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口种类设计规范

合集下载

浇口的设计原则

浇口的设计原则

浇口的设计原则:1.浇口位置尽量选择在分型面上,以便于加工及其使用时清理浇口2.浇口位距型腔各个部位的距离尽量一致,并使其流程最短3.浇口位置应保证塑料流入型腔时,对着型腔中宽畅,厚壁部位4.避免浇口位置设置时料流直冲型腔壁,型芯,或者嵌件,5.浇口的设置,最好避免使产品产生熔接痕或者控制熔接痕在不重要的部位6.浇口位置及其料流流入方向有利于型腔内气体的排出7.浇口在制品上易于清除,同时不影响制品外观zym_16 edited on 2004-11-08 15:41 作者回复:【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zym_16模具技术版版主发贴:490 积分:31于2004-09-27 10:57主,分流道截面的选择,1.主流道的截面大于或者等于各个分流道的截面面积之和2.如果型腔数比较多,最好在各个分流道的拐弯处倒圆角3.原则上,主流道的至浇口的末端的分流道的拐弯数不超过3个作者回复:【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zym_16模具技术版版主发贴:490 积分:31于2004-09-27 11:04机嘴选择的考虑因素:首先来复习一下机嘴的基本常识:作者回复:【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zym_16模具技术版版主于2004-09-27 11:12浇口套的球面半径大致有两种规格a,1/2“(13mm)b,3/4”(19mm)但是比较常用的还是SR13mm,16mm,20mm,球面的深度3~5mm理论上:浇口套的SR半径=注射机喷嘴半径SR1 + 2mm发贴:490积分:31 注意上图中的各个部位的公差:作者回复:【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zym_16模具技术版版主发贴:490 积分:31于2004-09-27 12:54这种A型的,优点:加工,安装都比较方便缺点:由于只用螺丝固定所以不能防止机嘴的转动,zym_16 edited on 2004-09-27 12:57作者回复:【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zym_16模具技术版于2004-09-27 13:01 延长式浇口:优点:流道较短,版主发贴:490 积分:31 缺点:制造比较复杂,三板模时,浇口的头部(图中绿色部位)还有倒扣,便于流道留在脱料板一侧zym_16 edited on 2004-11-08 19:23作者回复:【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zhengxiaojun初级会员发贴:143积分:10于2004-09-30 12:19 谢谢,受教了作者回复:【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 pronick于2004-10-07 08:11一棵草普通会员发贴:99积分:5謝謝你的寶貴經驗!!作者Re:【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hp_hie 普通会员发贴:22 积分:1于2004-11-06 09:26 谢谢!!作者Re:【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zhangben 普通会员发贴:26 积分:3于2004-11-08 11:07你家的大灌嘴才这样!!不懂别误导别人.OK作者Re:【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zym_16模具技术版版主于2004-11-08 19:25to zhangben 兄能否介绍一下,你的大灌嘴能否上传一张图片阿发贴:490积分:31然后说说到底我那个错在哪?欢迎大家来仿真论坛交流用proe,在学catia.请多多指教作者Re:【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zym_16模具技术版版主发贴:490积分:31于2004-11-11 13:44不知道楼上的兄弟,说得是否是这种情况但是这个机嘴的加工,没有上面的那个方便, 虽然好多的书都提到这种机嘴欢迎大家来仿真论坛交流用proe,在学catia.请多多指教作者Re:【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hangben]hotpiepro/e&塑性成形版版主发贴:802积分:45于2004-11-11 14:14zhangben wrote:你家的大灌嘴才这样!!不懂别误导别人.OK兄弟,如果有真本事就拿出些真东西出来让兄弟们信服这样躲在后面瞎说(不好意思,不知道是不是瞎说?)兄弟们实在有些气愤不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者Re:【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fan2008模具技术版版主发贴:309 积分:24于2004-11-11 17:18基本设计原则:1.不要将浇口置于高压力区域2.尽量避免或减少熔合线3.尽量使熔合线远离高压力区域4.对于增强型塑料,浇口位置决定零件的翘曲性能5.提供足够的排气口以避免空气存集交流才会有进步,共同进步,共同提高!作者Re:【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 fan2008于2004-11-11 17:24设立适宜浇口位置的建议:1.将浇口设置在壁面最厚的位置处;模具技术版版主发贴:309 积分:24 2.浇口不能设置在高压区附近;3.对长型的零件,在可能的情况下,浇口应设置在纵向,而不是设置在横向或在中央,特别是对增强性材料的模塑尤为如此。

浇口的设计原则

浇口的设计原则

浇口的设计原则:1.浇口位置尽量选择在分型面上,以便于加工及其使用时清理浇口2.浇口位距型腔各个部位的距离尽量一致,并使其流程最短3.浇口位置应保证塑料流入型腔时,对着型腔中宽畅,厚壁部位4.避免浇口位置设置时料流直冲型腔壁,型芯,或者嵌件,5.浇口的设置,最好避免使产品产生熔接痕或者控制熔接痕在不重要的部位6.浇口位置及其料流流入方向有利于型腔内气体的排出7.浇口在制品上易于清除,同时不影响制品外观zym_16 edited on 2004-11-08 15:41 作者回复:【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zym_16模具技术版版主发贴:490 积分:31于2004-09-27 10:57主,分流道截面的选择,1.主流道的截面大于或者等于各个分流道的截面面积之和2.如果型腔数比较多,最好在各个分流道的拐弯处倒圆角3.原则上,主流道的至浇口的末端的分流道的拐弯数不超过3个作者回复:【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zym_16模具技术版版主发贴:490 积分:31于2004-09-27 11:04机嘴选择的考虑因素:首先来复习一下机嘴的基本常识:作者回复:【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zym_16模具技术版版主于2004-09-27 11:12浇口套的球面半径大致有两种规格a,1/2“(13mm)b,3/4”(19mm)但是比较常用的还是SR13mm,16mm,20mm,球面的深度3~5mm理论上:浇口套的SR半径=注射机喷嘴半径SR1 + 2mm发贴:490积分:31 注意上图中的各个部位的公差:作者回复:【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zym_16模具技术版版主发贴:490 积分:31于2004-09-27 12:54这种A型的,优点:加工,安装都比较方便缺点:由于只用螺丝固定所以不能防止机嘴的转动,zym_16 edited on 2004-09-27 12:57作者回复:【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zym_16模具技术版于2004-09-27 13:01 延长式浇口:优点:流道较短,版主发贴:490 积分:31 缺点:制造比较复杂,三板模时,浇口的头部(图中绿色部位)还有倒扣,便于流道留在脱料板一侧zym_16 edited on 2004-11-08 19:23作者回复:【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zhengxiaojun初级会员发贴:143积分:10于2004-09-30 12:19 谢谢,受教了作者回复:【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 pronick于2004-10-07 08:11一棵草普通会员发贴:99积分:5謝謝你的寶貴經驗!!作者Re:【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hp_hie 普通会员发贴:22 积分:1于2004-11-06 09:26 谢谢!!作者Re:【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zhangben 普通会员发贴:26 积分:3于2004-11-08 11:07你家的大灌嘴才这样!!不懂别误导别人.OK作者Re:【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zym_16模具技术版版主于2004-11-08 19:25to zhangben 兄能否介绍一下,你的大灌嘴能否上传一张图片阿发贴:490积分:31然后说说到底我那个错在哪?欢迎大家来仿真论坛交流用proe,在学catia.请多多指教作者Re:【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zym_16模具技术版版主发贴:490积分:31于2004-11-11 13:44不知道楼上的兄弟,说得是否是这种情况但是这个机嘴的加工,没有上面的那个方便, 虽然好多的书都提到这种机嘴欢迎大家来仿真论坛交流用proe,在学catia.请多多指教作者Re:【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hangben]hotpiepro/e&塑性成形版版主发贴:802积分:45于2004-11-11 14:14zhangben wrote:你家的大灌嘴才这样!!不懂别误导别人.OK兄弟,如果有真本事就拿出些真东西出来让兄弟们信服这样躲在后面瞎说(不好意思,不知道是不是瞎说?)兄弟们实在有些气愤不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者Re:【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fan2008模具技术版版主发贴:309 积分:24于2004-11-11 17:18基本设计原则:1.不要将浇口置于高压力区域2.尽量避免或减少熔合线3.尽量使熔合线远离高压力区域4.对于增强型塑料,浇口位置决定零件的翘曲性能5.提供足够的排气口以避免空气存集交流才会有进步,共同进步,共同提高!作者Re:【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 fan2008于2004-11-11 17:24设立适宜浇口位置的建议:1.将浇口设置在壁面最厚的位置处;模具技术版版主发贴:309 积分:24 2.浇口不能设置在高压区附近;3.对长型的零件,在可能的情况下,浇口应设置在纵向,而不是设置在横向或在中央,特别是对增强性材料的模塑尤为如此。

铸件浇口的设计规范

铸件浇口的设计规范

铸件浇口的设计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为铸件的浇口设计提供一些规范和指导。

浇口是铸造过程中的关键部分,直接影响铸件的质量和性能。

合理的浇口设计可提高铸件的成形性和减少缺陷的产生。

2. 浇口位置浇口的位置应根据具体铸件的形状和结构来确定。

一般而言,应选择尽可能靠近铸件壁厚最大的位置作为浇口位置,以保证铸件内部的金属能够充分流动并填充整个模腔。

同时,还应考虑到浇注过程中金属的流动方向和空气的排出,以避免产生气孔等缺陷。

3. 浇口尺寸浇口的尺寸应根据铸件的大小和形状来确定。

一般而言,浇口的直径或边长应足够大,使得金属在浇注过程中不会发生过快的凝固和困实。

同时,还应确保浇口尺寸能够满足金属充分流动的要求,以避免产生浇冒缺陷。

4. 浇注方式浇注方式的选择应根据铸件的形状、尺寸和材料来确定。

常用的浇注方式包括顶浇、底浇、侧浇等。

在选择浇注方式时,应考虑到金属在模腔内的流动路径和方向,以避免产生太多的湍流和气体夹杂。

5. 浇注温度浇注温度的选择应根据铸件的材料和结构来确定。

一般而言,浇注温度应使得金属液流动性好,同时又能保证铸件的凝固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浇注温度过高可能导致金属液的喷溅和气孔的产生,而浇注温度过低可能导致金属液流动性差和凝固不完全。

6. 浇注速度浇注速度的选择应根据铸件的材料和尺寸来确定。

一般而言,浇注速度应使得金属液在浇注过程中能够充分填充整个模腔并压实,同时又不能过快引起金属液的喷溅和气孔的产生。

浇注速度过慢可能导致金属液的凝固过早和铸件成形性差。

7. 浇注压力浇注压力的选择应根据铸件的材料和尺寸来确定。

一般而言,浇注压力应使得金属液能够顺利流动并填充整个模腔,同时又不能过大引起金属液的喷溅和气孔的产生。

浇注压力过小可能导致金属液无法充分填充模腔。

8. 浇注过程控制在铸造过程中,应对浇注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

包括控制浇注温度、浇注速度和浇注压力等参数,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确保铸件的质量和性能。

浇口种类设计规范

浇口种类设计规范

浇口分类设计规范浇口的种类大致分为以下:直浇口、侧浇口(侧浇口、扇形浇口)、搭底浇口、平缝浇口(内环形浇口、外环形)、针点浇口、潜浇口(表面潜浇口、顶杆式潜浇口、平板式零件潜浇口、香蕉潜浇口)。

一、直浇口注:1、d1必须满足注塑机的要求,浇道单边斜度最少12、浇道单边斜度最少1°。

3、d2在满足注塑的条件下在越小越好。

4、L越小越好,可以用加长喷嘴减短流道。

、侧浇口1、浇口尺寸计算方法:(0.8-1.5 ) A=(20- 30) °L1=0.5 -1塑料类别参数nPE/PS0.6POM/PC/PP0.7PMMA/PA0.8PVC0.92 、侧浇口自动脱浇口设计侧浇口在一般设计是不能自动脱浇口的,如果把产品与流道设计成不同时间顶出,便可以实现自动脱浇口的效果。

倒扣-----工IrA1)、在侧面不允许有浇口的情况下;2)、避免有流纹的现象;h=nt w=(3-10)h L=3)除硬质PVC夕卜,适合绝大多数产品I注:h=nt w=(3-10)h L=O. 8-1 ・5四、扇形浇口扇形浇口是侧浇口的改良,它的宽度随深度的减少而增加。

1)、适合于大型平板类形状产品2)、塑料流入型腔呈扁平状,减少流纹及夹水纹的产生。

3)、适合除硬质PVC外的任何塑料,本公司PMMA产品内环行形浇口,适合 于管形零件,浇口 长度 L=0.75-1 , 深度 h=0.7ntL五、平缝式浇口r44+J内环行形浇口,适合 于管形零件,浇口 长度 L=0.75-1 , 深度 h=0.7nth适合于大平板且易变形的零件,h=0.7t L=1-1.3六、针点浇口1)针点浇口在脱模时能够把产品和流道自动分离开,因儿勿须后处理I U2)进胶点处形状的三中形式:7/////V/////Z、A B以上三种形式根据产品的实际要求选择七、潜浇口1、表面潜浇口潜定模潜动模1、浇口处圆角,水口断面好,2、浇口处流道粗,冷却时间长1、 水口顶杆直径D 最小不能少于4mm2、 顶杆扁位h 不能大于1/3D ,否则顶杆容 易被冲歪。

浇口分类设计规范

浇口分类设计规范

浇口分类设计规范浇口的种类大致分为以下:直浇口、侧浇口(侧浇口、扇形浇口)、搭底浇口、平缝浇口(内环形浇口、外环形)、针点浇口、潜浇口(表面潜浇口、顶杆式潜浇口、平板式零件潜浇口、香蕉潜浇口)。

一、直浇口注:1、d1必须满足注塑机的要求,浇道单边斜度最少1°。

2、浇道单边斜度最少1°。

3、d2在满足注塑的条件下在越小越好。

4、L越小越好,可以用加长喷嘴减短流道。

二、侧浇口1、浇口尺寸计算方法:h=nt w=(3-10)h L=(0.8-1.5 ) A=(20-30)° L1=0.5 -1其中n 为常数,根据塑料的不同而不同2、侧浇口自动脱浇口设计侧浇口在一般设计是不能自动脱浇口的,如果把产品与流道设计成不同时间顶出,便可以实现自动脱浇口的效果。

三、搭底浇口搭底浇口是侧浇口的改良,适合某种特定形状的产品。

1)、在侧面不允许有浇口的情况下;倒扣2)、避免有流纹的现象;3)除硬质PVC外,适合绝大多数产品。

注:h=nt w=(3-10)h L=0.8-1.5四、扇形浇口扇形浇口是侧浇口的改良,它的宽度随深度的减少而增加。

1)、适合于大型平板类形状产品2)、塑料流入型腔呈扁平状,减少流纹及夹水纹的产生。

3)、适合除硬质PVC外的任何塑料,本公司PMMA产品五、平缝式浇口此尺寸参照侧浇口,以加强浇口处应力,便于断口整齐及近浇口的乱流现象。

六、针点浇口1)针点浇口在脱模时能够把产品和流道自动分离开,因儿勿须后处理。

2)进胶点处形状的三中形式:以上三种形式根据产品的实际要求选择。

七、潜浇口1、表面潜浇口`26.53mm潜定模潜动模2、顶杆潜浇口3、平板式零件的潜浇口d1<t顶杆镶件4、香蕉式潜浇口。

浇口设计

浇口设计
γ& =
32Q ≥ 10 5 s −1 3 πd
(Q为要求的充模速率)
浇口长度L取值0.5~0.75mm。
模具
表3-3-2 点浇口计算系数C
点浇口断面尺寸很小,流经的物料剪切速率高, 点浇口 主要适用于流动性好、 主要适用于流动性好 、热稳定性好的低粘度物料, 热稳定性好的低粘度物料 特别适用于假塑性非牛流体。对粘度高、流动性差、 热敏性物料不太适用。 点浇口流动阻力大,封凝快,不适合用料量大 不适合用料量大、 不适合用料量大、 补缩要求高的厚壁制品成型。 补缩要求高的厚壁制品
模具
点浇口结构如 图所示:中间一段 小圆孔为浇口;上 面的小锥度大孔, 为点浇口的引导孔, 是最后一级分流道 末端;下面的大锥 度小孔,为保护制 品而设,避免拉断 浇口时伤及制品表 面。
模具
点浇口结构形式及常用尺寸分述如下:
۞
单腔模单点浇口
用于单腔模单点(中 心点)进浇模具。 其料把形似橄榄,又 叫菱形浇口或橄榄形浇口。
模具
进浇位置设计方法具体如下: 根据制品结构及使用要求,初选几种可行的进 浇点设置方案。 根据型腔数目和不同的进浇点设置方案,分别 进行型腔布置、浇注系统及模具总体结构设计。 通过分析、判断(或CAE模拟成型过程),比 较采用不同进浇点设置方案时的成型效果 —— 物 料在浇注系统、型腔内的流动情况,充模后型腔 内物料的温度、压力分布,收缩、取向等。 结合补缩、冷却等要求,选定合理的进浇点设 置方案,确定浇口数量、浇口形式和进浇位置。
模具
3)平缝浇口 最后一级分 流道与进浇侧 型腔边缘平行, 浇口为开在其 侧壁上的宽而 浅的一条窄缝。
模具
平缝浇口也是一种变形的侧浇口。浇口附近流 道结构类似于支管板片膜挤出机头的内腔。最后 一级分流道与进浇侧型腔边缘平行,浇口为开在 其侧壁上宽而浅的一条窄缝。平缝形浇口常用尺 寸为:深h=0.25~0.5mm,宽b=B/4~B, (B进 浇侧型腔宽度)长L=0.5~1.0mm(L分流道侧壁 与型腔距离)这种浇口的特点、用途与扇型浇口 类似。充模时物料经分流道均压后沿窄缝平行进 入型腔,物料入模比扇形浇口更均匀。为补偿最 后一级分流道内沿轴线方向的压差,浇口深度h 可采用渐变设计图3-3-24 。

浇口的设计规范_ok

浇口的设计规范_ok

1.概述浇口是连接流道与制品的直接通道,浇口的类型和尺寸对制品的成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用浇口的种类有大水口、侧浇口、潜浇口、弯钩浇口、隧道式浇口和三板模点浇口。

在汽车模具浇口设计时,选择浇口类型及尺寸可参考客户提供的样件,或者参考类似模具母本,然后由CAE 分析出合理的位置及尺寸,如有不确定因素应进行评审得出结果。

2. 浇口设计2.1大水口ØA和SRB 需要与注塑机匹配,大于注塑机对应尺寸, ØC 由CAE 提供,H 尽量小于80mm。

(如图1)2.2侧浇口常见的有直通式侧浇口、扇形侧浇口和搭接式侧浇口。

注意:侧浇口不能设计在皮纹等外观面边缘!2.2.1直通式侧浇口:L 为2mm,W 和H 由CAE 分析提供,W 等于或略小于分流道宽度。

(如图2) 图1 大水口图2 直通式侧浇口2.2.2扇形侧浇口:L为2mm,浇口尺寸CAE 提供。

(如图3)图3 扇形侧浇口2.2.3搭接式侧浇口:L 为2mm,W 为1.5mm,H2为1.2-1.8mm,T 为产品壁厚,H1为分流道高度。

(如图4)图4 搭接侧浇口2.3潜浇口多设计在产品的筋位或侧壁上,如果产品形状无法设计可增加辅助筋位(如图5)或借助顶杆(如图6)。

主要分推切式和拉切式,浇口的截面形状基本形式是圆形(如图7),可变化为矩形(如图8)。

图5 加辅助筋位潜浇口图6 加辅助顶杆潜浇口图8 截面为矩形潜浇口图7 基本形式潜浇口2.3.1基本形式的潜浇口参数(如图9)。

图9 基本形式的潜浇口2.3.2辅助顶杆潜浇口参数(如图10)。

图10 基本形式的潜浇口2.3.3拉切式潜浇口参数(如图11)。

图11 拉切式潜浇口2.3.4对于潜浇口,浇口和流道最好分别设计到前模和后模,这样浇口拉断时受力和变形都比较好,但是如果流道设计到前模,热流道喷嘴需要加工形状,所以潜浇口设计时不限制浇口和流道是否分别在前后模,但是浇口的设计和流道的设计都要符合标准。

浇口的设计

浇口的设计

浇n是连接流道与型腔之间的一段纲短通道,它长波注系统的关艘部分。

浇口的形状、位置和尺寸对制品的质量影响很大。

浇口分为直接浇口和限制件浇u,直接绕L1打时被称力非限制性浇口,而其他类型的浇u则通称为限制性浇门。

限制性浇口的卞要作用有以下几点:(1)熔体充模后,首先在浇口处凝Iq,当泞射机螺杆袖回时可防止焙体间流退回流(2)熔体在流经狭窄的浇口时卢生摩擦热,使熔体习倔.有助于充模。

(3)易丁切除浇n尾料,钽电容二次加工方便。

(4)对于多型腔模具,浇166炳来半衔进料;对丁多浇n单型胺模具,浇n既能用来平衡进料,义能用来控制熔合纹在制品中的位置。

浇n66理想尺4很难阑丁丁的力祛计算,—般可根据经验,浇门断由积约为分流道断面积的3%一9%.断圆形状常为矩形或凶形,浇口的长度约为1—1.5mm。

齐设计挠口时往往先取较小的尺寸.以便在试模时逐步加以修正。

1.浇口的类型在注射模设计中常均的浇口形式有如下几种。

(1)应接浇口。

如图;—7所示,这种浇口中主流道直接进料,故熔体的压力损大小,成型容易,闽此它适用于任何翅料,常用十成型大面深的塑料制品。

在采均直接浇口时,为了防止前锋冷料流人型胖,常在浇口内侧升设深度为半个制品厚度的冷料井。

直接浇口的缺点是,由于浇口处冈化慢,故容易造成成型周朗延长,容扔产小残余应力、超压填充,浇口处易广生裂纹,浇口凝料切除后制品上的疤痕较大。

直接挠门的尺J受塑料种类和制品质量的影响的经验数据见表5—2。

(2)矩形侧浇u。

如图;—8所尔.矩形侧浇n姬升在模具的分型面上,从制品的边缘进料。

侧浇口的厚度A决定着浇L1的固化时间,在实践小通常是在容许的范围内首先将侧浇口的厚度加工得湾一些,在试模时再进行修正,以调节浇D的固化时间。

矩形侧浇口广泛使均十个小型制品的多则腔注射模,其优点是截而形状简节,易十加工,便于试模后修正,缺点是在制腻的外表凶留有浇u痕迹。

相等,浇口的厚度应逐渐减小。

应注意.浇u的截面积不能大于分流道的截面积,扇形浇n 的长度可比矩形侧浇口的氏度长一些,常为1.3—6.o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浇口分类设计规范
浇口的种类大致分为以下:直浇口、侧浇口(侧浇口、扇形浇口)、搭底浇口、平缝浇口(内环形浇口、外环形)、针点浇口、潜浇口(表面潜浇口、顶杆式潜浇口、平板式零件
潜浇口、香蕉潜浇口)。

一、直浇口
注:
1、d1必须满足注塑机的要求,浇道单边斜度最少1°。

2、浇道单边斜度最少1°。

五、平缝式浇口
内环行形浇口,适合于管形零件,浇

长度L=0.75-1,
2)进胶点处形状的三中形式:
以上三种形式根据产品的实际要求选择。

七、 潜浇口
1、表面潜浇口
`
、顶杆潜浇口
2 6.5
3m 潜动模
1、浇口处圆角,水口断面好,
2、浇口处流道粗,冷却时间长d1<t
4、香蕉式潜浇口距离PL 5-8mm
镶件
平板式零件的潜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