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的湿度与人类生活
最适合人体健康的空气湿度是多少-

最适合⼈体健康的空⽓湿度是多少-最适合⼈体健康的空⽓湿度是多少?篇⼀:⼀些常见环境温湿度最佳范围⼀些常见环境温湿度最佳范围居室环境:40~70%RH最有利的防病、治病环境:40~55%RH图书、⽂物保管环境:40~60%RH计算机、通讯器材保管环境:45~60%RH棉⽑纺织品存放:40~60%RH奶制品存放:50~60%RH糖果、点⼼存放:50~60%RH蔬菜、⽔果存放:50~70%RH粮⾷存放:50~70%RH⼈⽣活在地球上,离不开恰当的温度和湿度,⽽往往⼜最容易忽视这个⾝边最普通对⼈⾝体健康⼜极为重要的问题。
(1)温度与⼈们的⽣活密不可分,⼈们⽆时⽆刻不在寻求或创造⽣活各个领域中的最佳温度。
8~15℃,是储粮的最佳温度,这⼀温度可以防⽌粮⾷⽣⾍。
35~38℃,是洗澡⽔的最佳温度,因为这⼀温度与体温近似。
40~45℃,是就寝前洗脚⽔的最佳温度,因为这⼀温度的热⽔能促使⾜部和下肢的⾎管扩张,使⼤脑得以休息,有助于进⼊睡眠。
70~80℃,是泡茶叶开⽔的最佳温度,⽤这⼀温度开⽔泡出的茶,可以说是⾊、⾹、味俱全。
那么,室内的最佳温度是多少?是18~20℃。
这⼀温度是我国北⽅春季的平均温度,所以有“温暖如春”的成语。
当室内的温度低于或⾼于这⼀最佳室温时,⼈们就会感到冻⼿冻脚,⼯作效率降低,或⼤汗淋漓,头脑发昏。
室内环境装饰的⼀个主要内容,就是⽤⼀切办法创造或保持室内的最佳温度。
(2)湿度看看我们各⾃的家庭,具有温度计的很多,⽽同时墙上挂有湿度计的则很少(其实市⾯上就有卖温度湿度放在⼀起的记录表)。
这说明家庭室内装饰中的湿度问题,似乎还没引起我们⾜够的认识。
其实,合适的湿度较之居室的主⼈来说,其重要性并不亚于温度。
空⽓湿度是指空⽓潮湿的程度,可⽤相对湿度表⽰。
相对湿度是指空⽓实际所含⽔蒸⽓密度和同温下饱和⽔蒸⽓密度的百分⽐值。
⼈体在室内感觉舒适的最佳相对湿度是40~70%,相对湿度过低或过⾼,对⼈体都不适甚⾄有害。
从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说明

从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说明1、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气候的正面影响第一、人类植树造林,可以改变空气湿度,增加有效降水;第二,建造人工湖泊,跨流域调水,可以帮助气候干旱地区变得湿润~等等吧~~2、人类活动是怎样影响气候的呢?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先要明白什么是温室效应。
大约在30多年前,我国北方在冬天是很少吃到新鲜蔬菜的。
然而,现在不同了,无论冬夏,人们都能吃到品种繁多的新鲜蔬菜,还能欣赏到盛开的鲜花。
这些蔬菜和鲜花怎样度过严寒的冬季呢?这就是利用了温室效应。
人们用玻璃盖成房子,或用透明的塑料薄膜做成大棚,太阳光(短波辐射)可以射进室内或棚内,室内或棚内的空气被“晒”得温度增高后无法与外界流通(它向外的辐射是短波辐射,无法穿过玻璃或薄膜),因而室内或棚内的温度会逐渐增高。
这就是温室效应。
北方冬季的蔬菜和鲜花就是在这样的一种温暖如春的人造气候里生长的。
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沼气等所起的作用与玻璃和塑料薄膜类似,但也有区别。
来自太阳的质量将地球表面加热,地球同时向外辐射同等的能量。
如果没有大气,地球将像月球一样寒冷。
但地球有大气,其中的水蒸气强烈吸收波长在4~7微米之间的辐射,二氧化碳吸收13~19微米之间的辐射,这几部分辐射留在了接近地面的大气层中,通过复杂的过程,辐射转化为热量,使气温升高。
而其余的波长在7~13微米的占70%的辐射进入到了宇宙空间。
7~13微米之间的辐射被称为地球大气的“窗口”。
地球从诞生那天起就存在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所以也存在温室效应。
如果没有温室效应,地球的平均温度会只有-17℃,比现在的15℃低32℃。
金星和火星也存在温室效应。
由于温室效应,金星的温度由-46℃升到了477℃,火星的温度由-57℃升到了-47℃。
最近100年来,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
并且,人类在大工业生产中排放的氯氟烃、甲烷、一氧化碳和臭氧等还吸收波长在7~13微米之间的辐射,堵住了“窗口”,这些都是加剧温室效应的原因。
湿度多少人最舒适

湿度多少人最舒适生还环境由很多的因素组成,人类生存需要一个非常适合的温度和湿度,这些条件一个有差错都不能够正常的存活下去,正是因为地球这个环境,人类才能得以生存下去的。
那么,湿度多少人最舒适呢?湿度如果调控不好的话,还是很容造成疾病的。
湿度多少人最舒适空气的干湿程度叫做“湿度”,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体积的空气里含有的水汽越少,则空气越干燥;水汽越多,则空气越潮湿。
一般来说,在夏季,空调调到25—27摄氏度比较合适,而湿度调到百分之五十到六十之间为宜。
湿度过大时,人体中的松果激素量也较大,使得体内甲状腺素及肾上腺素的浓度相对降低,细胞就会“偷懒”,人就会感到无精打采,萎靡不振。
长时间在湿度较大的地方(如高山、海岛)工作、生活,还容易患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湿痹症。
湿度过小时,蒸发加快,干燥的空气易夺走人体的水分,使人皮肤干裂,口腔、鼻腔黏膜受到刺激,出现口渴、干咳、声哑、喉痛等症状,所以在秋冬季干冷空气侵入时,极易诱发咽炎、气管炎、肺炎等病症。
降低室内温度的妙招1、室内空气流通要清扫整个房间,让房间内的布置尽量整洁、明快,减少杂务的堆放,也帮助室内空间的流通。
另外,室内外的通风也要注意时间段。
由于夏季白天室外气温较高,如果室内门窗大开,外面的阳光和热量会直接“袭击”室内,使室内温度迅速飙升。
因此,尽量在早晚凉爽之际开启门窗进行通风。
2、换上造型简洁、色调偏冷的家具继而,家具摆设也是影响室温的一个因素。
布艺、皮质等家具在夏季会让人觉得闷热。
要想让家里更凉快,不妨多更换上造型简洁、色调偏冷的铁艺、藤制以及玻璃家具。
不仅在视觉、触觉上让人感到凉爽,还可以吸收室内部分热量,辅助降温。
3、在家中摆放绿色植物注重绿色植物和屋内水分的问题也很重要。
在室内培植绿植,不仅让人赏心悦目,还能调节室内空气,同时,绿色有平定心绪的作用。
炎炎夏季在家里多放置一些植物,有一定的降温作用。
以上的内容就是有关于“湿度多少人最舒适”的相关介绍和详细内容。
空气的湿度名词解释

空气的湿度名词解释空气的湿度是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或相对湿度的度量。
它是衡量空气中水分含量的重要指标,对人类生活、气象和自然环境都有重要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解释空气湿度的基本概念、测量方法以及其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一、空气湿度的基本概念空气湿度是指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
水蒸气是水在空气中的气态形式,由水分子通过蒸发进入空气中。
湿度通常用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来衡量。
绝对湿度是指在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气的质量。
一般以单位立方米或公斤表示。
它能准确反映空气中的水分含量,常用于科学研究或工业实践中。
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含水气的实际水汽压力与当前饱和水汽压力之间的比值。
相对湿度用百分比表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湿度指标。
当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已达到饱和状态。
二、空气湿度的测量方法测量空气湿度的常用仪器是湿度计。
湿度计有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湿度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通过检测湿度和温度的变化来计算空气的相对湿度。
湿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水分子在不同湿度下的导电性质、干湿热阻的不同,或者是基于水分子吸收和散射光线的特性等。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湿度计有电子湿度计、毛发湿度计、化学湿度计等。
三、空气湿度对生活的影响空气湿度对人类的健康和舒适感有重要影响。
当相对湿度较高时,人体的蒸发散热减少,导致体感温度升高,使人感到闷热。
同时,高湿度环境容易滋生细菌和霉菌,可能会引发皮肤病、哮喘等健康问题。
反之,当相对湿度较低时,空气中的水分含量较少,容易造成皮肤干燥、呼吸道不适等问题。
低湿度还会使空气中的静电增加,对电子设备等敏感物品产生不利影响。
另外,空气湿度对农业和植物生长也有重要影响。
合适的湿度有助于植物的水分吸收和光合作用,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不同的作物对湿度有不同的需求,对于农民和园艺爱好者来说,了解并调节空气湿度对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四、空气湿度对环境的影响空气湿度对气候和天气现象有重要影响。
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变化

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变化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是大气中两个重要的气象要素,它们对人类和自然界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规律以及它们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一、空气温度的变化空气温度是指空气中分子热运动带来的热量。
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太阳辐射、大气层结构、地面特性等。
在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时间,空气温度会发生变化。
1. 季节性变化:随着四季的更替,空气温度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夏季,由于太阳的直射,温度较高;冬季,太阳角度较低,温度较低。
春秋季则介于两者之间。
2. 日变化:每天中午空气温度最高,但在夜晚达到最低点。
这是因为夜晚没有太阳辐射,地面散失热量,导致空气温度下降。
3. 地理位置的影响:不同的地理位置会有不同的气候特征,从而影响空气温度的变化。
例如,赤道附近气温高,而极地地区气温低。
4. 高度的影响: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层压力下降,空气稀薄,导致温度下降。
这也是为什么山区气温较低的原因之一。
空气温度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人们会根据温度的高低选择合适的衣物来保持舒适,同时,不同的温度也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动物的适应能力产生影响。
二、空气湿度的变化空气湿度是指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
它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大气运动等。
空气湿度的变化对气候和人类生活都有重要的影响。
1. 季节性变化:空气湿度在不同季节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夏季,由于水汽蒸发增多,湿度相对较高;冬季,水汽减少,湿度相对较低。
2. 时间变化:空气湿度在一天中也会有变化。
通常在清晨湿度较高,而在中午相对较低。
3. 地域差异:不同的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地形等因素,湿度也有所差异。
例如,沿海地区湿度一般较高,而内陆地区湿度较低。
4. 降水的影响:降水会增加空气中的湿度,尤其是暴雨等强降水。
而降水之后,湿度通常会下降。
空气湿度的变化对人的健康和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过高的湿度会造成不适,容易滋生细菌和霉菌,影响人们的居住环境。
而过低的湿度则会导致空气干燥,容易引发呼吸道问题。
空气湿度定义

空气湿度定义空气湿度定义空气湿度是指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含量。
它是衡量大气中水分含量的重要参数之一,对于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气象学中,空气湿度是一个基本的概念,它与降雨、云、露、霜等现象均有密切关系。
一、空气湿度的概念1.1 定义空气湿度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的空气中所包含的水蒸气质量。
1.2 表示方法通常用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和露点温度等指标来表示。
二、绝对湿度2.1 定义绝对湿度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的空气中所包含的水蒸气质量。
2.2 计算公式绝对湿度=水蒸气回收后重量/干燥后体积或干燥后质量。
三、相对湿度3.1 定义相对湿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实际水汽压与该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之比,即大气中实际含水汽量与该温度下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量之比。
3.2 计算公式相对湿度=实际水汽压/饱和水汽压×100%四、露点温度4.1 定义露点温度是指在一定的气压下,空气中的水蒸气达到饱和时所需要降至的温度。
4.2 计算公式露点温度=(a × b)/(b - a × c)其中a、b、c分别为常数,可根据不同情况取值。
五、空气湿度的影响因素5.1 温度随着温度升高,相对湿度会下降,绝对湿度会上升。
5.2 大气压力随着大气压力的升高,相对湿度会上升,绝对湿度会下降。
5.3 风速风速越大,水蒸气扩散越快,相对湿度越低,绝对湿度越高。
六、空气湿度的测量方法6.1 干湿球法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之差可以计算出相对湿度。
6.2 电子式测湿仪电子式测湿仪是一种能够精确测量空气相对湿度的仪器。
6.3 湿度计湿度计是一种传统的测量空气湿度的仪器,通常采用毛发或人造纤维等材料来感知空气中的水分。
七、结语空气湿度是大气中水分含量的重要参数之一,对于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了解空气湿度的概念、表示方法、影响因素和测量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重要参数。
空气温度湿度标准

空气温度湿度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空气温度湿度标准是指根据不同的环境要求以及人体舒适度为基础制定的温度和湿度范围,以便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空气温度和湿度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理和心理状态,过高或者过低的温湿度会导致人们感到不适和疲劳,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工作效率和健康。
制定空气温度湿度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一般来说,空气温度适宜范围为20°C-25°C之间,湿度适宜范围为40%-60%之间。
在夏季,由于气温高湿度大,人们容易出汗,如果空调温度太低,会导致人们感到冷而不适,如果湿度太高,会增加人们的体感温度,使人感到闷热不适。
而在冬季,由于气温低湿度小,如果室内温度过低,会使人感到寒冷,如果湿度太低,会导致人们感到干燥不适。
对于不同的场所和用途,空气温度湿度标准也有所不同。
办公室的空气温度通常设置在22°C-24°C,湿度保持在40%-60%,以确保员工在工作时既不感到过于炎热,也不感到过于干燥。
而在医院手术室,空气温度要保持在24°C-26°C之间,湿度保持在50%-60%,以确保手术室内的环境干净、无菌和舒适。
除了一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外,空气温度湿度标准在一些特殊的场所和行业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温室种植业中,空气温度湿度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过高或者过低的温湿度都会对植物的生长和产量造成影响。
又如,在食品加工业中,空气温度湿度的控制是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的关键,过高或者过低的温度湿度会影响食品的保存和品质。
在社会生活中,动物园、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场所也需要根据不同的展示物品需求制定空气温度湿度标准,以确保展品的保存和观赏效果。
一些科研实验室和生产车间也需要根据工艺要求制定空气温度湿度标准,以确保实验和生产的正常进行。
空气温度湿度标准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还可以保障生产、研究和展示活动的顺利进行。
湿度的表达方式

湿度的表达方式湿度是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是气象学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湿度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如相对湿度、绝对湿度、露点温度等。
不同的表达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场合,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与该温度下最大可能含量的比值,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例如,当相对湿度为50%时,表示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为该温度下最大可能含量的一半。
相对湿度越高,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就越大,空气就越潮湿。
相对湿度的测量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有干湿球法、电子湿度计等。
绝对湿度是指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气质量,通常用克/立方米表示。
绝对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就越多,空气就越潮湿。
绝对湿度的测量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有干燥法、冷凝法等。
露点温度是指在一定的气压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开始凝结成露的温度。
当空气中的温度降到露点温度以下时,水蒸气就会凝结成露。
露点温度越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就越小,空气就越干燥。
露点温度的测量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有冷凝法、电子露点计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感受到湿度对我们的影响。
当湿度较高时,人们会感到闷热、不透气,容易出汗,衣物不易干燥,容易滋生细菌,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而当湿度较低时,人们会感到干燥、口干舌燥,皮肤容易干裂,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等。
因此,了解湿度的表达方式,对我们的生活和健康都有很大的帮助。
在工业生产中,湿度的控制也非常重要。
例如,在纺织、造纸、印刷等行业中,湿度的控制对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都有很大的影响。
在医疗、食品加工等行业中,湿度的控制也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湿度的测量和控制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湿度是气象学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都有很大的影响。
了解湿度的表达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湿度的变化规律,从而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健康和生产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的湿度与人类生活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1.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状态变化中不.可能的是( ) A .使气体体积增大,同时温度降低、压强减小 B .使气体温度升高,体积不变、压强减小 C .使气体温度不变,而压强、体积同时增大 D .使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体积减小解析:选BC.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T=C 知,V 增大,T 降低,如果压强减小,A 可以实现;同理,D 可以实现,B 、C 不可以实现,因此选B 、C.2.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的压强为p ,热力学温度为T ,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数为n ,则( )A .p 增大时,n 一定增大B .T 减小时,n 一定增大C .p /T 增大时,n 一定增大D .p /T 增大时,n 一定减小解析:选C.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数n 与体积V 有直接关系,V 增大时,n 一定减小.由pV T=C 得p T增大时,V 减小,此时n 一定增大,故只有C 选项正确.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初始状态为p 、V 、T ,经过一系列状态变化后,压强仍为p ,则下列过程中可以实现的是( ) A .先等温膨胀,再等容降温 B .先等温压缩,再等容降温 C .先等容升温,再等温压缩 D .先等容降温,再等温压缩解析:选BD.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V T=C ,若经过等温膨胀则T 不变,V 增大,再经等容降温则V 不变,T 减小,则pVT=C 可知,V 增大,T 减小,p 一定变化,A 不正确;同理可以判断出C 不正确,B 、D 正确.4.一个半径为 cm 的气泡,从18 m 深的湖底上升.如果湖底水的温度是8 ℃,湖面的温度是24 ℃,湖面的大气压强是76 cmHg ,那么气泡升至湖面时体积是多少解析:由题意可知V 1=43πr 3≈×10-3 cm 3p 1=p 0+ρ水h 水ρ汞=(76+错误!) cmHg ≈208 cmHg T 1=(273+8)K =281 K p 2=76 cmHgT 2=(273+24) K =297 K 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 1V 1T 1=p 2V 2T 2得 V 2=p 1V 1T 2p 2T 1=208××10-3×29776×281cm 3≈ cm 3.答案: cm 3一、选择题1.关于理想气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严格遵守玻意耳定律和查理定律的气体称为理想气体B .理想气体客观上是存在的,实际气体不能看做理想气体C .温度不太低(和室温比较)和压强不太大(和大气压比较)条件下的实际气体可以近似看成理想气体D .和质点的概念一样,理想气体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解析:选ACD.理想气体严格遵守气体三定律,客观上不存在,它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在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太大时,实际气体可以看成理想气体.2.如图2-4-2所示,开口向下的竖直玻璃管的末端有一段水银柱,当玻璃管从竖直位置转过45°时,开口端的水银柱将( )图2-4-2A .从管的开口端流出一部分B .不发生变化C .沿着管子向上移动一段距离D .无法确定其变化情况解析:选C.原先气体的压强为p 0-ρgh (p 0为大气压,h 为水银柱的竖直高度),当将玻璃管转过45°时,假设气体体积不变,气体压强变为(p 0-ρgh cos45°),压强增大,由pV T=C ,因为T 不变,p 增大,V 将减小.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如图2-4-3所示的状态变化1→2→3过程,则三个状态的温度之比是( )图2-4-3A .1∶3∶5B .3∶6∶5C .3∶2∶1D .5∶6∶3解析:选B.由状态方程知p 1V 1T 1=p 2V 2T 2=p 3V 3T 3,代入数据可以得出,T 1∶T 2∶T 3=3∶6∶5. 4.某同学用带有刻度的注射器做验证玻意耳定律的实验,温度计表明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都是等温的,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p -1V的关系图线EF ,从图2-4-4中的图线可以得出( )图2-4-4A .如果实验是从E 状态→F 状态,则表示外界有空气进入注射器内B .如果实验是从E 状态→F 状态,则表示注射器内有部分空气漏了出来C .如果实验是从F 状态→E 状态,则表示注射器内有部分空气漏了出来D .如果实验是从F 状态→E 状态,则表示外界有空气进入注射器内解析:选AC.连接OE 、OF ,因斜率k OF >k OE ,表示(pV )F >(pV )E ,由克拉珀龙方程pV =m MRT 知,E →F 表明m 增大,F →E 表明m 减小,所以B 、D 错.5.如图2-4-5所示,为质量恒定的某种气体的p -T 图,A 、B 、C 三态中体积最大的状态是( )图2-4-5A .A 状态B .B 状态C .C 状态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解析:选C.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V T =C 变形后可得p =C VT ,可见,图线斜率越小时体积越大,C 正确.6.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某一平衡状态下的压强、体积和温度分别为p 1、V 1、T 1,在另一平衡状态下的压强、体积和温度分别为p 2、V 2、T 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p 1=p 2,V 1=2V 2,T 1=12T 2B .p 1=p 2,V 1=12V 2,T 1=2T 2C .p 1=2p 2,V 1=2V 2,T 1=2T 2D .p 1=2p 2,V 1=V 2,T 1=2T 2 解析:选D.据状态方程p 1V 1T 1=p 2V 2T 2可知,当p 1=p 2时,若V 1=2V 2,则T 1=2T 2,A 错;若V 1=12V 2,则T 1=12T 2,B 错.当p 1=2p 2时,若V 1=2V 2,则T 1=4T 2,C 错;若V 1=V 2,则T 1=2T 2,D 对. 二、非选择题7.密封的气体的体积为 2 L ,压强为 2 atm ,温度为27 ℃.加热后,压强和体积各增加20%,则它的最后温度是________. 解析:由p 1V 1T 1=p 2V 2T 2, 即2 L×2 atm300 K =错误!,得T 2=432 K.答案:432 K8.(2011年江苏高二检测)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分别按图2-4-6所示的三种不同过程变化,其中表示等压变化的是________(填“A”、“B”或“C”),该过程中气体的内能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图2-4-6解析:根据pV=nRT可知,当p不变时,V与T成正比;或者用排除法,A、B图中压强均发生变化,故应选C.图C中气体温度升高,故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所以理想气体的内能增加.答案:C 增加9.如图2-4-7所示为粗细均匀、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U形玻璃管.当t1=31 ℃,大气压强为p0=1 atm时,两管水银面相平,这时左管被封闭气柱长l1=8 cm.求:图2-4-7(1)当温度t2等于多少时,左管气柱l2为9 cm(2)当温度达到上问中的温度t2时,为使左管气柱l2为8 cm,则应在右管加入多长的水银柱解析:(1)对左管中的气体分析,p1=76 cmHg,V1=8S cm3,T1=304 K,p2=78 cmHg,V2=9S cm3由p1V1T1=p2V2T2得T2=p2V2T1p1V1=351 Kt2=T2-273=78 ℃.(2)由p1V1T1=p3V3T3,由于V1=V3,T2=T3,则p3=p1T2T1=76×351304cmHg= cmHg所以应加入水银柱的长度为87.75 cm-76 cm= cm.答案:见解析10.在密封的啤酒瓶中,下方为溶有CO2的啤酒,上方为纯CO2气体,在20 ℃时,溶于啤酒中的CO2的质量为m A=×10-3 kg,上方气体状态CO2的质量为m B=×10-3 kg,压强p0为1个标准大气压.当温度升高到40 ℃时,啤酒中溶解的CO2的质量有所减少,变为m A′=m A-Δm,瓶中气体CO2的压强上升到p1.已知:m A′m A=×p1p0,啤酒的体积不因溶入CO2而变化,且不考虑容器体积和啤酒体积随温度的变化.又知对同种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pT与m成正比.试计算p1等于多少个标准大气压(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在40 ℃时,溶入啤酒的CO2的质量为m A′=m A-Δm,①因CO2气体总质量守恒,气态CO2的质量为m B′=m B+Δm,②由题设知:m A′m A=×p1p0.③又知对同种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pT与m成正比,可得p1/T1p0/T0=m B′m B(T0=293 K,T1=313 K).④将①②③④式联立解得p1=1+m Am B×m Am B+T0T1p0代入数据算得:p1=个标准大气压.答案:个标准大气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