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安徽省公务员考试复习资料公共基础知识(必备资料)

合集下载

2010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笔记完全版

2010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笔记完全版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一)物质观的发展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6、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

各种物质运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是从低级运动形式发展而来的;高级运动包含低级运动形式;各种运动形式同时并存、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010安徽省公共基础知识考资料

2010安徽省公共基础知识考资料

1、在计算机中,用文字、图像、语言、情景、现象等所表示的内容都可称为____A、表象B、文章C、消息D、信息2、在Windows中,为了查找文件名以"A"字母打头,后跟一字母的所有文件,应当在查找名称框内输入____。

A、AB、A*C、A?D、A#3、Internet在中国被称为因特网或____。

A、网中网B、国际互联网C、国际联网D、计算机网络系统4、在Word的编辑状态中,"粘贴"操作的组合键是____。

A、Ctrl+AB、Ctrl+CC、Ctrl+VD、Ctrl+X5、在word 编辑状态下制表时,若插入点位于表格外右侧的行尾处,按回车键,结果是____。

A、光标移到下一列B、光标移到下一行,表格行数不变C、插入一行,表格行数改变D、在本单元格内换行,表格行数不变6、欲将已经删除的某一文件恢复,在回收站窗口中选中该文件后,在文件菜单中应选择的菜单项是____。

A、删除B、关闭C、还原D、清空回收站7、在因特网浏览中,鼠标指针在网页链接上的形状是____A、左上箭头B、左上箭头加上等待状态C、手型D、手型加上拒绝浏览圆圈8、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全部资源的软件是____。

A、数据库B、应用软件C、软件包D、操作系统9、一个文件的扩展名通常表示____。

A、文件大小B、常见文件的日期C、文件类型D、文件版本10、在下列几种类型的打印机中,打印文本时质量最好的是____A、针式打印机B、激光打印机C、热转印打印机D、喷墨打印机11、下列关于回收站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

A、回收站中的文件不能恢复B、回收站中的文件可以被打开C、回收站中的文件不占有硬盘空间D、回收站用来存放被删除的文件或文件夹12、下列哪一项是属于局域网中外部设备的共享____A、局域网中的多个用户共同使用某个应用程序B、局域网中的多个用户共同使用网上的一台打印机C、将多个用户的计算机同时开机D、借助网络系统传送数据13、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可更快捷和有效地对文本信息进行加工表达,以下属于文本加工软件的是____。

2010安徽省《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答题技巧

2010安徽省《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答题技巧

1、计算机网络技术包含的两个主要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和____。

A、微电子技术B、通信技术C、数据处理技术D、自动化技术2、下列哪一项是属于局域网中外部设备的共享____A、局域网中的多个用户共同使用某个应用程序B、局域网中的多个用户共同使用网上的一台打印机C、将多个用户的计算机同时开机D、借助网络系统传送数据3、微型计算机中必须安装的软件是____A、操作系统B、辅助教学系统C、财务分析系统D、文字处理系统4、信息高速公路以____为干线。

A、电线B、普通电话线C、光导纤维D、电缆5、IP地址用4个十进制整数表示时,每个数必须小于____。

A、128B、64C、1024D、2566、WWW使用最普遍的是哪一种格式____。

A、.HTMLB、.DOCC、.TXTD、DBF7、下列叙述中,不完整的是____A、媒体是指信息表示和传播的载体,它向人们传递各种信息B、多媒体计算机就是有声卡的计算机C、多媒体技术是指用计算机技术把多媒体综合一体化,并进行加工处理的技术D、多媒体技术数字化的特点是指多媒体中各单媒体都以数字形式存放在计算机中8、FTP是因特网上最早使用的文件传输程序,使用FTP不能____。

A、查看文件B、文件目录操作C、下载文件D、运行文件9、下列关于因特网信息资源的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A、是涉及地域最广的资源B、获取时不受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制约C、资源分散存储,数量庞大D、所有资源都是不收费资源10、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形的第一步操作是____。

A、执行"插入"菜单中的"图片"命令B、将插入点置于图形预期出现的位置C、在图片对话框中选择要输入的图片文件名D、单击"确定"按钮,插入图片11、合键 ____可以打开“开始”菜单。

A、<Ctrl> +<O>B、<Ctrl> +<Esc>C、<Ctrl>+<空格键>D、<Ctrl>+<Tab>12、下列选项中属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是____。

2010安徽省公务员考试考前必做常识(附答案解析)考试技巧重点

2010安徽省公务员考试考前必做常识(附答案解析)考试技巧重点

18、世界上落差最大的瀑布是:安赫尔瀑布
19、我国最先出现的纸币是:宋代的“交子”
20、世界的活马博物馆在: 法国巴黎
21、百慕大三角海区引人关注原因:发生种种神秘事故
22、华夏民族是在哪诞生的? 黄河流域
23、谁曾将匈奴打出河套及其以西一带,出现“漠南无王庭”的局面?汉武帝
24、“宪法”一词最早来源于:拉丁文
1、到成吉思汗死的时候,如果他想骑马从蒙古帝国的东端跑到西端,至少需要多长的时间。 一年
2、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规和矩是什么? 方、圆的校正器
3、吴哥寺是世界上最大的印度教寺庙建筑群,它位于:柬埔寨
4、印度最大的城市孟买人口超过: 600万
5、在虎门抗击英国侵略军壮烈牺牲的爱国将领关天培
71、我国第一大岛是: 台湾岛
72、我国高出地面的最大“悬湖”是:洪泽湖
73、纣的别都朝歌位于现在的: 河南
74、武则天的第一个老公是谁? 唐太宗
75、白令海峡沟通哪两大洲? 美洲与亚洲
76、南宋的都城临安,是现今何处?杭州
77、东岳庙素以“三多”著称,其中不包括哪一“多”?和尚多
78、对我国影响最严重的海上灾害是:台风
52、中国民族工业短暂发展时涌现的民族资本家不包括: 张之洞 中国古代名医华佗为谁所杀? 曹操
53、人类可分为三个基本人种,其中“蒙古”人种也俗称为: 黄种人
54、俄国十月革命发生在几月几号?11月7日
55、在中国,重庆市巫山县发现的“巫山人”化石,距今有多少万年?200
56、诺贝尔基金会管理诺贝尔奖金,基金会设在: 瑞典
57、我国的“五粮液”最早酿造在哪个朝代? 明朝

2010安徽省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技巧、答题原则

2010安徽省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技巧、答题原则
B.经验材料
C.理论结论
D.具体方法
正确答案:A
23、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 )。
A.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系统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正确答案:B
24、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观点是( )观点。
A.唯物主义的
B.主观唯心主义的
C.唯物主义经验论
A.适应时代的需要
B.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
C.反映劳苦大众的需要
D.适应思想创新的需要
正确答案:A
9、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观点是( )观点。
A.唯物主义的
B.主观唯心主义的
C.唯物主义经验论
D.客观唯心主义的
正确答案:B
10、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
A.存在性
A.运动的绝对性
B.存在性
C.客观实在性
D.实物性
正确答案:C
49、“一个地区的发展会产生全国效益”强调的是( )。
A.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
B.整体和部分有严格的界限
C.整体的性能状态与及变化会影响部分
D.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
正确答案:D
50、“司马光破缸”的故事是说司马光小时侯看到一小孩掉进水缸后,他没有按常规让人脱离水,而是打破水缸,尽快让水脱离人。这一故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1、我党一贯倡导并长期保持的优良学风是( )。
A.艰苦奋斗
B.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
D.勤俭节约
正确答案:C
2、“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逐渐扩展,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这体现了( )。

2010安徽省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资料

2010安徽省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资料

1、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A.物质生产活动B.科学实验C. 处理社会关系的活动D.艺术表演2、我国《刑法》对于未遂犯的处罚原则是( )。

A.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B.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3、物质的惟一特性是( )。

A.多样性B.统一性C.运动性D.客观实在性4、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量的变化B. 一切变化和过程C.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D. 事物范围的扩大5、现阶段我国的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被消灭,但是阶级斗争还在( )。

A.一定范围内存在B.一定时期内存在C.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D.一定时期内的一定阶层中存在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价格形成机制应是( )。

A.国家有计划制定价格B.计划定价为主、市场自由价格为辅C.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D.以企业自由定价为主7、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既对立又统一的观点B.有限和无限的观点C.绝对的观点和相对的观点D.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8、我国《宪法》第33条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这项规定体现出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 )。

A.一致性B.矛盾性C.对立性D.排斥性9、文艺复兴兴起于( )。

A.意大利B.英国C.法国D.西班牙10、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A.物质生产活动B.科学实验C. 处理社会关系的活动D.艺术表演11、行政处罚只能( )。

A.对有行政隶属关系的人实施B.由公安机关执行C.处罚公务员或公民个人,而不能处罚单位或组织D.是国家特定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的个人或组织依法采取的惩戒措施12、行政案件的审判权由( )独立行使。

A.人民法院B.审判员C.合议庭D.审判委员会13、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 )。

A.客体的选择和建构B.客观事物的直观反映C.人的心灵活动的内省D.客体能动反映。

2010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完整版

2010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完整版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一)物质观的发展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6、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

各种物质运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是从低级运动形式发展而来的;高级运动包含低级运动形式;各种运动形式同时并存、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010安徽省公共基础知识真题演练汇总

2010安徽省公共基础知识真题演练汇总

11、发展的实质是( )
A.事物量的变化 B. 一切变化和过程 C. 新事物的产段,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邓小平同志和我们党对当代中国( )的科学判断。
A.基本情况 B.基本矛盾 C.基本国情 D.基本任务
7、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 )
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意识本质问题 C.世界本原问题 D.实践本质问题
1、中国共产党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决议,确定2002年下半年将召开( )。
A.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C.全国人大九届六次会议 D.全国人大第十次代表大会
2、发展的实质是( )
A.事物量的变化 B. 一切变化和过程 C.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 事物范围的扩大
3、2002年1月,国家计委公开举行全国首次铁路价格听证会,各界人士充分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这表明( )。
A.民主与法制要紧密结合 B.人大代表的作用在增强
C.政府决策进一步民主化 D.人民可以直接行使权力
4、文艺复兴兴起于( )。
A.意大利 B.英国 C.法国 D.西班牙
5、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 ( ) A.革命理论比革命行动更重要 B.革命运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 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D.革命理论最终决定革命运动的成败
10、一些地方的人们掠夺性地滥挖草原上的甘草,虽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却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给人们带来巨大灾难。这些挖甘草的人们( )
A.只看到事物的客观性,没有看到人们的主观能动性 B.只看到事物的绝对运动,没有看到事物的相对静止 C.只看到眼前的直接联系,没有看到长远的间接联系 D.只看到物与物之间的联系,没有看到人与人之间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不存在()。

A.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
B.辩论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正确答案:A
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

A.运动的绝对性
B.存在性
C.客观实在性
D.实物性
正确答案:C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 )。

A.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B.科学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
C.绝对真理的体现
D.人类优秀哲学思想集大成和在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
正确答案:D
4、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从事地质学研究中,自觉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创立了地质力学的新理论,对我国石油地质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说明( )。

A.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B.哲学随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C.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D.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
正确答案:D
5、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

A.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B.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C.代替和被代替的关系
D.有限和无限的关系
正确答案:A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是( )。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正确答案:D
7、哲学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在于()。

A.适应时代的需要
B.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
C.反映劳苦大众的需要
D.适应思想创新的需要
正确答案:A
8、我党一贯倡导并长期保持的优良学风是()。

A.艰苦奋斗
B.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
D.勤俭节约
正确答案:C
9、哲学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在于()。

A.适应时代的需要
B.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
C.反映劳苦大众的需要
D.适应思想创新的需要
正确答案:A
10、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

A.运动的绝对性
B.存在性
C.客观实在性
D.实物性
正确答案:C
11、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是由教师的水平、学校的设施、学生的主观努力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造成的,从因果关系来看,这是()。

A.异因同果
B.同因异果
C.多因一果
D.一因多果
正确答案:C
12、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 )。

A.一般方法
B.经验材料
C.理论结论
D.具体方法
正确答案:A
13、党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主和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的哲学依据是()辩证关系的原理。

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C.同一性和斗争性
D.内因和外因
正确答案:D
14、“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逐渐扩展,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这体现了()。

A.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原理
B.质变形式非爆发式的原理
C.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的原理
D.质、量、度三者关系的原理
正确答案:A
15、“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正确答案:C
16、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

A.主要内容
B.理论基础
C.核心部分
D.实质和灵魂
正确答案:B
17、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观点是()观点。

A.唯物主义的
B.主观唯心主义的
C.唯物主义经验论
D.客观唯心主义的
正确答案:B
18、实际工作中的“一刀切”的错误是由于忽视了事物的()。

A.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的特殊性
C.矛盾的同一性
D.矛盾的斗争性
正确答案:D
19、“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体现的哲理是()。

A.要重视外因的作用
B.要重视内因的作用
C.要重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D.要重视外因通过内因作用
正确答案:C
20、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原因和结果的关系问题上,结果是指()。

A.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
B.先于某种现象的现象
C.被一定现象所引起的现象
D.后于某种现象的现象
正确答案:C
21、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不存在()。

A.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
B.辩论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正确答案:A
22、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

A.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B.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C.代替和被代替的关系
D.有限和无限的关系
正确答案:A
2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转化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

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前进性和重复性的统一
C.连续性和阶段性(飞跃性)的统一
D.直线性和循环性的统一
正确答案:C
24、党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主和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的哲学依据是()辩证关系的原理。

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C.同一性和斗争性
D.内因和外因
正确答案:D
25、“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正确答案:C
26、我党一贯倡导并长期保持的优良学风是()。

A.艰苦奋斗
B.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
D.勤俭节约
正确答案:C
27、“静者,动之静也”的观点是()。

A.否认静止的相对性
B.否认运动的绝对性
C.认为静止是不存在的
D.认为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正确答案:D
28、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

A.唯心主义
B.二元论
C.辩证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正确答案:D
29、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是由教师的水平、学校的设施、学生的主观努力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造成的,从因果关系来看,这是()。

A.异因同果
B.同因异果
C.多因一果
D.一因多果
正确答案:C
30、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共同错误为()。

A.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
B.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
C.仅把运动和某些具体物质形态联系起来
D.把物质和运动完全割裂开来
正确答案:D
3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A.各种实物的总和
B.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C.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D.主观与客体的统一
正确答案:C
32、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

A.辩证统一的关系
B.因果关系
C.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D.等同关系
正确答案:A
3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

A.劳动人民的世界观
B.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C.为全社会服务的世界观
D.新兴阶级的世界观
正确答案:B
34、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民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据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的结构调整,提高国产资产的整体质量。

这一论断突出体现了()。

A.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原因的道理
B.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与质变相统一的观点
C.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D.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
正确答案:D
35、“一个地区的发展会产生全国效益”强调的是()。

A.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
B.整体和部分有严格的界限
C.整体的性能状态与及变化会影响部分
D.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
正确答案:D
36、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

A.劳动人民的世界观
B.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C.为全社会服务的世界观
D.新兴阶级的世界观
正确答案:B
37、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正确答案:C
38、我党一贯倡导并长期保持的优良学风是()。

A.艰苦奋斗
B.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
D.勤俭节约
正确答案:C
39、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正确答案:A
40、“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体现的哲理是()。

A.要重视外因的作用
B.要重视内因的作用
C.要重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D.要重视外因通过内因作用
正确答案:C
4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是( )。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正确答案: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