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B1型题)_1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临床免疫学及检验(生物素-亲和素免疫放大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试卷1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临床免疫学及检验(生物素-亲和素免疫放大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试卷1(总分:7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B1型题(总题数:1,分数:6.00)A.1~3B.2~4C.3~5D.2:1E.1:2(分数:6.00)(1).每个抗原标记几个生物素分子为宜(分数:2.00)A. √B.C.D.E.解析:(2).每个抗体标记几个生物素分子为宜(分数:2.00)A.B.C. √D.E.解析:(3).生物素与IgG比值为多少时,效果较好(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每个蛋白质上标记的生物素分子数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
二、 A1型题(总题数:26,分数:52.00)1.ABC—ELISA将酶标记在(分数:2.00)A.亲和素B.生物素√C.抗体D.补体E.抗原解析:解析:酶标记生物素分子,与亲和素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亲和素一酶标生物素复合物。
2.关于活化生物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利用生物素的羧基加以化学修饰制成的各种活性集团的衍生物B.可容易与各种抗原、抗体、酶及核酸相应集团耦联C.广泛分布于动植物组织,可从卵黄囊和肝脏中提取√D.有标记蛋白质氨基的活化生物素E.有标记蛋白质醛基的活化生物素解析:解析:生物素广泛分布于动植物组织,可从卵黄囊和肝脏中提取。
活化生物素是化学基团修饰后的生物素。
3.关于生物素标记蛋白质的注意事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根据抗原或抗体分子结构中所带可标记基团的种类以及分子的理化性质,选择相应的活化生物素和反应条件B.活化生物素与待标记抗原或抗体可以是任意比例√C.在生物素与被标记物之间加入交联臂样结构可减少空间位阻影响D.生物素与抗原、抗体等蛋白质结合后不影响后者的免疫活性E.生物素标记酶时会影响其免疫活性解析:解析:生物素标记蛋白质的注意事项包括:①根据抗原或抗体分子结构中所带可标记基团的种类以及分子的理化性质,选择相应的活化生物素和反应条件。
临床医学检验中级考试—免疫

免疫PEG1.可用来检测CIC,特点是简便,特异性差,易受温度影响,PEG最终浓度为3-4%(分子量越大,PEG 浓度越小);2.是最常用的细胞融合剂,分子量大约6000。
3.可加速IC的形成;补体:1.由肝脏或巨噬细胞产生。
(抗原刺激机体不可产生!!)属于β球蛋白2.灭活:56℃30min。
低温不能灭活。
3.补体降低:a)消耗:SLE,冷球蛋白血症,自免性溶贫,类风关,移植排斥等;b)丢失:烧伤,失血,肾脏病变;c)合成不足:肝病,营养不良;d)细菌感染(G-尤甚),替代途径激活(凝聚的Ig、内毒素,菌体多糖、水解蛋白酶等可激活替代途径);4.补体升高:感染恢复期,恶性肿瘤(C2/3/4);心梗、病毒肝炎、糖尿病、正常妊娠则升高。
5.补体活化:①经典:IC激活C1q,进一步激活C1r和C1s;激活顺序,142356789;经典途径激活可用C1q结合试验来检测;②MBL:MBL结合至细菌启动的途径,激活物是MBL或CRP,绕过C1途径;③旁路:C3开始。
6.CH50测定:检测的是经典途径的溶血总活性。
7.单个补体测定:①免疫溶血法:非检测含量,而检测活性;②免疫化学法:单向免疫扩散,火箭免疫电泳,透射比浊法,散射比浊法;8.补体结合试验(cft):不检测补体,而是利用补体检测抗原抗体。
不溶血为阳性。
所用补体多为豚鼠血清;9.溶血反应和补体结合试验所用溶血素多为兔抗羊RBC抗体;溶血试验用2个单位的溶血素;10.C1抑制分子缺陷,导致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11.C3a和C5a叫做过敏毒素,可作用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引起过敏反应。
12.C3b与C3b受体结合后促使B细胞活化。
基因工程抗体的优点:非异源性。
人鼠嵌合体指:Ig的人(C区)和鼠(V区)连接。
白介素1.IL-1、6刺激肝脏细胞分泌急性时相反应蛋白;2.IL-2:T细胞生长因子。
活化T细胞产生,促进淋巴细胞增殖。
可促B细胞分泌抗体;激活NK细胞;3.IL-4:可促进免疫球蛋白的类型转换,促进IGE转换;4.IL-5刺激EO增殖分化;5.IL-6支持浆细胞增殖分化,以及B细胞杂交瘤细胞增殖;6.IL-8对中性粒有趋化作用;7.IL4/10是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可负调节细胞免疫应答;IL-10抑制IL-2合成;细胞因子1.多数细胞因子以单体形式存在,以非特异方式发挥作用,不受到MHC的限制。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临床免疫学及检验(放射免疫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试卷1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临床免疫学及检验(放射免疫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试卷1(总分:7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B1型题(总题数:2,分数:16.00)A.核素标记抗原B.核素标记抗体C.限量D.等量E.过量(分数:8.00)(1).放射免疫分析的标记物是用(分数:2.00)A. √B.C.D.E.解析:(2).免疫放射分析的标记物是用(分数:2.00)A.B. √C.D.E.解析:(3).放射免疫分析中标记物的使用为(分数:2.00)A.B.C. √D.E.解析:(4).免疫放射分析中标记物的使用为(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放射免疫分析使用核素标记抗原,标记物为限量使用;免疫放射分析使用核素标记抗体;标记物为过量使用。
A.竞争抑制B.非竞争结合C.针对多克隆抗体特异性较低D.针对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较强E.与两种抗体无关(分数:8.00)(1).放射免疫分析的反应模式是(分数:2.00)A. √B.C.D.E.解析:(2).免疫放射分析的反应模式是(分数:2.00)A.B. √C.D.E.解析:(3).放射免疫分析的特异性是(分数:2.00)A.B.C. √D.E.解析:(4).免疫放射分析的特异性是(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放射免疫分析反应模式为竞争抑制,反应针对多克隆抗体特异性较低;免疫放射分析反应模式为非竞争结合,反应针对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较强。
二、 A1型题(总题数:26,分数:52.00)1.放射性标记物的放射化学纯度一般要求大于(分数:2.00)A.75%B.85%C.95%√D.98%E.100%解析:解析:放射化学纯度是指单位标记物中结合于被标记物上的放射性占总放射性的百分率,一般要求大于95%。
2.RIA试验中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放射性强度与待测抗原呈(分数:2.00)A.正比关系B.函数关系C.反比关系√D.曲线关系E.正弦关系解析:解析:RIA是采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抗原和非标记的待测抗原竞争性结合有限量特异性抗体的反应,故放射强度与待测抗原浓度呈反比。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临床免疫学及检验(单克隆抗体与基因工程抗体制备技术)-试卷1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临床免疫学及检验(单克隆抗体与基因工程抗体制备技术)-试卷1(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下列关于杂交瘤细胞特点的错误描述是(分数:2.00)A.具备了双亲细胞的特点B.分泌人源性单克隆抗体√C.分泌鼠源性单克隆抗体D.体外繁殖快速E.能分泌抗体解析:解析:杂交瘤细胞是两个不同特性的细胞融合成一个异型核细胞,这两种细胞分别是小鼠脾细胞和小鼠骨髓瘤细胞,分泌鼠源性单克隆抗体。
2.杂交瘤技术中最常用的骨髓瘤细胞株是(分数:2.00)A.NS-1和SP2/0细胞株√B.NS-2株C.SP5株D.HPG-2E.HAILA解析:解析:杂交瘤技术中最常用的骨髓瘤细胞株是NS一1和SP2/0细胞株。
3.HAT培养基中三种关键成分为(分数:2.00)A.次黄嘌岭、氨基蝶呤、胸腺嘧啶核苷√B.黄嘌呤、氨基蝶呤、胸腺嘧啶核苷C.氨基嘌岭、氨基蝶呤、胸腺嘧啶核苷D.腺嘌呤、氨基蝶呤、胸腺嘧啶核苷E.鸟嘌呤、氨基蝶呤、胸腺嘧啶核苷解析:解析:HAT系次黄嘌呤(hypoxantin)、氨基蝶呤 (aminopterin)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thymidin)三种物质各英文首字之缀列,HAT培养基也就是指含有这三种物质的细胞培养基。
4.阳性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培养方法不包括(分数:2.00)A.有限稀释法B.无限稀释法√C.显微操作法D.荧光激活细胞分选仪E.软琼脂平板法解析:解析:阳性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单个细胞培养)方法包括有限稀释法、显微操作法、荧光激活细胞分选仪、软琼脂平板法。
5.实验室最常用的阳性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方法是(分数:2.00)A.无限稀释法B.有限稀释法√C.荧光激活细胞分选仪D.软琼脂平板法E.显微操作法解析:解析:阳性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单个细胞培养)方法包括有限稀释法、显微操作法、荧光激活细胞分选仪、软琼脂平板法。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临床免疫学及检验(细胞因子测定及应用)-试卷1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临床免疫学及检验(细胞因子测定及应用)-试卷1(总分:9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38,分数:76.00)1.细胞因子测定的临床应用是(分数:2.00)A.特定疾病的辅助诊断B.评估机体的免疫状态,判断治疗效果及预后C.临床疾病的治疗应用D.临床疾病的预防应用E.以上都是√解析:解析:细胞因子测定的临床应用包括A、B、C、D四项。
2.下列关于免疫学测定细胞因子,哪项是正确的(分数:2.00)A.特异性高B.操作简便C.不能确定其生物学活性D.不能确定其分泌情况E.以上都是√解析:解析:免疫学测定细胞因子的特点包括特异性高、操作简便、不能确定其生物学活性、不能确定其分泌情况。
3.下列关于分子生物学测定细胞因子的评价,哪项正确(分数:2.00)A.特异性高B.敏感性高C.测细胞因子基因√D.操作简便E.定量解析:解析:分子生物学测定细胞因子就是从基因水平检测细胞因子情况。
4.细胞因子生物学检测是(分数:2.00)A.特异性高B.定量C.定位D.测活性√E.半定量解析:解析:细胞因子生物学检测就是直接检测细胞因子特定的生物学活性来达到检测细胞因子水平的目的。
5.细胞因子是(分数:2.00)A.由免疫细胞合成B.由非免疫细胞合成C.小分子多肽D.调节多种细胞生理功能E.以上都是√解析:解析:参考细胞因子的概念。
6.由活化的T细胞产生的是(分数:2.00)A.multi-CSF √B.G-CSFC.M-CSFD.EpoE.SCP解析:解析:活化的T细胞能产生多种colony-stimula-ting factor(CSF),即multi-CSF。
7.由肾细胞产生的是(分数:2.00)A.G-CSFB.M-CSFC.CM-CSFD.Epo √E.LIF解析:解析:肾细胞能产生的细胞因子是Erythropoie-tin,即Epo。
8.细胞因子检测最可靠的方法是(分数:2.00)A.生物学检测法√B.免疫学检测法C.分子生物学法D.动物体内检测法E.以上都不是解析:解析:生物学检测法直接检测细胞因子活性,反映细胞因子的功能状态,所以它是细胞因子检测最可靠的方法。
中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临床免疫学及检验(肿瘤免疫与免疫学检验)

中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临床免疫学及检验(肿瘤免疫与免疫学检验)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A2型题 3. A3型题 4. B1型题1.属于肿瘤特异性抗原的是A.胚胎抗原B.甲胎蛋白C.黑色素瘤抗原D.癌胚抗原E.CA199正确答案:C解析:其余四项皆为肿瘤诊断辅助蛋白,在正常细胞上也存在,而非肿瘤特异性抗原。
知识模块:肿瘤免疫与免疫学检验2.具有抗肿瘤效应的第一道防线是A.Tc细胞B.中性粒细胞C.TH细胞D.B细胞E.NK细胞正确答案:E解析:NK细胞是天然免疫中抗肿瘤细胞,是抗肿瘤效应的第一道防线。
知识模块:肿瘤免疫与免疫学检验3.表达MHC-I类分子密度最高的细胞是A.肝、肾细胞B.淋巴细胞、白细胞C.血小板、网织红细胞D.红细胞、神经细胞E.以上均不对正确答案:C解析:表达MHC-I类分子密度最高的细胞是血小板、网织红细胞。
知识模块:肿瘤免疫与免疫学检验4.由活化的T细胞产生的是A.multi-CSFB.G-CSFC.M-CSFD.EpoE.SCP正确答案:A解析:活化的T细胞能产生多种colony-stimulating factor(CSF),即multi-CSF。
知识模块:肿瘤免疫与免疫学检验5.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检测HLA的方法又称为A.沉淀反应B.凝集反应C.补体结合实验D.补体依赖的细胞毒试验E.以上均不对正确答案:D解析:血清学分型借助的是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microlymphocytotoxicity test)或称补体依赖的细胞毒试验(complement dependent cytotoxicity test,CDC)。
取已知HLA抗血清加入待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作用后加入兔补体,充分作用后加入染料,着染的细胞为死亡细胞,依据特异性抗体介导的补体系统对靶细胞溶解的原理,待检淋巴细胞表面具有已知抗血清所针对的抗原。
知识模块:肿瘤免疫与免疫学检验6.用于前列腺癌初筛的首选肿瘤标志物是A.AFPB.PSAC.CEAD.CA19-9E.HCG正确答案:B解析:PSA为前列腺上皮细胞产生的糖蛋白,作为前列腺癌的辅助诊断项目,可用来监测前列腺癌的疗效,判断预后。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考试答案一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考试答案一1、单选DTH所致的疾病可为()A.肿瘤B.乙型肝炎C.急性肾小球肾炎D.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E.过敏性鼻炎正确答案:D2、配伍题双标记免疫荧(江南博哥)光技术用于()直接免疫荧光技术用于()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技术用于()A.检测抗原B.检测抗体C.既可检测抗原,又可检测抗体D.同时检测两种抗原E.同时检测两种抗体正确答案:D,A,C3、单选B细胞存在数量最多的器官是()A.脾B.胸导管C.淋巴结D.血液E.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正确答案:A4、单选关于HLA-1分子正确的叙述是()A.供CD4+Th细胞识别B.与提呈外源性抗原无关C.与提呈内源性抗原无关D.主要提呈外源性抗原E.主要提呈内源性抗原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HLA-Ⅰ分子主要提呈内源性抗原。
5、单选血清电泳时,Ig主要分布于()A.α1区B.α2区C.β区D.γ区E.α区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Ig分子量较大,电泳时迁移缓慢,主要位于γ区。
6、单选能促进IgE产生的细胞因子是()A.IL-10B.IL-4C.TNF-αD.TGF-βE.TNF-β正确答案:B7、配伍题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患()机体的免疫自稳功能紊乱时易患()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低下时易患()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过高时易患()A.移植物排斥反应B.免疫缺陷病C.超敏反应性疾病D.自身免疫病E.恶性肿瘤正确答案:E,D,B,C8、单选在补体系统中既参与经典激活途径也参与替代激活途径的组分是()A.C1B.C2C.C3D.C4E.B因子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补体经典途径成分按其被发现的先后顺序分别命名为C1~C9,补体替代途径成分有B因子、D 因子、P因子、C3、C5~C9。
9、单选细胞因子特性不包括()A.高效性B.重叠性C.网络性D.拮抗性E.特异性正确答案:E10、单选天然免疫耐受通常是指()A.机体对非己抗原的免疫无应答状态B.机体对自身组织成分的免疫无应答状态C.机体对任何抗原的免疫无应答状态D.机体对某种特定抗原的免疫无应答状态E.机体对改变的自身组织成分的免疫无应答状态正确答案:B11、单选能形成沉淀反应的抗原不包括()A.溶血性链球菌B.细菌培养液C.细胞裂解液D.血清蛋白E.组织液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沉淀反应。
中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临床免疫学及检验(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免疫

中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临床免疫学及检验(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A2型题 3. B1型题1.下列哪一种自身免疫病患者最可能检出抗自身IgG抗体A.恶性贫血B.重症肌无力C.自身免疫性溶血D.类风湿性关节炎E.肺肾出血性综合征正确答案:D解析:类风湿性关节炎为Ⅱ型超敏反应,最容易检出抗自身IgG抗体。
知识模块: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2.下列哪种疾病是非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疾病A.重症肌无力B.慢性甲状腺炎C.慢性溃疡性结肠炎D.系统性红斑狼疮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正确答案:D解析: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各器官都可能受到侵害。
知识模块: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3.用免疫荧光法诊断SLE,敏感性最高的抗原片是A.小鼠肝细胞B.绵羊红细胞C.Hep-2细胞D.Hela细胞E.小鼠腹腔积液癌细胞正确答案:C解析: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以小鼠肝细胞、Hep-2细胞(人喉癌上皮细胞株)、Hela细胞(宫颈癌细胞株)或小鼠腹水癌细胞等作为抗原片,以Hep-2细胞抗原片敏感性较高。
知识模块: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4.Ⅰ型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标志抗体是A.抗线粒体抗体2型B.抗肝肾微粒体抗体C.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D.抗核抗体E.抗平滑肌抗体正确答案:E解析:Ⅰ型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标志抗体是抗平滑肌抗体。
知识模块: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5.眼外伤引起的交感性眼炎的机制为A.隐蔽抗原释放B.修饰抗原C.异嗜性抗原D.Th旁路活化E.遗传因素正确答案:A解析:晶体蛋白属于隐蔽抗体,外伤后释放入血,引起自身免疫反应,导致交感性眼炎。
知识模块: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6.常见的类风湿因子(RF)类型不包括以下哪项A.IgGB.IgAC.IgMD.IgDE.IgE正确答案:D解析:常见的RF有IgM型、IgG型、IgA型和IgE型,其中IgM型为主要类型,也是临床免疫检测中常规方法测定的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B1型题)
1、既具有抗原吞噬能力又有抗原提呈能力的细胞是
A.纯化的T细胞
B.纯化的B细胞
C.纯化的红细胞
D.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E.单核细胞
2、既不表达HLA-Ⅰ类抗原又不表达HLA-Ⅱ类抗原的细胞是
A.纯化的T细胞
B.纯化的B细胞
C.纯化的红细胞
D.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E.单核细胞
3、应用CDC方法检测HLA-DR抗原所使用的待测细胞为
A.纯化的T细胞
B.纯化的B细胞
C.纯化的红细胞
D.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E.单核细胞
4、PHA刺激法可用于
A.测定Tc细胞的效应功能
B.IgG测定
C.可溶性细胞因子测定
D.T细胞亚群测定
E.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5、免疫比浊法可用于
A.测定Tc细胞的效应功能
B.IgG测定
C.可溶性细胞因子测定
D.T细胞亚群测定
E.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6、流式细胞仪可用于
A.测定Tc细胞的效应功能
B.IgG测定
C.可溶性细胞因子测定
D.T细胞亚群测定
E.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7、细胞毒试验可用于
A.测定Tc细胞的效应功能
B.IgG测定
C.可溶性细胞因子测定
D.T细胞亚群测定
E.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8、测定抗体生成细胞数
A.免疫印迹法
B.细胞毒试验
C.反向溶血空斑试验
D.E花结试验
E.PHA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9、测定T细胞数量
A.免疫印迹法
B.细胞毒试验
C.反向溶血空斑试验
D.E花结试验
E.PHA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10、测定NK细胞的杀伤活性
A.免疫印迹法
B.细胞毒试验
C.反向溶血空斑试验
D.E花结试验
E.PHA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11、测定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
A.免疫印迹法
B.细胞毒试验
C.反向溶血空斑试验
D.E花结试验
E.PHA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12、白血病儿童从骨髓库中得到别人捐献的骨髓,属
A.自体移植
B.同种移植
C.异种移植
D.同系移植
E.胚胎组织移植
13、试验性将猪心移植给猴,属
B.同种移植
C.异种移植
D.同系移植
E.胚胎组织移植
14、将人胚胎干细胞移植给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属
A.自体移植
B.同种移植
C.异种移植
D.同系移植
E.胚胎组织移植
15、烧伤后将患者手臂皮肤移植到背部,属
A.自体移植
B.同种移植
C.异种移植
D.同系移植
E.胚胎组织移植
16、同卵双胞胎中一个捐献单侧肾脏给另一个,属
A.自体移植
C.异种移植
D.同系移植
E.胚胎组织移植
17、血清中M蛋白的筛选采用
A.蛋白区带电泳
B.免疫比浊分析
C.对流免疫电泳
D.免疫固定电泳
E.尿本周蛋白检测
18、检测M蛋白的类型采用
A.蛋白区带电泳
B.免疫比浊分析
C.对流免疫电泳
D.免疫固定电泳
E.尿本周蛋白检测
19、定量检测M蛋白采用
A.蛋白区带电泳
B.免疫比浊分析
C.对流免疫电泳
D.免疫固定电泳
E.尿本周蛋白检测
20、PEG沉淀试验
A.不能反映小分子循环免疫复合物
B.不能反映大分子循环免疫复合物
C.不能检测IgA类抗体形成的循环免疫复合物
D.不能检测IgM类抗体形成的循环免疫复合物
E.不能检测IgG类抗体形成的循环免疫复合物
21、补体参与技术检测CIC
A.不能反映小分子循环免疫复合物
B.不能反映大分子循环免疫复合物
C.不能检测IgA类抗体形成的循环免疫复合物
D.不能检测IgM类抗体形成的循环免疫复合物
E.不能检测IgG类抗体形成的循环免疫复合物
22、RIA的实质是一种
A.竞争抑制性结合
B.非竞争性结合
C.抗原
D.抗体
E.补体
23、IRMA的实质是一种
A.竞争抑制性结合
B.非竞争性结合
C.抗原
D.抗体
E.补体
24、诊断伤寒的肥达反应为
A.间接凝集试验
B.反向间接血凝试验
C.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D.直接凝集试验
E.环状沉淀试验
25、乳胶妊娠诊断试验为
A.间接凝集试验
B.反向间接血凝试验
C.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D.直接凝集试验
E.环状沉淀试验
26、诊断炭疽的Ascoli试验为
A.间接凝集试验
B.反向间接血凝试验
C.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D.直接凝集试验
E.环状沉淀试验
27、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载体的试验是
A.间接凝集试验
B.反向间接凝集试验
C.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D.协同凝集试验
E.Coombs试验
28、抗体致敏载体检测抗原的试验是
A.间接凝集试验
B.反向间接凝集试验
C.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D.协同凝集试验
E.Coombs试验
29、检测抗红细胞不完全抗体的试验是
A.间接凝集试验
B.反向间接凝集试验
C.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D.协同凝集试验
E.Coombs试验
30、未出现凝集而判定为阳性的试验是
A.间接凝集试验
B.反向间接凝集试验
C.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D.协同凝集试验
E.Coombs试验
31、参与I型超敏反应
A.补体
B.IgE
C.TNF
D.IL-10
E.IgD
32、参与Ⅱ型超敏反应
A.补体
B.IgE
C.TNF
D.IL-10
E.IgD
33、参与Ⅲ型超敏反应
A.补体
B.IgE
C.TNF
D.IL-10
E.IgD
34、参与Ⅳ型超敏反应
A.补体
B.IgE
C.TNF
D.IL-10
E.IgD
35、HLA分型细胞学阴性分型法所使用的标准细胞为
A.表面只有一种LD抗原的纯合子分型细胞
B.表面有两种LD抗原的细胞
C.预致敏淋巴细胞
D.未用丝裂霉素C或X线照射预处理的细胞
E.具有增殖能力的细胞
36、HLA分型细胞学阳性分型法所使用的标准细胞为
A.表面只有一种LD抗原的纯合子分型细胞
B.表面有两种LD抗原的细胞
C.预致敏淋巴细胞
D.未用丝裂霉素C或X线照射预处理的细胞
E.具有增殖能力的细胞
37、在流式免疫技术中,FITC常用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是
A.488nm,525nm
B.488nm,575nm
C.488nm,620nm
D.633nm,670nm
E.360nm,450nm
38、在流式免疫技术中,PE的最大激发波长和最大发射波长分别是
A.488nm,525nm
B.488nm,575nm
C.488nm,620nm
D.633nm,670nm
E.360nm,450nm
39、PI常用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是
A.488nm,525nm
B.488nm,575nm
C.488nm,620nm
D.633nm,670nm
E.360nm,450nm
40、APC常用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是
A.488nm,525nm
B.488nm,575nm
C.488nm,620nm
D.633nm,670nm
E.360nm,450nm
41、细胞间相互作用受MHC-I类分子限制的是
A.Tc与靶细胞
B.Tc与B淋巴细胞
C.Th与Ts细胞
D.Mφ与靶细胞
E.APC与Th细胞
42、细胞间相互作用受MHC-Ⅱ类分子限制的是
A.Tc与靶细胞
B.Tc与B淋巴细胞
C.Th与Ts细胞
D.Mφ与靶细胞
E.APC与Th细胞
43、细胞间相互作用不受MHC分子限制的是
A.Tc与靶细胞
B.Tc与B淋巴细胞
C.Th与Ts细胞
D.Mφ与靶细胞
E.APC与Th细胞
44、应用Ficoll分离液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单个核细胞的比重范围为
A.1.092左右
B.1.075~1.090
C.1.065~1.072
D.1.035~1.065
E.1.030~1.035
45、多核粒细胞的比重范围为
A.1.092左右
B.1.075~1.090
C.1.065~1.072
D.1.035~1.065
E.1.030~1.035
46、血小板的比重范围为
A.1.092左右
B.1.075~1.090
C.1.065~1.072
D.1.035~1.065
E.1.030~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