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苗基质的使用方法
基质育秧技术操作规程规程

基质育秧技术操作规程规程无士育秧基质可采用机械化流水线播种,也可采用人工播种。
机械化流水线播种基本流程:基质铺盘…喷水…播种…覆盖…喷水…后期管理人工播种基本流程:基质铺盘(可干铺,也可基质兑水比例1:3—1:5搅拌后铺盘)…播种…踏谷一…覆盖…喷水…后期管理。
机械化流水线播种具体步骤:1、育秧基质铺盘:铺盘厚度20mm左右即可。
基质比较轻,所以装入料斗时用工具具或者手稍微打散一下,防止结块成团,造成基质铺盘不均匀。
料斗出口处设置最大出口缝隙,保证基质能顺畅的从料斗传送带输送到秧盘上。
秧盘铺满基质后,一部分掉到地上多余基质在不被弄湿的前提下再装进料斗重复利用。
必须保证做好铺盘均匀这一步。
因为基质比较轻,所以基质铺满秧盘后要求压实基质,可用滚筒装置按压秧盘内基质,保证基质有一定紧实度。
2、喷水、播种:铺满基质的秧盘先经过淋水(柔和喷水)后再均匀播种水稻芽谷。
水稻种子经浸种、催芽至破胸露白后播种。
播种密度以品种要求为主:一般杂交稻播芽谷100-125克,常规早稻播芽谷150-180克。
也可在完成播种工序后统一喷水,以雾状喷水浇透基质为宜。
注意中国水稻研究所无土基质播种时管理水分要求:完成装盘、播种、覆盖后的秧盘务必再浇透水。
要求雾状喷水,不能有明显水滴,以免影响盘面平整和种子芽谷均匀度。
完成装盘、播种、覆盖工序后,秧盘可直接放于立体秧架或者平坦地面上,用雾状喷水装置喷透秧盘内基质。
基质吸水较慢,所以雾状柔和喷水,让基质慢慢吸透水。
这一步要喷透水,保证芽谷正常生长,但浇水时一定不能用急水,否则严重影响到芽谷生长。
3、播种后均匀覆盖:覆盖基质要薄,厚度一般为2.4mm,以不露种子为宜。
不能覆盖太厚,因为基质较轻,盖厚了水稻秧苗容易顶盖,造成秧苗生长不均一。
盖薄了,有的水稻芽谷露在基质外而,再压不实的情况下,秧苗根系容易悬空.不利于根系下扎,影响秧苗生长。
4、播种后秧盘的水分管理:秧盘播种后前3—5天多喷水(要求雾状柔和水),促进种子发芽,喷水量掌握在盘面湿润、盘底不滴水为宜。
基质育苗技术

基质育苗技术基质育苗技术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中常见的技术方法,它通过合理配制和利用生长基质来改善苗木生长环境,促进苗木健壮生长。
在本文中,我将从基质的选择、配制和使用方法等方面,全面探讨基质育苗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基质的选择1.土壤基质土壤基质是基质育苗技术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
在选择土壤基质时,应考虑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等因素。
常见的土壤基质有腐叶土、泥炭土、园土等,这些基质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湿性,适合于各种苗木的生长。
2.无土基质无土基质是一种不含土壤成分的育苗基质,常见的无土基质有腐植酸、腐熟的鸡粪、腐熟的鱼骨粉等。
无土基质具有良好的排水性和透气性,可以有效防止土壤传播病害和杂草生长。
二、基质的配制1.便携育苗盘便携育苗盘是一种方便携带和使用的育苗设备。
在便携育苗盘中,可以根据苗木的不同需求,选择合适的育苗基质,并将基质放置在盘中。
这种育苗方式具有操作简便、节省空间和节约用水等优点,适用于小规模育苗。
2.大型育苗设备大型育苗设备适用于大规模育苗。
在这种育苗设备中,基质可以通过机械设备进行混合和配制。
根据苗木的需求,可以调整基质的pH值、养分含量等,以提供最适宜的生长环境。
三、基质育苗技术的使用方法1.基质的消毒处理在使用基质育苗技术之前,应对基质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病原菌和杂草的传播。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高温蒸汽消毒、化学消毒等。
消毒处理后的基质具有较低的病原菌和杂草含量,有利于苗木的健康生长。
2.合理浇水和施肥基质育苗技术中,合理的浇水和施肥对苗木的生长至关重要。
应根据苗木的需求,控制浇水量和施肥量,并确保水分和养分的均匀分布。
应避免过度浇水和施肥,以免造成根部窒息和养分过多的问题。
四、基质育苗技术的优点和亮点1.提高苗木的生长速度基质育苗技术可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苗木的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
相比传统的土壤育苗方法,基质育苗技术可以显著提高苗木的生长速度,缩短育苗周期。
2.降低病害和杂草的发生基质育苗技术中,基质的消毒处理可以有效降低病害和杂草的发生。
育苗基质配置方法

育苗基质是培育苗木的重要基底材料,其配置方法如下:
1. 基质材料选择:育苗基质通常由多种材料混合而成,常用的基质材料包括泥炭土、珍珠岩、蛭石、炭化锯末、煤渣等。
选择基质材料时,应根据苗木种类、生长阶段和土壤环境等因素进行搭配。
2. 基质比例配置:根据所选基质材料的性质和特点,确定合适的比例进行混合。
一般来说,珍珠岩和蛭石的比例较高,可达到40%左右,而泥炭土和炭化锯末的比例较低,在30%左右。
同时,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添加适量的有机肥料或无机肥料。
3. 基质消毒处理:在配置育苗基质时,应对基质进行消毒处理,以消灭病菌和害虫,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高温消毒、化学消毒等。
4. 基质调整酸碱度:不同苗木种类对土壤酸碱度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配置育苗基质时,应根据苗木的酸碱度要求,对基质进行酸碱度的调整。
5. 基质混合均匀:将所选的基质材料按照比例进行混合,确保各种材料充分均匀地分布。
6. 基质质量检测:在配置育苗基质后,应对基质的质量进行检测,包括容重、孔隙度、酸碱度、盐分等指标,确保基质的理化性质符合苗木生长的要求。
总之,育苗基质的配置应选择合适的材料,确定合适的比例,进行消毒处理和酸碱度调整,确保基质的理化性质符合要求,以保证苗木的健康生长。
同时,在配置育苗基质时,应注意安全和卫生,避免对人身造成伤害。
育苗基质的消毒方法(扦插、无土栽培、快繁)

育苗基质的消毒方法(扦插、无土栽培、快繁)由于个别国产泥炭生产厂家的粗放式开采,导致育苗基质中或许存在病菌,配置成育苗基质过程中就需要消毒,如何消毒成为信阳市天成基质科技有限公司的客户朋友们最关心的问题。
许多无土栽培基质在使用前可能含有一些病菌或虫卵,在长期使用后,尤其是连作的情况下,也会聚集病菌和虫卵,容易发生病虫害。
因此,在大部分基质使用前或在每茬作物收获后,下一次使用前,有必要对基质进行消毒,以消灭任何可能存留的病菌和虫卵。
基质消毒常用的方法有蒸汽消毒、化学药剂消毒和太阳能消毒。
(一)蒸汽消毒蒸汽消毒简便易行,安全可靠,但需要专用设备,成本高,操作不便。
将基质装入柜(箱)内(容积1~2m3),通入蒸汽进行密闭消毒。
一般在70~90℃条件下,消毒0.5~1.0 h就能杀死病菌。
注意每次消毒的基质不可过多,否则处于内部的基质中的病菌或虫卵不能完全杀灭;消毒时基质的含水量应控制在35~45%,过湿或过干都可能降低消毒效果。
需消毒的基质量大时,可将基质可以堆成20cm高,长度依地形而定,全部用防水防高温的布盖住,通入蒸汽,灭菌效果良好。
若用蒸汽锅炉供热的温室,可将蒸汽转换装置装在锅炉上,把蒸汽管直接通入每一个种植床,即可为基质消毒。
如果表面通过蒸汽无效,可在床的底部装一永久性瓦管或其它有孔的硬质管,使蒸汽通过这种管道进入基质,达到消毒的目的。
(二)化学药剂消毒化学药剂消毒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但消毒效果不如蒸汽消毒,且对操作人员身体不利。
常用的化学药剂有甲醛、高锰酸钾、氯化苦、溴甲烷、威百亩和漂白剂等。
1.40%甲醛(福尔马林)甲醛是良好的杀菌剂,但杀虫效果较差。
一般将40%的原液稀释50倍,用喷壶将基质均匀喷湿,所需药液量一般为20~40L/m3基质。
最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封闭24~48h后揭膜,将基质摊开,风干2周或暴晒2d后,达到基质中无甲醛气味后方可使用。
要求工作人员戴上口罩,做好防护工作。
2.高锰酸钾高锰酸钾是强氧化剂,一般用在石砾、粗沙等没有吸能力且较容易用清水冲洗干净的惰性基质上消毒,而不能用于泥炭、木屑、岩棉、陶粒等有较大吸附能力的活性基质或者难以用清水冲洗干净的基质,因为这些基质会吸附高锰酸钾,会直接毒害作物,或造成植物的锰中毒。
蔬菜育苗基质使用方法

蔬菜育苗基质使用方法
蔬菜育苗基质的使用方法包括:
一、准备育苗基质:购买适当的育苗基质,配制丰富的氮、磷、钾的营养液,然后放入空间容器中,如育苗盆或育苗袋中。
二、播种:将所准备的种子放入育苗基质中,一般深度不超过种子高度2倍,以确保种子能够获得足够的光照。
三、浇水:当育苗基质种植种子后,要及时补充充足的水分,每次浇水量要控制在湿润为主,以免过量浇水将种子浸没。
四、照明:当种子萌发长出苗期芽,要保持足够的照度,给它提供充足的光照,使其正常生长。
五、控温:通常温度维持在15-25℃最佳,过高会导致植物抽芽变慢,过低使植物开始萎蔫。
六、肥料施用:在育苗期苗期过后,可添加适当的氮磷钾肥料补充植株的养分,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水稻育苗基质

水稻育苗基质淮农水稻基质育秧操作规程一、苗床及材料准备1、做苗床。
苗床选择在地势较高、通风透光、灌排水方便的农田或庭院,一般应适当远离麦田。
苗床做成高畦,畦面平整,畦沟通畅。
畦面宽度:软盘或双膜育秧的1.5米宽,硬盘育秧的畦面宽1.5~2.5米。
每亩大田需准备秧田4~5平方米。
畦面整平后,覆盖上地膜(阻根膜),膜上不需打孔,以防止秧苗根系扎入床土,促进秧苗盘根、便于控制幼苗徒长以及减轻移栽时植伤。
2、基质选择与处理。
“淮农”牌水稻育秧基质是目前国内先进的、专业化的水稻育秧基质,它具备水稻苗期所需的全部营养,用户可直接使用。
用户在使用时,要将基质每袋加3-4公斤左右的水后抄拌使其蓬松,直接装盘使用。
3、秧盘选择。
秧盘有硬盘、软盘和重型软盘三种,规格为28*58*2.5厘米,最理想的是选用硬盘,建议采购重型软盘,目前用户从经济角度一般采用软盘。
粳稻栽培,软盘每亩用25~27个,基质(每亩大田水稻)用量2.4袋。
二、播种育苗1、种子处理浸种前择晴晒种1-2天。
种子经风选、筛选和清水漂浮后,进行药剂浸种。
浸种药剂可选用浸种灵、恶线清等药剂,一般用10%浸种灵2毫升兑水10kg,搅拌均匀后浸种5~6kg,浸种48~60小时。
药液高出种子层面10cm,在室内浸种,每天早晚各搅拌一次。
浸种后淋去药液,在室内适温条件下催芽至破胸露白时摊凉待播。
条纹叶枯病发生地区,每5~6kg稻种还需用35%吡虫灵4克浸种。
2、播种(1)装盘:将蓬松后的基质装入秧盘、刮平,保持2~2.5厘米厚度,不需镇压。
若使用旧的穴盘,应先用恶霉灵1000倍液浸泡10分钟消毒;(2)播种:粳稻每盘播干种120~150克,湿种180克左右,播种均匀,一般保持每平方厘米不少于3粒种子,不可漏播和重复播种,最好采用机械播种。
(3) 覆盖基质:播种后再轻撒基质盖好种子,刮平并去处多余基质,保持厚度0.5厘米;(4) 浇水消毒:用6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结合浇底水对苗床进行全面消毒, 底水要浇足,但水以不流出盘底孔为原则。
怎样自制育苗基质土,育苗基质如何使用

怎样自制育苗基质土,育苗基质如何使用1、育苗基质:蛭石、珍珠岩、炭化稻壳、泥炭土、炭化稻壳、锯木屑、棉籽壳、沙砾、炉渣等都可以作育苗基质。
2、基质配方:育苗最常用的基质配方为泥炭、珍珠岩、园艺蛭石(按体积)1:1:1;或7份泥炭+3份蛭石。
3、发酵处理:在准备好育苗基质土的堆沤发酵原料后,在播种育苗前40-50天进行堆沤发酵,发酵处理开始后,一般经过5-10天发酵,温度可达到55-60°C,此时翻动一次,累计2-3次可完成发酵。
一、怎样自制育苗基质土1、育苗基质育苗基质选用蛭石、珍珠岩、炭化稻壳、泥炭土、炭化稻壳、锯木屑、棉籽壳、沙砾、炉渣等都可以。
总体要求为:不含活的病菌、虫卵;不含或尽量少含有害物质。
在自制基质营养土时加入有机肥进行腐熟发酵处理,可以达到杀菌杀毒、去除虫卵的目的。
2、基质配方育苗最常用的基质配方为:泥炭、珍珠岩、园艺蛭石(按体积)1:1:1;或7份泥炭+3份蛭石。
推荐两种配制方案:一是泥炭+园艺蛭石+珍珠岩按5:2.5:2.5(按体积)的比例,主用于高持水量的盆花和观赏植物;二是泥炭+珍珠岩+蛭石按1:1:1的比例,主用于耐旱和低持水量盆花和观赏植物。
3、发酵处理育苗基质土的堆沤发酵原料准备好后,应在播种育苗前40-50天进行堆沤发酵。
正常情况下,发酵处理开始后,经过5-10天发酵,温度可达到55-60°C,此时翻动一次,累计2-3次可完成发酵。
发酵完成后即可使用。
二、育苗基质如何使用1、拌料装穴盘所要用的穴盘数可根据栽培面积计算出来,注意选用合适的穴盘,通常苗龄长的选用50穴育苗盘,短的用72穴育苗盘。
首先整理消毒拌料场地,将足够的苗基质倒在消毒的场地上,可加入杀菌剂,然后搅拌均匀,再淋水搅拌,直至手轻握成团手指间有滴水,最后要充分混合均匀。
将拌好的育苗基质装入育苗穴盘中用木板刮平,不宜压的太紧实。
2、下籽首先将干、瘪、粒小的种子剔除出去,接下来将装好育苗基质的育苗盘每个穴轻按一个0.5cm左右的小坑,将种子放入坑中,大粒种子须平放,上盖一层覆盖基质,至穴平为好,然后将播好种的育苗盘搬到育苗棚内,冬季应在育苗盘上覆盖一层地膜以便保温保湿,夜间盖白天揭开,当苗出到60%左右即可撤除地膜。
基质育秧苗

基质育秧苗
基质育秧苗是指将种植物的种子,放置于富含营养物质的培养基或为其特别配置的土壤中,促进种子萌发、生长,从而培育出苗木的方法。
第一步:准备基质
为了获得更好的生长效果,选择适合作物的基质非常关键。
基质可以是土壤、液体培养基等。
以土壤为例,我们需要挑选质地细腻、无杂质、富含有机质、保水能力强、通透性好的土壤。
第二步:加入营养物质
种子在发芽生长期间需要大量的养分支持,为了保证苗木的健康成长,我们需要向基质中添加营养物质。
例如有机肥、磷钾肥等。
这些物质可以促进种子的萌发和生长。
第三步:进行适当的温湿度调控
种子在适宜的温湿度下,生长势头更旺盛。
因此,对于不同的植物,我们需要在不同的时期调节基质的温湿度条件,以保证植物的健康成长。
第四步:注意干湿交替
在种子的萌发期和幼苗的生长期,需要注意不要让基质过于干燥或过于湿润。
适量的水分可以有效地促进植物生长,但是过度浇水或过度干燥都容易导致苗木死亡。
第五步:及时剪除病虫
在苗木生长期间,病虫害等问题时常出现。
及时发现并剪除病虫,可以有效地降低影响,促进苗木的健康生长。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成功培养出健康的苗木。
基质育秧苗是现代农业种植方法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保障着种植业的发展。
同时,这种方法也为种植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更大的灵活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拌料装穴盘
按栽培面积计算出所用穴盘数,选用合适的穴盘,苗龄长的选用50穴育苗盘,短的用
育苗基质
72穴育苗穴盘。
首先对拌料场地进行整理消毒,将足够的苗基质倒在消毒的场地上,可加入杀菌剂,然后搅拌均匀。
再淋水搅拌,直到手轻握成团手指间有滴水,最后要充分混合均匀。
将拌好的育苗基质装入育苗穴盘中用木板刮平,不宜压的太紧实。
2、下籽
将装好育苗基质的育苗盘每个穴轻按一个0.5cm左右的小坑,将干籽或催芽的籽放入坑中,大粒种子须平放,上盖一层拌好的育苗基质或园艺蛭石(粒径0.3cm以下)至穴平为好,然后将播好种的育苗盘搬到育苗棚内,适当位置留出间隔以便操作人员管理时来回走动,冬季应在育苗盘上覆盖一层地膜便于保温保湿,晚上盖白天揭开,苗出到60%左右撤除地膜。
3、苗期管理
苗期控制水份及时喷水,夏季选择晴天的下午或傍晚喷水但要以夜间叶面没有水珠为准,并加强通风防水遮阴防虫,避免棚内温度过高出现高脚苗或幼苗受阳光灼伤。
冬季在午前喷水,冬季应加盖草席或补充加温。
4、特别提示
苗期每隔7-10天结合喷水应加喷1-2次甲基托布或百菌清,沿南北方向移动育苗盘20公分,以防根系下扎,控苗旺长。
幼苗出棚前应移动育苗盘防止根往外扎或是断根愈合,适当控水并加强通风炼苗,使幼苗适应定植的环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