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消毒指南

合集下载

公共场所消毒技术指南

公共场所消毒技术指南

公共场所消毒技术指南随着全球疫情的爆发和延续,公共场所的消毒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人们在公共场所的健康与安全,采取适当的消毒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向您介绍一些常见的公共场所消毒技术,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并应用这些技术。

一、物理消毒技术1. 紫外线消毒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常用于消毒空气和表面。

紫外线消毒设备可安装在公共场所的通风系统中,以杀灭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

同时,也可使用紫外线灯具对桌面、椅子、门把手等频繁接触的表面进行消毒。

2. 高温消毒高温也是一种常用的物理消毒技术。

通过使用热蒸汽或高温水,可以有效地杀灭病原体。

公共场所的厨房、浴室等地方可使用高温消毒设备进行彻底清洁。

二、化学消毒技术1. 酒精消毒酒精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消毒剂,常用于医疗机构和公共场所。

使用酒精消毒剂擦拭常接触的表面,如桌子、椅子、儿童玩具等,可以有效地去除病原体。

2. 氯化物消毒氯化物消毒剂,如漂白粉或含氯消毒液,可用于消毒地板、墙壁等大面积表面。

使用时应按照正确的配比将消毒液稀释,并注意避免与其他化学物质混合。

3. 高效氧化剂消毒高效氧化剂,如过氧化氢和臭氧,可用于消毒空气和液体。

公共场所可安装空气净化器或使用高效氧化剂对空气进行消毒,减少传播病原体的风险。

三、生物消毒技术1. 生物防护技术生物防护技术包括使用生物过滤器、消毒灭菌器等设备,提高空气和水的质量。

这些设备通过过滤或使用特定的细菌杀灭剂,能够有效去除和杀灭空气和水中的微生物。

2. 生物酶消毒生物酶消毒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利用特定类型的酶分解细菌和病毒的结构,达到消除病原体的目的。

这种消毒方式安全可靠,且对环境友好。

四、预防措施1. 加强清洁管理公共场所应加强清洁管理,频繁清洁并消毒常接触的表面。

定期清洁公共设施,如厕所、洗手间等,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卫生状态。

2. 提供消毒用品在公共场所设置消毒用品,如手消毒器、纸巾、消毒喷雾等,方便人们随时进行消毒。

提醒人们养成勤洗手、正确佩戴口罩的良好卫生习惯。

公共场所卫生消毒指南

公共场所卫生消毒指南

公共场所卫生消毒指南第1章卫生消毒基本知识 (4)1.1 消毒与卫生的基本概念 (4)1.2 常见病原微生物的特点与传播途径 (4)1.3 卫生消毒的重要性 (4)1.4 卫生消毒的基本原则 (4)第2章消毒剂的选择与使用 (4)2.1 常见消毒剂的种类与特点 (4)2.2 消毒剂的选择依据 (5)2.3 消毒剂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5)2.4 消毒剂的储存与管理 (6)第3章公共场所卫生消毒管理制度 (6)3.1 卫生消毒管理组织架构 (6)3.1.1 建立健全卫生消毒管理组织,设立专门负责公共场所卫生消毒工作的管理部门,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6)3.1.2 设立卫生消毒管理领导小组,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制定卫生消毒政策、计划和措施,指导、协调、监督卫生消毒工作的实施。

(6)3.1.3 设立卫生消毒工作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卫生消毒工作,包括定期消毒、应急处置和日常卫生管理等。

(6)3.1.4 定期对卫生消毒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

63.2 卫生消毒工作职责分配 (6)3.2.1 卫生消毒管理部门职责: (6)3.2.2 从业人员职责: (7)3.3 卫生消毒工作流程与规范 (7)3.3.1 定期消毒: (7)3.3.2 应急处置: (7)3.3.3 日常卫生管理: (7)3.4 卫生消毒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 (7)3.4.1 定期对卫生消毒效果进行评估,包括: (7)3.4.2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发觉问题,制定改进措施,提高卫生消毒工作质量。

(7)3.4.3 建立健全卫生消毒工作激励机制,对表现优异的从业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7)3.4.4 持续关注国内外卫生消毒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方法,不断优化卫生消毒工作。

8第4章不同场所的卫生消毒要点 (8)4.1 室内空气质量消毒 (8)4.1.1 定期通风换气,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8)4.1.2 使用具有消毒功能的空气净化器,对空气中的细菌、病毒进行杀灭。

公共场所消毒技术指南

公共场所消毒技术指南

公共场所消毒技术指南随着新冠病毒疫情的持续蔓延,公共场所的消毒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指南旨在为公共场所的经营者和管理员提供一套科学有效的消毒技术和标准,以确保公共场所的清洁与安全。

请按以下指南执行消毒程序。

一、制定消毒计划1. 确定消毒频率:根据公共场所的人流量和使用频率,制定相应的消毒频率。

人流较大的场所,如商场、超市、地铁等,建议每日进行多次消毒;人流较小的场所,如办公室、诊所等,可以适当减少消毒频率,但至少每天进行一次消毒。

2. 制定消毒区域:确定需要进行消毒的区域和物品,包括但不限于门把手、楼梯扶手、电梯按钮、桌椅、卫生间、垃圾桶等。

3. 选择合适的消毒产品:根据公共场所的特点和需要,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消毒产品,如含酒精的消毒液、84消毒液、过氧乙酸等。

二、执行消毒程序1. 准备工作:穿戴好防护用具,包括口罩、手套、防护服等。

2. 清洁表面:在进行消毒之前,先对需要消毒的表面进行清洁,去除污垢和杂物。

3. 消毒操作:将选定的消毒产品喷洒或擦拭在需要消毒的表面上,确保表面完全湿润。

根据产品说明书上的使用说明和消毒时间,保持一定时间后,再用清水或湿布擦拭干净。

4. 注意细节:特别关注一些易忽略的地方,如门把手的内侧、按钮的缝隙等,确保每个角落都被充分清洁和消毒。

5. 处理垃圾:将用过的消毒湿布和其他垃圾,放入带盖的垃圾桶,并及时更换垃圾袋。

垃圾桶周围也要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

三、加强通风与环境清洁1. 加强室内通风:保持公共场所的室内通风良好,及时开窗通风或使用空气清新剂。

2. 定期清洁环境:除了进行常规的表面消毒外,还要对地面、墙面等进行清洁,定期对难以清洁的角落进行彻底清扫和消毒。

四、员工培训与监督1. 培训员工:定期对从事消毒工作的员工进行相关消毒操作的培训,包括正确使用消毒产品和工具、注意安全防护等。

2. 监督执行: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定期对员工的消毒工作进行抽查和考核,确保消毒工作的落实和有效性。

公共场所消杀方案

公共场所消杀方案

公共场所消杀方案一、消杀目的公共场所人员密集、流动性大,容易成为细菌、病毒传播的温床。

为了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需要对公共场所进行定期、全面、科学的消杀工作。

二、消杀范围(一)室内场所1、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商业场所。

2、学校、幼儿园、培训机构等教育场所。

3、医院、诊所、养老院等医疗和养老场所。

4、酒店、宾馆、民宿等住宿场所。

5、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场所。

6、体育馆、健身房、游泳馆等体育场所。

7、影剧院、歌舞厅、网吧等娱乐场所。

8、写字楼、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办公场所。

(二)室外场所1、公园、广场、游乐场等休闲场所。

2、公交车站、地铁站、火车站等交通枢纽。

三、消杀频次(一)高风险场所1、医院、诊所等医疗机构,每天至少消杀 2 次。

2、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每天至少消杀 1 次。

(二)中风险场所1、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商业场所,每周至少消杀 2 次。

2、酒店、宾馆等住宿场所,每周至少消杀 1 次。

(三)低风险场所1、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每两周至少消杀 1 次。

2、公园、广场等室外休闲场所,每月至少消杀 1 次。

四、消杀时间(一)室内场所1、商业场所一般在营业前或营业结束后进行消杀。

2、教育场所一般在放学后或周末进行消杀。

3、医疗和养老场所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消杀时间,但要避免影响患者和老人的正常休息和治疗。

(二)室外场所1、公园、广场等休闲场所一般在清晨或傍晚人流量较少的时候进行消杀。

2、交通枢纽一般在夜间进行消杀。

五、消杀方法(一)物理消杀法1、通风换气:保持室内外空气流通,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每次不少于 30 分钟。

2、紫外线消毒:在无人的情况下,使用紫外线灯对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每次照射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

3、高温消毒:对于耐热的物品,如餐具、毛巾等,可以采用高温煮沸或蒸汽消毒的方法,消毒时间不少于 15 分钟。

(二)化学消杀法1、消毒剂喷洒:使用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消毒剂等对室内地面、墙壁、门窗、桌椅等物体表面进行喷洒消毒,作用时间不少于30 分钟,然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公共场所疫情防控消毒指南

公共场所疫情防控消毒指南

公共场所疫情防控消毒指南一、消毒区域各类公共场所地面、墙壁、货架、库房、厨房、门把手、楼梯及其扶手以及场所内的各种物品表面、室内空气,公共交通工具内物体表面及空气。

二、消毒方法(一)物体表面: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每天至少消毒一次。

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完全清除污染物再消毒,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可用次氯酸钠或消毒泡腾片兑成5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喷雾或浸泡消毒;也可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喷雾消毒。

消毒作用时间不小于30分钟,金属等物体表面消毒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对室内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应按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方法,依次进行喷雾消毒剂消毒或使用消毒剂进行擦拭。

消毒前应关闭门窗。

(二)空气消毒:首选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无人条件下可用紫外线灯照射或以2%过氧乙酸溶液(8ml/m3)超低容量喷雾对空气进行消毒,作用30分钟-60分钟;有人条件下采用循环风式空气消毒机进行消毒。

(三)衣服、被褥等纺织品:用次氯酸钠或消毒泡腾片兑成有效氯为250mg/L 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四)餐(饮)具:首选煮沸消毒15分钟,也可用0.5%过氧乙酸溶液或次氯酸钠或84消毒液兑成250mg/L~5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五)其他:洗手池、便池等每天清洗并消毒。

抹布、拖把每天至少消毒一次,可用次氯酸钠兑成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作用30~60分钟后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三、消毒试剂根据对冠状病毒理化特性的认识,病毒对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性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四、操作流程1、先清洁。

室内地面及物体表面应先彻底清洁,移去不用的物品等。

2、关闭门窗,撤离人员。

3、测量室内面积或体积,配置消毒液。

4、操作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消毒人员戴口罩(N95医用防护口罩)、橡胶手套、一次性防护服等。

公共场所疫情防控消毒指南

公共场所疫情防控消毒指南

公共场所疫情防控消毒指南公共场所疫情防控消毒指南一、消毒区域各类公共场所地面、墙壁、货架、库房、厨房、门把手、楼梯及其扶手以及场所内的各种物品表面、室内空气,公共交通工具内物体表面及空气。

二、消毒方法(一)物体表面: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每天至少消毒一次。

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完全清除污染物再消毒,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可用次氯酸钠或消毒泡腾片兑成5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喷雾或浸泡消毒;也可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喷雾消毒。

消毒作用时间不小于30分钟,金属等物体表面消毒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对室内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应按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方法,依次进行喷雾消毒剂消毒或使用消毒剂进行擦拭。

消毒前应关闭门窗。

(二)空气消毒:首选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无人条件下可用紫外线灯照射或以2%过氧乙酸溶液(8ml/m3)超低容量喷雾对空气进行消毒,作用30分钟-60分钟;有人条件下采用循环风式空气消毒机进行消毒。

(三)衣服、被褥等纺织品:用次氯酸钠或消毒泡腾片兑成有效氯为250mg/L 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四)餐(饮)具:首选煮沸消毒15分钟,也可用0.5%过氧乙酸溶液或次氯酸钠或84消毒液兑成250mg/L~5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五)其他:洗手池、便池等每天清洗并消毒。

抹布、拖把每天至少消毒一次,可用次氯酸钠兑成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作用30~60分钟后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三、消毒试剂根据对冠状病毒理化特性的认识,病毒对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性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四、操作流程1、先清洁。

室内地面及物体表面应先彻底清洁,移去不用的物品等。

2、关闭门窗,撤离人员。

3、测量室内面积或体积,配置消毒液。

4、操作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消毒人员戴口罩(N95医用防护口罩)、橡胶手套、一次性防护服等。

公共场所消毒指南

公共场所消毒指南

公共场所消毒指南嘿,朋友们!咱今儿来聊聊公共场所消毒这事儿。

你说这公共场所,就好比一个大舞台,人来人往的,那得保持干净卫生不是?你想想,要是这舞台脏兮兮的,谁还愿意在上面表演或者观看呀!这消毒就像是给这个大舞台来一场大扫除。

咱先说说这公共交通工具吧,像公交车、地铁啥的。

那可是人员密集的地儿啊!每天那么多人上上下下,不消毒能行嘛!就好比你家的沙发,坐的人多了,是不是也得清理清理呀!每天运营结束后,就得仔仔细细地把每个角落都喷上消毒剂,座椅啦、扶手啦,一个都不能放过。

还有商场,那可是大家爱逛的地儿。

那么多人在里面走来走去,试衣服的、摸商品的,这细菌病毒可不就跟着到处跑啦!所以啊,商场的工作人员可得勤快些,定时给各个区域消毒,特别是那些人们经常接触的地方,比如电梯按钮、门把手,这就跟咱每天要洗脸刷牙一样重要呢!再说说学校,那可是孩子们成长的地方。

孩子们抵抗力相对弱一些,更得注意消毒啦!教室里的桌椅板凳、黑板擦啥的,都得认真消毒。

这就好像给小花朵们打造一个干净无菌的花园,让他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呀!那医院就更不用说啦,本身就是和病菌打交道的地方。

病房啦、走廊啦,到处都得严格消毒,可不能马虎。

这就像是给病人的健康上了一道保险呢!那怎么消毒才有效呢?这可得注意方法啦!消毒剂不能随便乱用,得按照说明书来。

就像你吃药一样,不能乱吃一通呀!而且消毒的频率也得掌握好,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

咱普通老百姓在公共场所也得注意呀!别随手乱摸乱碰,摸了啥赶紧去洗手。

这就跟咱出门要穿整齐一样自然。

你想想,要是你不注意卫生,不就相当于给细菌病毒开了绿灯嘛!总之呢,公共场所消毒可不是小事,这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健康和安全。

我们都得重视起来,就像爱护我们自己的家一样爱护这些公共场所。

大家一起努力,让我们的大舞台干干净净、健健康康的,不好吗?让我们都行动起来吧!别觉得这事儿和你没关系,这可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呀!你说是不是呢?。

爱国卫生工作指引之公共场所环境消杀

爱国卫生工作指引之公共场所环境消杀

爱国卫生工作指引之公共场所环境消杀一、各类公共场所要保障室内空气流通。

公共场所首选自然通风,尽可能打开门窗,保证室内空气卫生质量,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二、各类公共场所要强化空气和室内公共设施的预防性消毒。

1.各类公共场所每日停业后要对场所内部环境空气采用化学方法进行预防性消毒。

室内空气采用气溶胶喷雾,使用5g/L过氧乙酸或200mg/L二氧化氯,用量为20ml/m³,作用30-60分钟;每天至少1次。

消毒时必须关闭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从事消毒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

2.各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应常备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消毒液。

公共用品用具每天至少在营业前消毒1次,可根据客流量增加情况适当调增消毒次数。

场所内常见公共设施(如电梯间、手扶电梯、公共桌椅座椅、公共门窗把手、公共卫生间、公共活动区域、公共垃圾桶等)物体表面可用有效氯浓度500mg/L消毒液擦拭,保持30分钟,每天至少1次;地面、墙面可用有效氯浓度500mg/L消毒液喷洒,保持30分钟,每天至少1次。

3.场所内人员的手消毒可在公共场所入口/出口处、大型场所每层楼楼梯口备速干手消毒剂,卫生间内应备有洗手液或速干手消毒剂,以供随时取用。

手卫生首选洗手液进行流水冲洗。

如无法使用流水洗手时,卫生手消毒可采用含乙醇复配的手消毒液或75%乙醇溶液擦拭手部1min~3min,防止手造成的交叉感染。

三、不同公共场所内物品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消毒措施。

1.宾馆、旅店、招待所。

需对床单、被罩、浴巾、毛巾、马桶、浴缸等设施进行预防性消毒。

床上卧具和毛巾可开水浸泡30分钟,或用有效氯浓度250mg/L消毒液,浸泡物品30分钟。

洗脸池、浴缸、坐垫可用有效氯浓度500mg/L消毒液擦拭,保持30分钟。

每天至少1次。

2.饭馆、酒店。

需对厨房餐厅的餐饮具、厨具等进行预防性消毒。

餐饮具可用煮沸、蒸汽、红外线消毒柜或使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消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场所消毒指南
㈠、茶具消毒
1、热力消毒法:在开水中煮沸5—15分钟或用蒸汽蒸5~15分钟。

2、消毒剂消毒:用0.03%以上的含氯消毒剂在固定消毒池内浸泡3~5分钟。

常用消毒液的配制方法:
(1)漂精片消毒液:按1片药加1公斤水的比例配制。

(2)84消毒液:按1两84原液加水10公斤配制。

(3)提倡采用电子消毒柜消毒。

㈡、理发工具消毒
1、理发刀具、推子、木梳等用紫外线消毒柜或消毒液消毒。

2、毛巾(棉织品)可煮沸消毒5~15分钟或蒸汽蒸5—15分钟。

㈢、脸盆、脚盆和拖鞋消毒
用0.03%的含氯消毒剂在固定的消毒池内,分别对脸盆、脚盆和拖鞋浸泡消毒10~20分钟,消毒液配制参照茶具消毒。

㈣、卫生间(包括洗脸池、浴缸、坐便器)消毒
消毒用0.03%的含氯消毒剂,放入三只专用并有明显标识的消毒桶内,用三刷、三巾对相应用具分别进行擦拭消毒,不得有交叉污染。

消毒液配制参照茶具消毒。

㈤、空气消毒
1、用紫外线灯按每10~15平方米装30W紫外线灯一支,高度离地
2、5米左右,照射时间30分钟。

2、用空气消毒清新剂喷雾。

公共用具换洗消毒制度
1、宾馆、旅店床上用品坚持客来换“三件”(三件指枕巾、床单、被套),严格做到一客一换洗,常住旅客至少每周换洗一次。

2、茶具洗消:严格做到在专用(兼用)的洗消间清洗,按“一洗二清三消毒四保洁”的原则进行操作,保证消毒质量。

3、脸盆、脚盆、拖鞋在专用的洗消池内分类清洗消毒。

4、公共浴室业的毛巾、浴衣裤,每客用后及时清洗消毒,对修脚工具、浴盆等公共用具做到一客一换洗、消毒。

5、理发美容业的毛巾、理发、美容工具做到一客一消毒;对头癣皮肤病患者使用专用理发工具,用后严格消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