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迪:榜样的新力量》阅读答案
榜样阅读答案(最新5篇)

榜样阅读答案(最新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榜样阅读答案(最新5篇)峰子最后还是选择了回家乡教书。
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山东省潍坊市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5题。
(15分,每小题3分)①水有“四德”,曰:至柔、至容、至润、至洁。
因其至柔,甲。
一条江河从雪域高原出发,汇聚支流,穿峡入谷,点缀..大地,注入海洋,没有任何设..湖泊,蜿延计师来(规划/谋划)走向,却历经千万年,完成了万里全程的流淌....,有..。
其间有起伏迭宕平缓舒展,更有激越高昂....。
②每一条流动的江河都是一部完整的交响乐章。
因其至容,乙。
③黄河走出冰川雪原,浩浩荡荡....,一路穿贺兰,过阴山,绕吕梁,出太行,闯关夺隘....,负重数千里,卸载于渤海之滨,才有了今天无比广阔的华北大平原。
这水量富足的广袤平原....,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生/发祥)地。
因其至润,生命材质得以在脉管里运行,滋养万物生灵。
④山因润而秀,人因润而美,玉因润而温泽,社会因润而和谐,遂得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
试想,(即使/只有)生活高度富裕了,一个“失润”的社会又能让人感受到多少幸福?因其至洁,丙。
一滴水从海洋蒸发,凝于雪域高原,再聚为河流,返回大海,全程不过几个月。
自从地球出现液态水几十亿年来,水的大循环少说也有上百亿次了,这真可谓“不废江河万古流”。
一切生命之水,都在这恒量的水体中流转。
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点缀雪域高原起伏迭宕.(dàng)B.蜿.(wān)延激越高昂浩浩荡荡C.流淌闯关夺隘广袤.(mào)平原D.卸载.(zǎi)政通人和安居乐业2.依次选用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谋划发生即使B.谋划发祥只有C.规划发祥即使D.规划发生只有3.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段甲、乙、丙三处,与原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方能顺势而动,生命得以随之流布②方能重归纯净淡水,生命得以永恒循环③千万物质得以在水中完成生命历程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D.③①②4.下面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平缓舒展”“古代文明”“万物生灵”三个短语的结构都是相同的。
张海迪阅读答案

她上不了学,就刻苦自学。
无论是寒冬,还是酷暑,她总是趴在桌上写啊,念啊,胸前都压出了一片血印。
二十年来,她不但自学了中学的全部课程,还自学了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
她刻苦学医,为别人治病。
她买了医书、人体模型,在自己身上练习针灸,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
就这样,她掌握了一些常见病的治疗方法,先后为一万多人看过病。
她还关心、爱护小朋友,帮助失足青年……
1.请给这篇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全文一共()个自然段。
3.找出短文中带有“无论……总是……”的,用“_______”画出来,并用这组关联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语言表达训练:话题扩展(含答案)

话题扩展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画面示例:战斗在抗疫一线的73岁的李兰娟脱下口罩,脸上有深深的压痕。
画外音:大爱守护生命,压痕铸就勋章。
画面1:北京空间信息传输中心任务大厅大屏幕上,神舟十三号3位航天员身着蓝色舱内工作服,向全国青少年挥手致意。
画外音:航天点燃梦想,青年赓续精神画面2:女足亚洲杯决赛中,中国女足姑娘们在落后两球的情况下顽强拼搏,终于实现了史诗般的逆转,取得了冠军,笑到了最后。
画外音:女足逆转决赛,中国赢得尊严综合以上画面和画外音,以“实现中国梦”为开头写一段话。
要求使用排比修辞,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2.一夕之间,季节转换了冷暖。
心事还在盛夏的夜里辗转,眼前已然是一派深秋的清寒。
请以“秋已重,请添衣”为话题,给自己的某一位朋友或亲人写一段寄语。
要求:①明确称谓,语言得体;②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③情景交融;④60~80字。
3.本课的四首诗都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来托物言志抒情。
请以“梦想”开头,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写一段文字,200字左右。
4.班级计划举行“中国梦·航天梦”主题班会活动。
你作为小组代表发言,请根据下面提供的资料,向同学们简要陈述中国首辆火星车被命名为“祝融号”的原因(发言的开头已经给出)。
要求语言简明连贯,条理清晰,不超过90字。
相关资料:“祝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尊为火神,在《左传》《史记》《山海经》《礼记》等数十部古书中均有记载。
火神“祝融”又象征着我们的祖先战胜黑暗,征服自然的顽强精神,一直以来,深深地烙印在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中。
我认为中国首辆火星车被命名为“祝融号”,有三个原因。
5.阅读下面的材料,请以“弯曲”为话题,用“不是……而是……”的句式续写一组排比句。
对于外界的压力要尽可能地去承受,在承受不了的时候,要像雪松一样,学会弯曲,学会给自己减轻压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海迪学习阅读答案

考点名称:造句造句:把词组织成句子。
今亦以指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
二、造句的方法: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
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
1. 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
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
”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2. 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
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
”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3. 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
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
”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4. 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
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5. 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
比如用“尽管……可是……”造句:“尽管今天天气很糟,但是大家都没有迟到。
”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6. 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阳光调研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阳光调研试卷八年级语文 2023.11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0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答选择题须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第一部分(18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2题。
一时兴起、说走就走,刚还在都市街头喧 xiāo_____声中,转眼就能在夜色朦胧的平江路上喝喝茶、发发呆。
不需要规划任何目的地,每一条不知名的小巷,都能带来很多惊喜。
苏州有种独特的魅力,就如曹雪芹笔下的江南美女林黛玉一般。
“xián_____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如弱柳扶风”,眉目之间别有一番小家碧玉的风情。
这种风情,藏在四大园林之首的拙政园的袅袅余音中;_________________;也藏在枕河人家的香樟桂花树的郁郁清香里……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4分)① 喧 xiāo_____ ② xián______静③ 姣花_____(A. jiǎo B. jiāo) ④ 拙政园______(A.zhuō B. zhuó)2.结合上下语境,在画线处填写适当的句子。
(2分)3.小新跟着课本去游览,请帮助他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10分)4.请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拟写新闻标题。
(2分)历史名城名胜古迹古诗文名句武汉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① 。
(崔颢《黄鹤楼》)张掖大漠② ,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宜昌荆门月下飞天镜,③ 。
(李白《渡荆门送别》)奉节三峡三峡夏水洪大凶险,舟船难行,正如文中所说:“④ ,⑤ 。
榜样阅读答案: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榜样阅读答案

榜样阅读答案: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 榜样阅读答案话题:榜样阅读答案议论文议论文阅读论点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幸福没有榜样①有时,我们总是感到自己的生活不够幸福,不如人家的日子过得那样滋润甜美,还常常拿别人家的幸福作榜样,去寻找自己的幸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是,到头来,我们会发现,唯独这人追人寻、人见人爱的幸福,没有榜样,常常是求而不得,甚至徒生烦恼。
②幸福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答案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
但是,同样的“境遇和生活”,不同人却有不同的感觉。
乞丐得到一顿饱饭,心情会很舒畅,感到幸福的降临;不说一顿饱饭,就是一桌山珍海味,在大款大腕那里,大概也激不起一点快乐的心情吧。
作家史铁生的境遇,很让我们同情,他不幸患有尿毒症,但他说:“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
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
”并说:“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
”我们身体还算健康的人,能体验到不发烧也是一种幸福吗?会把幸福的底线放得这样低吗?③其实,词典给出的幸福答案是不大准确的。
即使同一境遇,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也是千差万别的。
生活在大体相似的环境里,一百个人眼中的幸福观,或许还不止一百呢,有时同一个人,不同的时期就有不同的幸福观。
幸福观的模糊,对幸福理解的个性化,这大概也告诉我们:幸福,没有模式;幸福,没有榜样。
④幸福,没有榜样。
梁实秋也这样说,“幸福与快乐,是在心里,不假外求。
求即往往不得”。
一位远房的侄女,日子本来过得很快活。
一次同学聚会,看一位当处长的同学,居有豪宅,出有宝马,很是羡慕人家的幸福生活,抱怨自己的男人只会教书,不会捞钱。
原有的快乐也因寻找幸福的榜样,而逃之夭夭。
⑤还有,我们眼中的别人的幸福,有时并不是那么一回事。
我们常常喜欢用世俗的眼光看别人的幸福,常常认为有权势,有财富,有显赫的名声,有骄人的业绩,就会有幸福,有舒心的日子。
其实,幸福有时恰恰与权势、与财富离得很远,与名声、与业绩也并不怎么亲近。
心灵的篝火(张海迪)阅读答案

心灵的篝火(张海迪)阅读答案心灵的篝火张海迪我写这部长篇时很多次都在想,人们最好在下个千年翻看这部小说。
我不是什么预言者,但我坚信,我在这本书里所描述的关于攀登雪山峰顶的一些艰险,到那时也许就不存在了,人们很容易就能登上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的山顶上已有了我们的研究站点,如同昨天和今天在南极建立的长城站。
珠穆朗玛峰上的站点最好也叫长城站——世界上最高的长城站。
不过我也在想,假如8848米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世界上还有什么高峰要攀登呢?只要地壳不变动,8848米将是有限的数字和高度,而人类的探索精神则是无限的。
人类总是想超越极限,却又被无数的障碍阻挠,劈开了重重叠嶂,人也就跨越了千山万水。
开始写这部书时,我总感到有一种无形的束缚,它始终不让我的想象展开翅膀到无边无际的天地里翱翔,可我说不清那紧紧束缚自己的是什么。
我常常被这种困惑搅扰,同时也为超越困惑,获得心灵的解放不懈地寻找飞往更大空间的方向。
我为此等待了很多年。
有一天,我终于看见了梅里雪山!接下来的很多个夜晚,我都是在网上度过的,我被迷住了。
那里有成百上千条关于梅里雪山的文字介绍,还有很多绮丽的风光图片,于是我看见我的一个主人公回头对我笑了,在此之前,我一直让他在一个不知名的空旷地带徘徊,在本书里他是梅里雪山的攀登者。
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海拔只有6740米。
可它的地理环境却很复杂,山上终年积雪,陡峭的山体,风化的岩石,还有瞬息万变的气候,会让攀登者突然陷入绝境。
卡瓦格博至今还是一座人类未及山顶的处女峰。
只要人们达不到顶峰,它就永远是一个神秘的向往,一个神秘的存在。
人们可能还记得1991年中日联合登山队的惨剧,十七个登山勇士无一人生还。
为什么鲜活的生命要去荒无人烟的地方,在那里经受暴风雪的袭击,面临雪崩随时发生的危险,陷入人生的绝境?天光黯淡,无边的黑夜,厚厚的积雪,看不见一线星光,周围也没有篝火,不灭的只是心灵的篝火,最后那火也覆盖在冰雪之中……当太阳重新照耀时,冰盖上又多了几座新的冰雕,他们的面容都十分安详,好像还在酣睡,却再也醒不过来了……也许在多年之后,地球进一步演化,它变暖了,冰川坍塌,雪山融化,十七个勇士还会获得新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海迪:榜样的新力量》阅读答案
张海迪:榜样的新力量
2008年11月13日,北京,中国残联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全体会议,宣布了中国残联第五届名誉主席、主席团和执行理事名单。
此次会议吸引了众多媒体的目光,不仅仅因为邓朴方卸任,更多的关注则是张海迪接任。
曾经淡出公众视野许久的张海迪再次重回舆论中心。
在张海迪的个人博客上,一篇《我的留恋》即论及离开作协赴任残联,短短几天,其下留言回复已有30多页,1000多条,大多数是祝福和希望。
这个从2005年便开始写博客,经常凌晨还在更新日志的女人,因何引发了公众如此之大的热情?
张海迪的成长,是一种典型。
从一个"自强不息"的普通残疾女青年,到后来的哲学硕士和作协副主席,再到今天残疾人联合会"一把手",她似乎永远充满了激情和动力,又以之自觉影响身边的人,天生为"榜样"这个词而活。
1983年初。
时任团中央书记的王兆国正在寻找合适的榜样典型。
在各地报上来的名单里,团中央宣传部相中了张海迪:5岁起即因脊髓病胸部以下全部瘫痪,自学完中学课程,"文革"时随父母下放农村,却给孩子当起了教书匠,并自学针灸为乡亲们免费治疗,此后自学多门外语,还干过无线电修理工。
1983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向张海迪同志学习的决定》,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等领导人先后为张海迪题词。
报纸上争论过"海迪应不应该结婚",还有人指责张海迪"为什么非要留长发",定价4角的张海迪事迹手册《闪光的生活道路》印数突破了500万册。
她成为了一代人的记忆,青年人们的偶像。
在关于张海迪的大事记中,1984--1991这几年,似乎是一个空白期。
转折发生在1983年3月11日,当天,她在人民在会堂作完报告,回到招待所,突然陷入昏迷,停止呼吸,经紧急抢救才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此后,张海迪回到济南疗养,父母也调回省城。
1991年,医生告诉张海迪,她得了黑色素癌,此后确诊为基底细胞癌。
不管保守治疗还是动手术,都只有"半年",也就是说,半年以后就"没有海迪了"。
张海迪听了之后猛地一惊:"真的吗?"但很快就又平静下来,觉得没什么,"该做的我已经都做了。
"
她人生中的第六次大手术,是在不打麻药的状态下进行的。
镇静剂无法掩盖剧烈的疼痛,
张海迪说当时希望有人用枪口对着她,在这一瞬间把她打死,"那该多好"。
出来的时候,丈夫王佐良在外面等着,两个人的手一碰,他比她还凉。
两年之后,1993年,张海迪依靠自己的努力读完了吉林大学的研究生课程,拿到了哲学硕士学位。
同年3月,共青团中央举行了表彰大会,授予她"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并作出向她学习的决定。
此后,张海迪所获得的各类奖项,大多和文学有关。
比如1997年的"五个一工程"图书奖,1999年的第四届外国文学作品优秀图书奖,以及2003年的第二届女性文学奖。
在文学道路以外,她也承担了大量的社会工作和出访任务,继续发挥自己作为一个榜样的作用。
张海迪曾经拒绝过残联主席这项职务,理由是"残疾人工作者可以选出来,作家不是选出来,而是磨砺出来的"。
因为此次当选,她辞去了山东省作协的行
政职务,但在博客里,又在凌晨1点半感叹:"我留恋每一页纸,留恋第一个句子……我深深地留恋,毕竟我写了二十多年。
"
一个艺术细胞丰富、个人感情充沛的女作家,是否能做好残联主席这份工作,对此人们有着自己的疑虑。
张海迪在博客中解释道:"现在我从一个作家成为残疾人工作者,在新的岗位,开始新的学习,我会一始既往地努力,淡泊名利,勤奋工作。
"
张海迪始终作为一个英雄和榜样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但同时她又作为一个人们印象中美丽、开朗而乐观的女性存在。
对她自己来说,在肢体的巨大痛苦中,做一个"会寻找快乐"的人,比其他什么都重要。
这种励志色彩浓厚的人生观通过博客及其著作传播开去,使得25年来她所树立起来的道德力量,并未随着时代的巨变而出现任何不适应和削弱,也将在她的残联主席生涯中发挥重要作用。
1.阅读文章,说说作者主要表现了张海迪哪些个性特点?是从哪几方面来刻画的?结合文章
内容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这篇报道交待了有关张海迪的哪些背景材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人物通讯不能"有人无魂",也不能"有魂无人"。
从这个角度简要赏析这篇报道。
字数不少于6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参考答案:语文网
1.身残志坚、乐观、尽职尽责,不懈追求。
主要是通过讲述和再现她的语言和行为,以及她所处的环境来刻画她的这一个性特点的。
如"5岁起即因脊髓病胸部以下全部瘫痪,自学完中学课程,并自学针灸,自学多门外语,还干过无线电修理工"表现了她的身残志坚、不懈追求;又如张海迪听了自己身患黑色素癌后,先是猛地一惊:"真的吗?"但很快就又平静下来,觉得没什么,"该做的我已经都做了。
"表现了她乐观、平和、镇定的心态。
2.介绍了张海迪怎样从一个残疾女青年被挖掘成榜样,从绚烂又归于平淡,坚强战胜癌症,执着认真写作,从作家转变成一名残疾人工作者的成长历程。
这些背景材料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人物形象,让大家在鲜活的新闻事实面前,自然地体会张海迪作为榜样的力量,把握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张海迪励志的人生观和她树立的道德力量在新时期依然具有着榜样的新鲜活力。
3.报道既写了人物的经历、事迹,也非常善于选择典型具体的事实材料,透视人物内心世界,能站在时代高度对人物进行关照;既写出了人,也写出了性格风貌、精神境界。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