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选修23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高三知识点大全总结

高三知识点大全总结

高三知识点大全总结一、选修课知识点总结选修课是高三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高三常见的选修课知识点总结:1. 数学选修知识点- 高三数学选修一:概率与数理统计、数学专题研究- 高三数学选修二:向量与立体几何、数学专题研究- 高三数学选修三:数值方程与数学模型、数学专题研究2. 物理选修知识点- 高三物理选修一:波动光学、电磁感应- 高三物理选修二:现代物理、原子核与粒子物理- 高三物理选修三:天体物理、电磁波与信息技术3. 化学选修知识点- 高三化学选修一:化学动力学、化学计量学- 高三化学选修二:有机化学、无机化学- 高三化学选修三:化学实验研究、化学与社会二、主课知识点总结除了选修课,高三学生还需要掌握主课的知识点,以下是主课常见的知识点总结:1. 语文知识点- 高三语文必修一: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作文写作技巧 - 高三语文必修二:文言文阅读、鲁迅研究、现代作文- 高三语文必修三:诗歌鉴赏、小说阅读、议论文写作2. 数学知识点- 高三数学必修一:函数与方程、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学归纳法- 高三数学必修二:空间几何与立体几何、导数与微分、不等式与极限- 高三数学必修三:统计与概率、矩阵与变换、逻辑与集合3. 英语知识点- 高三英语必修一:阅读理解、写作技巧、听力训练- 高三英语必修二:完形填空、文言文阅读、口语表达- 高三英语必修三:词汇运用、听力训练、写作指导4. 物理知识点- 高三物理必修一:力学、电学、光学- 高三物理必修二:热学、声学、电磁学- 高三物理必修三:相对论、原子物理、现代物理5. 化学知识点- 高三化学必修一:化学方程与化学计算、酸碱与盐、氧化还原- 高三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学基础、无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 高三化学必修三:化学与能源、环境化学、化学与现代科技三、总结高三知识点大全总结了选修课和主课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高三学习的内容。

通过系统地掌握这些知识点,学生能够提高学习效率,为高考做好充分准备。

人教版高中 数学选修二 全册知识点 归纳总结3篇

人教版高中 数学选修二 全册知识点 归纳总结3篇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二全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篇:数学选修二必修内容详解第一章函数及其应用1.函数及其概念:定义域、值域、图象、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等2.函数的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复合函数、反函数等3.函数的应用:函数模型、函数方程、函数关系、函数表示、函数求值等第二章三角函数1.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正割、余割2.三角函数的相互关系:借助单位圆解释正弦、余弦函数,借助正切函数解释余割、正割函数3.三角函数的简单运算:倍角公式、半角公式、和差公式、化简公式、合并公式、差积定理等4.三角函数的应用:角度关系、角度测量、三角函数图像、三角函数方程、三角函数求解等第三章解析几何1.二维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概念:点、直线、圆等2.二维坐标系中的直线方程:斜截式、截距式、一般式、交点式等3.圆的相关概念:圆的标准方程、圆的一般方程、圆心、半径、切线等4.解析几何的应用:确定方程、矢量运算、空间几何、曲线分析等第四章微积分1.导数及其基本概念:导数定义、导数运算、高阶导数、柯西—罗尔定理等2.微积分基本定理:牛顿—莱布尼茨公式、区分反函数、定积分、不定积分等3.微积分应用:函数极值、函数图像分析、相关变化率、微分方程、微积分定理等以上是数学选修二的必修内容,掌握这些知识点,能够帮助学生扎实掌握高中数学基本概念和方法,为进一步发展数学能力打下基础。

第二篇:数学选修二选修内容详解第五章数列及其应用1.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2.数列的性质:通项公式、求和公式、收敛性、发散性等3.数列的应用:数学归纳法、数列问题的解答、计算器计算数列等第六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1.随机事件及其概率:基本概念、事件关系、样本空间等2.概率分布及其函数: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正态分布、指数分布等3.抽样分布及其统计推论:抽样中心极限定理、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等4.应用:概率模型、统计图表、数据分析、随机模拟等第七章矩阵论与线性代数1.基本知识:矩阵基本运算、行列式、逆矩阵、秩等2.线性方程组:高斯消元法、矩阵表示、特解、齐次线性方程组、基础解系等3.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特征方程、特征值、特征向量、对角化、相似变换等4.应用:向量分析、投影、方程求解、几何变换、矩阵算法等以上是数学选修二的选修内容,掌握这些知识点,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展数学领域,学会使用不同的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高二数学选修2-3排列组合知识点

高二数学选修2-3排列组合知识点

高二数学排列组合知识点高二数学排列组合易错知识点1.解排列组合问题的依据是:分类相加,分步相乘,有序排列,无序组合。

解排列组合问题的规律是:相邻问题捆绑法;不邻问题插空法;多排问题单排法;定位问题优先法;定序问题倍缩法;多元问题分类法;有序分配问题法;选取问题先排后排法;至多至少问题间接法。

2.二项式系数与展开式某一项的系数易混,第r+1项的二项式系数为。

二项式系数最大项与展开式中系数最大项易混。

二项式系数最大项为中间一项或两项;展开式中系数最大项的求法要用解不等式组来确定r.3.你掌握了三种常见的概率公式吗?(①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公式;②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公式;③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公式。

)4.求分布列的解答题你能把步骤写全吗?5.如何对总体分布进行估计?(用样本估计总体,是研究统计问题的一个基本思想方法,一般地,样本容量越大,这种估计就越精确,要求能画出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理解频率分布直方图矩形面积的几何意义。

)6.你还记得一般正态总体如何化为标准正态总体吗?(对任一正态总体来说,取值小于x的概率,其中表示标准正态总体取值小于的概率)高二数学学习方法(1)记数学笔记,特别是对概念理解的不同侧面和数学规律,教师在课堂中拓展的课外知识。

记录下来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2)建立数学纠错本。

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以防再犯。

争取做到:找错、析错、改错、防错。

达到:能从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确东西;能由果朔因把错误原因弄个水落石出、以便对症下药;解答问题完整、推理严密。

(3)熟记一些数学规律和数学小结论,使自己平时的运算技能达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熟练程度。

(4)经常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形成板块结构,实行“整体集装”,如表格化,使知识结构一目了然;经常对习题进行类化,由一例到一类,由一类到多类,由多类到统一;使几类问题归纳于同一知识方法。

高中排列组合知识点 高二数学选修2-3排列组合易错知识点总结

高中排列组合知识点 高二数学选修2-3排列组合易错知识点总结

《高中排列组合知识点高二数学选修2-3排列组合易错知识点总结》摘要:()()()(+)!()!(规定0!),()()!!(()!!);()();,()(+);!()!(!是阶乘);(两分别上标和下标)!;0!;(下标上标)排列组合是高二数学选修3教学重要容了助高二学生掌握排列组合容下面编给带高二数学选修3排列组合易错知识希望对你有助高二数学排列组合错知识排列组合问题依据是分类相加分步相乘有序排列无序组合排列组合问题规律是相邻问题捆绑法;不邻问题插空法;多排问题单排法;定位问题优先法;定序问题倍缩法;多元问题分类法;有序分配问题法;选取问题先排排法;至多至少问题接法二项式系数与展开式某项系数易混r+项二项式系数二项式系数项与展开式系数项易混二项式系数项项或两项;展开式系数项法要用不等式组确定r3你掌握了三种常见概率公式吗?(①等可能事件概率公式;②斥事件有发生概率公式;③相独立事件发生概率公式)分布列答题你能把步骤写全吗?5如何对总体分布进行估计?(用样估计总体是研究统计问题基思想方法般地样容量越这种估计就越精确要能画出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理频率分布直方图矩形面积几何义)6你还记得般正态总体如何化标准正态总体吗?(对任正态总体说取值x概率其表示标准正态总体取值概率)高二数学选修3知识排列及计算公式从不元素任取()元素按照定顺序排成列叫做从不元素取出元素排列;从不元素取出()元素所有排列数叫做从不元素取出元素排列数用()表示()()()(+)!()!(规定0!)组合及计算公式从不元素任取()元素并成组叫做从不元素取出元素组合;从不元素取出()元素所有组合数叫做从不元素取出元素组合数用()表示()()!!(()!!);()();3其他排列与组合公式从元素取出r元素循环排列数(r)r!r(r)!元素被分成k类每类数分别是k这元素全排列数!(!!k!)k类元素每类数无限从取出元素组合数(+k)排列((下标上标))()(+);!()!(!是阶乘);(两分别上标和下标)!;0!;(下标上标)组合((下标上标));!!()!;(两分别上标和下标);(下标上标);公式是指排列从元素取R进行排列公式是指组合从元素取R不进行排列元素总数R参与选择元素数!阶乘如9!987653从倒数r表达式应该()()(r+);因从到(r+)数(r+)r高二数学学习方法()记数学笔记特别是对概念理不侧面和数学规律教师课堂拓展课外知识记录下你觉得有价值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问题以便今将其补上()建立数学纠错把平容易出现错误知识或推理记下以防再犯争取做到错、析错、改错、防错达到能从反面入手深入理正确东西;能由朔因把错误原因弄水落石出、以便对症下药;答问题完整、推理严密(3)熟记些数学规律和数学结论使己平运算技能达到了动化或半动化熟练程()常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形成板块结构实行整体集装如表格化使知识结构目了然;常对习题进行类化由例到类由类到多类由多类到统;使几类问题归纳知识方法(5)数学课外籍与报刊参加数学学科课外活动与讲座多做数学课外题加学力拓展己知识面(6)及复习强化对基概念知识体系理与记忆进行适当反复巩固消灭前学忘(7)学会从多角、多层次地进行总结归类如①从数学思想分类②从题方法归类③从知识应用上分类等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专题化、络化(8)常做题进行定反思思考下题所用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什么要这样想是否还有别想法和法题分析方法与法其它问题是否也用到(9)无论是作业还是测验都应把准确性放位通法放位而不是味地追速或技巧这是学数学重要问题猜你感兴趣高二数学排列与组合知识总结高二数学选修知识总结3高二上学期数学复习知识归纳高二数学排列组合题技巧5高二上数学知识总结607高二数学排列组合公式知识总结。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3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3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3知识点第一章计数原理1.1分类加法计数与分步乘法计数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有两类不同方案,在第1类方案中有m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方案中有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n种不同的方法。

分类要做到“不重不漏”。

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需要两个步骤。

做第1步有m种不同的方法,做第2步有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n种不同的方法。

分步要做到“步骤完整”。

n元集合A={a1,a2⋯,a n}的不同子集有2n个。

1.2排列与组合1.2.1排列一般地,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arrangement)。

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不同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表示。

排列数公式:n个元素的全排列数规定:0!=11.2.2组合一般地,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合成一组,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combination)。

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不同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或表示。

组合数公式:∴规定:组合数的性质:(“构建组合意义”——“殊途同归”)1.3二项式定理1.3.1二项式定理(binomial theorem)*注意二项展开式某一项的系数与这一项的二项式系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1.3.2“杨辉三角”与二项式系数的性质*表现形式的变化有时能帮助我们发现某些规律!(1)对称性(2)当n 是偶数时,共有奇数项,中间的一项取得最大值;当n 是奇数时,共有偶数项,中间的两项,同时取得最大值。

(3)各二项式系数的和为(4)二项式展开式中,奇数项二项式系数之和等于偶数项二项式系数之和:(5)一般地,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2.1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n ∈N *)其中各项的系数(k ∈{0,1,2,⋯,n})叫做二项式系数(binomial coefficient);2.1.1离散型随机变量随着试验结果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random variable)。

高中数学选修2-2,2-3知识点、考点、典型例题

高中数学选修2-2,2-3知识点、考点、典型例题

高中数学选修2-2,2-3知识点、考点、典型例题高中数学选修2-2,2-3知识点、考点、典型例题一、2-2数列的概念、数列的通项公式及递推公式1. 数列的概念数列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系列数,一般用字母 an 表示第n 个数。

2. 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指通过数列的位置 n,直接求出该位置上的数 an 的公式。

通项公式可以是一个数学式子,也可以是一个算法。

3. 数列的递推公式数列的递推公式是指通过数列前一项或前几项的值,推导出数列下一项的公式。

递推公式是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关系式。

4. 常见数列的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 等差数列:an = a1 + (n-1)d (通项公式),an = an-1 + d (递推公式)- 等比数列:an = a1 * q^(n-1) (通项公式),an = an-1 * q (递推公式)- 斐波那契数列:an = an-1 + an-2 (递推公式)二、2-3数列的求和、数列的性质及应用1. 数列的求和- 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Sn = (a1 + an) * n / 2- 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q ≠ 1):Sn = a1 * (1 - q^n) / (1 - q) - 斐波那契数列的前 n 项和:Sn = Fn+2 - 12. 数列的性质- 常数列:数列中的每一项都是一个常数。

- 奇数列:数列中的每一项都是奇数。

- 偶数列:数列中的每一项都是偶数。

- 单调递增数列:数列中的每一项都比前一项大。

- 单调递减数列:数列中的每一项都比前一项小。

- 正项数列:数列中的每一项都是正数。

- 负项数列:数列中的每一项都是负数。

3. 数列的应用- 利用数列的递推关系,求解实际问题中的特定数值。

- 利用数列的性质,进行数学推理和证明。

- 利用数列的规律,设计算法解决问题。

典型例题:1.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三项分别为 1,5,9,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和第 n 项的值。

解:设数列的首项为 a,公差为 d,则有以下等差数列的递推公式:a2 = a1 + d = 1 + da3 = a2 + d = (1 + d) + d = 1 + 2d将 a1,a2,a3 分别代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得:a1 = a = 1a2 = a + d = 1 + d = 5 --> d = 4a3 = a1 + 2d = 1 + 2(4) = 9所以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n = a + (n-1)d = 1 + 4(n-1) = 4n - 3第 n 项的值为:an = 4n - 32. 求等差数列 3,6,9,...,101 的前 n 项和。

数学高二选修三知识点归纳

数学高二选修三知识点归纳

数学高二选修三知识点归纳高二数学选修三是数学学科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包含了多个知识点,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

一、向量与空间解析几何1. 向量的定义与运算:向量的基本性质、数量积、矢量积等。

2. 平面与空间直线的方程:点法式、两点式、参数方程等表示方法。

3. 空间图形的方程:球面方程、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等。

二、概率与数理统计1.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随机事件、样本空间、事件的概率等基本概念。

2.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离散型随机变量、连续型随机变量、分布函数等。

3. 样本与抽样调查:样本调查的方法、抽样误差与样本容量的关系等。

三、数学函数与导数应用1.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函数的定义、函数的性质与分类等。

2. 导数与函数的变化率:导数的概念、导数的计算、导数与函数变化率的关系等。

3. 函数的应用:函数极限、函数的最值、函数的图像等。

在高二数学选修三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重点掌握以下几个知识点。

第一,向量与空间解析几何。

向量运算是向量与向量之间的基本运算,包括向量的加减、数量积和矢量积等。

学习了向量运算后,我们需要了解平面与空间直线的方程表示方法,掌握点法式、两点式和参数方程。

第二,概率与数理统计。

在概率与数理统计这一部分,我们需要熟悉随机事件及其概率的定义,了解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的特性,以及样本与抽样调查的相关知识。

第三,数学函数与导数应用。

数学函数与导数应用是数学选修三中的重要内容,我们需要理解函数的定义与性质,掌握导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将导数应用于函数的变化率、最值等问题。

通过对数学高二选修三的知识点归纳和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该学科的重点,有助于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加高效地掌握相关知识,提高数学水平。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数学选修三的过程中,能够认真对待每个知识点,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和复习,努力取得优异的成绩。

这样不仅可以为高考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还能够为将来从事与数学相关的学科或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选修2-3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知识点

选修2-3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知识点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知识点一:离散型随机变量的相关概念;随机变量:如果随机试验的结果可以用一个变量来表示,那么这样的变量叫做随机变量随机变量常用希腊字母ξ、η等表示离散型随机变量:对于随机变量可能取的值,可以按一定次序一一列出,这样的随机变量叫做离散型随机变量。

若ξ是随机变量,a b ηξ=+,其中a 、b 是常数,则η也是随机变量连续型随机变量:对于随机变量可能取的值,可以取某一区间内的一切值,这样的变量就叫做连续型随机变量离散型随机变量与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区别与联系: 离散型随机变量与连续型随机变量都是用变量表示随机试验的结果;但是离散型随机变量的结果可以按一定次序一一列出,而连续性随机变量的结果不可以一一列出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设离散型随机变量ξ可能取的值为12i x x x ⋅⋅⋅⋅⋅⋅、ξ取每一个值()1,2,i x i =⋅⋅⋅的概率为()i i P x p ξ==,则称表为随机变量ξ的概率分布,简称ξ的分布列 知识点二: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两个性质;任何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都满足:0()1P A ≤≤,并且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由此你可以得出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都具有下面两个性质:(1) 01,2,i p i ≥=⋅⋅⋅,;12(2) 1P P ++=特别提醒:对于离散型随机变量在某一范围内取值的概率等于它取这个范围内各个值的概率的和即1()()()k k k P x P x P x ξξξ+≥==+=+知识点二:两点分布:若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 则称X 的分布列为两点分布列.特别提醒:(1)若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两点分布, 则称X 服从两点分布,而称P(X=1)为成功率.(2)两点分布又称为0-1分布或伯努利分布(3)两点分布列的应用十分广泛,如抽取的彩票是否中奖;买回的一件产品是否为正品;新生婴儿的性别;投篮是否命中等等;都可以用两点分布列来研究.知识点三:超几何分布:一般地,在含有M 件次品的N 件产品中,任取n 件,其中恰有X 件次品,则(),0,1,,min{,},,,.k n kM N MnNC C P X k k m m M n n N M N C --===⋅⋅⋅=≤≤其中称超几何分布列.为超几何分布列,知识点四:离散型随机变量的二项分布;在一次随机试验中,某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这个事件发生的次数ξ是一个随机变量.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某事件发生的概率是p ,那么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这个事件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是kn k k n n q p C k P -==)(ξ,(0,1,2,3,k =…, p q -=1)于是得到随机变量ξ的概率分布如下:由于k k n knC p q -恰好是二项式展开式: 00111()n n n k k n kn n n n n n p q C p q C p q C p q C p q --+=+++++中的各项的值,所以称这样的随机变量ξ服从二项分布,记作(,)B n p ξ,其中n ,p 为参数,并记(,,)k k n kn C p q b k n p -=知识点五: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几何分布:在独立重复试验中,某事件第一次发生时,所作试验的次数ξ也是一个正整数的离散型随机变量.“k ξ=”表示在第k 次独立重复试验时事件第一次发生.如果把k 次试验时事件A 发生记为k A 、事件A 不发生记为k A ,()k p A p =,(), (1)k p A q q p ==-,那么112311231()()()()()()()k k k k k P k P A A A A A P A P A P A P A P A q p ξ---====(0,1,2,k =…,p q -=1)于是得到随机变量ξ的概率分布如下:称这样的随机变量ξ服从几何分布, 记作1(,),0,1,2,,1.k g k p q p k q p -===-其中知识点六:求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步骤;(1)要确定随机变量ξ的可能取值有哪些.明确取每个值所表示的意义;(2)分清概率类型,计算ξ取得每一个值时的概率(取球、抽取产品等问题还要注意是放回抽样还是不放回抽样;(3)列表对应,给出分布列,并用分布列的性质验证. 几种常见的分布列的求法:(1)取球、投骰子、抽取产品等问题的概率分布,关键是概率的计算.所用方法主要有划归法、数形结合法、对应法等对于取球、抽取产品等问题,还要注意是放回抽样还是不放回抽样.(2)射击问题:若是一人连续射击,且限制在n 次射击中发生k 次,则往往与二项分布联系起来;若是首次命中所需射击的次数,则它服从几何分布,若是多人射击问题,一般利用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进行计算.(3)对于有些问题,它的随机变量的选取与所问问题的关系不是很清楚,此时要仔细审题,明确题中的含义,恰当地选取随机变量,构造模型,进行求解. 知识点六:期望数学期望:则称=ξE +11p x 22p x n n 数学期望的意义:数学期望离散型随机变量的一个特征数,它反映了离散型随机变量取值的平均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概率 总结一、知识结构二、知识点1.随机试验的特点:①试验可以在相同的情形下重复进行;②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是明确可知的,并且不止一个 ③每次试验总是恰好出现这些结果中的一个,但在一次试验之前却不能肯定这次试验会出现哪一个结果.2.分类 随机变量(如果随机试验可能出现的结果可以用一个变量X 来表示,并且X 是随着试验的结果的不同而变化,那么这样的变量叫做随机变量. 随机变量常用大写字母X 、Y 等或希腊字母 ξ、η等表示。

)离散型随机变量在上面的射击、产品检验等例子中,对于随机变量X 可能取的值,我们可以按一定次序一一列出,这样的随机变量叫做离散型随机变量.连续型随机变量对于随机变量可能取的值,可以取某一区间内的一切值,这样的变量就叫做连续型随机变量.连续型随机变量的结果不可以一一列出.随机变量 条件概率 事件的独立性正态分布 超几何分布二项分布 数学期望 方差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离散型随机变量连续性随机变量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一般的,设离散型随机变量X可能取的值为x1,x2, ,x i , ,x nX取每一个值xi(i=1,2,)的概率P(ξ=x i)=P i,则称表为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简称分布列性质:①pi≥0, i =1,2,…;②p1 + p2 +…+p n= 1.③一般地,离散型随机变量在某一范围内取值的概率等于它取这个范围内各个值的概率之和。

4.求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解题步骤例题: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每次罚球命中得1分,不中得0分,已知某运动员罚球命中的概率为0.7,求他罚球一次的得分的分布列.解:用随机变量X表示“每次罚球得的分值”,依题可知,X可能的取值为:1,0且P(X=1)=0.7,P(X=0)=0.3因此所求分布列为:引出二点分布如果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为:其中0<p<1,q=1-p,则称离散型随机变量X服从参数p的二点分布二点分布的应用:如抽取彩票是否中奖问题、新生婴儿的性别问题等.超几何分布一般地, 设总数为N 件的两类物品,其中一类有M 件,从所有物品中任取n(n ≤N)件,这n 件中所含这类物品件数X 是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则它取值为k 时的概率为()(0,1,2,,)k n k M N MnNC C P X k k m C --===,其中{}min,m M n =,且*,,,,n N M N n M N N ∈≤≤ 则称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超几何分布列,且称随机变量X 服从参数N 、M 、n 的超几何分布注意:(1)超几何分布的模型是不放回抽样;(2)超几何分布中的参数是N 、M 、n ,其意义分别是总体中的个体总数、N 中一类的总数、样本容量解题步骤:例题、在某年级的联欢会上设计了一个摸奖游戏,在一个口袋中装有10个红球和20个白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游戏者一次从中摸出5个球.至少摸到3个红球就中奖,求中奖的概率解:设摸出红球的个数为X,则X 服从超几何分布,其中30,10,5N M n === X 可能的取值为0,1,2,3,4, 5. 由题目可知,至少摸到3个红球的概率为(3)(3)(4)(5)P X P X P X P X ==+=+=≥324150102010201020555303030C C C C C C C C C =++ ≈0.191答:中奖概率为0.191.nNn MN MCC C -0nNn MN MCC C 11--nNm n MN m MCC C --条件概率1.定义:对任意事件A 和事件B ,在已知事件A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 发生的概率,叫做条件概率P(B|A),读作A 发生的条件下B 的概率2.事件的交(积):由事件A 和事件B 同时发生所构成的事件D ,称为事件A 与事件B 的交(或积作D=A ∩B 或D=AB3.条件概率计算公式:P(B|A)相当于把A 看作新的基本事件空间,求A∩B发生的概率:解题步骤:例题、10个产品中有7个正品、3个次品,从中不放回地抽取两个,已知第一个取到次品,求第二取到次品的概率.解:设 A = {第一个取到次品}, B = {第二个取到次品},所以,P(B|A) = P(AB) / P(A)= 2/9 答:第二个又取到次品的概率为2/9..0)(,)()()|(>=A P A P AB P A B P 发生的条件下样本点数在包含的样本点数发生的条件下在A B A )A |B (=P 包含的样本点数包含的样本点数A AB =总数包含的样本点数总数包含的样本点数//AB A =)(P(AB)A P =公式推导过程.1)|(0)()|()(0)A (P ≤≤⋅=>A B P A P A B P AB P (乘法公式);,则若.151)(21023==⇒C C AB P .103)(=A P相互独立事件1.定义:事件A(或B)是否发生对事件B(或A)发生的概率没有影响,这样的两个事件叫做相互独立2.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公式两个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的积。

则有如果事件A1,A2,…An 相互独立,那么这n 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的积。

即:P (A1·A2·…·An )=P (A1)·P (A2)·…·P(An)3.两事件是否互为独立事件的判断与证明4.解题步骤例题、一袋中有2个白球,2个黑球,做一次不放回抽样试验,从袋中连取2个球,观察球的颜色情况,记“第一个取出的是白球”为事件A ,“第二个取出的是白球”为事件B ,试问A 与B 是不是相互独立事件?答:不是,因为件A 发生时(即第一个取到白球),事件B 的概率P (B )=1/3,而当事件A 不发 生时(即第一个取到的是黑球),事件B 发生的概率P (B )=2/3,也就是说,事件A 发生与否影响到事件B 发生的概率,所以A 与B 不是相互独立事件。

证明:由题可知, P(B|A) =1/3,P(B|A 的补集)=2/3因为 P(B|A)≠P(B|A 的补集) 所以 A 与B 不是相互独立事件说明(1)判断两事件A 、B 是否为相互独立事件,关键是看A (或B )发生与否对B (或A )发生的概率是否影响,若两种状况下概率不变,则为相互独立.(2)互斥事件是指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相互独立事件是指一事件的发生与否对另一事件发生的概率没影响.(3)如果A 、B 是相互独立事件,则A 的补集与B 的补集、A 与B 的补集、A 的补集与也都相互独立. 则称A ,B 相互独立 )()()(B P A P AB P =)()()(B P A P B A P ⋅=⋅说明(1)使用时,使用的前提条件; (2)此公式可作为事件是否相互独立论依据,P(A·B)=P(A) · P(B)是B 相互独立的充要条独立重复试验1.定义: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的,各次之间相互独立的一种试验2.说明:①这种试验中,每一次试验只有两种结果,即某事件要么发生,要么不发生,并且任何一次试验中的概率都是一样的②每次试验是在同样条件下进行;③每次试验间又是相互独立的,互不影响.前提二项分布1.引入:一般地,如果在1次实验中某事件A 发生的概率是P ,那么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这个事件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是P(A )Pn(k)是[(1-P)+P]n 的通项公式,所以也把上式叫做二项分布公式.2.二项分布定义:设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某个事件A 发生的次数,A 发生次数ξ是一个随机变量.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某事件发生的概率是p ,事件A 不发生的概率为q=1-p ,那么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k P =ξkn k k n q p C -=(其中 k=0,1, ,n ,q=1-p )于是可得随机变量ξ的概率分布如下:由于k n k k n qp C -恰好是二项展开式b C b a C b a C a C b a nn nrrn rnn n nn n+++++=--+ 111)(中的第 k+1 项,所以,称这样的随机变量ξ服从二项分布,记作ξ~B(n ,p) ,其中n ,p 为参数, 并记:kn k k n q p C -),;(p n k B =k n k k n n p p C k P --=)1()(n n qp C 00111-n n qp Ckn k k n qp C -qp C n n n3.解题步骤例题、某厂生产电子元件,其产品的次品率为5%.现从一批产品中任意地连续取出2件,写出其中次品数ξ的概率分布. 解:依题意,随机变量ξ~B(2,5%). ∴P(ξ=0)=(95%)2=0.9025, P(ξ=1)= (5%)(95%)=0.095,P(ξ=2)= (5%)2=0.0025.因此,次品数ξ的概率分布是几何分布1.定义:在独立重复试验中,某事件A 第一次发生时所作的试验次数ξ也是一个取值为正整数的随机变量。

“ξ =k ”表示在第k 次独立重复试验时事件A 第一次发生。

如果把第k 次实验时事件A 发生记为Ak , p( Ak)=p ,事件A 不发生记为 ,P( )=q(q=1-p),那么p q p p A P A P A P A P A P A A A A A P k P k k k K k K ⋅=⋅-=⋅⋅⋅⋅⋅⋅=⋅⋅⋅⋅⋅⋅==----1113211321)1()()()()()()()(ξ(k=0,1,2…,q=1-p.)于是得到随机变量ξ的概率分布如下:称ξ服从几何分布,并记g(k,p)=p ·qk-112C22C2Cξ 0 1 2 P0.90250.0950.0025k A k A ξ 1 2 3 … k …P p pqpq2 … pqk-1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和方差一般地,若离散型随机变量ξ的概率分布为则称 E ξ=x1p1+x2p2+…+xnpn +… 为ξ的数学期望或平均数、均值,数学期望又简称为期望.是离散型随机变量 说明:(1)数学期望的一个特征数,它反映了离散型随机变量取值的平均水平(2)一般地,在有限取值离散型随机变量ξ的概率分布中,令p1=p2=…=pn ,则有p1=p2=…=pn = ,E ξ=(x1+x2+…+xn) ,所以ξ的数学期望又称为平均数、均值(3)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与样本的平均值的关系:前者是常数,不依赖样本抽取;后者是一个随机变量.D ξ=(x 1-E ξ)2·P 1+ (x 2-E ξ)2·P 2 + … + (x n -E ξ)2·Pn + … 叫随机变量ξ的均方差,简称方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