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心理活动描写指导(1)

合集下载

心理活动描写指导(学案)

心理活动描写指导(学案)

让心灵说话——心理活动描写指导议一议:这样写好不好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

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

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用抽象的概述代替具体可感的描写)一、心理描写的定义及作用1、心理描写: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围绕客观事物而产生的看法、感触、联想、潜意识等思想活动的描写,称作心理描写。

2、心理描写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心理描写要求:A、B、C、D、三、心理描写的三个原则第一,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应写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必然产生的心理活动,而不能为心理描写而进行心理描写。

第二,写心理活动,要防止左一个心理活动,右一个心理活动。

第三,写心理活动,要努力写人物细微的感情波澜和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

四、完成心理刻画的思维过程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五、心理描写分类六、词语跷跷板:闻名不如见面——温故而知新问心无愧文质彬彬纹丝不动闻鸡起舞闻风丧胆文武双全面红耳赤——面如土色面目全非面面俱到赤胆忠心——吃有所短,寸有所长心直口快——心心相印心神不定心惊肉跳欣欣向荣心不在焉快刀斩乱麻——快马加鞭快人快语麻木不仁——马到成功麻辣鸡腿麻婆豆腐麻痹大意2、我会读人山人海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

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

【出自】:《论语》如果从一二年级开始养日记,那三年级写起作文就不那么困难;如果已经浪费了很多时间,那么想想小考、中考、高考,从这一刻开始坚持学习)人见人爱人之初,性本善(古人曰:“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海阔天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第一章:导入与目的设定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活动描写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活动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心理活动描写来丰富作文的表达和情感。

教学方法:1. 引导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优秀作文中的心理活动描写,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并模仿。

3. 实践练习:通过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心理活动描写,提高作文的表现力。

教学内容:1. 导入:介绍心理活动描写的定义和作用。

2. 心理活动描写的要素:情感、思维、感知、意志等。

3. 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内心独白、心理描写、情感描写等。

4. 心理活动描写在作文中的运用:以优秀作文为例,分析其心理活动描写的技巧和效果。

5. 学生写作练习:根据给定的情境,尝试运用心理活动描写进行作文创作。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思考积极性。

2. 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关注其心理活动描写的内容和表达效果。

第二章:情感描写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情感描写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情感描写来丰富作文的情感表达。

教学方法:1. 引导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优秀作文中的情感描写,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并模仿。

3. 实践练习:通过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情感描写,提高作文的情感表现力。

教学内容:1. 情感描写的重要性:情感描写对于作文的真实性和感染力的影响。

2. 情感描写的要素:喜怒哀乐等基本情感的描写。

3. 情感描写的方法: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来表达情感。

4. 情感描写在作文中的运用:以优秀作文为例,分析其情感描写的技巧和效果。

5. 学生写作练习:根据给定的情境,尝试运用情感描写进行作文创作。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思考积极性。

2. 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关注其情感描写的内容和表达效果。

作文指导:心理描写教案1

作文指导:心理描写教案1

打开心扉,让心灵说话——心理描写片段指导说课稿 一、说内容: 单课时作文指导课——心理描写作文指导课。

单课时作文指导课——心理描写作文指导课。

单课时作文指导课——心理描写作文指导课。

二、说创意: 作文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应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训练途径。

作文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应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训练途径。

尤其是六年级,专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

即先根据学生思维认知的发展,进行专项训练,在一系列专项训练后再进行综合训练。

在一课时的教学中,由于时间关系,主张进行作文片段练习。

我认为:“小片断能成就好作文”,学生经过一系列专项训练后就会逐步增强综合写作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写作水平,在此基础上写出有个性的作文。

所以我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

学。

三、说学情: 在写人记事的作文中,我们总希望学生笔下刻画的人物能“形神兼备”在写人记事的作文中,我们总希望学生笔下刻画的人物能“形神兼备”。

但我在长期的作文教学中发现学生大都能正确运用肖像、语言、动作等描写使人物具有“形”,却较少运用心理描写让人物具有“神”。

是以他们笔下的人物形象往往缺乏立体感,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此本课时选择学生在写作中不被重视的心理描写进行训练,通过阅读与写作的横向比较,通过对心理描写知识的感悟、借鉴与仿写及创造与拓展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知识的感悟、借鉴与仿写及创造与拓展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说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常见的心理描写方法,能运用心理描写方法来口头说话、书面作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及写作能力。

话、书面作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及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自主、探究归纳写作方法并创造写作。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自主、探究归纳写作方法并创造写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留心观察生活,品味生活,能站在不同的角度,揣摩人物的心理。

懂得心理活动描写就是要写出自己真实的内心感受。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2. 课程类型:写作指导课3. 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4.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心理活动描写丰富作文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心理活动描写展现人物内心世界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心理活动?为什么要在作文中进行心理活动描写?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解释心理活动描写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方法。

学生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

3. 实例分析(10分钟)教师展示优秀作文片段,让学生分析其中心理活动描写的作用和效果。

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4. 写作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情境,要求学生运用心理活动描写展现人物内心世界。

学生现场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并进行修改。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性评价,给出改进建议。

三、教学资源1. 优秀作文片段2. 写作情境3. 评价标准四、教学评价1. 学生写作练习的表现2. 学生作品的内容丰富程度和描写细腻程度3. 学生对心理活动描写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五、教学拓展1. 邀请作家或专业编辑进行专题讲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 组织学生参加写作比赛或活动,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引导学生阅读优秀作品,学习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技巧,并能在作文中灵活运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人物内心世界,使心理活动描写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作文片段,让学生了解心理活动描写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

3. 练习法:学生现场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组讨论法:学生相互评价作品,共同探讨如何提高心理活动描写的质量。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心理活动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心理活动描写技巧,提高作文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心理活动描写的定义和意义。

2. 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技巧。

3. 心理活动描写在作文中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心理测试,引起学生对心理活动描写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心理活动描写的定义、作用和基本技巧。

3. 示例:分析一些优秀的作文片段,引导学生理解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和效果。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场景,用心理活动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心理。

5. 展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分享创作心得。

6. 总结: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强调心理活动描写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心理活动描写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在作文中运用心理活动描写的能力。

3.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情况,如讨论、展示等。

五、教学资源1. 心理活动描写的理论知识。

2. 优秀作文片段示例。

3. 课堂讨论所需的时间和空间。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有趣的心理测试导入,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在讲解过程中,通过分析优秀作文片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和效果。

在练习环节,学生分组讨论,积极创作,展示了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在总结环节,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使他们对心理活动描写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心理活动的观察和分析不够深入,描写技巧运用不够熟练。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辅导,提高他们对心理活动描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多让他们欣赏优秀作品,从中学习和借鉴。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的心理活动描写案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心理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活动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心理活动描写来丰富作文的表现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学会捕捉心理活动细节。

4. 提高学生作文的生动性和真实性。

二、教学内容1. 心理活动描写的概念与作用2. 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与技巧3. 心理活动描写的实践与训练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优秀作文片段,引导学生关注心理活动描写的作用。

2. 讲解:讲解心理活动描写的概念、作用和方法。

3. 示范:教师示范写作心理活动描写,学生跟随练习。

4. 练习:学生分组讨论,练习编写心理活动描写片段。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指导。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心理活动描写的概念、作用和方法。

2. 示范法:教师示范写作心理活动描写。

3. 练习法:学生分组讨论,练习编写心理活动描写片段。

4. 展示法: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

五、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展示:评价学生心理活动描写的运用情况和创作能力。

2. 学生互评:评价同伴的作品,提高鉴赏和分析能力。

3.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性评价,给出改进建议。

教案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资源1. 参考书籍:心理活动描写相关著作2. 网络资源:优秀作文范文、心理活动描写技巧文章3.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白板、黑板4. 作文纸:用于学生书写练习七、教学环境1. 教室:宽敞、明亮,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2. 座位安排:学生分组坐,便于讨论和互动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黑板等齐全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心理活动描写的概念与作用2. 第二课时:讲解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与技巧3. 第三课时:示范与练习编写心理活动描写片段4. 第四课时:学生分组讨论、练习,教师指导5. 第五课时: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指导九、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心理活动描写方法和技巧2. 编写一篇心理活动描写片段,体现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3. 准备下一节课的讨论和展示十、教学反思1. 课后对学生作品的评价进行总结,分析教学效果2.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3. 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策略十一、教学拓展1. 开展心理活动描写作文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1.2 课程目标1.3 教学方法1.4 教学对象第二章: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概念2.1 心理活动描写的定义2.2 心理活动描写的作用2.3 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要素2.4 心理活动描写与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的区别与联系第三章: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与技巧3.1 直接心理描写3.2 间接心理描写3.3 心理描写与语言、动作、表情的关系3.4 心理活动的层次性与递进性第四章:心理活动描写的实践与应用4.1 心理活动描写的练习方法4.2 心理活动描写在写作中的运用4.3 心理活动描写的误区与修改方法4.4 优秀心理活动描写的赏析与借鉴5.2 学生作品展示与点评5.3 心理活动描写的学习资源与拓展阅读5.4 课后作业与课程反馈第六章:心理活动描写的实例分析(一)6.1 小说中的心理活动描写6.2 散文中的心理活动描写6.3 诗歌中的心理活动描写6.4 学生作品展示与点评第七章:心理活动描写的实例分析(二)7.1 电影中的心理活动描写7.2 戏剧中的心理活动描写7.3 绘画中的心理活动描写7.4 学生作品展示与点评第八章:心理活动描写在各类文体中的应用8.1 记叙文中的心理活动描写8.2 议论文中的心理活动描写8.3 说明文中的心理活动描写8.4 学生作品展示与点评第九章:心理活动描写的创新与突破9.1 突破传统的心理活动描写方式9.2 运用心理学理论进行心理活动描写9.3 结合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心理活动描写9.4 学生作品展示与点评第十章:课程回顾与学生反馈10.1 课程重点回顾10.2 学生作品展示与点评10.3 学生对课程的反馈与建议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课程背景与目标(重点关注)教案中应详细阐述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的背景,包括为何需要进行心理活动描写教学,以及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

明确教学目标,例如提高学生的心理活动描写技巧、增强作文的表现力等。

二、教学方法与对象(重点关注)明确教学方法,如采用讨论、实践、分析等教学手段,以及教学对象,即适合该课程的学生年级和英语水平。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心理活动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

3. 提高学生作文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和技巧3. 心理活动描写的实践训练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让学生初步了解心理活动描写,引发兴趣。

2. 讲解:讲解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介绍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心理活动描写的实践训练,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4. 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的练习作品,互相评价和借鉴。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运用心理活动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

3. 学生作文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

2. 练习素材:提供一些人物和情境,让学生进行心理活动描写。

3. 评价标准:为学生提供作文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教案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技巧,并能够运用到作文创作中。

2.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地表达人物的内心感受和思维过程。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文中的心理活动描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如何运用心理活动描写。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践练习,提高心理活动描写的运用能力。

4. 互动法:学生分享练习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

八、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让学生初步了解心理活动描写。

2. 讲解:讲解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作文中的心理活动描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如何运用心理活动描写。

4. 练习:让学生进行心理活动描写的实践训练,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5. 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的练习作品,互相评价和借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星中学
沈军英
执教班级:预备4班 2008年3月18日
课前热身
请写出表现一个人喜怒哀乐 等心理的四字短语,越多越好。
表示高兴愉快的
喜出望外 心花怒放 乐不可支 欢天喜地 欣喜若狂 眉飞色舞 喜上眉梢 喜形于色
表示紧张慌乱的 心乱如麻
心神不定 心惊肉跳 忐忑不安 心慌意乱 心烦意乱 战战兢兢 忧心如焚 提心吊胆 心有余悸 惊魂未定 语无伦次
再试牛刀
作文题目:《等》
写作要求:写自己一次等待的经历,能 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刻画人物心理 的方法,展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小试牛刀:
情境:
今天晚上妈妈(或爸爸)去学校开家长 会了。我一个人呆在家 。
——《家长会前后》
范例:
“我直呆呆地望着大门,仿佛听到了爸爸咚 咚的有力敲门声和那嘎吱的咬牙声,他似乎正冲 进家门,冲我举起他那有力的大手……我好像全 身的每块肌肉都在颤抖,两腿直打哆嗦”。
这里运用的是“幻觉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心理, “紧张、害怕”等词虽只字未提,但人物的这些心理 特征却跃然纸上,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例文四:
此刻,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我的课桌上。 我用有点颤抖的手轻轻掀起它的一角,一个鲜 红的“4”剑一般刺向我的双眼,身体立刻触 电似的一抖,试卷又合上了。“管他呢,横竖 是要知道的!”一咬牙,我把手伸到了试卷底 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醒目的分 数呈现在我眼前──84!“喔,总算虚惊一 场。”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柔肠寸断 痛心疾首 悲愤填膺 痛彻心扉 痛不欲生 痛哭流涕 撕心裂肺 心如刀绞 感慨万千 百感交集 悲喜交集 悔恨交加
表示痛苦悲伤的
表示心情复杂的
让心灵说话
——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指导
学习目标:
1 、掌握刻画人物心理活动的几种方法;
2 、培养细腻地再现人物在特定情景下 的心理活动的能力。
心理描写:
环境描写:一个人在不同的心情时看相同的景物, 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因为人对使自己心灵产生感 应的事物特别敏感,因此人的眼睛能根据自己的 心情选择景物,并伴随着强烈的主观感受。
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风刮 到我身上,我就不由自主地打颤。教室里静 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 “哗啦!”我的心随之猛跳了一下,一个同 学不小心把书碰到了地下。同桌的试卷已发 下来了,7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由 得心里直打鼓。
幻觉描写:人在极度紧张的状态下,眼前或 耳边会有虚幻的画面或声音,其内容往往是 自己最怕看到或听到的,把这些详细地描绘 下来,就能十分准确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我好象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 张巨大的网向我卷来,使我不能动弹, 不能呼吸。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 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悲伤的叹息 声和旁人的嘲笑声。 在进行幻觉描写前也要用一些提示 语,如“似乎看见”,“仿佛听到”等。
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加以描写,以 表现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的写作方法。
思考:如何进行具体可感的 心理描写呢?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 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 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 及格,很是伤心。
这段作文,写的是某学生知道考 试成绩前后的心理活动。虽然,他用 “紧张得要命”、“很是伤心”等词, 但我们并不感觉到他有多紧张,有多 伤心,原因就是他用抽象的概述代替 具体可感的描写。
如何进行具体可感的心理 描写呢?
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直接描 写包括内心独白、梦境幻觉描写 等,间接描写包括环境烘托、神 态、动作、语言描写。
例文一:
已经临近午夜,可某种难以言明的东西还像 蛛丝一样轻轻地却又粘粘地缠绕在我的心间。明 天就要见到我那些从未谋面的学生了,丝丝的喜 悦浮上心头,淡淡的担忧也涌入心间。我不禁想 到:“又将认识一群可爱的孩子了,而且是在这 北京,我可真幸运啊!可是在陌生的会场,由一 位陌生的老师授课,孩子们会不会怯场呢?这堂 课会不会变成我的‘独角戏’呢?哦,老天!千 万别这样。要相信孩子们,他们一定会和我一起 努力的。是的,一定会的!”
例文二:
夜已深了,这是一个雨后的夜晚。终于放 假了!我静静地站在窗下,默默望着窗外的新 月,一切都显得那么温柔与闲适。伴着耳边悠 扬的旋律,我仿佛是长了翅膀的精灵,飞越千 山万水,飞越关山叠嶂。我似乎站在了黄果树 的飞瀑前,月正当空,飞溅的水珠,重叠的山 石,在月光下格外神秘与圣洁。我好象来到了 玉门关口,听远处悠扬的箫声若断若续,还有 梅花的暗香与夜风的清凉 …… 放假了,真好!
例文二:
夜已深了,这是一个雨后的夜晚。终于放 假了!我静静地站在窗下,默默望着窗外的新 月,一切都显得那么温柔与闲适。伴着耳边悠 扬的旋律,我仿佛是长了翅膀的精灵,飞越千 山万水,飞越关山叠嶂。我似乎站在了黄果树 的飞瀑前,月正当空,飞溅的水珠,重叠的山 石,在月光下格外神秘与圣洁。我好象来到了 玉门关口,听远处悠扬的箫声若断若续,还有 梅花的暗香与山风的清凉 …… 放假了,真好!
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 我再也不听录音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怪我 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 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 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
我好象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我卷来, 使我不能动弹,不能呼吸。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 仿佛听到了父母悲伤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 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风刮到我身上,我就 不由自主地打颤。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 试卷的声音,“哗啦!”我的心随之猛跳了一下,一个同 学不小心把书碰到了地下。同桌的试卷已发下来了,72分, 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
例文四:
此刻,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我的课桌上。 我用有点颤抖的手轻轻掀起它的一角,一个鲜 红的“4”剑一般刺向我的双眼,身体立刻触 电似地一抖,试卷又合上了。“管他呢,横竖 是要知道的!”一咬牙,我把手伸到了试卷底 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醒目的分 数呈现在我眼前──84!“喔,总算虚惊一 场。”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内心独白:就是自己对自己讲的无
声的话。在内心独白前可加“想”, “心里说”等词语。
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 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 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怪我 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 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 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 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 啊!”
例文三:
我独自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往日里 温馨的灯火夜景,此刻看来却是那么的 刺目。星星隐匿了身影,只有弯弯的新 月孤独地挂在树梢。回到宿舍,躲到床 上,清冷的月光从窗户泻了进来,心中 无比凄凉。我呆望着屋顶,渐渐地视线 模糊了:难道小学到现在八年的友谊就 这样结束了?
例文三:

我独自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往日里 温馨的灯火夜景,此刻看来却是那么的 刺目。星星隐匿了身影,只有弯弯的新 月孤独地挂在树梢。回到宿舍,躲到床 上,清冷的月光从窗户泻了进来,心中 无比凄凉。我呆望着屋顶,渐渐地视线 模糊了:难道小学到现在八年的友谊就 这样结束了?
例文一:
已经临近午夜,可某种难以言明的东西还像 蛛丝一样轻轻地却又粘粘地缠绕在我的心间。明 天就要见到我那些从未谋面的学生了,丝丝的喜 悦浮上心头,淡淡的担忧也涌入心间。我不禁想 到:“又将认识一群可爱的孩子了,而且是在这 美丽的龙泉,我可真幸运啊!可是在陌生的会场, 由一位陌生的老师授课,孩子们会不会怯场呢? 这堂课会不会变成我的‘独角戏’呢?哦,老天! 千万别这样。要相信孩子们,他们一定会和我一 起努力的。是的,一定会的!”
语言行动描写:语言行动是心理的外在表现 形式,人物的心理通过语言行动向外界传达。 人在紧张的状态下他(她)的语言行动就会 反常,就会与平时不同。
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我用有点 颤抖的手去掀试卷,一个鲜红的“4”字 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 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 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 了我的分数──48,可怜的“48”,我 “唉”的一声便瘫在了桌上。
例文一:
已经临近午夜,可某种难以言明的东西还像 蛛丝一样轻轻地却又粘粘地缠绕在我的心间。明 天就要见到我那些从未谋面的学生了,丝丝的喜 悦浮上心头,淡淡的担忧也涌入心间。我不禁想 到:“又将认识一群可爱的孩子了,而且是在这 美丽的龙泉,我可真幸运啊!可是在陌生的会场, 由一位陌生的老师授课,孩子们会不会怯场呢? 这堂课会不会变成我的‘独角戏’呢?哦,老天! 千万别这样。要相信孩子们,他们一定会和我一 起努力的。是的,一定会的!”
例文二:
夜已深了,这是一个雨后的夜晚。终于放 假了!我静静地站在窗下,默默望着窗外的新 月,一切都显得那么温柔与闲适。伴着耳边悠 扬的旋律,我仿佛是长了翅膀的精灵,飞越千 山万水,飞越关山叠嶂。我似乎站在了黄果树 的飞瀑前,月正当空,飞溅的水珠,重叠的山 石,在月光下格外神秘与圣洁。我好象来到了 玉门关口,听远处悠扬的箫声若断若续,还有 梅花的暗香与夜风的清凉 …… 放假了,真好!
例文四:
此刻,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我的课桌上。 我用有点颤抖的手轻轻掀起它的一角,一个鲜 红的“4”剑一般刺向我的双眼,身体立刻触 电似地一抖,试卷又合上了。“管他呢,横竖 是要知道的!”一咬牙,我把手伸到了试卷底 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醒目的分 数呈现在我眼前──84!“喔,总算虚惊一 场。”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