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历年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货币银行学》考试题(带答案)

《货币银行学》考试题(带答案)《货币银行学》期末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填空题1、铸币是国家权力进入货币流通领域的第一现象。
2、典型的表征货币是银行券3、表征货币是由足值货币向现代信用货币发展的一种过渡性的货币形态。
4、在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存在的主要形式是现金和存款。
5、电子货币是新型的信用货币形式,是高科技的信用货币。
6、国家发行的短期债券、银行签发的承兑汇票以及大额可转让存单等短期证券,可在货币市场上随时转让、贴现、抵押等多种形式变现,转化成现实的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我们将它们成为准货币。
7、所谓“流通中的货币”,就是发挥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和发挥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的总和。
8、从货币制度诞生以来,经历了银本位制度、金银复本位制度、金本位制度和纸币本位制度五种主要货币制度形态。
9、金银复本位制主要有两种类型:平行本位制和双本位制。
10、在格雷欣法则中,实际价值高于法定比价的货币是良币。
11、在格雷欣法则中,实际价值低于法定比价的货币是劣币。
12、金本位制有三种形式: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
13、货币制度的四大构成要素:货币材料的确定、货币名称货币单位和价格标准、本位币辅币及其偿付能力、发行保证制度。
14、目前,世界各国普遍以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强弱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
15、狭义货币M1由现金和活期存款构成,广义货币M2由M1加准货币构成。
16、货币制度最基本的内容是货币材料的确定。
17、足值货币货币既可以作为一般商品消费,也可以作为货币进行流通。
18、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称为本位币亦称主币。
19、在纸币制度下,如果在同一市场上出现两种以上纸币流通时,会出现货币的良币驱逐劣币。
20、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的发行主体是银行。
第二部分单项选择题1、纸币的发行是建立在货币 B 职能基础上的。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储藏手段2、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货币形态是 A 。
《货币银行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货币银行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单项选择(10小题*2=20)1、货币的本质是()A、金属货币B、纸币C、支付凭证D、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2、企业之间的赊销、预付属于什么信用形式()A、商业信用B、银行信用C、国家信用D、消费信用3、按资金的偿还期限分,金融市场分为()A、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B、同业拆借市场和长期债券市场C、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D、回购市场和债券市场4、银行在票据未到期前将票据买进的做法叫()A、票据贴现B、回购C、同业拆借D、票据结算5、下面哪种是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是()A、有价证券买卖B、贷款业务C、再贴现业务D、货币发行6、目前各国商业银行常采用的经营管理方法是()A、资产管理B、负债管理C、资产负债综合管理D、贷款管理7、我国目前拥有货币发行权的银行是()A、中国进出口银行B、汇丰银行上海分行C、中国农业发展银行D、中国人民银行8、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过程中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是()A、需求拉上论B、成本推进论C、开放型通货膨胀D、隐蔽型通货膨胀9、已知一张面值100元的债券,票面年利率为10%,还有2年到期,此时市场价格为102元,计算债券的实际收益率为()A、8.82%B、9.15%C、9.25%D、9.5%10、下列不属于国家所追求实现的宏观经济目标是()。
A、充分就业B、利率稳定C、国际收支平衡D、物价稳定二、多项选择(10小题*3=30)1、货币的职能有()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储藏手段D、支付手段E、世界货币2、影响货币创造乘数的因素主要有()A、法定准备金率B、超额准备金率C、现金漏损率D、存款期限E、利率3、下列信用工具中属于货币市场金融工具的有()A、优先股B、普通股C、商业票据D、国库券E、一年期以上的定期存款单4、金融交易客体中属于基础性的有()A、货币头寸B、期货C、债券D、外汇E、股票5、金融创新的原因包括()A、竞争需要B、规避管制C、规避风险D、技术进步E、政府支持6、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特征()A、金融市场开放B、金融资产形式单一C、金融资产结构不合理D、政府管制严格E、金融机构单一7、下面属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有()A、商业银行B、信托公司C、保险公司D、中央银行E、证券公司8、属于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有()A、证券投资B、票据贴现C、货币发行D、贷款E、吸收存款9、中央银行典型的三大职能有()A、发行的银行B、证券投资C、银行的银行D、国家的银行E、政策制定10、下列机构中属于我国金融监管机构的有()A、银监会B、证监会C、保监会D、财政部E、社保中心三、名词解释(4小题*8=32)1、国家信用2、同业拆借3、金融创新4、通货膨胀四、简答题(1小题*18=18)1、简述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货币银行学》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18)

《货币银行学》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18)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利息是( )的价格。
A.货币资本B.借贷资本
C.外来资本 D.银行资本
2.由一国货币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规定的利率是( )。
A.公定利率B.官定利率
C.市场利率 D.优惠利率
3.货币在( )时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A.支付工资 B.缴纳税款’
C.商品买卖 D.表现商品价值
4.商业银行的( )是指形成商业银行资产来源的业务。
A.中间业务 B.表外业务
C.资产业务D.负债业务
5.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非常重视( )。
A.恒久收入的作用 B.人力资本的影响
c.利率的作用 D.汇率的作用
6.货币政策诸目标之间呈一致性关系的是( )。
A.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B.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
C.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 D.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
7.货币均衡的实现具有( )的特点。
A. 相对性 B.绝对性
C.长期性 D.稳定性
8.下列金融工具中属于直接金融工具的是( )。
A.企业股票 B.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C.银行承兑汇票 D.银行支票
9.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是( )的基本特点。
A.国际金本位制 B.牙买加体系
C.布雷顿森林体系 D.国际金块本位制
10.西方经济学家一般认为利率是由( )所决定的。
A.货币供求 B.利润率
C.利润的平均水平 D.供求关系。
货币银行学期末测试卷(终极版含答案计算题只出两题)

货币银行学期末测试卷(终极版含答案计算题只出两题)组织进行的,该结算是每日进行的,即实行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又称(“逐日盯市”)。
11、投资银行的业务包括(证券承销)、(证券交易)(企业并购)、(风险投资)二、名词解释1、再贴现: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商业银行持有的已贴现但尚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商业银行提供融资支持的行为。
2、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以赊销商品和预付贷款等形式提供的信用。
3、看涨期权:是指投资者在一定是期限内有权利以某一确定的协议价格购买标的资产的期权合约。
4、贴现指银行承兑汇票的持票人在汇票到期日前,为了取得资金,贴付一定利息将票据权利转让给银行的票据行为,是持票人向银行融通资金的一种方式。
5、“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律:在双行本位制度下,由于金银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不一致,导致市场比价较高的货币会被熔化并退出流通领域,而市场比价较低的货币则充斥市场。
6、流动性陷阱:当货币供给线与货币需求线的平行部分相交时,无论货币供给如何变化利率将不再变动,人们会先选择存储货币,因此利率不发生任何变动。
7、滞涨效应:滞涨又称为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是指经济生活中出现了生产停滞、失业增加和物价水平居高不下,即经济萧条和通货膨胀并存的经济现象。
8、保证金制度:在期货交易中,任何交易者必须按照其所买卖期货合约价值的一定比例缴纳资金,作为其履行期货合约的财力担保,然后才能参与期货合约的买卖,并视价格变动情况确定是否追加资金。
三、简答题1、简述支付手段与流通手段的共性与差异答:共性:货币在执行这两种职能时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也都可以是不足值的货币或货币符号。
区别:(1)、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是补足商品交易的环节;(2)、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只服务于商品流通,而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还服务于其他经济行为,如支付工资、佣金、缴纳税金、房租,及财政收支、信贷收支等领域;(3)、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是即期购买,而执行支付手段是跨期支付。
货币银行学期末试卷和参考答案解题详解

《货币银行学》试卷二200——200 学年第学期姓名学号班级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得分一、填充题:(每空2分,共20分)1、 是由足值货币向现代信用货币发展的一种过渡性的货币形态。
2、保持币值稳定实际有两层含义:一是 ,二是 。
3、在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存在的主要形式是 和 。
4、从微观层面看,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包括 、 和 。
从宏观层面看,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包括 、 和 。
5、1933年 的颁布,标志着现代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分野格局的形成,同时也标志着纯粹意义上的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诞生。
6、凯恩斯把货币需求分为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
7、基础货币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
8、根据IS-LM分析,IS曲线表示________市场的均衡;而LM曲线表示__________市场的均衡。
9、货币政策理论主要研究以下几个问题:一是 ,二是 ,三是 ,四是 。
10、国际收支平衡表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 等三大项目。
得分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信用货币的发行是建立在货币 职能基础上的。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储藏手段2、我国M1层次的货币口径是 。
A、MI=流通中现金B、MI=流通中现金+企业活期存款+企业定期存款C、MI=流通中现金+企业活期存款+个人储蓄存款D、MI=流通中现金+企业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3、格雷欣法则起作用于 。
A、平行本位制B、双本位制C、跛行本位制D、单本位制4、 是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
A、银行信用B、国家信用C、商业信用D、消费信用5、基金管理的关键是在分散和降低风险的基础上获得较高的收益,因此,就显得极为重要。
A、风险资本投资B、证券承销C、证券组合投资D、资产证券化6、投资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通过证券的发行和交易筹集,其本源业务为。
货币银行学期末试卷

《货币银行学》期末考试试卷适用班级考试形式 班级 姓名 学号一、 单项选择 (每题2分,共10*2=20分)1、我国的中央银行制度属于( )。
A 单一制B 多元制C 跨国中央银行制度D 准中央银行制度2、下列中央银行的活动中,体现其“银行的银行”职能的是( )。
A 代理国库 B 向政府提供货款C 集中保管存款准备金D 垄断发行货币3、货币发行属于中央银行的( )。
A 资产业务B 负债业务C 中间业务D 表外业务4、( )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A 经济增长B 充分就业C 币值稳定D 国际收支平衡5、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存款准备率越高,则货币乘数()。
A 越大B 越小C 不变D 不一定6、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当前市场利率比正常水平高时,人们就会( )。
A 抛售债券而持有货币B 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C 只持有货币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7、金本位制,( )是决定汇率的基础。
A 货币的含金量B 物价水平C 购买力D 价值量8、牙买加体系是指( )。
题 号一 二三 四 总分 总分人 得 分A 国际金本位制B 黄金—美元本位制 D 以上答案都可以C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储备多元化和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际货币制度9、外汇是()的简称。
A 外国货币B 外币汇率C 国际汇兑D 外国汇票10、费雪在交易方程式中假定()。
A M和V短期内稳定B T和P短期内稳定C P和V短期内稳定D T和V短期内稳定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0*3=30分)1、中央银行的产生原因主要有()。
A 中央银行的产和是集中统一银行券发行的需要B 中央银行的产生是统一票据交换及清算的需要C 中央银行的产生是“最后货款人”需要D 中央银行的产生是对金融业统一管理的需要E 中央银行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要求2、中央银行业务活动以()为基本原则。
A 非盈利性B 流动性C 主动性D 公开性3、中央银行增加基础货币供给的途径有()。
A 再贴现B 再贷款C 财政借款D 买入黄金与外汇4、外国货币作为外汇的前提是()。
期货币银行学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期货币银行学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货币贮藏的“蓄水池”作用是()A、对金属货币流通情况而言的B、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的特征C、货币价值尺度职能所决定的D、现代货币特有的功能2、由于金融工具市场价格下跌所带来的风险称作()。
A、利率风险B、价格风险C、信用风险D、市场风险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银行信用的特点?()A、银行信用的客体是单一形态的货币资本B、银行信用是一种中介信用C、银行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动态不完全一致D、银行信用的规模受到企业资本数量的限制4、单利是指()。
A、按市场利率计算的利息B、以年为期限单位计算的利息C、银行对逾期贷款的加罚息D、仅对本金计算利息,对本金所生利息不再计息5、由资金供求关系和风险收益等因素决定的利率为()。
A、公定利率B、市场利率C、固定利率D、官方利率6、一张面额为1000元的一年期的汇票,3个月后到期。
到银行贴现时确定该票据的贴现率为4%,其贴现金额是()。
A、1000元B、999元C、10元D、990元7、证券交易市场中的具有套期保值的交易方式是()A、现货交易B、期货交易C、期权交易D、信用交易8、当前能支付较高收益的普通股,被称为()A、蓝筹股B、成长股C、收入股D、投机股9、经银行承兑后的汇票可以在货币市场上以()方式获得现款。
A、提前支取B、贴现C、转让D、再承兑10、下列金融市场类型中不属于货币市场的有()A、同业拆借市场B、票据市场C、股票市场D、国库券市场11、信用合作社的资金最主要来源是()。
A、公积金B、社员交纳股金C、存款D、借入资金12、二十世纪70年代后期,伴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各种新的金融工具和交易方式以各种形式抬高资金价格,市场利率大幅上升,此种背景下出现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是:()A、资产管理理论B、负债管理理论C、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D、表内外统一管理理论13、1999年美国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标志着美国进入全面混业经营,这表明银行业务经营开始呈现()A、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B、银行业务全能化C、银行业务经营科技化D、银行业务经营证券化14、从资本构成来看,中国人民银行属于()的中央银行。
《货币银行学》期末试卷及答案4套

期末测试一10×2,共20分)1.货币的本质是()。
A. 金属货币B. 纸币C. 支付凭证D. 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2.企业之间的赊销、预付属于什么信用形式()。
A. 商业信用B. 银行信用C. 国家信用D. 消费信用3.按资金的偿还期限分,金融市场分为()。
A. 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B. 同业拆借市场和长期债券市场C. 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D. 回购市场和债券市场4.银行在票据未到期前将票据买进的做法叫()。
A. 票据贴现B. 回购C. 同业拆借D. 票据结算5.下面哪种是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是()。
A. 有价证券买卖B. 贷款业务C. 再贴现业务D. 货币发行6.目前各国商业银行常采用的经营管理方法是()。
A. 资产管理B. 负债管理C.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D. 贷款管理7.我国目前拥有货币发行权的银行是()。
A. 中国进出口银行B. 汇丰银行上海分行C.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D. 中国人民银行8.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过程中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是()。
A. 需求拉上论B. 成本推进论C. 开放型通货膨胀D. 隐蔽型通9.已知一张面值100元的债券,票面年利率为10%,还有2年到期,此时市场价102元,计算债券的实际收益率为()。
A. 8.82%B. 9.15%C. 9.25%D. 9.5%10.下列不属于国家所追求实现的宏观经济目标是()。
A. 充分就业B. 利率稳定C. 国际收支平衡D. 物价稳定二、多项选择(10×2,共20分)1. 货币的职能有()。
A. 价值尺度B. 流通手段C. 储藏手段D. 支付手段E. 世界货币2. 影响货币创造乘数的因素主要有()。
A. 法定准备金率B. 超额准备金率C. 现金漏损率D. 存款期限E. 利率3. 下列信用工具中属于货币市场金融工具的有()。
A. 优先股B. 普通股C. 商业票据D. 国库券E. 一年期以上的定期存款单4. 金融交易客体中属于基础性的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货币银行学历年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A、安全性B、盈利性C、流动性D、风险性18、货币在支付工资和纳税方面发挥着()A、价值尺度职能B、流通手段职能C、贮藏手段职能D、支付手段职能19.凯恩斯认为与利率变动存在着负相关关系的货币需求是()A 交易性货币需求B 预防性货币需求C 营业性货币需求D 投机性货币需求20、美国联邦储备体系是()A、单一式的中央银行制度B、二元式的中央银行制度C、跨国式的中央银行制度D、准中央银行制度二、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有限法偿2、派生存款3、金融工具4、需求拉上说5、货币乘数三、计算题(两小题,第一小题8分,第二小题12分,共20分)1、以为客户2000年1月1日在银行存一笔定期一年的储蓄存款,金额为10000元,年利率为6%。
问:(1)该客户2001年1月1日支取,可得本利和为多少?(2)该客户2003年1月1日支取,可得本利和为多少?(银行实行自动转存制度)2、假设1999年10月5日德国马克对美元汇率为100德国马克=58.88美元。
甲认为德国马克对美元的汇率将上升,因此以每马克0.04美元的期权费向乙购买一份1999年12月到期,协议价格为100德国马克=59.00美元的德国马克看涨期权,每份德国马克期权的规模为125000马克。
试分析不同价格情况下甲乙双方的盈亏分布情况。
四、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现阶段我国货币供应划分为哪三层?2、简述商业信用的特点与局限性。
3、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4、简述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
5、简述我国金融机构体系。
五、论述题(任选一题,共15分)1、论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2、试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货币银行学》试题答案第一套 2008、12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D2、C3、B4、D5、C6、B7、C8、B9、B 10、D11、B12、B13、D14、B15、D16、D17、C18、D19、D20、B二、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有限法偿——无限法偿的对称。
是指辅币具有有限的支付能力,即法律上虽赋予它流通的权力,但当每次支付超过一定限额时,对方有权拒绝收受。
2、派生存款——在原始存款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那部分存款。
3、金融工具——是金融市场上据以进行交易的合法凭证,是货币资金或金融资产借以转让的工具。
4、需求拉上说: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指对商品和劳务的货币需求超过按现行价格可得到的供给,从而引发的一般物价水平的上缺。
这是从假定供给不变,从需求方面来解释的.导致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因素主要是投资过旺、消费扩增、财政赤字和外贸出超;5、货币乘数——是指在货币供给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提供量与社会货币最终形成量之间的扩张倍数。
三、计算题(两小题,第一小题5分,第二小题10分,共15分)1、 \假定从现在起每月要在银行存入金额为P 的钱(1+0.01)121—150000=P ×[—1] 0.012、甲乙双方的盈亏分布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如果在期权到期时,德国马克汇率等于或低于100德国马克=59.00美元,则看涨期权就无价值。
买方最大亏损为支付的期权费, 即125000马克×0.04美元/马克=5000美元(2分)(2)、如果在期权到期时,德国马克汇率升到100德国马克=63.00美元,买方通过执行期权可赚取125000×(00.5900.63 )÷100=5000美元,扣掉期权费以后,他刚好盈亏平衡。
(3分)(3)、如果在期权到期前,德国马克汇率升到100德国马克=63.00以上买方就可实现净赢余,马克的汇率越高买方的净赢余就越多(2分)四、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M0=通货M1=通货+活期存款M2=M1+定期存款(包括储蓄定期存款)2、简述商业信用的特点与局限性。
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与企业之间,在商品交易中由于延期付款或预收货款而产生的信用。
特点:1、企业之间的信用2、是产业资本中的商品资本。
3、是直接信用是信用的基本形式局限性:1、规模和数量上局限性2、方向上的局限性3、期限上的局限性3、试比较股票和债券的区别。
3、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它是中央银行针对个别部门实施的,不对整个金融市场产生影响的货币政策工具。
包括:间接信用调控工具、直接信用调控工具和道义劝导手段。
4、(1)发行的银行(2分):中央银行垄断银行券的发行权。
银行券的发行是央行的重要资金来源,为中央银行调节金融提供了资金力量。
(2)银行的银行(2分):具体表现在集中存款准备,最后贷款人,组织全国的清算。
(3)国家的银行(3分):主要体现在:代理国库、代理国家债券的发行、对国家给予信贷支持、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制订并监督执行金融管理法规。
5、中国人民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中信实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上海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及各大中城市的城市商业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五、论述题(共15分)1、论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一)中世纪银行业的萌芽。
银行产生于古代的货币兑换和银钱业:⑴铸币兑换及货币金属块的鉴定和兑换⑵货币保管⑶汇兑(二)近代银行的产生。
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产生:一是旧的高利贷性质的银行业,逐渐适应新的经济条件而转变为资本主义银行;二是按资本主义经营原则组织起来的股份制银行,起主导作用的是后一条途径。
(三)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
银行作为货币信用业务的企业,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产物。
(四)垄断资本主义银行。
2、根据学生发挥情况给分第二套2008 12 B卷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货币职能中,与职能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
2、投资基金按是否可赎回,分为基金与基金。
3、商业银行的业务大体可分为三类:、、。
4、凯恩斯在其流动性偏好理论中将微观经济主体对货币的需求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大动机。
二、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5分)1、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中一般将现金划入()层次:A、M0 B、M1C、M2D、M32、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可表述为()。
A、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名义利率B、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C、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D、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3、以下哪一种利率通常被称作基准利率()。
A、存贷款利率B、再贴现利率C、民间借贷利率D、同业拆借利率4、按资金的偿还期限分,金融市场可分为。
A、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B、同业拆借市场和长期债券市场C、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D、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5、构成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A、自有资本B、存款负债C、向央行借款D、发行金融债券6、金本位制下的汇率决定于两国货币的()A、铸币平价B、绝对购买力平价C、利率平价D、相对购买力平价7、某企业获得银行一笔期限3年、年利率为5%的1000万元贷款,每年计息一次,若按复利计息,该笔贷款到期的本利和为()。
A、1050万元B、1102.5万元C、1157.63万元D、1150.63万元8、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强调的是()。
A.恒久收入的影响 B.人力资本的影响C.利率的主导作用 D.汇率的主导作用9、下列哪个方程式是剑桥方程式()A.MV=PT B.P=MV/TC.M=PQ/V D.M=KPY10、下列属于短期资金市场的是。
A、债券市场B、资本市场C、票据市场D、股票市场11、菲利普斯曲线说明,在短期内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是( )A、正相关关系B、负相关关系C、相关关系 D12、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办理票据贴现业务时所使用的利率称作()A、存款利率B、贷款利率C、再贴现利率D、市场利率13、以下属于投资级债券的级别有()A、BBBB、BBC、BD、CCC14、从理论上讲,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债券的价格会( )A、不变B、上升C、下降 D15、由法律规定不能用于放款盈利的商业银行资产是( )A、超额准备金BC、法定准备金D三、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10分)1、在《巴塞尔协议》中商业银行的资本被划分为两类,它们是()。
A、补充资本B、债务资本C、核心资本D、附属资本2、中央银行的下列哪些操作会增加基础货币的供应()。
A.通过公开市场购买国债 B.增加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C.收回对商业银行的贷款D.出售外汇3、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标准包括()。
A、可测性B、可控性C、流动性D、相关性4 、研究货币需求的微观模型有()。
A.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 B.费雪方程式C.剑桥方程式D.凯恩斯函数5、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一般表述为()A、经济增长B、稳定物价C、充分就业D、平衡国际收支四、判断改错(每题2分,共10分)1、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2、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采用信用放款或抵押放款方式,对消费者购买消费品发放的贷款叫消费信贷。
()3、现值的计算公式为:P=S×(1+R)n ()4、我国中国人民银行实行的是复合制中央银行制度。
()5、《巴塞尔协议》要求,银行资本与风险资本比率最低为5%。
()五、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终值2、基础货币3、回购协议4、超额准备金5、道义劝告六、计算题(每题8分,共8分)1、假设1999年10月5日德国马克对美元汇率为100德国马克=58.88美元。
甲认为德国马克对美元的汇率将上升,因此以每马克0.04美元的期权费向乙购买一份1999年12月到期,协议价格为100德国马克=59.00美元的德国马克看涨期权,每份德国马克期权的规模为125000马克。
试分析不同价格情况下甲乙双方的盈亏分布情况。
七、简答题(每题6分,共12分)1、简述商业银行经营的三原则。
2、简述金融创新的动因有那些。
八、论述题(以下两题任选一题;15分)1、试论述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的区别。
2、试论述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
第二套2008 12 B卷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价值尺度,流通手段2、封闭式,开放式3、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4、交易、预防、投机二、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5分)1、D2、C3、B4、D5、C6、B7、C8、B9、B 10、D11、B12、B13、D14、B15、三、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10分)1、ABCD2、ABCD3、ACD4、CD5、ABCD四、判断改错(每题2分,共10分)1、(×)将“必须是现实的”改为“可以是观念的”2、(√)3、(×)P=S/(1+R)n4、(×)复合制改为单一制5、(×)5%该为8%五、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终值:是指货币资金在规定的期限内按一定利率或投资收益率计算的到期值,或者说是按复利计算出在未来某一时点上的本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