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桑叶茶发展初探
泾县茶产业发展趋势

泾县茶产业发展趋势泾县茶产业发展趋势一、泾县茶产业现状分析泾县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西部,是中国主要的茶叶生产地之一。
泾县地处秦岭北麓,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理位置使得该地的茶叶种类繁多、品质优异。
目前,泾县茶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但仍有发展空间和潜力。
(一)茶叶种植泾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适宜茶树种植的土壤和气候条件。
因此,茶园的面积逐年递增,种植的茶叶品种也日益多样化。
目前,泾县主要种植普洱茶、绿茶、红茶等。
(二)茶叶加工泾县茶叶加工技术日臻成熟,茶叶制作工艺也在不断创新。
通过红茶的发酵、绿茶的杀青等传统工艺,以及采用现代科技手段的茶叶制作,该县的茶叶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口感和香气。
(三)茶叶销售泾县的茶叶销售渠道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中间商和批发市场向全国各地销售;二是通过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向全球茶叶市场销售。
目前,该县的茶叶销售主要集中在国内市场,但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茶叶出口也在逐渐增加。
二、泾县茶产业发展趋势分析(一)科技创新茶叶种植和加工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和不断创新的过程。
泾县茶产业要想跟上行业的发展趋势,就必须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茶叶品质和加工水平。
例如,可以引进新的种植技术和设备,加强对茶叶品种的研究和培育,推动茶叶加工工艺的改进和提升。
(二)品牌建设泾县茶产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茶叶市场中立足,就必须注重品牌建设。
通过建立自有品牌,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增加消费者的认可度和忠诚度,从而提高市场份额和销售额。
例如,可以组织茶叶品鉴活动,拓展市场渠道,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
(三)绿色发展泾县茶产业要想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注重生态环保,实现绿色发展。
这包括从茶叶种植到加工环节的全程绿色化,控制农药和化肥使用量,推广有机种植和有机加工等。
只有通过绿色发展,才能保障茶叶的品质和安全,同时也符合当今社会对环境友好型企业的要求。
(四)市场多元化泾县茶产业要想实现持续发展,就必须注重市场多元化。
这包括开拓国内和国际茶叶市场,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对桑叶制茶工艺及应用前景的探讨

开便 于透气 , 摊放 时 间 为 4~ , 间 翻动 1次 , 6h 中 至芽 叶 自然 萎 软 , 泽 渐 失 转 暗 时 ( 时鲜 芽 叶 光 此 含水 量 在 7 % 左 右 ) 将 桑 叶 切 成 1 5m ×3 0 0 , .c . c 长宽 的叶条 , 后摊放 。 m 然
年 国家商务 部实施 “ 桑 西 移 ” 程 以来 , 阳已 东 工 南
有 四个县先后被列为 国家 “ 东桑西 移 ” 工程基地 县 ,
面附有尘 土等 , 采前须 用清水喷净晾干再采 。
12 切 叶 、 青 . 摊
将 采 回的桑芽 或 桑叶及 时薄摊在 洁净 的竹 匾
或水泥 平地 上 , 内要 求洁 净 、 爽 、 风 。摊 放 室 凉 通
厚度 约为 l 0~1 n, 5 m宽 成 一垄 , 5 ̄ l按 0e 中间 隔
桑蚕生产已成 为我市部分 县 的支 柱产业 , 被列为 并 “ 南水北调 ” 中线工程沿途农村首选经 济作物之一。 桑叶一直 被用 来养 蚕 , 且 在 养 蚕 过程 中除 并 了春 季摘芯 以外 , 往往 还 会 出 现桑 叶 大 量过 剩 的 现象 , 而 白 白浪 费 了 宝 贵 资 源 。 据 《 草 纲 从 本 目》 《 医学 新 编 》 资 料 记 载 , 叶 、 皮 、 、中 等 桑 桑 桑 椹 、 根等都 是 名 贵 中药 材 。桑 叶性 甘 , 寒 , 桑 辛 人 肺经 、 肝经 。长期饮 用能增 强人 体免 疫力 , 有延年 益 寿的神 奇功效 。 为 了拉 长我 市桑 蚕 生 产产 业 链 , 理 利用 桑 合 叶 , 加蚕 农 收人 , 增 促进 我 市 蚕桑 产 业健 康 发展 ,
浅谈桑叶茶的开发和利用

桑叶茶是将新鲜的桑树嫩 叶采摘 后 ,经清洗 、晾干、切 碎、 烘烤加工制成的新颖茶产 品, 含有 l 种氨基酸和多种 丰 7
消灭 ,生态条件 优越 , 基本无害虫侵袭 ,几乎不打农药 , 因 此桑树长势兴旺 , 生产 的桑叶基本上不受污染 , 十分有利于 饲养桑蚕和桑叶生产 。 2 2 桑叶茶 的采摘 . 质量和品质 。 桑叶的采摘好坏直接影响到桑叶茶的
2叶,采 叶时去 除叶柄 ,老叶 、嫩 叶分开 。如遇雨天 ,则雨 停叶干后再采;如久旱无雨 , 用清 水喷洒 ,除去灰尘后采 应
2 1 建立无公害桑茶叶基地 .
苏州市藏书 、胥 口、光福等
摘, 或采后用 清水漂洗 , 内晾干后待用 。采集叶要求完整 室 无裂 口, 叶质要求柔嫩一致 , 不混带劣质老叶 , 采摘叶贮放 在阴凉处 , 不宜堆积过厚 , 防发热变质 。采集 叶要求当 日采
高的营养价值 , 其可溶性固形物多 , 白质 、 蛋 碳水化合物含
量丰富,单宁少 ,具有一定量的茶碱类似物 , 做出的茶叶色 泽好、味香 ,更符 合人 体生理的需求 。因此 , 秋叶采摘一般 在 1 月上旬 、 0 晚秋蚕用叶结束时 ,以枝条第2 叶位以上的芽 叶制桑芽 茶, 第5 叶位 以上 的健 全叶制片叶茶; ~6 偏老叶供
制 袋泡 茶 。
的喜爱。 12 疗效功能 . 将桑叶茶汁煎代茗 , 能止 消渴 ; 煎浓 汁服 , 能除脚气 、 水肿 、 利大小肠,嫩叶煎酒治一切 风病 ; 鸡桑煮
2 2 3 一天 中采茶时 间的确定。春秋期采叶 , .. 以每 天 日出
汁熬膏服 , 可去风及 宿血 , 治劳热咳嗽 , 明目长发 。现代 医
对蚕桑提取物进行 了研 究 , 已清楚发现蚕桑中具有降血糖成 2 2 4 选采方法 。除蚕期结 束后,利用部分偏老叶制袋泡 .. 分, 该成分具有较好的 降血糖作 用 , 野生桑树 中该成分含量
泾县茶叶品质的现状与对策

批具有较高加工水准的制茶能手 , 不断推动泾县茶 叶品质提高 , 促进茶产业发展。
2 0 t产值 l 0, 4 亿元 , 茶叶加工厂达 20 0 多家 , 从事茶
产业 人员达 6万人 。
2 泾县茶产业存在的问题
・
2 4・
蚕桑 茶叶 通讯
总第 19期 4
泾县茶叶品质的现状与对筇
杨春 香
( 安徽 省 泾县农技推 广 中心 22 0 ) 4 50 泾 县是安徽 省 的产 茶 重 点 县 , 叶 位列 农 业 六 茶 大主导 产业之首 , 质 量 问题 不 仅 关 系 着 泾县 茶 产 其 业 的发展 , 而且关 系到 6万多茶 农 的收益 , 接影 响 直 到泾县 生态高效 农 业 的发 展 、 民的增 收及 农 村 的 农
・ 5・ 2
推广和普及尤其是确保茶叶卫生质量达标带来 了许 多阻碍 , 影响了现代茶业的发展步伐。 22 茶园管理粗放 , . 良种率低 泾县茶叶生产 以农户为 主体 , 茶农 接受技术 培 训少, 缺乏生产、 加工方 面的新型实用技术 , 有些茶 农 只顾 眼前 利 益 , 注 意 采 养 结合 , 不 强行 采 摘 , 使 致
由此 留下 了众 多名 胜古 迹 。泾 县 物 产 丰 富 , 是举 世
13 加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 2 世纪 9 O 0年代, 泾县茶区广泛开展了轰轰烈 烈的名 优茶创 制活动 , 著名 的茶业专 家 陈椽 、 镇恒 王 和方世 辉等教 授 , 导 名 优茶 的研 制 和开发 。经 过 指
溪流潆 洄 , 复杂 的地 貌 构 成众 多相 对 封 闭 的小 范 围 原生态环 境 , 茶 叶 的无 害化 生 产 提 供 了优 良的生 为
桑叶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桑叶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与意义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增强,各种天然绿色食品开始受到人们的追捧。
桑叶茶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草药茶,具有清热解毒、降血糖、减肥等功效,备受消费者青睐。
桑叶茶制作简便,成本低廉,开发前景广阔。
因此,本报告旨在对桑叶茶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探讨桑叶茶项目的市场需求、生产流程、盈利模式等方面的问题,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参考。
二、市场需求分析1. 桑叶茶的市场潜力桑叶茶因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和清新的口感,成为健康饮品市场的一匹黑马。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提高,市场对桑叶茶的需求也逐渐增长。
据调查显示,桑叶茶在市场上的销量逐年增长,消费者对其功效的认可度也在提高。
2. 桑叶茶市场细分桑叶茶市场可以分为传统市场和高端市场两种。
传统市场以普通家庭消费者为主,他们购买桑叶茶主要是追求其药用功效。
高端市场则以健康养生群体和品质追求者为主,他们对桑叶茶的品质和口感要求较高,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购买。
3. 桑叶茶市场竞争情况目前,桑叶茶市场竞争主要来自于其他中草药茶和绿茶等饮品。
这些产品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较大,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因此,桑叶茶项目需要在品质和品牌上做出区别化,寻找自身的市场定位,提升竞争力。
三、生产流程分析1. 桑叶茶的采摘和加工桑叶茶的原料——桑叶主要生长在具有较好生长条件的地区,如南方地区的山区、园林等地。
桑叶的采摘需要在春季和秋季进行,选择新鲜嫩绿的桑叶作为原料,避免使用有农药残留的桑叶。
采摘后的桑叶要进行晾晒和炒制等加工,确保其质量。
2. 桑叶茶的制作桑叶茶的制作过程主要包括炒制、研磨、筛分等步骤。
将处理好的桑叶进行炒制,使其保持香味和营养成分。
然后经过研磨、筛分等工序,将桑叶制成颗粒状或粉末状的成品,方便消费者冲泡饮用。
3. 桑叶茶的包装和销售桑叶茶的包装主要以袋装、罐装为主,包装要印有产品的主要信息,如成分、生产日期、保质期等。
销售渠道可以选择线下零售店、超市、药店,也可考虑在线销售,通过电商平台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桑叶茶调研报告

桑叶茶调研报告桑叶茶调研报告引言:桑叶茶是一种传统的中国茶饮,以桑叶为原料加工而成。
近年来,桑叶茶因其独特的口感和药用价值,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为了了解桑叶茶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我们进行了调研,并撰写了该报告,旨在提供相关信息供市场参考。
一、市场概况:桑叶茶在中国市场尚属于新兴市场,尽管如此,它的发展潜力巨大。
根据我们的调查,桑叶茶的受众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中,其中以女性为主。
桑叶茶以其天然、健康的特点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和追捧。
二、消费者需求与目标群体:1.健康意识: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而桑叶茶作为一种天然、无添加的茶饮,符合了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2.美容养颜:桑叶茶具有一定的美容养颜功能,具有抗氧化、减肥、清肝明目等功效,受到热爱美丽的女性群体的青睐。
3.养生理念:中国人有养生的传统观念,桑叶茶作为一种中医养生茶饮,得到了追求健康的中老年人群体的喜爱。
三、竞争对手分析:目前市场上的桑叶茶品牌相对较少,竞争对手主要有大型茶企和一些小型创业品牌。
大型茶企在品牌知名度和分销渠道方面具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产品同质化严重、营销手段单一的不足。
小型创业品牌则以创新包装和营销手段为卖点,但由于知名度和渠道限制,发展受限。
四、发展机遇和挑战:1.市场机遇: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桑叶茶有望成为一个新的茶饮品类。
同时,电子商务的兴起也为桑叶茶的推广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2.品牌塑造: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桑叶茶品牌需要通过差异化的产品特点和市场营销手段来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提升知名度和竞争力。
3.产品质量:桑叶茶市场上存在着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提升产品质量是保持消费者信任和忠诚度的关键。
4.市场宣传:桑叶茶仍然相对陌生,需要通过不同的宣传策略,如广告、合作推广等,提高其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五、发展建议:1.提升产品质量:桑叶茶生产企业应注重产品质量的把控和提升,确保产品的口感和药用价值。
泾县茶叶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泾县茶叶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中国茶叶产业蓬勃发展,成为了国内外消费者青睐的健康饮品。
作为中国传统茶叶产区之一,泾县在茶叶的种植和加工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本文将对泾县茶叶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泾县茶叶发展现状1. 茶园面积逐年增加:泾县地理条件适宜茶叶生长,茶园面积逐年扩大。
据统计,目前泾县茶叶种植面积已超过XXX亩,其中以绿茶、红茶和乌龙茶为主要品种。
2. 优质茶叶品种丰富:泾县茶叶以其品质优异而闻名,不仅有传统的绿茶、红茶等品种,还引进了一些新品种如乌龙茶和白茶,丰富了市场供给。
3. 制茶技术不断创新:泾县重视茶叶加工技术的创新和提升,不断改进制茶工艺,提高茶叶品质。
现代化的制茶设备和工艺的应用,使得泾县茶叶更具竞争力。
4. 品牌建设取得成效:几年来,泾县茶叶品牌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以“泾源茶业”为代表的一批茶叶品牌逐渐崭露头角,提升了泾县茶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泾县茶叶发展未来趋势1. 提高茶叶品质:茶叶市场的竞争越发激烈,只有提供高品质的茶叶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未来,泾县茶叶行业应继续加强品质控制,推动农业科技和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应用,提高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2. 发展特色茶叶品种:泾县应加强茶叶品种改良和引进,开发出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品种。
泾县地理环境独特,适宜种植一些特色茶叶如黄茶、花茶等,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3. 推动茶旅融合发展:泾县在茶叶产业发展的同时,应积极推动与旅游业的融合。
通过开设茶叶主题旅游景区、推广茶叶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吸引更多游客来泾县品尝当地的茶叶,并提供茶叶的旅游体验,进一步推动茶叶产业的发展。
4. 加强品牌建设:品牌建设是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泾县茶叶企业应加强品牌策划和推广,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加强与电商平台的合作,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扩大市场份额。
5. 提升农民收入:茶叶产业是泾县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对泾县蚕桑产业发展的思考

对泾县蚕桑产业发展的思考摘要结合泾县的具体实践,对稳定和发展该县蚕桑产业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发展泾县蚕桑产业的对策,以促进当地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蚕桑产业;发展对策;安徽泾县泾县位于皖南山区,四季分明,生态环境良好,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和栽桑养蚕所需的材料。
此外,泾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农村中有许多栽桑养蚕能手,目前泾县现有桑园面积2 533 hm2,实际投产桑园面积有2 200 hm2。
据调查,2012年全县养蚕户约有1.6万户,全年实养蚕种3.37万盒,其中春蚕2.2万盒,中秋蚕0.07万盒,晚秋蚕1.1万盒;全年产茧1 789.75 t,其中春茧1 210 t,中秋茧29.75 t,晚秋茧550 t;全年蚕桑产值共计5 329.4万元,其中春蚕产值3 388万元,中秋蚕产值71.4万元,晚秋蚕产值1 870万元,2012年桑产茧814.5 kg/hm2,桑产值为24 225元/hm2,户均饲养量2.36盒,户均养蚕收入为3 330.9元。
2013年4月7日虽然受到50年一遇的倒春寒影响,使刚开3~6片叶的桑树遭受到严重冻害,但据统计,泾县2013年春蚕种饲养量为2.24万盒,与2012年同期相比略有增加,究其原因,经调查分析,除了提高蚕茧质量、推广小蚕共育、省力化养蚕技术等节本增效措施外,还得益于蚕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延长蚕桑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蚕桑产业从单一的丝茧育向蚕桑综合开发转变,增加蚕农的经济收入,使蚕桑产业收入成为家庭年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1]。
1 传统的蚕桑产业与旅游业和观光农业相结合泾县西南紧靠太平湖,与黄山接壤;西北和九华山毗连,境内有曾称为“北有延安宝塔、南有云岭烽火”的国家4A级旅游景点新四军军部旧址所在地、皖南事变发生地,也是革命伟人王稼祥诞生地,境内红色旅游资源丰富;还有国家4A级旅游景点查济古民居,李白留下千古名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桃花潭,而泾县70%的养蚕户分布在这些有名的景点内,这些景点农家乐生意火爆,有些游客进农户、下田地,参与农事活动,部分蚕农为适应当地旅游发展的需要,种植果叶两用大十果桑,在每年5月将成熟的桑椹采摘后,送到景区以2元/盒或10~20元/kg的价格出售,或者请游客到桑园中自采果桑,大十桑椹产量为22.5~37.5 t/hm2,能增加纯收入7.5万元/hm2左右,并且全年能养2盒蚕种,两者合计收入逾12万元/hm2,远超单纯养蚕收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制成桑叶茶 , 以5 k g 新鲜桑叶可制成 l 桑叶茶 计, 6 5 0 k g 新鲜桑叶共可制成 1 3 0 k g 桑叶茶, 除去加工 费7 8 0 0 元, 制成的桑叶茶按 1 2 0 元/ k g 出售 , 6 6 7 m 桑 园共可获纯利润 7 8 0 0 元, 比直 接 出售桑叶有更大 的获 利空间。通过加工增值 , 变废为宝 , 提高了亩产出效 益, 增加农 民收入 。发展前景 良好 , 值得大力 推广 。
1 . 5 我县发展 桑叶茶 的实践
近年来 , 由于 受 到 国际 金 融危 机 和 蚕 桑东 桑 西 移 战 略 的影 响 , 皖南 蚕茧 价 格 波动 加 剧 。 目前 蚕 桑
业传统 的生产方式 已不适应 现代 农业的发展的要
求, 比较 效益 1 3 趋 低下 。泾县地 处 长三 角辐 射 区域 ,
1 . 2 蚕 桑发展 的现状
力、 降低胆固醇 、 抑制脂肪积累、 抑制血栓生成 , 抑制 肠 内有 害细 菌繁 殖 , 抑 制有 害 的氧化 物生 成 , 最 突 出
的功 能是 防止 糖 尿病 。据 资 料记 载 , 在9 O 年代第 四 次 全 国人 口普查 发现 , 新疆 皮 山县长 寿者 较多 , 其 中 主要 原 因之 一 就是 这 里普 种 桑 树 , 当地群 众 习惯 于 用 桑叶代茶 泡喝外 , 还 常年 吃桑葚 。
清血 , 治疗痢疾 、 浮肿 , 补肝 、 美肤等功效。桑叶中含
・
5 0・
食欲不振 、 营养 不 良和疮 疹 性皮 炎 等 。桑 叶茶 内有
泾 县 地处 皖南 山 区 , 全 县 森 林覆 盖 率 达 7 0 %以
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 、 氨基酸、 碳水化合物和 降脂 、 抗 衰 老增 加 耐
上, 境内多丘 陵、 山地 , 栽桑养蚕历史悠久 , 蚕桑业一 直 是泾 县 的农 业 主导 产业 之 一 , 也 是 农 民的重 要 经 济来源 。发展最好年份 , 全县桑园面积2 8 6 7 h m , 年 养蚕 8 万盒 。
园春季 可产 新鲜桑 @ 6 5 0 k g 。如果 不用 于养 蚕 , 将桑
桑 叶又 名 “ 神仙 草 ” 。桑 叶是植 物 之王 , 有“ 人 参 热补 , 桑 叶清 补” 之美 誉 , 富含人 体 1 7 种 氨基酸 、 粗蛋
白、 粗脂肪 , 是 国家卫生部确认的“ 药食 同源” 植物 , 被 国际食 品卫 生 组织 列 入 “ 人类 2 l 世 纪 十大 保健 食
2 0 1 4 年春季, 县蚕桑站购进一台切桑机 , 替代手 工切桑 , 省力省工 , 工效提高近2 0 倍, 春期共制成桑
叶茶 7 O 。桑 叶茶 的成 功试 制 , 使 得蚕 桑 的综合 效 益不 断提 高 , 示 范农户 收入 有 了 明显 增加 , 初步 探索 出一条发展 桑 叶茶 , 提高蚕桑 附加值 的新 路子 。
第4 5 卷 第4 期
2 0 1 4 年1 1 月
委素通窳
Bu l l e t i n o f S e r i c u l t u r e ・4 9 ・
V o 1 . 4 5 No . 4 No v . ,2 0 1 4
泾 县 桑 叶茶 发 展 初 探
胡立新 ,左 秀兰
( 1 .泾 县 生 态 能 源 局 ,安徽 泾 县 2 4 2 5 0 0 ; 2 .泾 县 蚕桑 站 ,安 徽 泾县 2 4 2 5 0 0 )
1 我县发展桑 叶茶的背景
1 . 1 曾经的优 势产业
有较多的叶酸 , 它参与核酸的合成 , 还有抗各种贫血 和促 进 生长 的作用 , 并 能 治 疗 胃癌 、 肠 胃管道 障碍 、
1 . 6 发展桑 叶茶经济效 益明显
的单一生产模式 , 推行桑叶人工食用 , 提高蚕桑生产
的综合效益 , 增加蚕 农收入 , 迫在 眉睫 , 也势 在必行 。
1 . 4 桑叶茶 的 医学价 值
近年来 , 由于农村 劳 动力 的严重 缺乏 , 很 多蚕农
不得不减少饲养量 , 甚至弃养 , 桑叶剩余现象普遍存 在 。以泾县普通 管理水平 的成林桑 园推算 , 6 6 7 I T I 桑
他 们适 当扩 大桑 叶茶 制作 规模 , 辐射 、 带 动周边 蚕农 与相关合作 社 。
明显不足。综上诸多不利因素使得泾县的蚕桑业受
到 很 大地 冲击 , 弃桑 、 毁 桑 现象 时有 发 生 , 养蚕 数 量 大 幅减少 。
1 . 3 发展 的必 要性
面对弃 桑 、 毁桑及 养 殖量锐 减 的严 峻形 势 , 稳 定 现 有桑 园 面积 , 提高 蚕桑业 综 合抗 风险 能力 , 增加 蚕 农收入 , 未 雨绸 缪 1 3渐恢 复 的 国际 国 内市 场对 茧 丝 绸 的需要 , 是 我们 整 个 行业 特 别 是农 技 服 务人 员 必 须 关 注 和 亟待 面对 的 问题 。充 分 利 用 现 有 蚕 桑 资 源, 加 快调 整蚕 桑产业 结 构 , 打破传 统 的栽 桑 只养 蚕
农村青壮劳力纷纷外出打工 , 劳动力不仅 F t 趋缺乏 ,
而 且 劳动 力 成 本 不断 上 升 , 整 个 蚕桑 行 业 发展 后 劲
2 0 1 2 年以来 , 泾县蚕桑站, 利用本县独特的制茶 工艺 , 将 桑 叶制 成 桑 叶茶 在 县 内开 展试 验 和示 范 工 作 。通过在蚕区反复实践 , 不断改进 , 基本摸索出如 何 制 作桑 叶茶 的技 术 。同 时 , 在 试 制 的过 程 中将 桑 叶茶 的技术传授给一些感兴趣的茶 叶合作社 , 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