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三复习人口的合理容量
人口的合理容量(主要知识点)

人口的合理容量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一)、环境承载力: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二)、环境人口容量1、定义:环境人口容量是指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所能承载或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
对该定义的理解:这一概念是基于世界人口快速增长的事实和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矛盾是益尖锐的背景条件下提出的。
该定义的几层意思:⑴分析环境人口容量,应针对具体的时期。
⑵整个环境中的资源、科技发展水平、生活文化消费水平以及地区开发程度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
⑶如果研究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要以该国或地区所能利用的资源和技术为依据,而所利用的资源、技术,可以是本地的、也可以是国外或外地区的。
人口的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尽管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但是它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补充补充一: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1、如何对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环境人口容量进行估计⑴要考虑环境的地域范围的大小。
环境地域范围越大,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就越多;反之则少。
⑵要考虑地域内自然环境条件和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
自然条件越优越,自然资源越丰富且可再更新能力强,环境所容纳的人口数量就越多;反之则少。
⑶要考虑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口生活水平。
人们生活水平高,消费水平也就越高,则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所容纳的人口数量就少。
所在资源消费水平一定的条件下,技术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就要把人口数量控制在一定的规模内。
⑷要考虑科技水平和生产水平。
若有较高的科技水平和生产水平,即使资源数量一定,仍然可以提高该地区的人口密度,同时又不会降低生活质量。
2、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⑴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是不确定的。
例如,现有的资源总数并不确定,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以及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等也在不断变化,这就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
高中地理:人口的合理容量

随堂作业 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总面积之比, 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总面积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 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可耕地面积之比。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表, 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可耕地面积之比。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表,回 答1—4题。 4
国家 加拿大 美国 埃及 中国 英国 印度 日本 荷兰 孟加拉国 人口算术密度( 人口算术密度(人/km2) 3 30 70 129 241 313 336 432 910 人口生理密度( 人口生理密度(人/ km2) 35 156 3503 934 963 559 3054 1601 1359
1、“地广人稀”但耕地资源缺少的国家是( C ) 、 地广人稀”但耕地资源缺少的国家是( A、加拿大 B、美国 C、埃及 D、印度 、 、 、 、 2、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 以上的国家是( C ) 以上的国家是( 、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1/2以上的国家是 A、美国 B、荷兰 C、孟加拉国 D、加拿大 、 、 、 、 3、对比表中中国、印度两国的统计数字( B ) 、对比表中中国、印度两国的统计数字( A、 A、印度的人口压力较中国大 B、中国的人口压力较印度大 、 C、中国的人口压力与印度相当 、 D、中、印两国的人口压力都较小 、 4、就国土面积而言,耕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有( A ) 、就国土面积而言,耕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有( A、日本、埃及 B、中国、印度 、日本、 、中国、 C、美国、加拿大 D、孟加拉国、美国 、美国、 、孟加拉国、
3、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紧迫性 、 教材从三个层次论述了人类面临的问题: 教材从三个层次论述了人类面临的问题: 一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一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二是发达国家过度消费资源造成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二是发达国家过度消费资源造成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三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快速增长造成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三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快速增长造成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高中地理必修2人口的合理容量

高中地理必修2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学重点1.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2.理解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3.了解对人口合理容量估计的意义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 的人口数量。
环境人口容量:在可预见的 ,利用 及 、智力和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环境人口容量两种性质:一、 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人口合理容量:指按照合理的 ,保障健康的 ,同时又不妨碍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 的人口数量。
估计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1、制定人口 和人口 ;2、制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世界的人口问题:估计人口合理容量的必要性 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课后练习:环境 人口容量制约因素不确定 环境人口容量 一定条件下可定量计算1、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A.科技水平B.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C.资源状况D. 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2、有关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正确叙述是:()A.无论生产力发展水平如何,整个地球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都是有限的B.目前,世界人口已大大超过了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C.照目前情况发展下去,未来地球人口不会达到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D.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可作为调控世界人口增长的重要参考依据3、关于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估计的正确叙述是:()A.我国目前人口数量已超过了环境人口容量B.我国人口与淡水、耕地等资源之间的矛盾已经十分突出C.我国目前人口与环境关系属良性循环D.主张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为16亿的主要依据是我国土地资源能供养的人口数量4、估计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在于是()A.导农业生产的发展 B.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C. 限制消费水平的提高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5、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A.人口素质B.人口增长状况C.人口数量D.人口发展状况6.读“未来人口、资源、环境”关系图,回答:(1)目前三者发展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2)在三条曲线的相互关系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哪一条?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3)解决人类与环境矛盾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C2.AD3.BD4.B5.C6.(1)人口增加、资源减少、环境恶化;(2)人口曲线;人口增多导致对资源消耗量增加排出的废弃物增多,从而导致环境恶化。
1.3人口的合理容量1

3、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区别
环境人口容量:
环境承载力: 多用于研究一种资源与供养人 口的关系.如土地资源. 在实际中,为了简便,往往用某 一种或几种资源的承载力,作为环 境人口容量。
汉朝时期该地大约生活着8万多游牧者,草场质量非常好, 牧人的生活很富足。汉乐府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 羊。就是生活现实的写照。 到明朝时期,该地大约生活着20万游牧者,草场质量好, 生活富足。 到民国时期,由于中原地区战乱,大量人口涌入,人口急 剧增加到60万,牛羊的存栏量明显增加,草场质量已经开始有下 降的迹象。但人们还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准,保证生存。 到20世纪60年代,该地区人口已超过80万,但由于国家对 草地资金和技术投入加大,人们依然能保证最低生活水准。 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该地人口超过150万,草场退化现象 非常明显,某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土地沙化现象。“风吹草低见老 鼠”已经非常普遍,部分人口不得不迁移到别处谋生。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1、环境承载力 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
理论研究和现实问题都表明,环境对人口的容量是有 限度的,这种限度可以用 环境承载力来表示。
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 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 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 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 供养的人口数量。
思考: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该怎么办?
P14活动
思考:我国目前人口已达13亿多,未达到环境人口 容量的最高值,为什么还要控制人口的增长?
我国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基本实现了向 现代型的转变,自然增长率下降了,但人口 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过多,故控制人口增 长的任务十分艰巨。 我国环境人口容量应该控制在16亿左右, 但目前13亿人口已使我国的许多资源不堪 重负。所以,我国必须在今后较长历史时 期内继续实行计划生育。
第一章_人口的合理容量知识点总结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一、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容量1、环境承载力(用来表示环境对人口的容量的限度)(1) 概念: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 衡量指标: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1)概念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的特点: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①不确定性;(现有资源总数并不确定,比如科技水平、地区开放程度及消费水平等不断变化,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②相对确定性(具体时期内,假定制约因素保持不变(如技术水平、资源的基础和潜力相对稳定,以及人口消费水平变化不大)时,可对环境人口容量进行相对估计)(3)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4)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按土地资源最高容量在16亿左右我国人口与环境,特别是人口与一些资源之间的矛盾已十分突出,如耕地、淡水等。
①人口与可耕地关系──目前我国人均可耕地不足世界人均可耕地的1/3。
②人口与淡水关系──我国人均淡水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淡水资源严重不足。
二、人口合理容量1、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注意】人口合理容量和环境人口容量的区别①人口合理容量的实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供养多少人口合适,即适度人口。
②环境人口容量主要研究的是某个国家或地区可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③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人口容量,如世界人口合理容量为60亿,而环境人口容量为110亿;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为7-8亿,而环境人口容量为16以左右。
2、实现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1)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
(2)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高考地理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考点29 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考点热度★☆☆☆☆]一、知识整合1. 环境承载力2. 环境人口容量⑴实质:某地环境承载力的直接反应。
⑵制约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3. 人口合理容量⑴实质: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⑵谋求措施世界各国、各地区发展中国家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人口规模之内;建立公平的秩序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提示] 我国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的重要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使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二、重点考向考向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分析1.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及特点2.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区别内涵最大人口数量最适宜人口数量参考角度自然资源的承载力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经济、社会发展,消费水平意义生存发展人口数量大小共同点制约因素不确定,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发生变化,使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估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典例引领】读长江中下游与青海、西藏地区部分资料表,完成1~2题。
1.青海、西藏的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地势高、气候寒冷 B.生态环境脆弱C.自然资源丰富 D.生物资源少2.西藏的人口合理容量正在减小,原因可能是①消费水平迅速上升②生产活动破坏了生态环境③青藏铁路的开通,加强了西藏与外界的联系④自然灾害的增多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答案解析]1.C 2.A 第1题,结合表中内容和西藏、青海地区的自然环境可知,该地区环境承载力小的原因为海拔高、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生物资源少;自然资源丰富可以提高环境人口容量。
故选C。
第2题,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要从消费水平、生态环境及地域的开放程度等方面考虑,开放程度越高,人口容量越大,③错。
2016高中地理必修二1.3人口的合理容量

2025年 85亿
给我留一口
问题3:我们的地球 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1、环境承载力
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环境人口容量 (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地 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区别
课堂小结
请学科代表作知识总结和反馈各小组的表现。
作业布置
晚自习熟记本节所涉及的问题、整 理导学案;完成地图册P52-53;预习2.1 (书P18-24),并完成导学案
人
古代
森林
近代
森林
人
现代
森林 人
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人类不合理 人 的垦殖活动 森 人均土地减少 , 土地承受压力大 古代 破坏了森林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学习目标: 1.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 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2.记住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3.理解控制人口增长与适度消费的 意义
按照这种人口的增长趋势,世界人口将会如何变化?
图 年份 人口数量
100年以来世界人口的增长 2050年 94亿 2100年 108亿 2600年 630亿
分组合作,讨论释疑(5分钟)—思维火花、精彩碰撞
讨论内容:
探究一:教材P12读图思考
一个地区或一个国 的环境人口容量取 决于数量 最少 的 资源数量
土地资源 淡水资源 森林资源 能源 矿产资源 „„
【读图思考】 2 1、人类获得资源的数量会不会变化? 、假如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木桶效应”揭示 其变化与哪个因素的关系最密切? 了什么道理?
环境承载力: 环境对人口的容量的限度,多 用于研究一种资源与供养人口 的关系.如土地资源. 环境人口容量: 在实际中,为了简便,往往用某 一种或几种资源的承载力,作为 环境人口容量。
1.3a《人口的合理容量》

4、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
资源 数量 世界 位次 三 四 四 六 一 中国人均耕地不及世界 人均的1/3 人均的 中国人均森林是世界人 均的13% 均的 中国人均草原是世界人 均的32.3% 均的 中国人均水资源是世界 人均的1/4 人均的
万平方 国土 960万平方 面积 千米 耕地 9589万公顷 万公顷 22434万公 万公 草原 顷 森林 11525万公顷 万公顷 水能 6.8亿千瓦 亿千瓦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1、环境承载力 2、环境人口容量 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 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 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 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 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 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3、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区别 环境承载力: 多用于研究一种资源与供养人口的关系. 环境承载力: 多用于研究一种资源与供养人口的关系.如土 一种资源与供养人口的关系 地资源. 环境人口容量: 在实际中,为了简便,往往用某一种 某一种或 在实际中,为了简便,往往用某一种或几种 资源的承载力 作为环境人口容量。 的承载力, 资源的承载力,作为环境人口容量。
人
古代
森林
近代
森林
人
现代
森林 人
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三)、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 三 、
1.悲观派的观点: 悲观派的观点: 悲观派的观点
面对当前人口增长和资源加速利用 的情况,以及由此引出的多种问题, 的情况,以及由此引出的多种问题, 悲观者认为,现今世界上的人口太多, 悲观者认为,现今世界上的人口太多, 已经大大超过了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 已经大大超过了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 依照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 依照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不能 解决人口过多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 退化问题,人口的进一步增长, 退化问题,人口的进一步增长,后果 不堪设想。 不堪设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长江中下游与青海、西藏地区部分资料表,完成1~2题。 可承载 最大人口 地区 年生物量(万 人口( 密度(人/ 吨) 万) 平方千米) 88 600 10 000 22 000 395 1 000 4
项目
长江中下游 青海、西藏
1.青海、西藏的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 原因不包括( C ) A.地势高、气候寒冷 C.自然资源丰富 B.生态环境脆弱 D.生物资源少
3.有关澳大利亚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
的是(
C
)
A.大陆各区域环境人口容量相差不大 B.地形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决定性因素 C.内陆地区水资源缺乏,环境人口容量小 D.人口密度高的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 4.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人口集中分布于东南沿海 地区,对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D A.适宜的气候 )
3、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比较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联系
二者与 制约因 素的相 关性表 现
某一地区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因素 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
资源丰富程度
科技发展水平 经济发达程度 人口受教育水平 地区开放程度 生活消费水平 交通通达度 生态环境状况
正相关 资源越丰富,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正相关 科技水平提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正相关 经济越发达,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正相关 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正相关 地区开放程度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负相关 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正相关 交通越发达,与境外的信息和资源 交流越大,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正相关
生态环境越好,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生态环境越脆弱,环境人口容量越小。来自B.发达的农、牧、工矿业
C.对外联系便利
D.地域文化
环境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概念 图示
环境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强调的是一个国家或 地区的资源环境所能 实质 承载的最大的人口数 量(极限人口)——是一个 警戒值 大小 某一地区环境人口容 关系 量>人口合理容量
强调在保证合理健康的 生活水平条件下,促进 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适 度人口(最佳人口)——是 一个合理值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1、环境人口容量(极限人口) (1)实质:某地环境承载力的直观反映。 资源 、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 (2)制约因素:_____ 文化消费水平等。 资源 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2、人口合理容量(最佳人口) 最适宜 的人口数量。 (1)实质:一个国家或地区_______ 人口战略和 (2)意义: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_________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人口政策 的制定,进而影响区域的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2.西藏的人口合理容量正在减小,原因可能是( A )
①消费水平迅速上升 ②生产活动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环境 ③青藏铁路的开通,加强了西藏与外界的联系 ④自然灾害的增多
A.①②④
C.①②③
B.①③④
D.②③④
2014年11月15日到16日第九届20国集团峰会在澳大利亚布里斯 班举行。读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图,回答3~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