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冷冻切片技术的经验总结
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技术及应用

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技术及应用
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技术是一种在手术过程中对组织进行快速诊断的方法。
这种技术通常用于需要即时诊断的情况,例如判断肿瘤的性质(良性或恶性)或者确定手术切除的边缘是否清晰。
过程如下:
1. 取样: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选择一个代表性的组织样本。
2. 冷冻: 这个样本会被迅速冷冻,通常使用液氮或者特殊的冷冻剂。
3. 切片: 冷冻后的组织会被切成非常薄的切片,通常厚度在5-10微米之间。
4. 染色: 这些切片会被迅速染色,以便在显微镜下观察。
5. 诊断: 病理医生会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切片,并给出初步诊断。
6. 反馈: 病理医生的诊断结果会迅速反馈给手术医生,以指导后续的手术步骤。
这个技术的优点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诊断结果,有助于医生做出即时的决策。
但也有一些局限性,比如可能会有假阴性或假阳性的结果,或者在某些情况下,冰冻切片的质量不足以做出确切的诊断。
总的来说,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技术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在手术过程中提供即时的诊断信息。
但是,它通常只被视为一个初步的诊断方法,最终的诊断还需要通过常规的病理检查来确认。
冷冻切片制作工作经验分析

D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0 2 5 3 — 9 9 2 6 . 2 0 1 6 . 2 2 . 0 1 4
首先 我们 要 了解 固定 对组 织 切 片 的重 要 性 , 固
组 织切 好后 用 载玻片 贴 片速 度要 快 , 避免 再 次 产生 冰 晶 。防脱 片 , 我 们 可 以采 用 蛋 清 :甘 油 = = = 1:1 配 置好 , 涂抹 于 载玻片 上 即可 。 冷 冻切 片过 程 中会 产 生 静 电 , 静 电生成后 , 技 术 员 在 粘 片过 程 中极 易 造成 组 织 薄 片 重 叠 、 皱褶 , 从 而影 响切 片质量 。 目前 消 除 、 减 轻静 电影 响 的方
以替代 OC T 胶水 。 。 ] 。
3 制 片
的脂 类 、 酶 、 糖 、 抗原 等 化学 成 分不会 受 到影 响 而 得 以保存 , 因此 广 泛 应 用 于 科 学研 究 及 临 床诊 断 。 至今 国内外 手 术 中仍 普 遍 应 用 病 理 冷 冻 切 片 决定
冷 冻温 度与 切片 技巧 的掌握 是 制片 的关键 。 标 本冷 冻应 尽 可能 迅 速 , 因为在冷冻过程 中, 水分 形 成冰 晶会使 切 片 出现大 量 冰 晶孔 隙 , 所 以在 制 片时必 须根 据 不 同组 织 的形 态 结 构 和 组 成 成 分 不同, 调 整 到适 合 的温 度 , 使 组 织 在 极 短 的 时 间 内
成, 细胞 变形 。取材 中尽 量避 免 骨 组织 、 钙 化 组织 、 坏死 组织 和脂 肪组 织 , 避 免 软硬 不 一而 不好 切 片 以 及组 织切 片脱 落 。
2 包 埋
据 不 同 的组 织 而 定 , 原 则 上 是 细 胞 密集 的薄 切 , 纤
不同组织的冰冻切片体会

不同组织的冰冻切片体会来源: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病理科作者:毛成毅,杜娟,肖华亮,李增鹏冰冻切片原理:组织被冷冻时,组织中的水变成冰,而在这种状态中,组织变坚硬的。
冰冻块的硬度可通过改变组织温度来改变。
降温会使组织块更加坚硬,提高温度使组织变软。
大多数非脂肪不固定组织的切片最好在-20到-25℃制作。
因其制作过程较石蜡切片快捷、简便,多应用于手术中的快速病理诊断。
冰冻切片的制作过程中,常有许多因素影响其质量,并进一步影响结果的观察和分析,甚至会影响诊断,造成无法挽救的后果,对此我们经过比较及总结得出如下经验。
冰冻温度及组织冰冻的时间对冰冻切片质量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冰冻温度对细胞的影响:温度太低,细胞容易收缩,温度太高,细胞容易膨胀,结构不清,模糊,影响冰冻诊断。
充分利用冷冻台、冰锤及速冻头的功能。
将放有新鲜组织的冻托放在冻台上然后压上压板,等组织冻住后,轻敲压板,冻有组织的冻托就会下来,然后进行切片。
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冰冻机温度设定如下:冻台温度:-18℃;工作温度:-18℃;冻头温度:-20℃。
(一)乳腺组织的冰冻切片乳腺组织(纤维腺瘤,间质胶原化)含纤维组织较多,冰冻切片染色时容易脱片。
1、使用免疫组化防脱载玻片进行贴片,冰冻切片脱片率明显下降。
2、乳腺含脂肪组织比较丰富,在冰冻切片时不容易成片或展片。
3、乳腺组织在取材时,取材医生应尽量将病变周围的脂肪组织剔除。
4、当遇到脂肪组织较多,又无法剔除时,建议使用液氮。
5、充分利用冰冻切片机(速冻台)的功能。
(二)子宫肌瘤的冰冻切片1、温度的控制:冷冻温度是冰冻切片的关键;冷冻室温度设定-17~-22度;控制肌瘤组织冷冻时间,4/5组织冻好就可以;冷冻过头时拿出冷冻室解冻软化一下。
2、包埋剂(OCT)的使用:冻头中心滴好OCT粘好组织块,再在周围加固一圈;虽然有可能加长了冷冻时间,但可以将组织牢牢固定住;修片时不能太厚,要用慢进;防止修片和切片时产生的抖动。
制作冰冻切片的几点体会

2mi n。
124 染色 ..
切 片做 快 速 HE染 色 , 固 定 液 中 取 出 , 从 自来
水 稍 洗 后 , 用 电 吹风 吹 干 , 预 先 加 热 到 3 再 于 7℃ 温 Har ri s氏
硬 , 仅 损 刀 而 且 组 织 片 会 出 现 裂 痕 ; 于脂 肪 组 织 , 冻 时 不 对 冰 间则 要 长 些 。另 外 , 片 机 及 切 片 刀 在 非 工 作 状 态 下 维 持 温 切
在 同 一 标 本 托 上放 大小 两块 组 织 时 , 尽 量 冻 成 一 个 平 面 , 应 与
11 材料 ,
德 国 L I A 公 司产 的 C 10 EC M 9 0型 恒 温 冷 冻 切 片
机 、 型 电 动 吹 风 机 、 次 性 刀 片 、 鲜 组 织 、 通 胶 水 、 定 小 一 新 普 固 液 、 ri氏 苏 木 精 染 液 、 . 盐 酸 酒 精 分 化 液 、 % 氨 水 溶 Har s 05 1
水 覆 盖 组 织 面 , 冻 器 速 冻 , 表 面 出 现 白色 时 , 可 切 片 。 速 当 即 作 者 的经 验 是 防 卷 板 与 切 片 刀 的 角 度 为 5左 右 较 理 想 。 接 。 下 来 , 可 以 进 行 组 织 的修 整 , 就 当修 到 组 织 最 大 面后 即 可 切 出 完 整 的片 子 了 , 下 的 切 片 快 速 粘 贴 在 于净 的 载 玻 片 上 。 切 切 片 厚 度 一 般 为 3 m, 电 吹 风 吹 干 后 立 即 置 于 固定 液 中 1 ~5g 用
度 在 一2 O℃为 最 佳 。
一
1 2 1 取 材 冰 冻 切 片 的标 本 取 材 要 求 平 整 , 薄 均 匀 , .. 厚 一
冰冻切片工作中的经验总结

冰冻切片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发表时间:2018-09-21T16:48:28.87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8期作者:代洁王巍[导读] 快速冰冻诊断报告用于术中确定病变的良恶性,手术方式和手术范围等,快速冰冻切片是手术中病理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成都 610000)【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9753(2018)08-0235-01快速冰冻诊断报告用于术中确定病变的良恶性,手术方式和手术范围等,快速冰冻切片是手术中病理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
手术病人可以通过冰冻结果来确定是否需要由腹腔镜转为开腹手术,或者开腹手术是否需要扩大手术范围或者清扫淋巴结,免去病人受到二次手术的痛苦,因此为病理医生提供一张高质量的冰冻切片十分重要。
我院近来的术中冰冻标本量都在每年3万例-4万例左右,并且逐年递增,通过长时间的冰冻切片工作,我对快速冰冻切片有一些自己的经验总结。
一、冰冻取材1、经过福尔马林浸泡的组织标本不能用于冰冻切片。
2、室温下,切片组织冰晶融化,将出现许多孔状空隙,导致结构破坏甚至酶和蛋白等微细结构移动,以致影响诊断,我们在取材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冰晶[1]的产生。
⑴在取材前应将所有器械的水擦拭干净,减少取材标本冰晶的产生;⑵与临床医生沟通,不要用浸泡过生理盐水、酒精、碘伏的纱布包裹标本;3、取材组织大小最好为1.5cm×1.5cm×0.2cm,如果组织过大过厚,冻后组织块脱水不好,影响冻后诊断。
4、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针尖样大小的标本组织送检,如宫内膜,各种小结节等,我们可以先滴加一定量的包埋剂于标本台上,突出于支撑面0.5cm左右,将极少量的标本立即放置于包埋剂表面,在包埋剂下沉以前迅速将标本台放置于冷室冷冻。
最后冻好的标本凝固于包埋剂表面,并突出支撑面,利于切片。
5、医生在取完材后,一定要对取材台、取材器械进行清洁消毒,避免交叉污染。
制作冰冻切片的体会

制作冰冻切片的体会无论是在组织胚胎学等医学基础课中,还是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冰冻切片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冰冻切片被广泛的运用在科研、教学和临床诊断中。
所谓冰冻切片就是组织在低温状态下在很短的时间内变硬并进行切片。
在临床外科手术中常常需要进行快速病理诊断,而冰冻切片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标签:冰冻切片;制作;体会冰冻切片是一种在低温的条件下使组织快速冷冻到一定的硬度然后进行切片的方法。
其制作过程简单方便快捷,在手术中快速进行病理诊断从而为手术在中快速确定组织性质,对医生的手术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冰冻切片的组织在送检前不需要进行处理,其组织没有发生变化,使得原来的生活形态得以保持,特别是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组织中的糖、酶、抗原、脂类等成分由于没有受到干扰而存在,组织中的细胞抗原的免疫性也得到了保存,对于需要检测糖、酶、抗原、脂类的不会受到影响。
但是,冰冻切片的制作过程要比普通的蜡切片难度大、要求高,而且组织冰冻的程度不好把握,在切片的过程中组织较易破碎,很难切成符合要求的薄片,在染色的过程中很容易脱片,所有以上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切片的质量,从而影响到了检测结果。
对于如何能有效快速高质量的制作符合要求的冰冻切片一直使我们面对的问题。
1材料和方法1.1 材料:恒冷切片机,切片刀,固定液,胶水,实验用用的新鲜组织如肝、肾、脾、皮肤、食管、胃、淋巴结、心肌、脑、卵巢、小肠等组织。
1.2 方法:采用新鲜的实验用的新鲜组织,取一块大小为1.5cm×1.5cm×3cm 的新鲜实验用组织,去除组织中的脂肪组织,在取组织的时候要注意保持干燥以免引起组织细胞发生变性和变化,把组织放在低温液氮中快速冷冻放置于冰冻台上。
在切片机内快速冰冻2分钟之后待切。
如果组织的体积较大冰冻时间相应延长,如果所取组织体积较小则相应的缩短冰冻时间,切片刀的温度控制在零下25℃-零下30℃之间。
在开始切片之前要对切片刀和防卷板之间的角度进行调整以防切出来的组织薄片卷曲。
冰冻切片制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冰冻切片制作方法与注意事项冰冻切片是一种常见的制备生物组织切片的方法,其原理是将生物组织迅速冷冻并切割成极薄的切片,用于研究组织的形态结构和组织学变化。
下面是冰冻切片的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冰冻切片的制作方法:1.组织采集:选择需要研究的组织,如动物器官或植物部位,通常用组织固定剂进行固定处理,以保持组织的形态结构。
2.组织预处理:将固定的组织转移到含有蔗糖或蔗糖与聚乙二醇的冰冻液中,浸泡一定的时间使组织与冷冻液充分均匀接触,便于组织快速冷冻。
3.冰冻:使用液氮或刀片冷冻架等快速冷冻设备,将组织迅速冷冻至-20℃以下,使组织中的水分迅速形成冰晶,避免组织的形态结构变化。
4.切割:将冷冻的组织置于切片机或切片微波机上,用冷冻刀片将组织切割成薄片,通常厚度为10-30μm。
5.将切割好的切片用刷子或微型镊子移至载玻片上,通常用蛋白质固定剂或聚甲醛进行固定处理,以保持切片的形态结构。
6.干燥:将固定好的切片置于干燥器中,用适当的温度和时间干燥切片,使其充分固定在玻片上。
7.染色:根据需要可对切片进行染色处理,常见的染色方法有HE染色、银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等。
二、冰冻切片的注意事项:1.快速冷冻:为了保持组织的形态结构和避免变形,必须采用快速冷冻的方法,将组织迅速冷冻至-20℃以下。
液氮和刀片冷冻架是常用的设备。
2.切片设备:选择适合的切片设备,如切片机或切片微波机。
刀片的选择也十分重要,常见的冰冻刀片有钢刀、玻璃刀和蜡刀,选择合适的刀片可以提高切片质量。
3.切片厚度:切割时要控制好切片的厚度,通常为10-30μm。
切片太薄容易导致组织切面不完整,切片太厚则不能得到清晰的显微镜图像。
4.切片技巧:切片技巧也很重要,需要稳定的手部技巧和耐心。
在切割时要保持刀片的稳定,避免划伤或碎裂组织。
5.切片保存:切好的切片需要妥善保存,可以用普通干燥器或冷冻干燥器进行干燥,避免切片变形和水分损失。
6.染色方法: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染色方法。
冰冻切片技术原理

冰冻切片技术原理冰冻切片技术是生物学领域中常用的一种技术,用于获得活体组织的高分辨率、高质量的切片样品。
这种技术能够保留组织的细胞结构和功能状态,并且可以用于进一步的光学显微观察、免疫染色和分子生物学分析。
冰冻切片技术主要包括冰冻、固定和切割三个步骤。
首先,冰冻是冰冻切片技术的第一步。
样品通常是通过浸泡在液氮中或使用特殊冷冻剂使之迅速冷冻。
在快速冷冻的过程中,水分子会形成冰晶,冻结组织细胞内的各种分子和结构,并起到了一个固定的作用,以保留细胞结构的完整性。
其次,固定是冰冻切片技术的第二步。
固定可以用于进一步固定组织内的分子和结构,以增加样品的稳定性和可视性。
常用的固定剂有乙醛、戊醛和混合溶液等。
固定可以通过交联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以防止其在切割过程中的失去或变性。
最后,切割是冰冻切片技术的第三步。
切割一般使用切片机或显微镜下的微操纵器进行。
切割机通常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切片的厚度,一般为几微米至几十微米。
在切割过程中,样品需要保持冷冻状态,以保持细胞结构的完整性。
切割的刀片也需要保持锋利和无尘,以避免样品受到污染或结构损坏。
冰冻切片技术的原理主要是基于快速冷冻和固定的原理。
在快速冷冻过程中,组织内的水分子迅速形成冰晶,使细胞和组织的分子结构被固定,以保持其形态和功能的完整性。
同时,固定剂的使用可以进一步固定组织内的分子和结构,增加样品的可视性和稳定性。
通过冰冻切片技术可以获得高分辨率、高质量的切片样品,并可在进一步的显微观察、免疫染色和分子生物学分析中使用。
冰冻切片技术的优点在于它能够保留细胞和组织的细微结构和功能状态。
相比于传统的石蜡包埋切片技术,冰冻切片技术更适用于需要保留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此外,冰冻切片技术还可以用于多种组织类型的切割,如生物样本、植物组织、动物组织等。
总之,冰冻切片技术通过快速冷冻和固定的原理,可以获得高分辨率、高质量的切片样品。
它保留了组织的细胞结构和功能状态,并可用于进一步的显微观察、免疫染色和分子生物学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经 验 交 流
・
快 速冷 冻切 片技 术 的经 验 总结
赵 曼曼 , 新新 张
【 关键词 】 切 片技术 ; 冷冻诊 断
【 中图分类号 】 R312 【 6.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17 39 (00 0 03 — 1 64— 26 21)7— 02 0
冷冻诊断技术 由 Pe reRe r于 1 1 it d i e me 88年首创 , 助低 借 温使手术 中的新鲜 标本 快速 冷冻 , 到一定 的硬度 后进 行切 达 间也不宜 过长 , 则会使组织变硬 ; 于脂肪组织冷冻 时间则 否 对
1 取 材 与 包埋
3 1 影 响因素 影 响切 片质 量 的因素有很 多 , . 简单归结 为 :
() 1 切片不全 或不能切片 ;2 切片皱缩或卷曲 ;3 切片脱落 ; () () ( ) 结 晶水” 4“ 现象 ; 5 组织块 脱落。 ()
3 2 固定 固定 时选择混合 性 固定 液 (5 乙醇 8 m , . 9% 5 l 甲醛 1m , 0 l冰醋酸 5 1 , m ) 组织 贴于 片上立 即 固定 。在切 片过程 中 ,
及血液系统居多 占 4 . %。本 资料的肺外症状 以消化道症 状 88 多见 , 还累及神经系统 、 心血管系统 、 皮肤黏膜等 。故对不典型 A J 肺炎合并肺外表现以肺外表现为首 发症 时 , ,L 应及早进行支 原体抗体检测或冷凝集试验 , 以便早诊早治 。 支原体是原核生物界 中最 小 的微 生物 , 因缺乏细胞 壁 , 对
参 考 文献
1 李立新 , 李增宝 , 洪虹 , . 等 白云地 区小 儿支原体肺 炎 18例临床分 2 析 [ ] 中国妇幼保健 ,0 4 1 (5 :6 J. 2 0 ,9 1 ) 5 .
B内酰胺类 、 一 万古霉素类 等作 用于细胞壁生物合成 的药物完全 不敏感 J 。对多黏菌素、 利福平 、 磺胺类 普遍 耐药。 目前公认 有效 的药物主要有大环 内酯类 、 四环素类 、 氨基糖苷 类及 喹诺
分析 [] 现代 医药卫生 ,0 4 2 ( 1 :6 . J. 2 0 ,0 1 ) 93
3 袁壮.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 ] 中国实用儿科杂 J.
志 ,0 3 1 ( ) 5 8 2 0 ,8 9 :1 .
菌作用 。白霉 素作 为红霉素 的替代 品, 实践 中不 良反应较红霉
酮类 , 小儿 M P感染 的治疗 以大环 内酯类抗生素 为首 选 。 目 前 的进展主要为抗 生素本 身的更新换代 , 以红霉素为代表 的大 环 内酯类药物皆呈碱性 , 一般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起抑
2 唐章华 , 饶晓红 , 陈红英 , 儿童支原体肺 炎肺外并发症 4 例临床 等. 3
活性 强 , 而且阿奇霉 素在 组织 中半衰期 长达 3 h 存在 抗生 素 8,
后效应 , 除用于支原体 、 衣原体 、 团菌外 , 常见 的呼吸道病 军 对 菌引起 的肺炎疗效 也很好 。阿奇 霉素治疗 小儿支原 体肺炎 总 有效率达 9 . % , 4 4 已广泛用 于治疗儿童 C P A 。2种治疗方案疗 效确 切 , 良反应少 , 不 可推广使用 。
杂 志 ,09,( ) 3 3 . 20 2 7 :3— 4
用头孢 噻肟钠 +白霉素联用 。 目前 B 内酰胺 类与大环 内酯类 一
药物联合应 用已成 为儿童 C P经验治疗方案 。而新 一代大环 A 内酯类 药物 阿奇霉素进入细胞及组织的浓度较 白霉素高 , 抗菌
7 李中全 . 阿奇霉素与红霉素对照 治疗 / J 支原体肺 炎 6 JL , 8例疗效 观 察【 ]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09,( 9 :9~ 0 J. 20 2 1 )6 7 . ( 收稿 日期 :0 9—1 2 ) 20 2— 8
・
3 ・ 2
临床 合 理 用 药 2 1 0 0年 4月 第 3卷 第 7期
C i f l i ̄ R oM D u s , n 0 0 V 1 n7 hnJo i c  ̄i rgU eAp l 1 , o. N Cn n 2 3
情复杂化 。据报道肺 外并发症 发生 率为 3 . % , 5 5 以消化 系统
要长些 。
3 切 片 与 固定
片 。冷冻切片是病理科 最常用 制片方法 之一 。随着现 代医学
的发展 , 这一技术越来越受到 临床手术 医师的青 睐 , 其是肿 尤 瘤专科 医院需要术 中病理 诊断 以决定 手术方式 的病例 逐年增 加。在这一技术方面 , 者有 以下几点经验与大家交流 。 笔
素少 , 患儿依从性较高 。我院为基层医院 , 主要为社区服务 , 收 治多为 C P A A 。C P患 儿 可以 多种感染 存 在 , 如肺炎 链球 菌合
Hale Waihona Puke 4 何秀丽.6例小儿支原 体肺炎临床 分析 [ ] 现代 医药卫生 ,0 6, 4 J. 20
2 ( 6 :4 2—2 9 . 2 1 )2 9 4 3
标本要新鲜 , 忌浸入 乙醇 、 甲醛 , 免过 多的水分 , 避 防止 组 织脱水 、 晶形 成 和组 织 变形 ; 冰 组织 取材 , 小合 适 , 1 5 大 以 . o l . c 厚 2 m 为宜 , n×15m, r a 不能 > m 取 材要平整规则 , 开 3 m; 避 坏死 出 血 区 , 量 剔 除 脂 肪 、 发 、 骨 等 ; 埋 在 低 温 尽 毛 硬 包 ( 8一一 0C) ~l 3 o 条件下 , 组织块一定 要放在 冷冻头 中央 , 围 周 用胶水封住 , 冷却待切 。
5 陈敏.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 [ ] 医药产业资讯 , 0 , ( ) J. 2 633 : 0
51 .
并 MP感染 。MP合并细菌及 病毒等 多重感 染 , 白霉 素对于 而
M P以外的细菌疗效欠佳 。用 白霉素治疗 可能延误 病情 , 故选
6 党林著 , 国富. 伍 小儿支原体肺炎 2 例临床分析[ ] 1 床合理用药 6 J. 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