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其是蕨类植物根茎还是双子叶植物或单子叶植物根茎共79页
第四节蕨类植物

形态大小相同
异型孢子: 大孢子囊产 生大孢子, 小孢子囊产 生小孢子
(二)配子体(原叶体)
1、配子体的形态和营养方式
由单倍体孢子直接萌发产生 小,生活时期短,无根、茎、叶分化,具单细胞假
根 楔叶类配子体为垫状,具许多直立的叶状条片 真蕨类配子体大多为心形的叶状体
营养方式:
不含叶绿素,埋生土中,与真菌共生,靠真菌获取营养 绿色,光合自养,可独立生活
第四节 蕨类植物
概述:蕨类植物属于孢子植物、颈卵器植物、
维管植物、有胚植物、茎叶体植物、高等植物
一、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一)孢子体
1、形态和营养器官
(1)根:多数具不定根,少数具假根 (2)茎:具气生茎和根状茎
高等蕨类大多仅具根状茎; 低等蕨类多具直立茎,二叉分枝; 有一些种类既有气生茎,又有根状茎。
松叶蕨亚门的代表种类
• 识别特征:
(1)孢子体仅具假根,叶为小型叶,茎多次 二叉分枝
(2)孢子囊生于孢子叶近顶端,孢子同型 (3)雌雄同体,游动精子螺旋形,具多数鞭毛
该门只有2属3种,中国产1种——松叶蕨
松 叶 蕨
松叶蕨茎、叶与孢子囊
水韭亚门代表种类
• 识别特征: (1)生于水边或水底 (2)叶细长似韭,丛生于短枝的茎上 (3)孢子异形,游动精子具多鞭毛
石松和卷柏:孢子囊单生孢子叶叶腋,且许多孢 子叶密集枝端形成孢子叶球或孢子叶穗
楔叶蕨类:孢子囊长筒形,5~10枚生孢子叶 (孢囊柄)六角形盘状体的下面
真蕨:孢子囊多个聚集成孢子囊群,生孢子叶背 面或背面边缘,多数种类囊群外还有各种膜质保 护结构—囊群盖
《中药鉴定学B》第4次作业

A.浙贝B.松贝C.青贝D.炉贝E.平贝A.泽泻B.川贝母C.半夏D.浙贝母E.白附子A.姜黄B.温郁金C.桂郁金D.绿丝郁金E.黄丝郁金A.莪术B.郁金C.半夏D.石菖蒲E.百部A.莪术B.香附C.高良姜D.干姜E.郁金A.天麻B.郁金C.百部D.泽泻E.麦冬A.石菖蒲B.百部C.天麻D.麦冬E.郁金]A.石菖蒲B.郁金C.天麻D.麦冬E.知母A.知母B.石菖蒲C.射干D.姜黄E.莪术1.5cm。
表面类白色至A.炉贝B.松贝C.青贝D.青贝E.平贝A.天冬B.知母C.泽泻D.重楼E.黄精A.郁金B.麦冬C.百部D.泽泻E.白及A.郁金B.百部C.天麻D.土茯苓E.天冬A.天麻B.石菖蒲C.郁金D.蓬莪术E.姜黄A.浙贝B.松贝C.青贝D.炉贝E.平贝A.泽泻B.百部C.天麻D.浙贝E.石菖蒲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A B C D EA B C D EA B C D EA B C D EA B C D EA B C D EA B C D E湖北 E.内蒙、A B C D EA B C D E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A B C D E。
生药鉴别技术根及根茎类中药根及根茎是植物的两种不同器官

根及根茎类中药根及根茎是植物的两种不同器官,具有不同的外形和内部构造。
但很多中药材同时具有根和根茎两部分。
根类中药的鉴定一、性状鉴定根类中药性状鉴别特征:根无节、节间之分,一般无芽。
形状:通常为圆柱形、长圆锥形、圆锥形或纺锤形等。
圆柱形:甘草、黄芪、牛膝;圆锥形:白芷、桔梗;纺锤形:如地黄、何首乌;形状:多数细长的须根集生于根茎上:细辛、威灵仙、龙胆;单子叶植物的根一般为须根系,有的须根先端膨大成纺锤形块根,如百部、郁金、麦冬。
表面:常有纵皱纹或横纹,有的可见皮孔。
有的根顶端带有根茎或茎基,根茎俗称“芦头”,上有茎痕,俗称“芦碗”(如人参等)。
横断面:区分双子叶植物的根和单子叶植物的根。
根类中药断面特点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1.外有栓皮外常无栓皮2.可见明显形成层环纹可见内皮层环纹3.环内木质部占比例大皮部宽广4.自中心向外有放射状结构(射线)无5.中心无髓有髓二、显微鉴定1.根类中药显微鉴别特征:首先应根据维管束的类型、排列的方式、有无形成层等,区分为双子叶或单子叶植物根。
(1)双子叶植物根:注意以下考点栓内层通常为数列细胞,有的比较发达,又名“次生皮层”。
少数根的次生构造不发达,无周皮而有表皮,如龙胆;或表皮死亡脱落由微木栓化的外皮层细胞起保护作用,称为“后生表皮”,如细辛;或由皮层的外部细胞木栓化起保护作用,称为“后生皮层”,如川乌;这些根的内皮层均较明显。
次生韧皮部有筛管、伴胞、韧皮薄壁细胞、韧皮纤维等,并有韧皮射线;次生木质部占根的大部分,由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或木纤维组成,木射线较明显。
双子叶植物的根一般无髓;少数次生构造不发达的根初生木质部未分化到中心,中央为薄壁组织区域,形成明显的髓部,如川乌、龙胆等。
双子叶植物根常见的异常构造有:①多环性同心环状排列的维管束,如牛膝、川牛膝、商陆等;②韧皮部微管束,如何首乌,由韧皮部的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而形成异心性环状的形成层,由此形成层的分裂活动产生异心性环状排列的异常维管束;③内涵韧皮部(又称木间韧皮部),如华山参等,即在次生木质部中包埋有次生韧皮部;④木间木栓,如黄芩、秦艽,即在木质部内形成的木栓带,称为木间木栓或内涵周皮。
(精)中药鉴定学讲义:根及根茎类中药

(精)中药鉴定学讲义:根及根茎类中药各论第一节根类中药的鉴定根类中药是指药用部位为根或以根为主带有部分根茎或地上茎残基的药材及饮片。
一、性状鉴定(一)性状特征根类中药:无节、无节间、无芽或芽痕。
根的形状:圆柱形、长圆锥形、圆锥形或纺锤形等。
(二)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根的横切面特征(难点、考点、失分点)观察根的横断面或横切面特征,首先应注意区分双子叶植物的根和单子叶植物的根。
一般双子叶植物的根有自中心向外的放射状纹理,木部尤为明显;形成层环大多明显,环内的木部较环外的皮部大;中心常无髓;外表常有栓皮。
单子叶植物的根横断面自中心向外无放射状纹理;皮部宽广,内皮层环较明显;中央有髓;外表无木其次,应注意根的断面组织中有无分泌组织散布,如伞形科植物当归、白芷等有黄棕色油点。
二、显微鉴定(难点、考点、失分点)(一)组织结构用显微镜观察根横切面的组织构造,首先应根据维管束的类型、排列的方式、有无形成层等,区分双子叶或单子叶植物的根。
1.双子叶植物根一般均具次生构造,由外向内的结构如图所示:少数双子叶植物的根还具有异常构造,常见的有:(1)多环性同心环状维管束如牛膝、川牛膝、商陆等。
在正常次生构造发育到一定阶段时,常由中柱外方部位的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而形成新的形成层,由此形成第一轮同心环维管束,以后随着外方薄壁细胞的继续分裂,又相继形成第二轮、第三轮同心维管束等,如此形成多环性同心环状排列的异常维管束。
(2)附加维管柱(韧皮部维管束)如何首乌,由韧皮部外侧的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而形成与原有形成层环成异心型排列的多个环状形成层,由这些形成层的分裂活动产生复合的和单个的异心性环状排列的异常维管束。
(3)内涵韧皮部又称木间韧皮部,如华山参等。
即在次生木质部中包埋有次生韧皮部,它是由形成层不规则的活动所形成,在某些时候形成层不仅向外也可向内产生韧皮部。
(4)木间木栓如黄芩、秦艽等。
在木质部内形成的木栓带,称为木间木栓或内涵周皮,它是由次生木质部的薄壁细胞木栓化形成。
双子叶生药习题答案2

双子叶植物生药I(蓼科、毛茛科、木兰科、罂粟科、十字花科)自测题:一、名词解释1. 星点:2. 云锦花纹:3. 过桥杆:二、填空题1.蓼科植物多为,单叶互生,茎节处常具膜质。
花两性,花,常宿存。
果为或,常包于内。
2.毛茛科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是:草本或藤本,单叶或复叶,通常无。
雄蕊和心皮多数,,排列在花托上。
果为或。
3.木兰科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为木本,稀为藤本,体内常具而有香气。
单叶互生,节上有明显。
花被,雄蕊和雌蕊多数分离,排列在花托上。
果为或。
4.十字花科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是:草本,单叶互生,花序为,花冠,雄蕊,雌蕊二心皮,侧膜胎座,具,果为。
5.罂粟科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是:草本,体内常含或。
果为,裂或裂。
6.去尽外皮的大黄表面颜色为,大黄气,味,嚼之有感,并使唾液。
7.大黄根茎髓部较,有环列或散在。
8.黄连为科植物、和的干燥根茎。
所含的主要有效成分为。
9.味连根茎显微特征为:皮层,可见;中柱鞘;维管束型,断续,髓部。
10.黄连细粉1g,加甲醇10,置水浴上加热至沸腾,放冷。
取上清液5滴,加稀盐酸1与漂白粉少量,显色。
11白芍为科的。
主产于省、省。
功效为,,。
12.将下列植物学名译成中文名,并写出其所属的科名及药用部位名1.2.3.4.5.6.三、选择题(一)单选题1.药材横断面可见“星点”的是( )A.大黄的根茎B.大黄的根C.何首乌的根茎D.何首乌的根2.韧皮部外侧组织中散有异型维管束,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此药材是( )A.大黄B. 何首乌C.商陆D.牛膝3.黄连断面在紫外灯下木质部显( )A.天蓝色荧光B.紫色荧光C.金黄色荧光D.红棕色荧光4.大黄髓部的“星点”为异型维管束,其类型为( )A.外木型维管束B.外韧型维管束C.周木型维管束D.周韧型维管束5.五味子的主要有效成分为( )A.木脂素类B.有机酸类C.挥发油D.脂肪酸6.厚朴的主产地是( )A.四川、湖北、浙江B.山西、山东C.吉林、辽宁D.甘肃、青海7.取黄连细粉1g,加甲醇10,置水浴上加热至沸腾,放冷,取上清液5滴,加稀盐酸1与漂白粉少许,显樱红色。
《中药鉴定学》康延国主编(2007年5月第2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学习笔记

中药鉴定学是研究中药鉴定的方法和质量标准的一门应用学科。
中药鉴定学的主要任务: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继承和整理中医药学文献,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注意:此处的“品种”是指物种species,而非品种breed(属; 种类)或variesty(进化的物种)一定物种(品种)的中药是中医治病的物质基础。
中药材品种混乱现象严重的主要原因:一药多源:如贯众达58种地区习惯用药:如在全国将胡椒科风藤和石楠藤称为海风藤,而在湖北则将其称为岩香藤;另外,湖北将夹竹桃科络石藤称为石楠藤,将桑科霹雳称为络石藤,将松萝科松萝称为海风藤。
品种混淆:以假充真(包括误种、误收、误收、误用导致的和人为地伪制假药):如五叶子提取了浸膏,金银花粘附杂质,海金砂含灰砂>30%(规定不得超过10%),掺硫酸镁或亚硝酸盐增重等。
品种是变化的解决中药品种混乱的途径:本草考证,理清缘由:如虎掌和南星整理品种,澄清混乱,一物一名调查研究,继承发展研究和制定中药质量标准中药材的鉴定是指鉴定中药材的有效成分、杂质和有害物质(有害物、农残、重金属、霉)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种质资源:如白术的种子繁殖和根茎繁殖(不能用作白术,无白术的功效,有些地方称为平术),党参不同品种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不一样,苍术野生种子和栽培种子,半夏野生球茎和栽培球茎(品种退化)生长方式:如柴胡栽培则主根少,须根多,柴性大,显微结构改变;桔梗的栽培(皂苷含量低,止咳效果不好)、半野生(是个较好的方向)和野生是不同的地理、气候、生态环境——客观因素:如内蒙黄芪栽培在河北则分枝多,柴性大,甜味低栽培技术,田间管理——主观因素:包括农田、水利、肥料、农药、管理(整地、播种、除草、整枝等)采收(时间和方法):如菊花的头水和二水,桔梗的一年和多年加工和干燥:如苦参水泡切制则提不出苦参碱运输和储存常用的中成药鉴定方法: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以色谱法和光谱法为主的含量测定、必要的检查等中药标准是国家对中药质量及其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是中药的生产、经营、使用、检验和监督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1蕨类植物根茎类中药的鉴定

绵马贯众的鉴定
一、来源鉴别
►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 Dryopteris crassirhizoma Nakai的干燥 根茎和叶柄残基 ►主产东北,又称“东北贯众” ►秋季采挖,削去叶柄、须根,除去 泥沙,晒干
绵马贯众的鉴定+
二、性状鉴别
倒卵形,稍弯曲 外表黄棕色至黑褐色,密被
排列整齐的扁圆柱形叶柄残 基和条状披针形的鳞片 每个叶柄残基的外侧常有3 条须根
二、性状鉴别
狗脊的鉴定
熟狗脊片:呈黑棕色,质坚硬
个子药材 生狗脊片
三、显微鉴别
狗 脊 根 茎 横 切 面
狗脊的鉴定
非腺毛 厚壁组织 皮层
淀粉粒 木质部 髓
四、理化鉴别
狗脊的鉴定
❖ 根茎含原儿茶醛、原儿茶酸、绵马 酚等;毛茸含鞣质及色素。照 HPLC法测定,烫狗脊片含原儿茶 酸(C7H6O4)不得少于0.020%
色的鳞毛 3.横断面:表面无栓皮。中心为木部,无髓;或木部呈完整的环
圈,中心有髓;或数个黄白色小点(分体中柱)断续排列成环圈状 或部分散布;叶柄残基断面也有少数小点 4.组织鉴别:均具有初生构造。表皮细胞外壁增厚,厚壁下皮组 织。基本组织发达,薄壁细胞。中柱位于其中
小结
中柱类型有 ①原生中柱:木质部位中心,周围依次为韧皮部、中柱鞘、内皮层。
第二节 根茎类中药
4. 根茎类中药的横切面显微鉴别
❖ 首先观察结构 应根据维管束类型和排列形式,决定其为蕨类植 物根茎,还是双子叶植物或单子叶植物的根茎
❖ 观察分泌组织 如川芎、苍术等有油室;石菖蒲、干姜等有油细 胞。单子叶植物根茎中常有粘液细胞,其中常含针晶束,如半夏 、白及等
❖ 观察厚壁组织 如苍术的木栓层中有石细胞带,黄连(味连)的 皮层及中柱外方部位均有石细胞
蕨类植物根茎类中药的鉴定

将维管系统分割成束,横切面观可见断续环状排列的周 韧型维管束,每一维管束外围有内皮层,网状中柱的一 个维管束又称分体中柱。分体中柱的形状、数目和排列 方式是鉴定品种的重要依据。在环列的分体中柱的外方 ,有叶迹维管束。如绵马贯众等 有的根茎具双韧管状中柱。木质部排成环圈,其里外两 侧均有韧皮部及内皮层环,中央有髓部,如狗脊
根细长集生于根茎上如威灵仙龙胆等表面顶端有的带有根茎和茎基根茎俗称芦头上有茎痕如人参等质地其次注意根的断面组织中有无分泌物散布如伞形科植物当归白芷等含有黄棕色油点维管束多为无限外韧型由初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形成层次生木质部和初生木质部组成次生木质部占根的大部分由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或木纤维组成射线明显初生木质部位于中央其原生木质部束呈星角状星角的数目随科属种类而不同有鉴定参考意义如怀牛膝为二个角属二原型有表皮如龙胆或表皮死亡脱落由微木栓化的外皮层细胞行保护作用称为后生表皮如细辛或由皮层的外部细胞木栓化起保护作用称为后生皮层如川乌内皮层明显有的明显的髓部如龙胆川乌等具内涵韧皮部如华山参根一般均具初生构造表皮细胞一列无木栓层细胞外壁一般无角质层少数根的表皮细胞进行切线分裂为多层细胞形成根被如百部麦皮层宽厚占根的大部分内皮层及其凯氏点通常明显中柱与皮层的界限分明直径较小维管束为辐射型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排列无形成层
二、显微鉴别
1. 双子叶植物根茎 木栓层,少数有表皮。如木栓形成层发生在
皮层外方,则初生皮层仍然存在,如黄连等 ;有些根茎仅有栓内层细胞构成次生次层 皮层中有根迹维束或叶迹维管束斜向通过, 内皮层多不明显 中柱外方部位有的具厚壁组织,如纤维和石 细胞群,常排成不连续的环 维管束大多为无限外韧型,少数为双韧型, 多呈环状排列,束间被射线分隔 髓和髓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