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土地资源评价概述-土地潜力评价学习资料
第四章 土地资源 1.土地潜力评价

Land Evaluation
土地潜力评价 宜牧土地生产潜力分析
• 第一步:宜牧土地气候生产潜力(迈阿密模型计算) 迈阿密模型计算) 迈阿密模型计算
土 地 评 价 与 管 理
1.315/( Y = 3000 /(1 + e1.315-0.119t) 3000( Y = 3000(1 - e-0.00064p) 生物生产量(g/(m2.a)) 年平均温度( 年均降水量(mm) Y-生物生产量(g/(m2.a))t-年平均温度(℃)p-年均降水量(mm) 根据Liebig 李比希)定律,最小量因子制约生产力水平, Liebig( 根据 Liebig ( 李比希 ) 定律 , 最小量因子制约生产力水平 , 因此选用两 个生产力数值中的较低值来代表该地植物生产潜力。 个生产力数值中的较低值来代表该地植物生产潜力。
ym≥20 20时 当ym≥20时: =F(0 01ym)y +(1 F)(0 025ym)yc Y0=F(0.8+0.01ym)y0+(1-F)(0.5+0.025ym)yc ym<20时 当ym<20时: Y0=F(0.5+0.025ym)y0+(1-F)(0.05ym)yc =F(0 025ym)y +(1 F)(0 05ym)yc
主要途径
根据土地对各种农作物或土地利用方式的自然限制因 素的强弱程度,将土地生产潜力分为若干等级或类别。 素的强弱程度,将土地生产潜力分为若干等级或类别。
美国农业部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生产潜力评价系统
依据一定的数理模型(统计的或机制的) 依据一定的数理模型(统计的或机制的)来定量表达 土地的潜在生产能力。 土地的潜在生产能力。
其中, Rs) 其中,F =(Rse - 0.5Rs)/ 0.8Rse
土地资源评估

土地资源评估土地资源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资源评估作为一项科学的技术活动,旨在对土地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和合理利用。
本文将以土地资源评估为主题,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土地资源评估的背景和意义二、土地资源评估的基本概念和流程三、土地资源评估的方法和指标体系四、土地资源评估中的关键技术五、土地资源评估的应用案例分析六、土地资源评估的发展前景一、土地资源评估的背景和意义土地作为一种有限可再生资源,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和环境的保护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土地资源评估的目的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国土空间的优化配置,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二、土地资源评估的基本概念和流程土地资源评估是指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分析、全面评价、合理划分和有效管理的一项工作。
该评估过程通常包括数据收集、基础信息分析、评价指标确定、评估方法选择、评估结果分析、评估报告撰写等环节。
三、土地资源评估的方法和指标体系土地资源评估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包括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系统动力学等。
而评估指标体系则包括景观格局、土地质量、生境条件、土地利用现状等方面的指标,其中每个指标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划分和细化。
四、土地资源评估中的关键技术在土地资源评估中,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数学模型等成为重要的辅助手段。
通过利用这些技术手段,可以快速获取土地资源的相关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和模拟模型的建立,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效率。
五、土地资源评估的应用案例分析土地资源评估的应用案例广泛存在于各行各业。
例如,农业领域的土地资源评估可以帮助农民选择适宜的农作物和耕作方式;工业领域的土地资源评估可以帮助企业确定合适的用地方案;城市规划中的土地资源评估可以帮助政府合理规划城市的用地结构等。
六、土地资源评估的发展前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土地资源评估领域也在不断发展创新。
土地资源学 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

第六章 土地人口承载潜力分析
特点:
针对一个特定的行政区域:国家、 省、县;
主要计算这一区域的食物生产能力; 取决于土地自然生产潜力和物质、 技术等方面的投入水平;
分析预测期的生活水平;
土地人口承载潜力:
C PA/ N
C----土地人口承载力 P----土地单位面积的生产潜力 A----土地面积 N----平均人口的基本粮食需求
5.时间尺度:研究所针对的时期、预测相应时期的 人口、投入水平和生活水平;
§6.2 土地人口承载潜力 的研究方法
FAO建立的农业生态区法(Agriculture Ecology Zone):根据比例尺将地面划分 为一些在农业生产条件、气候和土壤相对一 致的生态单元,在同一单元内,作物种类与 种植制度也相似,其土地生产潜力即由灌溉 条件的好坏和投入的高低所决定;在此基础 上,加入人均消耗计算,以行政单位为统计 单元求算出一定行政区域内的人口承载力。
四、行政区内土地生产力统计 耕地生产力
五、确定投入水平 经济投入水平-------一定生产条件 下的土地生产力;
六、一定行政区内的土地人口承载力计算:
按人均每年所需热量、蛋白质折合为平均 粮食量,土地生产潜力、投入水平系数-----计算行政区域内土地所能承载的人口数 量;
§6.3 土地资源生产潜力的计算
美国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系统
3、土地潜力单元(land capability unit):潜 力亚级续分为潜力单元;特点:
a、 在相同的经营管理措施下,可生产相同的农 作物、牧草或林木;
b、 在种类相同的植被条件下,要求相同的水土 保持措施和经营管理方法;
c、相近的生产潜力(在相似的经营管理下,同 一潜力单元内各土地的平均产量的变率不超过 25%);
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土地利用评价与开发潜力分析

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土地利用评价与开发潜力分析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土地利用评价与开发潜力分析是土地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土地利用评价的概念和方法入手,探讨土地利用评价的意义和目的,并分析土地开发潜力的评估方法和应用。
最后,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土地利用评价与开发潜力分析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一、土地利用评价的概念和方法土地利用评价是指对土地资源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确定其适宜的利用方式和强度的过程。
土地利用评价的方法主要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
定性评价是根据土地的自然特征、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综合判断土地的适宜利用方式。
定量评价则是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数学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对土地的适宜利用程度进行量化评估。
二、土地利用评价的意义和目的土地利用评价的意义在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土地利用评价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土地的最佳利用方式,指导土地规划和土地利用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三、土地开发潜力的评估方法和应用土地开发潜力评估是指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进行评估和分析。
土地开发潜力评估的方法主要包括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两种。
定性评估是根据土地的自然条件、土地利用现状和发展需求等因素,综合判断土地的开发潜力。
定量评估则是通过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利用数学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对土地的开发潜力进行量化评估。
土地开发潜力评估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土地规划、土地利用政策制定和土地资源配置等方面。
通过评估土地的开发潜力,可以确定土地的开发方向和重点,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同时,土地开发潜力评估还可以为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四、土地利用评价与开发潜力分析的应用案例以某地区为例,通过对其土地资源进行利用评价与开发潜力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该地区的土地资源具有较好的农业开发潜力,适宜发展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同时,该地区的土地资源还具备一定的旅游开发潜力,可开展农家乐和观光旅游等业态;此外,该地区的土地资源还适宜发展工业和城市建设,可以引进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和商业中心。
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3

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一:土地资源评价概述:1:土地资源评价:是指为了一定的目的,在特定的用途条件下,对土地质量的高低或土地生产力的大小进行评价的过程;也包括对土地的各种自然构成要素以及与土地利用有关的社会经济状况的综合评定。
2:特点:必须具有特定的目的必须针对一定的土地用途必须针对一定的时期必须全面分析评价对象必须直接应用与实践3:评价的目的:服务与土地利用规划服务于土地交易服务于土地税收服务于土地管理4:评价目的不同(适宜性评价、生产潜力评价、经济评价)评价方法和精确程度的不同(定性评价、定量评价)评价目标的不同(单项评价、综合评价)评价对象的不同(不同种类的土地评价)评价所预测的时间尺度不同(现状土地评价、潜在土地评价)二:土地资源自然适宜性评价:1: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的概念:是指某种作物或土地利用方式对一定地区土地的自然条件的综合适宜程度。
评定土地自然适宜性的过程,就是土地资源的适宜性评价。
2:分类按评价的目的(当前的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和潜在的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按评价的对象(单项的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和综合的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3;评价的过程:(1)选定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2)确定土地利用要求(标准)(3)土地评价单元的理化性状(土地质量)(4)土地评价的方法三:土地资源的生产力评价(美国的潜力评价系统)(8个潜力级)第六章土地资源人口承载潜力分析1:概念:是指在一定的行政区内,根据其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及不同的投入(物质的、技术的)水平所能生产的食物,能够供养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
2:影响因素:数量质量土地土地人口承载力人口生活水平生产水平3:人口承载力分析理论:(1)生态内涵(2)技术内涵(3)社会经济内涵(4)时空内涵4:土地资源承载力具有的3个基本点:(1)针对一个特定的行政区域,是研究区域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
(2)关键过程是计算该行政区域的生产能力。
(3)需要分析预测期内的社会生活水平变化。
第4讲土地利用潜力评价

……
31
三、评定潜力等级
实例:美国的斯托利指数分等系统
➢ 因素X——其它条件的评分 无碱化 轻度影响 中度影响 中强度影响 严重影响
100 60~95 30~60 15~30 5~15
……
32
三、评定潜力等级
实例:美国的斯托利指数分等系统
SIR=X1·X2·……Xn/100(n-1)
土壤潜力级
分值
土地开发整理的投资预算:平均成本约 121500元/公顷(8100元/亩),其中土地 整理约157500元/公顷(10500元/亩), 土地复垦约122700元/公顷(8180元/亩), 土地开发约39750元/公顷(2650元/亩)。
52
小知识
土地整理及其潜力评价
土地 整理 的重 点区 域
土地整理 土地复垦
37
三、评定潜力等级
2.定量方法
——关联度法实例
计算评价因素与土种平均产量的关联度: r1=0.5030, r2=0.7514, r3=0.8563, r4=0.9265, r5=0.3624, r6=0.8414, r7=0.5413, r8=0.4828, r9=0.6149, r10=0.6348
60%
占潜力的
28%
土地复垦约 35万公顷
13%
23%
土地开发约 73万公顷
27%
12%
50
小知识
土地整理及其潜力评价
占土地的 占投入的
274 土地整理 60% 78% 2610亿元
万
公
顷
土地复垦 13% 13% 430亿元
土地开发 27% 9% 290亿元
投入 约 3330 亿元
51
小知识
第五章 土地潜力评价(1)

Y = 3000(1 − e
二、迈阿密模型
−0.00064 p
)
3000 Y= 1.315 − 0.119 t 1+ e
三、桑斯维特纪念模型
P=3000[1−e
−0.0009695(E−20)
]
第二节 以土壤为主的潜力评价
一、土壤生产力指数模型 IP=H*D*P*T*N(或S)*O*A*M ( ) 其中: :土壤生产力指数; :土壤水分; : 其中:IP:土壤生产力指数;H:土壤水分;D:排 水状况; :有效土层厚度; :土壤结构; : 水状况;P:有效土层厚度;T:土壤结构;N:盐基饱合 度;S:可溶盐含量;O:有机质含量;A:黏土矿物特性; :可溶盐含量; :有机质含量; :黏土矿物特性; M:矿物质含量。 :矿物质含量。 生产力指数越高,土地越肥沃质量也越好。 生产力指数越高,土地越肥沃质量也越好。
第五节 土地潜力评价成果应用及讨论
一、土地潜力评价成果的应用 土地评价系统一般包括潜力级、潜力亚级、 土地评价系统一般包括潜力级、潜力亚级、潜力单元 三个级别。 三个级别。 潜力级主要用于资源清查中的土地质量摸底。 潜力级主要用于资源清查中的土地质量摸底。 潜力亚级指出了土地存在的主要限制因素, 潜力亚级指出了土地存在的主要限制因素,说明了规 划或决策者提高土地潜力所需采取的措施。 划或决策者提高土地潜力所需采取的措施。 潜力单元有相似性,对管理和改良措施的反映也相似。 潜力单元有相似性,对管理和改良措施的反映也相似。 二、土地潜力评价讨论 优点:概括程度较高, 优点:概括程度较高,可以被非专业人员接受和理解 缺点:有一定的主观性,不够综合, 缺点:有一定的主观性,不够综合,没有最佳利用方 没有进行土地利用的经济分析。 式,没有进行土地利用的经济分析。
土地评价知识点总结

土地评价知识点总结土地作为一种稀缺的自然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功能。
对土地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有利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因此,土地评价成为土地管理和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进行土地评价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包括土地的产出潜力、生态环境承载力、土地利用方式等。
本文将对土地评价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土地评价的方法和要点。
一、土地评价的概念土地评价是指对土地资源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土地的质量、用途、价值和开发利用潜力的过程。
土地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土地的合理利用,促进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为土地管理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二、土地评价的内容1.土地质量评价土地质量评价是对土地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进行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土地的肥力、适用性和可利用性。
评价内容包括土壤类型、质地、厚度、排水性、酸碱度等。
2.土地生态环境评价土地生态环境评价是对土地的自然生态系统进行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土地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稳定性和自然环境功能。
评价内容包括植被覆盖率、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程度等。
3.土地利用潜力评价土地利用潜力评价是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潜力进行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土地的适宜用途、发展方向和容量规模。
评价内容包括土地的适用性、开发条件、土地利用方式等。
4.土地价值评价土地价值评价是对土地的经济潜力和市场价值进行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土地的买卖价格、租赁费用和抵押价值。
评价内容包括土地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市场需求等。
5.土地功能评价土地功能评价是对土地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功能进行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评价内容包括土地的产出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
三、土地评价的方法1.定性评价方法定性评价方法是根据专家经验和实地调查,对土地的质量、生态环境、利用潜力、价值和功能进行综合判断和分类。
常用的方法包括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法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评价单元的划分和土地性状的描述 评价因子的选择与评价结果的计算
15
土地资源评价程序
土地评价结果汇报
价土 报地 告评
土
土土
地
地地
评
评评
价
价价
的
和的 的
目
方过 结
的
法程 论
土 价地 图评
比 例 尺
图 面 设 计
制 图 综 合
按评价对象 分为农用当前适宜性评价与潜在适宜性评价。当前土地适宜性评价是指不经大 型的改良而处于目前状况下的土地适宜性潜在适宜性评价是指经过大型改 良之后在将来某个时候的土地适宜性。
5
五、土地评价的基本原理
综 合 多性 样原 性理 原 理
土地资源评价概述-土地潜 力评价
一、土地资源评价的概念
❖ 土地资源评价又可称土地评价:是在土地资源调查、土地 类型划分完成以后,在对土地各构成因素及综合体特征 认识的基础上,以土地合理利用为目标,根据特定的目 的或针对一定的土地用途来对土地的属性进行质量鉴定 和数量统计,从而阐明土地的适宜性程度、生产潜力、 经济效益和对环境有利或不利的后果,确定土地价值的 过程。
土地评价必须落到一定的地块或实体上,基 本的地块或实体单位即土地评价单元。或土地评 价单元是具有专门特征的土地单位度用于制图的 区域,它是土地评价的基本单位。根据国内外的 实践来看,土地评价单元的选择大致有以下五种 方式:
8
①以土地类型(或土地资源)单元为评价单元,
评
以土壤—地貌—植被—利用现状的相对一致性 作为划分依据;
指在土地评价工作中评定土地质量的等级序列系统。代表性评 价系统有:
①美国“土地潜力分类”评价系统:潜力级、潜力亚级、潜力 单元三级序列;
②FAO“土地适宜性分类”评价系统:适宜性纲、适宜性级、适 宜性亚级、适宜性单元四级序列;
③前苏联的评价系统:土地类、土地级、土地亚级、土地种四 级序列;
④澳大利亚土地潜力系统:限制性等级、适宜性类别二级序列; ⑤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土地潜力区、土地适宜类、土地 质量等、土地限制型、土地资源单位五级序列。
系 统 分 析 原 理
相 对 性 原 理
限
可 比 性 原
制 性 原 理
理
6
土地评价的原则
(一)生产性原则 (二)综合性原则 (三)主导因素原则 (五)比较性原则 (六)相对稳定原则
土地评价要求对不同的土地类别在可继获得的利益和所需的投入之间 进行比较。
7
评价层次: 分全国、省、县、乡四个层次。
评价单元
2
二、土地评价的作用与任务
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交易 土地税收 土地补偿 土地分等定级与估价 土地管理 估计土地利用 评判经营好坏
服 务
3
三
、 评价目的的不同
土
地
评
价
的
分 类
评价成果
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 土地生产潜力评价 土地经济评价
定性评价 定量评价
4
四、土地评价的分类
根据土地评价目的 分多目的(综合)和土地评价的分类根据土地评价目的多目的(综合)单 目的(单项)评价,如1:100万土地资源图是评价土地对农、林、牧业的 适宜性和适宜程度,属综合评价;以种植业为对象的土地评价是单项评价。
价
②以土壤分类单位(我国采用土类、土属、土
单
种,英国、美国采用土系),划分的依据是土 壤分类体系。
元
③以土地利用类型单元为评价单元,划分
的
依据是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选
④以生产地段或地块(我国的承包地、国
择
外的大型农场或大农场的作业地块)作为 评价单元;
⑤以行政区划单位(如乡、村)为评价单元。
9
❖ 土地评价系统
10
土地评价的方法
评 价 方 法
是指通过试验了解土地质
量对某种用途的影响大小
直接法
从而确定其适宜性及适宜 程度
间接法
是对影响土地生产力的各 种性质(这些性质对土地 用途起着明显的作用)作 出诊断,由此推论土地的 质量。
11
土地资源评价程序
❖土地资源评价的准备阶段
主要内容包括:立项、确定目标、工作人员及相应的物质条件的配备基 础数据的收集与工作计划的制定等。
评价方法:经验法,调查法,统计模型,机理模型
土地生产潜力评价
土地生产潜力评价,是对土地固 有的潜在生产力的评价,即评价土地 所具有的生物或经济潜在产量。
评价方法:经验法,调查法,统 计模型,机理模型
水
迈阿密模型
热
桑斯维特模型
以
气
格思纳模型
候
为 主
光合生产潜 力模型
黄秉维模型
农业生产潜 力模型
温度、降雨 Y= 3000 ·(1- e -0.000664R) 蒸散量 生长期 总辐射 太阳辐射
13
土地资源评价程序
❖土地资源评价的准备阶段 ❖ 制定土地评价的工作计划
包括确定待评价土地的范围和边界、 选择可以考虑的土地利用方式、选择土地 评价的类型、确定调查的范围、深度和比 例尺、划分工作阶段。
14
土地资源评价程序 ❖ 土地评价的中间过程
包括土地利用类型的选择和确定、土地用途 的要求、土地评价单元的划分和土地性状的描述、 评价因子的选择与评价结果的计算。
李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水
迈阿密模型
热
桑斯维特模型
以
气
格思纳模型
候
为 主
光合生产潜 力模型
黄秉维模型
农业生产潜 力模型
温度、降雨 Y= 3000 ·(1- e -0.000664R) 蒸散量
(1)土地评价立项与初步商讨
内容:①评价目标;②评价所依据的数据和论据;③评价地区范围与界 线;④可能考虑的土地利用种类;⑤评价方法; ⑥评价要求进行的调查深度和比例尺;⑦对评价最终成果的要求;⑧评 价过程中工作阶段的划分
(2)评价目标的确定
12
土地资源评价程序
(3)数据和资料的调查、收集
包括研究地区的基本情况、用于评价 的数据和资料(如气候土壤、地形地貌、 生物资源、土地利用现状、地理区位、投 入、社会经济政治环境等)
16
第二节 土地潜力评价
土地生产 潜力评价
土地利用 潜力评价
一、 以气候要素为主的潜力评价 二、 以土壤为主的潜力评价 三、 土地潜力综合评价 四、 土地潜力评价的步骤
何谓土地潜力?
土地潜力(Land capability):又称土地利用能 力,是指土地在用于农、林、牧业生产或其他 利用方面的潜在能力,它是土地自然要素相互 作用所表现出来的潜在生产能力。 土地潜力评价就是对这种潜在能力的等级划分 或数量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