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处理工程讲座详解
水厂水处理工艺培训讲义

第一章概况简述水源水经过一级泵站(闸塔)提升(自流),由输水管输送进入净水厂区,经静态混合器和混凝剂、消毒液充分混合后流经分配井,由分配井分流,依靠自身重力流进不同生产线,混合水在反应池里发生凝聚反应,并经沉淀池的澄清和滤沙的过滤,变成干净的水流进蓄水池着存,蓄水池的水再经消毒后由二级泵站的水泵加压进入供水管线、管网,到达居民用户。
第二章水源第一节水源种类及卫生防护一、水源种类给水水源分为地下水源和地表水源。
地下水源包括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裂隙水、溶岩水和泉水等。
地表水源有江河水、湖泊水、水库水、海水等。
二、水源选择水源选择要密切给合城市远近期规划和工业总体布局要求,从整个给水系统的安全和经济来考虑。
1、给水水源应有足够水量。
2、给水水源的水质应良好。
水源水质的标准必须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I类及以上水域功能要求。
按功能高低依次分为五类:I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间;I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产卵场地、仔稚幼鱼的索场等;I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和游泳区;IV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V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本标准项目109项,其中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有pll、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s、氨氮、总磷、总氮、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铁、锰、硫、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29项。
三、给水水源卫生防护水源必须设置卫生防护地带,其范围和防护措施,应按 GB5749 — 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
1、建立水源保护区。
1)第一水源库地为水库,水库的最大库容为6.25亿=,正常水位为105米,正常库容为5.3亿。
水库饮用水新水源保护区。
水库保护区划分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保护区总面积49.30k m,其中水域面积11.136km',陆地面积38.166k m'。
给水工程讲义PPT课件

给水水源的类型
地下水源:包括潜水(无压地下水)、自流水(有压地下水)和泉水 地表水源:包括江河、湖泊、水库和海水
第18页/共128页
供水水源选用的基本要求
3.1.2、3.1.3、3.1.4、3.1.5、3.3.5 水量充沛可靠和水质符合要求 设计枯水流量的保证率90%~97% 枯水位的保证率90%~99% 水质要求 应符合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第46页/共128页
配水管网的水力计算
5.0.8、 5.0.9、 5.0.10、2.0.3、2.0.4、2.0.6 设计计算的依据: 5.0.10 计算: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及设计水压 校核:按下列三种情况和要求进行:
1、发生消防时的流量和水压要求; 2、最大转输时的流量和水压要求; 3、最不利管段发生故障时的事故用水量和水压要求。
给水系统
1.0.5~1.0.6 系统分类 系统组成 系统选择
分区给水系统
第1页/共128页
分区给水系统
➢ 基本概念 ➢ 基本形式 串联分区 并联分区 ➢ 基本作用 技术上—使管网水压不超过
水管可以承受的压力 经济上—降低供水能量和费用
n+1 En=——— ·E
2 ·n 分2个区可省1/4的能量,最多只能省1/2。
第34页/共128页
3.3.8 取水泵房岸进口边地式坪的和设河计标床高式 取 水 构 筑物 的 设计
分三种情况、有三个关键参数:设计最高水位、浪高、加0.5 m。 3.3.9、3.3.10 最低层进水孔下缘距河床或水体底部的高度 3.3.11 淹没进水孔上缘在设计最低水位下的深度
第35页/共128页
第19页/共128页
水源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护法实施细则》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地下水质标准》 《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 ➢ 保护水源的一般措施 ➢ 给水水源卫生防护
水处理专题讲座PPT

六、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沉积物及其控制
(一)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沉积物
1.沉积物的分类
主要由水垢、淤泥、腐蚀产物和生物沉积物构成。 淤泥、腐蚀产物和生物沉积物三者统称为污垢。
六、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沉积物及其控制
(一)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沉积物
(1)水垢
使用含重碳酸盐较多的水作为冷却水,当它通过换热器传热表面 时,会受热分解:
(FeO〃OH和Fe2O3〃H2O),而不是Fe(OH)3;
2)如果水中的氧不充足,则Fe(OH)2进一步氧化为绿色的水合四氧化三铁 或黑色的无水四氧化三铁。
七、循环冷却水系统中金属的腐蚀及控制
腐蚀速度的表示方法 1. 质量变化表示法
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质量的变化来表示腐蚀速度。
常用单位有:mg/dm2〃d ,简写为mdd或 g/m2〃h和 g/m2〃d
七、循环冷却水系统中金属的腐蚀及控制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过程 在冷却水中,金属的腐蚀过程主要是电化学腐蚀过程,即 金属表面与导电介质(冷却水)因电化学作用而产生破坏的过程。
碳钢在含氧中性水中的腐蚀机理示意图
七、循环冷却水系统中金属的腐蚀及控制
1)如果水中的溶解氧比较充足,则Fe(OH)2会进一步氧化,生成黄色的锈
六、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沉积物及其控制
2. 投加阻垢剂
聚磷酸盐等药剂在水中能夺取钙镁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
物。这样实际上就降低了水中钙镁离子的浓度,减少了Ca2+与
CO32-结合形成CaCO3机会。换言之,就是提高了循环水中钙 镁离子的允许浓度,增大了钙镁盐的溶解度。 络合增溶的作用可以使更多的碳酸钙稳定在水中不析出。
六、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沉积物及其控制
2. 投加阻垢剂
给排水工程讲解PPT课件

通过向水中投加混凝剂,使水中的胶体粒子和微小悬浮物聚集, 形成大颗粒而沉降,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
沉淀技术
利用重力作用使水中悬浮物下沉,实现固液分离的过程。
澄清处理技术
通过混凝、沉淀和过滤等工艺的组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 物质,使水澄清透明。
过滤与消毒处理技术
过滤技术
采用粒状滤料(如石英砂、无烟煤等)截留水中的悬浮物,属于物理处理方法 。
Part
04
排水处理技术与方法
污水性质及危害分析
污水性质
包括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温度、固体含量等)、化学 性质(如pH值、有机物、无机物、重金属等)和生物性质( 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污水危害
对环境的危害(如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态破坏等)、对 人类健康的危害(如传播疾病、影响饮用水安全等)以及对 经济发展的影响(如增加水处理成本、影响工农业生产等) 。
给排水工程讲解 PPT课件
• 给排水工程概述 • 水源与取水设施 • 给水处理技术与方法 • 排水处理技术与方法 • 管网设计与优化 • 泵站设计与运行管理 • 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实例分析
目录
Part
01
给排水工程概述
给排水工程定义与分类
定义
给排水工程是研究水的供给、排放和处理等工程技术的学科,涉及城市、工业、农业等 领域的用水和排水问题。
P特点
地下水
水质较好,分布广泛,但 开采成本较高,且过量开 采可能导致地面沉降等问 题。
地表水
包括河流、湖泊等,水量 充沛,但水质易受污染, 需要经过处理才能使用。
海水
量大且稳定,但含盐量高 ,需要经过淡化处理才能 作为饮用水源。
取水构筑物设计与施工
给排水专业讲座-新.ppt

2020/10/18Q2-溢流井Y1下游排水面积上的旱季污水量
14
2.5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
(1)Q=A*v
Q---设计流量(m3/s) A---水流有效断面面积(m2) v---流速(m/s)
(2) V=1/n *R2/3 I1/2
R---水力半径(m) I ---水力坡降 n---粗造系数
2020/10/18
排水专业基本知识讲座
2007.12
2020/10/18
1
提纲
一、几个基本概念
1、有关污水的基本参数或指标的概念 2、污水量的计算方法 3、管、设计一般规定 2、各阶段设计深度要求 3、图纸表达要求
三、常用规范及设计手册简介
2020/10/18
2
一、几个基本概念
污雨 水水 管管
污雨 水水 管管
污水管
图例
污水管
雨水管 初期雨水管
合
合
流
流
雨污混合水管
管
管
截流井 检查井
污水处理厂
污水处理厂
河道
分图流a 制完全排分水流制系排统水系统
2020/10/18
河道
合图b流合流制制排排水水系系统 统
5
污雨
合
污雨
合
水水
流
水水
流
管管
管
管管
管
截污干管
污水处理厂
初期雨水调蓄池 河道
C.道路宽度大于40米,两侧布管 D.雨水管按满流计算
(2)最小覆土 车行道下0.7m
2020/10/18
17
(3)检查井间距
(4)跌水井 跌差大于1.0m24时,宜设跌水井;大于2.0m时,应设跌水井,但转弯
给水处理概论详解演示文稿

3.湖泊及水库水 矿化度较高,干旱地区的湖泊中甚至发生盐类
结晶沉淀现象。湖泊中温度(热)、溶解气体 和营养盐类等空间分布的特点引起湖水分层现 象。
4.海水 矿化度较高及含盐量很高。
14.1.3 受污染水中的杂质
水中有机物的种类越来越多; 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物质越来越多; 优先污染物控制名单,包括12大类,58种。 随着检测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提高和人们对
清水池
出水
图 地面水常规处理工艺系统
粉末活性炭
受 污 染 水 源
颗
混 合 装 置
絮 凝 池
沉 淀 池
过 滤 池
粒 活 性 炭
清
出
水
水
池
水
滤
混凝剂
池投
图4-4 采用活性炭吸附除污染的水处理工艺系统
臭氧 臭氧
受
颗
污 染 水 源
混 合 装 置
絮 凝 池
沉 淀 池
过 滤 池
接 触 池
粒 活 性 炭
清
出
水
给水处理概论详解演示文稿
优选给水处理概论
第14章 给水处理概论
给水处理的任务: 用不同的方法、装置或构筑物等改变原
水的主要质量指标以满足用户的要求, 提高水的质量,解决原水不能满足用户 要求的矛盾。
§14-1 水源水质
一、天然水中的杂质
天然水中存在的杂质主要来源于所接触的大气、 土壤等自然环境,同时人类活动产生的各种污染 物也会进入天然水体。 按水中杂质的尺寸,可以分为溶解物、胶体颗粒 和悬浮物3种。
常规的地表水处理以去除水中的浑浊物质和细菌、病毒 为主,水处理系统主要由澄清和消毒工艺组成,典型的 水处理流程如下所示:
供水工程讲座培训课件

GB/T 17219 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 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
CJ/T 206 城市供水水质标准 SL 308 村镇供水单位资质标准 卫生部 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生活饮用水
供人生活的饮水和生活用水。
3.2 供水方式
9.1.3 村镇集中式供水单位水质检测的采样点选择、 检验项目和频率、合格率计算按照SL 308执行。
9.1.4 供水单位水质检测结果应定期报送当地卫生行 政部门,报送水质检测结果的内容和办法由当地供 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商定。
9.1.5 当饮用水水质发生异常时应及时报告当地供水 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
对树状管网从供水终点流量开始计 算 ,先求出这一节点各管段的计算流量, 再依次向水厂方向的节点逐个推算,就 可以得出各管段的设计流量。
(三) 管径的确定 (四) 管网水头损失计算 (五) 供水管网的水力计算(树状管计算) (1) 求出每一管段的流量
在注明节点流量的计算草图上,按照任一 管段中的流量等于其下游所有节点流量之和的 关系,求出每一管段的流量。
水量定额
3、公共建筑用水量定额 是指旅馆、医院、浴室、洗衣房、
餐厅、剧院、学校等的用水量。
4、村镇供水要考虑牲畜的用水量 5、消防用水定额 6、市政用水量定额 道路浇水、绿化用水
(二) 城镇总体规划中用水量的估算 1、生活用水量估算
按城镇人口数与拟定的远期、近期生活用 水量定额进行计算。所拟定的远、近期用水量 定额,应尽量做到有所依据。 2、工业用水量估算
GB 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要求、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卫生要求、集中式供 水单位卫生要求、二次供水卫生要求、涉 及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要求、水 质监测和水质检验方法。
给水专业基础知识讲解课件

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活性污泥法
利用生物膜上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生物膜法
利用厌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产生沼气等能源物质,同时净化水质。
厌氧生物处理
03
CHAPTER
原水水质与给水处理
原水水质对给水处理的影响了解原水水质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对于制定合理的给水处理方案至关重要。
给水处理对原水水质的改善
通过有效的给水处理措施,可以去除原水中的有害物质,提高水质,满足生活和工业用水的需求。
有机物
包括微生物、腐殖质、油脂等,可能引发水质恶化,影响供水安全。
去除原水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提高水质,满足生活和工业用水的需求。
目的
处理工艺可靠、高效、经济,同时要保证处理过程中不产生新的污染,确保供水安全。
要求
04
CHAPTER
饮用水处理
03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饮用水处理,能够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01
保障居民健康
饮用水是居民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处理饮用水能够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避免因水质问题引发的健康问题。
02
维护生态环境
良好的饮用水处理能够减少水体污染,保护水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
给水专业基础知识讲解课件
目录
给水系统概述水处理技术基础原水水质与给水处理饮用水处理污水处理与排放给水工程案例分析
01
CHAPTER
给水系统概述
分为生活给水系统、工业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
按用途分类
按输配水管网分类
按水的来源分类
分为集中式给水系统和分散式给水系统。
分为地表水给水系统和地下水给水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氮含量
(10)UV(254nm)吸光度:TOC和THM的前体。
(11)叶绿素
还有其它吗?
3、水源水质
(1)按杂质尺寸: 悬浮物:大于1um;
从给水处理的 角度来进行分
类的
胶体:10nm----100nm
溶解物质:0.1nm---1nm
100nm—1um是胶体与悬浮物的过渡阶段;
大于10um才与胶体有明显区别;
4、水源水质标准
是对原料水的基本要求,直接影响处理技术手段和经 济成本及处理后水的质量;
对确保供水安全有十分重要意义;
各国对水源水质均有明确要求及相应标准。
不同水源水 质特征?
如何保护 水源水质?
国家颁布饮用水卫生标准》5749-2006
1.7 亿人口饮用受有机污染的水;7.0 亿人口饮用大肠杆菌超标的水; 1981年报道,2221种合成有机物,其中765种出现在饮用水中,
117种与致癌有关。
许多癌症成分的潜伏期20—30年才显示出来; 每个人的新陈代谢功能不同,对致癌的反应不一; 化学致癌物没有阈限值。
水介传染疾病
美国在1920~1992年,70多年间共爆发水传染性疾病1768次, 共有472228人得病,1091人死亡;
➢细菌、病毒、致病原生动物、藻类、真菌、寄生虫、蠕虫;
➢微量元素及其他无机物;
➢有机物; ➢放射性物质;
影响水质安全
➢消毒剂及消毒副产物。
的因素
1、饮水与致病
世卫组织:全世界仅有30%的人用水符合卫生标准;人的疾病80% 与饮水有关;
全世界有10亿多人口无法得到安全饮用水,17亿人缺少公共用水卫 生设施;
1993年,维斯康星州爆发了有文件记载以来最严重的由隐胞 子虫引发的饮用水传染病,共有40多万人患病,4000余人住 院,122人死亡;
发展中国家每年因饮用不洁水,引起上亿人的腹泻病,约 200万儿童死亡;
有约2亿人感染肠道病毒,有2010人死亡。
饮用水与地方病
地方性甲状腺肿 与缺碘有关;另外长期饮用高碘的水同 样会引起该病。
第三节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人体的水份总保持洁净,人体细胞就有一个健康的生存环境,就可以使 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健全,就能抵御各种病菌毒的侵袭。
经常饮用不洁之水,不仅不能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反而使体内毒物积 累,久而久之,则免疫功能下降,危及健康。
水对人体的健康影响包括:水中的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水中的化学 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超显微镜 显微镜
浑浊
浑浊
肉眼可见
常见颗粒大小
粘土:0.1---5um 泥砂:5---50um 纸浆纤维、油滴:10um左右 细菌:0.3---3um 伤寒病毒:0.5---3um 腐植质、金属氧化物、硅酸:10nm—0.1um 小儿麻痹病毒:0.025um 肝炎病毒:20---45nm 蛋白质:10---30nm
地方性氟中毒 高氟与心血管病和癌症呈正相关。
克山病 是一种心肌病,与Se、Mo、Mg的缺 少和亚硝酸盐过多有关。
大骨节病 元素的失调;毒性镰刀菌有关;腐殖酸 引起。
汞引起的水俣病 镉引起的痛痛病
新的水质安全问题不断呈现
饮用水中不断出现新的病原微生物因子; 饮用水中化学成分的数量急剧增加;
(2)按化学结构: 无机物:溶解的离子,气体和泥砂。 有机物:天然水中常见的有机物是腐殖质。 生物:主要是微生物。
水中杂质分辨
杂质 溶解物
胶体
悬浮物
颗粒 0.1 - 1 10-100 1 10 100 1 尺寸 nm nm nm nm um um um mm
分辨 电子显微 工具 镜
水的 透明 外观
抗生素 藻毒素 环境激素
未来饮用水水质标准怎样适应这一形势?
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制定原则
感观性状良好
化学物对机体无害
流行病学安全
▪ 水是人体生理活动必需物质; ▪ 水参与体内物质代谢;
▪ 饮用水水质不良对健康影响;
饮用水具有 终生饮用的
特征
经济上可行
选择指标,确定标准限量时,要技术可行经济合理。
3、影响指标要素构成的因素
饮用水健康研究的深入 ▪ 介水传染病;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 化学性污染对健康影响;氯化副产物问题; ▪ 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污染与健康问题
处理工艺水平与发展
检测手段与技术
70年代:水中发现消毒副产物致癌; 80年代:三致有机物,致畸,致癌,致突变; 90年代:环境激素,藻毒素;微生物(军团菌、隐孢子虫、贾
第鞭毛虫等微生物)。
风险---投入---确定目标值
《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特定项目标准限值;
给水处理工程
河海大学环境学 院
朱亮
第一节 水的循环
1、水的循环与给水处理
水的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 会循环,水经过社会循环后, 大量污染物进入水的自然循环 过程中,影响水的再次使用。
给水处理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是 通过必要的处理方法去除水中 杂质,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水 用于生活和生产。
2、社会循环对自然循环影响
平衡 破坏
给水 处理
自然循环
取水
排放 社会循环
平衡 破坏
水污染 控制工
程
第二节 水质和水质标准
1、基本概念:
水质:是指水的使用性质。水和所含杂质共同表现 出来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特性。 水质参数:反映水的使用性质的一种量。水质参数 表示水中一种或一组成分的浓度。 水质标准:为了控制水中杂质的成分产生的不良作 用,每一种用水都制定了一套由一系列水质参数所 定义的水质标准。
第二节 水质和水质标准
2、几种重要的水质参数
(1)浑浊度(turbidity)
(2)颜色、色度(chromaticity color)
(3)固体;(4)碱度alkalinity;(5)硬度hardness
(6)化学需氧量(COD);(7)生化需氧量(BOD)
(8)总有机碳(TOC)和总需氧量(T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