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节定量分析基础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4章 定量分析概论二、三节

第4章 定量分析概论二、三节

分 准确度高低的尺度。 析 误差的表示方式分为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两种。
概 绝对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 Ea x xT
论 相对误差:绝对误差占真实值的百分比。
1
Er

Ea xT
100 %
郑工学院
例:用分析天平直接称量铁粉,其质量分别为5.0000g和
0.5000g,试问哪一个称量值会较准确?

溶液溅失;
定 量 分 析 概 论

加错试剂; 读错刻度; 记录和计算错误等。
注意:过失误差必须给予删除。
1
郑工学院
减小误差的方法
第 四 ☆尽可能地减小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章
减小和消除系统误差
定 量
①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在相同的条件下,对已知准确含量的标
②对照试验:
准样品进行多次测定,将测定值和准确 值进行比较,求出校正系数,用校正系

n
4



dr

d x
100 %

0.14 15.82
100 %

0.89%
1
郑工学院
(三)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第 四 章




概 结 论:
论 1. 准确度高,要求精密度一定高,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
前提,但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高;
2. 准确度反映了测量结果的正确性,精密度反映了测量结
1
果的重现性。
分 ③空白试验(空白值) 数来校正试样的分析结果。
析 分析结果-空白值=较准确的分析结果
概 指不加待测试样,在相同的条件下,按分析试样所采用的方法进行测 论 定,其测定结果为空白值。

电子教案与课件: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材资料 第三章 定量分析基础

电子教案与课件: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材资料 第三章  定量分析基础
无机及分析化学 2017版
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析中的误差
3. 过失 除了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外,还有一种由工
作人员粗心大意,违反操作规程造成的错误,称
“过失”,如读错数据、透滤等。 这类差错是可
以避免的。 处理所得数据时,对已发现因过失而 产生的结果应舍弃。
无机及分析化学 2017版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系统误差的减免: (1)方法误差—— 采用标准方法,对照、回收实验, (2) 试剂误差—— 作空白实验 (3)仪器误差—— 校正仪器、外检 (4)操作误差——内检 (5)减小测量误差
滴定管,容量瓶未校正。 去离子水不合格; 试剂纯度不够 (含待测组份或干扰离子)。
无机及分析化学 2017版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3)操作误差——操作人员主观因素造成 例:对指示剂颜色辨别偏深或偏浅; 滴定管读数习惯性偏高或偏低。
减免方法:以上几种误差都是系统误差,是 恒定的、可测的,可减免。检验和减免系统误差 的措施如下:
无机及分析化学 2017版
分析数据的处理
2.有效数字的位数 (1) 0的意义 0在具体数字之前,只作定位,不属于 有效数字;而在具体数字中间或后面时,均为有效 数字。 (2) 单 位 发 生 变 换 时 , 有 效 数 字 位 数 不 变 。 例 如 23.65mL可转换为0.02365L。
无机及分析化学 2017版
无机及分析化学 2017版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③同一方法,同一试样由多个分析人员进行分析,称 为“内检”,对照分析结果可检验各分析人员的操作 误差。 ④同一方法,同一试样由不同实验室进行分析,称为 “外检”,对照分析结果,可检验实验室之间的仪器 或试剂误差。 (3)空白实验——不加试样测定、扣空白。用于 检验并消除由试剂、蒸馏水及容器引入杂质或待测 组分造成的系统误差。 (4)校正仪器——可消除仪器不准确所引起的误 差(校正砝码、滴定管)。

第二章第三节定量构效关系案例

第二章第三节定量构效关系案例

通过生物活性强度与特性参数回归分析,得Hansch方程:
此式表示生物活性强度与各参数线性相关。也可能有复杂情况,如出 现最适疏水常数,此时生物活性强度与疏水参数呈抛物线关系,方程 为:
(三)Hansch方程的推导
生物效应速率与三个因素有关,即药物分子在一定时间内通过“随 机运行”到达限速反应部位的概率 A,给药的剂量 C ,引起生物效 应的限速反应的速率常数κ x。用式2—23表示:
由式2—34获得如下信息:①活性与π、σm和立体位阻有关, 疏水性强、吸电子的基团对提高活性有利,基团的长度 L 对活性不利;② p— 取代对活性不利, om 与 o’m’ 方向对活 性有较大影响, om取向比 o’m’ 取向好,即取代基应离开 1, 4—二氢吡啶平面。
(五)应用的限度
Hansch分析不能产生先导化合物,在实际运用中有 的能成功,但有的不一定成功。这是由于药物实际作用 过程往往比较复杂,生物活性的测定和参数的客观性也 受到限制。构效关系的理论告诉我们,若将过程中药物 动力相和药效相分别研究,可能获得较好的结果。在药 效相可采取体外测试的方法,所得数据更客观,模型与 作用机理也更一致。在药物动力相方面,有人正在研究 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物动力学的定量关系。
式2—29告诉我们,亲水性和推电子基团有利于活性的提高。 羟基的 π =-0.67 , σ p=-0.37 ,合成该化合物,回归分析得 n=8时r=0.919。活性的实验值与计算值相当一致。 如果某类化合物的活性、毒性与分配系数有图 2—24所示关 系。其中lgPo(A)和lgPo(B)分别是活性和毒性的极值,构效 关系告诉我们,设计分配系数为 lgPo(A)的化合物是不可取 的,因此时其毒性也相当高。而分配系数为lgPi的化合物是 适宜的。

3.色谱定性、定量分析

3.色谱定性、定量分析

一、色谱定性分析qualitative analysis in chromatograph二、色谱定量分析quantitative analysis in chromatograph第三节色谱定性、定量分析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in chromatograph一、色谱定性鉴定方法1.利用纯物质定性的方法利用保留值定性:通过对比试样中具有与纯物质相同保留值的色谱峰,来确定试样中是否含有该物质及在色谱图中的位置。

不适用于不同仪器上获得的数据之间的对比。

利用加入法定性:将纯物质加入到试样中,观察各组分色谱峰的相对变化。

2.利用文献保留值定性利用相对保留值r定性21仅与柱温和固定液性质有关。

在色谱手相对保留值r21册中都列有各种物质在不同固定液上的保留数据,可以用来进行定性鉴定。

3.保留指数又称Kovats指数(Ⅰ),是一种重现性较好的定性参数。

测定方法:♣将正构烷烃作为标准,规定其保留指数为分子中碳原子个数乘以100(如正己烷的保留指数为600)。

♣其它物质的保留指数(I X)是通过选定两个相邻的正构烷烃,其分别具有Z和Z+1个碳原子。

被测物质X的调整保留时间应在相邻两个正构烷烃的调整保留值之间如图所示:保留指数计算方法)lg lg lg lg (')(')(')(')(')(')(')(Z t t t t I t t t Z R Z R Z R X R X Z R X R Z R +--=>>++111004.与其他分析仪器联用的定性方法小型化的台式色质谱联用仪(GC-MS;LC-MS)色谱-红外光谱仪联用仪;组分的结构鉴定Sample Sample 58901.0DEG/MINHEWLETTPACKARDHEWLETT PACKARD5972AMassSelective DetectorD CB AABCDGas Chromatograph (GC)Mass Spectrometer (MS) Separation IdentificatiBA CD二、色谱定量分析方法1.峰面积的测量(1)峰高(h)乘半峰宽(Y1/2)法:近似将色谱峰当作等腰三角形。

第五章 定量分析概论第3节 标准溶液

第五章 定量分析概论第3节 标准溶液

相对偏差 相对平均偏差 相对标准偏差
复习回顾
如何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1)对照试验

减免系统误差
(2)校准仪器
(3)空白试验

减免偶然误差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5.3
标准溶液
在滴定分析中,不论采用何种滴定方法,都必须使用标 准溶液,并通过标准溶液的浓度和用量来计算待测组 分的含量。 一、标准溶液的配制 1.直接配制法 直接准确称取,溶解,稀释至一定体积,计算准确浓 度。 n m


3.浓度误差
标准溶液的浓度不能太浓或太稀。 太浓→过量一滴造成误差较大 太稀→终点不灵敏 一般分析中常用的浓度以0.1~0.2mol/L为宜。 标准溶液的浓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总结一下
标准溶液配制;基准物质;滴定度
练习: 1.标定HCl溶液的浓度时,可用Na2CO3或硼砂 (Na2B4O7· 10H2O)为基准物质,若Na2CO3吸水,
偏高 ;若硼砂结晶水部分失去, 则标定结果 偏低 ;(以上两项填无影响,偏 则标定结果
高或偏低),若两者均保存妥当,不存在上述问
硼砂 作为基准物质好,原因是 题,则选
其摩尔质量较大,称量误差小。
2.标准溶液有几种配制方法?如何配制,各举一例说 明。 答:标准溶液有两种配制方法:直接法和间接法。 直接法的配制方法是: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物质,溶解 后,在容量瓶内稀释到一定体积,然后计算出该溶 液的准确浓度。例如K2Cr2O7标准溶液的配制。 间接法(又称标定法)的配制方法是:粗略地称取一 定量物质或量取一定量体积溶液配制成接近于所需 要浓度的溶液,然后用基准物或另一种物质的标准 溶液来标定它们的准确浓度 。例如 KCl 或 NaOH 标准 溶液的配制。

第五章 定量分析

第五章 定量分析

仪器分析法主要包含电化学分析法、光 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等。 (1)电化学分析法:以被测物质的电 化学性质而进行分析的方法。按电化 学原理可分为电势分析法、电解分析 法、电导分析法和伏安分析法等。
(2)光学分析法:根据被测物质的光学性质 所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主要分为吸收光 谱分析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分 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核磁共 振波谱法等)、发射光谱分析法(荧光分 光光度法)、折光分析法、旋光分析法等。 (3)色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是利用被测样 品中各组分分配系数不同而进行测定的分 离分析方法。主要包含经典液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4) 干扰杂质的排除:在分析过程中,若试样 组分较简单且彼此互不干扰,则经分解制 成溶液后便可直接测定。复杂试样中含有 多种组分,在测定某一组分,共存的其它 组分有干扰时,应当消除干扰。消除干扰 的方法主要有掩蔽和分离。
(5) 数据处理及分析结果的评价: 分析过程中将得到相关的数据,通过对这些数 据的处理,计算出待测组分的含量。同时 也要对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做出评价。
(三)化学分析法与仪器分析法
根据测定原理及操作方法不同,可分为化 学分析法与仪器分析法。 1. 化学分析法 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称 为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历史悠久, 又称为经典分析法,主要包括重量分析 法和滴定分析法。
(1) 重量分析法:重量分析法是根据被测物质 在化学反应前后的重量差来测定组分含量 的方法。 (2) 滴定分析法:滴定分析法是根据一种已知 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称为标准溶液)与 被测物质完全反应时所消耗的体积及其浓 度来计算被测组分含量的方法。依据反应 类型不同,滴定分析法又可分为酸碱滴定 法、沉淀滴定法、配位滴定法和氧化还原 滴定法。

定量分析化学基础

定量分析化学基础
11 11
尾数0.20与真数都为二位有效数字,而不是 四位有效数字。 (4) 含量的计算,小数点后最多保留两位。 表示准确度和精密度时,大多数情况下取一 位有效数字,最多两位。
五、可疑测量值的取舍 可疑值或逸出值:在一系列平行测定中个 别过高或过低的测量值。 (一)Q—检验法(n = 3—10) 检验步骤: (1)计算舍弃商:
根据产生的原因
系统误差
方法误差 仪器和试剂误差 操作误差 主观误差
1、方法误差:由分析方法本身的某些不足引 起的误差。 如重量分析中,沉淀的溶解,会使分析结果 偏低,而沉淀吸附杂质,又使结果偏高。
2、仪器和试剂误差:由所用仪器本身不够 准确、试剂不纯、纯化水中 含有被测物质或干扰物质所 造成的误差。 如称重时,天平砝码不够准确;配标液 时,容量瓶刻度不准确。试剂或纯化水中含 有痕量杂质。
二、误差的表示方法:
(一)准确度与精密度 1、准确度:测量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 大小用误差表示。
2、精密度: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结
果(实验值)之间互相接近的程度。 大小用偏差表示。
3. 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准确度反映的是测定值与真实值的符合程度。
精密度反映的则是测定值与平均值的偏离程
度;
G = 1.46> G计 0.1018应保留
第三节
滴定分析法概论
一、滴定分析法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方法: (一)基本概念: 1.滴定分析:将滴定液用滴定管加到待测溶液 中,直至滴定剂的溶质与待测组 分按化学计量关系定量反应完全 为止,根据滴定液的浓度和用量 计算待测组分含量的分析方法。 2.滴定液: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
3.滴定:将滴定液由滴定管加到待测物质溶 液中的操作过程。 4.化学计量点:当滴定剂和待测组分的物质的 量正好符合化学反应式所表示的化学计量 关系时,即达到定量反应的理论平衡点. 5.指示剂:借助颜色变化作为判断化学计量点 的辅助试剂。

分析化学基础知识

分析化学基础知识
d.分子发射光谱分析法。依据分子对特征谱线、化学能或其他能 量的吸收而发光,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被称为分子发射光谱分析法。 例如:分子荧光分析、磷光、光导纤维传感 分析、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等。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节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方法
分析化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时间并不长(始于20世纪初),但它 的存在与应用的历史却是非常悠久的,且从化学起源时就存在,例 如:古代炼金术、氧气的发现、质量守恒定律发现、元素周期律的建 立等。
只要直接或间接涉及化学现象的研究都涉及分析化学内容,因此, 分析化学的应用非常广泛,并应用在不同的领域,
上一页 下一页
物质组成的分析,主要包括定性与定量两个部分。
下一页
第一节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方法
定性分析的任务是:确定物质由哪些组分(元素、离子、基团或化合 物)组成;定量分析的任务是:确定物质中有关组分的含量。结构分析 的任务是:确定物质各组分的结合方式及其对物质化学性质的影响。 通俗地讲就是:有没有,有多少,相互间以什么形式存在。
第三章 分析化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方法 第二节 定量分析的误差 第三节 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 第四节 滴定分析概述
第一节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方法
一、分析化学的任务
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是千变万化、形形 色色的,而物质又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对这些物质及元素的发现、 检验都需要一种手段。使用这种手段对它们的化学组成、结构进行 研究,这就是分析化学的内容。分析化学是人们获取物质的化学组 成与结构信息的科学,即表征和测量的科学。分析化学的任务是对 物质进行组成分析和结构分析,研究获取物质化学信息的理论和方 法。
②电化学分析法。 以物质的电学或电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被称为电化学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时采用返滴定法是由于某些反应没有合适的指示剂。
(3)置换滴定法:对于没有定量关系或伴有副反应的反应, 可以先用适当的试剂与待测物反应,转换成一种能被定量滴 定的物质,然后再用适当的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如硫代硫酸钠不能直接滴定重铬酸钾及其它氧化剂,因 氧化剂将S2O32-氧化为S4O62-或SO42-,没有确定的计量关系, 故不能直接滴定。但在酸性的K2CR2O7溶液中加入过量KI, 反应产生的I2则可用NA2S2O3溶液滴定。
活度与浓度的比值称为活度系数 ,用 表示。
如果以α代表离子的活度,c代表其浓度,则活
度系数 为 :/ c
或 c
活度系数的大小表示溶液中离子间作用力影响的大小,因此 它不仅与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有关,还与离子的电荷数有关。
1, 1 时, 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
1、被测物与滴定剂之间物质的量的关系:
(1)直接滴定(涉及一个反应)
滴定剂与被测物之间的反应式为:
aA+bB=cC+dD
当滴定到化学计量点时,a 摩尔 A 与 b 摩尔 B 作用完全:
3.4 滴定分析法概述
一、滴定分析法的特点 二、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和滴定方式 三、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四、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五、活度和活度系数 六、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
滴一定、分滴析定法分---析--将法一的种特已点知准确浓度的滴定剂(即标准溶液)
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直到所加的滴定剂与被测物质 按一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反应为止,然后依据所消耗标准溶 液的浓度和体积,计算被测物质的含量。
(2)物质的组成应与化学式完全相等
应避免:(1)结晶水丢失; (2)吸湿性物质潮解;
(3)稳定——见光不分解,不氧化
重铬酸钾可直接配制其标准溶液。
间接配制:有些物质,由于不易提纯、组成不定或容易分
解等原因,不能直接配制标准溶液,则应采用间接法(或
称标定法)。(步骤):
(1) 配制溶液:配制成近似所需浓度的溶液。
(可降低称量误差)。 常用的基准物有: K2Cr2O7; Na2C2O4; H2C2O4.2H2O ; Na2B4O7.10H2O; CaCO3; NaCl; Na2CO3
2.标准溶液的配制
直接配制法:直接用容量瓶配制,定容。
可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物质应具备的条件:
(1) 必须具备有足够的纯度
一般使用基准试剂或优级纯;
(2)标定:用基准物或另一种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
来滴定。
(3)确定浓度:由基准物质量(或体积、浓度),
计算确定之。
例如,需要0.1mol•L-1标准盐酸溶液时,先配成浓度大约 0.1 mol•L-1的盐酸溶液,然后用基准碳酸钠或氢氧化钠标准 溶液标定,即可求得盐酸溶液的准确浓度。
四、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T Fe/KMnO4 = 0.007590 g/mL 即:表示1mL KMnO4标准溶液相当于0.007590 克铁。测定时,根据滴定所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可 方便快速确定试样中铁的含量:
m Fe = T Fe / KMnO4 • V KMnO4
五、活度和活度系数
活度——离子在化学反应中起作用的有效浓度。
滴定分析法的特点:
操作简便、快速,所用仪器设备又很简单,测定结果的 准确度也很高(在一般情况下相对误差为2‰左右)。 因此,在科研和生产中滴定分析法应用得较为广泛。
二、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和滴定方式
(1)反应定量完成,即反应按一定的反应式进行 (2)(2)无副反应 (3)反应完全 (≥99.9%) (4)反应速度快 (5)有比较简便的方法确定反应终点
溶液时加入过量碘化钾。
(1)直接滴定法:用标准溶液直接滴定被测物质。直接滴定 法是滴定分析法中最常用和最基本的滴定方式。
(2)返滴定法:由于反应较慢或反应物是固体,加入相当的 滴定剂的量但反应不能立即完成,这时可以先加过量滴定剂, 待反应完成后,用另一种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滴定剂。 Al3 Y 4(EDTA) AlY ,反应速度很慢,不可用直接滴定法。
1.物质的量浓度
——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c = n / V 单位 mol / L
应指明基本单元:原子、分子、离子、电子等。
2.滴定度
——与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的待测组分的质量。 表示法:T待测物/滴定剂 单 位:g / mL
例:用0.02718mol/L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测定铁含 量,其浓度用滴定度表示为:
滴加标准溶液的操作过程称为滴定。
滴加的标准溶液与待测组分恰好反应完全的这一点,称为 化学计量点。
在化学计量点时,往往没有外部特征为我们所察觉,所以一般必须借 助于指示剂的变色来确定。
在滴定时,指示剂刚好发生变化的转变点称为滴定终点。
实际分析操作中滴定终点与理论上的化学计量点往往不能 恰好符合,由此而引起的误差称为终点误差。
第三章 定量分析基础
3.1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3.2 分析方法的分类 3.3 定量分析的一般过程 3.4 滴定分析法概述 3.5 误差和数据处理
基本要求:
1、了解滴定分析的基本概念及分类;了解滴定分 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及滴定分析的方式。
2、掌握标准溶液的配制;熟悉溶液浓度的表示方 法;掌握滴定分析结构的计算。
滴定分析法分类
1. 按化学反应类型分类 (1)酸碱滴定法; (2)配位滴定法(络合滴定法); (3)沉淀滴定法; (4)氧化还原滴定法; 四种滴定的共性与差异?
2.按滴定方式分类
(1)直接滴定。例: 强酸滴定强碱。 (2)间接滴定。例:氧化还原法测定钙。 (3)返滴定法。例:配位滴定法测定铝。 (4)置换滴定法。例: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重铬酸钾
(4)间接滴定法:不能与滴定剂直接反应的离子,可以 通过另外的反应间接地测定。
如氧化还原法测定钙:将CA2+沉淀为CAC2O4后,用H2SO4 溶解,然后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CA2+结合的C2O42-,从而 间接地测得钙的含量。
三、标准溶液和基准物
1. 基准物
标准溶液的浓度通过基准物来确定。
基准物应具备的条件: (1)必须具有足够的纯度; (2)组成与化学式完全相同; (3)稳定; (4)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