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视觉传达史的发展与作品赏析
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

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第一篇: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引言在当今社会经济竞争中,VI在企业竞争中的优势已明显的体现出来。
甚至可以说,一个企业VI设计的好坏决定了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优胜略汰。
而在现时的VI设计中,一股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力量,分外引人注目。
吉祥符号这个世界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当你试图认真地寻觅原先在身边的比较熟悉的东西时,它竟然会在无声无息之中悄然离去。
于是,有人惊叹这个世界变化快!时光如大江东去般一往无前滔滔不息,“无可奈何花落去”,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然而,人世间也有奔涌千年的沧海、照彻古今的明月、四季华茂的常青树、永久流淌的不老泉,这就是吉祥符号。
它是记录那些表达吉祥幸福的纹样、图案或文字。
2.1 中国图形艺术的起源我国传统图形艺术源远流长,发展到今天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早在文字诞生之前,先民就开始使用图形来传达思想与沟通感情,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与刻绘在崖壁上的岩石刻等等这一些不仅记载下了先民对自然的理解与期盼,同时也成为了人类最早的图形艺术。
中国人自古崇尚自然,认为宇宙是无限的,但他们并不站在自然的对面与之对衡,而是投身自然,与自然融合为一,即所谓的“天人合一”。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像中国那样把自然的地位放得如此重要,这是由于当时中国北方(华夏文明发源地)富裕而开阔,到处是奔跑的犀牛与大象。
人们生活在山泽原野之中,与宇宙天地及自然界奇禽异兽的活泼生命相接触,感受到无穷的气与魔力,他们用丰富的暗示力和象征力代替对形象的实际摹写,把似真似梦的境界与无形无迹却又无往不在的虚空融为一体,超脱而浑厚。
中国的图形艺术不仅起源早,而且不断得到发展,虽然时快时慢,但从未中断,如商代青铜器上的饕餮图形;春秋战国时期的蝌蚪文、梅花篆;汉代漆器上的凤形、唐代的宝相花纹以及后来出现的金文形态等。
中国传统图形资源是极为丰富的,它们在自己的发展和演变中,既有一以贯之的脉络,又有多姿多彩的风貌,它们以其多样而又统一的格调,显示出独特、深厚并富有魅力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
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历史

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历史
视觉传达设计这一术语流行于1960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世界设计大会,其内容包括:报刊杂志、招贴海报及其他印刷宣传物的设计,还有电影、电视、电子广告牌等传播媒体,它们把有关内容传达给眼睛从而进行造型的表现性设计统称为视觉传达设计,简而言之,视觉传达设计是“给人看的设计,告知的设计”——(日本《ザィン辞典》)。
从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进程来看,在很大程度上,它是兴起于19世纪中叶欧美的印刷美术设计(Graphic Design,又译为“平面设计”、“图形设计”等)的扩展与延伸。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以电波和网络为媒体的各种技术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革命性的视觉体验。
而且在当今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中,这些传媒的影响越来越重要。
设计表现的内容已无法涵盖一些新的信息传达媒体,因此,视觉传达设计便应运而生。
视觉传达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然而发展速度却很快。
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给中国营造了巨大的经济市场,同时也给设计艺术领域带来了无限的商机。
各艺术院校纷纷在原有设计学科基础之上增加新专业,以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等为代表的一系列专业艺术院校也纷纷设立视觉传达艺术专业,大量扩招学生。
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市场的需要,我们要及时研究和调整该专业的专业建设和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完善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加强教学硬件和软件建设等,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新型视觉传达设计人才。
在传承中探索设计之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学院发展历程

化。专职 教师 中 9 0 % 以上的教 师有 长期从事一 线设 计 工作的经历 。学 院教学实践条件优 良,与各专业方向相 配套 ,配备版画设计实验室 、广告设计实验室 、书籍设
计实验室、包装设计实验室等多个实验 室,学院与多家 校外相关企业常年 合作 ,拥有山东美术 出版社等多家校 习实训 相互融 合的 人才培养 方式。 同时,为 了更适 合 设 计专 业的学科 特点 ,更 好地对 毕业设计 进行理 论 阐 释和 梳理 ,呈现 毕业设计 的进程 和成果 ,学 院将 原有
1 f l 、 I 口 憎h C’ i l l N A
致入 微的探索 和思考 ,其 中不仅有社 会发展过程 中设计传播 媒介 的 脉络 流变 ,设计所依 托 的社 会需求 的内容形 式变 迁 ,还体现 出设计 对社 会思想 、审美 文化 、时 代观念 的反映。诸多为 装潢专业 发展做 出重要 贡献的 前辈开拓者 ,带领学院师 生探 索 专业 发展 的新 观念新 方法 ,提 升教学科研 和社 会服务能力 ,打造和 强化专业特 色 ,在学 术研究 、教学方法 、社会服务 、人才培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今 日的视觉传达设 计专业 ,凝结 了每 一届教学 团体的 不懈 努 力,既
的毕业论 文改 为毕业设 计报告 的形 式 ,实施至 今取得 了 良好 成效 。相对 于之前 的设计 论 文,设 计报告 更有
针对性 ,更有 的放 矢 ,而 且与 毕业 设计 的结合 更为 紧
是设 计是 审美和 实用 的结合 ,是 必然性 和 自由性 的统
一
密。随着 社会对设 计需 求的 发展 ,以及 国家学科 专业 目录调 整的变 化 ,三 十几年 来 ,装潢专业 与 时俱进 ,
专 业进行 了验证 。2 0 0 1 年 艺术设 计 ( 装潢 )专业 通过
视觉传达的发展趋势

视觉传达的发展趋势视觉传达设计这一术语流行于1960 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世界设计大会,其内容包括:报刊杂志、招贴海报及其他印刷宣传物的设计,还有电影、电视、电子广告牌等传播媒体,它们把有关内容传达给眼睛从而进行造型的表现性设计统称为视觉传达设计电影海报,简而言之,视觉传达设计是“给人看的设计,告知的设计”——日本《辞典》)。
从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进程来看,在很大程度上,它是兴起于19 世纪中叶欧美的印刷美术设计(Graphic Design又译为平面设计”、图形设计”等)的扩展与延伸。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以电波和网络为媒体的各种技术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革命性的视觉体验。
而且在当今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中,这些传媒的影响越来越重要。
设计表现的内容已无法涵盖一些新的信息传达媒体,因此,视觉传达设计便应运而生。
今天,人类社会终于走向了一个更加崭新的天地,数字化生存已经不再是陌生的名词。
在科技的急速发展过程中,整个世界发生着巨大的变革,而人类的生存空间与状态也不断地面临着新的选择。
经济全球一体化、地球村、个性化与数字化生存的概念一夜之间成为了一种潮流,一浪胜过一浪地冲击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从广义上讲,所有的传统模式在它们面前都黯然失色。
在20 世纪的最后十年中,人们总是喋喋不休地议论和憧憬着未来的社会形态,无论是后工业化社会也好,还是信息化社会也罢,一切的沟通和交流都已经由于其媒体速度的加快而远胜于从前。
人们于是乎有幸地生活在了一个数码时代,有幸地使用了数字化的视觉图像来进行文字和声音之外的交流。
基于这种情形,对于视觉传达设计这个领域的界定,又一次被摆在了时代的“显微镜”之下。
20 世纪以来,数字化媒体的出现使社会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而视觉设计也渐渐地超越了其原先的范畴,走向愈来愈广阔的领域。
网络技术、数码艺术设计、数字电影电视、多媒体广告短片等相继登上了历史舞台,它们制造着成千上万的、色彩纷呈的视觉信息,这无疑预示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与趋势研究

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与趋势研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视觉传达设计在各个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在商业营销、政治宣传、文化传承等领域,视觉传达设计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此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与趋势也备受关注。
一、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历程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随着广告业的兴起和电影行业的发展,视觉传达设计逐渐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二战后,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商业广告鼎盛,视觉传达设计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视觉传达设计开始出现分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前卫艺术的影响酝酿出了一些新的设计表现形式,如标志的抽象化手法,摩登主义的图形语言等。
此时,视觉传达设计在服务于社会、体现民族文化内涵等方面都展示了极强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90年代以来,随着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的出现,视觉传达设计的领域又有了一次革命。
各种新兴的工具和软件不断涌现,像平面设计、网页设计、多媒体、互联网交互等新领域,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空间。
在这一时期,视觉传达设计通过多元的表现形式不断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比如平面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汽车设计、建筑设计等,这些领域的快速发展推动了设计师们更加关注设计的应用、体验及实用还原性等方面的策略性思考与提升。
近年来,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与创新思维的不断推动,视觉传达设计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从一开始的静态平面设计到现在的动效设计、VR/AR技术等,视觉传达设计已经涉及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领域,比如数字化营销、移动端设计、数据可视化等。
随着智能手机和新一代高清屏幕等新型设备的应用,更多的可能性被挖掘了出来,视觉传达设计又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二、视觉传达设计的趋势与热点1.数字化设计: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视觉传达设计也不断向数字化发展。
动效设计、立体化设计等都是数字化设计的重要形式和表现形式之一。
2.运营设计,更多的视觉传达设计师和机构已经开始将“运营设计”纳入其研究范畴。
视觉传达设计历史的全面有趣透视——评《视觉传达设计史》

视觉传达设计历史的全面有趣透视——评《视觉传达设计史》作者:张春新刘子豪来源:《大学教育科学》 2017年第2期张春新刘子豪视觉传达艺术是一项历史悠久的艺术。
古代视觉传达大多以装饰、建筑等形式存在。
到了近现代,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视觉传达才逐渐开始以平面设计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现如今,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亦随处可以体验丰富多彩的平面设计所带来的视觉体验,平面设计也逐渐成为高校艺术设计院系的热门专业。
对于相关专业的学生而言,充分了解视觉传达艺术的发展历史和经典案例,不仅有利于他们对平面设计这一领域进行思考、钻研,更有助于他们灵感的激发和创作。
2014年3月由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王文广、钱安明、杨永波、陈昊编著的《视觉传达设计史》一书便在充分整合大量国内外经典图案的基础上,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进行了高度的总结和概括。
该书具有如下特点:一、视野宏巨,思路清晰本书被称之为第一部立足“古今中外”视角专门描述视觉传达设计史的著作。
视觉传达艺术不仅仅是平面设计的一种形式,更是视觉上的体验和审美的享受,包含极高的审美艺术和审美水平。
全书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分四章分析了视觉传达设计的产生发展和历史演变。
第二、四章总结了中国古代和近代视觉传达设计,指出我国视觉传达艺术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史前文明时期,远古时期的人类便已经开始建立部落、部族来生活,而且不同的部落之间拥有不同的图腾来代表他们的身份和地位,这便是早期的视觉传达艺术。
秦汉时期,中华文明逐渐进入辉煌灿烂的新时期,经过漫长的时代发展,历经魏晋南北朝至近现代,这些承载着民族文化元素和历史沉淀的图案已然成为祖先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无论是秦砖汉瓦,还是水墨画、剪纸、皮影、彩陶等无不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随着各时代文化的发展,这些图案反映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思想意识的进步,从视觉上便给后人以直观的感受,充分彰显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
第三、五章总结了国外古代和近代视觉传达设计,指出除了古代中国,古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古罗马和古希腊以及古代美洲、非洲、大洋洲的文明也颇具历史典范,这些地区均以其独特的文化发展史形成了风格迥异的人文主义视觉传达艺术,他们都用色彩和符号记录并传承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
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现代发展

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现代发展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视觉传达设计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如同一位无声的讲述者,通过图像、色彩、文字等元素向人们传递着信息、情感和思想。
从远古时代的洞穴壁画到现代数字化的多媒体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经历了漫长而丰富的发展历程。
视觉传达设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在那个时候,人们就已经开始运用简单的图形和符号来记录和传达信息。
例如,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以其独特的图形形式表达了丰富的意义;中国古代的印章和书法,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蕴含着深厚的艺术魅力。
这些早期的视觉元素,虽然形式较为简单,但已经奠定了视觉传达设计的基础。
在中世纪,宗教在欧洲社会占据着主导地位,教堂中的彩色玻璃窗、宗教绘画和雕塑成为了主要的视觉传达形式。
这些作品通过精美的工艺和象征意义,向信徒们传达着宗教的教义和故事。
同时,在中国,印刷术的发明为视觉传达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书籍、海报等印刷品的出现,使得信息的传播范围更广、速度更快。
到了工业革命时期,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变革,视觉传达设计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大规模的生产和城市化进程促使广告业迅速崛起,海报、招贴等成为了商家宣传产品的重要手段。
这一时期的设计风格更加注重写实和细节,同时也开始运用新的印刷技术和材料,以增强视觉效果。
20 世纪初,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兴起,对视觉传达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包豪斯学派倡导的“形式追随功能”的设计理念,强调简洁、几何化的造型和无装饰的风格。
这种理念在平面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得视觉传达设计更加注重信息的清晰传达和形式的简洁美感。
同时,摄影技术的发展也为视觉传达设计提供了新的表现手段,照片开始被大量运用在广告、杂志等领域。
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复苏和消费文化的兴起,视觉传达设计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发展阶段。
瑞士风格以其简洁、清晰的排版和理性的设计方法成为了主流;而在美国,波普艺术的出现则将流行文化元素引入到设计中,使设计更加贴近大众生活。
新时期视觉传达设计的理念及发展趋势

新时期视觉传达设计的理念及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视觉传达设计也在不断地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性。
在新时期,视觉传达设计的理念和发展趋势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下面将对此进行探讨。
1.以用户为中心在新时期,视觉传达设计的理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以前,设计师只注重自己的审美和设计技巧,但是现在设计师应该更加注重用户的需求和体验,将用户的需求置于设计的核心地位。
设计师应该更好的理解用户的需求和心理,为用户提供最好的体验。
在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到用户的感受和使用习惯,设计出更加符合用户使用习惯和心理需求的设计作品。
2.注重品牌价值在视觉传达设计的理念中,品牌价值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现在,品牌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要素之一,在市场上有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可以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因此,在进行设计时,设计师需要注重品牌的形象和品牌的标识,要与品牌的价值和定位相一致。
3.注重创新性在新时期,视觉传达设计的理念也越来越注重创新性。
创新可以使设计师在设计中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创新的设计作品能够带来更多的市场潜力。
设计师应该不断的创新,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设计,提出更有创意的设计方案。
1.用户体验设计用户体验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它与用户中心的设计理念相互关联。
用户体验设计强调用户的参与度,设计师需要更多的与用户进行交流,了解用户的需求和使用习惯。
通过用户体验设计,设计师可以更好的提高用户的体验感,增加用户对企业的忠诚度。
2.动态化设计在新时期,企业需要更具有生命力的品牌形象,使品牌更加活跃。
动态化设计是这个趋势的体现。
动态化设计是将设计元素动态的组合起来,使之有运动的感觉。
通过动态化设计,可以使品牌形象更加生动、新鲜、有活力,吸引更多的用户。
3.信息可视化信息可视化是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趋势之一。
在信息技术越发发达的今天,海量的数据没有意义,信息可视化将复杂的信息转化为简洁、直观的图表,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觉传达史的发展与作品赏析平面设计的起源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象征。
在人类原始生活逐步走向文明的起始阶段,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断发展,这就要求将自身的思想感情用符号形式来传达。
从历史资料记载的结绳记事演变到图形符号,标志着人类历史上文明进程中的大转折。
西方近代平面设计对世界平面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平面设计领域的发展的变化并不单单是艺术上的表现和发展,还与这个时代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有很重要的关系。
每个时代的文化都是这个时代政治,经济的反应。
而且艺术的发展又影响和其他行业的发展,对社会的进程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现代艺术领域经历了各种流派,如野兽派,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以及反传统美学思想的达达主义,都是在当时的政治、文化、经济背景中形成。
都有各自的时代背景和特色,这些都为平面设计进入现代奠定了基础。
一平面设计的起始——19C的讽刺漫画1.维多利亚时期18世纪下半叶,英国开始出现工业革命。
继而影响到整个欧洲,引发了社会关系的一系列变革,加速了人类文明时代的到来。
从工业时代开始,设计和制造开始出现了分工,工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印刷业的发展,这为平面艺术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工业运动时期艺术的典型代表就是维多利亚时期的平面设计。
维多利亚时期被认为是英国工业革命的顶点时期,它的时限常被定义为1837年~1901年,即维多利亚女王的统治时期。
亚历山大利娜·维多利亚是英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女王。
维多利亚时期的设计,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对中世纪哥特艺术的推崇,与巴洛克风格相似,矫揉造作、繁琐装饰、异国风气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给人以轻薄、繁琐,易给人以矫揉造作之感。
维多利亚时期出现了很多繁琐的美术字,如胖体字,繁字体,哥特式的复古字等等,为了追求富丽,华贵,花哨的效果,还用各种阴影,花卉图案等进行装饰。
在这一时期的插图也非常接近写实的,同时海报,杂志等排版等也都极其的复杂,这种情况的出现于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社会繁荣的社会背景是分不开的。
正是因为这种风格与工业时期大规模的快速生产格格不入,所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了新艺术运动。
2 。
早期的海报招贴时代由于工业革命带动了印刷业的发展,这一时期也成为了海报画设计的黄金时期。
1880年,海报画设计在英国街头几乎随处可见。
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兄弟在巴黎的一间餐厅里向35位观众放映了《火车到站》等短片,当时那张题为《卢米埃电影》的海报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张电影海报。
19世纪末新艺术成为一种艺术主流。
崇尚自然风格的设计,采用自然纹饰作为装饰主题,喜欢用装饰性的花卉线条图案来表现,前期的代表人物是劳特雷克,他的作品具有浪漫主义特色,以图形化概括具体的事物,色彩和谐统一,具有装饰性。
第一张电影海报,可以看出,这时的海报已经不在有维多利亚时期的繁琐的装饰了,海报的字体也是比较简洁,明了的,没有用很多的装饰。
这一时期的另一个代表人物就是穆夏。
穆夏的招贴画展现了成熟的追求极端唯美的新艺术曲线装饰风格,几乎成为新艺术招贴画的同义词。
从他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他是一个追求极度浪漫,唯美的人,她的作品多以唯美的女性为主,用各种花卉植物等优美屈曲的曲线做装饰,画面的色调非常的柔和协调。
他用感性化的装饰性线条、简洁的轮廓线和明快的水彩效果创造了被称为“穆夏风格”的人物形象。
他笔下的女性都是甜美,充满活力,有一席漂亮长发的圣母般的形象。
从这两张还跑可以看出,广告已经初见端倪。
招贴中用复杂的植物纹样和线条作为装饰,可见对自然风格的推崇。
新艺术运动是设计师在针对工业革命时期的工业化和过度装饰化而发起的一场改革设计,旨在恢复对手工艺的重视和热衷,同时又吸收了日本绘画风格的影响。
谢列特被称作是“现代海报之父”在他的作品中,妇女被提升到了一个很高的地位,他的海报追求娱乐却不失文化品位。
这两幅海报色彩强烈而明快,女性的线条流畅而赋有动感,画面构图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呈现出浪漫主义和诗意的气息。
3 。
一战后的艺术发展20世纪初期,第一次射界大战爆发,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艺术流派。
如“野兽派”,“表现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现代派”以及最有影响力的“包豪斯”。
野兽派是20世纪最早出现的流派,他的代表人物是马蒂斯。
野兽派的作品追求色彩的大胆,喜欢运用抽象的色块与线条,不注重自然的外观表现,作品极为感性和敏感。
而随后野兽派慢慢向立体主义靠拢。
立体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毕加索,把建筑,人物和静物等全部几何化,平面化,装饰意味很浓。
现代的主义的出现是以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为标志的。
这幅作品中,少女的脸部,和身体全部是几何图形,原本三维的空间已经被分解变成了平面化的东西。
康定斯基是现代艺术史上第一位抽象的画家。
他对装饰艺术与现代绘画等艺术的关系有着超人的认识,他把几何图形和线条运用到了极致。
他认为抽象的形式蕴含着无限的张力。
他对现代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荷兰为中心的风格派运动,从立体主义起步,走向了完全抽象主义,深刻的影响了20世纪的艺术设计。
风格派的艺术主张是绝对的抽象原则。
他们认为艺术应与自然物体没有任何联系,艺术家只有用几何图像的组合和构图来表现宇宙的和谐法则。
其代表人物是蒙德里安,利特维的,和杜斯伯格等人。
作品《红、黄、蓝、构图》是蒙德里安艺术思想最集中的表现。
他创造的图像风格精确、简练和均衡,对于现代绘画、建筑和实用工艺美术设计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这一时期超现实主义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他的代表人物就是达利以及他的代表作《记忆的持续性》。
由于一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创伤,人们不愿意面对这残破的世界,艺术家门开始追求梦幻般的世界和自己的潜意识的下意识,完全摒弃理性,追求“偏执狂的批判活动”和“心里自动化”打破理性与现实的界限,把毫不相关的东西结合起来,或者是随意改变事物的本来的面目,创造出一幅新奇怪诞的梦幻的“现实”。
以此来发泄自己心中的情感。
在一战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包豪斯的建立了。
包豪斯被人们称为“现代设计的摇篮”。
一战对世界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也对世界文化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1919年随着一战炮火的湮灭,欧洲世界开始复苏,汉斯.迈耶创立了包豪斯学院,目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
包豪斯主张创新,反对复古,认为少就是多,崇尚简约,喜欢用简单的集合图形表现事物,讲究材料与设计巧妙结合。
包豪斯始终坚持兼容并包,古为今用,力求达到简洁,减一分则短,添一份则长。
下面这两幅是包豪斯时期的作品。
从这张海报中可以看出他强调的一种和谐,韵律,均衡的感觉,从第一张海报可以看出追求理性的严谨的特点,但是并不僵硬,虽然都是用简单的直线和集合图等组成的,使人感觉到鲜明强烈却又很统一的感觉。
通过形状的大小,方圆,方向,粗细的垂直,水平斜切。
画面的虚实,灰白处理的动十分恰当给人一种鲜明的活跃的感觉。
同时这一时期的作品也十分注重黄金比例的分割,表面上看似很随便的切割,其实都是严格按照黄金比例通过计算的。
所以第二幅虽然咋一看起来有些乱,但是却不感觉噪,反而给人一种活跃的感觉。
4.波普艺术波普艺术是行为艺术的简称,也称作新行为艺术,它代表着一种流行文化,被认为是流行,时髦的代言人,是在美国现代文明影响下的一种国际性运动,多以社会上流形象和戏剧中的偶然形象而作为表现对象,它反映了战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人的文化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力求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里。
喜欢运用废弃物、商品招贴电影广告、各种报刊图片作拼帖组合,故又有新达达主义的称号。
他们认为公众创造的都市文化是现代艺术创作的绝好材料,面对消费社会商业文明的冲击,艺术家不仅要正视它,而且应该成为通俗文化的歌手。
波普艺术的特点是:普及的,为大众设计的,短暂的,容易被人忘记的,低廉的,可以大量生产的,年轻的富有活力的同时又滑稽性感的。
同时也具有讽刺的意味。
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安迪沃霍尔,以及他的代表作,《玛丽莲.梦露的头像》《玛丽莲。
梦露》这幅作品很好的反应出了当时波普艺术的发展方向,他运动了人们大众都熟悉的明星啊事物啊作为表现的主体,使自己的作品更加通俗化平民化。
完全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手工操作,而是采用重复印刷把照片的形象移动到画布上,还使用了被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视为大忌的重复的手法,可谓是做出很很大的创新和突破。
这种表现形式可以充分体现出工业社会下的每天重复一样的生活以及生产。
第二幅《我们今天的生活为什么如此的不同,如此富有魅力?》被认为是第一件很正意义上的波普艺术。
它采用了拼贴的手法,把美男美女,电视机等拼贴到一起,而这个男人手中很无厘头的拿着一个巨大的棒棒糖,而棒棒糖上写着“POP”正好是这幅作品的最佳的诠释。
波普艺术是冷漠,空虚,寂寥的代名词,代表了高度发展的商业文明下人们的空虚。
至今波普艺术仍然影响深远。
4 。
二战后的迅速发展“视觉传达”字出现以来一直在“平面设计”的掩护下,直到二战结束后,社会开始复苏,国家和企业才对设计的重视日益剧增,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的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的极盛时期应该是在19世纪60~70年代二战前后的现代主义时期。
于此同时充满调侃,矛盾后现代主义设计向全球范围内辐射蔓延。
迅速成为一种共同的国际风格。
含混、变异、缺乏单一社会价值的社会现实,成为人们心态的在后现代艺术语态的一种反映。
后现代主义标志着西方文化价值体系的分崩离析。
尽管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和参与者是机器混乱的随意的,但是他的基本倾向确实非常明确,就是怀疑一切,打到一切,用怀疑主义、相对主义、虚无主义、非理性主义去消解总体性、系统性、统一性,去颠覆本质主义、中心主义、历史主义,去捣毁人类的理性主义传统和真善美统一的理想。
但是同时后现在主义也提倡多元化,他反对用特有的艺术形式去限定艺术,是超越主义和变现主义,尊重自然,回归自然。
也可以说后现代主义不是一种风格的形式或者概念,而是一种超越的艺术,因为他的哲学理念发生了根本行的变化,而是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先解构在建构。
而且每个国家都形成了自己不同的发展模式。
(1)美国的国际主义风格设计美国的文化与生俱来就有一种开放性,具备很强的活力和适应性。
由于美国的历史原因,他没有传统文化,而是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外来文化,所以美国的设计表现出一种商业化的通俗易懂的特点。
保罗.兰德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设计师。
他喜欢采用动态的,令人意想不到的稀奇的元素和拼贴的手法,把各类东西连贯成一个你无法想象的整体。
具有蒙太奇的效果。
这两个是他为IBM公司设计的企业的形象,他能把复杂的东西变得简单化,他在颜色的运用上也极其的讲究,能很好的处理好补色,对比色的关系。
早细节和整体上的处理也非常的到位。
这个标志兼具了标准图,标准字和标准色简练概括。
新颖大方具有很强的冲击力,他用一个眼睛、一只蜜蜂和一个M代替了IBM传统logo:“I”设计成眼睛,是对人的关爱;“B”设计成蜜蜂图形,代表的是辛勤劳动;“M”信息与科技,是对技术的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