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高中历史 第7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单元小结与测评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2020高中历史 第7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单元小结与测评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2020高中历史 第7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单元小结与测评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20


70


中国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外交突破
(1)扬眉吐气: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中国外交战线的重大胜利
(2)跨洋握手: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签署《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3)冰释雪融: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
1978



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外交——外交辉煌
(1)政策原则:新时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具体表现就是不结盟
(2)外交成就: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第7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主题时空线索串联]
[自我校对]
A.独立自主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万隆会议
D.中美关系
E.联合国
F.上海合作组织
[主题发展历程纵览]
大国风范——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
时期
发展历程
1949年至
1956年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外交奠基
(1)外交方针: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即“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
(2)外交成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953年)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为新中国开创外交新局面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4)亚非友谊:万隆会议(1955年)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和友谊

(完整word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7

(完整word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7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三民主政治的扩展课标分析●课标要求:”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法兰西与德意志是欧洲大陆的两个重要国家,随着这两个国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代议制在欧洲大陆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作用巨大。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分别讲述了法国与德国代议制的确立,两部分是并列关系。

具体的内容安排则是分别从两部宪法的背景、内容和评价三大方面讲述的。

最后,教材通过英、美、法和德四国代议制的确立概况,对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进行了总结。

●学情分析由于法兰西、德意志代议制确立过程是艰难曲折的,特别是法国大革命过程中,政权更迭频繁。

所以学习中学生容易感到头绪烦多,应注意理清线索,搭建知识框架。

最后对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总结,应注意引导,学生总结能力有待培养。

●教学建议1.教法:启发引导法2.学法:(1)学案导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2)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基本内容。

2.《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基本知识。

3.比较两部宪法出台的背景,内容,找出异同点,培养学生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为参照,认识法国、德国法治化的基本脉络。

●过程与方法1.情境再现,分析材料。

2.通过学习,搭建知识框架。

结合法德两国在当时的国内形势、阶级力量的对比以及当时欧洲的民主思潮等多方面因素去探寻其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历史渊源,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由浅入深,学习过程由简单记忆到主动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根据法兰西共和历程等基本史实,培养学生学习法国人民为进步事业勇于斗争的精神。

2.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意识,并积极投身到现实生活的民主实践中去,正确积极地使用自己的民主权利。

(重庆)同步解析与测评 历史 必修1 答案

(重庆)同步解析与测评 历史 必修1 答案
12.D
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知识点1 1776 1781 1783 邦 联 中 央 政 府 华 盛 顿 君 主 制国家 共和制 知识点2 1787年 费城 1787年宪法 联 邦 制 自 治 权 中 央 集权和地方分权 资 本 主 义 司 法 国 会 总 统 最 高法院 三权分立 资产阶级成文 知识点3 两党制 民主党 共和党 国会 总统 资产阶级 变式训练
11.B 12.B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知识点1 航海和海外贸易 城邦 城市国家 共同血缘和地域 知识点2 梭伦 财产 公民大会 公民陪审法庭 债奴制 旧 氏族贵族世袭特权 奠定了基础 克利斯提尼 地区 十将军委员会 公民大会 确立 知识点3 伯利克里 黄金时代 陪审法庭 工资 观剧津贴 近现 代 西 方 政 治 制 度 男 性 公 民 妇女、外 邦 人、广 大 奴隶 直接民主 政治和经济 马其顿王国 变式训练
10.D 11.A
第 四 单 元 近 代 中 国 反 侵 略 、求 民 主 的 潮 流
第 10 课 鸦 片 战 争
知识点1 工业革命 自给 自 足 的 自 然 经 济 闭 关 锁 国 自 然 经 济 出超 鸦片 林则徐 钦差大臣 虎门海滩 知识点2 香港岛 下关江面 南京条约 香港岛 厦门 半殖 民地半封建 知识点3 修订条约 扩大侵略权益 广州 天津条约 中国内 地 圆明园 北京条约 天津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变式训练
1.C 2.B 3.A 课后测评
1.A 2.C 3.D 4.C 5.D 6.B 7.A 8.D 9.(1)通过«权利 法 案»确 立 君 主 立 宪 制,限 制 君 主 权 力;
18世纪中期 形 成 责 任 制 内 阁,国 王 “统 而 不 治 ”;1832 年 议 会 改 革 ,工 业 资 产 阶 级 分 享 政 治 权 . (2)颁 布 1875 年 «法 兰 西 第 三 共 和 国 宪 法 ». 根 源 :工 业 资 本 主 义 的 发 展 . (3)容 克 地 主 贵 族 掌 握 了 德 意 志 现 代 化 的 领 导 权 . 德国由皇帝掌握国 家 最 高 权 力,带 有 浓 厚 的 专 制 主 义 色 彩 ,走 上 了 军 国 主 义 道 路 .

人教2020版新教材突破同步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七单元 单元优化总结

人教2020版新教材突破同步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七单元  单元优化总结
②高潮: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 北洋军阀的统治。国民党右派发 动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 失败
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的 春天” (1)背景:辛亥革命推翻了 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 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 展扫除了一些障碍;群众 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力地 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 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 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 中国的经济侵略,为民族 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 利的外部条件 (2)表现:1912—1919年,纺 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 (3)结局:第一次世界大战 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 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单元优化总结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时空定位 ·宏观把握
通史纲要 ·深化提升
核心知识 ·要点整合
单元综合检测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阶段
政治
经济
文化
社会生活
民国前期 的中国 (1912— 1927年)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2)启示 ①中国革命的胜利,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②中国共产党能够依靠自身力量克服自身错误,正确把握形势,引导中国 革命走向胜利。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2.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程 (1)探索期: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大革命失败。 ①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认识了民主革命纲领的重要性。 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第一次在中国人民面前明确提出彻底 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②从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受挫认识到建立统一战线的重要性。中共三大确定 了统一战线方针,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1924年国共两党合作,建立 了革命统一战线,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七单元 单元学习总结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七单元 单元学习总结

单元学习总结一、苏俄(联)经济体制的探索与调整二、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马克思设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其主要特征是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2.列宁认为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俄国也能建成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探索。

列宁根据不同情况,先后推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使苏联恢复了经济,巩固了工农联盟。

3.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尤其是发展重工业;政治上建立社会主义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斯大林时期推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方针,并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带有严重的缺点和弊端,严重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

4.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对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但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改革都没有取得成功,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5.戈尔巴乔夫对社会主义提出了新的看法。

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民主化”和“公开性”,对苏联的历史全盘否定。

他所进行的改革不但没有解决苏联长期存在的问题,反而激化了矛盾,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

6.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二者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三、20世纪世界三大经济体制调整的比较【例题】(2013·福建文综,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增加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

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

——摘自《列宁全集》材料二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的。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7单元 单元总结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7单元 单元总结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7单元单元总结精品学案新人教版必
修2
知识结构
单元探究
1.世界史上三大发展模式的比较。

类型斯大林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西方模式(英国)
2.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比较。

3.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原因和认识。

(1)原因:
①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均不成熟。

②社会主义国家如果在经济现代化建设和政治民主化建设方面不能赶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要真正站住脚是很困难的。

③社会主义需要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才能走向成熟。

④资本主义国家多方面的敌视和遏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发展,无疑带来了严重影响。

(2)认识:实践表明,社会主义制度需要通过改革不断完善,改革既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继续又
是事关革命成败的问题。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仅说明苏联模式受挫,并非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应从本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热点关注
1.政策的调整与社会的进步。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经济政策也要不断调整,以适应并促进发展。

中国、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也进行了相应调整,但苏联一直没有取得体制上的根本突破而走向解体,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突出成就。

2.生产关系的变革要以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和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文化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高中历史 单元质量检测(三)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 单元质量检测(三)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单元质量检测(三)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英国政治制度史》中写道:“它遏止了……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这里的“它”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内战的爆发B.光荣革命C.责任制内阁形成D.议会改革解析:选B “遏止了……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可知是光荣革命,故选B项;内战爆发时还是君主专制,排除A项;C、D两项是英国君主立宪制完善的结果,排除。

2.工业革命促使经济持续增长,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力量壮大对现存的政治制度形成巨大压力。

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变革,因为他们觉得自身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不相称,希望在“有产”的同时,也要“有权”。

为此,英国( )A.爆发“光荣革命” B.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C.颁布《权利法案》D.改革议会选举的制度解析:选D 据材料“工业革命”“工业资产阶级”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谋求政治地位,进而进行1832年议会改革,故D项正确。

3.历史学习中,某同学创作了一幅“思维导图”(下图)。

该“思维导图”说明英国民主政治的确立具有( )A.渐进性B.多样性C.曲折性D.偶然性解析:选A 思维导图体现了英国代议制的发展完善过程: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首相,议案权由贵族扩大到工业资产阶级。

由此可以得出英国民主政治具有渐进性的特征,故选择A项。

4.美国独立之初的邦联政府,财政收入方式采取各州分摊的做法,要求各州分摊上缴总计两千万美元的财政收入,部分州以各种理由推脱,结果邦联政府只收到不足1/5的财政收入。

这表明( )A.邦联政府软弱无力B.各州财政困难无钱上缴C.邦联政府征税官不尽职D.邦联政府未获各州认可解析:选A 根据材料“部分州以各种理由推脱,结果邦联政府只收到不足1/5的财政收入”可知,邦联政府无权,很难形成统一的声音,协调各州利益,故选A项。

历史必修ⅰ人民版第七单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重点知识点总结

历史必修ⅰ人民版第七单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重点知识点总结

第七单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重点知识点总结(人民版必修一)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1.英国议会起源于中世纪,形成于13世纪。

议会由国王和上下两院组成。

2. 1640年,由于资产阶级和王权的矛盾日益尖锐,发生资产阶级革命,一度建立共和国。

3. 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国王查理二世实行反对英国国教和恢复天主教的宗教政策,尽失人心。

4. 1688年,光荣革命,威廉和玛丽共同统治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

5. 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内容: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力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影响: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王权,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6.责任内阁制:形成于18世纪前期。

首相由国王任命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握有行政与立法大权。

内阁名义上对议会或首相负责。

7. 1832年,由于工业革命,英国进行了第一次议会改革,获益最大的是工商业资产阶级。

8.君主立宪制的作用:①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②不同政党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把政治斗争规定在一个相对有序的状态中,避免了不必要暴力冲突。

③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对巩固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和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统治起巨大的作用。

9.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的混合物。

主要特点是虽然保留了君主,但由议会掌实权。

国家的权力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构。

在君主立宪制政体下,国王是国家元首、联合王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国教的世袭领袖,但君主“统而不治”。

10 .在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中,国王的政治作用:作为国家元首,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

二、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1.1787年宪法目的: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制定: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对1787年宪法制定有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主题时空线索串联]
[自我校对] A.独立自主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万隆会议
D.中美关系
E.联合国
F.上海合作组织
[主题发展历程纵览]
大国风范——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
时期发展历程
1949年至1956年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外交奠基
(1)外交方针: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即“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
(2)外交成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953年)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为新中国开创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3)步入国际舞台:日内瓦会议(1954年)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4)亚非友谊:万隆会议(1955年)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