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类型、角度与表现
论述镜头角度的分类及作用

论述镜头角度的分类及作用
镜头角度是电影、电视剧、广告等影视作品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它指的是镜头所取景物体与拍摄者的角度关系。
根据角度不同,可以将镜头角度分为以下四类:
一、高角度(俯视角度):镜头向下拍摄,视角高于被拍摄物体,适用于表现被拍摄物体的弱势、被动、无助等情感,同时可以增强场景的动感。
二、低角度(仰视角度):镜头向上拍摄,视角低于被拍摄物体,适用于表现被拍摄物体的威严、威力、强势等情感,同时可以增强场景的张力。
三、中心角度:镜头与被拍摄物体在同一水平线上,适用于表现中性、客观、稳定等情感,同时可以增强场景的平衡。
四、斜角度:镜头与被拍摄物体成斜角度,适用于表现戏剧性、动感、创造性等情感,同时可以增强场景的变化。
镜头角度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表现情感:通过不同的角度来表现被拍摄物体的情感状态,从而更好地传达影片中的情感。
二、增强场景的感染力:通过不同的角度来展现场景的动感、张力、平衡、变化等,从而增强观众对场景的感染力。
三、丰富影片的创意及表现手法:通过不同的角度来创造独特的表现效果,从而使影片更具创意和艺术性。
四、引导观众视线:通过不同的角度来引导观众的视线,从而更
好地引导观众关注影片中的重要元素。
总之,镜头角度是影视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运用可以让影片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也可以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影片中的情感和意图。
摄像头角度与镜头

一、常见镜头视角角度
二、监控摄像机镜头使用场所及角度:
1、广角镜头:视角在90度以上,一般用于电梯轿箱内、大厅等小视距大视角场所;如2.8MM 2.5MM
2、视角在60度以上用于5*5米左右场所 3.6MM 4MM
3、视角在50度以上用于8-10米左右场所 6MM
4、视角在40度以上用于10-18米左右场所 8MM
5、视角在30度以上用于20-30米左右场所 12MM 16MM
6、视角在20度以上用于30-50米左右场所 25MM
7、长焦镜头:视角在20度以内,焦距的范围从几十毫米到上百毫米,用于远距离监视
8、变焦镜头:镜头的焦距范围可变,可从广角变到长焦,用于景深大,视角范围广的区域;
9、针孔镜头:用于隐蔽监控。
镜头越小,监控的面积越大,而图像物体相对较小。
镜头越大,监控的面积越小(窄),而图像物体相对较大。
可以简单的计算方法:可视距离÷2就相等于所需镜头,再参考视角。
电影拍摄中的拍摄角度与镜头语言

电影拍摄中的拍摄角度与镜头语言电影拍摄是一门艺术,它通过镜头的选择和角度的运用来塑造故事情节,表达情感和传达信息。
在电影制作过程中,拍摄角度和镜头语言是至关重要的元素。
本文将深入探讨电影拍摄中的拍摄角度与镜头语言,以及它们对电影表达的影响。
一、拍摄角度的作用拍摄角度是指摄影机拍摄物体或景物时的位置和角度。
不同的拍摄角度会给观众传达不同的视觉信息和情感体验。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拍摄角度及其作用:1. 高空俯视高空俯视是指从上方往下拍摄,可以给观众提供全貌视角,突出场景的宏大和壮丽。
这种角度常用于展示大规模场景,如城市全景、人群等。
例如,《泰坦尼克号》使用了高空俯视的角度来展现船只沉没的惊人场景,增加了观众的触动和恐惧感。
2. 低角度低角度是指从物体或人的下方往上拍摄,可以让物体或人看起来更加庄重和威严。
这种角度常用于烘托英雄形象,给观众一种仰望和敬仰的感觉。
例如,在《指环王》系列中,导演经常使用低角度来拍摄亚拉岚、甘道夫等英雄角色,让他们显得更加高大和崇高。
3. 平视平视是指在与物体或人的视线平行的位置进行拍摄,可以与观众建立直接的视觉联系,让观众感觉与电影中的角色共同经历。
这种角度常用于情感场景和对话场景,增强观众的代入感。
例如,《泰坦尼克号》中,导演使用平视角度来展示杰克和露丝的对话,让观众感受到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
二、镜头语言的运用镜头语言是指通过不同的拍摄方式和技巧来传达故事情节和情感表达。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镜头语言及其运用:1. 镜头切换镜头切换是最基本的镜头语言之一,它通过不同角度的切换来表达不同的情节和场景转换。
例如,在动作片中,追逐戏份常常通过快速而频繁的镜头切换来展现紧张感和速度感。
2. 运动镜头运动镜头是通过摄影机的移动来表达动态感和节奏感。
例如,在追逐场景中,导演可以运用跟随镜头来模拟人物的奔跑,增加观众的紧迫感和参与感。
3. 特写镜头特写镜头是对物体或人面部特定部位进行近距离拍摄,突出某一细节或情感表达。
镜头的类别及作用

镜头的类别与作用发布时间:2012-02-17 浏览次数:一、镜头的类别(一)根据视觉距离的不同,有不同景别的镜头: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等。
(二)根据摄像机镜头的运动方式不同,有不¨拍摄技巧的镜头:推、拉、摇、移、跟、升、降等。
(三)根据表现方法不同,有主观镜头和客观镜头。
(四)根据拍摄角度不同,有仰拍、平拍和俯拍的镜头。
(五)根据镜头的时间长短不同,有长镜头和短镜头。
(六)还有只拍摄自然景物的“空镜头”。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不同类别镜头的特征与作用。
二、景别的区分与作用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依据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当时的心理需要,或远看取其势,或近看取其质,或扫视全局,或盯住一处,或看个轮廓,或明察细节。
影视艺术正是为了适应人们这种心理上、视觉上的变化特点,才产生了镜头的不同景别。
电视镜头不同景别的获得,取决于摄像机同被摄对象之间的远近,也取决于摄像机所用光学镜头的焦距。
在固定距离处,改变可变焦距摄像机的焦距,可以拍下不同景别的镜头。
景别的划分,一般地是由摄影画面表现出来的景物围去区分,通常是以人的活动作为标准。
(一)远景远景是视距最远的景别,是摄像机摄取远距离景物和人物的一种画面。
这种画面能展示巨大的空间,表现的围相当宽广,用来交代事物发生的地点及其周围的环境;也用来表现宽广,辽阔的场面,展示雄伟壮观的气势;也可用来描写景物,使之富有意境和诗意,从而抒发作者或人物的感情。
(二)全景表现围比远景小,只包括所要表现的事物的全体,全貌,而不包括它周围的环境。
从人物来看,就是能清晰看到人物的全部动作。
它的作用和远景差不多,用以介绍环境,表现气氛,展示大幅度的动作,刻画人物和环境的联系。
(三)中景取景围比全景小,表现人物膝部以上的活动。
它使用较多,因为它不远不近位置适中,非常适合观众的视觉距离,使观众既能看到环境,又能看到人的活动和人物之间的交流。
(四)近景取景围是由人物头部至腰或肩之间,主要用于介绍人物,展示人物面部表情的变化,用来突出表现人物的情绪和幅度不太大的动作。
论述镜头角度的分类以及它们的作用

论述镜头角度的分类以及它们的作用摘要:镜头角度是影视拍摄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着影片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
本文对镜头角度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不同角度的作用。
通过对角度的运用,可以更好地表达影片的主题和情感,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情感共鸣。
关键词:镜头角度;分类;作用;表达一、引言镜头角度是影视拍摄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影片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
镜头角度的不同运用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从而使影片更加生动、有趣、有感染力。
本文将对镜头角度进行分类,并分析不同角度的作用,以此探讨镜头角度在影视拍摄中的重要地位。
二、镜头角度的分类1.高角度高角度是指从拍摄物体上方向下拍摄的镜头角度。
高角度可以使被拍摄物体显得更加小巧,同时可以强调其所处的环境和位置。
高角度常用于表现孤独、脆弱、无助的情感,有时也用于表现震撼的场面和景象。
2.低角度低角度是指从拍摄物体下方向上拍摄的镜头角度。
低角度可以使被拍摄物体显得更加庞大、威严,同时可以使其所处的环境显得更加渺小。
低角度常用于表现威严、力量、胜利的情感,有时也用于表现紧张、惊悚的场面和情节。
3.正面角度正面角度是指与被拍摄物体在同一平面上拍摄的镜头角度。
正面角度可以直观地表现被拍摄物体的真实形态和特征,同时也可以表现其情感和状态。
正面角度常用于表现人物的情感、性格和关系,有时也用于表现物品的特征和功能。
4.侧面角度侧面角度是指与被拍摄物体在不同平面上拍摄的镜头角度。
侧面角度可以突出被拍摄物体的形态和轮廓,同时也可以表现其情感和状态。
侧面角度常用于表现人物的形态、动作和关系,有时也用于表现物品的特征和功能。
5.斜角度斜角度是指与被拍摄物体呈斜角度的镜头角度。
斜角度可以创造出一种动态的视觉效果,同时也可以表现被拍摄物体的情感和状态。
斜角度常用于表现人物的动态、紧张和冲突,有时也用于表现物品的特征和功能。
三、镜头角度的作用1.表达情感和状态镜头角度可以通过对被拍摄物体的形态和轮廓的突出,表现出其情感和状态。
论述镜头角度的分类及作用

论述镜头角度的分类及作用镜头角度是电影和电视剧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可以影响观众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情感共鸣。
本文将对镜头角度的分类及其作用进行论述。
一、镜头角度的分类1. 高角度镜头:从高处拍摄被拍摄物,呈现的画面角度较高。
这种角度的作用可以让观众从上往下看,强调被拍摄物的卑微或者被动。
同时,高角度镜头还能够扩大场景的视觉效果,让观众更好的理解故事情节。
2. 低角度镜头:从低处拍摄被拍摄物,呈现的画面角度较低。
这种角度的作用是让观众从下往上看,加强被拍摄物的威严、力量或者优越感。
低角度镜头还能够让观众更加投入到故事情节中,感受到其中的紧张和刺激。
3. 中景镜头:在镜头与被拍摄物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呈现的画面中被拍摄物占据了较大的比例。
这种角度的作用是让观众更加注重被拍摄物的情感表现和情节发展。
4. 眼平镜头:从与人的眼睛平齐的位置拍摄被拍摄物,呈现的画面角度较自然。
这种角度的作用是让观众更加自然地感受到故事情节和人物的情感变化。
5. 偏角度镜头:从斜角度拍摄被拍摄物,呈现的画面角度较倾斜。
这种角度的作用是增加画面的动感和紧张感。
二、镜头角度的作用1. 强化人物性格和情感表现。
通过不同角度的镜头展现人物的外表和内心,可以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2. 增强场景的视觉效果。
镜头角度可以改变场景的视觉效果,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场景的特点和情感变化。
3. 加强故事情节的紧张感和刺激感。
不同角度的镜头可以让观众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故事情节中的紧张和刺激。
4. 强调主题和概念。
适当的镜头角度可以强调故事情节中的主题和概念,让观众更好地理解故事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总之,镜头角度是电影和电视剧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不同的角度可以对故事情节产生不同的影响,也可以让观众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的性格、情感和价值观。
镜头的角度和方位

2. 俯 视(由上往下拍摄 )
(3)运用: 展示角色的运动轨迹
3. 仰 视(由下往上拍摄 )
(1)概念:摄像机低于被摄主体的水 平线向上进行拍摄。自下往上、由低到 高拍摄所获取的镜头效果。
3. 仰 视(由下往上拍摄 )
(2)画面特点: 天多地少,形象主体显得高大挺拔,具有权威性,画面带 有赞颂敬仰自豪和骄傲等感情色彩。常用来表示崇高庄严 的气氛和场景。
(3)运用: 皇帝出场的镜头很多用正拍表现,赋予镜头严肃,庄严的气 氛,以刀威迫的镜头表现出皇帝凛然不可侵
2.背面方向拍摄
(1)概念:从被摄对象的背后进行拍摄
2.背面方向拍摄
(2)画面效果: 无法象正面角度那样直面角色表情,角色的轮廓为表现 主体,其传达方式更含蓄,无法直接感受到角色情绪, 反而更能引发思考
1. 平
视(水平方向拍摄)
(3)运用: 例:前后景的各种景物,马匹,车辆,行人都压缩在一起,夸张地表现出
老奶奶穿过马路时的凶险情境
2. 俯 视(由上往下拍摄 )
(1)概念:俯视是摄像机高于被摄主 体水平线,自上往下、由高到低拍摄所 获取的镜头效果。
2. 俯 视(由上往下拍摄 )
(2)画面特点: 正面:天少地多,体现环境的宽广和规模,强调环境 、空间,产生宏伟气势,给人以深远、辽阔的感受。
3. 仰 视(由下往上拍摄 )
(3)运用: 角色: 表现角色的力量感.
如果表现正面角色,则有赞颂之意;如果表现反面角色, 则通常有威胁感.
3. 仰视(由下往上拍摄 )
(3)运用: 景物: 画面中竖线条有向上透视集中的趋势,表现出强 烈的空间透视感
4. 混合运用
(1)俯视,仰视镜头结合运用表现交流者高度的差别
论述镜头角度的分类及作用

论述镜头角度的分类及作用
镜头角度是指摄影或电影拍摄时摄影机与被拍摄对象之间的角度关系。
根据角度的不同,镜头角度可以分为低角度、高角度和平视角度三种。
低角度是指摄影机向上拍摄,使被拍摄对象显得高大威猛、神秘或威严。
这种角度常用于表现权威、威严和强势等形象,如拍摄古代帝王、超级英雄等。
高角度是指摄影机向下拍摄,使被拍摄对象显得微小、弱小或不重要。
这种角度常用于表现无助、害怕、被支配等情绪,如拍摄被恶势力追逐的人、弱小的动物等。
平视角度是指摄影机与被拍摄对象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显得平视正常。
这种角度常用于表现平静、自然、真实等情感,如拍摄日常生活、自然景观等。
不同的镜头角度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情感、氛围和特点,能够增强影片的艺术感和观赏性。
在拍摄时,应根据情节和角色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镜头角度,来达到更好的效果。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大特写
• 用画面的全部来表现人或物的某一生动 或重要的局部细节,如眼睛、拳头、车 轮
• 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和具有强烈的感 染力,突出事物的局部和强调某些情绪。
9.3 镜头角度
• 摄影机镜头焦点和被摄对象之间的假定 直线,与水平线、轴线、垂直线所形成 的角度就是拍摄角度。
• 拍摄角度的变化可以分为垂直变化和水 平变化。
轴线是电视摄像和电视编辑制作时必须遵循的一条规则线。 它包括:关系轴线、视线方向轴线、运动轴线。
1、关系轴线 人与人或人与物或物与物之间的一条假想的连接线
关系轴 线
2、视线方向轴线 人或动物的眼睛的视线方向线。
视线方 向轴线
3、运动轴线 人物运动的一条轨迹线。
运动轴线
2、轴线原则
• 也叫“180度原则”。只要摄影机摆放在 同一侧180度内的任何一个位置上,就 可以达到剪辑时接戏的艺术要求。
• 1、垂直方向 • 垂直变化包括平视、俯视、仰视三个角度
角度 A.平视——依据成年人水平实现的拍摄角度
正常平视
低平视
A.平视—— a、平视拍摄,摄像机与被摄对象处于同一水平线,符合人 们正常的观察习惯,所摄主体不易变形,画面平稳。
A.平视——b、平视拍摄画面结构稳定,拍摄人物显得真切亲近,表现 出平静的情绪,具有一定程度的交流感。
A.平视—— c、平视拍摄画面显得客观公正,是纪实类节目常用的拍摄 方法。
A.平视—— d、用长焦距镜头平摄,可以压缩纵向空间,使画面形象饱 满。
A.平视—— e、前后重叠并有堵塞感,其效果有时可能会令人乏味。
B.俯拍——俯视角度拍摄出来的镜头通常是在高于被 摄对象的机位完成的,所以也叫高角度镜头。
• 2、水平角度 • 水平变化包括正面、侧面、背面、斜面四个角度
• 在表现被摄物体的运动或被摄物体相互 位置关系以及进行摄像机镜头调度时, 为了保证被摄对象在画面空间中相对稳 定的位置关系和同样的运动方向,应该 在轴线的一侧区域内设置机位、安排运 动,这就是轴线原则。
2号机
3、跳轴
• 在同一侧摄影机拍摄的镜头之间或之后, 直接插入或连接一个在另一侧摄影机位 拍摄的镜头称为跳轴,也叫越轴。
• A.跳轴会导致角色交流时视线不匹配的 错误
• B.跳轴会导致角色或物体运动方向混乱 的错误
9.2 镜头景别
• 视觉距离:远、全、中、近、特写、大 特写
特写 近景
中景
全景
1、远景
• 画面中景物范围最大、视野广阔; • 用于表现自然环境和气势,介绍地理概
况和喧染气氛。(群众集会场面) • 用来描写景物,使之富有意境和诗意,
5、特写
• 用以突出刻画被摄的对象,画面构图比较单一、 集中,内容简洁、表现力强。
• 强调内在本质,观众能清楚地看到人物由肌肉 颤动和眼神变化而表露出来的感情,这种表情 比语言更富于表现力,更能感染观众。
• 可以造成气氛、形成节奏,并出现在多个镜头 节奏的高潮点上。
• 拍摄时要抓住被摄物体上最能表现内在本质的 地方或部分。
C.仰拍——a、具有净化背景突出主体的作用。
C.仰拍——b、仰视拍摄,主体向上延伸,显得高大而挺拔,强调其 高度和气势。
D.顶拍——顶摄是俯视拍摄的极端状态,摄像机在被誉为摄主体的 上方几乎垂直的位置拍摄的方法。
D.顶拍
D.顶拍——顶摄画面特别强调被摄对象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并呈 现主体的运动轨迹。
• 立足于轴线的——主镜头、切入镜头、 反应镜头
• 不受轴线束缚的——切出镜头
一、轴线
• 1、轴线 • 轴线是指拍摄对象的运动方向或者两个
(含两个以上)被摄体之间所形成的关 系线。前者称“运动轴线”, “对话轴线”、
• 轴线是摄像师用以建立画面空间、形成 画面空间方向和被摄体位置关系的基本 条件,以保证在镜头连接时,画面中人 物(物件)头是构成视听语言的基本单位。 • 一个镜头是指摄影机连续不间断的一次
拍摄。
• 主镜头的拍摄通常是电影拍摄的第一步, 能够反映初角色完整的动作和对话,为 保持镜头的连续性打下了基础。
• 分解镜头,是从不同的机位、不同的角 度、不同的景别和不同的构图通过摄影 机的运动或静止来拍摄该场景的镜头。
• 9.1 镜头类型 • 9.2 镜头景别 • 9.3 镜头角度 • 9.4 运动镜头
镜头
9.1镜头类型
• 一、镜头视点 • 定义:镜头视点就是在摄影机画框内最
终让观众看到的影像信息,影像信息的 具体内容包括:叙述内容、角色情绪、 场景气氛三个方面。
• 镜头视点分为主观视点和客观视点两类。
A.主观视点——站在剧情中角色的主观角度观察影像信息 的镜头视点。
的动作,刻画人物和环境的联系。
3、中景
• 突出物体的特征轮廓线条和人物的姿态 动作。
• 适合观众的视觉距离,使既能看到环境, 又能看到人的活动和人物之间的交流。
• 较好表现人与物之间的呼应关系。
4、近景
• 突出表现人物的情绪和幅度不太大的动 作。
• 在拍摄人物时比中景更着重于细腻的神 情,动作描写和内在气质的表达。
从而抒发作者或人物的感情。
远景同大远景之间并无明确的界限,只是 人物主体在面中所占有的比例相对增大,但是 仍然以环境和气氛的塑造为主
2、全景
• 表现的事物的全貌全体和部分周围的环 境。
• 有明显的主体,成为画面的视觉中心。 • 能清晰看到人物的全部动作。 • 用以介绍环境,表现气氛,展示大幅度
B.俯拍——a、常被用来反映整体气氛和宏大场面。
B.俯拍——b、视野开阔一目了然
B.俯拍——c、一般显得比较委琐或渺小,俯视拍摄往往带有贬低、 轻蔑、藐视等情绪意味,有可能表现出阴沉、忧郁、凄凉乃至悲怆的 感情色彩。
C.仰拍——仰视角度拍摄出来的镜头通常是在低于被 摄对象的机位完成的,所以也叫低角度镜头。
B.客观视点——站在观众的角度观察、理解影像信息的镜 头视点。
C.镜头视点的特性——电影导演通过对镜头视点的精心设 计,引领观众观察、理解影像信息。
《千与千寻》
二、镜头类型分类
• 电影导演确定了镜头视点以后,就要选 择为日后剪辑所用的镜头类型。按照剪 辑的要求来概括,包扩以下六种类型:
• 由轴线产生的——内反切镜头、外反切 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