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选修三知识点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知识点总结一、简述旅游资源的内涵。

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种类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形成天然形成的自然事物和现象人类创造的文化事物和现象规模一般教大一般较小变化一般比较缓慢一般比较迅速分布野外较多居民地较多功能生态旅游、探险旅游、体育旅游、度假旅游、健身旅游文化旅游、宗教旅游、休闲旅游、购物旅游、会议旅游等示例山体、水域、植被、野生动物群、气象奇观、天文奇观、构景地貌、自然灾害遗迹、自然保护区等历史古迹、园林、工艺品、表演艺术、民俗、宗教礼仪、城乡风貌、社会风情等5、举例说明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多样性、地域性、观赏性与吸引性、不可移动性、重复使用性、可创造性二、在地图上指出我国“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名称与分布遗产性质遗产项目及所在省级行政区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四川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云南黄龙风景名胜区--四川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湖南世界文化遗产长城——八达岭--北京长城——山海关--河北长城——嘉峪关--甘肃明清故宫——北京--北京明清故宫——沈阳---辽宁莫高窟---甘肃平遥古城--山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陕西苏州古典园林--江苏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北京颐和园--北京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河北天坛---北京曲阜孔林、孔府、孔庙--山东大足石刻--重庆武当山古建筑群--湖北青城山——都江堰--四川布达拉宫历史区---西藏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安徽丽江古城----云南龙门石窟---河南明清皇家寝陵—明十三陵、明孝陵--北京明清皇家寝陵—明显陵--湖北明清皇家寝陵——清东陵、清西陵-河北明清皇家寝陵—盛京三陵--辽宁云冈石窟---山西庐山国家公园--江西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吉林、辽宁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泰山—山东峨眉山——乐山大佛--四川黄山--安徽武夷山---福建三、结合实例,简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1.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1)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主要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新版地理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新版地理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新版地理选修三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自然环境1. 地球的形状与尺寸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球体,赤道略大,两极略扁,周长大约为4万公里,表面积为5.1亿平方公里。

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一周为24小时,公转一周为365.25天,自转周围有一个偏西自西的以西旋转26度的迷人的位置。

3. 地球上的热带带,中纬带和高纬带气候带。

地球上根据热带、中纬度和高纬度的特点划分为热带带,中纬带和高纬带气候带。

热带带气候特点:高温,雨量充沛中纬度气候特点:四季分明,降水均匀高纬度气候特点:低温,降水量较小4. 地球的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地球的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有着深远的影响。

例如,在寒冷的地区,人们需要用厚重的衣物和居住在温暖的房子里;而在炎热的地区,人们则需要有避阳的遮挡物和清凉的饮品。

同时,地理环境也决定了某些地区的主要产业,比如渔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而农业主要分布在肥沃的平原地区。

第二章人口与人口问题1. 人口增长的基本特征世界人口总量不断增长,但增长率逐渐减缓。

人口发展的基本特征包括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下降、人口老龄化、人口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

2. 人口和资源环境人口增长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包括土地资源的紧缺、水资源的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

3. 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增长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影响,包括就业压力加大、社会保障压力增加、消费水平提高等问题。

4. 人口政策和管理为解决人口问题,各国制定了不同的人口政策,包括计划生育、扶助少儿、延迟退休等措施,以维护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自然资源与可持续发展1. 自然资源的分类与分布自然资源包括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和能源资源。

它们分布不均,会对经济社会产生影响。

2. 能源资源的分布与开发利用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太阳能等。

它们的分布不均,开发利用对环境造成影响。

3. 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水资源是生命之源,但受到污染和不均衡分配的影响,导致水资源紧缺和水环境恶化。

地理选修三笔记

地理选修三笔记

选修三第一章旅游资源的类型和分布第一节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点一、旅游资源的内涵:1. 旅游资源的概念: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

旅游资源可以是自然风景、文物古迹,也可以是风俗民情。

2.旅游资源的内涵:能够吸引旅游者并直接用于欣赏、消遣,一般不包括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设施;能够被旅游业开发利用;能够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主体:旅游者(有闲、有钱、有动机)3. 旅游活动三要素客体:旅游资源纽带:旅游业食宿4. 现代旅游六要素行游购娱二、旅游资源的特点:1. 内容与形式上的多样性2.空间上的地域性3.季节上的变化性4.美学上的观赏性(同一般资源最主要的差别)5.吸引力上的定向性6.利用的永续性和易损性第二节旅游资源的类型宇宙类气象气候类自然旅游资源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地文景观类※判断性质要看主要吸引物是什么古迹和古建筑类人文旅游资源现代建筑成就类消闲、求知、健身类购物类第三节中国的世界遗产一、世界遗产: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自然景观与文化古迹,是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遗产自然遗产二、世界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自然遗产:9三、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文化遗产:30文化与自然遗产:4四、中国世界遗产的价值:一方面可提高和深化公众对世界遗产的认知程度和主动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可提高旅游业管理者与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水平科学价值五、世界遗产的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经济价值对历史负责六、保护世界遗产对当代人负责对未来负责第二章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第一节旅游景观的欣赏位臵一、旅游景观的描述时机特点情感了解景观特点仰视:瀑布位置与角度——视线角度俯视:群峰平视:水边景观精选观赏点位特定角度:特殊地貌造型远观:山、河、海距离近观:溶洞、峡谷、一线天远近皆宜二、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朝暮:日出、夕阳时刻天气:云海、彩虹、雾凇把握观赏时机特定时期:海市蜃楼、佛光、极光、日月同辉日期季节洞悉景观的文化定位审美情趣提高审美素质感受力——视觉、听觉——体验审美能力理解力——经验、知识——体会创造力——意境开拓、创设——共鸣第二节著名旅游景区景观的特点及其成因一、山地景观——中国黄山:1. 地理位置:安徽省东南部2. 原名:黔山3. 地位:天下第一奇山,是我国特点最多的名山,有“天下名景集黄山”之赞语4. 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5. 是我国南方珍贵的植物宝库和天然生物园6. 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7.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8. 黄山毛峰茶驰名中外9. 是一座花岗岩断块山,在地质构造上受两条大断层控制10. “前山雄伟,后山秀丽”11. 地处温暖湿润的北亚热带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12. 由地质、地貌、气候和生物等多种自然因素共同造就13. 常出现云海景观14. 特点:旅游资源丰富二、海域景观——美国夏威夷:1. 地理位置:太平洋北部的一个群岛,是美国的第五十个州2. 特点:热带风情、火山景观3. 地位:是世界上罕见的休憩风景胜地4. 威基基海滩:碧海蓝天、白云悠悠、椰林婆娑、沙滩金黄、海水碧清如玉、白浪滔滔5. 由火山爆发形成(火山岛),是盾形火山的典型代表6. 虽地处热带,但受海洋怀抱,气候适宜,雨量丰富7. 种族多样、民族构成复杂8. 是多种文化汇集交融的大熔炉三、历史遗产——中国长城:1. 地理位置: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西岸虎山,全长约6300千米2. 历史意义:(1)中国人文景观中的第一景(2)世界奇迹(3)中国十大风景名胜榜首(4)世界文化遗产3. 军事意义: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建筑系统4. 自然意义:长城中段与中国400毫米年降水量线以及半干旱半湿润分界线大体一致,因而成为中国自然地区划分的标志之一5. 特点:因地制宜、随坡就势四、城市景观——法国巴黎:1. 埃菲尔铁塔:(1)地理位置:塞纳河畔(2)地位:是巴黎以及法国的标志2. 巴黎圣母院:(1)地理位置:塞纳河西岱岛上(2)特点:哥特式建筑(3)地位:是巴黎最古老、最大和建筑史上最出色的天主教堂3. 凯旋门:戴高乐广场中央4. 卢浮宫:塞纳河右岸5. 巴黎的城市景观反映了城市发展的历史6. 巴黎古迹的布局体现了欧洲文化特点——主要建筑大都位于城市广场的中央城市发展的历史久远7. 成因城市景观反映城市的历史发展建筑布局体现欧洲文化特点小结景观特点成因地质、地貌、气候、生物山地景观——中国黄山以自然景观为特点的山地风景名胜,三奇四绝,峰林地貌反映城市发展的历史城市景观——法国巴黎世界名城、名胜古迹比比皆是,布局体现了欧洲文化特点因地制宜,随坡就势历史遗产——中国长城中国人文景观第一景,年代久、规模大、历史价值高海域景观——美国夏威夷热带海滨风情和火山景观闻名于世地处热带,火山喷发形成多文化交汇第三章 旅游景区的规划与旅游活动的设计第一节 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书P50-P57) 旅游景区的吸引物——景区内标志性的观赏物 一、旅游景区的基本组成要素 旅游者——主体旅游景区的服务业突出景观特点——特色原则二、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美学原则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原则最佳综合效益——效益原则 理念景区形象 行为识别视觉识别密集游憩区三、旅游景区规划的内容 功能分区 游憩缓冲区核心保护区交通的布局原则 方便游览合适的交通工具空间布局 与交通线相连服务设施的选址 尽量在景区附近集聚、分散要具体分析密集游憩区核心保护区里 外游客数:少 多开发限制:大 小 作 用 控制游客数量和限制开发规模,保护景区环境, 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游憩缓冲区第二节 旅游地点和旅游线路的确定(书P58-P65)一、确定旅游地点: 上网、阅读报刊杂志和旅游手册 1. 获取信息 咨询旅行社 亲朋好友的介绍时间客观因素 距离经济因素2. 影响旅游地选择的因素 安全因素旅游偏好主观因素 感知环境身体条件3. 最大效益原则 最小的旅游时间比——最小值整个游程时间单程时间最大的信息收集量——倾向选著名景点、选与居住地环境差异大的二、选择旅游线路:最少的时间1. “四最”为基本出发点 最少的费用最多的旅游体验最满意的效果适应市场突出特色将就韵律2. 旅游线路的设计原则 “冷热”兼顾发展创新安全可靠要根据经济收入3. 设计线路“四注意” 避免行程的重复合理安排时间和活动内容突出主题不安全因素 自然灾害(突发性)社会环境三、安全及防范 增强安全意识防范措施 消除不安全因素控制不安全行为加强救援第四章旅游与区域发展第一节旅游业的发展及其对区域的影响一、旅游业——一个迅速发展的产业:1. 旅游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2. 地位:(1)就全球而言,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之一(2)是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3)是就业人数最多的产业3. 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使它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4. 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目的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带动区域相关行业的发展积极作用提供就业的机会和岗位二、旅游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为国家创汇、创税和回笼货币消极作用旅游业的不稳定,导致区域经济的不稳定旅游业的发展导致消费品和房地产价格上涨有助于文化的交流,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积极作用促进历史古迹的保护及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三、旅游业的发展对区域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促进旅游区卫生的改善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消极作用给旅游区的社会治安带来隐患对旅游区居民健康的不良影响四、要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积极作用,减少其负面影响,关键是使旅游业的发展规模、增长速度与旅游区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相适应。

高二选修3地理归纳总结

高二选修3地理归纳总结

高二选修3地理归纳总结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通过对地球和其上的各种自然、社会现象进行研究和分析,来揭示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规律。

高二选修3地理是高中地理课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人口与城市、经济地理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

本文将对高二选修3地理的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以期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

一、人口与城市人口与城市是地理学中的重要分支之一,主要研究人口数量、分布及其与城市的相关关系。

高二选修3地理的人口与城市内容包括人口增长与控制、城市化与城市规划、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等方面。

1. 人口增长与控制人口增长与控制是人口与城市中的关键内容。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口数量不断增长,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为了控制人口增长,各国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如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

控制人口数量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2. 城市化与城市规划城市化是指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并在城市中定居的过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规划变得尤为重要。

城市规划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建筑规划、交通规划等,旨在实现城市整体的有序发展和良好的居住环境。

3. 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中各个产业部门的比重和结构。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传统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转变。

这种产业结构变化直接促进了城市化的加速。

二、经济地理经济地理是地理学中的另一重要分支,研究地球上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与地理环境、资源条件的关系。

高二选修3地理的经济地理内容主要包括农业地理、工业地理和交通运输地理等方面。

1. 农业地理农业地理研究的是农业生产在地球各个区域的分布规律。

根据地理环境和资源条件的不同,农业可以分为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等。

农业地理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农业在不同地区的差异原因,为农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 工业地理工业地理主要研究工业产业在地球上的空间分布及其与地理因素的关系。

工业地理内容广泛,包括工业分布规律、工业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调整等。

高二地理选修三知识点归纳

高二地理选修三知识点归纳

高二地理选修三知识点归纳学习这件事不在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

努力学习,勤奋工作,让青春更加光彩。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二地理选修三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帮助到你!高二地理选修三知识点归纳11.自然地区界线(1)东部季风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界线(华北暖温带湿润地区与华中_带湿润地区):秦岭~淮河(1月0℃等温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4500℃等值线)②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3200℃等值线。

③华中_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7500℃等值线。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的界线:贺兰山一线,相当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行政区界线(1)南疆与北疆的界线(流动沙丘与固定、半固定沙丘界线):天山。

(2)湖北省与重庆市的界线:巫山。

(3)福建省与江西省的界线:武夷山。

(4)广东省与湖南省的界线:南岭。

(5)西藏自治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界线:昆仑山脉。

(6)甘肃省与青海省的界线:祁连山脉。

(7)四川省与陕西省的界线:大巴山脉。

3.三大自然区界线(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3000米等高线。

(3)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大体从昆仑山向东经过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

高二地理选修三知识点归纳2⑴分析我国武汉市的城市区位因素:地理位置:位于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中国大陆的中部自然因素:①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②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③长江、汉江汇合处,方便人流、物流的集散和中转。

社会经济因素:①附近铁矿、棉花资源;②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京广铁路穿过,交通便利;③科技发达;④劳动力丰富,素质高;⑤湖北省省会城市,华中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⑥现代工业、新兴高科技产业(光谷)。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一、知识点1:气候与天气
- 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降水等因素。

气候的形成与纬度、海洋、大陆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 天气是指短期内的大气状况,如晴、阴、雨、雪等。

天气的变化受气压、风速、温度等因素影响。

二、知识点2: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 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面的自然要素,如地貌、气候、水文等。

它对人类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 人类活动是指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行为,包括农业、工业、交通、城市化等。

三、知识点3: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 地理信息技术是将地理信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进行地理数据的获取、存储、分析和展示。

它在资源开发、灾害管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包括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等工具和方法。

四、知识点4:城市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 城市发展是指城市规模、结构、功能等的变化。

城市发展受
经济、人口、科技等因素影响。

-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
需求的能力。

城市发展应追求可持续发展,如节能减排、资源循环
利用等措施。

以上是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地理选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二地理选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二地理选修三知识点整理推荐文章高二年级上册地理考试知识点热度: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整理热度:高二地理必修三的知识点热度:高中地理关于地理环境的知识点分析热度:高中地理的学习的重要知识点分析热度:旅游地理学不仅同地理学的许多分支关系密切,而且与社会学、民俗学、考古学、历史学、建筑学、园林学、经济学彼此渗透。

下面是由店铺带来的高二地理选修三知识点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二地理选修三知识点整理(一)1、旅游业是一种“朝阳产业”。

2、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产业之一,并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支柱。

3、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1)拉动经济发展①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②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资金,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③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④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特别提示:旅游业是“一业依百业,一业带百业”的行业。

(2)促进社会文化繁荣①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②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③促进文化交流。

特别提示:a、旅游业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综合性和关联性很强的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可以提供许多直接和间接的就业机会;b、通过旅游活动交流,既能延续和发扬民族文化,有可以促进地方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

P11思考题《云南的文化特色旅游》1、气候宜人,风景秀美,生活着26个民族,民族文化特色鲜明,多姿多彩;2、北京人的侃侃而谈;天津人的吃文化;山东人的忠义和豪爽;江南水乡美女的温柔温婉;江浙沪地区人们的精明强干;其他等等。

3、旅游对区域环境的影响①旅游促进了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进而保护自然和人文环境;②处理不好旅游和环境的关系,会使环境恶化,比如旅游旺季,游客爆满,风景区压力过大,环境脏乱差,降低了旅游质量。

特别提示:保护重要的旅游资源也就是对潜在的旅游业进行投资。

【讨论】1、列举旅游业发展有利于保护的措施。

答:①建立各种自然保护区;②申报历史文物保护单位等措施有利于保护旅游环境。

2、举例说明旅游对环境的消极作用。

地理选修三知识点

地理选修三知识点

地理选修三知识点1.现代旅游的发展特点[4]☆旅游主体的大众化☆旅游形式的多样化☆旅游空间的扩大化☆旅游目的的娱乐化2.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基本要素:食、宿、行、游、购、娱关系:总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旅游交通旅游六要素的核心:游增加旅游收入的重要途径:购、娱※3.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1拉动经济发展:a.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b.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c.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交通运输、商业服务、建筑、邮电、金融、房地产、外贸、轻纺、旅游纪念品等产业)d.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过分地依赖旅游业会给国民经济带来不稳定因素)2旅游业对社会的影响:a+.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总体促进社会发展)b+.提供大量就业机会c-.旅游者的大量涌入给当地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3旅游业对文化的影响:a+.促进文化交流(1促进民族文化精华的提炼,使民族文化更有(总体促进文化繁荣)特色和吸引力2促进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b-.一些旅游项目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其本身的传统文化价值)4影响区域环境:a+.旅游对环境保护具有促进作用(促进历史古迹、古建筑、纪念馆的修复)b-.旅游与环境的关系不处理好,过多游客造成旅游环境的混乱、污染,降低了旅游质量4.有关“旅游业”的几种正确评价[4]1旅游业是“朝阳产业”。

2旅游业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3旅游业是综合性和关联性很强的产业。

4旅游扶贫工作的重心是开发式扶贫。

5.旅游资源的内涵1旅游资源形成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a.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

b.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

2旅游资源的核心是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6.旅游资源的分类1分类(见下图)2自然旅游资源主要由地貌、水文、气候、生物等自然要素组成,其中地貌要素处于相对重要的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地理选修三知识点

1、客源地
客源地是指游客的来源地。

客源地的形成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当前国际上客源地多是经济发达国家和
地区,如西欧、北美、日本。

一般情况下,旅游资源所在地的社会经济较发达,开发能力越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越大。

2、旅游地与客源地的距离
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一般来讲,靠近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价值要优
于远离经济发达区的资源。

旅游资源所在地与客源所在地距离越远,旅游资源吸引力越小,客源数量相应减少。

3、基础设施
旅游资源所在地的服务设施如交通、水电、电信、食宿条件也会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
的顺序和规模。

4、其他条件要求较低
其他开发条件包括资金条件、施工条件、现有的开发条件和旅游服务设施条件等。

首先,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的持续支持。

其次,旅游资源的开发项目必须考虑工程量的大小和难易程度。

5、旅游资源环境的评价是对旅游资源所在地的环境容量状况、环境污染状况、社会
经济环境等三方面进行评价。

a、环境容量指单位时间内,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旅游资源所在地容纳旅游
者数量的能力。

b、旅游资源所在地的空气、水质等受到污染,噪声过大,就会影响到环境质量。

c、社会经济环境是评价旅游特别是人文旅游资源的一项重要指标。


1、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的原因
1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我国地域辽阔,五种地形类型齐全,地貌、气候复杂多样,生物种类繁多,多名山大川,形成了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

2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古迹和著名的古代建筑工程,形成了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2、我国的自然旅游资源
我国的自然旅游资源以山水风光最为重要。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三分之二的大陆国土都是山地或者低山丘陵。

1名山----地貌景观
我国的名山通常可分为五岳、佛教名山、道教名山、和其他名山等几类。

①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②四大佛教名山:山西五台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

③其他名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福建武夷山、湖北武当山。

2水景----水域景观
桂林漓江、长江三峡、杭州西湖、苏州无锡太湖、台湾日月潭、新疆的天山天池、青海的青海湖等。

3、我国的人文旅游资源
1文物古迹与古代建筑
万里长城、京杭运河、北京故宫、西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苏州园林建筑、敦煌壁画。

2风土民情
汉族的春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

3其他
著名的现代工程建筑、各具特色的小镇风光、丰富多彩的地方土特产、工艺品、神奇的中医和养生之道、名扬世界的菜肴等。


1.现代旅游的发展特点
旅游主体的大众化☆旅游形式的多样化☆旅游空间的扩大化☆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2.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基本要素:食、宿、行、游、购、娱
关系:总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旅游交通
旅游六要素的核心:游
增加旅游收入的重要途径:购、娱
3.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1.旅游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积极作用
带动区域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提供就业的机会和岗位
为国家创汇、创税和回笼货币
消极影响
旅游业的不稳定,导致区域经济的不稳定
旅游业的发展导致消费品和房地产价格上涨
2.旅游业的发展对区域社会、文化的作用
积极作用
有助于文化的交流,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消极影响
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促进城市卫生的改善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给旅游区的社会治安带来隐患
一些旅游项目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其本身的传统文化价值
对旅游区居民健康、生活的不良影响
3.减少旅游业负面影响的措施:
①使旅游业发展规模、增长速度与旅游区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相适应。

②加强管理,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

4.旅游活动和景区建设对环境的主要影响:
不利
砍伐树木——影响生物多样性
对动植物垃圾污染土壤——影响植物生长
野生动植物捕食能力下降,繁衍规律破坏
污染水体:旅游垃圾;酒店污水;游艇
污染大气:交通工具;厨房油烟;寺庙香火
磨损、破坏旅游吸引物:题刻、抚摸、践踏、呼吸、汗气
破坏旅游景观不合理开发——破坏旅游景观和谐,如小卖部;
不合理开发——水土流失,地下水位下降,如开山辟路、乱填湖泊、围垦造田有利:旅游对环境保护具有促进作用促进历史古迹、古建筑、纪念馆的修复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