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仪器操作规程
AB超操作流程

超声波诊断仪(A、B超)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1.使用本机器前先了解本机器性能,及使用说明,检查安装是否正确。
2.打开电源时,不要插上或拔出探头,按照规程操作,以免死机或破坏机内系统软件及应用程序。
3.使用探头应特别小心,不要掉落地上或碰其它东西,不可接触锐物及刺激性药物,用后清洗消毒,以防交叉感染。
4.探头上涂上医用超声波耦合剂,轻移探头,调节灰度,得出清晰的图像或声波,测出数据,做出诊断。
5.检查打印机是否正常及专用打印机纸的质量,打印出病人的资料。
6.仪器室内保持清洁、干燥、通风的环境,电压稳定,维护仪器干净,勿损勿压,严禁开机状态下移动任何仪器。
7.用后关闭电源,罩上防尘罩。
8.专人保管,专人使用。
B超诊断仪的操作规程完整

B超诊断仪的操作规程完整一、前言二、使用前准备1.检查设备的电源线是否连接稳定,设备是否正常供电。
2.检查B超诊断仪的超声探头是否清洁并连接到设备上。
3.打开设备主机并进行系统自检,确保各功能模块正常运行。
4.调节设备的显示屏亮度和对比度,以保证操作的可视清晰度。
5.准备好所需检查的文档、病历和相关医疗器械。
三、操作步骤1.患者准备1.1接待患者并向其解释检查过程和注意事项。
1.2引导患者脱去衣物,保持检查区域清洁和暴露。
1.3帮助患者调整姿势,以便进行最佳超声检查。
2.检查区域准备2.1清洁检查区域,除去油脂和其他污物。
2.2将适当的水性超声胶涂在检查区域,以增加超声波传导效果。
2.3若需要,可使用透明超声膜覆盖探头,以增加皮肤与超声探头之间的接触效果。
3.开始扫描3.1将超声探头轻轻置于患者的检查区域上方,确保与皮肤有良好接触。
3.2按下设备上的扫描按钮,开始进行超声波扫描。
3.3保持手部稳定和平滑移动探头,直到完成整个检查区域的扫描。
4.检查图像显示4.1监视设备显示屏上显示的超声波图像。
4.2调节图像亮度、对比度和增益,以获得清晰的图像质量。
5.录制图像或视频5.1如有需要,可使用设备上的录像功能进行图像或视频的录制。
5.2确保录制的图像或视频质量符合要求。
6.完成扫描6.1扫描完成后,停止超声波传输并移除探头。
6.2清除浸渍在皮肤上的超声胶和其他污物。
6.3帮助患者整理衣物,提供必要的后续指导,如下一步的治疗或检查。
四、设备清洁和维护1.每次使用后,将超声探头彻底清洁,去除残留的超声胶和污物。
2.定期对B超诊断仪进行内部清洁,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停用时,将设备断开电源,防止意外启动和损坏。
4.定期维护设备的硬件和软件,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五、注意事项1.操作B超诊断仪时,操作人员应保持专注和敏捷,避免疲劳和分心。
2.在操作过程中,应遵循严格的卫生规范,保持清洁和无菌操作。
3.如有任何异常情况出现,如设备故障或患者不适,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寻求帮助。
超声诊断仪操作规程

超声诊断仪操作规程超声诊断仪操作规程一、基本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a. 检查超声诊断仪的正常工作状态:开启设备并检查设备状态显示屏的显示情况;b. 清理探头:使用专用清洁剂和干净的纱布擦拭超声探头,确保探头清洁;c. 准备需要检查的病患资料,如病历、检查申请单等。
2. 配置设备:a. 根据病患临床情况选择合适的超声探头;b. 将超声探头安装到超声诊断仪上,并确保连接牢固;c. 设置仪器相关参数,如画面亮度、对比度等。
3. 开始检查:a. 将超声探头涂上适量的超声凝胶;b. 将涂有超声凝胶的超声探头平稳地放置在需要检查的部位上;c. 通过调整超声机器的探头角度和位置,获得清晰的超声图像;d. 观察超声图像,并根据临床需要进行测量分析;e. 操作结束后,关闭超声诊断仪并清理超声探头。
二、注意事项1. 操作前应仔细阅读超声诊断仪的操作说明书,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2.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洁净操作,避免交叉感染;3. 操作人员应系好手术衣、戴好手套,确保操作环境卫生;4. 使用超声凝胶时应适量涂抹,不宜过多,以免影响超声图像清晰度;5. 在调整探头角度和位置时,应轻柔操作,避免对病患造成不适;6.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超声图像的质量,确保清晰度和准确性;7. 操作结束后,应及时清洁超声探头并保持设备的干燥清洁。
三、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1. 超声图像不清晰:a. 检查超声探头是否清洁,如有污垢应及时清理;b. 检查超声凝胶使用量是否适当,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图像质量;c. 调整超声诊断仪的参数,如亮度、对比度等,优化图像质量;d. 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扫描方式或角度,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2. 超声图像无法获得:a. 检查超声探头连接是否牢固,如有松动应重新连接;b. 调整探头位置和角度,确保超声波能够正确进入需要检查的部位;c. 检查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如果有故障应及时维修。
四、安全注意事项1. 使用超声诊断仪时应遵守医疗器械管理规定,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2. 在操作超声诊断仪时,应注意避免探头或仪器的摔落,以免损坏设备和探头;3. 未经培训和授权的人员不得操作超声诊断仪,以防止错误操作造成伤害;4. 使用超声诊断仪时应注意避免超声辐射对操作人员和病患造成伤害。
超声诊断仪操作规程

超声诊断仪操作规程《超声诊断仪操作规程》一、概述超声诊断仪是一种用于医疗诊断的高科技设备,能够通过超声波技术对人体进行内部观察和诊断。
操作规程是为了正确、安全地操作超声诊断仪,保障医疗质量和医护人员的安全而制定的。
二、操作前准备1. 确认超声诊断仪电源已连接并开启。
2. 检查超声探头和触发器是否齐全并连接良好。
3. 将患者安置在合适的位置,清楚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病情,做好交流和沟通。
三、操作步骤1. 首先,确定要进行的超声检查部位,选择相应的探头。
2. 根据超声诊断仪的提示,调整好探头的方向和角度,使其对准检查部位。
3. 适当调整超声诊断仪的参数,如频率、增益、深度等,以获得清晰的影像。
4. 用适当的胶水或凝胶涂抹在探头上,使其能够更好地与皮肤接触,并传导超声波。
5. 轻轻按压探头,将其放在患者的皮肤上,同时观察超声屏幕上的影像,调整位置和角度直到清晰的影像呈现。
6. 在检查过程中,应保持稳定的手持姿势,避免晃动或颤抖,以免影响影像质量。
四、操作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要随时关注患者的反应,若患者出现不适或疼痛应及时停止检查。
2. 操作结束后,及时清洁探头,保证卫生。
3. 操作人员应熟悉超声诊断仪的功能和操作流程,确保能正确操作。
五、操作结束1. 关闭超声诊断仪电源,清理好工作区域。
2. 记录检查结果和操作过程,便于医生分析和诊断。
3. 对超声诊断仪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通过严格遵守《超声诊断仪操作规程》,可以有效地保障医疗安全和诊断质量,让医护人员能够更加安全、高效地进行超声诊断工作。
超声机设备操作规程

超声机设备操作规程超声机是一种常用的医疗设备,用于产生超声波并通过图像来观察人体内部结构。
正确操作超声机是确保诊断准确性和患者安全的关键。
以下是超声机设备操作规程:1. 准备工作:a. 将超声机放置在平稳的工作台上,保持稳定。
b. 连接超声机的电源线并将其插入可靠的插座。
c. 确保所有必要的连接线和配件都正确连接。
d. 打开超声机,并等待其完全启动。
2. 患者准备:a. 将患者安置在适当的位置,以便操作员可以轻松获取所需的图像。
b. 根据需要,需要清洗和消毒患者的皮肤表面。
c. 如果有需要,可以使用适当的凝胶将超声探头与患者的皮肤接触。
3. 调节超声机设置:a. 选择适当的成像模式,如B模式(二维),M模式(时间-运动模式)或彩色多普勒模式等。
b. 根据需要,调整图像亮度、对比度、增益和深度等参数,以便获取清晰的图像。
c. 如果需要,可以选择适当的图像修饰功能,如增强血液流动的滤波器等。
4. 选择和调整探头:a. 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超声探头,如线性探头、凸面探头或内窥镜探头等。
b. 疏导探头线缆,确保其不会干扰操作员或扰乱图像质量。
c. 调整探头的角度和深度,以便获得所需的图像视野。
5. 进行超声扫描:a. 将超声探头轻轻放置在患者皮肤上,并确保与凝胶良好接触。
b. 轻轻移动和滚动探头,以便获得全面的图像覆盖。
c. 根据需要,可以改变扫描方向和视图来观察特定的结构和区域。
6. 获得和保存图像:a. 当观察到感兴趣的图像时,可以通过按下适当的按钮或使用触摸屏幕上的命令来捕捉图像。
b. 确保保存图像的正确标识和文件命名方式,以便于后续查看和诊断。
7. 关闭超声机:a. 在完成扫描后,关闭超声机并断开电源线。
b. 清理和消毒超声探头和配件,以确保其卫生和安全。
这些是超声机设备操作规程的一般步骤。
准确、仔细地操作设备是确保诊断准确性和患者安全的关键。
对于特定型号和品牌的超声机,操作人员还需详细阅读和遵守设备的操作手册和指南。
超声仪器操作规程

超声仪器操作规程一、使用前:要求环境、设施等符合工作条件1、温度:20—26摄氏度。
2、湿度:相对湿度30—90%。
3、电源:稳压电源220V。
4、地线:单独良好接地。
5、亮度:暗室操作,防强光照射。
6、仪器:摆放到位,接线正确。
二、使用时:要求熟悉仪器性能,正确操作1、先开总电源,待稳压后开机。
2、根据检查需要操作调节仪器。
探头要轻拿轻放,防止碰撞。
3、关机时顺序相反。
4、出现故障时立即关机并报科主任。
所有仪器未经科主任同意,任何人禁止修、拆、换、移。
违规将追究当事人责任。
5、非本科室人员未经允许禁止操作仪器。
三、使用后:要求妥善保养仪器,注意安全1、检查结束后及时清洁探头、仪器。
2、机房内严禁吸烟,每天整理清扫检查室。
3、检查室经常通风,定期消毒。
4、定期保养维护仪器。
5、注意安全、防火,每天巡查检查室,下班时关闭水电门窗等。
提高超声诊断质量的一些措施和注意事项1.检查人员要经过正规培训,严把考试关,重视扫查方法并经考核.评价其对声像图的逻辑分析水平。
操作手法要规范化,并应掌握个别情况、个别脏器的特殊检查要求。
科学地统计、规范各脏器及常见疾病的检查时间范围与平均检查时间(包括记录、报告)。
2.要求临床医生逐项认真填写申请单,提供临床资料,掌握超声检查适应证,提出检查要求。
申请单填写不详,要求不明确,常可使需要检查的脏器和病变部位遗漏,影响超声诊断的质量和及时的临床治疗。
3.超声彩色血流成像法属于高档次的检查,且必须同时做常规二维法与频谱多普勒法检查。
腔内超声探头有其特殊构造,具专用性,针对某一腔道、某几个脏器,检查时应注意选择。
该探头与人体体液或黏膜直接接触,故必须严格防止交叉感染;使用者也应为受过严格训练的专科医师。
介入超声是利用二维超声所显示的体内结构声像图,了解病变所在,在此种图像引导与监视下进行穿刺或插入导管。
作进一步诊断或引入直接治疗的手段。
穿刺等同于一次小手术,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训练,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做好必要的急救准备。
超声机安全操作规程

超声机安全操作规程超声波作为一种常用的医疗检查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诊断和治疗领域。
但是,在使用超声机时,必须遵守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以下是超声机安全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
一、操作前准备1. 确定患者的相关信息,包括病史、部位、需要检查的项目。
2. 检查设备的状态,确保所有设备都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并且没有任何损坏或故障。
3. 确认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包括电源、接地、电线等是否符合安全标准要求。
4. 确认所有设备都已经接好了线缆,且连接牢固。
5. 准备必要的防护措施,包括手套、口罩、消毒液等。
二、安全诊断1. 确保超声机的功率被正确调整,以确保获得准确和稳定的图像,同时避免对患者造成过多的辐射。
2. 在进行检查时,应尽可能避免向患者散发超声波,以减少对患者的辐射损伤。
3.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跳、呼吸等,以确保患者的身体状况稳定。
4. 对于需要用到扫描剂、超声造影剂等的检查项目,应提前告知患者可能的副作用,并且对患者进行必要的饮食和禁忌事项的指导。
三、安全操作1. 操作人员应该对超声机的操作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以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 在进行检查前应该向患者进行必要的介绍和解释,以消除患者内心的恐惧和紧张。
3. 操作人员应该穿着干净、整洁、舒适的衣服,应避免使用悬挂物品,并且要将所有金属物品都摘下来,以避免干扰超声机的工作。
4. 在进行检查时,操作人员应尽量减少与患者的距离,以避免电磁怀疑。
5. 在接近患者时,必须戴好手套和口罩,以避免病菌传播。
6. 在操作时,要尽可能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皮肤,以避免病原体感染。
7. 在进行检查前应该将超声机的所有相关设置都确认无误,确保图像质量最佳,并且尽量减少假象和误诊。
8. 在结束检查时,应当关闭超声机的所有设置和功能,并将设备和检查环境消毒清洁。
超声波 操作规程

超声波操作规程
《超声波操作规程》
一、操作准备
1. 确保超声波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无异常声音或故障现象。
2. 检查超声波探头是否干净,无污垢或损坏。
3. 准备超声波传导介质,如水或凝胶。
4. 确保操作者和被检查对象的安全,如戴上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具。
二、操作步骤
1. 将超声波探头涂抹传导介质,确保与被检查对象的接触面干净且完整。
2. 调整超声波仪器的频率和增益,使得图像清晰且信号强度适宜。
3. 将超声波探头轻柔地贴近被检查对象的皮肤表面,避免用力过猛。
4. 在显示屏上观察超声波图像,并进行必要的截图或记录。
三、注意事项
1. 操作者需经过专业培训,了解超声波设备的使用规范和安全知识。
2. 注意超声波探头和被检查对象的清洁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3. 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异常现象或设备故障,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相关人员报告。
4. 操作结束后,及时关闭超声波设备并清理工作场所,保持整洁有序。
四、操作结束
1. 确认超声波图像和记录符合要求,保存相关数据材料。
2. 关闭超声波设备并清理探头及周围区域。
3. 若有必要,向医生或专业人员提供超声波检查结果,以便进行后续处理或诊断。
以上即为《超声波操作规程》,希望操作者在操作超声波设备时能够严格遵守规程,确保操作安全顺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诊断仪器操作规程
一,机器安装前注意事项
1.不可安装在离水源较近的地主,存放场所要按规定保持一定
的温度、湿度,要求通风好,灰尘少,避免阳光照射。
2.不要存放在化学药品或有害气体的场所,机器应安放在平稳
地方,不要倾斜,防止震荡,避免冲击。
3.注意电源的频率电压及消耗电力的量值,不要放在高频磁场
的周围,保持室内清洁,操作室尽量避免闲杂人员进入。
二.检查前的注意事项
1.开机前检查各个开关是否在正常位置。
检查地线的连接是否正常确保安全,检查所有插座连接是否正确。
2.机器与患者接触部分,要认真检查,防止漏电,需观察稳压电源电压,待稳定到215-220v之间5分钟后方可开机。
3.详细交代检查前的注意事项,消化系统病人需空腹,妇产科、泌尿科的病人需膀胱充盈,曾作消化道钡餐造影或同位素的病人须三天后再做超声检查,超声造影的病人应避免受凉,防止感冒。
三.检查中的注意事项
1.机器应由熟练专业人员操作,非专业人员不可任意开机操作,进修人员必须得到许可方可开机。
2.认真阅读检查申请单,根据临床需要认真仔细检查,根据检查要求,摆好体位,尽量使病人舒服,肌肉放松,便于检查。
3.开机后严密监视机器运转有无异常现象出现,待显视器上图像
稳定后方可开始工作。
如发现异常情况,特别气味、异常声音等,应立即关机,并检查原因。
检查中,严密观察病人有无异常,当发现异常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关机或采取适当处理。
4.检查中,交待并注意病人勿触碰机器,诊断或治疗中注意不要超过规定的剂量或时间。
四.检查后注意事项
1.按规定顺序关掉机器,切断电源,取下插头时勿拉抽电线。
2.关机后,清洁探头,擦干后放入有软垫的探头架内,仪器附件及不使用的部件,要收拾、整理、归类存放,贵重仪器要加锁妥善保管。
3.各仪器要加防护罩,定期清扫,进行维修,机器如出现故障,不要随意摆弄,不可随意改造机器,维修时要请专业人员维修。
五.使用探头的注意
1.探头怕受冲击,特别是接触体表的探头容易损伤,请注意不要摔落或碰撞,使用时要涂耦合剂,请不要把探头浸在水溶液中。
2.电缆线不可用力折弯,拉伸,否则易造成断线,更换或拔插头时,一定要切断装置的电源,为保护探头不受强电流冲击,检查结束时,实时扫描一定冻结。
3.探头使用后,清擦干探头上的油污,清洁时勿用酒精等有机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