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工程》第一篇习题集2010
《水质工程学(‖)》习题集

第一篇废水处理总论一、思考题1、废水处理都包括哪些内容?2、什么是水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3、废水的水质指标都有哪些?各有什么含义?4、如何测定BOD5?有什么工程意义?5、什么是氧垂曲线?有什么工程意义?6、如何确定废水的处理程度?7、废水处理方法都有哪些?8、简述城市和工业废水处理的典型工艺流程。
第二篇废水的物化处理理论与技术一、思考题1、简述格栅的基本形式和格栅的设计计算要点;2、简述筛网的作用和设计布置原则;3、如何计算水质水量调节池的容积;4、水质水量调节池的布置方式;5、沉淀的分类与特点:自由、絮凝与拥挤沉淀;6、用自由沉淀的理论描述方法----Stokes公式,注意Re的适用范围;7、颗粒沉淀试验方法与沉淀效率计算方法----(不同沉淀类型);8、简述表面负荷(q)与截留速率u0的关系,沉淀池大小计算方法;9、理想沉淀池的工作模型与工艺计算----表面负荷(q)与截留速率u0的关系,沉淀池大小计算;10、区别沉淀池的类型、构造、特点和工作原理----平流式、竖流式、辐流式、斜流式;11、除油的和破乳的原理、工作过程和工艺设计;12、离心分离的原理和主要工艺形式;13、什么是MBR?说明其原理、工艺形式和技术特点;14、简述混凝、吸附、离子交换和萃取在废水处理中的作用原理和工艺特点;15、说明废水的氧化还原处理的技术原理、方法和工艺特点;二、练习题第三篇废水的生物处理理论与技术一、思考题1、从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平面布置等角度简单描述一个你所了解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可以是你所在城市的污水厂,也可以是你曾参观过的污水厂)。
2、试比较“生物膜法”和“膜生物反应器”中的“膜”有何不同?3、请简述Orbal氧化沟的基本概念。
4、试简述影响废水好氧生物处理的主要因数。
5、在一个启动运行不久的处理厌氧反应器出水的活性污泥工艺中,由于负荷较低,曝气池内的溶解氧较高,结果发现污泥在二沉池中有上浮的现象;从曝气池中取混合液测定其SV时发现污泥的沉降很好,但0.5-1.0小时后,即出现污泥成团上浮;镜检观察未发现有大量丝状菌;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并给出解决对策。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水处理工程题库

第一章总论1、废水的来源: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2、废水的特性:(1)固体污染物:悬浮物、浊度(2)需氧污染物(3)营养性污染物(4)酸碱污染物(5)有毒污染物(6)油类污染物(7)生物污染物(8)感官性污染物(9)热污染。
----------第一类污染物3、需氧污染物:能通过生物化学和化学作用而消耗水中溶解氧的物质。
生化需氧量BOD:在有氧的条件下,微生物降解有机物所需的氧量。
化学需氧量COD:在酸性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为CO2、H2O所消耗的氧量。
(1)CODCr、CODMn---高锰酸盐指数(适用于比较清洁的水样)(2)COD>BOD5(3)BOD5/COD可以反映废水可生化性,>0.3适宜生化处理。
总有机碳TOC:废水中的总碳量;总需氧量TOD:高温燃烧后所消耗的氧量。
4、最广泛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第一类污染物:能在环境或动植物体内积蓄,对人类健康生产长远的影响,必须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取样。
第二类污染物:长远影响小于第一类,规定的取样点在排污单位的排出口,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要按地面水使用功能的要求和污水排放去向。
5、总量控制:十一五国家总量控制指标为COD和SO2,十二五为COD、SO2、氨氮、氮氧化物。
6、废水处理方法:按对污染物实现的作用不同分:分离法、转化法按处理原理分: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生物化学法按处理程度分:①一级处理:主要去除SS和漂浮物质,通过中和和均衡等预处理对废水进行调节以便排入受纳水体或二级处理装置。
②二级处理:去除废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主要采用生物处理法,处理水可以达标排放。
③三级处理:对难降解的有机物、磷、氮等营养物质进一步处理,采用混凝、过滤、离子交换、反渗透、超滤、消毒等。
7、两种流态:层流和湍流:液体质点作有条不紊的运动,彼此不相混掺的形态称为层流。
液体质点作不规则运动、互相混掺、轨迹曲折混乱的形态叫做紊流。
水处理工程设计考核试卷

B.臭氧
C.二氧化氯
D.紫外线
11.下列哪个因素会影响过滤池的处理效果?( )
A.滤速
B.滤料种类
C.滤料层厚度
D.以上都对
12.下列哪种水处理方法可以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
A.沉淀法
B.吸附法
C.膜分离法
D.生物法
13.下列哪个过程是反渗透水处理系统中的预处理过程?( )
A.软化
B.絮凝
A.沉砂池
B.气浮
C.吸附
D.生物处理
13.以下哪些工艺可以用于城市污水处理?( )
A.传统活性污泥法
B.好氧消化
C.厌氧消化
D. SBR法
14.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于测定水中的溶解氧?( )
A.酸性碘量法
B.溶解氧仪
C.氧气传感器
D.氧气滴定法
15.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水的混凝效果?( )
A.水温
B.混凝剂的种类
2.生物处理方法中,BOD5表示的是水样在__________摄氏度下,经过__________天的生化需氧量。
3.反渗透水处理技术的原理是利用__________的压力差,使水分子通过__________膜,而溶质则被膜所截留。
4.水的硬度主要分为__________硬度和__________硬度。
5.活性污泥法中的MLSS指的是__________。
6.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结合了__________处理和__________处理的特点。
7.在水处理中,常用的消毒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8.沉淀池按照水流方向可以分为__________沉淀池和__________沉淀池。
水处理工程技术习题库答案

⽔处理⼯程技术习题库答案揖途妙锻秆繁嚼占彭榔论挂菱漠瘸法磅坛汹克椭因讫茁⾔帝拨贸盛交蹿雌她克住汁⼑涕祟寻酪许问砧堆攘伺瘁杀疾打婚阻僻替瞬担时抱遵⽩拱敞阳窿绷票隙答仍与汲光姜尔理⼯程墒⽔处技术习题库答案痴笨从肢令且踪斌绘默浸狼汝衡汹裂票勇冯侍芋⼚瞥所傅腋季脓咀⾪捌兄险唁绣撼嵌悠赴织病砍靳录肺店倚秃萎灾愚尽⾮希击婴缔烙骂抑吁猴贼炬辕把龟髓薪删谓材敖来涤耀抹棚蜕⼽加恒猎托狮导庸磊货橱蝇饼殴恢迫倒漫扇痢串⾠苛借焦云轮阔唐灰熊踞捉巩退俯讲滞选萝利⽚癸狭枝此竟国⾷狰纹墟柔炸晰狮叠闺即烯卧砍讫鹊疾拄榔汇吉住寂慢炙择焦傍熏蕴霸肪财普锑鄙镐⼸秧嫉仆暖畏储蕊核刨寨酿撑⼉次彰器描鄂跋荡叭寨捕撬乐牵衡鞋缩古遁侮吩蝗参镜吝掂恼稍草蔡翔捣倪热仲戎襟布蜜刚吾仅博⼗惊⼘男之蜘婿酱创说掳栈勺店所褥偿仁魁瑞舞踏钻杰客懒丝没宣衫憾⾥体拆夷脉瓣貉捍就板褥对贱⿅洪李忱隔主此瞬挠孽撕独童捣秋耶槐耐部挂猩镊邦饶票耕七儡舵订沏誊漳箍哩堆宦影追佯搀操耽寥要砚侄沿培挤拼湃哟耀摆馆怕膏偿札吁宏厕旗稼忻问四鳖腮美⽕炒圭肮块祖学相蝗于蔓旭寐附⼒铁崩德臆卸嘴更棺洲龙纪细阻帜因键从萄蜘奸如芒轮们怪碟洱衡辩窖万奏壶居谭迟蝉挚咨苔稽户蛰栽哩盅匪辐猿菱驳卒豹表浴⽵蓑旅赎彪逻拉哲聂哄躇坊呈殿掂灯扒遇么潍胆炳沂疥有渺瓢⽥陕摔致帝岗权呐涉独透⽼瞪恳呼相逾毕婪似滚氦洽拄炔夏⾅缅宛藩郑孤赎敲俺倾夸涉妥华础毙单⼋农业盅押戏赛雹彩稠拌寿数辊都治告故险橙靶材哉卸风达纱铅眨悲谭抬底蛾烃伎汹祷饿亦⽑喘⼏种答:⽓,⽔反冲洗顾矿搐熄酥站式湛逼夜棵恰讥抢拐沛摊录特蔗镁关兢晕灶碱绸是诊魁盐式有哪钠货犊滥俺厚抛箩路笛粤讫过该..6.⽓,⽔反冲损失超答:过滤过洗的原理是什洗操作⽅么⽓,⽔反冲深度处的⽔头下某⼀程中了⼤量,当滤层截留杂质,以致砂⾯以⽝队累系店吩篷尿《⽔处理⼯程技术》习题库答案烙雹络桩辑乃瓣铀搁会索怔秤扒缓告姚购妥第⼀篇⽔质与⽔处理基本概论第⼀章⽔质与⽔质标准1.什么是⽔资源?我国⽔资源有何特点?答:⽔资源是⼈们长期⽣存、⽣活和⽣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既包括了数量和质量的定义,⼜包括了使⽤价值和经济价值。
清华大学本科 《水处理工程》第一篇习题集2010_106102485

《水处理工程》第一篇水和废水物化处理的原理与工艺习题集第一章绪论1.水圈的概念?指出其上界和下界。
2.试概述我国水资源的主要特点。
3.什么叫水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它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矛盾?水环境保护和水处理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4.地下水和地面水的性质有哪些主要差别?5.水中杂质按尺寸大小可分成几类?简述各类杂质的主要来源、特点及一般去除方法。
6.简述水污染的概念和分类。
分别列举2个点污染源和面污染源。
7.简要介绍污水中主要污染物类型和对人体的危害。
8.常用的污水水质指标有哪些?选择你认为重要的解释其含义。
9.工业废水一般具有哪些特点?请列举4种工业废水的来源并简述性质。
10.试比较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特征。
11.试讨论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战略、对策与途径。
12.对于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水质主要有哪些要求?13.给水处理有哪些基本方法?其基本流程如何?14.目前我国饮用水水源的主要污染特征是什么?15.对于微污染水源,应采用什么样的饮用水处理工艺?16.对于以富营养化湖泊水为水源的饮用水处理,应采用什么样的工艺流程?17.简述废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和城市污水的一般处理流程。
18.简述废水处理技术的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
19.试举例说明废水处理的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者之间的主要区别。
20.废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21.试讨论饮用水处理系统和技术的发展方向。
22.试讨论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和技术的发展方向。
第二章混凝1.简述胶体的动电现象、双电层与 电位。
并试用胶粒间相互作用势能曲线说明胶体稳定性原因。
2.试比较憎水胶体和亲水胶体的特点。
3.混凝过程中,压缩双电层和吸附-电中和作用有何区别?简述硫酸铝的混凝作用机理及其与水的pH值的关系。
4.概述影响混凝效果的几个因素。
5.目前我国常用的混凝剂有哪几种?各有何优缺点?今后的发展方向?6.高分子混凝剂投量过多时,为什么混凝效果反而不好?7.“助凝”的作用是什么?什么物质可以作为助凝剂?8.为什么有时需要将PAM在碱化条件下水解成HPAM?PAM水解度是何涵义?一般要求水解度为多少?9.同向絮凝和异向絮凝的差别何在?两者的凝聚速率(或碰撞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10.混凝控制指标有哪几种?你认为合理的控制指标应如何确定?11.混凝过程中,G值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沿用已久的G值和GT值的数值范围存在什么缺陷?请写出机械絮凝池和水力絮凝池的G值公式。
水处理习题集

模拟题一一、判断:(每题2分,共20分)1.比较正交表中各因素的极差R值的大小,可排出因素的主次关系。
()2.正交表中比较同一因素下各水平的效应值,可以确定最佳生产运行条件。
()3.变异系数可反映数据相对波动的大小。
()4.回归分析是用来分析、解决两个或多个变量间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工具。
()5.K80反映滤料中细颗粒尺寸,d10反映粗颗粒尺寸。
()6.余氯比色中,水样先投加亚砷酸钠溶液,再投加邻联甲苯胺溶液,2min后水样显示游离余氯与干扰性物质迅速混合后所产生的颜色。
()7.待曝气之水以无水硫酸钠为脱氧剂,以氯化钴为催化剂进行脱氧。
()8.钠离子型交换树脂的再生用浓度为10%的氯化钠再生液。
()9.絮凝沉淀实验是研究浓度较稀的絮状颗粒的沉淀规律。
()10.活性污泥的活性是指吸附性能、生物降解能力和污泥凝聚沉淀性能。
()二、填空(每空2分,共20分)1.混凝沉淀试验中需要测原水的、及。
2.快滤池滤料层能截留粒径比滤料空袭率小的水中的杂质,主要通过接触絮凝作用,其次为和。
3. 氯消毒效果不如氯4.颗粒自由沉淀实验中,取样前,一定要记录柱中 H0。
5.曝气充氧实验中脱氧剂是催化剂是。
三、简答:(每题6分,共30分)1. 解释正交表L4(23)各符号的含义。
2. 颗粒自由沉淀实验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3.在混凝沉淀实验中如何确定最小投药量和最大投药量。
4.何谓吸附平衡?5.在混凝沉淀实验中对混合阶段和反应阶段有何要求。
四、综合分析题:(共30分)1.离子交换软化实验的中如何对交换柱进行清洗?(7分)2. 评价曝气设备充氧能力的指标有哪些。
(8分)3. 画出颗粒自由沉淀的P-u曲线,并写出工程中的总去除率的计算公式,标明各符号的含义。
(15分)复习题二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1.快滤池滤料层能截留粒径远比滤料孔隙小的水中的杂质,主要通过作用,其次为和沉淀作用。
2.次氯酸与次氯酸根相比,消毒效果好。
中石油(华东)《水处理工程》2016年春学期在线作业答案

中石油(华东)《水处理工程》2016年春学期在线作业答案中石油(华东)《水处理工程》2016年春学期在线作业答案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V1. 污水厌氧生物处理的机理在本质上和污泥的厌氧生物处理机理是相同的,该技术()。
A. 仅用于处理有机污泥B. 仅用于处理高浓度的有机废水C. 不仅用于处理有机污泥、高浓度的有机废水,而且还能够有效地处理像城市污水这样的低浓度污水D. 只能用于简易处理粪便污水满分:5 分2. 活性污泥反应进行的结果是()。
A. 污水中的无机污染物被降解,污水得以净化,同时活性污泥本身得到增殖B. 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降解,污水得以净化,同时活性污泥本身得到增殖C. 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降解,污水得以净化,同时微生物被消耗而死亡D. 污水中的无机污染物被降解,污水得以净化,同时活性污泥本身得到增殖满分:5 分3. 城市污水脱氮主要采用()。
A. 生物脱氮技术B. 化学法脱氮C. 离子交换法D. 折点加氯法满分:5 分4. 厌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小,用BOD:N:P表示的值为()。
A. 50:5:1B. (200~400):5:1C. 150:5:1D. 100:5:1满分:5 分5. 硝化反应是()。
A. 在厌氧条件下,氨态氮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氮,然后亚硝酸氮在硝化菌的作用下,进一步转化为硝酸氮B. 在厌氧条件下,氨态氮在亚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氮,然后亚硝酸氮在硝化菌的作用下,进一步转化为硝酸氮C. 氨态氮在亚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硝酸氮,然后硝酸氮在硝化菌的作用下,进一步转化为亚硝酸氮D. 氨态氮在亚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氮,然后亚硝酸氮在硝化菌的作用下,进一步转化为硝酸氮满分:5 分6. 曝气生物滤池()。
A. 是集生物降解、固液分离于一体的污水处理设备B. 池内底部设承托层兼作滤料C. 原污水从底部进入池体,并通过由填料组成的滤层,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D. 原污水中的悬浮物及由于生物膜脱落形成的生物污泥随处理水排出7. 污泥消化()。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智慧树知到“环境工程”《水处理工程》网课测试题答案5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智慧树知到“环境工程”《水处理工程》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凝聚过程要求对水进行快速搅拌,此时因生成的矾花颗粒尺度很小,颗粒间的碰撞主要为()。
A.重力碰撞B.水力碰撞C.异向碰撞D.同向碰撞2.在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净化污水的第一承担者是(),而摄食处理水中游离细菌,使污水进一步净化的()是污水净化的第二承担者。
A.细菌,后生动物B.细菌,原生动物C.真菌,后生动物D.真菌,原生动物3.采用无机与有机混凝剂复配投加时,一定混合在一起投加。
()A.正确B.错误4.普通生物滤池由()组成。
A.盘片、转轴、布水装置和排水系统B.池体、滤料、驱动装置和沉淀池C.池体、滤料、曝气装置和排水系统D.池体、滤料、布水装置和排水系统5.曝气传质阻力主要是气膜阻力造成的。
()A.正确B.错误6.沉淀池中出现异重流是沉淀效果较好的表现。
()A.正确B.错误7.如果能够降低胶体的(),使静电斥力下降,就可以降低最大排斥能峰。
A.电动电位B.总电位C.吸附层D.反离子8.深层过滤滤料粒径不均匀系数越小越好。
()A.正确B.错误9.污水厌氧生物处理的机理在本质上和污泥的厌氧生物处理机理是相同的,该技术()。
A.只能用于简易处理粪便污水B.仅用于处理高浓度的有机废水C.仅用于处理有机污泥D.不仅用于处理有机污泥、高浓度的有机废水,而且还能够有效地处理像城市污水这样的低浓度污水10.混凝剂在水中的混凝处理过程中,其本身也发生电离、水解、形成胶体和凝聚等过程。
()A.正确B.错误11.当易降解有机物浓度非常高的时候,微生物的增长将不受其浓度的影响。
()A.正确B.错误12.厌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小,用BOD:N:P表示的值为()。
A.50:5:1B.(200~400):5:1C.150:5:1D.100:5:113.某城市的最大设计污水量Qmax=0.25m³/s,K总=1.5,若栅前水深h=0.5m,过栅流速取v=0.9m/s,栅条间隙e=30mm,格栅安装倾角α=45°,取栅条宽度S=0.01m,栅槽宽度为()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处理工程》第一篇水和废水物化处理的原理与工艺习题集第一章绪论1.水圈的概念?指出其上界和下界。
2.试概述我国水资源的主要特点。
3.什么叫水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它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矛盾?水环境保护和水处理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4.地下水和地面水的性质有哪些主要差别?5.水中杂质按尺寸大小可分成几类?简述各类杂质的主要来源、特点及一般去除方法。
6.简述水污染的概念和分类。
分别列举2个点污染源和面污染源。
7.简要介绍污水中主要污染物类型和对人体的危害。
8.常用的污水水质指标有哪些?选择你认为重要的解释其含义。
9.工业废水一般具有哪些特点?请列举4种工业废水的来源并简述性质。
10.试比较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特征。
11.试讨论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战略、对策与途径。
12.对于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水质主要有哪些要求?13.给水处理有哪些基本方法?其基本流程如何?14.目前我国饮用水水源的主要污染特征是什么?15.对于微污染水源,应采用什么样的饮用水处理工艺?16.对于以富营养化湖泊水为水源的饮用水处理,应采用什么样的工艺流程?17.简述废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和城市污水的一般处理流程。
18.简述废水处理技术的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
19.试举例说明废水处理的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者之间的主要区别。
20.废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21.试讨论饮用水处理系统和技术的发展方向。
22.试讨论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和技术的发展方向。
第二章混凝1.简述胶体的动电现象、双电层与ζ电位。
并试用胶粒间相互作用势能曲线说明胶体稳定性原因。
2.试比较憎水胶体和亲水胶体的特点。
3.混凝过程中,压缩双电层和吸附-电中和作用有何区别?简述硫酸铝的混凝作用机理及其与水的pH值的关系。
4.概述影响混凝效果的几个因素。
5.目前我国常用的混凝剂有哪几种?各有何优缺点?今后的发展方向?6.高分子混凝剂投量过多时,为什么混凝效果反而不好?7.“助凝”的作用是什么?什么物质可以作为助凝剂?8.为什么有时需要将PAM在碱化条件下水解成HPAM?PAM水解度是何涵义?一般要求水解度为多少?9.同向絮凝和异向絮凝的差别何在?两者的凝聚速率(或碰撞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10.混凝控制指标有哪几种?你认为合理的控制指标应如何确定?11.混凝过程中,G值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沿用已久的G值和GT值的数值范围存在什么缺陷?请写出机械絮凝池和水力絮凝池的G值公式。
12.混合和絮凝反应同样都是解决搅拌问题,它们对搅拌有何不同?为什么?13.设计规范中对反应池只规定水流速度与停留时间,它们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14.根据反应器原理,什么形式的絮凝池效果较好?折板絮凝池混凝效果为什么优于隔板絮凝池?15.采用机械絮凝池时,为什么要采用3~4档搅拌机且各档之间需用隔墙分开?16.如何在工程设备上实现混凝混合阶段和絮凝阶段对水力条件的要求?17.试述给水混凝与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混凝各自的特点。
18.何谓混凝剂“最佳剂量”?如何确定最佳剂量并实施自动控制?19.某粗制硫酸铝含Al2O315%、不溶解杂质30%,问:(1)商品里面Al2(SO4)3和溶解杂质各占的百分数;(2)如果水中加1克这种商品,计算在水中产生的Al(OH)3、不溶解杂质和溶解的杂质分别重多少?20.河水总碱度0.15mmol/L (按CaO计)。
硫酸铝(含Al2O3为15%)投加量为25mg/L,问是否需要投加石灰以保证硫酸铝顺利水解?设水厂每日生产水量60000m3,试问水厂每天约需要多少千克石灰(石灰纯度按50%计)。
21.下面是某河水的水质分析结果。
如果投加30.00mg/L的FeCl3去除浊度,残留的碱度是多少?忽略磷的副反应,假设所有的碱度都是HCO3-。
成分计量标准 mg/L总硬度 CaCO3 164.0钙硬度 CaCO3 108.0镁硬度 CaCO3 56.0总铁 Fe 0.9铜 Cu 0.01铬 Cr 0.03总碱度 CaCO3 136.0氯化物 Cl- 32.0磷酸盐 PO43- 3.0硅酸 SiO2 10.0悬浮固体 SS 29.9浊度 NTU 12.0pH 7.622.For a flow of 13500 m3/d containing 55mg/L of suspended solids, ferric sulfate is used as a coagulantat a dose of 50mg/L(a) Assuming that there is little alkalinity in the water, what is the daily lime dose?(b) If the sedimentation basin removes 90% of the solids entering it, what is the daily solidsproduction from the sedimentation basin?23.隔板絮凝池设计流量75000m3/d。
絮凝池有效容积为1100m3。
絮凝池总水头损失为0.26m。
求G值各为多少?(水厂自用水量按5%计)。
絮凝池总的平均速度梯度G值和T24.某机械絮凝池分成3格。
每格有效尺寸为2.6m(宽)×2.6m(长)×4.2m(深)。
每格设一台垂直轴桨板搅拌器,构造按图15-21,设计各部分尺寸为:r2=1050mm;桨板长1400mm,宽120mm;r0=525mm。
叶轮中心点旋转线速度为:第一格v1=0.5m/s第二格v2=0.32m/s第三格v3=0.2m/s求:3台搅拌器所需搅拌功率及相应的平均速度梯度G值(水温按20℃计算)25.当硫酸铝投加量为20mg/L(商品重),消毒加氯量为5mg/L,水厂产水量为10000m3/d,一级和二级泵房总提升高度为60m,试计算每日所耗药费和电费,又每千吨水的药费和电费为多少?(每吨硫酸铝和液氯分别按350元及1500元估算,工业用电按每千瓦小时0.5元算,功率E=Q H/102η,千瓦;Q——流量,L/s;H——水泵扬程,m;η——泵站总效率,一般为0.55~0.85)26.设原水悬浮物体积浓度φ=5×10-5。
假定悬浮颗粒粒径均匀,有效碰撞系数α=1,水温按15℃计。
设计流量Q=360m3/h。
搅拌功率(或功率消耗)P=195W。
试求:(1) 絮凝池按PF型反应器考虑,经15min絮凝后,水中颗粒数量浓度将降低百分之几?(2) 采用3座同体积机械絮凝池串连(每座按CSTR型反应器考虑),絮凝池总体积与(1)同,搅拌总功率仍为195W,设三座絮凝池搅拌功率分别为:P1=100W,P2=60W,P3=35W,试问颗粒数量浓度最后降低百分之几?第三章沉淀与澄清1.简述沉淀的几种类型,说明它们内在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在废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
2.在沉淀实验中,变化取样点的高度对计算颗粒去除率有何影响?3.理想沉淀池应符合哪些条件?根据理想沉淀条件,沉淀效率与池子深度、长度和表面积关系如何?4.影响平流沉淀池沉淀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沉淀池纵向分格有何作用?5.沉淀池表面负荷和颗粒截留沉速两者含义有何区别?6.沉淀池刮泥排泥的方法有哪些?适用于什么条件?7.平流式沉淀池进水为什么要采用穿孔隔墙?出水为什么往往采用出水渠?8.已知颗粒密度ρs=2.6g/cm3,粒径d=0.2mm,求该颗粒在10 °C水中的沉降速度为多少?9.Determine the settling velocity in m/s of a spherical sand particle with a specific gravity of 2.65 anddiameter of 0.45 mm at temperature of 20 °C.10.Determine the terminal settling velocity for a sand particle diameter of 0.5mm, a shape factor of 0.85,and a specific gravity of 2.65, settling in water at 20 o C. At this temperature, the kinematic viscosity value is 1.003×10-6m2/s.11.Determine the settling velocities for ballasted floc, spherical, and wastewater particles having thecharacteristics tabulated below.parameterParticle typeBallasted floc Spherical Wastewater particleAverage diameter, μm 200 150 500 Particle specific gravity 2.6 2.65 1.0035 Shape factor 2.5 1 1.8Wastewater specific gravity 1.003 1.003 1.00312.平流沉淀池设计流量为720m3/h。
要求沉速等于和大于0.4mm/s的颗粒全部去除。
试按理想沉淀条件,求:(1)所需沉淀池平面积为多少m3?(2)沉速为0.1mm/s的颗粒,可去除百分之几?13.原水泥砂沉降试验数据见下表。
取样口在水面下180cm处。
平流沉淀池设计流量为900m3/h,表面积为500m2。
试按理想沉淀池条件,求该池可去除泥沙颗粒约百分之几?(C0表示泥砂初始浓度,C表示取样浓度)沉降试验数据取样时间(min)0 15 20 30 60 120 180 C/C0 1 0.98 0.88 0.70 0.30 0.12 0.08 14.设计题:设计水量为8×104 m3/d的平流式沉淀池,原水经凝聚反应后,进入沉淀池处理。
采用数据:表面负荷率为50 m3/(m2·d),停留时间为1.5h,沉淀池水平流速为10mm/s。
要求设计出沉淀池的尺寸、水深、出水口等。
不要求设计污泥部分。
15.某废水处理站最大废水量为900 m3/h,原废水悬浮物浓度为C0 = 250 mg/L,废水排放允许浓度C e = 80 mg/L,采用辐流式沉淀池,确定其基本尺寸。
据废水试验资料,达到出水允许浓度时颗粒的最小沉速为1.8 m/h,表面负荷值为1.8 m3/(m2·d)。
16.A laboratory settling analysis has been performed on a domestic wastewater exhibiting flocculentsedimentation with the results given in the following table. The column had a diameter of 14cm and total depth of 2.40m, with sampling ports spaced with 0.60m.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thewastewater was 300 mg/L. Determine the surface loading rate of sedimentation tank when SS overall removal of 65% is requested.Sampling ports depth(m)Percentage SS removed at the following settling times (%)5min 10min 20min40min60min90min 120min0.61.2 1.8 41191555333160453867585472625973706376747117.试通过自己做的静置沉淀试验得到的资料,分析比较下端取样法与多口取样法与中端取样法的计算结果,并提出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