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易错成语100个
100个易错成语

100个易错成语使用成语有时会错用同音字或近义词。
这类错误出现频率非常高,所以,使用成语时要特别注意用字正确,以下是100个易错成语:1、循序渐进:强调由浅入深的程序。
2、耳闻目睹:不能代替耳濡目染。
3、光怪陆离:色彩纷繁,现象奇异,中性,不要误认为贬义。
4、如履薄冰:强调主观心态之谨慎小心,而非客观情况之危急。
5、奇文共赏:原是褒义,现多用于讽刺。
6、不以为然:不赞同。
7、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
8、不知所云:指说话人说得不好,而非听者不理解。
9、左右逢源:既指处事圆滑,又指做事得心应手。
10、情不自禁:无法控制感情,与不由自主易于混淆。
11、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
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12、脱颖而出:比喻人才崭露头角。
陆星儿曾误用于“脱颖出来,潇潇洒洒地活一辈子”;还有人说“从母鲸腹中脱颖而出”。
13、蓬荜生辉:谦敬之辞。
广告语说“让您的居室蓬竿生辉”,简直是骂人。
14、不可收拾:无可挽救,不可救药。
常有人在“一发而不可收”这句惯用语后加一“拾”字,变褒为贬。
15、出奇制胜:作谓语,不带宾语。
说成“出奇制胜叛军”之类则错。
16、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17、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
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18、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
常被用于毫不犹豫的干坏事,错。
19、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刁蛮或愚昧无知。
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20、望其项背:可以赶上。
只用否定形式。
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错。
21、差强人意:大体上使人满意。
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22、抛砖引玉:自谦之词,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23、风声鹤唳:惊慌疑惧,常与“草木皆兵”连用。
有人用“杀得风声鹤唳”来形容战斗激烈,错。
24、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无能。
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
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
25、人满为患:强调人多的坏处,贬义。
错用于表示人很多的情景,如“柜台前人满为患”之类。
100个常考常错成语

100个常考常错成语常考常错成语是指在语文考试中经常出现并容易出错的成语,学生在掌握这些成语时容易理解错误或拼写错误。
下面是一些常考常错成语及解析,希望能帮到你。
1. 人山人海正确解析:形容人多拥挤的场面。
常见错误:人山人坏。
2. 不可思议正确解析:形容事情非常奇怪或超出常理。
常见错误:不可思想。
3. 不知所措正确解析:形容遇到突发事件时感到犹豫不决,不知道该怎么办。
常见错误:不知所错。
4. 买椟还珠正确解析:比喻对人或事物只看一部分,未看到全部。
常见错误:买毒还珠。
5. 自由自在正确解析:形容心情舒畅,没有困扰,自由自在。
常见错误:自由自带。
6. 随遇而安正确解析:遇到什么情况,就按情况来,不强求其变。
常见错误:随雨而安。
7. 力不从心正确解析:形容力量不够,不能办到理想的程度。
常见错误:力不存心。
8. 一败涂地正确解析:比喻完全失败,一败涂地。
常见错误:一败途地。
9. 力挽狂澜正确解析:比喻努力扭转败局,阻止不利事态的发展。
常见错误:力挽狂篮。
10. 刻不容缓正确解析:形容情况紧迫,不能再拖延。
常见错误:刻不容幻。
11. 亡羊补牢正确解析:比喻事情出了问题后,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弥补过失。
常见错误:亡阳补牢。
12. 三思而行正确解析:做事情要三思而后行,慎重考虑再行动。
常见错误:三思而犯。
13. 人云亦云正确解析:指一个人随声附和,没有独立思考和主见。
常见错误:人云亦容。
14. 杯弓蛇影正确解析:比喻人在惊恐的情况下,容易疑神疑鬼。
常见错误:杯弓舌影。
15. 七上八下正确解析:形容人因焦虑不安或心事重重而情绪不稳定。
常见错误:七下八上。
以上是一些常考常错成语及解析。
掌握这些成语的正确意思和用法,可以帮助你在语文考试中避免错误。
记住,理解成语的意思和用法非常重要,不仅要记住字面的含义,还要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希望你能加油,做好语文学习!。
小学生易错成语(100个)

小学生易错成语(100个)
焕然一新惹是生非再接再厉不计其数走投无路汗流浃背济济一堂诡计多端轻歌曼舞来势汹汹勉为其难弱不禁风舍身取义奋不顾身名落孙山迫不及待山清水秀随声附和勇往直前目不暇接至理明言星罗棋布名副其实如火如荼半途而废川流不息斩钉截铁连绵不断全神贯注昂首挺胸亭亭玉立旁征博引鞠躬尽瘁孜孜不倦曲高和寡专心致志废寝忘食锲而不舍雕梁画栋百炼成钢发愤图强革故鼎新独出心裁实事求是各抒己见不落窠臼脍炙人口文质彬彬
仪表堂堂神采奕奕出人头地垂头丧气目瞪口呆戛然而止如火如荼座无虚席应接不暇莫名其妙直截了当侃侃而谈万象更新高瞻远瞩博古通今栩栩如生井井有条落荒而逃精兵简政跋山涉水美轮美奂天涯海角司空见惯坚持不懈卓有成效振奋不已一如既往蜂拥而至截然不同不知所措烟熏火燎千钧一发赞叹不已目之所及视死如归万籁俱寂攻无不克好高鹜远容光焕发喜出望外恍然大悟名列前矛原形毕露兴高采烈歪风邪气其乐无穷独出心裁半壁江山粉妆玉砌再接再厉振振有词震耳欲聋漫不经心眼疾手快知足常乐一丝不苟兢兢业业。
100个容易误用的成语

100个容易误用的成语1.成语名称:明日黄花-成语的解释:原指重阳节过后的菊花,比喻过时的事物。
-误用的示例:他总是喜欢谈论明日黄花的事情。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未来的事情,实际上是指已经过时的事物。
2.成语名称:空穴来风-成语的解释: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误用的示例:他的话完全是空穴来风,没有根据。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无中生有,实际上是指有一定根据。
3.成语名称:炙手可热-成语的解释: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误用的示例:这部电影上映后,导演炙手可热。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非常受欢迎,实际上是指权势大。
4.成语名称:万人空巷-成语的解释: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误用的示例:这家新开的餐厅万人空巷,非常热闹。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街道空无一人,实际上是指人们都出来观看,街道上人很多。
5.成语名称:不刊之论-成语的解释:指正确的、不可更改的言论。
-误用的示例:他的观点是不刊之论,不值得一驳。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错误的言论,实际上是指正确的言论。
6.成语名称:首当其冲-成语的解释: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误用的示例:他总是首当其冲,领导团队。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带头或领先,实际上是指最先受到攻击。
7.成语名称:一言九鼎-成语的解释:形容说的话分量很重,能起很大作用。
-误用的示例:他的话一言九鼎,大家都很信服。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说话不可靠,实际上是指说话有分量。
8.成语名称:洛阳纸贵-成语的解释:原指西晋都城洛阳之纸,因大家争相传抄左思的作品《三都赋》,以致纸价腾贵。
后喻作品为世所重,风行一时,流传甚广。
-误用的示例:他的新书一出版,洛阳纸贵。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书籍内容不佳导致纸张浪费,实际上是指书籍非常受欢迎。
9.成语名称:七月流火-成语的解释:指夏去秋来,天气转凉。
-误用的示例:七月流火,天气炎热。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形容天气炎热,实际上是指天气转凉。
100个易错成语

1.曾几何时:指过去没有多久。
不可以理解为“不知什么时候”。
2.不认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一样意(多含小看之意)。
不可以理解为“不放在心上或嗤之以鼻”。
3.不忍卒读:形容文章凄惨感人,重在悲。
不可以理解为“文章的好或坏”。
4.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明,驾轻就熟。
不可以理解为“缺乏整体性、系统性”。
5.感同身受:指感谢的心情好像亲身承受恩泽同样。
不可以理解为“共识”。
6.雅俗共赏:指人的文化水平的高低。
不可以理解为“作品的雅俗”。
7.不足为训:指不值得作为按照或效仿的法例。
不可以理解为“不值得作为教训”。
8.求全责怪:指对人对事苛刻完满。
不可以理解为“对人的责怪”。
9.差强者意:指牵强能令人满意。
不可以理解为“太差劲”。
10.不刊之论:指不行改正的言论。
不可以理解为“不可以登载的文章”。
11.文不加点:形容文思矫捷,出口成章。
不可以理解为‘写文章不加标点’。
12.念念不忘:形容居心事不可以忘掉。
不可以理解为“对人记恨在心”。
13.默默无声:形容不敢出声。
不可以理解为“冷得不可以出声”。
14.详细而微:形体具备而规模较小。
不可以理解为“事物详细而渺小”。
15.对簿公堂:指公堂上受审。
不可以理解为“告上法庭”。
16.眼光如炬:形容见解远大。
不可以理解为“眼光炯炯有神”。
17.捐躯疆场:形容军人战死疆场的无畏气派。
不可以理解为“因生活贫困,死后下葬很可怜”。
18.久假不归:指长久节育借用而不送还。
不可以理解为“长久休假在外不回家”。
19.空谷足音:比喻极难得的音讯或事物。
不可以理解为“流传声音(空谷传响)。
20.登堂入室:比喻成就高妙的程度。
不可以理解为“步入屋室”。
21.形单影只:形容孤独,既没有伙伴,也没有怜悯者。
不可以理解为“相互关系好,常相伴(如影随行)”。
22.望其项背:形容赶得上或比得上。
不可以理解为“赶不上或落在后边。
”前面常加否认词,如“难以望其项背”。
23.听而不闻:放在一边,好象没有听见。
100个易错词语

1、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易错点】易误解为:轻而易举。
2、百里挑一:形容十分出众。
【易错点】易误解为:人才极其缺乏。
3、半青半黄:比喻时机还没有成熟。
也比喻其他事物或思想未达到成熟阶段。
【易错点】易误解为:脸色不好。
4、杯弓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易错点】易误解为:无中生有。
5、别无长物:原指生活俭朴。
现形容贫穷。
【易错点】易误解为:没有长处。
6、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
【易错点】易误解为:没有辜负众人的期望。
7、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易错点】易误解为:连续不断,络绎不绝。
8、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能刊登的言论。
9、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可思议,不可理解。
10、不名一文:形容极其贫穷。
【易错点】易误解为:一钱不值。
11、不忍卒读: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易错点】易误解为:文章写得不好。
12、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够火爆,没有特色。
13、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学习就没有本领。
14、不易之论:完全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容易理解的言论。
15、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现也指一言不发。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说一句赞成(或赞美)的话。
16、不知所云:指说话者语言紊乱或空洞。
用于说话人,不用于听话人。
【易错点】易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1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仿的准则、典范。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值得作为教训。
18、惨淡经营:指下笔之前竭力劳神构思。
也指苦心谋划、经营(某事)。
【易错点】易误解为:经营状况不好。
19、侧目而视: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
【易错点】易误解为:轻视、瞧不起;仰慕对方;骄傲自满。
20、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能令人满意。
21、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小学易错成语

小学语文易错成语(100个)1. 自出机(杼):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别出心裁,富有新意。
机杼:织布机,又用来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
2. 按(部)就班:部,门类;班,次序。
“按部就班”,指按其门类,就其次序,比喻学习要循序渐进,做事要遵循规章。
3. 病入膏(肓):病到了无可医治的地步,也比喻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
膏肓,中医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肓,认为此二者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
4. 暴(殄)天物:任意糟蹋东西。
殄,灭绝;天物,自然界的宝贵生物。
5. 别出(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
6. (筚)路蓝缕:筚路,柴车;蓝缕,破衣。
意指驾着柴车,穿着破旧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艰辛。
7. 不(假)思索:假,假借、依靠。
“不假思索”,不经过思考就作出反应。
8. (按)兵不动:指军队暂不行动,等待时机,也借指接受任务后不肯行动。
9. 不可(名)状:名,说出;状,形容、描述。
“不可名状”,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10. 变本加(厉):厉,通砺,在这句成语里当“更加深一层”或“更加严重”讲。
11. (沧)海桑田:沧海,蓝色的海洋。
“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12. 不(胫)而走:胫,小腿。
“不胫而走”比喻事物不待推行就迅速传播流行。
13. 不落(窠)臼:窠、巢同义,但“窠臼”与鸟巢无关,含义是“现成格式、老套子”。
14. 不(毛)之地:“不毛之地”形容贫瘠的土地或荒凉的地区。
15. 重蹈(覆)辙:不吸取失败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
覆辙,翻过来的老路。
16. 出奇(制)胜:制,取得。
“制胜”,取胜。
17. 飞扬(跋)扈:意气举动超越常轨,不受约束。
跋扈,蛮横。
18. 发(愤)图强:下定决心,努力进取,谋求强盛。
发愤:决心努力。
19. (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
川,河流。
20. 分道扬(镳):镳,马嚼子。
“扬镳”义为“策马”。
“分道扬镳”,比喻志趣不同而分路。
21. 纷至(沓)来:连续不断的到来,纷纷到来。
小学必学:100个“易错成语”大汇总(附拼音和注释),家长照着表辅导准没错!

小学必学:100个“易错成语”大汇总(附拼音和注释),家
长照着表辅导准没错!
成语可以说是一部分中华文化的缩影,每个成语背后都有着深刻的寓意,在小学阶段还会学习到很多有趣的成语故事如“刻舟求剑”“揠苗助长”等,都给予了我们启发。
但在现在的互联网社会,很多成语被乱写乱读乱用或误用,大多偏离的原本的意思。
这就苦了同学们了,毕竟这都是要考试的。
所以为帮助同学们好好学习,今天老师就整理了100个小学阶段常用的成语分享给大家,每个成语都附上注释和拼音,家长们可以收藏一下,趁着暑假每天花上几分钟辅导一下孩子。
平时我也会在平时我也会在我的朋友圈免费分享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提分技巧、记忆诀窍、各年级的学习资料等,有兴趣的可以通过文末方式和我联系交流。
由于篇幅有限,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有兴趣的可以持续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个经常用错的成语1. 曾几何时:指过去没有多久。
不能理解为“不知什么时候”。
2.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之意)。
不能理解为“不放在心上或不屑一顾”。
3. 不忍卒读:形容文章悲惨动人,重在悲。
不能理解为“文章的好或坏”。
4. 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不能理解为“缺少整体性、系统性”。
5. 感同身受: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蒙受恩惠一样。
不能理解为“共鸣”。
6. 雅俗共赏: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
7. 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遵循的法则。
不能理解为“不值得作为教训”。
8. 求全责备:苛求完美。
不能理解为“对人的责备”。
9. 差强人意:勉强使人满意。
不能理解为“太差劲”。
10. 不刊之论:不可更改的言论。
不能理解为“不能刊登的文章”。
11. 文不加点:形容文思敏捷,下笔成章。
不能理解为‘写文章不加标点’12. 耿耿于怀:有心事不能忘记。
不能理解为“对人怀恨在心”。
13. 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
不能理解为“冷得不能出声”。
14. 具体而微:形体具备而规模较小。
不能理解为“事物具体而细小”。
15. 对簿公堂:指公堂上受审。
不能理解为“告上法庭”。
16. 目光如炬:形容见识远大。
不能理解为“目光炯炯有神”。
17. 马革裹尸:形容军人战死沙场的无畏气概。
不能理解为“因生活贫困,死后下葬很可怜”。
18. 久假不归: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不能理解为“长期休假在外不回家”;19. 空谷足音:比喻极难得的音讯或事物。
不能理解为“传播声音(空谷传声)。
20. 登堂入室:比喻造诣高深的程度。
不能理解为“步入屋室”。
21. 形影相吊:形容孤单,不能理解为“彼此关系好,常相伴(形影不离)”。
22. 望其项背:形容赶得上或比得上。
不能理解为“赶不上或落在后面。
”前面常加否定词,如“难以望其项背”。
23. 置若罔闻:放在一边,好象没有听见。
不能理解为“不放在心上(置之度外)”。
24. 振聋发聩:比喻用文学语言唤醒糊涂的人。
不能理解为“声音很大(震耳欲聋)”25. 师心自用:自以为是。
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26. 坐地分赃:赃,赃物。
不亲自作案而坐等分取赃物。
27. 侧目而视:意为敢怒不敢言,形容拘谨畏惧的样子。
28. 良莠不齐:好人和坏人掺杂在一起。
29. 噤若寒蝉:噤,闭口。
寒蝉,寒天里不再鸣叫的蝉。
比喻不敢说话。
也指默不作声或没有声息。
30.不赞一词:赞,参与。
指对完美的或不了解的事物不能提出一点看法,意见。
31.惨淡经营:本来是说作画之前的苦心构思,后来形容苦费心思谋划并从事某件事。
32.计日程功:工作进度或成效可以按日计算,形容进展快,有把握按时完成。
33.莫衷一是:不能断定哪个对,哪个不对。
衷,决断。
34. 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体,体验,实行。
35. 奇文共赏:奇,美妙,奇异的文章共同欣赏,现多指把荒谬、错误的文章发表出来供大家识别和批判。
36. 五风十雨:(五日一风,十日一雨)五天刮次风,十天下场雨。
形容风调雨顺。
37. 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懂得大道理的人。
泛指见多识广,学问深厚的人。
38.三人成虎:三人谣传有老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虎。
比喻流言惑众,容易使人误假为真。
39. 表里山河:表。
外表,里,里面。
山河,指太行山与黄河。
后亦泛指高山大河。
指一面依山,一面临河。
形容地势险要。
40. 不名一文:名,占有。
连一文钱也没有。
形容人贫穷到了极点。
41. 阳春白雪:不能理解为春天的雪,而是指高雅而不通俗的文艺作品。
跟“下里巴人”相对42. 下里巴人:下里即乡里,巴人指巴蜀的人民,指战国时楚地和蜀地交汇处的民间音乐,后来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
与"阳春白雪"对举。
43. 屡试不爽:屡,多次。
爽,差错。
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44. 名山事业:可以藏之名山,世代流传的事业。
多指著书立说。
45. 明日黄花:明日,重阳节后。
黄花,菊花。
重阳节过后的菊花。
重阳过后,赏菊就没有多少兴味。
比喻迟暮不遇之意。
后也比喻过时的或没有意义的事物。
46. 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已。
也比喻乐曲高妙。
又形容自然风光美好。
47. 求田问舍:舍,房屋。
到处谋求买田置屋,形容胸无大志,只知营私。
48. 舞文弄墨:原指歪曲法律条文,营私作弊。
后指玩弄文字技巧,耍笔杆子。
含贬义。
49. 大快人心:快,指痛快。
指决议、举动、结果完全符合人心,使人们非常痛快。
多用于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打击的场合。
作褒义用。
50. 久假不归:假,借用。
本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语本《孟子?尽心上》:“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后也比喻长期染上了坏习惯,不能改正。
51. 万人空巷:大家都从家里出来聚向一处,使街巷都空了。
多用来形容盛大集会或新奇事物把所有的人都吸引来的盛况。
52. 光怪陆离:光怪:光彩奇异。
陆离:色彩繁杂的样子。
形容现象奇异,色彩斑斓。
53. 涣然冰释:涣然:也作“焕然”消散的样子。
冰释,像冰一样消融。
像冰融化一样流散消失。
比喻嫌隙、疑团、误会等完全消除。
54. 空穴来风:穴,洞孔,来,招来。
空的洞穴容易招进风来。
后多用以比喻流言蜚语乘虚而入。
也代指流言蜚语。
55. 空谷足音:人迹罕至的山谷传出的脚步声。
比喻难得的人事、音信或言论。
56. 善刀而藏:善:擦拭干净。
把刀擦干净,收藏起来。
比喻行事适可而止,善于收敛自己。
57. 暴虎冯河:不用舟楫趟水过河。
空手打老虎,徒步过大河。
比喻勇猛果敢。
也比喻冒险蛮干,有勇无谋。
58. 酒囊饭袋:盛装酒饭用的袋子。
比喻只会吃喝,不会做事的无能之人。
59. 有口皆碑:碑:纪功的石碑。
引申为颂赞。
所有的人都一致称颂。
60. 不足为训:不值得做为效法的准则。
不以人废言:以:因为。
不因为人犯有错误,就将他的正确言论加以否定。
61. 人面桃花:原指女子的面容与桃花辉映。
后用以泛指所爱慕而不能再见的女子。
也形容由此而产生的怅惘心情。
62. 城下之盟:盟:旧指宣誓缔约或签订和约。
在敌人大军压境或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辱性和约。
也泛指一般性的协议或协定。
63. 穿云裂石:穿透云霄,震裂山石。
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64. 身无长物:长物:多余的东西。
身上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人清贫或生活简朴。
65. 细大不捐:兼收并蓄,毫不遗漏。
66. 间不容发:间:中间,间隙。
发:头发。
中间的距离很小,连一根头发也容纳不下。
比喻情势极为紧迫、危急。
也比喻诗文严谨,语言精粹。
67. 罪不容诛:罪大恶极,死有余辜。
68. 山高水低:比喻不幸的事情。
多指人的死亡69. 前无古人:指以前的人从来没有做过70. 千夫所指:为众人所指责71. 尾大不掉:机构庞大,指挥不灵。
含贬义。
72. 师出无名:做某事没有正当理由。
73. 言不及义: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74. 哀兵必胜: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必定能取胜。
76. 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的高大华丽和众多77. 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女孩子。
78. 炙手可热:人权势气焰嚣张。
79. 付之一笑:不当一回事80. 不学无术:不是“不学习没有技术”,而是没有学问、没有能力。
81. 不绝如缕:不是“一个接一个,连续不断的样子”,而是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断了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微弱或后继者稀少。
82. 不孚众望:不使大家信服。
83. 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84. 弹冠相庆:指因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贬义。
85. 匠遇作家:“作家”不是“搞文学创作之人”,而是能手、行家。
该成语比喻双方本领不相上下,能人碰上能人。
86. 兔走乌飞:“兔”“乌”指月亮、太阳,比喻时间迅速流逝。
87. 功高不赏:功劳大到无法加以赏赐。
88.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89. 无所不为:什么坏事都做。
贬义词。
90. 屠龙之技:不是“高超、令人生羡之技”,而是无实用价值、徒有虚名的技术,贬义。
91. 木人石心:比喻某人为人正派,威不能屈,利不能诱。
不是“蠢笨、迟钝”。
92. 火中取栗:吃苦头而得不到好处。
93. 独步天下:指独一无二,无与伦比。
94. 筚路蓝缕:形容创业艰难。
95. 再作冯妇:重操旧业96. 始作俑者:首开恶例的人97. 高屋建瓴:居高临下,势不可挡。
98. 逢人说项:指到处为某人或某事说好话。
不是“到处说人坏话”。
99. 尺布斗粟:用来讽喻兄弟间因利害冲突而不能相容。
100. 想入非非:脱离实际,幻想不能实现。
101.重足而立:恐惧102.不可理喻:蛮横不讲理103.一言九鼎:说话有决定性作用104.玲珑剔透:聪明伶俐105.震古烁今:事业功绩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