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交通运输的新纪元

合集下载

第20课 交通运输的新纪元

第20课 交通运输的新纪元

汽车和飞机的问世影响:
开辟了交通运输的新纪元,增加了人们的生产能 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 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说一说,第 二次工业革命有 哪些特点?
说一说,第二次工 业革命有哪些特点?
首先,自然科学开始同工业生产紧 密结合,科学发展促进技术革新,进而 推动生产发展,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 展的直接动力。其次,第二次工业革命 几乎在几个先进国家同时发生,其规模 更大,范围更广,发展更迅速。再次, 在一些后起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 行,能充分利用其成果,加快经济的发 展。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3.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 努力探求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
1870-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总值的比较 英国
1870年 1913年 31.8% 14%
法国
10% 6%
美国
23.3% 35.8%
德国
13.2% 15.7%
图表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出现这一历史现 象的根源?
9.下列交通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②③④① C.③②④①
B.②④①③ D.②④③①
10.19世纪晚期,在世界交通领域里引起一 场革命的重大发明是 A.蒸汽机车投入使用 B.电动机车的运转 C.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 D.汽车的制造和使用
英国学者汉斯· 豪斯赫尔说:“如果说工 业化在开始时不得不满足于现有的交通工具, 那么,现在它就自己来发展新的交通工具。新 的交通工具……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
主要成就 纺织:珍妮纺纱机 动力:蒸汽机 交通:汽船、火车机车 新能源:煤炭
进入时代 蒸汽时代

交通运输的新纪元ppt1

交通运输的新纪元ppt1
第20课交通运输的新纪元
■内燃机的创制和 石油工业的发展
■汽车、飞机的发明
■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一、内燃机的创制和 石油工业的发展
1. 内燃机的创制
内燃机
柴油机
狄塞尔
内燃机示意图
想一想,哪些运 输工具宜用柴油机 做发动机?
答案提示:
载重汽车、远洋 海轮、航空母舰、挖 掘机、越野汽车、推 土机、重型坦克等。
德国奔驰专利1号车(1886
年) 型式:卡尔· 本茨制造的最早车型,3 轮,最早采用差速机构,后轮为链 传动 发动机:单缸,排量984ml 功率:0.89HP(英制马力, 1HP=0.746KW) 最高车速:15km/h
德国 奔驰专利1号车(1886年)
亨利· 福特
亨利· 福特和他发明的四轮汽车
1、学习外语并不难,学习外语就像交朋友一样,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见面,朋友之间就亲密无间了。——高士其 2、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 ——高士其 3、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 ——谢觉哉 4、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杜威 5、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 贝尔纳 6、学习要注意到细处,不是粗枝大叶的,这样可以逐步学习摸索,找到客观规律。 ——徐特立 7、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 8、一般青年的任务,尤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一切组织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就是要学习。—— 列宁 9、学习和研究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企图一脚跨上四五步,平地登天,那就必须会摔跤了。—— 华罗庚 10、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末,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 ——苏霍姆林斯基 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 ——米南德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 ——布瓦罗 13、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华罗庚 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 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 ——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毛泽东 18、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 ——列宁 19、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 列夫· 托尔斯泰 20、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 赞科夫 21、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 约翰 · 贝勒斯 2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培根 23、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 ——高尔基 24、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 25、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 ——别林斯基

【初中历史】交通运输的新纪元ppt1 岳麓版

【初中历史】交通运输的新纪元ppt1 岳麓版

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发明示意图
返 回
启迪: • 科学技术是巨大的生产力 •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 科学家的创新精神令人钦佩
温故
知新
畅想
天地
英国学者汉斯· 豪斯赫尔说:“如果说工 业化在开始时不得不满足于现有的交通工具, 那么,现在它就自己来发展新的交通工具。新 的交通工具……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
1.英国工业革命以来,人们发明了哪些交通工具?
2.20世纪初为中国交通运输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的科学家有哪几位?他们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3.为什么说新的交通工具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
答案:
1、英国工业革命以来,人们发明的交通工具有火车、 蒸汽轮船、汽车、飞机、摩托车等。 2、20世纪初为中国交通运输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有: 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 冯如,设计制造飞机,参加国际航空比赛,曾获第一名。 3、新交通工具的使用加速工业化的进程的主要表现: 一是带动和促进了以交通运输为中心的产业的发展,如汽车、 飞机、火车、轮船制造业等; 二是加速了物资、商品和人员的流动,加快了经济发展的速度; 三是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工业生产的 发展。
福特于1903年成立工厂着手生产的汽车 年轻时的亨利· 福特
二、汽车、飞机的发明
1. 汽车的发明 2. 飞机的发明
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 的飞行者 1 号试飞成功
维伯尔•莱特 奥维尔•莱特
莱特兄弟(左为弟弟奥维尔· 莱特 右边为哥哥威尔伯· 莱特)
装有自制引擎的“基蒂霍克”号飞 机,是莱特兄弟制作的第3架样机。
在飞机上操作的威尔伯· 莱特
对莱特兄弟试飞的报道
穿戴着传统飞行员皮装的晚年奥维尔· 莱特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飞机

公开课教案 交通运输的新纪元

公开课教案  交通运输的新纪元

第20课交通运输的新纪元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内燃机创制的时间和意义柴油机的研制及其应用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推动了石油工业的发展石油化学工业的迅速兴起卡尔·本菠研制出第一辆用汽油内燃机驱动的汽车亨利·福特发明汽车装配生产线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汽车和飞机发明的意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1、引导学生认识内燃机的发明对交通运输业和石化工业的推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②通过比较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③通过解答课中题“想一想,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中发明的”,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①了解内燃机的发明、改进和应用的过程,认识任何一项科学发明都是适应社会需要的结果,同时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②运用比较分析法,引导学生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运用直观法,引导学生了解汽车、飞机发明和改进的过程及其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了解卡尔·本茨、莱特兄弟等科学家的发明活动,学习他们献身科学、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②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推动了石油化学工业的迅速兴起,引起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命性变革,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教学重点:汽车和飞机的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教学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比较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引导: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于何时,它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在学生回顾第19课有关内容的基础上,教师指出:内燃机的创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又一重大成果,它使汽车、飞机的发明成为可能。

汽车、飞机的发明开辟了交通运输的新纪元。

新课教学一、内燃机的创制和石油工业的发展l、内燃机的创制提问:什么是内燃机?它是何时由谁研制的?同蒸汽机相比,内燃机有何特点?要求学生阅读本目课文内容后,讨论作答。

教师指出:内燃机是在汽缸内燃烧而产生动力的机器。

19世纪七八十年代研制成功。

第20课 交通运输的新纪元

第20课  交通运输的新纪元

2.(2010·湛江学业考试)2010年中国吉利汽车集
团正式收购了沃尔沃,那么世界上第一辆汽车是谁
发明的( D )
A.瓦特
B.史蒂芬孙
C.富尔顿 D.卡尔·本茨
发明的过程比发明的结果美好千倍。 ——卡尔·本茨
1908年9月17日莱特兄弟为 美国军方进行飞行表演
1914—1918年第一次世 界大战中的飞机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特点:
①自然科学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发展促进技术革新, 进而推动生产发展,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几个国家同时发生,其规模更大,范 围更广,发展更迅速。 ③在一些后起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能充分利用其成 果,加快经济的发展。
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推动 了哪种新能源的出现?
石油
1859年美国人发明石油开采技术
2.汽车、飞机的发明
卡尔·本茨发明的世界上第一 辆三轮汽车
1908年,亨利•福特开办的 制造福特T型汽车的流水线
畅所欲言
汽车的出现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 于利?
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的飞行者 1 号试飞成功
第20课 交通运输的新纪元
知道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活动,了解汽车和飞 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阅读课文,完成学法P69课前预习
1.内燃机的创制和石油工业的发展
什么是内燃机?它的出现经 历了一个什么过程?
内燃机是以燃油(或燃气)在汽缸内燃烧而产生动 力的机器。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 内燃机相继问世,90年代柴油机研制成功。
内燃机创制 过
汽车发明
飞机发明
第程 二
开辟交通运输新纪元

第20课 交通运输的新纪元

第20课  交通运输的新纪元

第20课交通运输的新纪元01知识管理知识点1内燃机的创制和石油工业的发展概述:________的创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又一重大成果。

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问世,90年代________研制成功。

影响: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推动了________工业的发展,使________成为又一重要能源。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____________迅速兴起。

知识点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特点:自然科学开始同________紧密结合,________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几个先进国家________发生;在一些后起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________进行,能充分利用其成果,加快经济的发展。

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大发展了__________,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

工业革命促进了企业和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导致了________的产生。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等国相继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即________阶段。

02基础过关知识点1内燃机的创制和石油工业的发展1.现代社会对石油的开采量和需求量不断增加主要是因为哪项发明的应用()A.蒸汽机B.火车C .内燃机D .汽车知识点2 汽车、飞机的发明2.今天,汽车已普遍成为我们的出行工具,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捷。

世界上第一辆内燃机汽车的研发者是()A .瓦特B .卡尔·本茨C .爱迪生D .史蒂芬孙3.2016年1月3日央广网消息称:“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大飞机C919今年将迎首飞。

”世界上第一架飞机的发明者是()A .富尔顿B .史蒂芬孙C .卡尔·本茨D .莱特兄弟4.20世纪早期,由于汽车的普及,美国被称为“装在轮子上的国家”。

下列哪项重大成果使汽车实现大批量生产()A .内燃机的发明B .三轮汽车的发明C .四轮汽车的发明D .汽车装配生产线的发明知识点3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5.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

岳麓初中历史九上《第20课 交通运输的新纪元》word教案 (3)

岳麓初中历史九上《第20课 交通运输的新纪元》word教案 (3)
批注:
教学重点:内燃机、汽车和飞机的发明与使用
教学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和影响的理解
教学用具:PPT
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学科综合法、联系法、辩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时间、主要标志及电力的使用和发明情况,指出:内燃机的创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又一重大成果。从而进入本课的学习。
(3)将学生分成两组,展开辩论,各代表一方的观点,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辩证地看待汽车工业的发展,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可以补充一些具体事例,以便对汽车工业的负面效应有一个直观生动的了解。
(4)“飞机的发明”,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内容,观察插图“飞艇”、“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增强直观认识。引导学生回忆中国近代飞机设计师冯如在飞机研究方面的成就,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过程与方法
了解内燃机发明、改进和运用的过程,认识任何一项科学发明都是适应社会需要的结果,同时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运用比较分析法,引导学生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和影响;运用直观法,引导学生了解汽车、飞机发明和改进的过程及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莱特兄弟等科学家、发明家的发明活动,学习他们献身科学、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研精神;了解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推动了石油化学工业的迅速兴起,引导交通运输领域的革命性变革,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和影响
引导学生将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一次工业革命进行比较,从中得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并逐条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思考: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想一想它们能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
【巩固小结】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的广泛应用→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一、内燃机的创制和石油工业的发展

交通运输的新纪元

交通运输的新纪元
交通运输的新纪元
PPT文档演模板
1885年,第一辆以汽油为动力的汽车
交通运输的新纪元
PPT文档演模板
卡尔·本茨的三轮汽车
交通运输的新纪元
埃米尔·勒瓦瑟制成的四轮汽车
PPT文档演模板
交通运输的新纪元
福 特
PPT文档演模板
交通运输的新纪元
PPT文档演模板
福特汽车公司的 生产装配线
交通运输的新纪元
交通运输的新纪元
畅想天 地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发明 者都是有实践经验的工匠,而第二 次工业革命中新技术和新机器的发 明者几乎都是科学家。这种现象说 明了什么?
PPT文档演模板
交通运输的新纪元
自己动 手
搜集有关早期汽车、飞机的图片, 将其与现代的汽车、飞机相比,看有 哪些不同。想一想,为什么要做这些 改变?
第程
开辟交通运输新纪元



社会生产力发展 产生垄断组织

革 命
影 响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美、德、英、法、日、俄 相继进入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PPT文档演模板
交通运输的新纪元
练习
温故 知新
畅想 天地
自己 动手
PPT文档演模板
交通运输的新纪元
温故 知新英国学者汉斯·豪斯赫尔说:“如果说工
PPT文档演模板
交通运输的新纪元
说一说,第 二次工业革命有 哪些特点?
PPT文档演模板
交通运输的新纪元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PPT文档演模板
交通运输的新纪元
想一想,第二次工 业革命会带来哪些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交通运输的新纪元备课时间:2007年10月 13 日备课人:平舆县李屯一中温大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活动,了解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记住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成果,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和发明家。

理解科学技术发展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初步认识人类迈进电气时代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和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指导学生课前收集、课堂展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就,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指导学生将科技成就制成图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认识到学习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的重要性。

通过对一系列科学家、发明家科学贡献的介绍,尤其是分析爱迪生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及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科技成就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学难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法学法:问题导学法
教具:地图册、课本插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亲爱的同学们,我们今天将进入一个充满创造力的世界,看人类灵魂的智慧之光是如何点亮了我们的生活,如何让我们在广袤的大地上潇洒地行走,在湛蓝的天空自由地飞翔!让我们进入本课学习的主题:第20课交通运输的新纪元
讲授新课:
一、内燃机的创制和石油工业的发展
1、内燃机的创制
师:什么是内燃机?(让学生看书,寻找答案,然后提问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后接着问)内燃机分为哪几种?它们分别是何时由谁研制的?(让学生看书,寻找答案,然后提问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后接着问)同蒸汽机相比,内燃机有何优点?(在气缸内燃烧而产生动力的机器。

重量轻、体积小、马力大、效率高。

)下面请大家想一想,那些运输工具宜用柴油机做发动机?(载重汽车、远洋海轮、航空母舰、挖掘机、越野汽车、推土机、重型坦克等。


2、石油化学工业的兴起
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与石油工业有什么关系?
内燃机的理想燃料是从石油中提炼的汽油或柴油。

因此,随着内燃机的广泛使用,对燃料油的需求猛增,人们开始大量地开采和提炼石油,石油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1870年,全世界石油产量80万吨,1900年猛增到2000万吨。

可见,内燃机的广泛使用推动了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

二、汽车、飞机的发明
1、汽车的发明
A.汽车的动力机器是什么?(使用汽油等液体燃料的“内燃机”)
B.这种动力机器何时发明?发明者是谁?(19世纪80年代,卡尔·本茨)
C.第一辆汽车在什么时候、由谁试制成功?(1885年,本茨。

卡尔·本茨先生是世界汽车工业的先驱者之一(1844-1929),被称为“汽车鼻祖”。

是德国奔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是用卡尔·本茨的姓名命名的。

“本茨”与“奔驰”是谐音,而“奔驰”在中文里含有“快速奔跑、纵横驰骋”的意思。

从卡尔·本茨发明出世界公认的第一辆汽车后,细细算来,已经120多年了。

在这120多年里,整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汽车这项伟大的发明,已经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方式。


D.此外,还有哪些人对汽车的发展有突出贡献呢?(19世纪90年代,法国人埃米尔·勒瓦瑟制成了第一辆四轮汽车。

1913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发明了汽车装配线)
E.与人力车、牛车、马车等旧的交通工具相比,汽车具有哪些优越性?(它的动力是新型的,既稳定又强大,行驶速度快,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F.汽车的大量使用具有什么样的破坏性?(空气污染、交通阻塞、交通事故等。

汽车尾气所造成的大气污染占整个大气污染的60%,最高可达90%。

自1889年世界上第一起车祸死亡事故至今,全球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总计高达3200多万人,远远高于同期死于战争的人数。

我国是世界上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每年死于车祸的人数超过8万人)
“动脑筋·想一想”:他们谁说得有道理?究竟应该怎么办才好?
甲:汽车的发明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应该积极发展汽车工业。

(他看到了汽车工业的积极作用,忽略了消极影响。


乙:汽车的大量使用带来了空气污染、交通阻塞、交通事故等许多问题。

因此,应该停止发展汽车工业。

(他看到了汽车工业的消极影响,但过于偏激)答案提示:他们说的话都有一定道理,又都不够全面。

应该在发展汽车工业的同时,尽力减少和消除它带来的消极后果;同时加强科技研究,用科技成
就来趋利避害,满足人类需要。

2、飞机的发明
近代以来,先后制成的飞行器有热气球、飞艇、滑翔机、飞机。

世界上第一架飞机是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是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的,1903年12月17日,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基蒂霍克沙丘上,莱特兄弟试飞了他们设计制作的第一架飞机,由哥哥驾驶的第四次试飞,在空中用59秒飞行了260米。

这是人类第一次真正的飞机飞行。

此后,各种飞机先后出现,1909年法国人布雷里奥的单翼机第一次飞越英吉利海峡,1919年第一架客机诞生,1947年喷气式飞机实现了超音速飞行。

现在,飞机有民用飞机、军用飞机、航天飞机等名目繁多,性能各异,用途广泛
3、汽车和飞机发明的意义
想一想,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中发明的?(电灯、发电机、电动机、电池、有线电话、汽车、飞机等)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让学生看书,然后提问学生回答)
第一、自然科学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推动了生产发展,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

第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几个先进国家同时发生,其规模更大,范围更广,发展更迅速。

第三、一些后起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充分利用其成果,加快经济的发展。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的速度更快,直接参与的行业和国家更多,因此其产生的影响极其深远。

(让学生看书,然后提问学生回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电力的广泛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生活的面貌,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所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也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

近代电讯技术的发展,为快速传递和交流信息提供了条件,从此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了。

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则大大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提高了生产能力。

总的来说,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老师可以继续补充:第二次工业革命也导致了垄断和垄断组织的产生,让资本主义的对外经济掠夺更加严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也让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最终导致了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第一次世界大战。


我们常说:“要用辨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捷,可一位历史学家却说了这样一句话:“文明人跨过地球表面,在他们的足迹所过之处留下一片荒漠。


新科技成就的发明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好处,但对自然界的破坏也是显而易见的,科技发展推动着社会进步,给生产生活带来了方便,但科技发展往往又造成环境的破坏,带来各种污染,因此要尽力减少和消除它带来的消极影响,处理好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如果放弃发明创造,放弃人类对进步文明的追求,那就如同古猿群一直在森林里“可持续”发展到今天,便只会多了更多的猿类,而不会有人类了。

启迪:
•科学技术是巨大的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科学家的创新精神令人钦佩
小结本课:(按以下板书进行小结)
布置作业:
英国学者汉斯·豪斯赫尔说:“如果说工业化在开始时不得不满足于现有的交通工具,那么,现在它就自己来发展新的交通工具。

新的交通工具……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


1.英国工业革命以来,人们发明了哪些交通工具?
2.20世纪初为中国交通运输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有哪几位?他们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3.为什么说新的交通工具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
答案:
1、英国工业革命以来,人们发明的交通工具有火车、蒸汽轮船、汽车、飞机、摩托车等。

2、20世纪初为中国交通运输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有:
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
冯如,设计制造飞机,参加国际航空比赛,曾获第一名。

3、新交通工具的使用加速工业化的进程的主要表现:
一是带动和促进了以交通运输为中心的产业的发展,如汽车、
飞机、火车、轮船制造业等;
二是加速了物资、商品和人员的流动,加快了经济发展的速度;
三是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工业生产的
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发明者都是有实践经验的工匠,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技术和新机器的发明者几乎都是科学家。

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答案提示:由于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科学技术直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