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东县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检测卷(二)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二套)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二篇)目录: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一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二苏教版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20分)1、有8盒饼干,其中7盒质量相同,另有一盒少了2块。
如果用天平称,至少称(________)次才可以保证找到这盒饼干。
2、3.2525……是(________)小数,循环节是(___________),用简便记法写(__________),保留三位小数是(_________)。
3、王亮在班上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3, 5 ),与他在同一列的第一个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_______)。
4、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约是9.5,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___________),最小是(_____________)。
5、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后比原数大6.3,这个数是(______)。
6、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三角形的面积大16平方厘米,这个三角形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7、一件衣服200元,降低20元出售,这件衣服是打(_______)折出售的。
8、一个三角形3个内角度数比是1:2:3,此三角形按角分类属于(___________)三角形。
9、一个三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后是1.20,这个小数最大是_____最小是_____.10、一个长方体,如果把它的高增加2cm,长和宽不变,就变成一个棱长10cm 的正方体。
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cm3。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1、一个数字既是5的倍数,又是5的因数,这个数是()A.1 B.5 C.152、已知a×0.99=b×1.01=c×0.88(a、b、c都不为0),a、b、c三个数中最大的是( )。
五年级下学期数学 期中测试卷(内含4套)均带答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期中质量检测试卷(一)(时间:80分钟)一、基础知识(30分)一、填空我行。
(每题2分,共20分)1、一个数的最小倍数除以它的最大因数的商是( 1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减去它的最大因数的差是( 0 )。
2、用一根长132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体的模型,棱长应是( 11 )厘米,如果围成一个长方体的模型,长、宽、高的和是( 44 )厘米。
3、工程队15天完成一件工程,平均每天完成这件工程的( 1/15 ),7天可以完成这项工程的( 7/15 )。
4、李芳一家三口去看电影,发现他们三人的座位号是连续的三个奇数,并且和是45,那么李芳一家的座位号分别是( 13 )( 15 )( 17 )。
5、一个几何体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图形都是下图所示,这个几何体至少需要( 6 )个小正方体摆成。
6、一个长方体棱长之和是84厘米,长是8厘米,宽是7厘米,高是( 6厘米 ),体积是( 336 立方厘米 )。
7、83的分子加上9,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加上( 24 )。
8、在一个长30cm 、宽20cm 、水深10cm 的长方体容器里,放入棱长是6cm 的正方体小铁块,这时水面高( 10.36 )厘米。
9、A=2×3×7,B=2×5×3,那么A 和B 的最大公因数是( 6 ),最小公倍数是( 210 )。
10、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表面积会扩大到原来的( 9 )倍,体积扩大到原来的( 27 )倍。
二、明辨是非。
(每题1分,共5分)1、因为14÷7=2,所以14是倍数,7是因数( × )2、只有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才能是1立方米。
( × )题号 一、基础知识30分 二、基本技能34分 三、解决问题36分 合计 得分1。
(×)3、把一张饼分成4份,每份是44、一个数如果能被24整除,则这个数一定是4和8的倍数。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苏 教 版 数 学 五 年 级 下 学 期期 中 测 试 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计算。
(32分)1.直接写出得数。
(8分)2.5×4= 0.4b+0.4b= 9.6-4=16×5= 4.8÷0.6= 7.8-0.22= 8.3×99+8.3=2.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或最小公倍数。
(6分)[15,20]= [13,39]= [7,9]=(18,24)= (51,34)= (13,4)=3.解方程。
(12 分)2χ-3.8+4.2=10 3.6χ-0.9χ=1.622.3×4+0.9χ=20 7χ-4×17=373.看图列方程并解答。
(6分) 三角形面积0.56平方米二、填空。
(共22分) 米 χ 1.4米 χ千克18千克 1.2千克 =+76725.在①χ-12﹦5 ②40×2﹦80 ③8+y ④5b<2.5 ⑤4+5﹦8χ⑥0.6÷χ﹦1.8中,等式有:方程有:。
(只填序号)6.小丽看一本180页的故事书,她5天看了a页,平均每天看了页,看了5天后,这本书还剩下页没看。
7.修一条路,已经修了χ米,剩下的是已修的1.5倍,剩下的比已修的多米。
8.在1,2,9,12,15,43,210中,奇数有 ,偶数有;质数有 ,合数有。
9.16的因数有 ,50以内8的倍数有。
10.在括号里填合适的质数。
40= + 18= ××11.一个三位数,它既是5的倍数,又是7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
12.154至少加上是3的倍数,至少减去是5的倍数。
13.有一个三位数37□,要使它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里可以填;要使它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里可以填。
14.小明买了1本练习本和5支铅笔,小红买了9支同样的铅笔,两人用去的钱同样多。
一本练习本的价钱等于支铅笔的价钱。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中试题(共10套)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中试题1亲爱的同学,时间过得真快,我们已经过了这学期的一半,我们到底学得怎么样呢?下面就来检验一下,同学们加油!你一定是最棒的!一、认真思考,仔细填写。
(25分)1.在①X+2.4=5 ②15÷b ③3x +4x=28 ④6n <3.6 ⑤59-19=40 ⑥4y=0.4方程有( ),等式有( )(填序号)。
2.男生有X 人,女生比男生的2倍少15人,女生有( )人。
3.工厂需要反映各车间的产量的多少,应选用( )统计图。
医生需要监测病人的体温情况,应选用( )统计图、4.已知华氏温度=摄氏温度×1.8+32,那么当摄氏温度=15°C 时,华氏温度是( )°F ;当华氏温度=68°F 时,摄氏温度是( )°C 。
5. 37□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里可以填( ),48□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里可以填( )。
6.一个数比20小,它既有因数4,又是4的倍数,这个数最大是( )。
7.831的分数单位是( ),再加上( )个这样的单位就是最小的合数。
8.在( )里填上分数23分=( )时 17厘米=( )米 251克=( )千克 7时=( )日 9.三箱饼干每箱20千克,平均分给4个班级,每个班级分得总数的( )( ),每个班级分得( )千克,每个班级分得( )( )箱。
10.87和 98相比较,分数值大的是( ),分数单位大的是( )。
11.一个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把它剪成大小一样的小正方形且没有 剩余,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 )厘米,至少可以裁( )个。
12.暑假里老师到学校值日,王老师每3天到校一次,李老师每4天到校一次,如果7月20日两位老师同时到校,下次两位老师同时到校是( )月( )日。
(1分)13.右边的长方形表示3公顷,请用阴影表示出43公顷。
二、反复斟酌,正确判断。
(5分)1、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
2022-2023学年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一、填空。
(27分)1.每件衣服X 元,买7件同样的衣服要( )元。
2.( )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 )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3. 根据“张明比李华重6千克”,数量关系式:( )的体重+6=( )的体重。
4.7和8的最大公因数是( ) ,最小公倍数是( ); 5和10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14和21的最大公因数( ),最小公倍数是( )。
5.“鸭的只数是鸡的76”是把( )的只数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 )份,鸭的只数相当于这样的( )份。
6.107的分数单位是( ),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加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假分数。
7.把2米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 )( ) 米,每段是全长的( )( ) 。
8.在括号里填上分数。
80厘米=( )( ) 米 650毫升=( )( ) 升 250平方米=( )( ) 公顷 48分=( )( ) 时9. 一个直角三角形,一个锐角是另一个锐角的2倍,那么这个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分别是( )和( )度。
10. 已知华氏温度=摄氏温度×1.8+32,那么当摄氏温度=15°C 时,华氏温度是( )°F ;当华氏温度=68°F 时,摄氏温度是( )°C 。
二、选择。
(5分)1.下列式子中,( )是方程。
A .6+7=13 B. 5χ > 12 C. χ+12=78 D. 4.5-χ2.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15,这个数是 ( )。
A. 3B. 5C. 15D. 303. 生产同一种零件,甲要61小时,乙要71小时,丙要12分钟,工作效率最高的是( )。
A 甲B 乙C 丙4.表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用( )A.扇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条形统计图D.都不行5.在下面分数中,( )最接近1。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4套)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期中模拟试卷一、看清题目,巧思妙算。
(共25分)1. 直接写出得数。
(4分)8÷0.1= 6÷7=a+5a= 1-0.01=7.8-0.8= 0.6×0.5= 1-0.2= 3.6×0.7÷3.6×0.7=2. 解方程。
(9分)0.9x=6.3 4x–2.5x=1.8 2x+4.8=5.63.分解质因数。
(8分)18 40 51 914.看图列方程并解答。
(4分)二、仔细审题,正确填空。
(共31分)1.在①5x+10=25 ②7x÷9 ③6x÷4<18 ④53.5×2-52=55 ⑤y÷8=12中,是方程的有(),是等式的有()。
(填序号)2.如果连续三个偶数的和是54,那么最大的偶数是()。
项目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x3.要统计六年级各班星期五借图书的本数可选用( )统计图;要反映一个病人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最好用( )统计图。
4.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
( )( ) 5.在括号里填不同的质数。
12=( )+( )+( ) 30=( )×( )×( ) 6.把下面的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4分)178=( )÷( )=( ) 426 =( )÷( ) =( ) 7.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
(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116=( )÷( )=( )119 =( )÷( )≈( ) 8.158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添上( )个这样的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9.在下面的□里分别填一个合适的数字。
15□,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15□,既是3的倍数,又是偶数。
10.一堆煤可以烧12天,平均每天烧这堆煤的( )( ) ,5天烧这堆煤的( )( ) 。
11.如果A=2×2×3,B=2×3×3,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
2023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中试卷含部分答案(三套)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中试卷(一)一、填空题。
1.有一个两位数5□,如果它是5的倍数,□里最大可以填________,如果它是3的倍数,□里最小可以填________;如果同时是2、5的倍数,□里可以填________。
2.用逐次约分的方法,把下面的分数约成最简分数.=________=________3.下图是小欧从家出发去森林公园玩的路程统计图,据图填空:①此次行程,小欧一共花费了________。
②他在中途休息了________个小时。
4.解下列方程.x÷2.4=62.4x=________5.单式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明显地看出各种数量的________,而且还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________变化情况。
二、选择题。
1.下列各式中()不是方程。
①X+5>20②18-4a=6③X-19×2④Y÷3=75A.①②B.③④C.①③2.如图是某商店2013年营业额情况统计图:下半年平均每月营业额是()万元.A.12.5B.15C.30D.603.个位上是()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A.4B.2C.5D.04.的分子加上15,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A.30B.25C.20D.155.一个小榨油厂有黄豆600袋,每袋重50千克.100千克黄豆可榨出38千克豆油.照这样计算,榨油厂的黄豆可榨出豆油多少千克?解:设可榨出豆油x千克,列出方程正确的是()A.x÷(50×600)=38×100B.x÷50×600=38×100C.x÷(50×600)=38÷100D.x÷50÷600=38×100三、判断题。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折线统计图包括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3.在自然数中与1相邻的数只有2。
4.把约成最简分数是。
5.因为6×7=42,所以6和7都是因数,42是倍数。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附答案(二套)

X=2.5;X=2;
五
9×7+2×(9+7)×3-12.5=146.5(平方米)
答:要粉刷的面积是146.5平方米。
984÷[(122.5–62.5)×2]=8.2(元)
1.85米
7个
3.9分
8、小光买了一个价格是2.3元的卷笔到刀,付了5元钱,应找回________元。
9、将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为6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_____),每段长(_____)米。
10、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6分米,腰长5分米,底边上的高是4分米,它的面积是_____平方分米.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 )里)(10分)
5、三个连续的自然数,最小的一个a,那么另外两个分别是(______)和(_____)。
6、从王林家到公路有一条长90m的小路。王林要在小路的一侧每隔15m栽一棵白杨树,两端都栽,一共要栽(______)棵白杨树。
7、有5个女同学、3个男同学玩击鼓传花游戏,花停在(_____)同学手上的可能性比较大。
参考答案:
一
10
324、624或924。
216 216
19
a+1a+2
7
女
4.25 2
416
二
C
A
B
B
A
三
╳
×
√
√
×
四
1、0.28;1.4;0.63;1.65
10;2;0.24;4.8
2、(1)解:0.25×0.39×4 =0.25×4×0.39
=1×0.39
=0.39;
(2)解:56.55÷6.5+26×0.37 =8.7+9.62
0.4×0.7= 7×0.2= 2.1×0.3= 3.3×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如东县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检测卷(二)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分数_______
一、填空。
(24分)
1.12的因数有( ),18的因数有( ),12和18的公因数有( )。
2.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 )。
4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 )。
3.2520
=()30=()16
=12÷( )=( )(小数)
4.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9段,每段长是全长的( )( ) ,每段长( )( )
米。
5. 如果a ÷b=5是(且a 、b 都不为0的自然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6.方程3X =
7.2的解是( ),那么2X +3.5=( )。
7.在括号里填上最简分数。
400千克=( )吨 15分=( )时
60厘米=( )米 250毫升=( )升 8.43
的分数单位是( ),再加去(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后结果是最小的素数。
9.把34 、45 、58
这三个分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
10.在右表方框里的两个数的和是3。
移动这个方框,
可以使每次框出的两个数的和各不相同。
一共可以得到( )个不同的和。
二、认真判断。
(5分)
1.假分数都比1小。
……………………………………………( )
2.在平面图上,数对(8,3)表示第8行第3列。
……………( )
3.两个自然数的最大公因数肯定比这两个数都小。
…………( )
4.4A=24不是方程。
………………………………………………( )
5.最简真分数就是分子、分母没有公因数的分数。
……………( )
三、慎重选择。
(5分)
1.将(5,7)点右移3格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A.(5,10)
B.(2,7)
C.(8,7)
D.(5,4 )
2.把一根绳子对折三次后,这时每段绳子是全长的( )。
A.12
B.13
C.16
D.18
3.4025、85和2415
这三个分数是( )。
A.意义相同
B.分数大小相等
C.分数单位相同
D.都相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4.把 3
8
的分子加上1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
A.加上12
B.乘4
C.除以4
D.加16
5.一辆小汽车6分钟行驶9千米。
行驶1千米要()分。
A. 1
6
B.
1
9
C.
2
3
D.
3
2
四、计算题。
(43分)
1.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
(8分)
0.7= 0.25= 0.041= 3.2=2.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
(8分)
7 251
3
19
20
7
8
3.解方程。
(18分)
X÷5=4 368+X=740 2X=0.56
X÷3=160 5X=13 X-0.54=7.25
4.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9分)
10和9 6和8 12和15
五、操作题。
(8分)
下表中一共有50个奇数,黑线框出的5个数之和是115;仔细观察后回答问题。
1.你能发现每次框出的5个数的和与中间数有什么关系吗?
2.如果框出5个数的和要是235,应该怎么框?(用彩笔在图中框一框)
3.能框出和是205的5个数吗?为什么?
4.一共可以框出多少个大小不同的和?
六、解决实际问题。
(35分)
1.从扬州到南京的路程有90千米,一辆汽车从扬州开往南京,已经行了35千米,行了全程的几分之几?
2.超音速飞机每秒飞行500米,是火车每秒行驶路程的20倍,火车每秒行驶多少米?(用方程解)
3.一块花圃2公顷,平均分成5份,每份多少公顷?其中的3份种月季花,种月季花的面积占整个花圃的几分之几?
4.一块布料长8米,可以做同样大小的围裙12个。
(1)每个围裙用去这块布料的几分之几?
(2)每个围裙用布几分之几米?
5.王师傅5天做8个零件,张师傅8天做11个零件。
谁做得快些?
6.甲、乙两人到图书馆去借书,甲每6天去一次,乙每8天去一次,如果4月25日他们两人在图书馆相遇,那么下一次都到图书馆是几月几日?
7.在一张长36厘米的纸条上,从左端起,先每隔3厘米画一个红点,再从左端起,每隔4 厘米画一个红点。
纸条的两个端点都不画。
最后,纸条上共有多少个红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