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一滴水多少毫升,胶头滴管一滴多少毫升

合集下载

静脉输液点滴简单计算法

静脉输液点滴简单计算法

在静脉输液中应用“静脉输液点滴简单计算法”
文章来源: 2005-12-19 16:30:30
赵金红2005-12-13 13:27:53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3年7月第1卷第4期
静脉输液技术操作是护理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静脉点滴又是临床常用的给药途径之一,在单位时间内给一定量的液体、药物,对治疗疾病的效果起着一定的作用。

笔者在多年的工作中运用“静脉滴数计算简单法”效果良好。

在此介绍给新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们,以方便工作。

此方法简单、准确、快捷,口算即可。

即:以15滴为1ml,运用以常数4乘、除的方法进行快速换算,得出每分钟滴数或每小时输液量。

快速完成输液操作技术并对每个患者的输液速度做到心中有数,使患者顺利完成输液计划,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1 已知每小时输入量,计算每分钟滴数
取每小时输入量除以4,即得出每分钟滴数。

公式:每小时输入量÷4=每分钟滴数。

例:已知每小时输入液量为240ml,计算每分钟输入滴数。

代入公式:240ml÷4=60(滴)
同样将每分钟滴数乘以4可计算出每小时输入量。

公式:每分钟滴数×4=每小时输入量。

例:60(滴)×4=240(ml)。

2 总结
在护理中,我用此方法提高了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同时也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好评。

提高静脉输液操作技术的过程,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我们将共同学习创新、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作者单位:271000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妇幼保健院
(收稿日期:2003-06-13)。

静脉输液点滴计算法

静脉输液点滴计算法
静脉输液中应用静脉输液点滴简单计算法静脉输液技术操作是护理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静脉点滴又是临床常用的给药途径之一在单位时间内给一定量此介绍给新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们以方便工作
静脉输液中应用“静脉输液点滴简单计算法”
静脉输液技术操作是护理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静脉点滴又是临床常用的给药途径之一,在单位时间内给一定量的液体、药物,对治疗疾病的效果起着一定的作用。笔者在多年的工作中运用“静脉滴数计算简单法”效果良好。在此介绍给新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们,以方便工作。此方法简单、准确、快捷,口算即可。即:以15滴为1ml,运用以常数4乘、除的方法进行快速换算,得出每分钟滴数或每小时输液量。快速完成输液操作技术并对每个患者的输液速度做到心中有数,使患者顺利完成输液计划,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2总结在护理中,我用此方法提高了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同时也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好评。提高静脉输液操作技术的过程,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我们将共同学习创新、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巧算输液速度和时间的方法
我国临床常用的输液器滴系数有10、15、20滴/ml3种型号,根据输液器滴系数可进行如下公式推理,每小时输入的毫升数(ml/h)=(滴/min)x60(min/h)/滴系数(滴/ml)。
公式:
每小时输入量=每分钟滴数×4。
例:已知每分钟输入60(滴),计算每小时输入液量。代入公式:60(滴)×4=240(ml)。
例题:500ml液体,每分钟输入20滴、40滴、60滴,分别于几小时输完?
1、20×4=80ml/小时2、40×4=160ml/小时3、60×4=240ml/小时
500÷80ml=6小时500÷160ml≧3小时500÷240ml≧2小时
药物用量的计算方法
药物用量=所需的毫升数×该药物的系数

静脉输液溶液毫升数与滴数换算关系再探

静脉输液溶液毫升数与滴数换算关系再探

静脉输液溶液毫升数与滴数换算关系再探作者:梁远娣,张晓霞,赵引棉,刘建宏,李小侠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干二病区,陕西西安 710061【摘要】探讨溶液毫升数与滴数的换算关系,为临床准确计算单位时间内用药量、评估输液时间、调节输液滴数提供依据。

应用一次性塑料输液器和两种型号头皮针对临床常用溶液进行实验,按密闭式输液法将溶液输入有刻度的注射器内,输入过程中数滴数,随后测量、计算。

结果在等渗溶液中,无论用7号或5.5号头皮针,1 ml相当于20.0 gtt;在高渗溶液中,用7号头皮针1 ml相当于22.0 gtt,用5.5号头皮针1ml相当于22.4 gtt。

提示使用一次性塑料输液器输等渗溶液时宜按20.0 gtt/ml的换算关系计算。

【关键词】输液疗法;一次性输液器;橡胶管输液器;毫升;滴数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是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1]。

输液滴数与输入溶液毫升数间的换算关系对于计算单位时间内用药量、评估输入一定量液体所需时间、每分钟需调节输液滴数有着重要意义。

临床上一直延用15 0 gtt/ml[1,2]的换算关系来评估输液速度,随着一次性输液器的广泛应用,临床上发现,以此换算关系来评估输液速度出入较大。

鉴此,笔者对一次性输液器在输入常用溶液时溶液毫升数与滴数换算关系进行实验测量,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一次性塑料输液器(威海市医用高分子有限公司生产)4个,输液管总长153 0 cm,其中长管127 0 cm、短管20 5 cm、茂菲氏壶5 5 cm,输液管外径0 4 cm、内径0 3 cm;20 ml和2 ml注射器各4副(作为测量容器);7号和5 5号头皮针各4枚。

临床常用溶液,即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0 9%氯化钠注射液、25%甘露醇注射液各1瓶。

1.2方法按密闭式输液法,排尽输液器及针头内空气,茂菲氏壶内液面高度为壶身的1/2,将针头固定于测量容器内,松开输液夹数滴数,分别在150、200、300、400 gtt时测量不同滴数的毫升数。

一滴水大概多少毫升,一毫升等于多少克

一滴水大概多少毫升,一毫升等于多少克

一滴水大概多少毫升,一毫升等于多少克一滴水多少毫升一滴水多少克一般来说,1mL水是20滴至25滴,所以一滴水就是0.04至0.05mL.若是用一般的滴管滴,则大约为0.05mL,若是用滴定管滴,则大约为0.04mL.水滴的大小是不同的。

是因为滴出口径不同、水质不同张力就不同、温度影响等多种原因都能造成水滴大小有区别。

实验室用滴管滴下的水滴,1毫升大约20滴,换算成重量每滴水约50毫克。

我曾经多次在实验室里用量筒接水,在接一百滴水后,量筒中的水量为5亳升左右(每次接的100滴水的总量稍有差异,但差别不大),所以一滴水的体积为0.05亳升.一般在实验工作中,认为一毫升水是20滴左右,也就是50毫克左右,用不着叫真的测出准确质量。

在不同的滴出条件下,是有差别的.一水滴重量跟容器溶液含量成分等都有关系还有引力成分决定水表面张力,张力大水滴就大容器决定水滴大下(你试试拿不同大小口的吸管滴水,掉落的水大小肯定不一样成分更是决定水的.一滴水有多轻,它可以随风飘动.一滴水有多重.它可以撼动山峰.一滴水有多轻,它可以在花瓣飘零.一滴水有多重,它可以让万木动容.一滴水有多轻,它可以在发梢悬凝.一滴水有多重,它可以让大地震惊.一滴水有多轻,它可以在海陆空任意穿行.一滴水有多重,它可以摧毁千年楼兰古城!小小的一滴水呀,你没有多重,但谁也不能否定你的作用.是你将天空洗涤的透明,让地球柳绿花红,让江河碧波万顷,让绿色翠意更浓,让生命得以永恒.小小的一滴水呀,你有时很重,因为你担负着重要的使命.没有你时黄沙伴着狂风,你“离去”时生命无法传承,你“生病”时江河湖海变容,你“愤怒”时一片房倒屋倾,你“消失”时地球从此寂静.小小的一滴水呀,你的分量难以说清,天使与恶魔共生,这就是你的本性.我们爱你时犹如保护自己的眼睛,和你战斗时就像勇往直前的士兵.也就是用天平称出100滴水的重量,最后除以100也行.一滴水大概多少毫升一般来说,1ml水是20滴至25滴,所以一滴水就是0.04至0.05ml。

临床补液速度参考

临床补液速度参考

临床补液速度参考
1.凡使用输液泵、推注泵进行静脉输注给药时,需注明补液速度,单位为:ml/h。

2.一般的静脉滴注给药,需注明补液速度。

成人一般滴速为:40-60滴/分(使用“1ml=15~20滴”的滴管),儿童一般滴速为:15-20滴/分(使用“1ml=15~20滴”的滴管)或3~5ml/kg/h(体重≤40kg),新生儿一般滴速为:3~5滴/分/公斤(使用“1ml=60滴”的滴管)。

3.对输液滴速有特殊要求的情况,包含但不限于:
1)心、肺、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速度宜慢;
2)使用血管活性药、氨茶碱、葡萄糖酸钙、氯化钾、ATP、碳酸氢钠等时,请依患者病种、病情评估、用药目的、输液量、药物浓度及生理特点等综合评估后注明所需输液的速度。

3)专科特殊用药等。

4.儿科(14岁以下)用药剂量根据体重或单位体表面积来计算。

胶头滴管一滴多少ml

胶头滴管一滴多少ml

胶头滴管一滴多少ml
胶头滴管一滴大约为0.05毫升,20滴是1毫升,一滴管大约在1毫升左右。

胶头滴管的规格以管长表示,常用为90 mm、100 mm 2种。

胶头滴管每滴为0.05ml。

胶头滴管又称胶帽滴管,它是用于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一种仪器。

胶头滴管由胶帽和玻璃组成。

有直形、直形有缓冲球及弯形有缓冲球等几种形式。

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0.5cm处。

【注意事项】
1、握持方法是用中指和无名指夹住玻璃部分以保持稳定,用拇指和食指挤压胶头以控制试剂的吸入或滴加量。

2、胶头滴管加液时,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

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0.5 cm处。

3、不能倒置,也不能平放于桌面上。

应插入干净的瓶中或试管内。

4、用完之后,立即用水洗净。

严禁未清洗就吸取另一试剂。

滴瓶上的滴管无需清洗。

静脉输液点滴简单计算法

静脉输液点滴简单计算法

静脉输液中应用“静脉输液点滴简单计算法”之欧侯瑞魂创作此方法简单、准确、快捷,口算即可。

即:以15滴为1ml,运用以常数4乘、除的方法进行快速换算,得出每分钟滴数或每小时输液量。

1 已知每小时输入量,计算每分钟滴数。

取每小时输入量除以4,即得出每分钟滴数。

公式:每小时输入量÷4=每分钟滴数。

例:已知每小时输入液量为240ml,计算每分钟输入滴数。

代入公式:240ml÷4=60(滴)同样将每分钟滴数乘以4可计算出每小时输入量。

公式:每分钟滴数×4=每小时输入量。

例:60(滴)×4=240(ml)。

巧算输液速度和时间的方法临床经常使用的输液器滴系数有10、15、20滴/ml3种型号,根据输液器滴系数可进行如下公式推理,每小时输入的毫升数(ml/h)=(滴/min)x60(min/h)/滴系数(滴/ml)。

因此,当滴系数为10、15、20滴/ml时,分别代入上述公式即可得出:(1)滴系数为10滴/ml,则:每小时输入的毫升数=(滴数/min)x6。

(2)滴系数为15滴/ml,则:每小时输入的毫升数=(滴数/min)x4。

(3)滴系数为20滴/ml,则:每小时输入的毫升数=(滴数/min)x3。

每个输液器其滴系数是固定不变的,故在已知每小时输入的毫升数和每分钟滴数两者之间的任意一个变量,利用上述3个公式,即可得出另一个变量。

药物用量的计算方法药物用量=所需的毫升数×该药物的系数如:氨茶碱每支2ml250mg,医嘱用30mg系数=2÷250=0.008(无论何种药物均可用该药的毫升数除以药物的剂量就可算得该药的系数)30×0.008=0.24(毫升)静脉输液点滴简单计算法公式:每分钟滴数=每小时输入量÷4。

例:已知每小时输入液量为240ml,计算每分钟输入滴数。

代入公式:240ml÷4=60(滴)公式:每小时输入量=每分钟滴数×4。

静脉输液点滴简单计算法

静脉输液点滴简单计算法

静脉输液中应用“静脉输液点滴简单计算法”此方法简单、准确、快捷,口算即可。

即:以15滴为1ml,运用以常数4乘、除的方法进行快速换算,得出每分钟滴数或每小时输液量。

1 已知每小时输入量,计算每分钟滴数。

取每小时输入量除以4,即得出每分钟滴数.公式:每小时输入量÷4=每分钟滴数.例:已知每小时输入液量为240ml,计算每分钟输入滴数.代入公式:240ml÷4=60(滴)同样将每分钟滴数乘以4可计算出每小时输入量。

公式:每分钟滴数×4=每小时输入量。

例:60(滴)×4=240(ml)。

巧算输液速度和时间的方法临床常用的输液器滴系数有10、15、20滴/ml3种型号,根据输液器滴系数可进行如下公式推理,每小时输入的毫升数(ml/h)=(滴/min)x60(min/h)/滴系数(滴/ml)。

因此,当滴系数为10、15、20滴/ml时,分别代入上述公式即可得出:(1)滴系数为10滴/ml,则:每小时输入的毫升数=(滴数/min)x6。

(2)滴系数为15滴/ml,则:每小时输入的毫升数=(滴数/min)x4。

(3)滴系数为20滴/ml,则:每小时输入的毫升数=(滴数/min)x3.每个输液器其滴系数是固定不变的,故在已知每小时输入的毫升数和每分钟滴数两者之间的任意一个变量,利用上述3个公式,即可得出另一个变量。

药物用量的计算方法药物用量=所需的毫升数×该药物的系数如:氨茶碱每支2ml250mg,医嘱用30mg系数=2÷250=0.008(无论何种药物均可用该药的毫升数除以药物的剂量就可算得该药的系数)30×0。

008=0.24(毫升)静脉输液点滴简单计算法公式:每分钟滴数=每小时输入量÷4.例:已知每小时输入液量为240ml,计算每分钟输入滴数。

代入公式:240ml÷4=60(滴)公式:每小时输入量=每分钟滴数×4.例:已知每分钟输入60(滴),计算每小时输入液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液一滴水多少毫升,胶头滴管一滴多少毫升打点滴一滴水多少毫升临床常用的输液器滴系数有10、15、20滴/ml3种型号,根据输液器滴系数可进行如下公式推理,每小时输入的毫升数(ml/h)=(滴/min)x60(min/h)/滴系数(滴/ml)。

因此,当滴系数为10、15、20滴/ml时,分别代入上述公式即可得出:(1)滴系数为10滴/ml,则:每小时输入的毫升数=(滴数/min)x6。

(2)滴系数为15滴/ml,则:每小时输入的毫升数=(滴数/min)x4。

(3)滴系数为20滴/ml,则:每小时输入的毫升数=(滴数/min)x3。

每个输液器其滴系数是固定不变的,故在已知每小时输入的毫升数和每分钟滴数两者之间的任意一个变量,利用上述3个公式,即可得出另一个变量。

滴管里一滴水多少毫升二十七分之一毫升,流的快了也就是二十分之一毫升了。

输液时间和每分钟滴速的计算公式补钠计算男性可选用下列公式应补钠总量(mmol)=[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0.6应补氯化钠总量(g)=[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0.035应补生理盐水(ml)=[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3.888应补3%氯化钠=[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1.1666应补5%氯化钠(ml)=[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0.7女性可选用下列公式应补钠总量(mmol)=[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0.5应补氯化钠总量(g)=[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0.03应补生理盐水(ml)=[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3.311应补3%氯化钠(ml)=[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3.311应补5%氯化钠(ml)=[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0.596注:①上述式中142为正常血Na+值,以mmol/L计。

②按公式求得的结果,一般可先总量的1/2——1/3,然后再根据临床情况及检验结果调整下一步治疗方案。

③单位换算:钠:mEq/L×2.299=mg/dlmg/dl×0.435=mEq/LmEq/L×1/化合价=mmol/L氯化钠:g×17=mmol或mEq,(mmol)×0.0585=g/L2.补液计算(1)根据血清钠判断脱水性质:脱水性质血Na+mmol/L低渗性脱水>130等渗性脱水130——150高渗性脱水>150(2)根据血细胞比积判断输液量:输液量=正常血容量×(正常红细胞比积/患者红细胞比积)(3)根据体表面积计算补液量:休克早期800——1200ml/(m2·d);体克晚期1000——1400ml(m2·d);休克纠正后补生理需要量的50——70%。

(4)一般补液公式:补液量=1/2累计损失量+当天额外损失量+每天正常需要量3.补铁计算总缺铁量[mg]=体重[kg]x(Hb目标值-Hb实际值)[g/l]x0.238+贮存铁量[mg]贮存铁量=10mg/kg体重( 如果总需要量超过了最大单次给药剂量,则应分次给药。

如果给药后1-2周观察到血液学参数无变化,则应重新考虑最初的诊断。

计算失血和支持自体捐血的患者铁补充的剂量需补充的铁量[mg]=失血单位量x2004.电解质补充计算某种电解质缺少的总量:mmol/L=(正常mmol/L-测得mmol/L)×体重(kg)×0.6 (正常mmol/L-测得mmol/L)×体重(kg)×0.6克数=----------------------------------------------------------1g电解质所含mmol数5.静息能量消耗计算Harris-Benedict计算公式:女性:REE(Kcal/d)=655+9.6W+1.7H-4.7A男性:REE(Kcal/d)=66+13.7W+5.0H-6.8A [W=体重(Kg);H=身高(cm);A=年龄(岁)] 6.药物输液速度计算(1)静脉输液速度与时间参考数据液体量(ml)滴速(gtt/min)时间(h)500304500403500602(2)输液速度判定每小时输入量(ml)=每分钟滴数×4每分钟滴数(gtt/min)=输入液体总ml数&pide;[输液总时间(h)×4]输液所需时间(h)=输入液体总ml数&pide;(每分钟滴数×4)(3)静脉输液滴进数计算法每h输入量×每ml滴数(15gtt)①已知每h输入量,则每min滴数=-----------------------------------60(min)每min滴数×60(min)②已知每min滴数,则每h输入量=------------------------------每min相当滴数(15gtt)7.肌酐清除率计算(1)Cockcroft公式:Ccr=(140-年龄)×体重(kg)/[72×Scr(mg/dl)]或Ccr=[(140-年龄)×体重(kg)]/[0.818×Scr(umol/L)] 注意肌酐的单位,女性计算结果×0.85(2)简化MDRD公式:GFR(ml/min1.73m2)=186×(Sc)-1.154×(年龄)-0.203×(0.742女性)注:Ccr为肌酐清除率;GFR为肾小球滤过率;Scr为血清肌酐(mg/dl);年龄以岁为单位;体重以kg为单位。

(3)标准24小时留尿计算法:尿肌酐浓度(μmol/L)×每分钟尿量(ml/min)Ccr=-------------------------------------------------------血浆肌酐浓度(μmol/L)8.体表面积计算中国成年男性BSA=0.00607H+0.0127W-0.0698中国成年女性BSA=0.00586H+0.0126W-0.0461小儿体表面积计算公式:BSA=0.0061H+0.0128W-0.15299.血气分析(1)酸碱度(pH),参考值7.35——7.45。

7.45属碱血症。

但pH正常并不能完全排除无酸碱失衡。

(2)二氧化碳分压(PCO2)参考值4.65——5.98kPa(35——45mmHg)乘0.03即为H2CO3含量。

超出或低于参考值称高、低碳酸血症。

>55mmHg有抑制呼吸中枢危险。

是判断各型酸碱中毒主要指标。

(3)二氧化碳总量(TCO2),参考值24——32mmHg,代表血中CO2和HCO3之和,在体内受呼吸和代谢二方面影响。

代谢性酸中毒时明显下降,碱中毒时明显上升。

(4)氧分压(PO2)参考值10.64——13.3kpa(80——100mmHg)。

低于55mmHg即有呼吸衰竭,(5)氧饱和度(SatO2),参考值3.5kPa(26.6mmHg)。

(6)实际碳酸氢根(AB),参考值21.4——27.3mmHg,标准碳酸氢根(SB)参考值21.3——24.8mmol/L。

AB是体内代谢性酸碱失衡重要指标,在特定条件下计算出SB也反映代谢因素。

二者正常为酸碱内稳正常。

二者皆低为代谢性酸中毒(未代偿),二者皆高为代谢性碱中毒(未代偿),AB>SB为呼吸性酸中毒,AB (7)剩余碱(BE)参考值—3——+3mmol/L,正值指示增加,负值为降低。

(8)阴离子隙(AG),参考值8——16mmol/L,是早期发现混合性酸碱中毒重要指标。

判断酸碱失衡应先了解临床情况,一般根据pH,PaCO2,BE (或AB)判断酸碱失衡,根据PaO2及PaCO2判断缺氧及通气情况。

pH超出正常范围提示存在失衡。

但pH正常仍可能有酸碱失衡。

PaCO2超出正常提示呼吸性酸碱失衡,BE超出正常提示有代谢酸失衡。

但血气和酸碱分析有时还要结合其他检查,结合临床动态观察,才能得到正确判断。

打点滴对身体的危害 1.发热反应输入致热物质、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完善或被污染等原因,都会导致病人发冷、打寒战和发热,严重者高热达40——41摄氏度。

2.肺水肿因为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而引起水肿,严重者有生命危险。

有心力衰竭或心脏病史的患者,快速、大量输液或加重心力衰竭,重者或诱发肺水肿。

3.静脉炎因为长期输注浓度过高、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太长,可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在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

4.空气栓塞原因在于,输液时空气未排尽,橡胶管连接不紧有漏缝。

只要少量空气进入静脉,患者就会感到胸部异常不适,随即发生呼吸困难、严重绀紫和缺氧,并可导致猝死。

5.“恶性”药物不良反应打点滴也比口服药物更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特别是过敏反应。

如果是口服,药物中能引起过敏的杂质可能就在消化道中被消化掉,或无法被身体吸收,但是打点滴时这些杂质却直接进入了血液,严重的能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近来媒体频频出现患者因为使用了中药注射液而突然死亡,就是这个原因引起的,还曾有媒体曝光某医院在输液瓶中发现黑色絮状物。

有医生表示“药物不良反应最终还是药物本身的原因,但是静脉滴注导致了这种不良反应的加剧,严重会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欣弗”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引起严重不良反应让人触目惊心,挥之不去的痛。

据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统计,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人数在39万以上。

当前有的村卫生所或医院为了骗钱,“凡病皆吊瓶”的现象非常严重。

哪怕是牙痛、伤风感冒等小病,也要挂“吊瓶”。

专家调查发现,95%以上的人不知道滥用输液及不安全注射的危害。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70%以上的输液为不必要的输液。

触目惊心的滥用输液,不合理用药已给人类带来重大灾难。

6.肉芽肿危害最近,英国一名25天的新生儿因肠炎死亡,治疗后期曾输液数千毫升,在其肺病理切片中发现了肉芽肿,这是由于大量输液带来的不溶性微粒造成的。

近几十年来,输液过程中不溶性微粒的危害,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人的肉眼可以看到直径在50微米以上的微粒,而恰恰是那些直径在2-50微米之间,肉眼看不见,会移动,不能在体内代谢的有害微粒进入血管,导致了各种输液污染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