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支持协同设计系统的集成模型和实现方法
bim与cim的融合案例

bim与cim的融合案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和CIM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计算机集成制造)的融合是当今工业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
这两个技术的结合可以实现建筑和制造业的协同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下面是十个关于BIM与CIM融合的案例:1. 建筑施工和制造过程的协同:BIM和CIM可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实现协同工作,通过共享建筑模型和制造模型,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2. 建筑和制造的集成设计:BIM和CIM可以在设计阶段集成,实现建筑和制造的一体化设计,减少设计错误和冲突,提高设计效率。
3. 建筑设备的自动化制造:利用BIM和CIM技术,可以实现建筑设备的自动化制造,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4. 建筑材料的智能化生产:BIM和CIM可以实现建筑材料的智能化生产,通过在建筑模型中嵌入材料信息,实现材料的自动化生产和供应。
5. 建筑和制造的数字化管理:BIM和CIM可以实现建筑和制造过程的数字化管理,通过建立数字化模型和管理系统,实现对建筑和制造过程的监控和控制。
6. 建筑和制造的虚拟仿真:BIM和CIM可以实现建筑和制造过程的虚拟仿真,通过建立虚拟模型和仿真系统,提前发现和解决问题,减少建筑和制造过程中的风险。
7. 建筑和制造的数据集成:BIM和CIM可以实现建筑和制造数据的集成,通过建立数据交换标准和接口,实现建筑和制造数据的共享和利用。
8. 建筑和制造的智能化运维:利用BIM和CIM技术,可以实现建筑和制造设备的智能化运维,通过建立设备监控和维护系统,实现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和维护。
9. 建筑和制造的可持续发展:BIM和CIM可以实现建筑和制造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建立建筑和制造过程的环境模型和评估系统,实现对建筑和制造过程的环境影响评估和优化。
10. 建筑和制造的人机协同:BIM和CIM可以实现建筑和制造过程的人机协同,通过建立人机交互界面和决策支持系统,实现人员和机器的协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基于Web的SolidWorks网络协同设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s m a l l a n d me d i u m e n t e r p r i s e s( S ME s ) , b y t h e n e t w o r k l i b r a r y o f t h r e e d i m e n s i o n a l ( 3 D)c o m p o n e n t o f o n l i n e b r o w s i n g c o u l d b e ma d e
Ab s t r a c t :Wi t h S o l i d Wo r k s - b a s e d p l a t f o r m ,A S P . NE T a s a s e c o n d a r y d e v e l o p me n t t o o l s ,t h e We b — b a s e d 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 d e s i g n s y s t e m o f S o l i d Wo r k s p a r t s wa s d e s i g n e d a n d i mp l e me n t e d .T h r o u g h a d o p t i n g t h e s y s t e m, wi t h S o l i d Wo r k s a s a d e v e l 0 p me n t t o o l b y t h e
协同设计

协同设计2.1 协同设计技术的概念和特征协同设计是指在计算机的支持下,各成员围绕一个设计项目,承担相应的部分设计任务,并交互地进行设计工作,最终得到符合要求的设计结果的设计方法。
协同设计强调采用群体工作方式,从而不同程度地改善传统设计中项目管理与设计之间、设计与设计之间、设计与生产之间的脱节,以及设计周期过长、设计费用高、设计质量不易保证等缺点。
协同设计的概念源于CSCW(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on Work,即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他指在计算机技术支持的环境下,一个群体协同完成一项共同的任务。
CSCW技术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其中包括计算机网络通讯、并行和分布式处理、数据库、多媒体、人工智能理论等。
它具有分布性、共享和通信、开放性、异步性、自动化支持、工作协同性、信息共享性和异质性、产品开发人员使用的计算机软硬件的异构性、产品数据的复杂性等特点。
协同设计过程具有以下特征:(1)分布性:参加协同设计的人员可能属于同一个企业,也可能属于不同的企业;同一企业内部不同的部门又在不同的地点,所以协同设计须在计算机网络的支持下分布进行,这是协同设计的基本特点。
(2)交互性:在协同设计中人员之间经常进行交互,交互方式可能是实时的,如协同造型、协同标注;也可能是异步的,如文档的设计变更流程。
开发人员须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交互方式。
(3)动态性:在整个协同设计过程中,产品开发的速度,工作人员的任务安排,设备状况等都在发生变化。
为了使协同设计能够顺利进行,产品开发人员需要方便地获取各方面的动态信息。
(4)协作性与冲突性:由于设计任务之间的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为了使设计的过程和结果一致,各个任务之间须进行密切的协作。
另外,由于协同的过程是群体参与的过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意见,合作过程中的冲突不可避免,因而须进行冲突消解。
(5)多样性:协同设计中的活动是多种多样的,除了方案设计、详细设计、产品造型、零件工艺、数控编程等设计活动外,还有促进设计整体顺利进行的项目管理、任务规划、冲突消解等活动。
计算机系统集成方法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系统集成方法知识点总结一、计算机系统集成方法基础知识:1. 计算机系统集成的定义:计算机系统集成是指将各种计算机硬件设备、软件系统以及相关配套设施进行整合与组装,使之能够协同工作,实现特定的功能需求。
2. 计算机系统集成的步骤: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设备采购、软件开发、系统集成、测试与调试、系统交付与使用。
3. 计算机系统集成的优势: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整体成本、提升信息处理能力、增强系统稳定性及可靠性。
4. 计算机系统集成的挑战:不同设备、软件和硬件之间的兼容性问题、系统安全性的保障、系统可维护性与升级性、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
二、计算机系统集成的方法论:1. 需求分析:明确用户需求,包括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可靠性需求以及安全需求等。
2. 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整个系统的结构框架、硬件配置、软件模块划分等,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模型的构建。
3. 设备采购: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包括计算机主机、硬盘、内存、显卡等,并考虑设备的性能、稳定性、可扩展性等因素。
4. 软件开发:根据系统需求,进行软件模块的开发,包括编写代码、进行单元测试、进行集成测试等。
5. 系统集成:将设备和软件进行组装和集成,确保各个部件能够协同工作,实现系统的整体功能。
6. 测试与调试:对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并进行必要的修复和调整。
7. 系统交付与使用:将集成好的系统交付给用户,并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技术支持,确保用户能够正确、有效地使用系统。
三、计算机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1. 标准化: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确保不同设备、软件之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接口技术:通过定义统一的接口协议,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通信,保证系统各个部分能够有效地协同工作。
3. 数据管理与安全:确保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安全地存储和传输,防止数据丢失、泄露或被非法篡改。
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

包括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 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 务(SaaS),为用户提供按需使
用和弹性扩展的计算资源。
虚拟化技术
通过虚拟化软件将物理硬件抽象为 虚拟资源,实现计算资源的灵活分 配和管理。
容器化技术
如Docker、Kubernetes等,可将 应用程序及其依赖项打包为容器进 行部署和管理,提高应用的可移植 性和可扩展性。
大数据
大数据技术可以处理海量、多样化的数据,为系统集成提供了更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大 数据技术将促进系统集成在数据处理、分析和挖掘方面的创新应用。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系统集成提供了新的智能化手段。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系 统集成可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运维管理,提高系统集成的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03
系统集成技术与方法
数据存储与处理技术
关系型数据库技术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
采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进行数 据存储、查询和管理,确保数据的完 整性和一致性。
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发现 数据间的关联和规律,为企业决策提 供有力支持。
非关系型数据库技术
支持大量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和处理, 如文档、图片、视频等,提供高可扩 展性和灵活性。
行业应用专网系统集成案例
01
案例一
某电力行业专网系统集成。该行业通过构建专用的电力通信网络,实现
了电网监测、调度自动化等业务的实时传输和处理,保障了电力系统的
安全稳定运行。
02
案例二
某智能交通行业专网系统集成。该行业通过建设覆盖城市道路的交通通
信网络,实现了交通信号控制、违章监测等业务的智能化处理,提高了
系统设计
CSCW概述

CSCW的研究综述从80年代开始,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成熟,又由于人们从社会心理学家、经济学家、人类学家和教育学家那里学到知识、得到启发,提出了用计算机技术来支持人们的协作工程,如合作设计、合作开发产品、合作会诊、合作教育以及远程会议等等,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使工厂企业在迅速变化的市场经济中,获取更大利润。
于是出现了一个新的多学科交叉的技术领域—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简称为CSCW。
CSCW是Grief和Cashman在1984年提出的,用于描述利用计算机的方法支持交叉学科的人们共同工作。
CSCW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一个新的多学科领域,其目的在于从理论和具体应用的角度出发,解释和研究人们的协作与交流行为,以及使用了计算机后这种协作与交流受到那些影响。
CSCW可以定义为[1]:一个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人机接口技术将时间上分离、空间上分布而工作上又相互依赖的多个协作成员及其活动有机的组织起来,以共同完成某一项任务的分布式计算机环境。
为实现CSCW的目标,必须创建一种环境和工具,用以支持人们之间的合作工作,由这种环境和工具组成的软件或系统称为群件(GroupWare)[2]。
从以上定义可看出CSCW是一个分布式计算机环境[3],但它与一般的分布式系统仍然有差异。
分布式系统追求透明性,让用户在使用系统时感觉为独占系统;而CSCW系统追求不透明性,系统应让所有用户感知到其他合作者对共享对象的操作。
分布式系统主要研究如何使系统中各部分充分发挥各自的性能,从而获得整个系统的高效;而CSCW系统除了要追求高性能外,更注重如何支持协作间的高效协同。
所以CSCW更注重信息的共享与工作的协同。
目前CSCW已广泛用于CAD,远程医疗诊断,多媒体协同编著,电子会议等领域。
1.CSCW的分类和功能处于信息社会和群体工作的人们,具有分布式、交互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二建继续教育习题和答案2024机电

第一课焊接设备和焊接材料的分类及选用单选1.常规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使用的接头范围为( B)mm。
A.0.1~2.0B.0.5~4.0C.0.3~3.0D.0.5~3.02.集机械、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众多高科技于一体的现代化、自动化设备是( D)。
A.电渣焊设备B.埋弧焊设备C.焊条电弧焊设备D.焊接机器人多选3.焊条可以按( ABCE)等进行分类。
A.药皮成分B.用途C.熔渣性质D.材料E.特殊性能4.钨极是焊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电极材料,根据其成分和特性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其分为( )几种。
ACEA.钍钨极B.铥钨极C.纯钨极壹萬捌仟D.钇钨极E.铈钨极判断5钍钨极具有较高的热电子发射能力和耐熔性,引弧容易,所需空载电压低,不易烧损,使用寿命长。
正确第二课焊接方案和焊接工艺1.在进行钢结构焊接时,根据焊接难度,将其分为( A)个等级。
A.四B.五C.六D.七2.钨极气体保护焊的焊接变形小,特别适合焊接( D)mm以下的薄板材料。
A.3.5B.3C.2.5D.1.53.根据施焊时焊缝在空间所处的位置,可以将其分为BCDE )等形式。
A.俯焊缝B.平焊缝C.立焊缝D.横焊缝E.仰焊缝4.决定焊接线能量的关键参数有(BCD )。
A.焊接缝隙B.焊接速度C.焊接电流D.电弧电压E.焊接尺寸5.焊条电弧焊的生产效率高,焊接成本低,焊缝抗锈蚀能力强,焊接过程也易于控制质量。
错误第三章消防工程施工技术1.在消防管道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要达到设计压力的(C )倍。
A.2B.5C.1.5D.32.为了保证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正常运行,管道横向安装时需要设置(B )的坡度,这样可以让水流顺畅地流向排水管。
BA.1%~2%B.2%~5%C.3%~5%D.4%~5%3.消火栓系统的施工主要包括施工准备、干管安装、立管、支管安装、箱体稳固、附件安装等步骤,最后还要进行(ABCD ),以确保消火栓系统能在紧急情况下顺利使用。
孙简历1(无话可说)

简历学院名称信息工程学院系名称计算机系姓名孙守迁职称教授现任职务副所长学历:机械学专业(博士),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后)研究工作简历:任浙江大学现代工业设计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委员。
担任第一、二、三届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与概念设计学术会议程序委员会(或大会)副主席。
第十一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际学术会议程序委员。
承担国家863计划和国家计委高科技产业计划等项目数项。
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80篇以上和著作10部以上。
获省部级奖两项以上。
1985-1988年:研究方案设计、概念设计理论和方法。
1988-1991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下,研究机电信息一体化系统的设计理论和方法。
1991-1993年:在国家863 项目的支持下,研究机械产品方案设计的智能技术。
1993-1998年在863项目的支持下,研究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和计算机支持的协同概念设计理论和方法。
1999-2001年在国家计委重大项目的支持下,研究网络化概念设计、虚拟概念设计以及数字化人机工程的方法。
项目负责人从事过的主要研究任务及所负责任:(1)国家863/CIMS项目“计算机支持的协同概念设计技术的研究”,1999-2000完成,负责人。
(2)国家计委产业化前期项目: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高技术产品创新开发设计系统─人机工程开发系统的研究,1999-2001完成,负责人。
(3)云南省省校合作项目:面向云南省旅游产品快速成型开发系统开发的研究,1999-2001完成,负责人之一。
(4)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基于约束的产品布局设计方法的研究”,1998-1999完成,负责人。
(5)上海二纺机项目“细纱机模块化设计系统的开发”,1991-1993完成,负责人;(6)国家863项目“产品模型为基础的集成化CAD/CAPP/CAM系统原型与关键技术的研究”,1993-1997完成,主要完成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模型 和 实现 方 法。
关键词 :计算机 支持协同工作 ;计算机支持协同设计 ;群件 中图分类 号 :T 3 1 P9 文献标 志码 :A 文章编号 :17 4 3 (00 1 o5 O 63— 99 2 1 )0 一 o 6一 3 多学科专家协同工作需要一项能够真正克服距 离、时间、异种计算机设备等阻碍的强大使能技术 的支持 ,使 专家 们 能够 “ 虚拟 同地” 地 一起 工 作¨ 。计算机支持协 同工作正是一项这样 的使能 J 技术 。计算机 支持 协 同工作经过 多年 的发展 ,现 已 形 成 了一个新 的多 学科 领域 ,其 目的在 于从理论 和 具体应用的角度出发 ,解释和研究人们的协作与交 流行为、以及使用了计算机后这种协作与交流受到 哪些影响 。计算机支持协同设计是计算机支持 j 协同式产品设计可以实现产品设计中各工种间 的协调 ,但需要解决如下两个方面问题:其一是不 同工种间的配合与协同问题 ; 其二是同一工种不同 专业人员 间 的配 合与协 同 问题 。 传统的解决方法是将相关专业人员召集在一 起 ,当面交 流 、协调解决 问题 。因为 问题 或矛 盾总 是 不断 出现 ,因此 在整个 产 品设计 期 问就需要 不断 地进行 交流 和协 调 。但 由于 种 种客 观 条件 的 限制 , 很多问题或矛盾仍得不到及时解决 ,给产 品生产造 成一定的损失和延误。 采用计算机支持协同设计技术、实施计算机支 持协 同设 计系统 可及 时传递设计 信 息 、能 够很好 地 解 决 以上 问题 。计 算机 支持协 同设计 是一种 将人们 的合作设计行为模式与计算机技术融合为一体的新 兴技术,即在计算机技术支持的环境下 ,一个群体 协 同完 成一项 共 同的设计任 务 。计算机 支持 协同设 计为了支持群体协同设计 ,其系统必须为用户提供 共享 资源和共 享空 间 ,并具 有群体 工作 、动态 、并 行 、异 地及 同步和异 步等功 能 。 计 算机支 持协 同设 计 系统 要求 的协 同功能 主要 包 括 同步 、异 步和发布 公告 。发布公 告功 能可通 过 设置公告板来实现。因为信息公布的对象是有选择 性的,所以系统应提供选择相关设计人员的设置。 同步实 时问题 可 采 用 “ 白板 ” 技 术 解 决 J 对 不 。 同工 种 间的 配合 和 同一 工 种 不 同成 员 间 的协 作 问
关 的信息 。各 工 种 的产 品设 计 内 容 可 放 在 自己 的 “ ” 上 ,其 他工种 的产 品设计 人 员 可 以参 考 ,但 层 不能对 其进行 修改 。 中间集 成模 型 的运 用 可使产 品 设计信息得到及时交流和传递 ,更好地解决 了计算 机 支持 协 同设计 系统 中不 同工种 间和 同一工 种不 同 设计 人员 间 的相互协 作问题 。 3 计算机 支持 协 同设计 系统 的数 据集成 与共 享 数据转 换和共 享是在 计算 机支持 协 同设计 系统 中需解 决 的另 一 个 关 键 问题 。 它 主要 涉 及 两 方 面 的 :首先是 异地设计 采用 不 同应 用 软件 时 ,生 成文
协同工作的一个重要分支 , 是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 在设计工作中的应用 ,计算机支持协同设计系统是 计算机支持协同设计的具体实现,是支持多学科专 家协同设计的群件系统。作者在介绍计算机支持协 同设计系统技术基础的基础上 ,提出了计算机支持 协同设计系统 的集成模型和实现方法。
1 计算机支持协同设计的功能及技术基础
第1 7卷 第 1期 21 0 0年 3月
辽 东学院学报 ( 自然科学版) Junl f at i nn n esy( a r c ne ora o s r La i U i r t N t a Si c ) E e n o g v i ul e
V 1 1 . 1 o . 7 No
曹 伟 :计算机支持协 同设计 系统的集成模型和实现方法
・ 7・ 5
题 ,均可看 成是 不 同模 块 的集成 问题 ,可采用 数据 集 成方法 加 以解决 。图 1 是计 算机支 持协 同设计 系 统 协 同产 品设 计模 式 。 计算 机支 持协 同设计 系统 的实施 和逐步 完善需 要解 决 的一些 关键技 术 问题包括 :①合 理 的模 型结 构 ;②用户间的感知层次及角色控制 ;③同步问题
一
够在不同工种间实现部分数据的交流和传递,但在 设 计过程 中可 能 出现 的各工 种 间协 调 问题 仍然无 法 解决 。
收稿 日期 :2 1 0 0 0 0— 1— 8
作者简 介 : 曹伟 (95 ,男 ,吉林长春人 ,副教授 , 15一) 研究方向 : 计算机信息技术 。
第1 期
M8 . 2 0 r 01
【 信息科学与工程 】
计算机支持协同 设计系 统的集成模型和实现方法
曹 伟
( 东学院信 息技 术 学院 ,辽 宁 丹 东 辽 180 ) 103
摘 要:计算机支持协 同机支持协 同设计 系统是计 算机 支持协 同设 计的具体 实现 。在介 绍计 算机 支持协 同设 计 系统技 术基础 的基础 上 ,从 计 算机 支持 协 同设 计 系统的 集成模 型、数 据集成 与共 享、平 台结构 和工作规 则等方 面 ,提 出了计 算机 支持 协 同设计 系统的 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