,过着与众不同的生活。

船屋的设计常常彰显出缅甸传统文化的魅力。

用木材和竹子建造的船屋,它们的外观简洁而古朴,却蕴含着无限的温馨和美好。

船屋内部的布局也令人惊叹。

尽管空间不大,但屋内却一应俱全,设施齐全。

一张舒适的床、简易的厨房、一个小小的客厅,再加上一个窗户,让居住在船屋中的人们可以尽情地欣赏外面的美景。

每一个船屋都是独一无二的,体现了缅甸人民独特的审美观和生活方式。

而与水上生活船屋相比,缅甸的漂浮市场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漂浮市场是由各种大小渔船组成的,这些渔船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商品。

蔬菜、水果、家居用品和纪念品等,琳琅满目的货物吸引了大量购物者和游客前来观览和购买。

漂浮市场的摆卖者多为缅甸当地的妇女,她们身着传统的长袍和色彩斑斓的头巾,给市场带来了一份别样的风情。

她们在独特的船舱中,摆设着自己的商品,微笑着迎接每一位顾客。

这些漂浮市场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世界,流连忘返。

除了商品的丰富和妇女的风情外,漂浮市场还有着独特的交易方式。

买家和卖家之间并不用现金交易,而是通过交谈和讨价还价的方式来决定价格。

这种古老而有趣的交易方式,带给游客们一种与众不同的购物体验,增添了许多乐趣和回忆。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缅甸的水上生活和漂浮市场正面临许多挑战。

城市的建设和现代化设施的兴起,使得船屋的数量越来越少,市场规模也在逐渐减小。

这些古老的传统正慢慢被遗忘,对于缅甸的文化遗产而言,这是一种可悲的损失。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独特的文化景观,缅甸政府和一些非营利组织开始采取行动。

缅甸北部为什么没人管

缅甸北部为什么没人管

缅甸北部为什么没人管缅甸北部没人管的原因主要有政治因素、民族问题、经济问题、国际因素等等。

1、政治因素缅甸的政治环境非常复杂,由于历史原因,该国长期处于军政府的统治下。

直到2010年,缅甸才实现了政治体制改革,并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和经济上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缅甸政治仍然不够稳定,各种政治派别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仍然存在。

政治动荡的局面对缅甸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民族问题缅甸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包括缅族、克伦族、掸族、少数民族等多个民族。

在这些民族之间,存在着激烈的民族矛盾和冲突,主要是由于资源分配不公和文化差异引起的。

特别是在缅甸北部,克钦邦、克伦邦、掸邦等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经济相对落后,加上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政策不力,导致了长期以来的冲突和战乱。

这些地区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使得北部地区的局势更加混乱。

3、经济问题缅甸的经济相对较弱,贫富差距较大,很多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很落后。

这些经济问题也是缅甸动荡的一个重要因素。

缅甸政府在改革开放后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措施,但是由于政治和民族问题的影响,这些措施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成效。

同时,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也存在差异,缅甸北部等边远地区的经济发展比较滞后,民生问题也较为突出。

4、国际因素缅甸位于东南亚地区,与中国、印度、泰国等国家接壤,这也使得国际因素对缅甸的局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缅甸历史上一直处于各个国家的影响和干涉之下,如英国、美国、苏联等国家都曾在缅甸进行过干涉。

在当今的国际环境下,美国、欧盟等国家也对缅甸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和政治制裁措施,加剧了缅甸的政治动荡和经济困难。

缅甸的文化:缅甸文化深受佛教文化影响,缅甸各民族的文字、文学艺术、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以及风俗习惯等都留下佛教文化的烙印。

近现代以来,缅甸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缅甸音乐受到中国和印度的双重影响。

缅甸北部民族与中国云南少数民族在各方面都比较接近,艺术方面也有相通之处。

缅甸掸邦四个特区的详细资料

缅甸掸邦四个特区的详细资料

缅甸掸邦四个特区的详细资料10满意答案宇 7级 2008-08-26掸邦高原上,缅甸境内,第一特区果敢,首府老街市,军队是民族民主同盟军;第二特区佤邦,首府是邦康。

军队是佤邦联合军;第四特区位于小孟拉,军队是掸邦东部民族上主同盟军;第三特区的克钦新民主独立军。

这几个俗称的缅甸国内的国中之国,也就是现在四个特区。

他们都是当年缅共分解出来的,都有着很深的中国情节。

对于缅甸政府军来讲,这些地方武装,就相当于我国当年民国时期的军阀。

而对于中国来讲,他们却是不被中国承认的,但他们又做着为中国保疆戍边的特殊中国军队,很难的。

也可以说,他们是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府和武装,无心无意之中,不经意间反而成了中国,对付东南亚几个小国家的几个棋子。

金三角地区,他们成分很复杂。

有原始土著居民,有各少数民族,也有明代逃过去的汉民,也有云南四川等省早期迁过去的,也有过去南洋发展的侨民,还有抗战留在异域的军民,还有就是文革时期,国家非正式派过去支持红色革命的人(知青)。

国民党应该成分不多,大多七十年代都从此撤回台湾了。

评论(0)120其他回答(1)醒 7级 2008-08-26缅甸掸邦第三特区缅甸掸邦第三特区即原缅共101军区,是缅共中最晚组建的一个军区,成员基本上的克钦族。

这个军区实际上只相当于一个旅级单位。

下辖3个营和一个教导大队,有正规兵力600人,总部设在中国腾冲境外的板瓦。

司令丁英与副司令泽龙,原来均是克钦独立军的连长。

1969年先后率部投奔缅共。

丁英等权衡再三,看到缅共大势已去,正式向外宣布与缅共决裂。

成立了“克钦新民主独立军”,任司令兼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泽龙副之。

缅甸“克钦族”也自称为“景颇人”,在云南境内景颇人同族,克钦族教育之发达与它落后的经济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早年西方传教士来到克钦族山区,为他们创造了景颇文字,兴医院,办学校,建教堂,如今缅甸克钦族领袖中居然很多人都有着在欧美留学的经历。

克钦族的武装辖地,目前是原缅共四个特区中最为富裕的。

缅甸的传统民居建筑与建筑风格

缅甸的传统民居建筑与建筑风格

缅甸的传统民居建筑与建筑风格缅甸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其独特的传统民居建筑与建筑风格向人们展示了缅甸人民的生活方式与审美观念。

在缅甸的城市和乡村地区,可以看到许多保存完好的传统民居建筑,这些建筑展示了缅甸人民的智慧和工艺技巧。

缅甸的传统民居建筑通常建立在木框架上,外墙采用泥土砌筑而成。

这种建筑方式在热带气候下具有很好的适应性,能够保持室内的凉爽。

在木框架之上,使用细长的竹子和稻草编织而成的墙壁,形成了特有的风格。

这种编织墙具有优良的隔热与保温性能,使室内能够保持一定的温度。

传统缅甸民居建筑的屋顶多为斜坡状,采用了独特的建筑材料。

一种常见的屋顶材料是“渌答”,即用泥土和木材混合制成的泥瓦。

这种材料不仅能够保护屋内不受雨水的侵蚀,还有助于保持室内的凉爽。

另外一种常见的屋顶材料是竹片覆盖的茅草屋顶,能够有效抵御强烈的日晒和雨水。

这些特殊的屋顶材料为缅甸的民居增添了独特的特色。

在传统缅甸民居建筑中,还可以看到许多精美的木雕和石雕。

这些雕刻作品常常用于装饰建筑的门窗、柱子和梁木。

木雕和石雕以其精细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展示了缅甸的艺术和文化。

这些装饰物不仅增加了建筑的美感,也展示了居住者的社会地位和财富水平。

除了建筑外观的装饰和造型,传统缅甸民居建筑中的室内装饰也非常独特。

在居住空间中,常常可以看到用彩绘装饰的墙壁和天花板,这些彩绘图案通常由当地艺术家手工制作。

图案中常常描绘了传统的宗教场景和神话故事,将居住空间与宗教信仰和传统文化相结合。

此外,缅甸民居建筑的布局也非常精心设计。

传统缅甸民居通常是由多个房间组成的,每个房间都有明确的功能分区。

例如,客厅通常位于屋子的中央,是家庭聚会和社交的场所。

卧室通常位于屋子的一侧,提供了安静和私密的空间。

厨房通常位于后院,以防止烟雾和油烟对居住空间的影响。

总的来说,缅甸的传统民居建筑与建筑风格展示了缅甸人民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方式。

这些建筑以其特有的材料和装饰品,展示了缅甸人民对家园的热爱和追求。

解密缅军政府

解密缅军政府

解密缅军政府中国论文网/1/view-12797512.htm从飞机上俯瞰从北部山区到南部仰光之间的大片缅甸国土,风景秀美。

不过,大片区域毫无建筑物或宽阔道路,只有农田和树木。

唯一清晰可见的主干公路上,车辆稀少:最大的城市仰光,街道破旧,殖民地时代遗留的宏伟建筑物要么废弃,要么已经被热带的潮湿严重侵蚀。

大街上的汽车也大多是数十年前日本淘汰的旧车和二战时期的军车,与之对应的却是缅甸人民自由而喧闹人们的日常生活。

穿着藏红色袈裟的僧侣手托着钵化缘,大小金塔里满是虔诚拜佛的民众。

这样的热闹景象与同样被认为是“隐士之国”的朝鲜的单调与压抑形成鲜明对比。

几乎难以令人联想到这是二战后世界上维持军人政权最长的国家―一很多人都认为缅甸的军人政权其实仍未结束。

2010年10月缅甸大选之后,产生了48年来的第一个民选政府。

在就职后发表的演说里,总统吴登盛宣称战胜贫穷,阻止腐败,结束军事冲突以及实现政治和解。

紧接着,释放政治犯、开放政党注册、放松社会管制、大幅度开放媒体和互联网……短短一年内,人们不得不承认,吴登盛已经开始实现他的承诺。

恰如一位缅甸历史学家所言,这些改革是“之前不敢想象”的,“我们今天看到的,是半个世纪以来缅甸为追求美好未来进行的最好的改变。

”逐步消除的恐惧感11月14日,全民盟总部,昂山素季获释―周年记者招待会在此举行。

马路正对面的亭子里,依然有政府的人员盯守,并拿着相机偶尔对进出全民盟的人拍照。

细心的外国记者发现,有人举起相机准备拍照时,对方瞪了一眼,拍照者竞将尚未举起的相机又放了下来。

在军政府时代,亭子里的人可没有如此斯文。

据全民盟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时常会用棍棒殴打、威胁来参加活动的缅甸人。

来此采访的外国记者被跟踪也是常有的事。

那时,缅甸曾经严格禁止外国记者进入。

一名台湾记者为来缅甸采访,―再化妆也未能人境。

除了全民盟总部前的盯梢放松了,昂山素季家门口的军警人员也不见踪影。

在基层也是如此。

全民盟负责青年工作的Nyi NyiMin告诉《凤凰周刊》,去年的大选是个分水岭,“不管政府是否是装样子,现在确实没有逮捕和虐待了。

缅甸民地武分布

缅甸民地武分布
南部辖区(即南部军区控制区),南部是泰国,东部隔湄公河与老挝相望,东北是第四特区和缅政府控制区,西北是拉祜族民族武装控制区和缅政府控制区,西南部是蒙泰军(坤沙残部)控制区。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人口20余万。最近又从北部南移近6万人。缅甸军政府还将原蒙泰军所控制的近1万平方公里的地区划归佤联军南部军区管辖,使南部军区的面积增至1.8~1.9万平方公里,人口增至26万。
掸东同盟军(NDAA), 是1989年4月由缅甸共产党815军区另立门户的武装组织。现控制区面积4950余平方公里,分为小勐拉、南板和萨洛三个行政区。人口7.4万人。总兵力3300人,主席兼司令林明贤,副司令蒋志明、罗常保。总部设在小勐拉。
佤联军辖区由北至南分成两部分。北部辖区位于掸邦东北部,萨尔温江以东,北纬22°一23°和东经98°一100°之间。东北面与中国临沧地区耿马县和沧源县,思茅地区澜沧县、西盟县、孟连县,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接壤,边境线长502公里,在中缅边境145至210界桩之间,西北与果敢同盟军控制区(掸邦第一特区)相邻,东南是掸邦东部同盟军控制区(掸邦第四特区),西面至萨尔温江,南面是缅政府控制区。掸邦第二特区的北部辖区包括邦康、龙潭、南登3个特区和景北(勐冒)、景南、勐博和温高4个县,约1.7~1.8万平方公里,人 佤邦联合军口40余万。
果敢同盟军是指300万在缅甸各地的华人华裔,其中在果敢地区有近20万人,果敢同盟军历史上共9千人,主要防务为果敢地区(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果敢同盟军没有重武器,可以打传统战争,不能抗击信息战和高技术战争。果敢的同盟军历史上的体制和国是从缅共领导下的缅共人民军中分离出来的民族地方武装,现已成为缅甸最大的民族地方武装组织,总部设在邦桑(现改为邦康)。邦桑是原缅共中央和缅共东北军区所在地。1989年4月,当时的缅共中央候补委员赵尼来和鲍有祥策动兵变,将缅共中央领导人驱赶到云南孟连县的孟啊,终止了缅共在佤邦的一切活动,宣告成立缅甸民族民主联合党(后改为缅甸佤邦联合党)和缅甸民族民主联合军(后改为缅甸佤邦联合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