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教案精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口语交际 用多大的声音

口语交际 用多大的声音

【教学目标】

本次口语交际是让同学们讨论并表演: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

让学生培养良好的说话习惯。

【学习重点】

让学生培养良好的说话习惯。

【学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讨论下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大家觉得呢?

二、看一看。

1.让学生自己观察图画,分别说说他们分别是在什么场合,在干什么?

2.指名学生回答。

(图一是在图书馆询问座位。图二是在办公室向老师说明问题。图三是上课举手发言。) 三、议一议。

1.让学生分组讨论,图上的哪种情景要大声说话,哪种情景要小声说话。

2.小组推荐代表起来回答。

3.老师点评。

图一在图书馆,大家都在认真读书,应该小声讲话,不能打扰大家。

图二在跟老师交流时,应大胆地向老师说明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图三上课举手发言时,声音要大,要照顾坐在后排的同学,让大家都听清楚。

教师再举出其他的例子让学生讨论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

四、演一演。

1.小组派同学上台表演几种说话的情景,注意吐词清晰,表演生动形象。

2.师生共同评价大家的表演,选出最佳小组。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动脑筋思考问题,并讨论出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发挥引导作用。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二) 口语交际 用多大的声音

人教(部编版)

用多大的声音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交流与表达的兴趣和欲望,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感受交际的乐趣。

2.知道说话时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逐步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3.在交流与表达的过程中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知道说话时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逐步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教师)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森林里要举行森林合唱比赛了,小猫、小狗、老虎也来参加了,你能学学他们的叫声吗?

生:分别学三种动物叫声。

师: 要是把这三种动物的叫声从低到高分为一度、二度、三度,怎样分合适呢?

生:分一分。

师:奖励大家一个小儿歌《声音儿歌》

师:动物有大小声,那我们说话时也是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那到底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用多大的声音合适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交流“用多大的声音”。(板书口语交际题目)

设计意图:通过讲故事将学生带入到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发现在生活中有时候说话要大声,有时候说话要小声,从而自然地引出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二、创设情境,主动交流 师:(课件出示图书馆的情境)同学们,你们都去过图书馆吧!在图书馆里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呢?

生:应该小声说话,这样才不会影响其他人读书。

师:你能表演一下图书馆中的对话吗?和你的同桌练习一下吧!

(生兴奋地与同桌练习。)

师:谁愿意和你的同桌一起来表演一下?

生1:(小声地)请问,这里有人吗?我可以坐在这儿吗?

生2:这里没人,你可以坐在这儿。

师:真好,这两位同学不但知道在图书馆要小声地说话,不影响其他人读书,而且还知道运用礼貌用语,真是懂礼貌的好孩子。

师:(课件出示小朋友讲故事的情境和课间与老师交流的情境)同学们看这两幅图,这是什么地方?图上都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生:第一幅图是在教室里,一个小朋友正在给同学们讲故事。

师:是啊,小朋友在讲故事,他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

生:应该大声说话,不然的话同学们就听不清了。

师:哦,讲故事时要大声,同学们,你们记住了吗?以后讲故事的时候一定要大声。

生:记住了!

师:那第二幅图呢?

生:第二幅图是一个小朋友捡到了一块橡皮想要交给老师。

师:他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呢?

生1:应该大声说,要不然老师听不到。

生2:我不同意,我觉得应该小点声说话。下课了,其他同学都休息了,不能影响他们。

师:(笑)哈哈,两位同学的看法不一样了,同学们,你们怎么想?

生:(议论纷纷)大声说!不对,小声说!

师:同学们说得都不错,都能说清自己的理由。老师觉得,课间在教室里说话要小声一点,不然会影响别人休息,也会影响班级的纪律,但声音也不能太小,一定要让对方听清楚。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本环节用课件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情境,学生在情境中判断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并与同桌交流表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生活与口语交际的联系。

三、联系生活,学会用合适的声音说话

师:在不同的场合要用不同的声音说话,想一想在生活中你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

生1:在饭店吃饭时要小声说话,这样才不会影响其他人用餐。

师:嗯,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生2: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要大声说话,这样才能让同学们、评委老师听清楚。

师:不错,比赛时一定要有气势。

生3:看电影时要小声说话,或者不说话,要不然会影响别人看电影的。

生4:在医院里要小声说话,不能影响病人休息。

师:说得对,在公共场所要小声说话。

生5:家里来客人了要大声问好,这样才热情。

生6:打电话时声音要大一点,这样对方才能听得清,但如果在公共场所声音也不能太大,不能影响别人。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像大家说的那样用合适的声音说话。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实际,口语交际更离不开生活实际,只有将口语交际与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才能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学以致用。

生:表演。

四、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说话有时候要大声,有时候要小声。

生2:我还知道表演时、回答问题时要大声说话。

生3:我知道在公共场合说话要小声,不能影响其他人。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说话有时候要大声,有时候要小声。该用多大的声音说话,我们要根据说话的场合、说话的对象等来决定。希望同学们以后说话的时候注意这个问题,用最合适的声音说话,做最文明的小学生,好不好?

生:好!

师:请同学们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请他们也和我们一起用最合适的声音说话,做最文明的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并谈收获,将本节课的内容进一步深化巩固,同时为学生创设表达的平台,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用多大的声音

猫图片 一度声音

狗图片 二度声音

老虎图片 三度声音

合适的场合用合适的声音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一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六单元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

教学目标 能根据具体的情境判断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逐步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教材通过三幅图创设了三个情境,引导学生发现说话时有时候需要大声,有时候需要小 声。教材中用两个问句激发了学生探究和表达的欲望,学生在探究“什 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的过程中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养成了良好的表达习惯。

难点分析 学生年龄比较小,分不清楚在什么场合,应该用多大的声音去表达自己及的想法。

教学方法 1.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去感受他人做的对不对,并感知自己应该用多大的声音去表达。

2.通过创设“打电话”情境,让学生分组,联系生活举例,促进学生深入思考、综合判断,有助于形成较鲜明的交际“场合感”。

3.通过玩转盘游戏,既活跃课堂气氛,也整合“大声说”和“小声说”的场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以致用。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揭示课题,聊一聊

(一)激趣导入,想一想。

导入: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动画片视频,你们觉得视频中的小朋友做的对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用孩子们爱看的动画片引入课堂,动画片中的阿U表现得对吗?巧设图书馆的情境。真切的感受。让孩子在思考中生成新的场合意识:了解公共场合小声说话是一种文明。】

其实在生活中每一个人能用好自己的声音是很不容易的,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用多大的声音说话。(板书课题:用多大的声音)本次口语交际是让同学们讨论并表演: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培养同学们良好的说话习惯。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一、看一看:

仔细观察课本中的几幅图画,设想一下图中的几种情景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

二、议一议:

小组内展开讨论,畅所欲言。想一想图上的哪种情景要大声说话,哪种情景要小声说话。

三、图书室里,演一演。

旁白:亲爱的同学们,图书室开展了绘本阅读活动,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很多绘本在书架上,欢迎前来参加。

(1)、 交流:走进图书室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为什么?

(2)、学生随着音乐,进入模拟的图书室情境。

(3)、学生表演找座位,师生评价。

(4)、小结:在图书室小声说话,不能影响别人。(板书:小声) 【设计意图:把图书室引入课堂,巧设“小声说话”的情境。表演找座位的活动,真实的阅读,真切的感受,真诚的建议。让学生在互动、交流、思考中生成新的场合意识:公共场合小声说话是一种文明。】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四、联系生活,辨一辨。

联系生活,拓展场合。

(1)小结学习内容:通过学习,我们发现上台诵读要大声,在图书馆要小声说话。

(2)拓展:还有哪些情况下要大声说话,哪些情况下要小声说话呢?

(3)学生互动交流。

2.玩“转盘转转转”的游戏

(1)出示转盘,简单说明游戏规则。

(2)转盘转动,学生做动作判断用多大的声音说话。

(3)转盘转到“打电话”这个场景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打电话到底该用多大的声音呢?

a根据学生回答,分成“大声说”和“小声说”两组。

b联系生活举例,互动交流。

c点拨:两个队讲的都有道理,你们都懂得在不同的情况下用不同的声音说话。有时候可以大声说话,有时候可以小声说话(课件出示教材中的小贴士)。

小结 用多大的声音说话呢?要看场合和对象,只要我们细心去看、认真去听,用心去想,就能做出判断,不管是大声还是小声说话,一定要让对方听清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