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
2014年广东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及答案

机密★启用前2014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20分。
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
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人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人恒过然后能改,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孟子》两章)(1分)(2)客路青山外,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2分)(3)口口口口口口口,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1分)(4)《归园田居(其三)》中,写陶渊明早出晚归,表现他闲适恬淡心境的句子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分)(5)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分)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rāo yáo。
( )(2)我懂得了鸟儿如何筑巢,如何繁衍,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qiān xǐ。
( )(3)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xiāng xíng jiàn chù。
( ) (4)她总是对人们微笑着,pò bù jí dài地想对人民有所贡献。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
(完整版)广西柳州市201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广西柳州市201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第Ι卷(选择题,共24分)一、积累与运用(共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栖.息(qī)瑰.丽(guī) 手不释.卷(shì)B.和睦.(mù) 温馨.(xīn) 娓娓..动听(wěi)C.造诣.(zhǐ) 停泊.(bó) 可歌可泣.(lì)D.宁.可(nìng) 娴.熟(xián) 惟妙惟肖.(xiào)2.下列句子中使用标点错误..的一项是A.我喜欢徐志摩的浓艳绮丽、汪曾祺的恬淡纯净、秦牧的博识睿智……B.酒楼门口,不再有被囚于笼中的珍禽;集市摊头,不再有被高声叫卖的青蛙。
C.编织我童年美丽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
D.彭德怀边走边说:“少奇同志,快问问那个睡着的小同志,周团长去什么地方了”?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谈论柳州文化及其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妄自菲薄....,又要有全国视野,不盲目乐观。
B.提高学习成绩是一个循规蹈矩....的过程,想靠考前突击,一口吃成胖子,显然是不切和实际的。
C.开展“清洁家园”活动以来,我市各乡镇、村屯根据实际,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垃圾处理模式。
D.纷扬的白雪里,一个小女孩兴高采烈....地在冰冻的湖面上掷下一串雪团般四处迸溅的清脆笑声。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语意明确A.随着城市建设的强力推进,如今,柳州不仅是工业大城市、文化大城市,而且是广西的一张名片。
B.勤俭节约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从小引导他们树立崇尚节约的观念,养成良好的节约。
C.为了庆祝五四青年节,李丽建议举办读书交流会,杨玲建议进行演讲比赛。
我同意他的建议。
D.《八桂大歌》以炫丽的舞台艺术深深打动了所有观众的目光,多彩的画面和优美的唱腔让观众听得入迷。
2014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4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语文知识及其运用(共30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
(每题2分,共10分)(1)A. 倔强(jué) B. 应接不暇(yīng) C. 载歌载舞(zài)(2)A. 惩罚(chéng) B. 迥异(jiǒng) C. 倔强(jué)(3)A. 应接不暇(yīng) B. 载歌载舞(zài) C. 惩罚(chéng)(4)A. 迥异(jiǒng) B. 倔强(jué) C. 载歌载舞(zài)(5)A. 载歌载舞(zài) B. 应接不暇(yīng) C. 倔强(jué)2. 根据题目所给的句子,找出并改正其中的错别字。
(每题2分,共10分)(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中的“涯”应改为“崖”。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的“倍”应改为“备”。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中的“丝”应改为“思”。
(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中的“漫漫”应改为“曼曼”。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中的“凌”应改为“临”。
3.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
(每题2分,共10分)(1)在这场辩论会上,他______,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A. 口若悬河 B. 滔滔不绝)(2)面对困难,他从不气馁,总是______,勇往直前。
(A. 知难而进 B. 知难而退)(3)她______,对工作一丝不苟,深受领导和同事的好评。
(A.兢兢业业 B. 勤勤恳恳)(4)他______,对每一个细节都要求尽善尽美。
(A. 精益求精 B. 一丝不苟)(5)面对敌人的威胁,他______,毫不畏惧。
(A. 临危不惧 B.临阵脱逃)二、现代文阅读(共40分)1. 文章主旨理解(共10分)请阅读以下文章,并回答以下问题:文章文章内容概述:(此处省略,需根据实际文章内容填写)问题:(1)文章通过描述母亲的手,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5分)(2)作者在文章中运用了哪些手法来突出主题?(5分)2. 文章细节理解(共15分)请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母亲在文章中做了哪些事情,展现了她的手的特点?(5分)(2)文章中有哪些细节描写,使得母亲的形象更加鲜明?(5分)(3)作者对母亲的手有哪些深刻的感受和认识?(5分)3. 文章鉴赏与评价(共15分)请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文章的语言风格有何特点?请举例说明。
河北省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

【解析】考点:“内容的主观看法”+“仿写”
思路:考查对“孝”这个字看法,其实也是变相的考查“仿写”。材料第二段中对“德”与“信”的看法,已经给我们提示的答题的思路与句式,就是先从“历史传统”再从“当代社会意义”两个方面表达自己对“孝”的看法。
(1)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3分)
答:。
(2)请你就排在第三位的“孝”字谈谈自己的看法。(3分)
答:
4.(6分)
【答案】(1)示例:门户网站联合发布当前“最具价值的20个汉字”调查结构(3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考点:新闻概括(拟标题)
思路:这类题基本上按照“人或物(门户网站)+事情(联合发布当前“最具价值的20个汉字”调查结构)”的方法拟标题,关键词一般都在新闻材料的开头的“导语”部分。
【解析】考点:根据拼音写汉字
思路:注意“羞涩”的“涩”笔画较多不要写错了;“颤动”的“颤”不要写错。
2、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处相应的句子。(6分)
(1)公然抱茅入竹去,,。
(2),,故不为苟得也。
(3)在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一诗中,描写钱塘湖早春花草景色的句子是:
,。
2.(6分)
【答案】(1)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仗自叹息 (2)生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于生者
4、阅读下面这则新闻,回答后面的问题。(共6分)
本报讯 人民网联合搜狐网、新浪网等门户网站近日联合发布当前“最具价值的20个汉字”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最具价值的前10个汉字分别为:德、信、孝、诚、善、仁、和、礼、义、道。第11至第20个汉字分别为:爱、正、公、法、廉、智、理、忠、学、敬。
2014年襄阳市中考语文试题(word文字版有答案)

2014年襄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米字格中。
(2分)中华戏曲源远留长,襄阳花鼓异彩纷承。
2.根据语境,给下面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当你的人生遇到风雨时,也许你会徘徊,也许你会啜.( )泣,但是你要知道,这风雨也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果你能用嘹亮的歌声去应对风雨,天空也许会在刹那间变得澄.( )清。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全市上下众志成城....,誓把襄阳建设成汉水流域中心城市。
B.吴铭辉三度割皮救父的孝义之举,让人油然而生....敬意。
C.今年3月,昆明火车站发生了石破天惊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
D.对于马航MH370客机的离奇失踪,人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A.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B.徜徉在襄阳护城河边,能使人看到清澈的河水,婀娜的垂柳。
C.这次研讨会,大家对如何提高学习效率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D.各级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扫例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①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高尚的人。
②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倡导“孝道”更有其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③孔子曰;“孝,德之本也”。
④从远古时代的“孝感动天”的舜,到“亲尝汤药”的刘恒、“卖身葬父”的董永、“扇枕温衾”的黄香…不胜枚举,⑤我们国家是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孝行”贯穿整个社会发展史。
A.①③⑤②④B.③①⑤④②C.②①③⑤④D.③①②④⑤6.19世纪的英国文学家创作的小说《简·爱》以第一人称叙述,有强烈的主观主义色彩,亲切感人。
女主人公简·爱人生追求的两个基本动机是对的渴念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黄冈市2014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一、古诗词名句填写(8 分,每小题1 分)1. ______,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2.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
(崔颢《黄鹤楼》)3.杜甫的《望岳》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出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抒胸臆, 表达自己的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5.古代诗歌中,有一类诗句以名词组合而成,展现了情景交融的美妙景象,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______。
”6.离愁是对相聚的期盼,正如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所写:______,______。
7.历代文人与水有着不解之缘,悠悠流水,拨动了几多情思。
请调动你的文学积累,写出与水有关的连续两句古诗句:______, ______。
8.许多仁人志士都抱有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情怀,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阐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观,林则徐在《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中表达了“______,______”的报国志向。
二、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共23 分)9.请将下面语句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2 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明犯中华,虽远必诛。
10.根据提示将对应的汉字按顺序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 分)坚如pán()石:像巨大的石头那样坚固。
形容非常牢固,不可动摇。
东施效pín():指盲目模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弄巧成拙。
qìng()竹难书:形容事实极多,难以写尽(多指罪恶)。
tāo()光养晦:指隐藏自己的才能、锋芒,不使外露。
飞扬跋hù():原意为放荡高傲,不受约束。
后指骄横放纵。
扶正chù()邪:扶持正气,除去邪恶。
1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2 分)A. 静谧.(mì) 峰峦.(nuán) 骸.(hái)骨锲而不舍.(qiè)B. 收敛.liǎn)菡萏.(dàn)叱咤chà)毛骨悚.然(sǒng)C. 门楣.(méi) 糍粑.(bā)蝉蜕.(tuì)吹毛求疵.(cī)D. 砭骨(biān)鲑.鱼(guì)倜傥.(tǎng)销声匿.迹(nì)12.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2 分)A.人的一生,总是在不停地尝试,尝试拥有,尝试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在不断地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幸福。
2014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4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一、书写(5分)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
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积累运用(30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诚信是什么?稚气未脱的孩子说,诚信是拉过钩儿就永不反huǐ ⑴;风华正mào ⑵的小伙子说,诚信是不能透支的nuó⑶言;两鬓苍苍的老人说,诚信是一张不容背叛的qì⑷约。
(1)(2)(3)(4)w W w .X k b 1. c O2.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2),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3)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5)《论语》中阐述学习和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6)《渔家傲秋思》中揭示将士思念亲人又向往功名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7)古诗词中有不少揭示人生哲理的句子,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
,。
3.右图的一幅有关“世界读书日”的漫画,请说说标题“借‘光’”的妙处。
(2分)4.名著阅读(6分)(1)阅读《草房子》相关片段,按要求答题(3分)桑桑很无奈,只好在寒风里陪伴着他。
到了中午,竹篮子,也有大半筐柳树须子。
那须子在这冰天雪地,生命都似乎被冻结了的冬季,实在是好看。
那么白,那么嫩,一根一根,仿佛都是活的…… 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初中部李传鹏输入选文中的“他”是________(填人名),他和桑桑找到柳树须子的目的是__________.(2)下列名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名人传》中的贝多芬尽管耳聋,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还是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
B.《简·爱》中的主人公简·爱得知罗切斯特有一个疯妻子后离开了他。
C.《水浒》中的宋江因怒杀阎婆惜被官府判了死罪,在弄场被梁山好汉搭救。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乐在朱赫来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
2014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14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30分。
1~3小题,每题2分;4~11小题,每题3分)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匀称.(chèn)干涸.(gù)吹毛求疵.(cī)B.归省.(shěng)娴.熟(xián)义愤填膺.(yīng)C.伫.立(zhù)眷.念(juàn)相得益彰.(zhāng)D.阴霾.(mái)拮据.(jū)忍俊不禁.(jìn)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生命的历程中,人们往往丢掉当时觉得不重要的东西,抛掷时毫不;等到时光逐渐流去,失去的东西在流光中却不停地,在回忆里逐步被放大。
时光虽缓,渐渐也远逝了,等有一天终于,光阴却已永不回头。
A.惋惜闪烁醒悟B.怜惜闪耀醒悟C.怜惜闪烁悔恨D.惋惜闪耀悔恨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B.华人游子用他们所钟爱的音乐方式,在过去的岁月中创作了优秀的大量的歌曲。
C.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D.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4.下面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没有风浪,就不能显示船帆的本色;没有曲折,就无法品味人生的乐趣。
B.“假如回到童年”话题征集活动,意在让人们回顾童年,真实感受时代的进步。
C.长篇报告文学《大美昆曲》是一部赞美中国戏曲艺术,讴歌民族优秀文化的作品。
D.是让你的生命更加朝气勃勃?还是让暮气滋长而举步不前?拷问着人生的选择。
5.下面情境中,小晨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情境】小晨和小鹏约好周末一同去科技馆参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宁市二0一四年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 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答案请答在答题卡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然后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3.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务必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3分) 语文教学,即要重视包括字词使用、语法结构等语言能力的培养,更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习主体的思想水平、道德品质、文化品位、知识视野、智力发展、人格个性的塑.造,
在长期的教学、xūn陶、浸染之后,将这些内容积淀内化为一种基础,再通过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考试过程展现出来。 ①塑. ②xūn ③ 改为
2.按要求填空。(5分) ①儒家经典让我们获益匪浅。《〈论语〉十则》中的“ ? ?传不习乎?”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孟子〉两章》中概括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方面及其关系的句子是“ , ”说明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②王维《使至塞上》中“ , ”与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中的“ , ”有异曲同工之妙。 ③思乡是萦绕在漂泊异乡的游子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请你写出连续两句表达 “思乡”之情的诗句。 3.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中学生需要广阔的视野,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文化活动,这样才能开卷有...
益.。
B.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C.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D.精益求精....体现了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推进器。 4.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神秘岛》,第三部是《格 兰特船长的儿女》),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 B.《水浒》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小说塑造了众多草莽英雄的形象,表达 了人们对平等与人人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C.《简·爱》这部小说以第二人称叙述,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亲切感人。 D.《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自尊好强,经历了人生的三 起三落后,变得更加坚强起来。
5.2014年9月16日,山东省第二十三届运动会将在我市举行。承办省运会,是全市人民共同的期盼和夙愿。右图是省运会会徽,会徽图形是由“荷花”变形为“三位手拉手奔向前的运动员”,“荷花”为“济宁市市花”,体现了“济宁”的特色。请你仔细观察,说说“荷花”的象征及寓意。(3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6—9题。
(一) 晴江秋望 (唐)崔季卿
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 5、概括这首诗所见之景及所表达之情。(2分)
(二)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B.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②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C.①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②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 D.①老马之智.可用也 ②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9.托物寓意是古人的常用写法。„甲‟文作者以“千里马”寓 ,.在韩愈看来,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乙〕文管仲最后“遂得道”,是因为他相信 (填写一个成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6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0—20题。 (一)
睡眠为身体解毒 周 露 与吃饭、呼吸一样,睡眠是人类的一项基本需求。尽管几千年来人们遵守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规律,但很少有人问:“人为什么要睡觉?”此前,许多科学家曾针对睡眠原因提出各种各样的猜测与解释,包括消除疲劳、巩固记忆、调节机体代谢等,但人们一直无法就此达成一致看法。 近日,科学家对睡眠有了新的解释:为了把白天人体积聚的毒素一扫而光。美国一项新研究为此提供了有力证据:大脑在睡眠时才能高效清除代谢废物,从而恢复活力。这项研究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科学家评论说,它“从分子水平上提供了可能是睡眠基本目的的首个直接实验证据”。 科学家发现,大脑内有一个独特的“垃圾处理系统”,并将其命名为“类淋巴系统”。大脑在清醒与睡眠状态时功能完全不同,清醒时会有意识,而睡觉时则进行“大扫除”。由于能量有限,它似乎必须在两种不同功能之间选择一个,您可以把它想成家庭宴会,要么您招待客人,要么您打扫房间,但您不可能同时做两件事。脑脊液沿着动脉周隙流入脑内组织,与脑内组织间液不停交换,并将细胞间液体的代谢废物带至静脉周隙,随即排除至脑外。而在新研究中,他们发现,这个“垃圾处理系统”的工作几乎都是在睡眠中完成的。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在老鼠的小脑后方植入一根导管,分别在老鼠清醒和睡眠时注入小分子荧光染料,这样就能看见脑脊液在脑内流动的情况。他们发现,染料注射30分钟后,与清醒老鼠相比,睡眠老鼠脑内的荧光染料分布要广泛得多,并且到达更深的地方。这说明脑脊液在睡眠老鼠脑内流动得更加容易。进一步的实验证实,睡眠老鼠脑内细胞间隙增大,使脑脊液流入脑内及脑组织间液交换变得更加容易。研究人员还分别往清醒和睡眠的老鼠脑内间隙注入β淀粉样蛋白,这种物资在脑内的聚集可引发阿尔茨海默氏症(老年痴呆症)。实验证实,β淀粉样蛋白在睡眠老鼠脑内的代谢速度比清醒老鼠快得多。 睡眠是现代人都很关心的问题。到底我们可不可以不睡觉然后腾出更多时间去工作去享受生活?答案可能是不行的。人脑需要每天花一定时间让脑脊液好好地为它洗个澡,不然那些脑细胞产生的代谢垃圾堆积起来,就会伤害到脑细胞,时间久了人就会生病,比如患上阿尔茨海默氏症等。
(选自《百科知识》2013年第23期) 10.文章开头从“人为什么要睡觉”谈起,这样写有什么用意?(2分)
11.文章第3段中“垃圾处理系统”具体指什么?请用本段中的一句话加以阐释。(2分) 12.文章第4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
(二) 等
宋庆发 等,取“等待”之义。它既不主动求证,又不拒绝演绎;既让过往莫名挠头,又在现实面前坦然露脸;既辐射自然和生命的日光,又聚焦道德和爱的月色。等,是诗一般恣肆凝聚,哲学一样的理性铺陈。 等是一种态度。春花等料峭过后的开放,秋叶等西风紧束之余的飘零,等的是一份自然而然;等米下锅,等菜上桌,等的是一份丰稔期许;等而下之,等闲视之,等的是一份逍遥自在。等量齐观,心存一颗佛心;等因奉此,秉承一业操守。等,其实就是一种和中的积极态度,一种对世界对人生的本源看法和清正做派。 等是一种智慧。姜尚直钩无饵垂钓渭水,等来了明慧天子周文王礼贤下士的相遇;卓文君诗心悱恻坚守空房,等回了浪子司马相如最初的爱恋。这何尝不是一种充分自信、甘于隐忍的智慧? 等是一种境界。苏武持节牧羊北海十九年,须发皆白,只等归汉,心纯如雪;谭嗣同坐等杀头,慷慨悲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以酬圣主、民心与变法;金岳霖情笃林徽因,不因其嫁作梁妇而词语忸怩,不因其声名鹊起而逻辑狷介,不因其早逝而改弦易辙,一等就是终身不娶。此心,此志,此情,天地为证,日月可鉴。 当今社会,物欲横行;当今时代,瞬息万变。但总有云卷云舒间的宠辱皆忘让人去等候,总有花开花落时的去留无意让人去期待。西方谚语道:“走得太快,灵魂跟不上,我要停下来,等一等灵魂。”灵魂不开口,就让我们一起 “等一等”吧! 等洪荒的旷远诡秘,等原野的缤纷,等文学燃起的希望,等自然唱起的规律,等万物亮出的生命底色。等一等,两个人的爱情便可湿润江南;等一等,一个人的寂寞便可开出花来;等一等,爱默生的自然世界便会呈现:“每个人都会成为诗人,爱将成为主宰,美将处处流露,人与自然将和谐相处。” (选自《做人与处世》2013年第24期) 13.结合你对文意的理解,说说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来诠释“等”的内涵的。(3分)
14.文章第4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5.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爱默生的自然世界”的理解。(3分)
(三) 秋天的黄昏 丁立梅 城里是没有黄昏的。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 乡下的黄昏,却是辽阔的,博大的。它在旷野上坐着;它在人家的房屋顶上坐着;它在鸟的翅膀上坐着;它在人的肩上坐着;它在树上、花上、草上坐着,直到夜来叩门。 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 选一处河堤,坐下吧。河堤上,是大片欲黄未黄的草。它们是有眼睛的,它们的眼睛,是麦秸色的,散发出可亲的光。它们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这是草的暮年,慈祥得如老人一样。你把手伸过去,它们摩挲着你的掌心,一下,一下,轻轻地。像多年前,亲爱的老祖母。你疲惫奔波的心,突然止息。 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这个时候,庄稼收割了,繁华落尽,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你很想知道田野在想什么,得到与失去,热闹与寥落,这巨大的落差,该如何均衡?田野不说话,它安静在它的安静里。岁月枯荣,此消彼长,焉有得?焉有失?不远处,种子们正整装待发,新的一轮蓬勃,将在土地上重新衍生。 还有晚开的棉花呢。星星点点的白,点缀在褐色的棉枝上,这是秋天最后的花朵。捡拾棉花的手,不用那么急了。女人抬头看看天,低头看看花,这会儿,她终于可以做到从容不迫,稻谷都进了仓,农活不那么紧了。她细细捡拾棉花,一朵一朵的白,落入她手里。黄昏下,她的剪影,就像一幅画。 你的眼睛,久久落在那些白上面,你想起童年,想起棉袄、棉鞋和棉被。大朵大朵的白,摊在屋门前的篾席上晒。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玩着玩着,会睡着了,睡出一身汗来——棉花太暖和了啊。 最开心的事是,冬夜的灯下,母亲把积下的棉花搬出来,在灯下捻去里面的籽儿。你也跟在后面捻,知道有新棉鞋新棉袄可穿,心先温暖起来。那时,你的世界就那么大,那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