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孙子兵法与人生智慧》期末考试

合集下载

哲学与人生试题(标准答案)

哲学与人生试题(标准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复习卷(练习卷)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单选题1、孔子“因材施教”的哲学依据是:(C)A唯心主义哲学B普遍联系的哲学C 一切从实际出发D、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2、“一叶知秋”是运用(C)的结果。

A、发散思维B、原点思维C、联动思维D、逆向思维3、“窥一斑而知全豹是(B)的例子。

A、发散思维B、联动思维C、原点思维D、逆向思维4、下列各项正确的是(D)。

A、历史事件有重复性B、历史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不可重复的C、历史现象是独一无二的D、历史必然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5、我们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确立目标、开展行动,都需要明确(C)所在。

A、国家利益B、集体利益C、自己的利益D、他人的利益6、关于个人理想错误的是(A)。

A、有主观性B、有个体差异性C、有实现可能性D、有超越性7、人的本质是 (D)A、人的自然属性即食欲、情欲、求生欲B、自私就是人的本质C、追求自由D、社会关系的总和8、不少农民“跟风种地”,去年市场什么品种走俏,今年就种什么品种,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跟风种地”的失败,从哲学上看,是因为他们没有:(A)A. 从变化发展着的实际出发B.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C. 坚持一分为二的原则D.坚持普遍联系的原则9、意识的能动作用突出表现在意识能够:( B )A.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B.指导人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C.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从而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D.对物质起决定作用10、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孙来燕 9 月 16 日做客中国政府网时表示 , ”嫦娥一号”已经进入到西昌卫星发射场 , 预计于 10 月中下旬发射升空。

人类能够发射探月卫星 , 说明了: ( B )①规律是客观的②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③人具有主观能动性④人们可以摆脱规律的束缚A. 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11、2007 年9 月13 日,国家预防腐败局成立新闻发布会暨揭牌仪式在监察部举行。

事实证明,加大预防,防患于未然,无疑是成本较低、效果更好的反腐败措施。

孙子兵法概论课程考查试题(小编整理)

孙子兵法概论课程考查试题(小编整理)

孙子兵法概论课程考查试题(小编整理)第一篇:孙子兵法概论课程考查试题《孙子兵法概论》考查试题(五)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奇正2、军争3、选锋4、称胜5、五危二、列举题(25分)1、列举孙子“诡道十二法”的内容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2、列举孙子“九变”的内容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3、列举孙子“四治”的内容治气、治心、治力、治变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将帅为什么必须具备“进不求名,退不避罪的品质”?2、如何评价孙子“兵贵胜,不贵久”的思想?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结合自己的学习和体会,论述《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第二篇:孙子兵法概论课程考查试题《孙子兵法概论》考查试题(四)一、撰写学术论文一篇(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题,不得更改题目)1、试论《孙子兵法》诞生的历史条件。

2、《孙子兵法》思想核心之我见。

3、试论《孙子兵法》的知胜思想及其在现实人生中的应用价值。

4、试论《孙子兵法》在中国军事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二、格式要求:论文字数约3000字左右,分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四部分(参考文献附在文章结尾)。

可用16开文稿纸誊写,也可用word软件打印(题目四号字黑体,正文小四号字宋体)。

三、内容要求:论文要主题鲜明,层次清楚,论据充分,要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在参考教材和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独立撰写,严禁网上下载和抄袭(一经发现,试卷判为零分)。

第三篇:三峡文化概论课程考查大溪文化遗址绽放出的三峡原始文化的璀璨光芒院系:土木工程学院、专业年级:XX级土木工程、学号:2008XXXX学生姓名:XX 自从学习了三峡文化概论,让我深刻地了解到啦三峡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所积淀着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

《孙子兵法》——人生的终极智慧

《孙子兵法》——人生的终极智慧

《孙子兵法》——人生的终极智慧引言概述:《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经典之一,但其智慧不仅适用于战争,更可以应用于人生的各个方面。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孙子兵法》给予人生的终极智慧。

一、策略规划1.1 知己知彼:《孙子兵法》强调了解自己和了解对手的重要性。

在人生中,我们也应该深入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对手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规划。

1.2 灵活应变:《孙子兵法》强调根据形势的变化而调整策略。

在人生中,我们也应该灵活应变,不固守一成不变的计划,而是根据环境和情况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

1.3 制定长远目标:《孙子兵法》提倡制定长远目标,并通过分步骤的计划逐步实现。

在人生中,我们也应该设定明确的长远目标,并制定可行的计划来实现这些目标。

二、领导管理2.1 以身作则:《孙子兵法》强调领导者要以身作则,以良好的榜样影响他人。

在人生中,我们也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和行动影响他人,成为他人的榜样。

2.2 善于团队合作:《孙子兵法》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认为团队的力量大于个人的力量。

在人生中,我们也应该善于团队合作,发挥团队的力量,共同实现更大的目标。

2.3 信任和赏识他人:《孙子兵法》强调领导者要信任和赏识他人的能力,激发他们的潜力。

在人生中,我们也应该学会信任和赏识他人,相信他们的能力,并给予他们发展的机会。

三、战略思维3.1 分清主次:《孙子兵法》强调要分清主次,集中优势兵力攻击对手的要害。

在人生中,我们也应该分清主次,将精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取得更好的效果。

3.2 运用间接战术:《孙子兵法》提倡运用间接战术,以迂回的方式攻击对手。

在人生中,我们也应该善于运用间接战术,通过巧妙的手段解决问题,达到更好的效果。

3.3 谋定而后动:《孙子兵法》强调要在行动之前进行充分的谋划和准备。

在人生中,我们也应该在行动之前进行充分的计划和准备,确保能够应对各种情况。

四、心态与智慧4.1 保持冷静:《孙子兵法》强调在战争中要保持冷静,不被情绪所左右。

《孙子兵法及百战韬略》考试题答案

《孙子兵法及百战韬略》考试题答案

《孙子兵法及百战韬略》考试《孙子兵法》课程试题1、“计”篇开篇就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试述其哲学思想及对待战争的态度。

这句话的哲学思想意义深刻。

“兵者,国之大事”——战争关系着国家生死存亡,不得不慎重思考。

开明宗义地提出了“慎战论”,认为对待战争应该持谨慎的态度。

有道是:“求名当求万世名,计利当计万世利。

”这和孙武的军事思想是不谋而合的,国家的利益当为第一,战争的目的在于为国家争得利益,要以取得最大利益为目标就必须慎重“算计”。

古往今来,在政治上的策略也以“慎战论”为依据。

国家之政事,关系着民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家安全等。

国之大事则为:政治、政务。

治理国家若是不重视政治、谋权,不理政务就会倒是社会震荡,民不聊生,严重者国家覆亡。

孙子在这句话中,明确表现了对战争的重视,把战争问题提到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

兵凶战危,战争是人类社会最残酷的竞争,它是解决政治问题的最后一种手段,它用实力说话,它用流血的方式来最终强迫失败者臣服。

战争的结局,直接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并且是用“生”与“死”、“存”与“亡”这种最惨痛的代价和最极端的选择来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

当你在战争中失败,必须接受“死”与“亡”的现实,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也没有改正错误的机会。

因此,国家的主宰者、战争的决策者,对战争问题不能有丝毫忽略,必须认真对待。

忘战必危,国家安全是国家的最大利益,战争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

战争的发生或消失,并不以某个国家统治者的意志为转移。

无数历史事实证明,不敢面对战争者,忽略战争存在者,最后都将被战争无情地吞噬掉。

我们必须具有忧患意识,常常要从自身的生死存亡考虑一些竞争方面的问题,尤其在和平的时候,在顺利的时候,在胜利的时候。

2.将“孙子曰: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

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

最新《孙子兵法》考试复习题

最新《孙子兵法》考试复习题

《孙子兵法》课程试题1、“计”篇开篇就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试述其哲学思想及对待战争的态度。

《孙子兵法》以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从战争的实际出发,总结和揭示了战争的普遍规律和基本的战略战术原则;同时在于它具有着深刻的谋略内涵、道德内涵和哲学内涵,具有超越所处时代的思想性和创造精神。

首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把战争与国家命运,人民的生死紧密联系起来,不仅指出战争在国家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且也明确指出战争的政治目的在于确保国家的生存和发展。

这就把战争推到了国家大事的首要位置。

在这方面,《孙子》的基本思想就是要重战、慎战、备战,以确保“安国全军之道”。

2、将“孙子曰: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

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

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

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译为白话文孙子说:大凡出兵十万,征战千里,百姓的耗费,公家的开支,每天都要花去千金之巨。

全国上下骚动不安,人们因来往奔波而疲惫不堪,不能从事正常耕作的多达七十万户。

守备数年,而与敌争夺一时的胜利。

在此情况下,若仍因爱惜爵禄和金钱,不肯重用间谍,以致不了解敌情而导致失败,那就是最不仁爱的了。

他不配充当三军的统帅,不配担任国君的辅佐,也不是胜利的主宰。

明智的国君和贤能的将帅,之所以一出兵就能战胜敌人,成功超出众人,就在于事先就能察知敌情。

而预知敌情,则不可从鬼神祈祷那里去获取,也不可从求签问卜那里去推知,也不可从对数度的简单验算中去求得,而必须从人那里--从了解敌情的间谍那里去获得。

3、写出《孙子兵法》论述的“五事”和“七计”的具体内容,并加以解释。

所谓“五事七计”,五事即“道、天、地、将、法”,分别指政治、天时、地利、将帅素质、军事体制等五个方面。

孔子兵法中的思维智慧章节答案

孔子兵法中的思维智慧章节答案

孙子兵法之慎战思想•得分:70•题目数7•总分数70第一次见面课测验题!•第1部分•总题数: 71【单选题】(10分)专家推测人类历史五千年来因战争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美元。

C.1700万亿2【多选题】(10分)课中所讲战争给国家造成的两个恶果是A.造成国家财力消耗B.加重人民的负担3【单选题】(10分)海湾战争时期战场上消灭一个敌人的平均费用是美元A.285万4【单选题】(10分)美军发动海湾战争总共耗费达亿美元。

C.6005【单选题】(10分)伊拉克使用的货币为A.第纳尔6【单选题】(10分)孙武的出生在D.齐国7【单选题】(10分)孙武领导吴国军队攻打楚国的最大战役是D.柏举之战孙子兵法之商业应用•得分:50•题目数5•总分数50第二次见面课测验题!•第1部分•总题数: 51【单选题】(10分)下列是《孙子兵法》中认为是“虚”的状态的是美元。

C.动2【单选题】(10分)“害”的作用是D.使敌不得至3【单选题】(10分)一般认为“可口可乐”的中文译名是翻译的C.蒋彝4【单选题】(10分)可口可乐瓶子外形的设计灵感来自于A.可可豆荚5【单选题】(10分)早期百事可乐相比于可口可乐最大的销售优势是D.价格便宜孙子兵法之政治外交•得分:70•题目数7•总分数70第三次见面课测验题!•第1部分•总题数: 71【单选题】(10分)“军争”过程当中所需要的“天时”条件是指B.与各国的外交2【多选题】(10分)与中国海洋相邻的国家有A.越南B.菲律宾C.日本3【单选题】(10分)中国的陆地邻国有个.B.144【单选题】(10分)下列国家中邻国最多的国家是C.中国5【单选题】(10分)按照课上所介绍的下列哪个国家不是人口过亿的国家A.埃及6【单选题】(10分)课上所介绍的军队人数在100万以上的国家有个.A.57【多选题】(10分)课上介绍属于中国“亲密盟友”的国家是A.俄罗斯C.朝鲜D.巴基斯坦绪论单元测试•得分:8•对应章节绪论•题目数4•总分数8•第1部分•总题数: 41【单选题】(2分)《军志》当中“止则为营”的下一句是()A.行则为阵2【单选题】(2分)《孙子兵法》诞生于中国的()B.春秋战国时代3【单选题】(2分)孙子的真实名字是C.孙武4【单选题】(2分)“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卷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小题)1、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2、人生发展不能好高骛远(√)3、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从主观愿望出发(X)4、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5、敢于行动不等于成功行动(√)6、新事物就是新出现的事物(X)7、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8、矛盾是人生发展的动力(√)9、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10、人们可以创造规律(X)二、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小题)1、计算机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有益的信息,也带来了许多毫无价值的信息,甚至传播一些有悖社会道德的信息,这启示我们(A)A、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B、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C、要重视事物的变化D、要解决矛盾就要认识矛盾的特点2、人们常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

这里的“门道”和“热闹”从哲学上讲分别是(B)A、“现象”和“本质”B、“本质”和“现象”C、“客观”和“主观”D、“主观”和“客观”3、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与核心是运用(B)A、比较分析法B、矛盾分析法C、分析综合法D、类比法4、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

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

这一事实说明( B)A、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 ,直到变害为利B、人们能够自觉地认识事物的规律,从而指导自己的行动C、规律隐藏在事物内部,人类智慧不很难企及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5、下列不属于的是益友表现的是(D)A、正直的人B、诚信的人C、见闻广博的人D、好背后诋毁人得人6、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以下关系特征(D)①平等互处②宽松的人际环境③友善和关爱④相互真诚信任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7、“拔苗助长”的错误主要在于:(D)A、夸大了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作用B、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C、强调了规律的客观性,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D、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8、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首宋诗蕴含的哲理有(D)A、普遍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B、联系是普遍的,孤立存在不和周围事物相联系的事物是没有的C、联系是多种多样的D、整体是由局部构成的有机整体,具有局部没有的新的整体的功能9、下列运动观错误的是(C)。

《孙子兵法》与领导管理艺术(上)课程的考试(100分)

《孙子兵法》与领导管理艺术(上)课程的考试(100分)

《孙子兵法》与领导管理艺术(上)课程的考试(100分)一、单选( 共6 小题,总分: 40 分)1.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是以下哪位先贤讲的?A.B.C.D.2. 以下哪位人物曾经“月下追韩信”?A.B.C.D.3. 美国人把在第一次海湾战争中所运用的战术称之为()。

A.B.C.D.4. 根据薛国安教授所讲,孙子在分析敌我双方的优劣得失的诸角度中,将什么排在第一位?A.B.C.D.5. 第一次反围剿时期,红军缴获了()部队的电台。

A.B.C.D.6. 四渡赤水战役发生在哪一年?A.1934B.1935C.1936D.19371. 根据薛国安教授所讲,孙子提出从以下哪些角度来分析敌我双方的优劣得失?2. 以下哪些思想是属于孙子的?A.“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B.“兵之形,避实而击虚”C.“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D.“知己知彼,百战不殆”3. 以下哪些人物参与了鸿门宴?1. 根据薛国安教授所讲,“主孰有道”中“主”的内涵很狭隘,仅仅是指国君。

正确错误2. 孙子认为,“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

是谓乱军引胜”。

正确错误3. 根据薛国安教授所讲,做为一个领导,要善于筹划全局和看得长远,要制定好符合大多数人利益需求的奋斗目标。

正确错误4. 根据薛国安教授所讲,领导的关注点要放在寻求全能型的人才,而不在于如何营造有利的态势。

正确错误5. 薛国安教授认为,外国人学习研究《孙子兵法》的特点是取其精华,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之中。

正确错误6. 根据薛国安教授所讲,《孙子兵法》开篇第一句话,首先是提醒国君、将领们高度重视战争问题不是儿戏。

正确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子兵法与人生智慧
一.孙子兵法与人生智慧
人生不败第一计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人生取胜清凉剂
---“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必可胜。

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人生立身败身分水岭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把握人生航向两要则
---“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正。


争取主动的要诀
---“先佚后劳”
行动计划上争取主动的计策
---“策之而知得失之计”
活动规律上争取主动的计策
---“作之而知动静之理”
利弊得失上争取主动的计策
---“形之而知死生之地”
虚实强弱上争取主动的计策
---“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
二.正胜的智慧
人生成功万事的正道
---“五事七计”
人生治理百业的内功
---“将帅五德”
管理教育的前提
---“亲附”
管理教育的要旨
---“合之以文,齐之以武”
管理教育的时机
---“素行”
做人做官的高胆识
---“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

”做人做官的高境界
---“进不求名,退不避罪,惟民是保,而利合于主”
做人做官的高风范
---“视卒如婴儿”、“视卒如爱子”
协同配合的灵丹妙药
---“同舟而济”
齐心群力的要则
---“齐勇若一,政之道也;刚柔皆得,地之理也。


性格情操修养的高标准
---“静以幽,正以治。


三.全胜的智慧
人生最小损失法
---“破中求全”
排除万难最高境界
---“不战而屈人之兵”
排除万难完整策略
---“谋攻四策”
排除万难基本思路
---“三非一全”
人生取胜的最高境界
---“善战者之胜也,无奇胜,无智名,无勇功。

”主宰对手的境界
---“无形”、“无声”
四.迂胜的智慧
人生最快前进法
---“以迂为直”
聪明人的思维
---“以患为利”
知道事情的最坏结果才会知道事情的最好可能
---“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从对手身上获资源
---“因粮于敌”、“智将务食于敌”
调动对手的策略之一
---“侠能劳之”
调动对手的策略之二
---“饱能饥之”
调动对手的策略之三
---“安能动之”
调动对手的策略之四
---“乖其所之”
人生心战大纲领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五.知胜的智慧
隐真示假,敌我争胜,孙子主张“知胜”。

“知胜”就是“知彼知己”地取胜。

“知”是明智、锐眼、敏耳,“胜”乃有底而胜。

人生征途若要胜,基本法则是“知胜”。

六.问答题
1.“五事”的内容是什么?
所谓五事,就是“道、天、地、将、法”。

这里的道就是政治,天是天时,地是地利,将即将领,法就是规章制度。

对于将,孙武还特别提出了至关重要的“将帅德”---“智、信、仁、勇、严”。

智即智谋才能,信是诚信,仁是仁慈德
爱,勇指勇敢果断,严是执法严明。

2.“将帅五德”?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将领,就是指智谋、诚信、仁慈、勇敢、严明。

)“智、信、仁、勇、严”被学术界称为“将帅五德”。

“将帅五德”是孙武关于人才思想的集中体现,它提出的是以“智”为上的指挥才能,以“信”、“严”为本的管理本领,以“仁”、“勇”为核心的统兵才能。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