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大力发展具有重庆特点的现代都市农业
关于推进重庆市农业现代化的思考

统计论坛关于推进重庆市农业现代化的思2018年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印发了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重庆市委、市政府对标对表中央精神,及时制定了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着眼长远、突出三年,提出实施城乡融合发展、共同富裕、质量兴农、乡村绿色发展、乡村文化兴盛、乡村善治、以深化脱贫攻坚为重点的农村民生保障和改善“七项行动”,全市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牢牢把握"…条主线”,坚持“七项原则”,实施“七大行动”,推动“五个振兴”,打好“四场硬仗”,依靠“五个力量”,取得了较大成效。
根据重庆市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体系研究结果显示,重庆市农业现代化指数由2006年的28.73提高到2016年的50.75,提高了约22个百分点,但仍处于农业现代化起步阶段。
产业体系、生产过程、经营管理、支撑条件、产出效果五个方面现代化进程需要进一步推进。
根据前一阶段重庆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良好经验和明显短板、结合未来农业发展趋势,我们认为推动重庆农业现代化还应当在以下几方面着力。
一、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一)农村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土地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生产资料。
农村土地现存两个事实:一是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镇)转移使农村土地搏荒严重;二是土地“碎片化”,单产低、生产效率低下。
现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和农村土地确权有将“碎片化”的农村土地进一步固化的趋势,不利于农村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机械化生产,阻碍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就是围绕农村土地,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业经营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等领域破除体制障碍,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二)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土地集体所有基础上建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与村民自治组织制度相交织,构成了我国农村治理的基本框架,为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基本的制度支撑。
”'聚焦到农村土地制度,一是落实集体所有权,明确界定农民的集体中共中央办公斤、国务院办公厅《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2015.11.(12S:庆统计成员权,明晰集体土地产权归属,实现集体产权主体清晰;二是稳定农户承包权,依法公正地将集体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落实到本集体组织的每个农户;三是放活土地经营权,允许承包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依法自愿配置给有经营意愿和经营能力的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四是开展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
重庆智慧农业实施方案

重庆智慧农业实施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领域也迎来了新的变革时代。
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的农业基地,重庆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大力发展智慧农业,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本文旨在提出重庆智慧农业实施方案,以期为重庆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一、智慧农业基础建设。
1. 农业物联网建设。
重庆市将加强农业物联网建设,通过传感器、控制器等设备,实现对农田、大棚、温室等农业生产环境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提高农作物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2. 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
建设农业大数据平台,整合农业生产、市场需求、气象环境等多方数据资源,为农业生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
3. 农业智能装备推广应用。
推广应用智能化农业装备,如无人机、智能播种机、智能灌溉系统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二、智慧农业生产模式。
1. 精准农业。
通过精准施肥、精准灌溉、精准植保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农业生产的精准管理,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2. 互联网+农业。
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建立农产品电商平台,实现农产品的线上线下销售,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智慧农业产业发展。
1. 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
重庆市将加大对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的投入,引导农民采用智慧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推动农业产业发展。
2. 农产品加工与品牌建设。
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打造重庆特色农产品品牌,拓展农产品市场。
四、智慧农业政策支持。
1. 资金支持政策。
制定智慧农业发展资金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和企业投资智慧农业项目,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2. 技术支持政策。
加强智慧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建立智慧农业技术培训基地,提供农民和企业相关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
五、智慧农业发展前景展望。
重庆市智慧农业实施方案的提出,将为重庆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重要指导,有望推动重庆市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目标。
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指导工作意见

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指导工作意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为了促进都市农业的健康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指导措施:
1. 完善都市农业政策。
制定有关土地使用、环保、环境把控等
政策,确保都市农业在规范的政策环境下健康发展。
2. 提升都市农业技术。
在科技、育苗、生长、采摘等方面不断
创新,加强技术交流和培训,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使都
市农业达到更高的效益和质量。
3. 营造宣传氛围。
利用媒体、网络等渠道进行宣传,打造品牌
形象,提高都市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消费者。
4. 加强市场销售。
探索多样化的销售方式,通过建立线下店铺、网络平台等多种销售方式,拓展市场销售渠道,增加销售业务。
5. 建立金融支持机构。
政府应建立金融支持机构,为都市农业
提供金融、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帮助都市农业企业解决融资、贷款
等难题。
6. 加强环保措施。
都市农业生产过程中应采取环保措施,比如
加强农资管理、采用无公害种植技术等,同时引导消费者选择绿色、健康、环保的农产品,推动可持续发展。
做大做强现代特色农业的建议

做大做强现代特色农业的建议
做大做强现代特色农业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和规划。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建议:
1. 市场定位:首先,你需要明确你的农业产品的目标市场是谁,是本地市场还是国际市场。
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和偏好,可以帮助你确定你的农业产品特性和生产方式。
2. 产品创新:除了传统的农产品,你也可以考虑开发一些新型的产品,如有机农产品、特色农产品等。
这可以帮助你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提高你的市场份额。
3. 技术升级:引入和更新农业生产技术,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4. 品牌建设:建立和维护一个强大的品牌,可以提高你的农产品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5. 营销策略: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可以帮助你推广你的农产品,提高销售量。
6. 合作与交流:与其他农业企业或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和交流,可以帮助你了解最新的农业技术和市场动态,提高你的竞争能力。
以上只是一般性的建议,具体的策略需要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加快推进重庆农机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建议

加快推进重庆农机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建议“谁来种地,怎样种地”是中国和全世界农业生产共同面临和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
农业机械化是解决我国当前农业生产效率低、成本高,谁来种地、怎样种地,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阶段,对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和高质高效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这为我国“十四五”期间农机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定下了总基调。
农业机械化如何向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是目前我国农机行业必须面对、探索和研究的重大问题。
为此,本文对重庆市农机化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路径。
一、重庆市推进农机智能化、绿色化面临的困难和问题1.基础条件差,种植模式多。
重庆市农村耕地普遍存在“小、碎、散”的问题,坡耕地多,丘块形状复杂,土质黏重,机械作业道路不完善,导致机具进地难、作业难、效率低、回报小,投资积极性缺乏。
约80%左右丘陵山坡地块没有机耕通道,大中型农业机械进地难、作业难。
农作物种植品种多样,农作物套间种,同一作物种植规格差异大,品种选育没考虑机械作业要求,一些产业品种、栽培、装配不配套,种养方式、产后加工与机械化生产不协调。
这样的基础条件和种植模式都不利于AI能力复制,降低了智能化的规模效力。
2.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
重庆市农机装备存在“三多三少”特征,即小马力、中低端机具多,大马力、高品质机具少;粗放型的单项作业机具多,高效率的复式作业机具少;动力机械较多、配套农具少。
农机装备还不同程度存在无机可用、无好机用、有机难用等问题。
设施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装备、畜禽水产养殖智能化装备缺乏;水稻播栽、油菜和马铃薯(红薯)播收等关键环节技术装备研发应用需求依然迫切;农机装备智能化、生产智慧化水平很低。
重庆市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

发展滞 后 、 以适 应工业 化和城 镇化 需要 的 问题 。 难 我国经 济 要长期 保持 又好 又快发 展 , 进而 实现 全 国的现 代化 , 仅仅 依
靠 工 业和 城 市 的现 代化 是远 远 不够 的 . 必 须实 现农 业 和 还 农村 的现 代化 。 因此 , 发展 现代 农业 不仅 是新农 村建设 的 首
的生产 手段装 备农业 , 以先进 的科 学技术 提升农 业 , 以社会 化 的服 务体系 支持农 业 , 以科 学 的经 营理 念管 理农业 , 终 最 实现 农 业增 长方 式 转变 。 发展 现 代农 业 , 过程 看 , 实现 从 是 农业 的科 学化 、 集约 化 、 市场化 和产 业化 ; 结果 看 , 实现 从 是 农业 的高 产 、 优质 、 高效和 可持续 发展 。
和 技术 等先进 要 素为基础 , 传统 农业 进行 改造 , 工业化 对 以
发展现 代农 业 是新农 村建 设的 首要任 务 。 没有现 代农 业 , 新
农 村建 设就 失去了 重要 的产 业支撑 。 发 展现代 农业 是统 筹城 乡和工 农业发 展 的基本 前提 与 物 质保 障 。 新农 村建 设的核 心是 解决 “ 农 ” 三 问题 。 而农 业发
重 要性 , 大 资金 投 人力 度 。 是 立足 资源 优 势 , 大农 业 加 二 加 结构 的调整 力度 , 走农 业产 业化 之路 。 是高度 重视 科技 进 三
步 与创新 是 实现 农 业增长 方 式 转变 的根 本 途径 , 是发 展 现 代农 业 的重要 支撑 。 是把 农 业机 械化 作 为发 展现 代 农 业 四 的重要 保 障之 一 。 是把 农 业信 息化 建 设作 为发 展现 代农 五
闻 媒体 时 有报 道如 某 地农 产 品受 自然 灾 害影 响导 致 歉收 , 或是 农产 品丰收 却滞销 烂在 田间地头 。 其原 因 , 究 归根 结底 暴露 了传统 的小农 经 济不 能有效抵 御 自然风 险与 市场风 险 的 问题 。 国统 筹城 乡发展 综 合配 套 改革 试验 区 之 一 的重 全 庆 市 将改 革 的突 破 口放在 集 中 了全 市 8 %贫 困人 口 、 0 涵盖 5 %农 村 人 口的 “ 翼 ” 区 。0 0年 启动 “ 翼 ” 区 农 户 0 两 地 21 两 地
重庆市全面发展城市农业的建议

·1·农 业 开 发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年第5期摘要:城市农业是服务于城市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态需要的农业生产。大力发展城市农业,有利于突破发展限制,挖掘农业资源,将农业全面融入城市社会;深入环境治理,围绕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系统打造城市农业生态链;延伸产业链条,创新服务形态,全面推进城市农业服务革命;保护农耕文化,挖掘传统精髓,重构城市农业文明精神家园。重庆市城市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自发无序、产业雏形、科技不足、信息延迟、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推动重庆市城市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科技推动、产业拉动、政策撬动、文化牵引。关键词:城市农业;意义;问题;发展动力机制城市农业是指在城市市区间隙或边缘地带,充分利用城市中的科技、人才、资金、市场优势等进行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的生产活动,并紧密服务于城市,满足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的需求[1-3]。大力发展城市农业,增添城市现代服务新功能,
提升市民生活质量,培育现代服务经济,与此同时,城市农业利用域内数量庞大、分布广泛和种类丰富的生态斑点累计叠加所产生的规模效应,美化城市景观,建设、修复城市生命支持系统,消解PM2.5,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1 发展城市农业的意义随着重庆市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日益庞大的人口聚集给城市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巨大的压力。基于区位和产业特点,城市农业在保障城市食物安全、维护城市生态安全、提升城市生活品质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4]。党的十八大要求着力推进绿色发
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进一步确立了“生态文明,绿色低碳”的城镇化发展基本原则。究其农业的功能而言,理应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城镇化可持续发展中作出贡献,并在以下四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1)突破发展限制,挖掘农业资源,将农业全面融入城市社会。农业融入城市,就要在城市这样的非传统农业环境中挖掘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这需要利用现代科技突破农业的传统发展限制,构建起匹配城市环境的生产空间、资源获取渠道、产业链等城市农业资源环境体系。2)深入环境治理,围绕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系统打造城市农业生态链。农业生物作为生态链的重要一环可以深入参与城市生态循环和环境治理,这需要针对城市社会物质能量系统的特点,研究开发适应城市生态链构建的特定生物生长系统维护和特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技术。3)延伸产业链条,创新服务形态,全面推进城市农业服务革命。城市生产生活方式需要城市农业打破传统生产供给模式,利用现代科技构建起农业生产供给过程与城市生产生活全面深度关联的载体和渠道,将传统生产型农业改造成全新的服务型农业。4)保护农耕文化,挖掘传统精髓,重构城市农业文明精神家园。城市文明脱胎于农业文明,农耕文化是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因此应当利用现代科技将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传统精髓挖掘打造成科普、教育、体验载体和平台,以在城市发展中保护和
重庆多举措发展现代山地特色农业

科普惠农科普惠农【科普惠农特别策划TE BIE CE HUA策划/本刊编辑部文/本刊记者陈艮霞重庆多举措发展现代山地特色农业因地制宜发展山地农业重庆地势整体由南北向长江河谷逐级降低,西北部和中部以丘陵、低山为主,东南部武陵山区海拔500m 以下的土地面积占38.61%,800~1200m 之间的占20.37%,1200m 以上的占15.57%,丘陵面积占25.42%,山地占63.31%。
重庆地形地貌的多样性及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的特点决定了重庆农业的多样性。
重庆地区山地农业类型多样。
就整体空间分布而言,东西方向由重庆主城到奉节相继分布着低丘—中丘—中山,表现为台耕地、梯田耕地、缓坡耕地—果园—针叶林、阔叶林地;以长江为轴南北方向看,向两岸纵深相继分布着水面—山地—中丘—低丘平坝—中山,表现为鱼塘—林地—果园—耕地—林地等景观类型,形成独具特色的农业风光。
重庆山区土地零碎、耕作条件较差,发展传统种植业投入大、收成少,但气候、生物和资源呈多样性特点,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优势和潜力突出。
具体来说,将从六个方面来深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一是加快去除低效粮食作物产能,调减普通籽粒玉米、劣山地农业是指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对山区中可耕作和利用的农业进行农事活动的总和。
山地农业区是高山地域环境下形成的一种农业形态分布区。
耕地空间分布呈现出块多、面小、分布零散和存在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差异等特征。
以丘陵山区地形为主的重庆,如何加快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如何实现乡村振兴?前不久,重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现场推进会在潼南区、铜梁区召开,会议明确提出,未来五年重庆将重点发展十大山地特色高效产业,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06【特别策划TE BIE CE HUA科普惠农质小麦等作物166666hm2。
二是调整蔬菜生产布局和产出结构,地方优势特色蔬菜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220000hm2、650万t,蔬菜总面积、产量分别达到76万hm2、1950万t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型 阶段 的特点
“ 十五”期间,市委 、市政府 高度重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把农业农村放在 经济社会发 展 工作的重 中之重,不断加强对农 业农村 工作 的领导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采取 了一系列重要举 措,有力地 促进 了农业农村经济 的发展 ,都市农业发展 明显提 速 ,规划区内农业农村 经济 总体实力 明显增 强,为我 市发展都 市农业 奠定 了坚 实的基础 。20 0 5年,规划 区农林牧渔总产值达 207 5 .亿元,农业增加值达 196 6 .亿元,分别比 20 年增 长 3%、 00 6 3 .5 6 %,分别 占全市农林 牧渔 总产值的 3 .% 和农业增加值 79 的 3 .%;农林牧渔及服务业结构由 2 0 66 0 0年的 5 .:22 4 95 .:3 . 3 .:01 :38 . 调整为 2 0 0 5年的 5 . :31:3 . :39 :1 。 46 . 66 . . 8 龙头企业总数突破 4 0 5 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 1 家 ,占 6 全市的 8%;市级龙头企业 5 家, 占全市的 3 %。农产 品商 品 4 1 1 化率达 到 7%;粮油产 品优质率达 到 5 %。农 民人均纯收入达 5 0 到 32 元, 比2 0 年增 长 4%, 比全市平均水平高 5 2 31 00 1 1 元;农
胡锦 涛总书记对重庆 发展作 出的 “ 1”总体部署和市委 、市政 府构建 “ 圈两翼” 的战略布局要 求,抓住 发展都 市 34 一 祆业的有利 时机 ,从 我市实 际出发,积极探 索具有时代特征 、 中国特 色、重庆特 点的现代都市 祆业 ,对 于引领 祆业
祆村经 济发展 ,逐 步缩小城 乡差 距,适应城镇 化与工业化 发展要 求,展示直辖 重庆都市风貌 ,具有重要 的作 用。
维普资讯
灞
养 殖 专 区
s ect on i
如何大力发展具有@ ④ ④ ④
的现代都 市农业
■ 文 /廖 长惠 丰都县名 山镇 农业服 务 中心
摘要 : “ 十一五 ”时期是我 市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关键时期 ,也是 经济增 长方式转 变的重要 转折 时期 。按 照
部地 区重要增长极 、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和统筹城 乡发展 的 直辖市的期望还相差甚远 。主要体现在 产业特 色不明显, 结构
趋同,重点不突出;农产 品深 加工产 品不多, 附加值不高 、竞 争力不强;产业化程度低,龙头企业规模小而少,带动力不强;
加工 品等新增 l类食 品生产 的市 场准入管理 。加强农药残 留检 3
村 居 民人 均 生 活 性 消 费 支 出 达 到 2 7 8 5元 , 比 全市 平 均 水 平 高
18 元 。农产 品交易市场达 18 个 ,其 中约有半数批发市场用 31 10
地 面 积达 10 以上 。 农业 园区 发展 势头 良好 , 农 业产 业 、生产 5亩
要素向园区聚集,初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农产 品基地 、休 闲观光旅游农 业基地 、农业科研试验示范基地 、生态 园林绿化基 地。规划区内共有数千家农家乐和旅游农业景点,每年接待休闲 旅游 的人数超过千万人 次,经济收入超过 5亿元 。 目前 ,我市农业 正处在 传统 农业 向现代农业转变 ,城郊 农 业 向都 市农业 转型 阶段 ,新 型工业 化 、城 镇化 的建设进程 加 快 ,都市农业发展 步伐明显加快 。但 是,我市都市农业与沿海 发达地 区相 比,与邻近成都相 比,在特色 、规模 、体系 以及 品 牌 等诸多方面都还存在 着很大的差距,离 中央要求 重庆建成西
[】 7郭洪杞 ,向素 芬,罗杰. 蛋重和蛋形指数对绿头野鸭种蛋
孵 化 率 的影 响 . 苏祆 业 科 学 .0 , 江 20 5 7
www x ms y c n .u k , o 7畜牧市场 1 27
养 殖 专 区
s c in e to
维普资讯
. . I上接 第 1 6页 2
[】 奎. 3杨俊 山鸡蛋形指数对孵化效果的影响 . 中国家禽.9 7 19
() ~ 4 6 3 .
56
[】 8 童建 松. 鸪鹑种蛋 的选择 与贮运 . 祆家顾问 - 0 5( 0 : 2 0 ,1 )
[】 4齐凯, 学军. 王 肉用型鸡蛋重对孵化率及初生雏重的影响 .
[0马玉胜 孙科业. 高鹌鹑种蛋 孵化率 的 “ 1】 提 十”要 诀. 四
川 畜牧 兽 医 一 0 7( ) 6 ~ 4 20, : 54 8
病 防 治 .0 1() 20, 6
[ 1陈生梅. 1】 不同蛋形指数 与鸪 鹑性别 关系的研 究. 青海畜
牧 兽 医杂 志 一 0 73( ) 1 2 0 ,74: 2
山 东 衣 业科 学 .9 5( ) 1 9 ,2
、
[】 9何京.提 高鹌鹑种蛋孵化率 的技术.新 祆村 一 0 5( O: 2 0, ) 3
2 O
[]ua JDgl李卫. 畜牧科技.9 21() 4~2 。 5Nhd. ah . r 国外 1 9 ,92: 2 5 [】 6 田艳玲, 张敏. 蛋形指数对 种蛋孵 化率的影响 . 养禽与 禽
测 、疫病检疫 、运输污染等关键环节的控制,加快建设市级农
产品质量 安全监督 检验 中心和 6个 区域性 中心城市重点区级 监 督检 验站及其他县级质检站 。全面推进和实行食品进货 检验 、
缺乏统一 规划 、政策 引导和整 体指导 ,管理 体制 和机制 不适 应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跟不上都市 农业 发展 的要求 。 同 时 ,我市都市农业发展还面临着 用地受 限、都市农业 领域人才 素质不高 、缺乏市场竞争力、农产品质 量市 场准入和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