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氯乙烯的生产现状与生产分析预测

合集下载

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市场前景分析

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市场前景分析

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市场前景分析三氯乙烯是一种性能优良、用途广泛的有机氯溶剂,是C2有机氯溶剂中溶解力最强的一种。

主要用途:优良的金属脱脂洗剂,主要用于彩电、电冰箱、汽车、空调、精密机械、微电子等行业作金属部件、电子元件的清洗剂,其主要优点是脱脂彻底。

用在化工原料上可生产氯乙酸、二氯乙酰氯、八氯二丙醚、六氯乙烷等产品,还可以用作溶剂和萃取剂,在农药和医药行业也有一定用途。

还可用于生产氯氟烃的替代品:HFC-134a、HFC-100系列,并取代1,1,1-三氯乙烷(1,1,1-TCA)的大部分用途。

尽管三氯乙烯毒性较大,由于三氯乙烯沸点适中,蒸气压力高,稳定性强,故在金属脱脂市场不可能完全被替代。

四氯乙烯主要用作化工 霞爸屑涮宓挠谢 铣伞 评浼罤FC-134a(替代CFC-12)等,以及溶剂、干洗剂、金属脱脂溶剂,也可用作驱肠虫药,脂肪类萃取剂等。

三氯乙烯、四氯乙烯自问世以来,随着原料路线的变迁,生产工艺也不断变化。

就原料而言,有石油乙烯、C1~C2烃类和电石乙炔;按生产工艺来分,则有单产和联产。

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生产方法主要有乙烯直接氯化法、乙烯氧氯化法、乙炔法等方法。

据资料介绍也可采用乙烯热氯化、冷氯化及氧氯化联合过程同时生产氯乙烯、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四氯乙烷、二氯乙烷等数种产品,可合理地利用资源,减少副产物。

我国企业和俄罗斯企业生产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产品均采用乙炔法。

欧洲、美国、日本的企业生产采用乙烯氯化法或乙烯氧氯化法。

但不管采用何种生产设备与工艺,对生产出来的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产品特性并无实质影响。

此外,从C1~C3和它们的部分氯化物即烃类氯化残液中,可分离生产出四氯乙烯和四氯化碳。

1.世界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供求情况目前世界上三氯乙烯的总生产能力已经达到65.3万吨/年,其中欧洲22.8万吨/年,北美洲14.5万吨/年,俄罗斯10.0万吨/年,亚洲18.0万吨/年(其中日本11.1万吨/年)。

四氯乙烯生产工艺

四氯乙烯生产工艺

四氯乙烯生产工艺
四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被广泛应用于塑料制造、化学纤维生产以及溶剂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四氯乙烯的生产工艺。

四氯乙烯的生产主要有两个工艺:直接氯代法和氯化乙烯法。

直接氯代法是指用氯气直接与乙烯反应生成四氯乙烯。

这个工艺分为三步骤:氯化乙烯生成单质氯乙烯,单质氯乙烯与氯气反应生成二氯乙烯,二氯乙烯再与氯气反应生成四氯乙烯。

首先,乙烯被氯气催化氯化,生成氯化乙烯。

氯化乙烯进一步与氯气反应,生成二氯乙烯。

二氯乙烯再次与氯气反应,生成四氯乙烯。

整个过程需要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催化剂可以增加反应速率。

氯化乙烯法是指通过氯化乙烯生成四氯乙烯的工艺。

这个方法首先将乙烯经氯化反应得到氯化乙烯,然后通过塔分离提纯得到四氯乙烯。

反应需要高温和低温两个阶段进行。

首先,乙烯在氯化剂的存在下,在高温下进行氯化反应,生成氯化乙烯。

然后,将氯化乙烯通过冷却和分离步骤,使得四氯乙烯从混合气体中分离出来,进行精馏和提纯。

两种工艺各有优缺点。

直接氯代法是速度快,但需要使用高纯度的乙烯和氯气,并且排放出大量的二氯乙烯等副产物。

氯化乙烯法则是相对替代方法,能够有效地利用资源,但是有较高
的制造成本。

综上所述,四氯乙烯的生产工艺有直接氯代法和氯化乙烯法两种。

具体选择哪种工艺取决于成本、能源消耗和环境考虑等因素。

2023年氯乙烯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3年氯乙烯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3年氯乙烯行业市场调查报告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塑料、合成纤维、橡胶、涂料等各个领域。

本篇报告将对氯乙烯行业进行市场调查和分析。

一、行业概述氯乙烯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较强的刺激性气味。

它是以乙烯为原料,在氯与乙烷通过催化剂反应得到。

氯乙烯可以通过聚合反应制得聚氯乙烯(PVC),也可以通过氯化与乙烯反应制备氯乙烯共聚物。

氯乙烯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塑料行业:氯乙烯可以制备聚氯乙烯(PVC),PVC是一种重要的塑料,应用广泛于建筑、电线电缆、包装等领域。

2. 合成纤维行业:氯乙烯可以制备聚偏氯乙烯(PCV),PCV是一种合成纤维,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柔软性,广泛应用于纺织、服装等领域。

3. 橡胶行业:氯乙烯可以制备氯乙烯橡胶(CR),CR是一种特殊的橡胶,具有耐油、耐酸碱和耐候性,用于制造耐油、耐酸碱橡胶制品。

4. 涂料行业:氯乙烯可以制备氯乙烯-乙烯共聚物,该共聚物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耐腐蚀性,广泛用于涂料、油漆等领域。

二、行业发展现状氯乙烯行业发展迅速,产量和销售额呈上升趋势。

截止目前,全球氯乙烯产量约为30万吨,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氯乙烯生产国家。

1. 产能扩张: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氯乙烯的需求逐渐增加。

为满足市场需求,氯乙烯生产企业纷纷进行产能扩张,增加生产线和设备,提高产能。

2. 技术创新:氯乙烯行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研发新的催化剂和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3. 环保要求:氯乙烯行业面临越来越严格的环保要求。

政府对氯乙烯生产企业的排放标准更加严格,迫使企业采取环保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

三、市场需求分析氯乙烯行业市场需求较为稳定,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影响:1. 宏观经济因素: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氯乙烯行业的需求产生重要影响。

经济繁荣时期,建筑、汽车、电子等行业需求增加,带动氯乙烯的需求增长。

2. 政策因素:政府对环保、能源资源利用以及新材料的推广都会对氯乙烯行业带来影响。

2024年氯乙烯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氯乙烯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氯乙烯市场发展现状引言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涂料等行业。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发展,氯乙烯市场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对氯乙烯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未来发展的趋势。

氯乙烯的生产和应用氯乙烯的生产主要依赖于氯化乙烯工艺或氯乙烯法工艺。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氯乙烯生产国家包括中国、美国、日本等。

氯乙烯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的生产中,如PVC(聚氯乙烯)塑料,这是氯乙烯市场最大的应用领域之一。

此外,氯乙烯还用于橡胶、涂料、油漆等领域。

全球氯乙烯市场发展情况1. 市场规模全球氯乙烯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全球氯乙烯产量超过40百万吨,市场产值约为300亿美元。

未来几年,氯乙烯市场有望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0百万吨以上。

2. 市场竞争格局全球氯乙烯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市场参与者包括生产商和贸易商。

中国是全球氯乙烯市场的主要生产和消费国家之一,其次是美国和日本。

市场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价格和供应能力等方面。

3. 技术进步与创新氯乙烯市场的发展受到技术进步和创新的推动。

近年来,氯乙烯生产技术不断改进,新工艺的应用使得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得到提升。

同时,新型氯乙烯应用的开发也为市场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中国氯乙烯市场发展概况1. 产能扩张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氯乙烯生产国家,其市场规模和产能一直保持较高水平。

近年来,中国氯乙烯市场面临着产能过剩的问题,导致市场竞争激烈。

为了应对市场挑战,中国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2. 消费需求增长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氯乙烯的消费需求也呈现出增长的趋势。

塑料制品市场的扩大以及其他行业对氯乙烯的需求增加,促使中国氯乙烯市场保持稳定增长。

3. 环境保护压力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中国氯乙烯市场受到了限产政策的影响。

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和节能减排,中国政府对氯乙烯生产进行了严格的监管。

四氯乙烯的生产现状与生产分析预测

四氯乙烯的生产现状与生产分析预测

四氯乙烯的生产现状与生产分析预测四氯乙烯生产现状分析国外四氯乙烯生产现状分析四氯乙烯主要用于脱脂清洗干洗行业,也用于化工原料、中间体的合成及金属表面处理等。

自1925年四氯乙烯实现工业化生产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80年代末,世界四氯乙烯的装置能力约100万吨/年,大多为其他产品的副产物。

其中美国四氯乙烯生产能力约52万吨,联邦德国约27万吨,法国约16万吨。

由于四氯乙烯对环境的影响,发达国家对四氯乙烯已经限产,今后10年将停止使用四氯乙烯。

生产能力为万吨/年的日本吴羽化工公司1999年开始停止生产四氯乙烯,使得日本四氯乙烯的产量从1992年的万吨/年下降到约万吨/年,英国ICI公司、法国ATOCHEM等公司四氯乙烯的产量也相应减少,对世界范围内四氯乙烯的消耗产生了较大影响。

有资料称:2001年,世界上四氯乙烯的总生产能力降到万吨/年,其中欧洲万吨/年,美洲万吨/年(拉美4万吨/年),亚洲万吨/年(日本5万吨/年)。

还有资料称:截止至2004年世界上四氯乙烯装置总生产能力约70万吨/年,其中欧洲约万吨/年,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其次为美洲约万吨/年,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亚洲约为万吨/年,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

国外四氯乙烯大多为生产其他产品的联产品或副产品。

美国、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俄罗斯、日木、意大利、西班牙、罗马尼亚等国均有四氯乙烯生产,其中英国ICI公司、美国DOW化学公司、法国ATOCHEM公司等为世界四氯乙烯主要生产商,产销量最大,且质量比较可靠。

英国ICI公司的四氯乙烯产品目前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近几年,国外基本没有新建或扩建四氯乙烯生产装置。

停产或转产的较多。

2009年年底,ICI公司决定在欧洲市场关闭12万吨/年四氯乙烯装置,这一举措对全球四氯乙烯市场造成重大影响。

目前,世界上四氯乙烯装置总生产能力约58万吨/年,其中欧洲约为万吨/年,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美洲约万吨/年,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亚洲约为万吨/年,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25%。

年产2万吨三氯乙烯、4万吨四氯乙烯环境阻碍报告书

年产2万吨三氯乙烯、4万吨四氯乙烯环境阻碍报告书

海盐三浦化工年产2万吨三氯乙烯、4万吨四氯乙烯、1万吨五氟乙烷、1万吨四氯丙烯项目环境阻碍报告书(简要本)嘉兴市环境科学研究所JiaX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o.,Ltd国环评证乙字第2016号二O一一年七月目录1项目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工程及污染源强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新建项目工程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选址周边环境及爱惜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选址周围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周边环境质量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氯化碳生产四氯乙烯应用介绍及优化

四氯化碳生产四氯乙烯应用介绍及优化

四氯化碳生产四氯乙烯应用介绍及优化作者:张明慧肖光康健来源:《价值工程》2013年第27期摘要:分析比较了目前国内四氯乙烯生产的工艺;介绍了四氯化碳生产四氯乙烯的优点及其推广价值。

围绕常见的设备腐蚀与产品质量问题,对四氯乙烯生产工程进行优化、调整,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current domestic production process of tetrachlorethylene, describes the advantages and promotional value of tetrachlorethylene production with carbon tetrachloride. Around the common equipment corrosion and product quality problem,tetrachlorethylene production process is optimized and adjusted, thereby improving the product quality and achieving better economic efficiency.关键词:四氯乙烯;生产工艺;优化Key words: tetrachlorethylene;production process;optimization中图分类号:TQ2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7-0311-020 引言目前国内外四氯乙烯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四种:乙炔法;烃或氯代烃制四氯化碳并联产四氯乙烯;氧氯化法;热氯化法。

1 乙炔法工业上生产四氯乙烯是从乙炔开始的,乙炔与氯按一定摩尔比,鼓泡通过以无水三氯化铁为催化剂和四氯乙烷为液相介质的气液反应器,在大约85℃温度下进行加成反应生产四氯乙烷,经脱氯化氢制得三氯乙烯,再经氯化生产五氯乙烷,然后再用碱脱氯化氢后得四氯乙烯。

四氯乙烯

四氯乙烯

四氯乙烯编辑本段CAS No.: 127-18-4分子式分子式: C2Cl4分子量分子量: 165.82编辑本段物理性质主要成分:纯品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氯仿样气味。

熔点(℃): -22.2 (有报道-22.35;-22.7)沸点(℃): 121.2相对密度(水=1):(20℃/4℃)1.6226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5.83饱和蒸气压(kPa): 2.11(20℃)燃烧热(kJ/mol): 679.3临界温度(℃): 347.1临界压力(MPa): 9.74折射率1.50566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2.88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约10000倍体积的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编辑本段主要用途用作溶剂。

编辑本段危险品信息正确认识干洗溶剂——四氯乙烯四氯乙烯作为干洗溶剂,由于其相对毒性低、热稳定性好、去油污能力强及可回收重复使用的显著特性,在干洗业已安全成功使用了60多年,被洗衣界公认为比较好的干洗溶剂。

然而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对各类生活用品的副作用也就越来越重视,因此人们对四氯乙烯的低毒性也自然开始关注。

1997年美国拉斯维加斯洗涤博览会上,石油类干洗机和溶剂(如DF2000)一时成为热点。

在博览会期间的洗涤刊物上,还刊登了一条麻萨诸赛州政府将于2002年禁用四氯乙烯的信息。

这些信息迟后一年于1998年传到了中国,于是我国国内掀起了一股使用石油溶剂为“绿色洗衣”的狂风,极力抨击四氯乙烯。

然而经过几年的实践,在美国和西欧,这股风已逐渐减弱,而更趋于实事求是,但在中国这股风却久刮不止,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就如何正确看待作为干洗溶剂的四氯乙烯问题有必要提到日程上来进行研究和探讨。

干洗业的发展及四氯乙烯的被采用所谓干洗,是指用化学溶剂对衣物进行洗涤以去除污渍的一种干进干出洗涤方式。

通常使用的是有机溶剂,例如四氯乙烯、石油溶剂等。

同时辅助填加剂(如枧油)对水溶剂污垢通过机械力的摩擦、翻滚、冲洗干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氯乙烯的生产现状与生产分析预测3.1 四氯乙烯生产现状分析3.1.1 国外四氯乙烯生产现状分析四氯乙烯主要用于脱脂清洗干洗行业,也用于化工原料、中间体的合成及金属表面处理等。

自1925年四氯乙烯实现工业化生产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80年代末,世界四氯乙烯的装置能力约100万吨/年,大多为其他产品的副产物。

其中美国四氯乙烯生产能力约52万吨,联邦德国约27万吨,法国约16万吨。

由于四氯乙烯对环境的影响,发达国家对四氯乙烯已经限产,今后10年将停止使用四氯乙烯。

生产能力为1.5万吨/年的日本吴羽化工公司1999年开始停止生产四氯乙烯,使得日本四氯乙烯的产量从1992年的6.3万吨/年下降到约3.0万吨/年,英国ICI公司、法国ATOCHEM等公司四氯乙烯的产量也相应减少,对世界范围内四氯乙烯的消耗产生了较大影响。

有资料称:2001年,世界上四氯乙烯的总生产能力降到64.4万吨/年,其中欧洲35.4万吨/年,美洲20.5万吨/年(拉美4万吨/年),亚洲8.5万吨/年(日本5万吨/年)。

还有资料称:截止至2004年世界上四氯乙烯装置总生产能力约70万吨/年,其中欧洲约35.4万吨/年,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50.57%;其次为美洲约19.5万吨/年,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27.86%;亚洲约为14.5万吨/年,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20.71%。

国外四氯乙烯大多为生产其他产品的联产品或副产品。

美国、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俄罗斯、日木、意大利、西班牙、罗马尼亚等国均有四氯乙烯生产,其中英国ICI公司、美国DOW化学公司、法国ATOCHEM公司等为世界四氯乙烯主要生产商,产销量最大,且质量比较可靠。

英国ICI公司的四氯乙烯产品目前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近几年,国外基本没有新建或扩建四氯乙烯生产装置。

停产或转产的较多。

2009年年底,ICI公司决定在欧洲市场关闭12万吨/年四氯乙烯装置,这一举措对全球四氯乙烯市场造成重大影响。

目前,世界上四氯乙烯装置总生产能力约58万吨/年,其中欧洲约为23.4万吨/年,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40.34%;美洲约19.5万吨/年,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33.62%;亚洲约为14.5万吨/年,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25%。

表3.1 世界四氯乙烯的生产情况表单位:万吨/年图3.1 世界四氯乙烯的生产能力分布图3.1.2 我国四氯乙烯生产现状分析我国四氯乙烯生产起步较晚,发展也比较缓慢。

我国四氯乙烯的研究开发始于20世纪50年代,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真正实现工业化生产。

80年代,为满足国内清洗行业发展的需要,上海曙光化工厂的原料中间体四氯乙烯开始走进市场,并建立了年产1500吨的以三氯乙烯为原料、皂化法脱HCI的四氯乙烯生产装置,最高年产量达1200吨,但四氯乙烯在色度、不挥发物含量和水分含量等方面,与国外产品有差距。

80年代后期,四川重庆化工研究院从天然气热氯法生产四氯化碳釜液回收四氯乙烯;江苏盐城电化厂和锦西化工厂也相继用液相法HCI制备四氯乙烯。

1990年以后,上海氯碱总厂(现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合成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有一定数量的四氯乙烯,装置的能力开足,约有4000吨四氯乙烯副产品。

但这些企业生产出的四氯乙烯,仅能用在有机合成或金属制品脱脂方面,无法用在干洗上。

因我国四氯乙烯生产厂家采用的生产技术,除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意大利以烃或氯化烃为原料生产四氯乙烯并联产四氯化碳生产技术,其他厂家均为老工艺乙炔法生产。

生产流程较三氯乙烯长,产品售价反而较三氯乙烯低,因此,在国内三氯乙烯市场较好的情况下,导致国内产量较少,而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受到原料来源的限制,长期不能满负荷生产。

1989年我国四氯乙烯产量只有224~700吨,1994年也只有1470多吨,5年间平均年增长率为16%。

至2005年,国内四氯乙烯生产能力约2.5万吨/年,产量1万吨/年左右。

生产厂有20余家。

生产厂家主要有上海曙光化工厂、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电石厂、辽宁锦西化工总厂、江苏盐城电化厂、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天元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格林艾普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化工研究院、重庆天原化工厂、湖北老河口化工总厂(现老河口富灵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辽宁锦州农药厂、云南昆明电化厂、河南庆阳化学工业公司、上海化学试剂厂、江苏南京四方化工厂、内蒙呼和浩特化工厂(现内蒙古三联化工集团)以及江苏连云港市海水化工一厂(现连云港海水化工有限公司)等。

90年代初,上海曙光化工厂、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电石厂四氯乙烯停产。

随后,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电石厂、上海化学试剂厂、江苏盐城电化厂、湖北老河口化工总厂、云南昆明电化厂、江苏南京四方化工厂、连云港海水化工有限公司等相继停产。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查阅和市场调研,以前,国内曾有四氯乙烯的生产企业较多,但产量较大的不多,生产的四氯乙烯产品无论在色泽、不挥发物含量还是水分含量等方面,与美国、英国的产品相比均存在较大差距,只能用于有机合成或金属制品脱脂,无法用于干洗方面,大部分企业逐步停产,这使得国内必须依赖进口来满足需求,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干洗行业的发展。

四氯乙烯是重要的特殊溶剂,目前市场需求稳步增长,特别是干洗级四氯乙烯我国完全依赖进口。

近年来,随着我国四氯乙烯干洗行业应用的逐步推广,需求不断增加。

近几年,我国又有一些四氯乙烯装置停产,如无锡格林艾普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胜达化工有限公司、宁夏鑫尔特化学有限公司、贵州蓝天化工有限公司等。

同时,有一些企业投资建设了大型四氯乙烯装置。

内蒙古阿拉善达康三四氯有限公司设计建设生产能力6万吨/年的三四氯乙烯项目,采用乙炔法气相催化法新工艺。

2006年6月一期3万吨的规模已建成投产。

实现年产三氯乙烯约17550吨,年产四氯乙烯15000吨;年消耗液氯量达4万吨以上。

所产四氯乙烯产品达到干洗级,完全可替代进口产品,作为标准干洗剂。

该装置的建成将极大的缓解国内市场需求,改善国内市场高品质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状况。

2006年昊华西南公司四川鸿鹤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投资1亿元,建设年产1.2万吨四氯乙烯项目,当年8月21日开工。

该装置引进美国文氏公司提供的技术软件包,其技术优点是能将四氯化碳完全转化生成四氯乙烯,而且对原料的技术要求可以满足,社会及环保效益显著,项目建成达产后每年可处理四氯化碳11360吨,产品质量完全满足干洗剂级和电子级要求。

2007年8月4日项目建成并打通流程,产出优质产品。

昊华西南化工有限公司在国内率先将四氯化碳(CTC)转产四氯乙烯(PCE),并实现工业化生产,填补了国内CTC转产PCE技术的空白。

该项目将为国内甲烷氯化物企业有效处置四氯化碳起到示范作用。

宁波巨化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2万吨的四氯乙烯项目为引进美国文氏公司工艺包技术,无现存生产装置可供借鉴。

该项目自2006年2月底正式启动;2006年10月20日正式打桩开工建设;通过对工艺软件包的消化吸收,组织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形成了自有技术专利,于2007年4月底基本建成;2007年6月18日化工投料一次试车成功,产出了合格产品;2007年10月份基本实现达产,但由于工艺技术本身存在的缺陷和不完善,装置长期处于边生产边攻关边改进的过程中。

山东滨化集团滨州东瑞化工有限公司于2008年6月底正式投产。

其三氯乙烯项目采用国内最先进的以电石为原料经乙炔氯化,气相催化脱氯化氢制三氯乙烯联产四氯乙烯的工艺技术,设计能力为8万吨/年三氯乙烯联产四氯乙烯,其主要设备及仪表控制系统均采用国产先进设备,分馏塔为国内最高,生产质量更好、更稳定。

山东新龙集团设计能力为6万吨/年三氯乙烯联产1800吨四氯乙烯项目于2010年底投产,该项目采用集团与北京瑞思达公司联合研发的干法乙炔新技术。

有资料称:2009年、2010年,除停产企业外,内蒙古阿拉善达康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宁波巨化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三联化工集团、山东滨化东瑞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原辽宁锦西化工总厂)方大锦化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宁夏康美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均保持满负荷生产状态。

目前(2011年6月30日),我国四氯乙烯有近-家(包含一些停产企业),但大型生产企业较少,…除去停产企业,我国现有几家大型四氯乙烯企业开工率比较高。

2005~2010年我国四氯乙烯生产能力、产量、开工率情况见下表和图:表3.2 2005~2010年我国四氯乙烯生产能力、产量、开工率统计表单位:万吨/年图3.2 2005~2010年我国四氯乙烯产能、产量走势图3.2 我国主要四氯乙烯生产企业产能统计表3.3 我国四氯乙烯主要生产企业及产能统计表3.3 我国四氯乙烯生产分析预测目前我国四氯乙烯大规模生产厂家不多,但该产品需求旺盛,国内产能相对较大,产量低,目前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主要依靠进口。

目前,我国有多家企业拟建、在建或扩建四氯乙烯装置。

例如:…预计未来几年,…2010~2015年我国四氯乙烯预计生产能力、产量情况见下表和图:表3.4 2010~2015年我国四氯乙烯预计产能、产量情况表图3.3 2010~2015年我国四氯乙烯预计产能、产量走势图3.4 我国四氯乙烯生产企业概况1、阿拉善达康三四氯乙烯有限公司阿拉善达康三四氯乙烯有限公司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由阿拉善达康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于2005年4月投资兴建的企业,公司占地面积四万平方米,投资5656万元。

该公司毗邻内蒙古兰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4.5万吨的制钠装置,联产氯气6.7万吨/年;同时在公司所在地,由中盐吉盐化集团投资的80万吨PVC项目,该装置配套的64万吨/年电石和36万吨/年烧碱装置;将提供充足的氯气、电石资源保证,完善的配套公用设施,为兴建世界一流的大型三、四氯乙烯装置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该公司三、四氯乙烯装置采用气相催化法新工艺。

装置自控水平高、设备选型合理、三废处理完善,先进的原料予处理和高效安全的保护系统,将确保装置长期、稳定运行。

其产能、消耗定额将达到国外同类技术水平。

公司设计建设生产能力6万吨/年的三、四氯乙烯项目,2006年6月一期已建成投产。

阿拉善达康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93年,前身为阿拉善盟吉兰泰达康公司。

2002年12月份经内蒙古自治区经贸委批准,在内蒙古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改制设立了阿拉善达康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8300万元。

现有总资产5亿多元。

现有主要产品有: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三氯氢硅、塑料包装物、工业供水、居民(绿化)用水、靛蓝粉、酞菁绿、电极糊、炭块、ADC发泡剂等。

是集精细化工、供水、塑料包装、房地产开发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形成了相互依存、协调发展、优势互补的格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