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学案

合集下载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学案一、预习内容问题1:货币的本质1、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基本属性(1)价值的含义: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不同的商品所以能进行交换,就是因为它有价值,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

)(2)使用价值的含义: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千差万别)(3)两者关系: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_______________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目的是为了克服物物直接交换所遇到的困难。

货币的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①偶然的物物交换阶段;②扩大的物物交换阶段;③一般等价物的产生阶段;④货币的产生阶段:在众多的商品中,金和银因具有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久藏不坏、质地均匀、容易分割等天然属性,因而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

于是贵金属用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这便标志着货币正式产生。

(2)货币的本质: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_____________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仍然是________________。

问题2:货币的基本职能:(1)货币具有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的职能两大基本职能。

(2)价值尺度:指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3)流通手段: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注意: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但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只能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问题3:纸币:(1)纸币的含义:由____________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2)纸币的本质:纸币只是货币________,本身没有________,国家强制方能使用。

(3)纸币只能代替_________货币执行_______________的职能。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案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案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学案
1. 学习目标
•了解货币的定义和功能
•分析货币的历史演变和发展
•探讨货币的价值和影响
2. 学习内容
2.1 货币的定义和功能
•货币的定义
•货币的功能
2.2 货币的历史演变和发展
•原始货币
•金属货币
•纸币时代
•电子货币
2.3 货币的价值和影响
•货币的价值观念
•货币的经济和社会影响
3. 学习任务
3.1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讨论货币的定义和功能,并撰写小组共同的观点和结论。

3.2 货币发展历程研究
•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分析并总结货币的历史演变和发展的主要特点,并撰写相关报告。

3.3 货币的价值和影响分析
•学生独立思考和撰写关于货币的价值观念以及货币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的文章。

4. 学习资源
•课本:货币与金融
•互联网资源:相关资料和论文
5. 学习评估
•小组共同观点和结论的撰写质量
•历史演变和发展报告的内容和逻辑性
•货币价值和影响分析文章的论述和深度
6. 拓展学习
•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货币体系,探索其差异和共同点。

•研究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并分析其优缺点。

7. 总结
本学案通过介绍货币的定义和功能,以及货币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货币的神秘面纱。

同时,通过对货币的价值观念和影响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货币在经济和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通过小组讨论、研究报告和个人分析文章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思考货币相关的问题,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论述能力。

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学案)

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学案)

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一)货币的本质1.商品及其基本属性(1)含义:商品是用于的劳动产品。

(2)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①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②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③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

(1)货币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产生过程: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以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以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3.货币的本质(1)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本质:。

1.基本职能:①价值尺度: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职能。

②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的职能。

2.货币的其他职能:货币还具有贮藏手段、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3.货币流通规律: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具体公式为:(三)金属货币与纸币1.货币的发展:金属货币→→→电子货币。

2.纸币的含义: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使用的。

3.纸币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为限度。

否则,纸币发行过多或过少,会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

4.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的现象。

5.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相反,它是物价总水平的现象。

提示: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决定纸币的面值,有权决定纸币的发行量,但无权规定纸币的购买力。

纸币的实际购买力由市场形成。

(三有一无)二、归纳提升1.商品与物品、劳动产品的关系(如图)2.判断商品的方法(1)定义法: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二者缺一不可。

(2)属性法: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3)领域法:虽为劳动产品,关键还要看是否离开流通领域,离开流通领域就不再是商品。

3.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区别使用价值价值区别含义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地位自然属性,与其他有用物品的共同属性社会属性,商品特有的属性意义不同商品需要交换能够按一定的比例进行交换联系统一性一个物品没有使用价值也无价值,不可能成为商品;一个物品仅有使用价值,而无价值,也不能成为商品。

【新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学案】1(2)

【新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学案】1(2)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修改,直接打印使用!)《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知识梳理导学案1知识点一:货币的本质1.商品及其基本属性(1)什么是商品?商品。

(2)商品的基本特点:①和②。

(3)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①使用价值是。

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②商品的价值是。

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提醒】假冒伪劣商品既没有应有的使用价值也没有价值。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假冒伪劣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合格,也就使其失去作为商品的属性。

2.货币的产生及其本质(1)货币的产生①产生:是的产物。

②产生过程: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货币。

(2)货币的本质①货币的含义:的商品。

②货币的本质:。

知识点二:货币的基本职能1.货币职能的含义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是货币的体现。

2.货币的基本职能(1)两种基本职能的比较(2)什么是商品流通?(商品一货币一商品) 【提醒】在商品流通(商品——货币——商品)中,货币在量的方面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3.货币的其他职能:、、等。

知识点三:纸币1.纸币的产生和发展金银条块不足值的币2.纸币的含义纸币是。

3.纸币的发行量(1)纸币的发行量的限度是什么? 。

(2)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

(3)如果纸币的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就会使。

疑难名师点拨1.认识货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因为它本身是商品,具有价值。

(3)货币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固定地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本质上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的关系。

2.货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差别货币的流通手段一般是指现金交易,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货币的支付手段是随着赊账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特征是取得商品和给付价值在时间、空间上出现分离,用货币清偿债务、支付税款、租金、工资等都属于支付手段。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学案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学案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学案货币是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一种支付手段,又是价值的尺度和储藏手段。

然而,对于普通人而言,货币似乎总是充满神秘面纱,我们使用它,却很少真正了解它的本质和运作机制。

本导学案将带领大家一同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深入理解货币的本质和作用。

一、货币的定义和职能货币是一种被政府或央行发行的法定支付手段,具有一定面值并得到普遍接受和使用的特点。

货币的主要职能包括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和价值储藏三个方面。

作为价值尺度,货币可以用来衡量物品和服务的价值;作为支付手段,货币方便人们进行交换和交易;作为价值储藏手段,货币可以用来储存财富和进行未来支付。

二、货币的本质和种类货币的本质是信用,它的价值取决于人们对其背后发行机构的信任。

根据形式和功能的不同,货币可以分为现金货币和数字货币两种类型。

现金货币是实物形式的货币,包括纸币和硬币;数字货币则是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在的货币,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等。

三、货币的发行和流通货币的发行权通常由政府或央行拥有,他们通过制定货币政策来控制货币的数量和价值。

货币通过银行体系实现流通,人们可以通过存款、贷款、支付等方式使用货币。

货币流通的速度和范围也受到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影响。

四、货币的价值和通货膨胀货币的价值取决于其供给量和购买力,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给增加或购买力减弱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通货紧缩则是货币供给减少或购买力增强导致物价下跌的情况。

管理好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平衡至关重要,以维护货币的稳定价值。

五、货币的演变和未来展望货币作为人类经济发展的产物,已经经历了从实物货币到信用货币,再到电子货币的演变过程。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货币和人工智能技术正逐渐改变着货币的形态和使用方式。

未来,货币将更加便捷、安全、智能化,为人类经济活动提供更多可能性。

通过学习本导学案,相信大家对货币的神秘面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货币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让我们珍惜和正确使用货币,共同创造美好的经济未来。

【新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学案】2(2)

【新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学案】2(2)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修改,直接打印使用!)《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知识梳理导学案21.课程标准的要求分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解释几种常见的信用工具的用途;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

2.教学目标要求知道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

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两个基本职能。

了解价格的含义。

知道货币的其他职能理解纸币的含义、优点。

知道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3.教学重点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纸币及其流通。

4.教学难点纸币的发行量规律。

5.自主学习(1)知识结构(2)学习过程揭开货币的神秘面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纸币商品和货币的关系商品交换的发展过程与一般等价物的产生货币的含义与本质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货币的其他职能纸币的优点及含义纸币的发行规律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1)商品是用于的。

(构成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

二是用于)(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①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决定了商品需要进行交换。

②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③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点评:要想确定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校准:一是劳动产品,二是必须用来交换的。

【思考】中秋节快到了,小李同学在端州大酒店里买了一盒月饼,送给了爷爷。

这盒月饼是不是商品呢?【问题深化】问题:那么商品、劳动产品和物品到底是什么关系?(图示表示)【课堂巩固】判定下面那些是商品:空气、阳光书店里卖的书籍中国政府对美国灾区人民提供一批救灾急需物资援助居民使用的自来水医院里的各种药品未经开采的矿泉水2.理解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1)货币的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的商品。

货币的产生: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他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有其历史必然性。

从简单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出现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物物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我们看出货币的产生需要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发展趋势是:使商品交换日趋简单化商品、一般等价物和货币的关系典型例题1、关于商品和货币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商品和货币是一对孪生兄弟②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③货币是一个历史范畴,商品是一个永恒的概念④先有商品后才有货币⑤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D、②③⑤(3)货币的基本职能1、货币产生时就具有两个基本职能——与。

高中政治必修一《揭开货币神秘面纱》学案

高中政治必修一《揭开货币神秘面纱》学案

1.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习目标】1、了解商品及其基本属性,知道纸币的含义和不能任意发行的原因2、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3、运用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的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货币;【学习重难点】1、货币的本职及基本职能2、纸币的发行【问题导学】一、货币的本质1、商品及其基本属性(1)商品的含义:用于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

(2)商品的基本属性: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

2、货币的本质(1)产生:货币是_____________ 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含义:从____________中分离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的商品。

(3)本质:________________。

二、货币的基本职能1、货币的职能是_______________ 的体现。

2、基本职能: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1)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______________ 。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________。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 ____中的货币。

(2)货币充当商品_______________ 的职能,叫做______________。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______________。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必须用中的货币。

3、货币的其他职能货币除了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外,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职能。

三、纸币1、产生、金银条块——铸币——不足值的铸币——纸币。

2、含义:纸币是__________(或某些地区)发行的,_________________的价值符号。

3、纸币的发行: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_________________ 为限度。

高一政治教案-《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案

高一政治教案-《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案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案
【学习目标】知识:1、识记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价格、纸币、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概念。

2、理解货币产生的必然性、两种基本职能的原因与区别、商品流通的含义、纸币与货币的关系、纸币发行规律。

3、运用货币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对
待金钱。

能力:1、通过对世界现行货币的调查、了解并结合
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待货币的不同看法,从货币的起源和本质角度说明应如何正确认识货币,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2、用纸币知识认识假币的违法性,提高辨别假
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同时培养学生对我国纸币的爱护和尊重。

【高考考点】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本质;货币的主要职能;金属货币与纸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学习重点】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纸币【学习难点】纸币的发行规律【学习方法】自主合作学习、活动探究【学习过程】(一)自学预习1、商品是用于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

结合这个定义,我们认为,作为商品应具备的两个条件分别是:、。

商品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
基本属性,其中能够满足人们_________________的属性就是
商品的使用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

商品交换的本质是买卖双方的
___________的交换。

2、货币既不是神创造的,也不是圣贤发明的,而是
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产物。

最初的商品交换是________________ ,之后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编写: 审核: 使用时间: 高一政治必修二导学案 第 页 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学案 命制: 审核:高一政治备课组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识记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 2.分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 3.在理解纸币的发行规律基础上分析当前物价上涨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过程与方法:1、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2、用纸币知识认识假币的违法性,提高辨别假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地金钱观,正确地认识金钱、使用金钱。 【学习重点】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纸币

【学习过程】

一、 预习内容 问题1:货币的本质 1、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基本属性 (1)价值的含义: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不同的商品所以能进行交换,就是因为它有价值,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 (2)使用价值的含义: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千差万别) (3)两者关系: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_______________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目的是为了克服物物直接交换所遇到的困难。 货币的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①偶然的物物交换阶段;②扩大的物物交换阶段;③一般等价物的产生阶段;④货币的产生阶段:在众多的商品中,金和银因具有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久藏不坏、质地均匀、容易分割等天然属性,因而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于是贵金属用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这便标志着货币正式产生。 (2)货币的本质: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_____________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仍然是________________。

问题2:货币的基本职能: (1)货币具有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的职能两大基本职能。 (2)价值尺度:指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3)流通手段: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注意: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但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只能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问题3:纸币: (1)纸币的含义:由____________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2)纸币的本质:纸币只是货币________,本身没有________,国家强制方能使用。 (3)纸币只能代替_________货币执行_______________的职能。严格地讲纸币不能代替金属货币执

课前预习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编写: 审核: 使用时间: 高一政治必修二导学案 第 页 2

行其他职能。 (4)纸币的发行: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____________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量________,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___________,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商品价格总额 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 货币流通次数 (5)货币的其他三种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6)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如下优点: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所以,纸币被世界各国普遍使用。 二、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逛商场或超市吗?走进超市我们会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只有要足够的人民币,我们就能买到我们喜欢和需要的东西。这一生活体验包含了三个重要概念:商品、货币和纸币,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三个重要概念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探究一:(自主探究 分钟,小组合作 分钟) “种菜大王”的两种菜 “种菜大王”老张把自己种的蔬菜留下一部分自己食用,然后把剩下的部分拿到集市上卖掉。 〖问题1〗(自主探究)老王的两种菜都是商品吗?

〖问题2〗(合作探究)请大家讨论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同的结果? 成果展示、汇报交流:(小组探究的成果) 归纳总结、提升拓展:

课内探究 自我总结: 此探究给我们什么启示?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编写: 审核: 使用时间:

高一政治必修二导学案 第 页 3

探究二:(自主探究 分钟,小组合作 分钟) 山村的交易 19世纪初,某山村曾经上演过这样的一幕:有牛奶的喊:“要牛奶的拿盐来!”有盐的人喊:“要盐的矛头来!”有矛头的人喊:“要矛头的拿咖啡来!”而有咖啡的人喊:“要咖啡的拿红珍珠来!” 〖问题1〗(自主探究)如果只有拥有红珍珠的人需要咖啡,谁能成交?

〖问题2〗(自主探究)如果这几个人都能成交, 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问题3〗(合作探究)你能设想出让更多的人 都成交的办法吗?

课堂探究三 大脚超市 刘能:大脚,给我来一瓶酱……酱油! 大脚:10元一瓶。 刘能:太…太贵了!还是打…打散的吧。来…来1块钱的。 大脚:你还是喝凉水吧,那便宜。 刘能:还要拿…拿个鸡腿,记帐上! 大脚:鸡腿呀,那可是15元一支呢!你舍得! 刘能:舍…舍得,记村里账上! 〖问题〗(自主探究)根据预习结果,请分析10元、1元、15元各执行了什么职能? 成果展示、汇报交流:(小组探究的成果)

归纳总结、提升拓展

探究四:(自主探究 分钟,小组合作 分钟)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 近期,奥巴马政府竟然不顾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反对大量印刷美元,美其名曰“量化宽松”政策。美国大量印刷美元的行为违背了纸币的发行规律,可能会导致物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引起美国国内甚至世界经济的动荡。 〖问题1〗(自主探究)印发的美元是一种纸币,你能根据预习结果描述纸币的产生过程吗?你能说出纸币的含义吗?

〖问题2〗(合作探究)你如何评价奥巴马政府大量印刷美元的行为?

自我总结: 此探究给我们什么启示?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编写: 审核: 使用时间:

高一政治必修二导学案 第 页 4

成果展示、汇报交流:(小组探究的成果) 归纳总结、提升拓展

1.2011年8月22日,著名影视剧明星江一燕来到宁波,向广西贫困山区孩子捐赠了一批书包等文具。这捐赠文具( ) ①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 ②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 ③是商品,因为它有使用价值 ④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价值 A.①③ B.②④ C.② D.④ 2.货币与普通一般等价物的区别之处在于( ) A.货币是商品,普通一般等价物不是商品 B.货币可以和一切商品相交换,普通一般等价物则不能 C.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普通一般等价物则不能 D.货币能够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普通一般等价物则不能 3.2011年情人节,张某花40元钱买了一枝价格为50元的玫瑰送给女友。这里的40元、50元分别执行了 职能。 A.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B、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 C.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 D。价值尺度 支付手段 4.2011年8月4 日,宁夏红寺堡警方侦破一起特大制售假币、假证案,摧毁了一条自广州向宁夏及其他省区辐射运输、贩卖假币、假证的“地下通道”,并缴获假人民币60余万元。之所以要打击制售持有假币行为,是因为人民币( ) ①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②是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特殊商品,代表着财富 ③是我国的法定货币 ④发行权在国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压力不断加大。判断通货膨胀主要看( ) ①纸币的发行量是否过多 ②物价是否持续攀升 ③社会上是否出现抢购风 ④商品是否满足人们的需求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 D.①②

1.3G手机市场上,诺基亚的明星产品5230夺得3G手机排行榜的冠军,其价格更是势欲冲击千元大

课堂检测 课堂小结 课后强化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编写: 审核: 使用时间:

高一政治必修二导学案 第 页 5

关,卖出白菜的价格。物美价廉永远是消费者的追求。这表明 ( ) A.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B.质量好的商品价格偏低 C.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D.使用价值就是强调物品的有用性 2.2011年8月,赵先生用银行按揭贷款的方式买了一套34万元的新房,首付现金8万元,然后在15年内付清银行贷款26万元和利息9.8万元。在这一购房过程中,房价34万元、首付8万元、支付利息9.8万元分别体现的货币职能是( ) A.支付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 B.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C.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D.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3.一辆轿车价格为10万元。这10万元执行的职能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价值尺度 货币本身有价值 B.流通手段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C.价值尺度 只需要观念货币 D.流通手段 货币能够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4.西安市公安局通报一起横跨河南、安徽、陕西的出售购买运输假币案,缴获82万元假币,均为100元面额。这些高仿假币频现及其蔓延造成的影响可能是( ) ①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上升 ②人民币贬值,物价上涨 ③影响人们的生活 ④扰乱国家金融秩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假定某国待售商品量200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价格为10元,货币每年平均流通4次;当年该国流通中需要货币量是 亿元。当年该国政府实际发行了10 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相当 元,就会 ( ) A.5000 0.25 使纸币购买力下降 B.5000 0.5 引发通货膨胀 C.5000 0.5 使纸币购买力提高 D.20000 2 使纸币升值 5.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5%,创2008年7月以来的37个月新高。同时7月工业生产者价格(PPI)同比涨幅为7.5%,创2008年10月以来的34个月新高。我国当前通货膨胀压力依然十分严峻。 请分析当前物价快速上涨,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什么?这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第一课第一框 答案 【课内探究】 探究一:1、老王用来自己食用的菜不是商品,在集市卖掉的蔬菜是商品。2、自己吃的蔬菜虽然是劳动产品但没用于交换,虽然有使用价值但无价值;卖掉的蔬菜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探究二:1、拥有红珍珠的人和拥有咖啡的人能够成交。2、交易双方恰好需要通过对方的商品,需要搭配成相互需要对方商品的双方。3、找到大家都普遍乐意接受的商品作为交换媒介。 探究三:10元执行的是价值尺度职能;1元执行的流通手段职能;15元执行的支付手段职能。 探究四:1、略。2、美国大量印刷美元的行为违背了纸币的发行规律,可能会导致物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引起美国国内甚至世界经济的动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