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磁系统及其模型

合集下载

图解发电机励磁原理(2024)

图解发电机励磁原理(2024)
对于要求高精度和快速响应的应用场合,应选择具有高性能的控制策略和优化方法,如最 优励磁控制策略结合遗传算法或粒子群优化算法等。
21
05
发电机励磁系统故障诊断与处理 措施
2024/1/26
22
常见故障类型及原因分析
励磁不足或失磁
可能是由于励磁电源故障、励磁 回路开路或接触不良、励磁绕组
匝间短路等原因导致。
应用范围
直流励磁方式和交流励磁方式适用于各种规模的发电机组和电力系统 ;永磁体励磁方式适用于小型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领域。
13
03
发电机励磁调节器原理与结构
2024/1/26
14
调节器基本原理
2024/1/26
电磁感应原理
发电机励磁调节器通过电磁感应 原理,将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 流电,为发电机的励磁绕组提供 励磁电流。
替换法
在怀疑某个元器件损坏时,可以用正 常的元器件替换后观察故障是否消除 ,以验证故障部位和原因。
2024/1/26
测量法
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工具测量励磁 系统各点的电压、电流、波形等参数 ,与正常值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确 定故障原因。
专家系统诊断
利用专家系统或故障诊断软件对励磁 系统故障进行自动诊断和分析,提高 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性,但控制精度相对较低。
20
控制策略选择依据
2024/1/26
系统稳定性要求
对于要求较高的电力系统,应选择稳定性好的控制策略,如恒压控制策略或最优励磁控制 策略。
发电机运行工况
不同的运行工况下,应选择适合的控制策略。例如,在轻载或空载工况下,可采用恒功率 因数控制策略以提高运行效率。
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要求

发电机励磁系统原理

发电机励磁系统原理

维持发电机端电压恒定
01
通过自动调节励磁电流,使发电机在负载变化时保持端电压稳
定。
实现并列运行发电机间的无功功率分配
02
根据各发电机的无功功率需求,合理分配励磁电流,实现无功
功率的均衡分配。
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03
通过快速、准确的励磁调节,提高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性和暂

态稳定性。
控制策略选择与优化方法
维护保养
为每台发电机励磁系统建立档案 ,记录其运行和维护情况,为故 障分析和预防性维护提供依据。
05
励磁系统性能评估与测试 方法
性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稳定性指标
衡量励磁系统在扰动下的稳定性,包括静态稳定 性和动态稳定性。
响应性指标
评价励磁系统对发电机运行状态变化的响应速度 和准确性。
经济性指标
考虑励磁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能耗、维护成本等经 济因素。
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探讨
挑战
数字化励磁技术的发展面临着电磁干扰、硬件可靠性、软件安全性等方面的挑战。
解决方案
通过优化电磁兼容设计、提高硬件制造工艺、加强软件安全防护等措施,解决数字化励磁技术发展中的难题。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高效化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未来励磁系统将更加高效,能 够降低能耗,提高发电效率。
过励限制
通过调整励磁电流的大小,限制发电机的过励程度,防止因过励而损坏发电机 。具体实现方式包括设置过励保护定值、采用自动励磁调节器等。
欠励限制
当发电机励磁电流不足时,采取相应措施增加励磁电流,以保证发电机的正常 运行。具体实现方式包括设置欠励保护定值、采用备用励磁系统等。
故障诊断技术原理及应用案例
组成部分

交流励磁机系统模型与静态励磁系统模型大干扰稳定性分析

交流励磁机系统模型与静态励磁系统模型大干扰稳定性分析


6・
v l g fg n r tr ot e o e e ao ,man an n y tm r q e c h n lr e d s r a c c u e . S me q o a l x e in e f r e ctt n s se a it i ig s se fe u n y w e a g it b n e o c r d u o u tb e e p r c o x i i y t m e ao
电力设备 , 0 4 1 ): 1 2 0 ( 1 5—1 .
有 更 活泛 的强励 电压增 长倍 数 , 在经受 大扰 动后 , 能 更 好地 维持 机端 电压稳 定 。
收 稿 日期 :0 2—0 21 7—1 0
作者简介 :

栩( 9 8一 ) 男, 18 , 硕士 , 主要 从 事电力 系统及 其 自动化 ,
文 章 编 号 :0 8- 8 X 2 1 ) 0 0 0 中 图分 类 号 :M 6 文 献标 志码 : 10 0 3 ( 0 2 8— 0 5— 2 T 7 B
按照励 磁 电源 的不 同 , 般将 励 磁 系 统 分 为 直 一 流励 磁机 系统 、 交流 励磁 机系 统 、 态励 磁系统 三 大 静 类 。直流励 磁 系统 由于 反应 速 度 慢 , 行 维 护 不方 运
4 总 结
静 态 励 磁 系统 在 系 统 受 大 扰 动后 抑 制 功 角 摆
图 5 大 干 扰 下频 率 稳定 性 分 析
动、 维持 发 电机机 端 电压 和维 持 系 统频 率 方 面均 优 于交流 励磁 机系 统 , 是励 磁系统 选 型 中首 选 系统 。 应 不 过这 类 系 统 的 运行 特 性 与 他 励 方 式 有 很 大 的 不 同, 例如 它 的短路 电流 变化 规律就 是独 特 的 J因此 , 这 类 系统 目前 还 需更 多 的经 验参 考 , 还需 要 加 装 更 多更有 效 的控制 装 置 , 还需 考 察 它 在各 种 运 行 方 式 下 的行 为 , 样才 能得 出最 终 的结 论 。 这

发电机励磁器和动态模型

发电机励磁器和动态模型
电力系统动态和稳态的高级培训
励磁器与动态
© 2011 Operation Technology, Inc. PROPRIETARY & CONFIDENTIAL
发电机和控制器
Power System Stabilizer (PSS)
Vs Vt It P Q ω Vt P Q …
Vref
涡轮发电机励磁系统
对于发电机
Pmax
P1
P
Vs Eq Xd
sin
P P2
转角
2
1
90
180
© 2011 Operation Technology, Inc. PROPRIETARY & CONFIDENTIAL
同步功率
大的励磁增益(大Eg),高的同步功率 从0 到90˚, Ks > 0 90˚之后, Ks < 0
Derivative feed control
保护
过励磁限制器(OEL) 欠励磁限制器(UEL) 过电压限制器(O/V) 和V/Hz 定子电流限制器
© 2011 Operation Technology, Inc. PROPRIETARY & CONFIDENTIAL
稳定性和保护的例子
© 2011 Operation Technology, Inc. PROPRIETARY & CONFIDENTIAL
© 2011 Operation Technology, Inc. PROPRIETARY & CONFIDENTIAL
负载补偿
允许调节发电机终端、内部或外部电压 Rc , Xc = 0 调节终端电压 R c , Xc > 0 调节发电机内部电压 R c , Xc < 0 调节远端电压

图解发电机励磁原理

图解发电机励磁原理
器向发电机提供励磁电流,建立磁场。当发电机端 电压或电流发生变化时,励磁调节器自动调节励磁 电流的大小,以维持发电机端电压稳定。当发电机 停机或故障时,灭磁装置迅速切断励磁电流。
励磁系统类型与特点
直流励磁机励磁系统
采用直流发电机作为励磁电源,具有 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的特点。
交流励磁机励磁系统
采用交流发电机作为励磁电源,通过 整流装置提供直流励磁电流,具有较 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04
发电机励磁系统故障诊断与处理
常见故障类型及原因分析
励磁不足或失磁
可能是由于励磁电源故障 、励磁回路开路、励磁绕 组短路等原因导致。
励磁过流
可能是由于励磁回路短路 、励磁绕组接地等原因导 致。
励磁电压不稳定
可能是由于电源电压波动 、励磁调节器故障等原因 导致。
故障诊断方法与技巧
观察法
通过观察发电机运行时的励磁电 压、电流波形等参数,判断是否
下坚实基础。
关注前沿技术动态
关注发电机励磁技术的最新发 展动态,了解新技术、新方法 的应用情况,不断提升自己的 专业素养。
加强实践动手能力
通过参与实验、项目等方式加 强实践动手能力,培养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拓展跨学科知识
学习与发电机励磁相关的跨学 科知识,如电力系统分析、电 机学等,提升综合分析和解决
如失磁、励磁不稳、励磁过流等故障,通过 案例分析学习相应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
发电机励磁技术发展趋势预测
数字化与智能化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控制理论的发 展,未来发电机励磁系统将更加数 字化和智能化,实现更精确的控制 和优化。
多功能集成化
为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发电 机励磁系统将向多功能集成化方向 发展,如集成无功补偿、谐波治理 等功能。

图解发电机励磁原理

图解发电机励磁原理

开关励磁
可控硅励磁原理
三相全控桥电路 α=00:强励状态,AC变DC α=α0:整流状态,AC变DC α=1500:逆变状态,D电C力变工程A技C术(china-dianli)
全控桥与半控桥
全控桥:
整流与逆变 整流特征相同 能够逆变也能续流 Uf反相恒定
If线性衰减 灭磁快
半控桥:
整流与续流 整流特征相同 不能逆变只能续流
性的振荡)(稳定余度好极限功率问题、安稳切机问题); ❖ 暂态稳定是大扰动后系统在随后的1-2个周波的稳定性;
(周期性振荡)(安稳切机问题、继电保护问题); ❖ 动态稳定是微小扰动或者是大扰动1-2周波后(暂稳后期),
因自动调节作用产生的电力稳工定程技性术(稳chi定na-d(ianli励) 磁PSS问题)。
整流器输入开关
的定义:灭磁开关 &隔离开关:按是 否投灭磁电阻而定 电力工程技术(china-dianli)
现代励磁基础
同轴直流发电机(体积大、效率低、容量小)
电力电子器件:二极管、晶闸管(可控硅)、IGBT等
PN结、单相导通特性、可控硅伏安特性
可控硅导通条件:正向电压、正向脉冲
可控硅关断条件:反向电压 同步电压、触发脉电冲力工、程技脉术宽(ch调ina-制dianli)
2. 从电力系统角度研究励磁(励磁技术高级)
提高系统的静态稳定性(小扰动稳定) 提高系统的动态稳定性(小扰动失稳) 提高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大扰动稳定)
励磁是发电机励磁,也是电系力统工程的技术励(磁chin,a-dia但nli)更重要的还是发电机励磁
励磁控制系统的主要任务
1、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的最基本和最主要的任务是 维持发电机电压在给定水平上

稳定计算用励磁系统数学模型仿真建模研究

稳定计算用励磁系统数学模型仿真建模研究
以上汽 轮 发 电机 、0MW 及 以上水 轮 发 电机 励 磁 系 5
中 国版 B A暂 态 稳 定 程 序 是 目前 国 内 最 普 遍 P
统参 数现 场测 试及 建模 工作 , 并颁 布 了有关 导 I1 ]和 [ 2
的系统稳定计算程序 ,该程序包含 9 种传统励磁模
收稿 日期 :2 1— 7 1 ;修 回 日期 :2 1— 8 3 00 0—4 00 0—0
Absr t: The sm u ain m o ei g meho fe c tto y t m o tb l y c lulto n he c c t d o a a tr r t ac i lto d ln t d o x iai n s se frsa ii a c a in a d t he k meho fp r me es a e t
a d mo esa dp rmeeso x i t n sse ae d cd d w ih aeteb sso c bly a ay i,d i rd cin a d ds ac f n d l n aa tr fe ct i y tm e ie hc h a i fa t it n lss al p o u t n i th o ao r r a i y o p
根据 制造 厂 提供 的励 磁 系统数 学模 型 ,以及通
析 软件 (S S 、 P P A P B A和 P SE) 给 出 了不 同的励 磁 S/ 都 系 统数学 模 型 ,但是 实 际运行 中 由于缺 少可 信 的模 型 和 参数 , 得 不 沿 用 E ’ 定 条件 【 严 重 影 响 了 不 q恒 l 1 , 稳定 计算 的准确 度和 可 信度 。 广西 电网 的规模 越来 越 大 ,动态 稳定 的问题 日

1发电机励磁系统建模试验

1发电机励磁系统建模试验
18
励磁系统建模试验
励磁建模试验项目_三机励磁
➢励磁机空载特性试验 试验条件:发电机额定转速,灭磁开关断开,投入一组整流桥,在直流测接 大电阻负载(直流电流大于1A)。 试验目的:确定励磁机基值、去磁系数、饱和系数等。 试验方法:平稳调整励磁机励磁电流使励磁机输出电压至1.55倍额定电压, 再降至最低。测录励磁机转子电流及励磁机定子直流侧电压上升和下降的曲 线。 ➢励磁机负载特性试验 同发电机空载特性试验,需增加励磁机励磁电压、电流等电气量的记录
化率
U0 U N 100%
UN
•国标规定小于1%,汽机自并励规定小于1%。
•励磁系统静态增益K决定电压静差率。
➢为满足静差率要求,励磁系统最小静态增益估算 1. K>Xd/ε,Xd为发电机直轴电抗 2. K>(Ufn-Uf0)/Uf0/ε+1,其中Ufn为额定励磁电压,Uf0为空载励磁电压
8
励磁系统建模试验
9
励磁系统建模试验 术语与定义 ➢调差系数Xc:电压给定点处与无功电流成正比的比例系数,理论上KRCC =(1-D0)×Xc
修改发电机励磁系统中的调差系数,可以调整发电机励磁系统调节作用对 系统无功变化的灵敏度。
10
励磁系统建模试验
术语与定义 ➢励磁系统的主要任务及其对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暂态稳定、动态稳定 的影响
Kc 3 X K U N 2
RFDB SN 22
励磁系统建模试验 模型参数的计算 ➢励磁系统输出限幅的计算
根据大阶跃试验可计算出可控 硅最大最小触发角,同时计算 出励磁系统最大最小输出电压 ,折算成标幺值即为Vrmax, Vrmin。可控硅放大倍数KA计算 式:
KA
1.35 U B U FD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并联PID幅频特性 串联PID幅频特性
0.1
1
Hz
10
并联型PID参数为Kp=40,KI=20,Kd= 并联型PID参数为Kp=40,KI=20,Kd=0。在 PID参数为Kp=40 0.1~10Hz频带内以串联PID参数对其幅频特性进 频带内以串联PID 0.1~10Hz频带内以串联PID参数对其幅频特性进 行拟合,得到串联PID参数,各参数为: PID参数 行拟合,得到串联PID参数,各参数为: Kavr=501.75,Ta1=1.9915,Ta2=24.9811。 Kavr=501.75,Ta1=1.9915,Ta2=24.9811。
KA
0 S=0
建模指标
超调量 MP(%)=UP/ =UP/△ MP(%)=UP/△U*100% 峰值时间tP 峰值时间tP 上升时间tr tr。 上升时间tr。 调节时间ts——到被控量 ts—— 调节时间ts——到被控量 达到与最终稳态值之差的 绝对值不超过5% 5%稳态改变 绝对值不超过5%稳态改变 量的时间。 量的时间。 振荡次数N 振荡次数N
BPA数据填写 数据填写-F+卡 数据填写 卡
对于自并励系统,只填写调节器最大内部电压、 调节器最小内部电压、电压调节器最大输出、 电压调节器最小输出、KC 调节器最大内部电压(VAMAX)与调节器最 小内部电压( VAMIN)一般填写为10、-10 电压调节器最大输出、电压调节器最小输出、 KC按实测值填写。
交流励磁机数学模型
VR _
1 STE
VE
+ +
KE +SE KD Ifd
TE---励磁机空载时励磁绕组时间常数 KE---自励系数,等于1。 Se---励磁机饱和系数 KD---励磁机负载电流去磁效应系数。
PSS简介 简介
电力系统功角稳定可以分为暂态稳定与动态稳定两个 方面 暂态稳定是反映与发电机功角成正比的量,表示电网 中各发电机保持同步运行的能力; 动态稳定是反映与发电机转速成正比的量,表示扰动 后发电机功角衰减或发散的趋势。 由于发电机转速变化量△ω是功度变化量△δ的导数, 在复平面上△ω与△δ是垂直的 同步力矩与阻尼力矩是两个不相关的量。与△δ成正 比的同步力矩以及与△ω成正比的阻尼力矩同时为正 发电机才能稳定运行。
时域法
1 + sTA1 1 + sTA2
TA1=0.6,TA2=0.3
发电机空载特性试验
UAB(PU) 1.3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0 0 200 400 600 800 IFD(A) 1000 1200 1400
气隙线
励磁系统分类
他励交流励磁机系统 三机他励励磁系统 无刷励磁系统 自励励磁系统(自并励为主流) 自励励磁系统(自并励为主流)
他励交流励磁机系统
三机他励励磁系统
他励系统评价
交流他励系统总体说来具有励磁电压稳定, 交流他励系统总体说来具有励磁电压稳定, 不受电网影响的优点, 不受电网影响的优点,但是相比自励系统响应 仍然较慢,而且维护复杂。 仍然较慢,而且维护复杂。
△ω
发电机输出电磁功率
Pe =
EqV Xd∑
sin δ
1A 型PSS
2A 型PSS
PSS评述 评述
PSS1A模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在发电机负荷 正常波动时,PSS将有输出,会引起发电机端电 压及发电机无功的波动,即PSS反调现象。 PSS2A模型较为复杂,实质上以发电机转速(发 电机角频率)作为输入,在发电机正常负荷波动 时转速不会变化,PSS不会输出,不存在PSS1A 模型的反调问题,特别适合于负荷变化较快的水 电机组。
动能系数=0.5*Tj*MW,一般情况下4<Tj<10 发电机标么值基准容量,一般写发电机SN,不写系统 默认为100MW Xd’、Xq’、 Xd、Xq、Td0、Tq0可按发电机铭牌填写 水轮机Xq’ = Xq ,Tq0可写任意值,一般写0 定子漏抗,一般厂家给不出参数,可写0.1左右 饱和系数(额定、1.2倍)按实测结果填写 电机转矩阻尼系数,一般写0
BPA数据填写 数据填写-SI/SI+卡 卡 数据填写
2A型PSS
测 时间 数0.02
BPA数据填写 数据填写-SP卡 卡 数据填写
Pe为输 , Pe为输 写0 测 时间 数0.02
AVR参数核对 参数核对
Kv,实际系统为并联PID时,为0,串联PID时,为1 AVR动态放大系数KR*Kavr*TA1*Ta3/(TA2*Ta4),在 30~100之间,过大空载阶跃有可能出现振荡,过小励 磁系统响应太慢。 电压调节器最大输出一般大于4
Uf= Uf=1.35Us*cosα αmin,10~30 αmax,120~150
调差系数与静差率
调差系数
功率因数为零的情况下, 功率因数为零的情况下,发电机无功电流从 零变化到额定时, 零变化到额定时,用发电机额定电压的百分数 表示的发电机端电压变化率 表示的发电机端电压变化率 发电机电压调系数率按下式计算: 发电机电压调系数率按下式计算: D(%)=[(Ug0 Ug)/Ug]×100% D(%)=[(Ug0-Ug)/Ug]×100% U/△ 100% =△U/△Q ×100% Ug0 发电机无功电流等于零 式中 Ug0,发电机无功电流等于零时的电压 Ug,发电机无功电流等于额定无功电流时 的电压 为标么值, 的基值为 的基值为S △U、△Q为标么值,Q的基值为 N 、 为标么值
BPA数据填写 励磁卡 数据填写-励磁卡 数据填写
数 。建议
数 写 数 。
BPA数据填写 卡 数据填写-M卡 数据填写
填写Xd’’、Xq’’、Td0’’、Tq0’’ 水轮机Xd’’、Xq’’>0.2, Td0’’、Tq0’’为0.05S左右 汽轮机Xd’’、Xq’’<0.2,
参与计 须参数
BPA数据填写 数据填写-MF卡 数据填写 卡
U
U
F
FM
Kσ < 0 Kσ = 0 Kσ > 0
Q
C
0
Q
L
调差系数与静差率
静差率
励磁调节器维持机端电压稳定的能力。 励磁调节器维持机端电压稳定的能力。 主要与调节器控制参数有关。 主要与调节器控制参数有关。 一般情况下,AVR+可控硅的直流放大倍数大 一般情况下,AVR+可控硅的直流放大倍数大 100,可满足静差率小于1%的国标要求。 1%的国标要求 于100,可满足静差率小于1%的国标要求。
频域法
相位Q1
40 相位(度)
相位Q2
增益P1
增益P2
4.00 增益(V/V)
35
3.50
30
3.00
25
2.50
20
2.00
15
1.50
10
1.00
5
0.50
0 0.0 1.0 2.0 3.0 4.0 频率(Hz) 5.0 6.0 7.0 8.0
0.00
1 + sTA1 1 + sTA2
TA1=0.15,TA2=0.04
励磁系统建模
关键参数:PID/PSS参数、开环放大倍数 (KA)、最大最小输出电压、发电机空载励 磁特性 其它参数:发电机饱和特性、转子时间常数 (Td0) 校核项目:调差极性、调差系数、静差率 总体校核
励磁系统建模励磁系统建模 PID/PSS环节 环节
目的:检测PID/PSS各环节的准确性 方法:频域法与时域法 频域法:用频谱仪扫频检测 时域法:加阶跃信号,通过输出检测
空载曲线 1.2倍 饱和点切线
空载曲线
目的: 目的: 发电机饱和特性 发电机励磁电压基 值
发电机转子时间常数测量
可控硅α角阶跃 封可控硅触发脉冲 跳励磁变高压开关 总之,使励磁电压产生阶跃,机端电压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数 规律变化,变化63.2%对应的时间为Td0 。
发电机转子时间常数测量
静态放大倍数测量-逐点 静态放大倍数测量 逐点
T12 0.10 T1 0.29
T13 0.76 T2 0.01
T14 2.30 T3 0.29
Kp 8.00 T4 0.02
Vsmax 0.10 Vsmin -0.10
PSS参数核对 参数核对
1A型PSS一般为: 一级大时间常数滞后 两级小时间常数超前,无滞后
PSS参数核对 参数核对
PSS输出信号超前发电机频率信号大约90度。
自并励励磁系统
KZ
FLQ
F
CT
PT
ZB
自 动 励 磁 调 节 器
自并励系统评价
自并励系统,结构简单,响应快速。初期 自并励系统,结构简单,响应快速。 被认为在电力系统短路故障时尤其是三相 短路时无法支撑起电网电压。 短路时无法支撑起电网电压。但是随着封 闭母线的大规模运用和控制理论的成熟, 闭母线的大规模运用和控制理论的成熟, 已经成为主流励磁机型。 已经成为主流励磁机型。
总体校核
总体校核
Mp Mp
10%, 10%, 许 10%, 10%, 许
为50%Mp0 为5%(绝对值) 5%(绝对值)
BPA数据填写 数据填写-FV卡 数据填写 卡
RC,不写或写0 XC,调差系数,不写、0或写实际设置值 TR,电压测量环节,一般写0.02 TA,可控硅时延,一般写0.01 T1~4、K、KA、Kv,按实际测试结果填写 KF,一般写0,TF可写任意值,KH不填。
励磁调节器PID的积分、微分环节退出。调整发电机电压从XX% 额定电压上升到XX%左右,记录发电机电压、转子电压和电流、 调节器输出电压和电流。
静态放大倍数测量-逐点 静态放大倍数测量 逐点
Uavr-out(PU) 实测曲线 0.80 0.70 0.60 0.50 0.40 0.30 0.20 0.040 0.050 0.060 0.070 0.080 0.090 0.100 0.110 0.120 0.130 0.140 Uref-Ug(PU) 拟合曲线:y=5.883x+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