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经常用错的成语

合集下载

100个易错成语

100个易错成语

100个易错成语使用成语有时会错用同音字或近义词。

这类错误出现频率非常高,所以,使用成语时要特别注意用字正确,以下是100个易错成语:1、循序渐进:强调由浅入深的程序。

2、耳闻目睹:不能代替耳濡目染。

3、光怪陆离:色彩纷繁,现象奇异,中性,不要误认为贬义。

4、如履薄冰:强调主观心态之谨慎小心,而非客观情况之危急。

5、奇文共赏:原是褒义,现多用于讽刺。

6、不以为然:不赞同。

7、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

8、不知所云:指说话人说得不好,而非听者不理解。

9、左右逢源:既指处事圆滑,又指做事得心应手。

10、情不自禁:无法控制感情,与不由自主易于混淆。

11、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

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12、脱颖而出:比喻人才崭露头角。

陆星儿曾误用于“脱颖出来,潇潇洒洒地活一辈子”;还有人说“从母鲸腹中脱颖而出”。

13、蓬荜生辉:谦敬之辞。

广告语说“让您的居室蓬竿生辉”,简直是骂人。

14、不可收拾:无可挽救,不可救药。

常有人在“一发而不可收”这句惯用语后加一“拾”字,变褒为贬。

15、出奇制胜:作谓语,不带宾语。

说成“出奇制胜叛军”之类则错。

16、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17、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

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18、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

常被用于毫不犹豫的干坏事,错。

19、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刁蛮或愚昧无知。

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20、望其项背:可以赶上。

只用否定形式。

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错。

21、差强人意:大体上使人满意。

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22、抛砖引玉:自谦之词,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23、风声鹤唳:惊慌疑惧,常与“草木皆兵”连用。

有人用“杀得风声鹤唳”来形容战斗激烈,错。

24、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无能。

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

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

25、人满为患:强调人多的坏处,贬义。

错用于表示人很多的情景,如“柜台前人满为患”之类。

100个常考常错成语

100个常考常错成语

100个常考常错成语常考常错成语是指在语文考试中经常出现并容易出错的成语,学生在掌握这些成语时容易理解错误或拼写错误。

下面是一些常考常错成语及解析,希望能帮到你。

1. 人山人海正确解析:形容人多拥挤的场面。

常见错误:人山人坏。

2. 不可思议正确解析:形容事情非常奇怪或超出常理。

常见错误:不可思想。

3. 不知所措正确解析:形容遇到突发事件时感到犹豫不决,不知道该怎么办。

常见错误:不知所错。

4. 买椟还珠正确解析:比喻对人或事物只看一部分,未看到全部。

常见错误:买毒还珠。

5. 自由自在正确解析:形容心情舒畅,没有困扰,自由自在。

常见错误:自由自带。

6. 随遇而安正确解析:遇到什么情况,就按情况来,不强求其变。

常见错误:随雨而安。

7. 力不从心正确解析:形容力量不够,不能办到理想的程度。

常见错误:力不存心。

8. 一败涂地正确解析:比喻完全失败,一败涂地。

常见错误:一败途地。

9. 力挽狂澜正确解析:比喻努力扭转败局,阻止不利事态的发展。

常见错误:力挽狂篮。

10. 刻不容缓正确解析:形容情况紧迫,不能再拖延。

常见错误:刻不容幻。

11. 亡羊补牢正确解析:比喻事情出了问题后,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弥补过失。

常见错误:亡阳补牢。

12. 三思而行正确解析:做事情要三思而后行,慎重考虑再行动。

常见错误:三思而犯。

13. 人云亦云正确解析:指一个人随声附和,没有独立思考和主见。

常见错误:人云亦容。

14. 杯弓蛇影正确解析:比喻人在惊恐的情况下,容易疑神疑鬼。

常见错误:杯弓舌影。

15. 七上八下正确解析:形容人因焦虑不安或心事重重而情绪不稳定。

常见错误:七下八上。

以上是一些常考常错成语及解析。

掌握这些成语的正确意思和用法,可以帮助你在语文考试中避免错误。

记住,理解成语的意思和用法非常重要,不仅要记住字面的含义,还要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希望你能加油,做好语文学习!。

100个易错成语

100个易错成语

100个容易写错的成语使用成语有时会错用同音字或近义词。

这类错误出现频率非常高,所以,使用成语时要特别注意用字正确。

下面列举的成语,括号前的字是别字,括号内的字是正字。

A1.暗(黯)然失色黯然,阴暗的样子。

“黯然失色”,形容相比之下暗淡无光,大为逊色的样子。

2.按步(部)就班部,门类;班,次序。

“按部就班”,指按其门类,就其次序,比喻学习要循序渐进,做事要遵循规章。

3.安(按)兵不动指军队暂不行动,等待时机,也借指接受任务后不肯行动。

按,压住、搁下。

B4.暴珍(殄)天物任意糟蹋东西。

殄,灭绝;天物,自然界的宝贵生物。

5.别出新(心)裁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

6.毕(筚)路蓝缕筚路,柴车;蓝缕,破衣。

意指驾着柴车,穿着破旧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艰辛。

7.变本加利(厉) 厉,通砺,在这句成语里当“更加深一层”或“更加严重”讲。

8.病入膏盲(肓)病到了无可医治的地步,也比喻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

膏肓,中医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肓,认为此二者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

9.不可明(名)状名,说出;状,形容、描述。

“不可名状”,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10.不加(假)思索假,假借、依靠。

“不假思索”,不经过思考就作出反应。

11.不茅(毛)之地“不毛之地”形容贫瘠的土地或荒凉的地区。

12.不径(胫)而走胫,小腿。

“不胫而走”比喻事物不待推行就迅速传播流行。

13.不落巢(窠)臼窠、巢同义,但“窠臼”与鸟巢无关,含义是“现成格式、老套子”。

C14.苍(沧)海桑田沧海,蓝色的海洋。

“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15.重蹈复(覆)辙不吸取失败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

覆辙,翻过来的老路。

16.出奇致(制)胜制,取得。

“制胜”,取胜。

17.穿(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

川,河流。

F18.发奋(愤)图强下定决心,努力进取,谋求强盛。

发愤:决心努力。

19.飞扬拔(跋)扈意气举动超越常轨,不受约束。

跋扈,蛮横20.分道扬镖(镳) 镳,马嚼子。

100个高考语文常考易错成语

100个高考语文常考易错成语

100个高考语文常考易错成语本文是关于100个高考语文常考易错成语,感谢您的阅读!成功没有捷径,但通往成功的路却有不同走法。

面对高考,想要成功,就一定要好好复习。

下文高考语文常考易错成语,希望考生们都能掌握。

100个高考语文常考易错成语:1.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安,安闲。

3.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重,看得很重。

4.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

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筚路,柴车。

蓝缕,破衣服。

形容创作的艰苦。

6.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白驹,骏马。

8.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9.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比喻无济于事。

10.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穷困或俭朴。

11.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谦虚说法。

12.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

训,准则。

13.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

形容蛮横或固执。

比喻,使明白。

14.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

胫,小腿。

15.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孚,使人信服。

16.不为(wéi)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已甚,过分。

17.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

即,接近。

18.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

卑,低下;亢,高。

19.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

稂、莠,田里的野草。

20.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

喙,嘴。

22.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人民日报你需要知道的100个易错成语

人民日报你需要知道的100个易错成语

人民日报你需要知道的100个易错成语1. 哀毁瘠立:旧时形容在父母丧中因过度悲伤而瘦弱得只剩下一副骨架。

2. 暗渡陈仓: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

3. 黯然销魂:心神沮丧,失魂落魄,形容非常悲伤。

4. 拔十得五:想选拔十个,结果只选得五个,指选拔人才不容易。

5. 八仙过海:比喻各自展示自己的特长,互相竞赛。

6. 百尺竿头: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

7. 百身莫赎:拿一百个我,也无法把你赎回来。

比喻再三犯下大罪而不可宽恕。

8. 百无聊赖:精神上无所依托,感到非常无聊。

9. 半途而废:中途停止,比喻做事不能坚持到底,有始无终。

10. 包藏祸心:内心怀着恶意和祸心。

11. 抱薪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12. 暴虎冯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蛮干。

13. 别有洞天:另有一种境界,形容风景等引人入胜。

14. 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15. 鞭长莫及:比喻力量达不到。

16. 宾至如归:客人到此,有如回到自己家里一样,形容招待客人亲切周到。

17. 兵不厌权:作战时尽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敌人以取得胜利。

18. 博闻强记:形容人记忆力强,见闻广博。

19. 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20. 不落窠臼:比喻文章或艺术等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 不容置喙:不准别人插嘴说话。

22. 不塞不流:比喻只有破除旧的、错误的东西,才能建立新的、正确的东西。

23. 不速之客: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

24. 不闻不问:既不听也不问,形容漠不关心。

25. 不翼而飞:比喻言论或消息传播得极快。

26.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27. 不着边际:挨不上边,多指说话空泛,不接触实际。

28. 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29. 沧海一粟:大海中的一粒小谷子,形容非常渺小。

30. 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31. 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正视,形容敬畏的神态。

《人民日报》发布的100个易错成语

《人民日报》发布的100个易错成语

100个易错成语1、哀而不伤:悲哀而不过分,感情有节制,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诗歌、音乐等具中和之美。

提示:伤,伤害。

并非表示悲哀而不伤心。

2、哀兵必胜:遭受压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必定胜利。

提示:“哀兵”不能误解为哀丧的军队。

3、安土重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形容留恋故土。

提示:重,不轻易。

并非看重迁移的意思。

4、百身何赎:自身死一百次,也换不回来。

表示对死者极其沉痛的悼念。

提示:赎,抵偿。

常被误解为“死一百个人也不足以换得死者。

”5、稗官野史:指记载轶闻琐事的文字。

提示:稗官,古代的小官;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

并非指低俗的读物。

6、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开辟山林。

形容事业的艰辛。

提示:筚路,柴车。

蓝缕,破旧的衣服。

并非指衣衫不整。

7、别无长物: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

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

提示:不能理解为没有什么特长。

8、不知所云: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

提示:指说话人说得不好,而非听者不理解。

9、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

提示:和“不以为意”混淆,错解为不放在心上。

10、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

提示:常错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11、不耻下问:不因向比自己学问低的人请教为耻。

提示:不可用于向比自己高明的人提问。

12、不瘟不火: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恰到好处;表演既不沉闷,也不火爆。

提示:常被误用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误写作“不温不火”13、不经之谈: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提示:不经,不合道理。

并非指不经意说的话。

14、不胫而走:比喻消息无需推宣传,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传播迅速。

提示:表示东西丢失用“不翼而飞”15、不刊之论: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

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

提示:刊,删改,修订。

容易误用为贬义。

16、不易之论:内容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

提示:易让人错解为不易理解的言论。

17、不肖子孙:不能继承先辈事业或遗志的人。

高考易错成语100例

高考易错成语100例

高考易错成语100例使用成语有时会错用同音字或近义词。

这类错误出现频率非常高,所以,使用成语时要特别注意用字正确。

下面列举的成语,括号内的字是正字。

A1.暗(黯)然失色黯然,阴暗的样子。

“黯然失色”,形容相比之下暗淡无光,大为逊色的样子。

2.按步(部)就班部,门类;班,次序。

“按部就班”,指按其门类,就其次序,比喻学习要循序渐进,做事要遵循规章。

3.安(按)兵不动指军队暂不行动,等待时机,也借指接受任务后不肯行动。

按,压住、搁下。

B4.暴珍(殄)天物任意糟蹋东西。

殄,灭绝;天物,自然界的宝贵生物。

5.别出新(心)裁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

6.毕(筚)路蓝缕筚路,柴车;蓝缕,破衣。

意指驾着柴车,穿着破旧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艰辛。

7.变本加利(厉)厉,通砺,在这句成语里当“更加深一层”或“更加严重”讲。

8.病入膏盲(肓)病到了无可医治的地步,也比喻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

膏肓,中医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肓,认为此二者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

9.不可明(名)状名,说出;状,形容、描述。

“不可名状”,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10.不加(假)思索假,假借、依靠。

“不假思索”,不经过思考就作出反应。

11.不茅(毛)之地“不毛之地”形容贫瘠的土地或荒凉的地区。

12.不径(胫)而走胫,小腿。

“不胫而走”比喻事物不待推行就迅速传播流行。

13.不落巢(窠)臼窠、巢同义,但“窠臼”与鸟巢无关,含义是“现成格式、老套子”。

C14.苍(沧)海桑田沧海,蓝色的海洋。

“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15.重蹈复(覆)辙不吸取失败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

覆辙,翻过来的老路。

16.出奇致(制)胜制,取得。

“制胜”,取胜。

17.穿(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

川,河流。

F18.发奋(愤)图强下定决心,努力进取,谋求强盛。

发愤:决心努力。

19.飞扬拔(跋)扈意气举动超越常轨,不受约束。

跋扈,蛮横20.分道扬镖(镳)镳,马嚼子。

高考易混淆成语100组

高考易混淆成语100组

高考易混淆成语100组1. 目无全牛——形容技艺达到极其纯熟的地步。

易误用为没有全局观念。

2. 首鼠两端——形容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

易误解为行为前后不一致。

3.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易误解为“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先做某事”。

4. 溢美之词——表示过分赞美的言词。

易误用为褒义。

5. 蓬荜生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易误用在别人身上。

6. 风马牛不相及——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易误用为没有联系。

7. 惊弓之鸟——比喻受过惊吓的人遇到一点动静就害怕。

易误解为凶猛。

8. 八仙过海——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互相竞赛。

易误用为很多人一起做一件事情。

9. 拭目以待——形容殷切期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

易误用为等待观望。

10. 朝三暮四——比喻反复无常,也用来形容人善于使用手段,用假象迷惑人。

易误用为行为不专一。

11. 不知所云——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

易误用为听者没有理解。

12. 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易误解为“危险的言论和行动”。

13. 三人成虎——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成事实。

易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14. 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易误用为形容美好事物。

15. 首屈一指——扳指头计算,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

指居第一位。

易误用为“屈指可数”。

16. 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混淆。

17. 空空如也——形容一无所有或空虚寂寞的样子。

易误用为形容空间空旷。

18. 侧目而视——形容畏惧而又愤恨。

易误解为尊敬。

19. 良莠不齐——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

易误用为形容水平、成绩等。

20. 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易误用为“昨日黄花”。

21. 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个经常用错的成语1. 曾几何时:指过去没有多久。

不能理解为“不知什么时候”。

2.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之意)。

不能理解为“不放在心上或不屑一顾”。

3. 不忍卒读:形容文章悲惨动人,重在悲。

不能理解为“文章的好或坏”。

4. 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

不能理解为“缺少整体性、系统性”。

5. 感同身受: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蒙受恩惠一样。

不能理解为“共鸣”。

6. 雅俗共赏:指人的文化水平的高低。

不能理解为“作品的雅俗”。

7. 不足为训:指不值得作为遵循或效仿的法则。

不能理解为“不值得作为教训”。

8. 求全责备:指对人对事苛求完美。

不能理解为“对人的责备”。

9. 差强人意:指勉强能使人满意。

不能理解为“太差劲”。

10. 不刊之论:指不可更改的言论。

不能理解为“不能刊登的文章”。

11. 文不加点:形容文思敏捷,下笔成章。

不能理解为‘写文章不加标点’12. 耿耿于怀:形容有心事不能忘记。

不能理解为“对人怀恨在心”。

13. 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

不能理解为“冷得不能出声”。

14. 具体而微:形体具备而规模较小。

不能理解为“事物具体而细小”。

15. 对簿公堂:指公堂上受审。

不能理解为“告上法庭”。

16. 目光如炬:形容见识远大。

不能理解为“目光炯炯有神”。

17. 马革裹尸:形容军人战死沙场的无畏气概。

不能理解为“因生活贫困,死后下葬很可怜”。

18. 久假不归:指长期节育借用而不归还。

不能理解为“长期休假在外不回家”。

19. 空谷足音:比喻极难得的音讯或事物。

不能理解为“传播声音(空谷传声)。

20. 登堂入室:比喻造诣高深的程度。

不能理解为“步入屋室”。

21. 形影相吊:形容孤单,既没有同伴,也没有同情者。

不能理解为“彼此关系好,常相伴(形影不离)”。

22. 望其项背:形容赶得上或比得上。

不能理解为“赶不上或落在后面。

”前面常加否定词,如“难以望其项背”。

23. 置若罔闻:放在一边,好象没有听见。

不能理解为“不放在心上(置之度外)”。

24. 振聋发聩:比喻用文学语言唤醒糊涂的人。

不能理解为“声音很大(震耳欲聋)”25. 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26. 坐地分赃:赃,赃物。

不亲自作案而坐等分取赃物。

27. 侧目而视:意为敢怒不敢言,形容拘谨畏惧的样子。

28. 良莠不齐:好人和坏人掺杂在一起。

29. 噤若寒蝉:噤,闭口。

寒蝉,寒天里不再鸣叫的蝉。

比喻不敢说话。

也指默不作声或没有声息。

30. 不赞一词:赞,参与。

指对完美的或不了解的事物不能提出一点看法,意见。

31. 惨淡经营:本来是说作画之前的苦心构思,后来形容苦费心思谋划并从事某件事。

32. 计日程功:工作进度或成效可以按日计算,形容进展快,有把握按时完成。

33. 莫衷一是:不能断定哪个对,哪个不对。

衷,决断。

34. 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体,体验,实行。

35. 奇文共赏:奇,美妙,奇异的文章共同欣赏,现多指把荒谬、错误的文章发表出来供大家识别和批判。

36. 五风十雨:(五日一风,十日一雨)五天刮次风,十天下场雨。

形容风调雨顺。

37. 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懂得大道理的人。

泛指见多识广,学问深厚的人。

38. 三人成虎:三人谣传有老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虎。

比喻流言惑众,容易使人误假为真。

39. 表里山河:表。

外表,里,里面。

山河,指太行山与黄河。

后亦泛指高山大河。

指一面依山,一面临河。

形容地势险要。

40. 不名一文:名,占有。

连一文钱也没有。

形容人贫穷到了极点。

41. 阳春白雪:不能理解为春天的雪,而是指高雅而不通俗的文艺作品。

跟“下里巴人”相对42. 下里巴人:下里即乡里,巴人指巴蜀的人民,指战国时楚地和蜀地交汇处的民间音乐,后来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

与"阳春白雪"对举。

43. 屡试不爽:屡,多次。

爽,差错。

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44. 名山事业:可以藏之名山,世代流传的事业。

多指著书立说。

45. 明日黄花:明日,重阳节后。

黄花,菊花。

重阳节过后的菊花。

重阳过后,赏菊就没有多少兴味。

比喻迟暮不遇之意。

后也比喻过时的或没有意义的事物。

46. 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已。

也比喻乐曲高妙。

又形容自然风光美好。

47. 求田问舍:舍,房屋。

到处谋求买田置屋,形容胸无大志,只知营私。

48. 舞文弄墨:原指歪曲法律条文,营私作弊。

后指玩弄文字技巧,耍笔杆子。

含贬义。

49. 大快人心:快,指痛快。

指决议、举动、结果完全符合人心,使人们非常痛快。

多用于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打击的场合。

作褒义用。

50. 久假不归:假,借用。

本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语本《孟子?尽心上》:“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后也比喻长期染上了坏习惯,不能改正。

51. 万人空巷:大家都从家里出来聚向一处,使街巷都空了。

多用来形容盛大集会或新奇事物把所有的人都吸引来的盛况。

52. 光怪陆离:光怪:光彩奇异。

陆离:色彩繁杂的样子。

形容现象奇异,色彩斑斓。

53. 涣然冰释:涣然:也作“焕然”消散的样子。

冰释,像冰一样消融。

像冰融化一样流散消失。

比喻嫌隙、疑团、误会等完全消除。

54. 空穴来风:穴,洞孔,来,招来。

空的洞穴容易招进风来。

后多用以比喻流言蜚语乘虚而入。

也代指流言蜚语。

55. 空谷足音:人迹罕至的山谷传出的脚步声。

比喻难得的人事、音信或言论。

56. 善刀而藏:善:擦拭干净。

把刀擦干净,收藏起来。

比喻行事适可而止,善于收敛自己。

57. 暴虎冯河:不用舟楫趟水过河。

空手打老虎,徒步过大河。

比喻勇猛果敢。

也比喻冒险蛮干,有勇无谋。

58. 酒囊饭袋:盛装酒饭用的袋子。

比喻只会吃喝,不会做事的无能之人。

59. 有口皆碑:碑:纪功的石碑。

引申为颂赞。

所有的人都一致称颂。

60. 不足为训:不值得做为效法的准则。

不以人废言:以:因为。

不因为人犯有错误,就将他的正确言论加以否定。

61. 人面桃花:原指女子的面容与桃花辉映。

后用以泛指所爱慕而不能再见的女子。

也形容由此而产生的怅惘心情。

62. 城下之盟:盟:旧指宣誓缔约或签订和约。

在敌人大军压境或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辱性和约。

也泛指一般性的协议或协定。

63. 穿云裂石:穿透云霄,震裂山石。

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64. 身无长物:长物:多余的东西。

身上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人清贫或生活简朴。

65. 细大不捐:捐:抛弃。

小的大的都不舍弃。

表示兼收并蓄,毫不遗漏。

66. 间不容发:间:中间,间隙。

发:头发。

中间的距离很小,连一根头发也容纳不下。

比喻情势极为紧迫、危急。

也比喻诗文严谨,语言精粹。

67. 罪不容诛:诛:杀死,判处死刑。

处以死刑都不足以抵偿其罪行。

形容罪大恶极,死有余辜。

68. 山高水低:比喻不幸的事情。

多指人的死亡。

含贬义,同“三长两短”。

69. 前无古人:指以前的人从来没有做过的。

也指空前的。

含褒义。

70. 千夫所指:为众人所指责。

形容触犯众怒。

71. 尾大不掉:尾巴太大,掉转不灵。

旧时比喻部下的势力很大,无法指挥调度。

现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

含贬义。

72. 师出无名:出兵没有正当理由。

也引申为做某事没有正当理由。

73. 言不及义: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胡言乱语”、“鬼话连篇”、“信口开河”含有贬义。

“一语破的”、“一针见血”、“言之有理”含有褒义。

74. 哀兵必胜: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

后指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必定能取胜。

75. 七月流火:火,星名,即心宿。

每年夏历五月间黄昏时心宿在中天,六月以后就渐渐偏西。

此时暑热开始减退。

76. 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的高大华丽和众多,用来赞美新屋。

77. 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女孩子。

78. 炙手可热:原义是手一接近就感受很热,使人接近不得。

引申比喻一些人权势气焰嚣张。

79. 付之一笑:不当一回事;不值得理会的事,只以一笑来对待它。

80. 不学无术:不是“不学习没有技术”,而是没有学问、没有能力。

81. 不绝如缕:不是“一个接一个,连续不断的样子”,而是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断了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微弱或后继者稀少。

82. 不孚众望:不使大家信服。

83. 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84. 弹冠相庆:指因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

多用作贬义。

85. 匠遇作家:“作家”不是“搞文学创作之人”,而是能手、行家。

该成语比喻双方本领不相上下,能人碰上能人。

86. 兔走乌飞:“兔”“乌”指月亮、太阳,比喻时间迅速流逝。

87. 功高不赏:不是“有大功劳不用奖赏”,而是功劳大得无法加以赏赐。

88.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不能仅将它理解为“首先、第一个”。

89. 无所不为:什么坏事都做。

贬义词。

90. 屠龙之技:不是“高超、令人生羡之技”,而是无实用价值、徒有虚名的技术,贬义。

91. 木人石心:比喻某人为人正派,威不能屈,利不能诱。

不是“蠢笨、迟钝”。

92. 火中取栗:比喻为别人冒风险,徒然吃苦头而得不对好处。

93. 独步天下:指独一无二,无与伦比。

并非“一个人走天下”。

94. 筚路蓝缕:形容创业艰难。

出自“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指坐着柴车,空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

不是“生活困顿、拮据”95. 再作冯妇:“冯妇”不是女子,而是春秋战国时晋国的一个名叫冯妇,善打老虎的男子。

该成语有重操旧业之意。

96. 始作俑者:贬义词,是指开始用俑殉葬的人,比喻首开恶例的人。

不能仅仅将它理解为“第一个”。

97. 高屋建瓴:“建”不是“建造”而是“倾倒”,即把盛水的瓶子从屋顶上向下倾倒。

比哈居高临下,势不可挡。

98. 逢人说项:指到处为某人或某事说好话。

项指唐代诗人项斯,得名士杨敬之极力介荐,因而声名大振。

不是“到处说人坏话”。

99. 尺布斗粟:用来讽喻兄弟间因利害冲突而不能相容。

100. 想入非非:本义为主观意念进入离奇玄妙的境界。

中性词。

基本义是借喻脱离实际,幻想不能实现。

贬义词。

常只用其基本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